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日:卷土重来 国语
动作 / 科幻 / 战争
年代:2016
地区:美国
演员: 利亚姆·海姆斯沃斯 杰西·厄舍 麦卡·梦露 杰夫·高布伦 布伦特·斯皮内
导演: 罗兰·艾默里奇
地铁接轨梦想征文600
所以遵守规则很重要,它会体现出一个人的素质与品德。不仅仅是坐地铁、过马路。我们要遵守所有的规则,做一个遵法守纪的好公民。下面是我精心整理的地铁接轨梦想征文600,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
地铁接轨梦想征文600篇一
在地铁里,遇到了一些人,也错过了一些人,也有过很多的愿景,也破灭了很多期许。也许你在地铁里,遇到过心仪的女孩,却与她在下一站错过,你可能感恩过那个让连连瞌睡的你暂歇的有力肩膀,醒来却错过了一句感谢。
在地铁里,总有一刻,让你觉得这个世界满是阳光。遇到那个地铁站内茫然失措,不知道如何买票乘坐地铁的男孩时,马上就要迟到的周春花还是选择了停下来帮助他,自己小小的善举举却给这个第一次来深的少年以前行的力量。多少年过去了,少年依然在讲起这件事。
在这个微型的小社会里,每一个人都是参与者,每一个人都是旁观者。早起挤地铁的冷芳,喜欢观察着地铁里那些和他一样在为生活努力打拼的人。看到一个20多岁的年轻人蹲在地铁的角落里打盹儿,冷芳递上了手里的报纸。“现在我也忘不了他的眼神,或许是感激吧,好温暖”。很多人和管启富一样,怀念着初来深圳打拼的时光,回忆着地铁上那些美丽的邂逅,更希望保存那份努力向前的初心。
地铁正在成为一个城市都市化的象征,在为我们提供便利,改变生活的同时,也会给我们带来更多的宝贵的回忆。在这个流动的空间里,颉取的瞬间就可分享出一个个活色生鲜的'世界来。
地铁接轨梦想征文600篇二青岛绝对可以称得上是中国城市中筹划地铁的“先行者”。1987年,当地铁进入青岛发展视野的时候,全国拥有地铁的城市只有北京,6年之后的1993年,全国第二条地铁在上海建成通车。
已经退休的张文是青岛地下铁道工程筹备处第一任负责人。“那几年间,青岛地铁筹建主要做了三件事:一是启动了‘四线一环’轨道交通第一版线路规划;二是建设了地铁1号线火车站车站;三是开挖了青纺医院到水清沟的一段试验段。”时至今日,回忆起那段为地铁四处奔走的难忘岁月,张文依然十分自豪:“虽然地铁筹建处只存在了短短4年,却为青岛地铁的建设打下了基础。”
按部就班的推进,在1995年遇到波折。面对国内陡然之间高涨的地铁建设热潮,国家决定暂停审批快速轨道交通项目。青岛地铁项目因此停滞,陷入徘徊。
现在回过头来看,20年的“徘徊期”绝不是青岛地铁的“空白期”。它更像是一个“储备期”或者“磨砺期”。在这段时间里,紧跟城市快速发展的脚步,青岛不断深入思考着地铁和城市的关系,不断优化着地铁线路的布局,不断地从每一个细节优化着设计方案。社会各界也在全力推动,2008年1月市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将“关于加快推进发展轨道交通的议案”确定为大会议案,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先后多次调研、视察地铁规划建设情况。
因此,当2010年底,3号线的建设全面展开的时候,这座城市的决策层已经在用全新的战略思维运筹青岛地铁。不是孤立地运筹一条线,而是运筹一张网。在城市发展战略的指导下,青岛着眼于连通东、西、北三个环湾主城,辐射周边组团,运筹构建的是一张支撑国际化湾区都市建设的动力先导轴。
