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大自然的音乐家?

什么是大自然的音乐家?,第1张

1、风,是大自然的音乐家,他会在森林里演奏他的手风琴。当他翻动树叶,树叶便像歌手一样,唱出各种不同的歌曲。

2、水,也是大自然的音乐家。下雨的时候,他喜欢玩打击乐器。小雨滴敲敲打打,一场热闹的音乐会便开始了。

3、动物是大自然的歌手。走在公园里,听听树上叽叽喳喳的鸟叫;坐在一棵树下,听听唧哩哩唧哩哩的虫鸣;在水塘边散步,听听青蛙的歌唱。

4、雷是一位音乐家,他最喜欢击鼓,这鼓声让人们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威力。

5、树是一位音乐家,他最喜欢在风中弹钢琴,这琴声让人们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丽。

一、阿诺尔德·勋伯格

阿诺尔德·勋伯格(Arnold Schönberg,1874—1951年),美籍奥地利作曲家、音乐教育家和音乐理论家,西方现代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1874年9月13日生于维也纳,1951年7月13日卒于美国洛杉矶。自幼学习小提琴和大提琴,12岁开始作曲。作为作曲家,勋伯格主要靠自学成名。

代表作品:《升华之夜》、《古勒之歌》、《月迷彼埃罗》、《摩西与亚伦》、《华沙幸存者》

二、安东·韦伯恩

安东·弗雷德里克·威廉·冯·韦伯恩(德语:Anton Friedrich Wilhelm von Webern,1883年12月3日-1945年9月15日),又译魏本,奥地利作曲家,第二维也纳乐派代表人物之一。

代表作品:《Op1帕萨卡里亚舞曲》、《Op21交响曲》、《Op27钢琴变奏曲》

三、阿尔班·贝尔格

阿尔班·贝尔格(Alban Berg,1885年-1935年),勋伯格高徒,与勋伯格、韦伯恩开创“新维也纳派”,表现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他在作曲技法上的探索为整个20世纪音乐带来了一场革命。

代表作品:《璐璐》、《抒情组曲》

四、约翰·施特劳斯

约翰·巴普蒂斯特·施特劳斯(Johann Baptist Strauss),1804年3月14日出生在维也纳,与其长子小约翰·施特劳斯同名,故被称为老约翰·施特劳斯(Johann Strauss Vater)或约翰施特劳斯一世(Johann Strauss I)以区别。

代表作品:《拉德斯基进行曲》

五、小约翰·施特劳斯

约翰·施特劳斯(全名:约翰·巴普蒂斯特·施特劳斯,1825年10月25日—1899年6月3日),奥地利著名的作曲家、指挥家、小提琴家、钢琴家。

约翰施·特劳斯,通常被称为约翰施特劳斯二世,1825年10月25日出生于奥地利维也纳。他的父亲约翰施特劳斯是一位自学成才的音乐家,他在维也纳建立了一个音乐王朝,创作了华尔兹、伽洛普斯、波尔卡和四重奏,出版了250多部作品。

代表作品:《蓝色多瑙河》圆舞曲 、《维也纳森林的故事》圆舞曲 、《维也纳气质》圆舞曲 、《春之声》等。

-阿诺尔德·勋伯格

-安东·韦伯恩

-阿尔班·贝尔格

-约翰·施特劳斯

-小约翰·施特劳斯

花海景观、麦田怪圈、稻田画,让我们看到了艺术与农业融合的魅力,乡村墙绘、彩绘村让我们领略了乡村的另一种美丽,国外诸如越后妻有等大地艺术节,让我们见识了艺术复兴乡村的巨大能量。

Kadriorg公园林间小路

如果农业(乡村)与艺术还有其他的邂逅方式,壹度创意以为,大地艺术公园算得上第四种浪漫的方式。

Kadriorg公园林间小路:在塔林市中心的树木已经生活了有3个世纪之久,设计师在林中建立了一个蜿蜒起伏的高架步道,人们可以在林间畅游。高架全长95米,利用139mm的钢管和5mm厚的钢板焊接而成。沿着这条长桥行走,会感受到完全不同的森林。

