上海魔都是一个非常梦幻的城市,大家都知道老上海,那么有韵味的一个城市,大家要问小编值不值得去,小编的回答是肯定值得一去,那么大家要问我上海的哪些地方值得一去,那么就要跟着小编一起往下看看了。
生活不只是诗和远方,还需要追寻诗和远方的勇气!放下工作,放下应该有你的一切,背起行囊,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吧!
1背起行囊踏上列车,窗外景色幕布一般泻进眼底。大雪覆盖下的菜田就像一方方的豆腐块,一畦又一畦在窗外疾驰。
覆满白雪的红屋檐在阳光下熠熠闪烁,塑料大棚更是钻石般的刺眼,烟青色的树林一片连着一片在田野里起伏。
蓝顶小木船荡漾在一条不知名的河里。河岸边,锈红的尖顶城堡立在苍穹下,也许沉思,也许_望
2上海外滩和谐号一路飞奔,不觉我已到了上海。不过路名怎么还是莘庄,汉中路,中山北路这浓浓的熟悉感啊!
恍惚着我已到达了上海地标—外滩。外滩的欧式建筑和澎湃的黄浦江一下子将我从熟悉的地名里拉回到大上海。
江畔的风很大,一浪又一浪的水波拍打在岸边的石阶上。击起的阵阵水花引起岸边观赏者的惊叫。一股生命的力量,在波涛的起伏跌宕里孕育着。东方明珠静立在江的对岸,钟楼上传来古色古香的声音
因为是下午去的,我没能领略到外滩夜晚绮旎的风光,不得不说是一种遗憾。
3松江接着从上海站坐车去虹桥,再从虹桥坐动车去松江。到了松江南站,天已经黑尽了。
坐出租车回住处,司机是上海人当地人,一个留着胡子的文艺青年。说着带有浓浓上海味的普通话:上海发展的快的啦,几年前和现在那是大不同的啦,你说对不啦
我喜欢和不同的人聊天的啦,工作嘛能让我开心就好了啦
回到酒店,已是7点半了,周围没找到吃饭的地方。找了几家都是咖啡厅,只有咖啡和点心。一杯点缀着金黄叶子的卡布奇诺,两块黑森林小蛋糕。
落在巧克力上的红樱桃眨着眼看我“你饿了大半天就吃点心”我说大概上海人的晚餐就是这么有情调吧,我也得入乡随俗啊!
华灯初上的上海夜晚其实很美,只是与我这个很少出门的人有些难捱。躺在床上,困的眼皮发涩,脑袋却像不休止的罗盘,辨认着我头的方向,脚的位置
4华亭湖早上醒来浑身酸痛,不知昨夜是何时入的睡。不过酒店的早餐可真是丰盛啊,一扫全身的疲惫。西餐、中餐、面食应有尽有,光听名字就很美味的流沙包,蜜豆酥,丁香鱼,还有大厨现场做面点
美美的吃过早餐后,就来到了此行的第二站—华亭湖。这是个宁静又带些柔情的湖,与黄浦江波涛汹涌的样子截然不同。如果说黄浦江是叱诧风云的楚霸王,那华亭湖就是柔美的虞姬了。
水色碧清,湖面平静,波浪柔柔的缓缓的。放眼所及皆是水天一色。对面泰晤士小镇的影子落在湖水里,就像是女子长长短短的心事。这一切让人恍然觉得已离开繁忙的大上海。
湖边是个不大的公园,沿着木栅栏走,能看到三三五五的人在晨练。湖光绿色,一切都悄悄的静静的。
走累了,找一隅闲处歇歇脚。坐在木躺椅上风习习的吹,阳光暖暖的落在湖畔的绿树上。带着一丝青草的香,摇碎满地的金黄。心愈发的静,时间也跟着慢了下来
5泰晤士小镇这里是一个欧式风情的小镇,很是文艺小清新的去处。门口迎接来客的是三只梅花鹿,鹿宝宝好奇的望着经过的每个人,鹿妈妈悠闲的去嗅一颗美味的青草
小镇精美的别墅建筑坐落在绿植覆盖的小河畔,实木栅栏外围的红色山茶花,在绿树掩映中开得正好。
一株青松伸出不规则原石砌就的墙,不知什么鸟儿在枝头唱着歌,声音清脆而辽远。
“我在街角,邂逅一杯美好”一个氤氲着咖啡香气的小屋子迎面走来。穿着浅咖色衬衫的暖男,递过一杯美式。阳光的日子,原来咖啡和心情一样也不能少。
就这样捧着一杯咖啡,在小镇的街巷“游历”欧美各国,维多利亚大街,切尔西大街,伯克大街,西班牙风情街区
6意式午餐过了小区中心的泰晤士音乐广场,后面就是美食了,各式风情的美食馆让人眼花缭乱,最后选择了一家意大利风情餐厅。
点了招牌的意式海鲜面。爽滑鲜美的蛤利,金黄的意大利面,配上浓浓的番茄汁。用叉子卷起意面在张开的蛤利里滚一下,再蘸上番茄汁,简直盛世美味。
还有一道意式香煎银鳕鱼,鳕鱼外面煎的脆脆的黄澄澄的,里面的肉白细鲜嫩,味道软软糯糯,有着海的鲜香又有鱼的美味。
一壶冒着热气的奶茶端上来,奶白的圆嘴壶,两只玲珑剔透的杯子,这应该就是皇家鲜奶茶了。迫不及待的倒了一杯,一口喝下去,热热暖暖,很是满足
7结束行程午饭过后,这趟行程就该结束了。对面的火车轰隆隆的开过来,又匆匆离去,时间就这样在铁轨里流走了!