“让青岛地铁早日成网运营,更好地造福岛城人民。”省委常委、书记李群强调,青岛的地铁要打好经济、社会、文化等综合“效益牌”,以经济效益彰显城市“实力”,用社会效益彰显城市“活力”,用文化效益彰显城市“魅力”,以点带面,盘活全局,凸显城市特色,用地铁这张“新名片”推介一个“新青岛”。
正是在这一超前的战略运筹和功能定位的指引之下,青岛地铁3号线从设计开始就将标尺与国际一流牢牢绑定。“在青岛地铁的视野中,要建就建百年地铁!”市地铁办主任、青岛地铁集团董事长贾福宁说。
每一个细节的雕琢,都精益求精。出入口是地铁的“第一张脸”。为了给乘客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将“这张脸”打造得既实用又美观轻盈,青岛地铁一遍遍推倒重来,设计方案数易其稿。以至一个有着多个城市地铁设计经验的设计师都慨叹,做了这么多设计,没碰到一个像青岛这么较真的。
青岛地铁集团有关负责人还向记者讲述了这样一个细节——
最初,3号线车站出入口的承重柱设计的是型钢结构,后来考虑到型钢结构质感较差,改成了铸钢结构,铸钢外观厚重,耐久性好。按照设计方案,承重柱的宽度设计为28厘米,为了最直观地了解这一尺寸的效果,在得知美国一个建筑也采用了近似的结构后,他们第一时间联系在美国考察的同事,让他务必找到这个建筑,量一量柱子的尺寸,看一看现场的效果。当他传回这个建筑的现场照片,并告知宽度也恰恰是28厘米时,大家才最终认可了这个设计思路。
在设计时,为了充分发挥地铁的“文化效应”,青岛在国内首设地铁艺术设计专家委员会,全过程咨询、指导青岛地铁艺术设计工作。
“委员会从公共艺术品主题设定到方案内容,到车站装饰的细节乃至地面建筑风格等,都进行了认真细致的研究,力求最大化体现沿线人文历史风貌。”青岛地铁集团副总经理张君说,从22个站点中随意选出一个站,把设计图纸的第一版和最后一版做个对比,都会发现变化非常大,个别的站甚至“面目全非”,方案调整优化最多达到了27次。
现在,走进3号线的青岛北站、李村站、五四广场站、太平角公园站、汇泉广场站、中山公园站、人民会堂站和青岛站等8个站点,人们都会看到精美的公共艺术品,展示着青岛兼容并蓄的东方文化和欢畅旖旎的海洋文化。它们成为了彰显城市文化的最直观、最显现的载体。
设计方案的精心雕琢,反复比选,除了充分采纳专家的意见,青岛地铁还广泛吸纳民意。每条线路的车站外立面和装修风格都广泛征求社会意见,并认真梳理归类。许多想法让专家眼前一亮,连说“高手在民间!”
像现在,青岛站出入口的白色波浪形钢结构,就吸取不少市民提出的色调素雅的建议;五四广场站的浮雕立柱,原设计为红色,也是听取了市民的意见后,重新修改的……
就这样,青岛地铁的蓝图变得日益丰盈。
地铁接轨梦想征文600篇三我热爱生活,热爱生活中那一个个小镜头,然而,我更偏爱地铁车厢里的小镜头。
早晨,一列班车的门打开了,人流立刻如潮水般涌进了车厢里,坐在位置上。他们中有卷发的,有直发的,有长发的,有短发的,有黑发的,有白发的……穿皮鞋的,穿布鞋的,穿运动鞋的,鞋跟高的,鞋跟低的……宽敞的地铁车厢似乎显得拥挤了一些。
人们进了地铁车厢里,马上,那粗糙的手,那细腻的手,那宽大的手,那纤细的手都从各种不同的地方:皮包里,布包里,公文包里,挎包里,马夹袋里,口袋里拿出了自己的电子工具——手机目不转睛地看着。
车厢里骚动了一阵后,又恢复了往日的平静,偶尔听到人们谈话的声音、广播站台的声音,显得极其安静。人们完全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了……