正如大地艺术节不同于地方民俗活动,不同于桃花节梨花节,大地艺术公园亦不同于民俗村、民俗园、农业博物馆或者类似798的城市艺术(文创)空间。

大地艺术公园更多地是以装置艺术作品为主角,从当地艺术的角度,重塑一片土地或空间,审视当地的文化 历史 ,展示人与自然的关系等。 历史 文化、民俗风物等更多地是作为设计元素,起到文化连结的作用。

爱丁堡丘比特大地艺术公园:这是由苏格兰艺术家JimLambie设计的公共空间作品,是一座林间小屋的外墙。它利用铬图层,反射林间的色彩。作品本身剥离出来的颜色,增加了漫步林间的乐趣。这件景观小品敏感地向游客们反射和传递了季节的每一点变化。

成功的大地艺术公园应该具备“在地性”和当代艺术两个要素。纵观国外经典案例,壹度创意总结了大地艺术公园的两种形态:

还静于民的阿姆斯特丹机场公园:这座公园不仅能够降低飞机带来的噪音,同时也为整片区域带来了景观质量极高的活动空间与休闲场地。三米高的条状矮堤阻挡着大地噪音,而穿插其间的一米宽小路则成为了临近居民的散步道。

附近居民在机场公园举办活动

一种是园区中散落着以大地为尺度的装置艺术作品,甚至整个园区就是一个大地艺术作品,比如爱丁堡 jupiter artland 主题公园、阿姆斯特丹机场公园。 

墨西哥库利亚坎植物园内作品“相遇”

另一种则是以大地为创作空间,展示当代艺术作品的“野外艺术馆”,比如俄罗斯艺术庄园、布鲁克林大桥公园。

爱丁堡 jupiter artland 主题公园

Jupiter Artland位于苏格兰爱丁堡Kirknewton,是一个主要用于雕塑展览的主题公园。

这是美国艺术家Charles Jencks为丘比特大地艺术园设计的作品,层层叠叠的流体几何形态,营造出豪华葱郁的绿色空间,构成“生命细胞”之意象。

“生命细胞”由8块不同的地形构成,彼此有长堤连接,方便游客穿越整个场地。草堆的周围是4片湖泊和一个较平缓的小岛,上面陈列着小型的雕塑。

该景观的灵感源自生物细胞的分裂过程,尤其是有丝分裂。游客们可以根据不同的地貌,区分细胞膜和细胞核之间的关系。

布鲁克林大桥公园的三种“触摸艺术”

"一棵树的距离”:这个椅子利用树隔开了坐在同一个椅子上的两个人,坐一个椅子的两个陌生人更有私密感。如果两个认识的人坐在这个椅子上,似乎还能增加彼此的神秘感,让关系更进一步。

纽约的布鲁克林大桥有着百年 历史 。作为纽约标志性的景点以及公共空间,布鲁克林公园一直以来都是休闲互动的好去处。

滑梯椅:孩子们总是很享受滑梯带给他们的乐趣。

去年,丹麦艺术家 Jeppe Hein 的展览 Please Touch the Art(请触摸艺术)就在这个公园举行。

8字椅:这个长椅营造出了两个圆形空间,为坐在里面的人提供了更互动的交流环境。

Jeppe Hein的设计俏皮,醒目,能使观众一起互动。他希望游人能够参与到艺术之中,而不只是观赏,所以选择在公园展出。展出的作品包含三个部分:水帘屋、镜子迷宫以及十六个鲜红的长凳。

1可以隐形的镜子迷宫

Jeppe 按照圆形在草坪上放了几圈垂直竖立的镜子,这些镜子高低不同,可以反射出四周甚至远处的美丽景色。

这些镜子其实是抛光的不锈钢,镜子间的距离都是相等的,躲在镜子后面,一定的角度下你可以隐形其中,就像披上了哈利波特的隐形衣,令人既激动又紧张。

2水帘屋

喷泉和广场总是最佳搭档。这个喷泉的特别之处,就在于你既能乐于其中,又不会弄湿自己。

这个喷泉颇有一番水帘洞的感觉,奥秘就在于只有最外围一圈是会喷水,只是看起来整块地面都在喷水。

3鲜红的长凳:在绿色的草坪上尤为显眼

可以躺着休息看书的椅子:这款椅子似乎就是专为想休息的人设计的,圆形的弧度,恰好可以让人舒服地靠着,不会因没有枕头而不习惯。

背靠背长椅:并排坐在这样的椅子上,如果你中意邻座的女孩,只要轻轻打个招呼就可以和她搭讪。似乎转过头就可以看到她手里拿的是什么书,然后你就可以跟她进行一番讨论。是不是突然就蠢蠢欲动了?