一年又一年,日子就这样在清晨阳光的升起和夕阳西下里一点点的流逝掉了,若有时间还是该去外面走走。若没有时间,更是应该去感受一下除了奔忙之外的另一种生活。尝尝除了充斥着烟火气的岁月之外,另一种美食,另一种风景
上海的夏天,梅雨季节一过,热情似乎过了头,炽热的程度,让人招驾不了:空气中弥漫着潮乎乎的湿气,粘粘的,人人都像是从蒸锅里出来一样,汗水打湿了衣服,脸上的汗水顺着脸颊流向了脖颈,如果这个时候,心里有什么委屈想倾诉一下,想默默地流泪,那可是最好的表达方式——那真的是分不清哪是汗水?哪是泪水?
上海的夏天究竟是哪里好?我的一位东北老乡说:上海的夏天简直太热了——受不了了!还有上海的蚊子咬人很厉害,咬完就跑,抓也抓不到,是不是光咬我们东北人,不咬上海人和其他的外地人呢?
呵……蚊子也来个地域歧视吗?成精了吗?嗅觉和灵敏感极高,却是令我想像不到!
反正我腿上被蚊子咬的,挠破了,落下了疤痕,也许会很久很久才会掉,不过也好,那也是一种纪念的回忆!
不这样去想,那能怎样呢?
我到上海两年了,感觉上海好像从冬季的阴冷潮湿的季节,春天只是做了一个小小的铺垫,短短的过度了一下,直接奔夏天而来……
那可真是赤橙黄绿青蓝紫的舞台,那些美丽的小可爱,五月份的天气里,短裙短裤就着装上身了!
那时候的热,是伴随着绵绵细雨,天气有如祥林嫂一样,缝人就会哭诉自己的悲苦!
而现下的时令上海,不但闷热闷热的,时常还有暴雨倾袭,那雨来势凶猛,早上还是晴空万里,午后,不知从哪刮来一天空乌云?紧接着电闪雷鸣,瓢泼大雨倾盆而下,地面上起了雾,一束束大大的雨滴,拍打在水泥地面,溅起了大大的水泡,这水泡时起时灭,晶莹剔透……
我站在大厅里向外望去,仿佛之间,自己已经回到家乡——站在自家的屋檐之下!
三十七八度的天气里,人们真的是喘着粗气,胀红了脸,还好,都是在空调下去生活,只是等车,走在路上,在露天工作的人,才会是这般模样!
这种热,也许是人口太过于密集了,到哪儿哪是人,甚至于人推人,人挤人……这不过是我主观臆断的想法!
上海的夏天,是梧桐树长的最茂盛的季节,街道两旁的梧桐树是躲避太阳曝晒的好去处,知了在树上唱歌,那歌声此起彼伏,如果刮来一股清凉的风,那会惬意的不得了!
上海的夏天,像是位正在热恋之中的女子,灼热火辣辣的情怀,敞开热恋般的强力攻势——所向披靡,势不可挡!
夏季,也是上海的旅游旺季,魔都聚集到了各种不同肤色的外国人,每天都在上演着卿卿我我的暧昧!
这种持续的闷热天气,大概要到九月份的中旬才有所收敛,接着就是微雨绵绵的天气。
四季并不鲜明的上海,不是阴冷潮湿,就是闷热难耐,春季与秋季,只是略微地打一照面,接着就"逃之夭夭"!
但上海城市规划的美丽,却是首当其冲,其它城市无法来比:鲜花盛开在四季,一排排整齐的绿化带,飞机在空中飞来飞去,麻雀叽叽喳喳,从一棵树上飞到另外一棵树上,高耸入云的大厦,川流不息的穿戴时尚的俊男靓女……
处处彰显着文化底蕴和科技进步的信息!
其实对于这种酷热,相对于病痛与自然灾难,以及于心灵的伤痛,只是大海与溪流,微不足道!
最最强大的也是人类,具有战胜困难与自己的勇气!
如果只是想暂时邂逅这座魔都,做一个暂短停留,领略一下全新的视觉美丽,做一下防晒的措施,也就ok了!
如果想长期与这魔都"共舞",那就要有抵御阴冷潮湿,盛夏闷热的心理!
生活总归是好的坏的一起而来,心态决定一切,好的心情,才会有好的运气与人生,心情也会像花一样美丽!
其实, 你的美丽就是花儿的美丽!
提起老上海你会想起什么?