一个穿着蓝衬衫的工人,上车后顾不得拥挤的人流,“啪”的一下,坐在了座位上,又把工具箱“扑通”一声,扔在了脚边,就翘起了二郎腿,从裤子袋里摸出手机,上网看起了新闻。他边看嘴里边叨咕着什么,兴许是在议论街头巷尾的趣事吧;一个披着棕色风衣,穿着黑色短裙和靴子的窈窕少女,背着小挎包,走进了车厢,一坐下,她就小心地从包里取出了手机,插上耳机,悠闲自得地听起了英语小说,她时不时地皱皱眉头,大概是遇到了生词;一个拄着拐杖的,戴着老花镜的老人,坐在了老、弱、病、残专座上,便从皮包里掏出了手机,拿出电子笔一笔一画地在上面写字,准备给自己的亲朋好友发短信问候一下,他写字时的手虽然颤颤巍巍的,但是却一直坚持不懈地写着,很专注;一个五六岁的小女孩,扎着蝴蝶结、梳着麻花辫,一蹦一跳地上车坐下,从书包里拿出手机给爸爸打电话,她的大眼睛一眨一眨,高兴地与爸爸聊着,红润的小嘴巴甜甜地笑着,好像刚吃了蜂蜜似的……
到了要下车的站点,我依依不舍地走了。虽然这只是多姿多彩的生活中的一个小镜头,但是他却告诉了我们一个青岛飞速发展的事实:上海街头的老老少少、男男女女都在用手机,青岛再不是以前那个贫穷的小渔村,而是一个国际化的大都市了。
;青岛地铁接轨梦想征文7篇
在平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里,大家都写过征文,肯定对各类征文都很熟悉吧,征文一定要做到主题集中,围绕同一主题作深入阐述,切忌东拉西扯,主题涣散甚至无主题。你写征文时总是无从下笔?以下是我为大家收集的青岛地铁接轨梦想征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青岛地铁接轨梦想征文1
这是一个圆梦的时刻。
就在今天,这座城市关于地铁近半个甲子的梦想,照进现实!
这更是一个放飞梦想的时刻。
从今天开始,与地铁一起呼啸而至的,将是这座城市关于未来的全新可能!
从1987年开始筹划,走过时长达20多年的“徘徊期”,直到20xx年11月,随着地铁3号线工程的奠基,青岛开始向着梦想全力冲刺……
半甲子期待,六年多建设。
关于地铁的一切,始终是这座城市最受关注的焦点。特别是20xx年底3号线的建设全面铺开之后,地铁的每一次进展,都拨动着每一个青岛人的心弦:
站点建好了,隧道贯通了,开始铺轨了;
开挖的路面恢复通车,地铁导向标识在路口亮相,墨绿色的站点出入口在围挡后露出真容;
空载试运行,启动试乘,北段通车……
梦想,就这样一步一步,照进现实。
20xx年12月18日,青岛,也是山东的首条地铁——3号线,全线通车!让我们再一次隆重地标注这个历史性的时刻,。
因为,站在时间的节点上,我们回首,青岛地铁有太多的故事值得记述;我们眺望,全新的地铁时代将给城市、将给每个人的生活,带来更多美好的向往。
青岛地铁接轨梦想征文2前一段时间,我十分讨厌坐地铁,但最近,我不再讨厌它了,反而觉得坐地铁是一种幸福,一种享受。
以前,我认为地铁是“黑牢”,窗外是漆黑一片的隧道,但现在,我发现坐地铁并不会很无聊——地铁里有电视看。就算不看电视,也可以默默地背书,我有很多古文都是在地铁里背的。有时在地铁里还能遇见同学,和他们聊聊天也是很有意思的。要是真的没事干,研究一下地铁也挺有趣,每次都会发现新东西。
妈妈对我说,坐地铁对有的人来说是求之不得。确实,有的人坐公交车,一趟没赶上可能要等一二十分钟。我们上放学的时候正是上下班高峰期,经常塞车,而地铁就不会有这些问题,它时间稳定,速度又比车快,多好!
