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霞什么,晚霞什么.是谚语或名言?

朝霞什么,晚霞什么.是谚语或名言?,第1张

朝起红霞晚落雨,晚起红霞晒死鱼。

早怕南云漫,晚怕北云翻。

朝霞不出门,晚霞晒死人。

朝霞暗红雨凄凄,晚霞青白行千里

青霞白霞,无水烧茶。

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

傍晚红遍天,三天必台风。

日落胭脂红,无雨便是风。

日落黄澄澄,明日刮大风。

日出太阳黄,午后风必狂。

朝霞暗红雨凄凄,晚霞青白行千里

青霞白霞,无水烧茶

日落胭脂红,不雨就起风

日出和日落前后,天空及云层上出现的彩色光。早上出现在东边天空或云层上的彩色光称为早霞(或朝霞);傍晚出现在西方天空或云层上的彩色光称为晚霞(或暮霞)。霞是由接近地平线的阳光,经过大气中的灰尘、水汽和气体分子散射后剩余的彩色光所造成。霞的颜色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天空中水汽含量的多少,水汽多时,霞光偏红色;水汽少时,发青发白。所以,霞常常可做为天气变化的一种征兆。民间谚语“朝霞暗红雨凄凄,晚霞青白行千里”、“青霞白霞,无水烧茶”、“日落胭脂红,不雨就起风”等就充分的表达了这一含意。

1、朝起红霞晚落雨,晚起红霞晒死鱼。

2、早怕南云漫,晚怕北云翻。

3、日落胭脂红,无雨便是风。

4、日落西山一点红,半夜起来搭雨蓬。

5、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

扩展资料:

火烧云的形成机理

太阳刚刚出来或者快要落山的时候,天边的云彩常常是通红的一片,像火烧过的一样。这种通红的云称为朝霞和晚霞,形象地称之为火烧云。

太阳是由红、橙、黄、绿、青、蓝、紫七色光混合成的。在这几种光中,红光穿过空气层的本领最大,橙、黄、绿光次之,青、蓝、紫光最差。

天气晴朗的时候,悬在空中的雨滴少,红、橙、黄、绿几种色光几乎全部通过,只把青、蓝、紫三种色光拦住,而这几种光中,又数蓝色光反射的最多,所以把整个天空“染”成了蓝色。

而在清晨或者傍晚有云的时候,太阳光穿过的空气层要比中午的时候厚一些,其中的黄、绿、青、蓝、紫几种光,在空气里“行走”没有多远就筋疲力尽了,只有红、橙色光可以穿过空气层探出头来,将天边“染”成红色,这就形成了火烧云

-火烧云

“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一句气象谚语。

早上,低空空气稳定,很少尘埃,如果当时有鲜艳的红霞,称为早霞。这表示东方低空含有许多水滴,有云层存在,随着太阳升高,热力对流逐渐向平地发展,云层也会渐密,坏天气将逐渐逼近,本地天气将愈来愈变坏,这就是“早霞不出门”的原因;

而傍晚,由于一天的阳光加热,温度较高,低空大气中水分一般不会很多,但尘埃因对流变弱而可能大量集中到低层。因此,如果出现鲜艳的晚霞,说明晚霞主要是由尘埃等干粒子对阳光散射所致,说明西方的天气比较干燥。按照气流由西向东移动的规律,未来本地的天气不会转坏,所以有“晚霞行千里”的说法。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anai/1009463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0-28
下一篇2023-10-2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