关于老上海的答案有千千万万种,关于老上海的记忆就像埋藏在时光深处的秘密,稍不留意,就在街角邂逅了老时光里的上海。
上海虹口是个特别的地方,多伦路上有在这里挥洒青春热血的左联名人;霍山路上,曾留下犹太人在这座诺亚方舟寻求生存的痕迹;而与他们相邻,哈尔滨路、辽宁路相交之地,三水相间,流淌着石库门里古老的故事,流淌着历史深处的记忆,也流淌着时代的迅速发展和现代上海的摩登与时髦。
螺蛳壳里说道场
上海话里喜欢说:螺蛳壳里说道场。比喻地方虽小,但包罗万象。
佛教典籍《一切经义》中,佛像头上的发髻,形似螺蛳,所以佛教规劝信徒不吃螺蛳,螺蛳也作为放生的主要动物,道家和佛家做超度讲“做道场”,螺蛳壳按照螺纹分为大中小三级,而道场中设上中下三天世界,所以螺蛳虽小,却含上中下三天世界。这句话的意思为,地方小,却布置得井井有条。
就像虹口所处之地,短短几条路,几条河,却记载了上海的前世今生。
老上海的浮世绘
日本的浮世绘,日本的浮世绘标志着日本美术真正意义上由贵族走向民间,市民文化开始崛起,表达了新兴市民的思想,正如上海虹口市井的生活。
上海的摩登在于怀旧,怀旧的经典在石库门里弄。
这里聚集着最密集的石库门里弄,清水红砖围起了老上海的生活。来到虹口,眼前便展开了一幅老上海市井生活风貌的画卷。
敞开的窗户上,撑起衣杆,洗净的衣物在阳光下随风飞舞,在这里生活了四五十年的最早房客,如今已近耄耋之年,倒背着手到街边溜达溜达,顺手买了今天的晚餐。天气晴好的时候,就坐在门口晒个太阳,打开窗户,随口喊一嗓子,立刻就收到了对面邻居的应和。
而石库门老房子的对面,现代装饰的咖啡馆、西式餐厅、酒吧林立,不时还会在拐角处,邂逅一位裹着黑色皮草,烫着卷发,戴着贝雷帽的上海女人走进定制旗袍的精品小店。
这种历史与现代的碰撞融合,让这块似螺蛳壳般的聚集之地,有了特别的意义。
而不远处即是半岛湾文创产业园,石库门的市井生活置身其中,不仅毫不违和,反而增加了一些烟火气和生活的饱满感。
虹口救火会
欧式文艺复兴建筑风格,复古的清水红砖建造,屹立于现代的虹口SOHO对面,是历史与现实最直观的碰撞冲击。
虹口SOHO
置身于虹口SOHO,现代的建筑,时尚快节奏的生活,是摩登上海的象征。作为虹口新的地标建筑,出自世界知名建筑大师隈研吾之手,这里引领者现代人的潮流生活。
虹口港水系
走进半岛湾音乐谷,横亘眼前的是网易大厦。对面清水红砖墙面爬山虎藤蔓满布,沿着旁边的镂空铁制楼梯拾级而上,直至顶楼,便可俯瞰虹口港三大水系。三条河由近及远分别为虹口港、沙泾港、俞泾港。
虹口港原为黄浦江的下游,上海人习惯称黄浦江为母亲河,那么吴淞江(苏州河)便是上海的奶奶河,虹口港则为上海的女儿河。而现在上海的虹口区便得名于虹口港。
石库门生活
老上海石库门生活场景在插画中常会看到。比如孵太阳、大饼油条脆麻花、搓麻将等。孵太阳,生动形象地描述了老上海人像老母鸡孵蛋一样地蹲坐着,慵懒休闲,浑身说不出的舒坦。
而上世纪20年代,随着石库门住户急剧增多,本就狭窄的弄堂里挤进了更多的人,狭窄的阁楼里已经再难晒到太阳。
来到上海,总要尝尝老上海人喜欢吃的“四大金刚”,就像老上海的早晨必吃的大饼油条脆麻花,回荡在弄堂里的叫卖声,散发出浓浓的生活气息。
麻将早已是上海女人的摩登生活,**《色戒》和《海上花》中,生动再现了搓麻将的场景。
石库门的生活场景也形成了上海人讲究实惠,精明过日子的性格。上海人的坚忍与柔韧也在这样的生活环境下被磨练的日渐凸显。余秋雨曾说,从石库门的建筑结构就可以看出上海人不将就气派,讲究实惠的性格。
上海人对待生活仔细而精致,在弄堂里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品味着生活,度着天光,休闲娱乐,插科打诨。
半岛湾音乐谷
这里曾是哈尔滨大楼,1937年遭日军炮击之后,便成为难民、灾民的聚集地。各地帮派也混杂这里。1951年,这里成为上海市新人习艺场,专门为旧上海留下的无业游民提供职业技术培训。之后更名为上海新力机械制造厂。它还有一个身份,便是犹太人曾经的避难之地。
这个竖琴,只要有人经过,便会响起音乐。
半层书店
80后复旦大学法学硕士和70后同济大学建筑学博士共同创办的书店。来到这里,可以饱览各种建筑、艺术、文学、生活方式等书籍,坐下来,品一杯咖啡,读一本好书,沉浸于石库门的生活中,融化于现代创意园的氛围里。
实体书店温暖了一座城市。
1931老洋行