因此,我不应该抱怨地铁,坐地铁是一种很好的交通方式,我有这个条件,就应该利用它。
青岛地铁接轨梦想征文3在地铁里,遇到了一些人,也错过了一些人,也有过很多的愿景,也破灭了很多期许。也许你在地铁里,遇到过心仪的女孩,却与她在下一站错过,你可能感恩过那个让连连瞌睡的你暂歇的有力肩膀,醒来却错过了一句感谢。
在地铁里,总有一刻,让你觉得这个世界满是阳光。遇到那个地铁站内茫然失措,不知道如何买票乘坐地铁的男孩时,马上就要迟到的周春花还是选择了停下来帮助他,自己小小的善举举却给这个第一次来深的少年以前行的力量。多少年过去了,少年依然在讲起这件事。
在这个微型的小社会里,每一个人都是参与者,每一个人都是旁观者。早起挤地铁的冷芳,喜欢观察着地铁里那些和他一样在为生活努力打拼的人。看到一个20多岁的年轻人蹲在地铁的角落里打盹儿,冷芳递上了手里的报纸。“现在我也忘不了他的眼神,或许是感激吧,好温暖”。很多人和管启富一样,怀念着初来深圳打拼的时光,回忆着地铁上那些美丽的邂逅,更希望保存那份努力向前的初心。
地铁正在成为一个城市都市化的象征,在为我们提供便利,改变生活的同时,也会给我们带来更多的宝贵的回忆。在这个流动的空间里,颉取的瞬间就可分享出一个个活色生鲜的世界来。
青岛地铁接轨梦想征文4每个人都有许多第一次,比如:第一次坐飞机,第一次独自去看病,第一次看书等等。每个第一次的会有一些微妙而又独特的感受,就像我第一次独自坐地铁那样。
我清楚的记得:那天,天还下着雨,雨滴在叶子上,像是给叶子撒上一层毛,毛毛的,就像我那时的心,也是毛毛的。当我一人踏进地铁站的大厅时,一阵紧张和恐惧向我袭来,我就好像一棵刚刚破土而出的小幼苗一样,即将迎来风雨的洗礼。
我穿过了我所谓的”刷卡区”后,不知是因为紧张还是其他原因,我竟然没有看见乘车处的电梯,还走到了出口处的”刷卡区”,我真的是要晕掉了,我在心里骂自己:你就不能放松点吗你又不是没有坐过地铁,没必要那么紧张。对,我没必要那么紧张,我做了一个深呼吸,放松了许多。我找到了去乘车处的电梯,来到了乘车处。我发现我遇到了一个麻烦:我不知道要走哪一边的电梯才是对的。这时,我的目光落到了两张指示牌上,这是两边的列车分别经过哪里的牌子,我连忙过去看,马上找到了往黄贝岭的列车要经过我的目的地:长龙站。我走进了正确的列车里。我看着周围的人们,他们给我一种不安全的感觉,我索性闭上眼睛,可是紧张和恐惧还是从心里油然而生。我焦急地等待着地铁到达长龙站的这个漫长的过程,仿佛度过的每一分钟都是都过了一年一样。终于,地铁到站了,我飞快地来到了出口,看着ABC出口分别通往哪里,我很快就找到了,C出口,往布吉中学的出口,问题解决了,可不一会儿,又出现了一个新问题,我碰到了一个分岔口,分别是C1和C2出口,到底往哪边出我快速的回忆起来:上次我走在布吉中学前的街道时,看见过这两个地铁站的出口,两个出口到在布吉中学的左边,但是C2离布吉中学更近一些,所以我选择了C2出口,来到了布吉中学。我十分高兴,为我独自坐地铁出来而高兴。
回家的时候,我轻松而又自信的乘着地铁,一路顺畅的回到了家。
我笑了,愉快地笑了,我知道我克服了困难,完成了这次“风雨的洗礼”,并多了一份独立。
我想,如果你做每一件事都是带着轻松和自信的话应该可以做好每件事的吧
第一次,独特而又微妙的感受……
青岛地铁接轨梦想征文5我坐过汽车、轮船,也坐过火车、飞机,就是没坐过地铁,这次有机会到上海,才真正让我了解了地铁,亲身体会到了地铁的方便、快捷和舒适。
一到上海,成千上万栋高楼就展现在我们的眼前,马路上车水马龙地奔驰着各式各样的汽车,让我不可思议地想着:这地下怎么造铁路呀听说地铁还穿越黄浦江江底,这要多么深啊还设想着“在地下的地铁和地铁车站肯定很挤又闷吧”
带着一连串的疑问我跟着外公来到了地铁的入口处,这是一处单层没有转车的小站,设在马路旁边,沿着台阶约摸下行了二十余米,让我眼前一亮,原来在马路的深处是一座宽阔明亮的现代化的地铁站,空气流畅,一点都没有闷热感,远远优于地面上的公交车站。特别是来到人民广场站,更让我惊叹称奇。这里的地铁站要比足球场还要大,是地铁中心交换站之一,在地下几十米的深处还分成三层,上下通道安装了电动扶梯。每层除了通道外,周围还有阵列着琳琅满目商品的商店。外公告诉我:上海现有九条地铁,成环型分布在整座城市地下的四面八方,每条地铁设有交会换站的大站,不管去那里,不出车站就能换乘,方便极了。我不由得啧啧称赞设计地铁的科学家和建造地铁的工人叔叔们真伟大!(作文妈妈我想对你说)