森林里的艺术作品:俄罗斯艺术庄园

向日葵花田里的城堡

俄罗斯卡卢加州一个生态农场里,陈列着28件艺术品,这些艺术品塑造了一片讲述农村地方生活的艺术空间。

距离莫斯科河畔约200公里的巨型章鱼

这座艺术庄园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音乐家和艺术家,还会开设免费的儿童夏令营,未来这里将是全年开放的自由之境。

古城的废墟

“森林之家”(案例整理自互联网,转载请注明)

乡村集结号: 北京城乡策略研究院自办媒体。肩负“破解乡村振兴之惑, 探索 产业融合之道,塑造乡土田园之美”使命,深耕乡村产业升级、美丽乡村建设、农文旅融合等领域,传播世界乡村发展新思维、新理念、新模式。搭建全面赋能乡村可持续发展的自媒体信息交流平台、智慧创新讲台、乡村产业舞台,宣传推介展台。为致力乡村发展的建设者提供快速、有效的知识传递服务,实现村企相依、景田相望、城乡相融的美好愿景。

A

克劳迪奥·阿巴多(Claudio Abbado,1933-), 当代著名的意大利指挥家。

莱萨克·阿尔贝尼兹(Lsaac Albeniz,1860-1909) 西班牙作曲家、钢琴家。

马尔塔·阿格里齐(Martha Argerich,1941-),深孚众望的阿根廷女钢琴家。

萨尔瓦多里·阿卡尔多(Salvatore Accardo,1941-),现代著名意大利小提琴家。

克劳迪奥·阿劳(Claudio Arran,1903-),智利钢琴家。

弗拉基米尔·阿什肯纳齐(Vladimir Ashkenazy,1937-),英籍前苏联钢琴演奏家。

莱罗尔·安德森 (Leroy Anderson,1908~1975)

玛丽安·安德森 (Marian Anderson,1902-),美国黑人女低音歌唱家。

卡尔·奥尔夫 (Carl Orff,1895-1982),德国作曲家,儿童音乐教育家。

肯耐·约翰·奥尔福德 (Keneth John Alford,1881-1945),英国作曲家。

查理·奥尔特 (Charles Orth,1850-1893),德国作曲家。

约克·奥芬巴赫 (Jacques Offenbach,1819-1880),法国作曲家、古典轻歌剧创始人之一。

阿瑟·奥涅格 (Authur Honegger,1892-1955),瑞士作曲家,在巴黎音乐学院学习过小提琴、对位法、赋格与指挥。

大卫·费奥多洛维奇·奥依斯特拉赫 (David Feodorovich Oistrakh,1908-1974),前苏联著名的小提琴家。

阿布拉瓦内尔(Maurice Abravanel, 1903-1993) :出生于德国的美国指挥家,曾师事寇特. 怀尔(Kurt Weill)

B

赛谬尔·巴伯 (Samuel Barber,1910-1981),美国作曲家。

苔克拉·芭达捷芙丝卡 (Tekla Badarzewska,1834-1861),波兰女作曲家、钢琴家。

约翰·赛巴斯蒂安·巴赫(Johann Sebastian Bach,

1685-1750), 德国最伟大的作曲家之一,生于爱森那赫市音乐世家。

卡尔·菲力普·埃曼纽·巴赫(Karl Philippe Emanuel Bach,1714-1788)德国作曲家,生于德国魏玛,是伟大的音乐之父——约翰·赛巴斯蒂安·巴赫的第三个儿子。

威尔海姆·巴克豪斯 (Wilhelm Backhaus,1884-1969),德国著名钢琴家。

米利·阿列克谢耶维奇·巴拉基列夫 (Mily Alexeyvich Balakirev,1837-1910),俄国作曲家,自幼学习钢琴。

巴托克,贝拉 (Bartok Bela,1881-1945),现代最重要的作曲家之一。

亚历山大·波菲里耶维奇·鲍罗丁(Alexander Porphyrievitch Borodin,1833-1887),俄国作曲家

路德维希·凡·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1770-1827),德国最伟大的音乐家之一。