新中国成立之初,这里曾是中国第一座制冰厂和上海最大的冰库,之后成为上海牛羊肉公司的冷库。现在成为时尚创意产业园区。底商的老友记咖啡厅以美剧《老友记》为主题,是拍照休闲好去处。
SNH星梦剧场
这里原名为天堂**院,后被日本人强行占有后改名“日进剧场”,抗日结束后变身成为嘉兴大戏院,现在作为SNH48星梦剧院,定期会有剧场公演,可容纳340位观众,一票难求。附近有周边店铺会直播公演。
作为新生代95后甚至00后的偶像,这些年轻活力的女孩子们以青春美丽吸引了众多粉丝的追随。就像我们曾经喜欢过的小虎队、F4一样。
有一种说法,SNH48是国内唯一基于互联网思维和“可面对面的偶像”造星理念运作的偶像培育平台。并不是她们的粉丝,对这个组合也没有太多了解,然而作为新生态偶像团体,跻身于老上海的市井之间,就像小时候在农村看到城市归来的人们穿着洋装,拖着行李箱的感觉,那种碰撞看似格格不入,却有有种历史发展的必然。
而这个女团的粉丝粘性发展的粉丝经济不得不让人联想到另外一个文化娱乐现象:超级女声。
1933老场坊
曾经的屠宰场,如今的文创产业园。每次进去,总感觉有种阴冷,有人说这里阴气重,不知道是心理作用还是因为这里的建筑构造。
建筑整体呈现无梁楼盖的设计,超过三百根的宽大伞形柱均匀分布其中。这里保留了当时牲畜走的防滑鹅卵石牛道和用来分流的廊桥。
现在的老场坊里,聚集了1933微剧场,餐饮。咖啡、狗窝店及首饰店等,都有着极美的外观装饰,置身于通体灰色的老场坊中,现代摩登的内里与有些陈旧,洒满历史尘埃的外观之间,碰撞冲击。
在这里看到最现代的魔都,也可以邂逅历史深处最原始的上海滩。
上海是一个我永远都无法亲近的城市美文
我到上海已经有7年了。
“到上海”永远都像昨天发生的事——即便我在这里已经度过了几乎整个二十岁区间。
08年22岁的我拉着所有的行李到上海时,整个城市只认识一个同学。
它的浮华与摩登,在我多年前第一眼看到时就倍受震撼。
——那是一个乘车驶往外滩的傍晚,作为旅客的我,看到延安高架两边的霓虹一点一点闪烁起来,星星点点的灯渐渐连成大片大片,一直铺漫开来,伸向蜿蜒的远方,而远方的灯火又更加恢弘气壮——你无法不被它吸引,急切的要加快速度,开到最亮堂的地方看看……
如果形容上海是个女人,她便自带傲岸。
我第一次接近她,就对自己产生怀疑。我涉世未深,怀疑自己是否具备接近她的资质:才华、品味、姿态、气质、……种种维度,我都要对自己重新评估一番。
看着自己穿的衣装,我如此的不显眼;
看着自己的履历,如此的不名一文;
看着自己独居的住所,如此的陈旧,不知何时能奔向遥远而高傲的未来。
当我一个人住下来后,就像“挖了一个洞”。用着使不完的力气,只想赶紧把洞挖大,挖到城市地心。
那种所谓“一个人住的辛酸与寂寞”,我一直没有。反而觉得,自由终于表现出它应有的方式了——一室户的上海老公房,一张床、一张书桌、一个衣柜、一台电视,一套沙发,最基本的配置,我始终像一个人旅行,住在旅馆的标间。
周末想睡多久就睡多久,工作日的晚上想看几部**就看几部,如果有朋友来了,拖拖地板就可以一伙人四仰八叉的睡着躺着聊天。
夜晚来临时,坐在床上看电视里的人讲上海话,我跟着一句一句学;有时候遥控器会忘了关,醒来就是七八点的新闻。
没有什么生病的时候,身体强健,也感觉不到无人照料的苦楚。
靠自己打扫卫生、自己交水电煤,自己和房东结算房租,自己一点一点认识新的朋友。
但也有不方便。冰箱里的东西常常坏,一旦心血来潮去了超市或菜场,多出来的菜吃不掉就会被搁置发霉。——于是我囤了好多罐头,橄榄菜、老干妈、牛肉酱、沙茶酱、芝麻酱、……任何难打理的懒人时刻,拿出一瓶酱,面或粥都可以好味道。
最早住的那条路叫茅台路。它挺长,长而细密。5点钟下班时,我会一个人无所事事的走过一个又一个街口。
沿途拍了很多照,但那时还没有iPhone。像素不高的手机,呈现出很粗的`颗粒,路上伸出的长长晾衣架的样子,始终停留在我的脑海里。
——每个夜晚,我也是把洗好的衣服挂出街道上空的人;听到楼下门面“侬好”、“再会”交错的声音,体味这城中的市井生活。当深夜到来时,如果我还没有入睡,茅台路上经过的卡车会把家里震几震。于是我夜里出门从不害怕,因为这个城市不会有真正宁静的时候,它24小时都喧嚣。
奇怪的是,即使两年后和人合租了,也好像一个人住。寂寥滋味并没有什么不同。
我搬去了一幢更老的房子。那个冬天,有一大家子老鼠,喜欢呆在家中。——疏于打扫,我一直找不到缘由,后来才发现,是我爸妈带来的核桃一直留在了橱柜里,我忘了吃,招来了老鼠。