我们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来到售票机前:先选择你现在是几号线,如果你要换乘的话就选择最后换乘是几号线,再选择你要到达的目的地站名,电脑就会显示出车票的金额。哦,当然还要选择车票的张数,最后把钱放进付钱口,就这样,零钱和票就会神奇地出现在另一个出口。嗨,虽然买票有点烦,但当你真正坐上地铁时,你才会感到一个字——爽。
来到无人检票机前,顺利地检完票,美妙的旅程开始了。我们在屏蔽门前等候,没等两分钟,随着一道刺眼的亮光射来,子弹头列车就呼啸着开过来了,转瞬间,地铁列车就平稳地停在了我们的面前。真快啊!我们都不约而同地这样赞叹道。等车停稳后,原本屏蔽着的门立刻打开了,里面的乘客从车的另一侧走了出去,我们也赶紧上了车。哇,车厢里面的环境真不错呀!既舒适又干净。我们找了座位坐了下来,随着有节奏的“嘟嘟”声和闪动着的红、黄灯,车门也缓慢地关上了,并在无声无息中出发了。我坐在漂亮舒适的座位上,边观察边享受地铁的快捷平稳,以及所带给人们的无限的惬意关于地铁的作文800字关于地铁的作文800字。地铁在地下穿行着,没有红绿灯,没有马路交叉口,更没有车辆阻塞,列车像箭一样直行无阻。虽然坐地铁无法看到上海美丽的街景,但我在设有空调、新闻显示屏的车箱里,仍然觉得特别的“爽”!外公还给我照了一张相留作纪念。当我还沉浸在无限的遐想中时,约摸还不到十分钟,列车已从市中心飞驰了半个上海城,穿越了黄浦江,到了目的地浦东的东方明珠站,真是神马给力呀!
第一次坐地铁,既惊奇,又使我大开了眼界,真够爽!
青岛地铁接轨梦想征文6我热爱生活,热爱生活中那一个个小镜头,然而,我更偏爱地铁车厢里的小镜头。
早晨,一列班车的门打开了,人流立刻如潮水般涌进了车厢里,坐在位置上。他们中有卷发的,有直发的,有长发的,有短发的,有黑发的,有白发的……穿皮鞋的,穿布鞋的,穿运动鞋的,鞋跟高的,鞋跟低的……宽敞的地铁车厢似乎显得拥挤了一些。
人们进了地铁车厢里,马上,那粗糙的手,那细腻的手,那宽大的手,那纤细的手都从各种不同的地方:皮包里,布包里,公文包里,挎包里,马夹袋里,口袋里拿出了自己的电子工具——手机目不转睛地看着。
车厢里骚动了一阵后,又恢复了往日的平静,偶尔听到人们谈话的声音、广播站台的声音,显得极其安静。人们完全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了……
一个穿着蓝衬衫的工人,上车后顾不得拥挤的人流,“啪”的一下,坐在了座位上,又把工具箱“扑通”一声,扔在了脚边,就翘起了二郎腿,从裤子袋里摸出手机,上网看起了新闻。他边看嘴里边叨咕着什么,兴许是在议论街头巷尾的趣事吧;一个披着棕色风衣,穿着黑色短裙和靴子的窈窕少女,背着小挎包,走进了车厢,一坐下,她就小心地从包里取出了手机,插上耳机,悠闲自得地听起了英语小说,她时不时地皱皱眉头,大概是遇到了生词;一个拄着拐杖的`,戴着老花镜的老人,坐在了老、弱、病、残专座上,便从皮包里掏出了手机,拿出电子笔一笔一画地在上面写字,准备给自己的亲朋好友发短信问候一下,他写字时的手虽然颤颤巍巍的,但是却一直坚持不懈地写着,很专注;一个五六岁的小女孩,扎着蝴蝶结、梳着麻花辫,一蹦一跳地上车坐下,从书包里拿出手机给爸爸打电话,她的大眼睛一眨一眨,高兴地与爸爸聊着,红润的小嘴巴甜甜地笑着,好像刚吃了蜂蜜似的……
到了要下车的站点,我依依不舍地走了。虽然这只是多姿多彩的生活中的一个小镜头,但是他却告诉了我们一个青岛飞速发展的事实:上海街头的老老少少、男男女女都在用手机,青岛再不是以前那个贫穷的小渔村,而是一个国际化的大都市了。
青岛地铁接轨梦想征文7一天晚上,我们正龟缩在一间房间里孵着空调,舅舅不知从哪扇门闯了进来:“走,我带你们坐地铁去!”