詹妮特·贝克 (Janet Baker,1933-),英国女中音歌唱家。曾从伊赛普、圣克勒和洛蒂雷曼学习声乐。

文森佐·贝利尼(Vincenzo Bellini,1801-1835)意大利歌剧作曲家。

卡尔·伯姆 (Karl Bohm,1894-1981),奥地利指挥家。

格蕾斯·本勃莱 (Grace Bumbry, 1937-),美国黑人女中音歌唱家。

乔治·比才(Georges Bizet,1838-1875),法国作曲家,生于巴黎

托马斯·毕彻姆 (Thomas Beecham,1879-1961),英国指挥家。

尤西·毕约林 (Jussi Bjorling,1911-1960),瑞典著名的男高音歌唱家。

雷昂纳德·伯恩斯坦(Leonard Bernstein,1918-1990),美国指挥家、作曲家。

路易齐·波凯里尼(Luigi Boccherini,1743-1805),意大利作曲家、大提琴家,生于卢卡,幼时从父学习音乐。

约翰内斯·勃拉姆斯(Johannes Brahms,1833-1897),德国古典主义最后的作曲家,出身于汉堡的一个音乐家庭。

路易·埃克多·柏辽兹(Loius-Hector Berlioz,1803 -1869)法国杰出的作曲家。

奇普里安·波隆贝斯库 (Ciprian Porumbescu,1853-1883),罗马尼亚作曲家、小提琴家。生于摩尔多瓦,自幼学习小提琴,对民间音乐有较深的研究。

戈塔比·布拉加 (Gaetabi Braga,1829-1907),意大利大提琴家、作曲家,生于朱利亚诺瓦,

本杰明·布里顿 (Benjamin Britten,1913-1976),英国作曲家,自幼从母学习钢琴,

马克斯·布鲁赫 (Max Bruch,1838-1920),德国作曲家,自幼受其母(名歌唱家)的教育,显露出杰出的音乐天赋。

安东·布鲁克纳 (Anton Bruckner,1824-1896),奥地利作曲家及管风琴家,

布伦德尔Alfred Brendel (1931- )奥地利钢琴家,幼年在南斯拉夫师从德泽利克(Dezelic),1943年全家迁回奥地利,从卡恩(Kaar)学琴

伯纳德·海廷克Bernard Haitink ,1929-) 生于荷兰阿姆斯特丹,年轻时曾担任荷兰广播爱乐乐团小提琴手。

C

彼得·伊里奇·柴科夫斯基(Peter Ilitch Tchai-kovsky,1840-1893), 俄罗斯历史上最伟大的作曲家

卡尔·车尔尼 (Carl Czerny,1791-1857),杰出的奥地利钢琴演奏家、教育家、作曲家。出生于维也纳,自幼随父学习钢琴。

D

克罗德·德彪西 (Claude Debussy,1862-1918),杰出的法国作曲家。

弗朗蒂切克·德尔德拉 (Frantisek Drdla,1868-1944),捷克斯洛伐克作曲家,小提琴家。

雷奥·德利勃 (Leo Delibes,1836-1891),法国作曲家,曾在巴黎音乐学院师从亚当和贝努瓦学习作曲、管风琴及钢琴。

里卡多·德里戈 (Ricoardo Drigo, 1846-1930),意大利作曲家,指挥家。

安东尼·德沃夏克 (Antonin Dvorak, 1841-1904),捷克作曲家

皮埃尔·狄盖特 (Pierre Degeyter,1848-1932),法国业余作曲家

格里高拉斯·迪尼库 (Grigoras Dinicu,1889-1949),罗马尼亚小提琴家、作曲家,生于布加勒斯特。

普拉西多·多明戈 (Placido Domingo,1941-),著名的西班牙男高音歌唱家。

多普勒·阿尔伯特·弗朗兹 ( Doppler Albert Franz,1821-1883),匈牙利长笛演奏家、作曲家。

E

爱德华·埃尔加(Edward Elgar,1857-1934),英国作曲家

理查德·艾伦贝格 (Richard Eilemberg,1848-1925)