但故事并没有WaltDisney和Mickey那么浪漫,我是尤其害怕老鼠的人。吓了几天不敢走去客厅,老鼠家族最小的那只,有一天就睡在我两百多块的高跟鞋里(当时还是最好的那双)——它酣香正甜,我却充满恐惧。
而越是老的房子,越是需要耐心。像人体老化的器官,房子的水管也常常血栓堵塞——冬天的热水器出不了水,要么是滚烫的,要么是冰冷的。湿冷的夜晚洗澡,总需要很大的勇气。
这时候想起来,“一个人的生活”总算有了点酸楚。
但好在我不是一个挑剔的人。对吃的不讲究,也正适合“漂泊的人”。
酱配白粥,或者一日三餐都是包子,也并没有感到多窘迫。甚至在租第二套房子的一整年里,我都喜欢去楼下吃碗长沙米粉。湖南的朋友总说,一看就不是正宗的,可我觉得,饱腹又鲜美。
但每次快过年的时候,我父母来,和我挤在狭小的房子里,我妈给我包一冰箱的饺子。我就觉得,终于有了“味道”。
那样难得的味道在几年后成家,变得稀松平常。过上了有家人的生活以后,再回头看一个人住的几年,仿佛在演高木直子的《一个人上东京》和《一个人住第5年》。有一次在地铁上重新再读,居然放肆大哭。
一个人住的时候,和一个人到城市的时候,都未曾觉得“现在已经有所不同了”——可是,当你回头的时候,一幕一幕,竟让人潸然泪下,也不知为何。
我和上海人一起工作过,生活过,连我也无法定义,自己的孩子是不是“上海人”,虽然她的户口簿上是这样写的。
我学会了上海话,从“侬好再会”最简单的词开始,这甚至成了我学得最好的一门语言,我对它的精通远远高于英语粤语韩语。
但是在最近,我却放弃使用它了。如果不是很必要的话,我选择用普通话。
这些年来,很难描述对上海的喜欢或者不喜欢——那大概意思就是“没有很喜欢”——但既然“没有很喜欢”,为什么要在这里生活呢?
可能因为,随时准备走吧。
工作的那几年里,我总是对自己充满怀疑。尽管恪守职责,也严于律己,职场上表现尚可,未来也似乎一片光明。但我总觉得,这样不大对。
我怀揣着渺小的梦想,不是要在公司里谋得一席职位,而是在公司路口的报刊亭,看到自己周末写的稿子变成杂志里的铅字,能有一整年的激动。
但那样的时候太少了,大多数时间,我都不过是个写着碎碎念的博客持有者,讲着自己每天发生的事,多么平凡又渺小。
我一度沮丧,难道就这样了吗,人生就要这样在办公室坐下去了吗?
怀着孩子的时候,每天挺着大肚挤进地铁的门缝,总想着,这个城市有几千万的人和我一样,怀揣着十分渺小的梦想,却过着日复一日这样平庸的生活。我们步履匆匆的从斑马线走进写字楼,不知向何而去,也不知从何而来。
在我到达上海前,曾以为“都市白领”是个闪耀的名词,但真正持有这样的身份后,不过觉得人生一片空白,每天都在上演《搏击俱乐部》。
更令人迷惑的是,我们在城中失去归属。当人们问起你的家乡时,那不过是礼貌性的问候。人们真正在意的是你在上海已经有了什么,而不是你的过去。
所以今年有一次我在知乎的广告专栏上写了《何以笙箫默》,真切的自黑——当7年以后仍然一无所有的我看着**里那样的光鲜时,总觉得这一切都不真实,也许是我虚度。
每一年,我都要办理一种叫“居住证”的东西,它证明我在这个城市尚有一丝地位,但又无法真正的成为“上海人”。
和父母对户籍的担忧相比,我并不在意那看起来被赏赐的身份。
——这座城市永远不会有十分亲切的时候。它就像高高挂起的灯笼,闪烁着光,但那光又不够明亮。你要借着它的光前行,却永远无法掌灯。
尽管越来越多的人在这里住下了,可不会有很多人说,“我是上海人”。
我们与它,总保持着一定的距离。
但奇怪的是,当你去到一个新的地方时,人们会自然的说,噢你是上海来的。
我刚到上海工作时,曾去参加一个外教英语课程。一群人在咖啡馆里用英语聊天,老外问起你们分别从哪儿来,有个词被用得很多:Shanghainese。
假想下我在这里和我的女儿住一辈子,我可能也不会用这个词。——这真的有点奇怪。
而NewYorker,就是NewYorker吧。
Cantonese也是表达中国某个地方的人群,不过这个词涵盖的范围太广了,它不仅仅指广东人,还包括香港人、澳门人、甚至在海外所有流淌着广东血脉的人。
但是“Shanghainese”,就只有那么一部分人。土生土长的上海人。
也许我不应该再探讨词汇的意义。
我想说的是,这个城市永远有一种“疏离感”,如果你喜欢它,它就是“孤独也有其所有”的世界,人与人之间都有适当的分寸。如果你不喜欢它,它就是冷漠与没有什么情分。