那时地铁还是稀罕物,前不久刚通车了2号线,恰好有一站建在外婆家附近,然而我们还没有机会坐过。舅舅长得高高瘦瘦,脸上没什么肉,因而五官特别明显,或许是因为这个说话也显得有些疯疯癫癫,譬如后来把“微波炉”念作“微炉波”,把“易初莲花”改成“易花莲初”,在上海话里却颇合韵脚,仿佛一种新的修辞手法。最关键的,舅舅一些胆大的想法往往可以实现,我们便很放心他的计划。这样,我们,我与哥哥,便跟着去了。
地铁车厢空荡荡的,我们所在的车厢,连同前后的,只有我们三个人,或许是刚通车,或许是天黑了,又热,没有什么无聊的人像我们这样,为了乘地铁而乘地铁的。我甚至怀疑整辆车上只有我们,还有司机。舅舅凭他一贯的本领说服了站台工作人员不收费,仿佛这都是理所应当的。其实地铁上已经有了空调,冷气打得很足,可比楼下坐着藤椅摇着扇子要凉快得多,有一会儿我甚至无法理解为什么大家不来坐地铁,可当我想到我一个人也不可能叫得动所有的街坊邻居,而坐不坐得上地铁在我看来简直代表了亲近的优先级,我便作了罢。
地铁移动起来的时候我渐渐有些明白了。车窗大得可以躺下一个人,然而外面是霍霍地黑,淡黑中隐隐有几条更黑的线。我在车厢里坐着,耳边风声不绝,却完全丧失了判别自己身在何处前往哪里的能力。黑暗,连绵不绝的黑暗,相比之下打着光的站台仿佛只是缓冲,甚至是大煞风景的懦弱。
是了,地铁终归是地下的住民,是黑暗里的土着,许多年以后,当人们以越来越不堪的方式拥挤上已经四通八达的地铁时,他们在意的也只是目的地:疲惫地靠在近广告牌的车门上闭目的白领,插着耳机盯着手机从不伸手握住栏杆的青年,焦黑的手放在包带上仿佛随时要被赶下车的农民工。每个人都看似很安静,然而没有人听得清地铁的报站;报站的女音显得那么腼腆而羞涩,然而每个人都紧紧绷着自己下车所在的弦。车停了站,里面的人费了大力气才把自己从包与包中,人与人间夹了出来,而外面的人则见缝插针地往里面站——他们在人与人的里面,已然看不到黑暗。
这样便有了一股讽刺的矛盾,慢慢在我现在呆的车厢里酝酿:我的周围没有什么人,风声也掩盖不住轻柔的报站声,然而我是没有目的地的。我只是来体验地铁,现在我正在体验黑暗,从黑暗中呼啸而过的感觉。这感觉在十年后人们已经无法体验,而或许正因为此,他们从一开始就没有产生体验的需要,只有到达的需求。东方路站,我们的开始与结束,在十年后改成了世纪大道站,成了四条线路的交汇点。人们从这里去往各处,又从他处赶来这里;十年前这顶上是一个大型华联超市,人们在地面上,在太阳下推着手推车满载而归,而因为要改造地铁线路,地下的空间结构似乎不足以支撑起一家超市,现在顶上成为了永久的工地,至少在我眼里它已经鼓捣了五年。我总觉得,是黑暗吞噬了地上的一切,包括人们。可黑暗仍未满足,还在扩张,它由通向蜘蛛巢的小径般简直让人感到不存在,变成了蚁巢的通道。我不恐惧黑暗,那时是好奇,现在则是敬畏。
那次地铁之旅结束得很惬意,甚至令人感觉不到结束。从头至尾没有人说什么,蜂鸣器与穿堂风还在试探着我们,就像我们在试探它们,舅舅在试探乘务员。那是我唯一一次免费坐地铁,我想那是黑暗给的恩惠。站头后的美白广告效果逼真,可靠在门上的青年只是闭着眼,想着自己的终点站。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