F

马努埃尔·德·法雅 (Manuel de Falla, 1876-1946),西班牙作曲家

阿瑟·菲德勒 (Arthur Fideler,1894-1949),美国指挥家。

鲁道夫·菲尔库什尼 (Rodulf Firkusny,1912-),捷克钢琴家、作曲家。

威尔海尔姆·富尔特文格勒 (Wilhelm Furtwangler,1886-1954),德国指挥家。

盖布里埃尔-尤尔贝恩·福莱 (Gabriel-Urbain Faure 1845-1924),法国作曲家

朱诺·弗朗切斯卡蒂(Zino Francscafti,1905-),法国小提琴家。

赛萨尔·弗兰克(Cesar Franck,1822-1890),法国作曲家、管风琴演奏家

米雷拉·弗雷妮 (Mirella Freni,1935-),著名意大利女高音歌唱家。

斯蒂芬·福斯特(Stephen Collins Foster,1826-1864),美国作曲家

G

尼古拉·盖乌洛夫 (Nicolai Chaurov,1929-),尼古拉·盖乌洛夫保加利亚男低音歌唱家。

提托·戈比 (Tito Gobbi,1915-),意大利男中音歌唱家。

恩里克·格拉那多斯(Enrique Granados,1867-1916),西班牙作曲家、钢琴家。

亚历山大·康斯坦丁诺维奇·格拉祖诺夫 (Alexandev Constantinovitch Glazunoff,1865-1936),俄罗斯作曲家,从小学习钢琴、爱好作曲,是里姆斯基-柯萨科夫的高足。

爱德华·格里格 (Edvard Grieg,1843-1907),俄罗斯作曲家,从小学习钢琴、爱好作曲,是里姆斯基-柯萨科夫的高足。

米哈伊尔·伊万诺维奇·格林卡 (Mikhail Ivanovitch Glinka,1804-1857),著名的俄罗斯作曲家

爱狄塔·格鲁贝罗娃 (Edita Gruberova,1946-),捷克花腔女高音歌唱家。

克里斯托弗·威利巴尔德·格鲁克 (Christoph Willibald Gluck,1714-1787),德国作曲家,年轻时从捷克作曲家、管风琴家车尔诺霍尔斯基钻研音乐。