如果你在这个城市有喜欢的人,见一面其实并不难,到处都有轨交,虽然跨越城市的地理距离有时间;但如果你不想见一个人了,哪怕你们就在隔壁,五米十米以外,你也可以永远不用见到。
你可以有一天就在人潮汹涌的街头邂逅了久违的人;也可以每一天都装作看不见身边的人。
即使是很好的朋友,也不可能频繁见面。一个月一次已经属于高频。而大多数一般关系的人,一年都不一定见到一次。——很难想象我们在一个地方生活,却永远没有时间见面。
这就是上海的魔力。
我有很喜欢上海的时候,那大概在春天的梧桐发芽时,夏天的风吹散热气时,秋天的雨飘摇时,冬天的繁华在夜里永不凋零时。
我喜欢它的四季分明,一定的湿度和温度,不会太冷,也不会太热。
换季提醒人们,时间正在向前,你不是一无所有。你还有夹克与衬衫、背心与短裙、羽绒与围巾……你在变换衣着中,忙不迭的与过去告别。
告别的速度可以很快,有很多朋友匆匆而来见上一面,你们在地铁口说拜拜,也许一别就很多年不见。
但那地铁站的一别,却是如此平凡,像小镇某个未至的夏夜,人们摇着蒲扇在街头相遇,还以为明天会见。
我珍惜和一切人的相遇。正因在这座有距离感的城市,人们相遇不易。
可又有太多人从身边擦肩而过,人与人看起来又没有什么不同。
于是我记住了特别的故事,每天都有人讲述“离奇”——连我也不例外。
但这些离奇的故事,并不足以抵抗平庸。当略有成就的我们走入人群时,我们仍像走入了分不出颜色的海洋,所有的珊瑚礁只在海底闪烁。
2015年,离开习惯了6年的家庭和职场以后,我很快就适应了新的生活。
一个人工作,一个人照顾自己。
不再每天和很多人打交道,不再有家人陪伴晚餐。
一切都回到当初,刚来上海时的样子。
独自在家写作的大段大段时间,我感激城市的冷漠。
因为对别人来说,生活并没有什么不同;我却有了更多的时间专注。
如果我想要见朋友,就拾掇拾掇出门,仍然可以走进某个喧闹的小酒吧,听着这一季新发生的离奇故事。
但有一次我在酒吧听着一个非洲人唱爵士乐,他问我从哪来,我竟本能说:Nowhere。
有一晚我在家,就躺在床上唱了两个小时的Beatles。唱到那首《NowhereMan》时,更是心有戚戚焉。
——孤独也有其所有的世界。
我曾想去很多很多地方,像一个收集癖一样,把地图画满叉。
现在也仍然想……
但我意识到,我去不了那么多地方,也无法看到那么多的山外之山、城外之城。
在工作的那6年间,我做的最多的是:
每个冗长的下午,从办公室的座椅站起来,独自走到楼梯口,看对面的大楼——每天的阳光在它身上都有不同,不同的光,投下了不同的影子。
我和大楼,阳光之下都无新鲜事。
它看起来一成不变。
可我们又都在变化。现在,写作和陪伴女儿成长,都让我真切感到时间的力量了。
她在我的家乡生活,我在她的城市生活。
我们见一面、讲一次电话,就能告诉彼此的变化。
我总希望,每次见到她的时候,我也能欣慰的告诉她,
妈妈也和你一样成长了。
这座城市有流水一样的力量。
有人在其中被冲刷、磨得圆滑、挣扎然后失去了方向;
我们在其中,手牵着手,被它冲着前行。
女儿算是“土生土长的上海人”,但作为异乡人的我总觉得,我们之间有着天生的距离。
尽管如此,她也是我在这个城市最亲的人了。
我不知道会不会有一天永远的离开上海,会不会对它有牵挂。
过去来的时候,我和自己说,随遇而安。
现在我还在这里,我仍和自己说,安之若素。
感谢它赋予我的平凡故事,我也努力理解它的照顾不周和冷漠。
正如PaulGraham在《CitiesandAmbition》中所说,每个城市都一种雄心壮志。
也许上海已经给了我了。
锦绣画传
致自己
不同的城市有不同的风景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活法
在这座城市六年了,
看着他灯红酒绿人来人往
却越来越看不清最初的自己
也许是时候了
为自己拟一本记录岁月无痕的画本
是时候换个城市
换个活法,重新上路。
qq:1528596956
《两个人的世界》在氛围营造中得到了认可。与许多都市剧中不断出现的高层建筑相比,《两个人的世界》的视角集中在上海的小巷和小洋楼上,有一种“小而真实”感觉。
剧中从徐东阳和李文佳的角度展示了上海的市场生活:穿梭在街上,进出上海石库门,邻居们热情地打招呼,每个人都在公共厨房做饭,充满了烟花。
