邂逅是什么意思

邂逅是什么意思,第1张

邂逅是什么?

邂逅就是一个浪漫词儿,软性的词儿。

让人浮想联翩。

让人想入非非。

让人一听就浮起暧昧的笑。

既颇为神秘——因其事先的无可策划不能排演,纯属偶然,你还没有做好安排,还衣着家常,甚至还在神情恍惚哈欠连连,可还就竟然邂逅了一回。而倘若“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那便属相约了。又颇有诗意——因其过程或结果的意义,比如偶遇心仪之人或者少年时的旧友,得以演绎一则亲情友情抑或爱情的动人故事,留下美好回忆。倘不幸碰上歹人劫色夺物掠财伤人,便只好垂泪扼腕慨叹为遭遇了,有谁会惊魂未卜地诉说自己刚才邂逅了一持刀抢劫犯?还有谁会把上班时间在不合适的场合遇见了顶头上司当做邂逅呢?

邂逅是偶会。

邂逅是诗意。

邂逅是在某一个无法预料的时候——燠热午后或落雨黄昏或寻常时光,在某一个无法预知的地方——小巷拐角或冷清的公共汽车站或偶尔光顾的网络聊天室,遇见某一个无法预感到的人,带给你无限惊喜与愉悦。邂逅来得那样任意那样猛然那样地说来就来,仿佛冬天一出门就扑面而来的冷风——让你避无可避,还让你一个激灵,倒吸口气,抖擞起来闪亮起来。

邂逅是天意,可遇而不可求,是上苍冥冥中无意安排的生命惊喜,是眷顾给我们的名贵礼物。

邂逅让人感动。曾经拥有这种美妙体验的人常会无端地温柔回想,正在其中的则钟情感激这次巧合,而尚未邂逅的必虔诚地心驰神往。

邂逅是缘分。想起一句诗——“如何让我邂逅你/我最美丽的时刻/为此我在佛前求了五百年/才换来今生你蓦然回首的刹那” 。邂逅啊,竟是五百年的缘呢。

邂逅不是几米的《向左走向右走》,没有绕了圈儿又绕了圈儿,你向左走,他/她不会在右边出现,你在那里,他/她也在那里,你一抬头,巧了,就看见那人的眼神了,你一转身,巧了,正撞个满怀呢。

我们每天都在川流不息熙熙攘攘的人群中彼此不期而会,陌生的熟稔的,以及似曾相识的,但绝大多数都如风一般掠耳而过,了无痕迹,即使刻意回忆也几乎留不下什么特别印象。人世间,摩肩接踵的来来往往数也数不清,到底哪一次偶然相遇可视为珍贵温馨的邂逅呢?哪一次擦肩邂逅可以让我们铭刻终生呢?又有哪一个人才能够令我们多年后在年华已老的岁月里仍然轻叹仍然温情回忆:“呵,曾有过那样的一个夜晚,有过那样的一个人……”?

《诗经·郑风·野有蔓草》云:“有美一人,清扬婉兮;邂逅相遇,适我愿兮。”噢,原来只要我们遇到的人“适我愿兮”,便可以视作邂逅,便可以把这个人珍宝般天长地久地收藏在心底了。依然是一个“情”字在作祟。

还有别的相遇,也可以叫做邂逅么?

假如叔纥梁在两千五百多年前没有邂逅孔子他娘,没有在野地偶合,那么还真就应验了那句:“天不生仲尼,则万古永夜。”的老话,千年后的我们得以有儒书来读,得以凭儒家学问修身立性,好大程度竟得惠于那次邂逅呢。

某年某月的某一天,也许还有晃眼的阳光,牛顿百无聊赖地在树荫下发呆乘凉,假如没有那枚有灵性的苹果照着他的脑袋,不偏不歧不早不晚砸下来——后来的世人不知到什么时候才得以掌握万有引力定律呢。苹果邂逅了牛顿的脑袋,牛顿邂逅了一次灵感。

夜览《后汉书》,有一则故事曰:某人窃牛,被逮,扭之见官。官斥。某涕曰:吾邂逅困惑,吾将改之。原来邂逅也有此义,可笑性很高,哈哈,哈哈。

合卷,莞尔

邂逅的意思通常是指:两个人在某个时间、某个地点突然不期而遇。可以用来指以前见过的人,也可以用来指不曾相识的人,是不期而遇之意,又含有一丝缘分。

该词出自《诗经·郑风·野有蔓草》:“有美一人,清扬婉兮。邂逅相遇,适我愿兮。” 该句话的白话释义是:有位美丽姑娘,眉目流盼传情。有缘今日相遇,令我一见倾心。 全文表达了诗人遇到一个心爱姑娘的欣喜之情,与女子眉目传情的快乐之情。

邂逅的近义词是遇见,恰巧碰见,含义略有差异,邂逅是指两个人偶然遇到;而遇见可以是计划好的,也是素未谋面的人的遇见。

扩展资料:

邂逅指不期而遇或者偶然相遇,出自《诗经·国风》,也可以表示欢快的神态。

邂逅和相遇虽然词义相近,但含义不同。邂逅是指两个人(互相认识的或久别的亲友)偶然遇到;而相遇可以是旧友的相逢,也可以是两个陌生人的见面。

现代社会中对“邂逅”的运用有时也用于两个陌生人的偶遇,在影视、广告中尤其常见,但此种用法和传统释义的“邂逅”其实是有较大偏差的。

  近些年来,陆续有一些广东、海南人士组团来莆寻根,说他们祖上是从莆田的“甘蔗园”迁往广东、海南的,要求看看现在的故乡“甘蔗园”;与此同时,我市一些同志出差或旅游,在广东、海南常常会邂逅“不会说莆田话的乡亲”,他们往往自报家门,主动认祖,说的也是祖上从莆田“甘蔗园”迁往广东、海南,已经好几代,不知现在的“甘蔗园”故乡可好?这些情况说明,历史上有不少莆田人迁居外地尤其是迁居广东、海南,他们的出发地几乎都集中在“甘蔗园”这一象征性很强的地名上。这种情况很像中原南迁移民世代相传,永远记住家乡“洪洞县大槐树”的地名。而现在的问题是,莆田的同志,不管是接待来寻根的,或是外出到广东、海南的,都无法说清他们所指“甘蔗园”的位置,当然也就更无法说清让他们魂牵梦萦的故乡“甘蔗园”的近况了。这不能不说是一件十分遗憾的事。莆田文史界的专家学者们对此也爱莫能助。因为查遍地图和有关资料,莆仙两地现今已没有“甘蔗园”这个地名了。市政协经过几个月的调查研究,得出了“甘蔗园就是现今仙游县龙华镇金山村蔗埔园”的初步结论。

  虽然如今全市已没有“甘蔗园”的地名,但在仙游县龙华镇金山村发现有一个叫“蔗埔园”的小村庄。经查访金山村老人,都说在仙游方言中,“蔗埔园”就是“甘蔗园”,乡里人过去叫它“甘蔗园”,现在有的人叫“蔗埔园”,有的人仍叫“甘蔗园”,意思一个样。经查仙游古代地名册,记载龙华镇金山村一个小村落有“蔗埔园”的地名。

  “蔗埔园”是仙游县乃至莆田市内独有的地名,因为仙游全县19个乡镇、300多个村庄,均未发现有叫“甘蔗园”或“蔗埔园”的地名。

  “蔗埔园”名实相符。从古至今这里以种植甘蔗、榨蔗制糖为主业,现存蔗糖作坊的石鼓等是最好的见证。

  此地现今虽僻处山陬,但在古代却是个繁荣地带。因为它正好在仙游、晋江、南安、永春4县的交界点上,是个交通要冲,有好几条通道,且设有驿站,还有马场和马路。古时这里往来的人很多,其中,南宋著名书法家陈谠还曾在此留下题刻。陈谠是南宋隆兴六年(1163)进士,官至兵部侍郎、加封清源郡侯。他在此题刻足证此地当时已有一定的知名度。

  “蔗埔园”有居民外迁的历史。由于清代至民国年间,这里常发生土匪抢劫的灾难,环境渐趋恶劣,于是便有居民陆续外迁,远的不说,单附近的金沙村、金建村、金溪村就有确认从蔗埔园迁出的陈姓宗亲近千人,而陈姓现仍寓居“蔗埔园”的却只剩17户75人。

  已有海内外乡亲来“蔗埔园”寻根谒祖的先例。如2004年就有泰国华侨陈修炳、海南省民政厅厅长陈杰庄致函仙游县姓氏文化研究会陈氏委员会,要求寻找祖籍地。仙游陈氏委员会经认真考查,确认陈修炳、陈杰庄均系仙游陈氏后裔,为入仙始祖陈齐的子孙。陈齐的十七世孙陈克敏到海南(琼州路)任安抚使,全家迁居海南,在琼州杨添开基,成为琼州杨添衍派的始祖,开创了琼州克敏世系;而克敏原属仙游金山蔗埔园陈氏世系,这有现存“蔗埔园”陈氏族谱为据。据此推测,陈修炳、陈杰庄的祖籍地就是仙游金山“蔗埔园”,这也与陈杰庄在函中自述“祖先于三百年前由仙游甘蔗园迁出”相符。目前,仙游有关方面已邀请陈修炳、陈杰庄回仙游“甘蔗园”认祖,开展联谊活动。

  市政协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寻找更有力的证据,并协助仙游县委县政府认真开发“甘蔗园”、建设“甘蔗园”,使这一为海内外众多乡亲所牵挂的祖籍地,真正成为联络乡亲、增进乡谊的纽带。

  另可参考http://blog163com/yce_87/blog/static/379901920077151751328/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anai/1004321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0-27
下一篇2023-10-2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