菲尔德·格罗菲 (Ferde Grofe,1892-1972),美国作曲家,自幼从父学中提琴,从母亲学钢琴、小提琴与和声。

弗朗索瓦·约瑟·戈赛克 (Francois Joseph Gossec,1734-1829),法国作曲家、指挥家。

乔治·格什温 (George Gershwin,1898-1937),美国著名作曲家

格鲁恩·古尔德 (Gleun Gould,1932-) ,加拿大著名钢琴家。

查理·弗朗索瓦·古诺 (Charles Francois Gounod,1818-1893),法国作曲家

H

阿拉姆·伊里奇·哈恰图良 (Aram Ilitch Khatchaturian,1903-1978),前苏联作曲家。

弗朗兹·约瑟夫·海顿(Franz Joseph Haydn, 1732-1809)著名的奥地利作曲家,维也纳古典乐派的最早期代表。

亚莎·海菲兹(Jascha Heifetz,1901-1987),当代杰出的美籍立陶宛小提琴家。

乔治·弗里德里希·亨德尔 (George Frideric Handel, 1685-1759),著名的英籍德国作曲家。

保罗·亨德密特 (Paul Hindemith,1895-1963),德国作曲家、指挥家和中提琴家。

布罗尼斯拉夫·胡贝尔曼 (Bronislaw Huberman,1882-1947),波兰小提琴家。

保罗·亨德密特 (Paul Hindemith,1895-1963),德国作曲家、指挥家和中提琴家。

玛莉莲·霍恩(Marilyn Horne,1934-),美国女中音歌唱家。

古斯塔夫·霍尔斯特 (Gustav Dheodore Holst,1874-1934),英国作曲家。

弗拉基米尔·霍洛维茨 (Vladimir Horowitz,1904-1989),美国最负盛名的钢琴家之一,美籍俄罗斯人。

J

艾米尔·格列高里耶维奇·吉列尔斯(Emil Grigolyevich Gilels,1916-),前苏联钢琴家。

凯撒·居伊 (Cesar Cui,1835~1918),俄罗斯作曲家,生于立陶宛。幼时曾赴波兰学习音乐。

K

蒙茨克拉特·卡巴耶 (Montscrrat Caballe,1933-),西班牙女高音歌唱家。

马蒂奥·卡尔卡西 (Mateo Carcassi,1792-1852),意大利吉他演奏家,伟大的吉它教育家。

玛丽亚·卡拉斯(Maria Callas,1923-1977)著名的美籍希腊女高音歌唱家,真名为茜茜莉亚·索菲亚·安娜·玛丽亚·卡罗盖洛波乌罗斯。生于纽约

赫伯特·冯·卡拉扬 (Herbert Von Karajan, 1908-1989),伟大的奥地利指挥家。

何塞·卡雷拉斯 (Jose Carreras,1946-),西班牙男高音歌唱家。

恩里科·卡鲁索 (Enrico Caruso,1873-1921),世界著名的意大利男高音歌唱家。

帕布罗·卡萨尔斯(Pablo Casals,1876-1973),杰出的西班牙大提琴演奏家。

列奥尼德·科冈(Leonid Kogan,1924-1982),前苏联小提琴学派新一代的优秀代表人物之一。

凡·克莱本 (Van Cliburn,1934-),美国钢琴家。

弗兰科·科菜里(Franco Corelli 1921-),意大利男高音歌唱家。

阿尔坎格罗·科莱里(Arcangelo Corelli,1653-1713) 意大利作曲家、小提琴家。

弗里茨·克莱斯勒(Fritz Kreisler,1875-1962),美籍奥地利小提琴演奏家、作曲家。

艾伦斯特·克劳乌斯(Ernst Kraus,1863-1941),德国男高音歌唱家。

穆佐·克莱门蒂(Muzjo Clementi,1752-1832) 意大利作曲家、钢琴家

阿隆·柯普兰 (Aaron Copland,1900- ),美国现代最著名的作曲家,生于纽约,双亲都是俄国犹太移民。

威尔海姆·肯普夫 (Wilhelm Kempff,1895-),德国著名钢琴家和作曲家。

谢尔盖·库赛维斯基 (Sergei Koussevitzky,1874-1951),美籍俄罗斯指挥家、低音提琴家及音乐活动家。

L

约瑟夫·乔西姆·拉夫 (Joseph Joachim Raff,1822-1882),德国作曲家。

谢尔盖·瓦西里耶维奇·拉赫玛尼诺夫 (Sergei Vassilievitch Rachmaninoff,1873-1943),俄国作曲家、钢琴家。

爱德华·拉罗 (Edouard Lalo,1823-1892),西班牙血统的法国作曲家

阿利西亚·德·拉罗查(Alicia de Larrocha,1923-),西班牙女钢琴家。

让·菲力普·拉摩 (Jean Philippe Rameau,1683-1764),法国作曲家、音乐理论家。

莫里斯·拉威尔 (Maurice Ravel,1875-1937),著名的法国作曲家,印象派作曲家的最杰出代表之一。

弗朗兹·莱哈尔 (Franz Lehar,1870-1948),奥地利轻歌剧作曲家。