李文嘉和好婆一家几口人挤在阁楼里,家里多开几个空调就会跳闸和停电。下雨天,外面下大雨,房子下小雨,家人拿着盆和桶接水的尴尬场景引起了一些有类似生活经历的观众的深刻共鸣。
虽然老演员秦焰饰演的房东孔先生是北京人,但他住在简单安静的老房子里,听着古典交响乐,喝着手磨咖啡,也从另一边展示了上海的风格。
在剧中,李文嘉和许东阳虽然遭遇了许多挫折和痛苦,但在逆境中始终传达着温暖向上的奋斗精神。
乐观善良的许东阳相信“人活得开心,更活得有人味”,凭借小人物形象的成功塑造,郭京飞表演了异乡人流浪的真实感。
上海虹口区提篮桥地区是一个有着独特历史文化积淀的地区,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因有大批犹太人在此避难居住并从事商业活动而被称为“小维也纳”。近年来,虹口区创新营销理念,强力推介“犹太难民在上海”文化品牌,使虹口——“东方的诺亚方舟”形象深入人心,也探索了一条文化外宣特色道路。
一、整合营销,传递“珍爱和平与友谊”核心理念
两万余名犹太难民在提篮桥地区聚居的历史是虹口区开展“犹太难民在上海”特色文化外宣活动的坚实基础。虹口区从人们普遍渴望和平与友谊的心理需求出发,整合硬件与软件资源,大力挖掘和宣传虹口犹太人与中国邻居患难与共、彼此扶持的暖心故事,塑造和传递虹口犹太文化品牌“珍爱和平与友谊”的核心理念,突出体现品牌诉求的完整性与一致性。
保护老建筑留存文化之根 1943年,日本当局命令所有1937年后抵沪的犹太难民迁入虹口“无国籍难民隔离区”的15个街区,犹太难民居住的提篮桥地区因此留下了不少富有特色的建筑。不少建筑经岁月风雨洗礼已残破不堪。近十年来,虹口区凭着保存城市记忆、留存城市肌理的文化自觉,对这些建筑修旧如旧,并尽力维持当年的地名、建筑、街区格局,夯实虹口“犹太难民在上海”文化品牌的物质基础。虹口区整修了霍山路上的美犹联合救济委员会、远东反战大会旧址,唐山路上两处犹太难民聚居点、中欧犹太协会旧址、德国犹太难民协会旧址,并以挂牌的方式展示其原来用途。霍山公园是当年居住在虹口的犹太人主要游憩之地,1994年,虹口区政府在园中显要位置设置了一座宽1米 5、高2米的题为“二战期间犹太难民居住区”的黑色大理石纪念碑,常有外籍观光者特地赶来寻找和凭吊,参观者络绎不绝。长阳路62号的摩西会堂是当年犹太人举行礼拜的中心,曾设有上海最大的犹太人社团——犹太宗教公会。解放后,这里曾被改作虹口区精神病防治站和区人民防空工程管理所。2007年至2008年间,虹口区历经一年多的协调、搬迁后斥资对摩西会堂进行全面修缮,恢复其1928年作为犹太会堂时的外廊式建筑风格和内部结构,并新设展厅重新布展,2008年5月,修复后的摩西会堂作为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面向游客开放。
钩沉记忆深处的感动 虹口区着力通过讲述虹口犹太人的情感故事,钩沉被历史尘封的往事,让艰难世事下的亲情、友情、爱情穿越时空,温暖和感动今天的人们。2005年,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前夕,虹口区委宣传部历时两年调研、拍摄、编辑的《虹口记忆:1938——1945犹太难民的生活》一书出版。书中,当年虹口犹太人的老邻居对往事的回忆串起了尘封的历史,大量经黑白处理的珍贵照片重现了当年虹口犹太人生活的历史画面,展示了虹口的人文遗产,也为提篮桥地区的现实场景赋予了“旧”的意义和“新”的价值。
摩西会堂是当年犹太难民经常聚会的场所,是虹口犹太人以往生活图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他们记忆的附着之地。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一直致力于史料收集工作,在接受捐赠和“回忆挖掘”上下功夫,收藏整个上海有关“犹太难民聚居区”的文字和实物资料。纪念馆与原难民及其家人、原难民的中国邻居、各国使领馆、犹太博物馆、大屠杀纪念馆、有关研究机构建立起紧密联系,发动亲历者提供实物捐赠或讲述人生故事,呼吁研究机构互通最新的历史研究成果,陆续征集到两千余分钟的前难民采访视频、上千张电子照片、几十位原难民的人生故事、两百余件珍贵的实物原件,使“犹太难民在上海”的内涵进一步丰富与充实。
二、事件营销,千方百计讲好故事
2004年,收藏爱好者朱培毅无意间买到了当年到上海来避难的犹太人护照,想要找到护照当年的主人。虹口区有关部门及时介入,帮忙联系媒体发布消息,并帮忙将信息发布到由美国犹太人开设的面向当年犹太难民的网站——黄包车联谊网站上,并通过上海犹太研究中心与国际犹太组织协会联系到了护照的主人——来自澳大利亚的布兰德女士。2005年4月,在虹口区有关方面帮助下,71岁的布兰德老太太回到了曾生活了十年的虹口,走进了熟悉的摩西会堂,阔别60多年的护照终于回到了主人的手中。央视中文国际频道、《解放日报》、《文汇报》、《广州日报》、《潇湘晨报》等主流媒体对此进行了集中报道,以一位犹太小姑娘的护照传奇见证中犹人民的深厚友谊,真挚而富有传奇色彩的故事也吸引了新华网和新浪、搜狐、网易、腾讯等门户网站跟进报道,也吸引了海外媒体的关注,从而形成了全球性的舆论热点,形成了整体宣传效应。
三、体验营销,变“点式宣传”为“链式传播”
“链式营销”是指在品牌传播中集中围绕一个核心主题将产品“打包”,将服务“组合”起来卖,整个传播过程像一个运动的链条一样,每个环节与要素相互关联环环相扣,整合到一起发挥巨大的效力。
借世博会契机开展“链式传播” 2010年3月,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被评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虹口区借助世博旅游的推介平台,进一步加大了“犹太难民在上海”境内外品牌推广力度,吸引了众多海外旅游者。世博会前夕,虹口区还加大了对“犹太难民在上海”的媒体宣传力度。此外,虹口区还与有关方面合作,在上海世博会以色列馆开辟专门区域,展出并纪念60多年前犹太人在上海在虹口的那段难忘历史,以世博会以色列馆的游客为传播对象,重点吸引他们按图索骥接着到虹口参观。
中外合作提升国际传播能力 自2007年以来,虹口区与美国、德国、以色列、奥地利等国驻上海总领事馆以及权威学术研究机构进行了富有成效的合作与交流,举办了“以中友好”展开幕暨“犹太人在上海”数据库启动仪式、纪念何凤山展暨铜牌揭幕仪式、“维也纳的良知”展等活动,被新华社、路透社、美联社、埃菲社等国际知名媒体纷纷报道。世博会期间,虹口区在对多年积累的史料及实物进行整体梳理的基础上,与德国驻上海总领事馆合作,举办了“见证历史开创未来——犹太难民与上海”系列活动。从2010年3月至10月,系列活动推出了新展览《犹太难民上海情》及同名纪录片,举办了11场活动,近千人参与活动。活动期间,数位原犹太难民受邀专程飞往上海观展并与观众及游客进行互动交流,帮助中外观众了解二战期间中国人民帮助来自德国等地的犹太难民,并和睦相处共度难关的故事,社会各界反响良好。活动期间,汉堡市政府文化部、柏林中国文化中心和汉诺威孔子学院等国外政府、民间组织及我驻外机构纷纷向纪念馆发出邀请,希望纪念馆能够赴德国举办展览。2011年8月26日,“犹太难民与上海”展览在柏林中国文化中心开幕,上海市委常委、宣传部长杨振武出席开幕式并致辞。此次展览开幕伊始便引起了中德两国主流媒体的广泛关注,《世界报》、《汉堡晚报》、《每日镜报》、德国广播电台等德国媒体均对此次巡展进行了详细报道,产生了联动效应。
2011年3月,**《米拉尼的小提琴》在犹太难民纪念馆举行记者见面会,该片将由中美合作联合出品,主要描述二战期间因迫害避难上海虹口区的犹太人的故事,曾因《辛德勒的名单》而获得奥斯卡最佳制片奖的布兰科·拉斯蒂格(Branko Lustig)将担纲制作这部影片。
帮助“犹太女孩”找到“上海阿叔” 2012年6月14日上午,纪念馆工作人员在陪同好莱坞**编剧拉瑞在舟山路上寻找创作灵感时,邂逅了曾在虹口避难的薇拉(Vera Sasson)女士。这令大家欣喜不已。薇拉在随后接受纪念馆采访时回忆起了在隔离区的生活以及令她怀念至今的中国邻居。2011年73岁的薇拉怀揣一张黑白老照片来到申城寻找60多年前的“上海爷叔”,寻找“上海阿叔”的故事在上海电视台、东方卫视及中央电视台和本市各大报纸连续多天追踪报道后,故事的主人终于找到了,并在视频上进行了越洋连线。不少上海市民不仅知道了这个温馨、感人的故事,也了解了犹太难民避难上海的那段历史。这番报道可谓是在全上海普及了这段历史,意义深远。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