弗里茨·莱纳(Fritz Reiner,1888-1963),著名的匈牙利指挥家。

马里奥·兰札 (Mario Lanza,1921-1959),美国男高音歌唱家。

奥托里诺·雷斯庇基 (Ottorino Respighi,1879-1936),意大利作曲家

斯维亚托斯拉夫·杰奥里索维奇·里希特 (Sviatoslav Teorisovich Richter,1915-),前苏联钢琴家。

尼古拉·安德烈耶维奇·里姆斯基-柯萨科夫(Nikolai Andreivitch Rimsky-Korsakov,1844-1908),俄国作曲家。

弗朗兹·李斯特 (Franz Liszt,1811-1886),著名的匈牙利作曲家、钢琴家、指挥家

阿纳托利·里亚朵夫 (Anatolii Liadov,1855-1914),俄国作曲家。

罗格里诺·列昂卡瓦洛 (Ruggiero Leoncavallo,1848-1919),意大利作曲家

阿图尔·鲁宾斯坦 (Artur Rubinstein,1887-1983),美籍波兰钢琴演奏家。

安东·鲁宾斯坦 (Anton Rubinstein,1829-1894),俄罗斯杰出的钢琴家、作曲家

克丽斯塔·路德维希 (Christa Ludwig,1924-),德国女中音歌唱家。

保罗·罗伯逊 (Paul Robeson,1898-1976),美国著名男低音歌唱家、演员、社会活动家。

胡瓦奎因·罗德里戈 (Joaquin Rodrigo,1902-1999),西班牙作曲家。

胡文蒂诺·罗萨斯 (Juventino Rosas Cadenas,1868-1894),墨西哥作曲家。

姆斯蒂斯拉夫·列奥波尔多维奇·罗斯托罗波维奇(Mstislav Leopoldovich Rostropovich,1927-),俄罗斯杰出的大提琴家、指挥家

吉奥阿基诺·罗西尼(Gioacchino Rossini,1792-1868)著名的意大利歌剧作曲家。

让-巴斯蒂特·吕利 (Jean-Bastiste Lully,1632-1687),法国作曲家。原籍意大利。

M

古斯塔夫·马勒 (Gustav Mahler,1860-1911),杰出的奥地利作曲家及指挥家。

皮埃特罗·玛斯卡尼 (Pietro Mascagni,1863-1945),意大利歌剧作曲家。

儒勒·马斯奈 (Jules Massenet,1842-1912),法国作曲家。生在蒙托,自幼从母学钢琴。

罗林·马泽尔 (Lolin Mazel,1930-),美籍法国指挥家。

爱德华·麦克道威尔 (Edward MacDowell,1861-1908),美国著名作曲家兼钢琴家。

罗伯特·梅里尔 (Roberto Merill,1917-),美国男中音歌唱家。

耶胡迪·梅纽因(Yehudi Menuhin,1916-1999),著名的美国小提琴家。

祖宾·梅塔(Zubin Mehta,1936-),当代著名的印度指挥家,生于孟买。

吉亚克莫·梅耶贝尔 (Giacomo Meyerbeer,1791-1864),德国作曲家。

雅克勃·路德维希·费里尔·门德尔松-巴托尔迪 (Jakob Ludwig Felir Mendelssohn-Bartholdy,1809-1847),德国作曲家

威廉·门格尔贝格 (Willem Mengelberg,1871-1951),荷兰指挥家。

克劳迪奥·蒙特威尔地 (Claudio Monteverdi,1567-1642),意大利杰出的歌剧作曲家,是前期巴罗克乐派最重要的代表人物之一。

弗兰克·米查姆 (Frank Meacham,1850-1895),美国作曲家、编曲家。

那萨姆·米尔斯坦 (Natham Milstein,1904-1992),美籍俄罗斯著名的小提琴演奏家。自幼学小提琴,十岁登台演出。

台奥多尔·米夏埃利斯 (Theodor Michaelis,1831-1887),德国作曲家。

查理·明希 (Charles Munch,1891-1968),法国指挥家。

安娜·莫福 (Anna Moffo,1934-),意大利女高音歌唱家。

沃尔夫冈·阿玛多伊斯·莫扎特( Wolfgang Amadeus Mozart,1756-1791)伟大的奥地利作曲家,维也纳古典乐派的杰出代表。

维托里奥·蒙蒂 (Vittorio,Monti,1868-1922) ,意大利作曲家,小提琴家。

里卡尔多·穆蒂 (Riccardo Mutti,1941-),当今著名的意大利指挥家。

穆捷斯特·彼得洛维奇·穆索尔斯基 (Modest Petrovitch Mussorgsky,1839-1881),俄国作曲家,“强力五人集团”成员。

N

比尔吉特·尼尔森 (Birgit Nilsson,1918-),瑞典女高音歌唱家。

奥托·尼古拉 (Otto Nicolai,1810-1849),德国作曲家、指挥家。

P

尼科罗·帕格尼尼 (Niccolo Paganini,1782-1840),伟大的意大利小提琴家、作曲家,音乐史上最杰出的演奏家之一。

伊扎克·帕尔曼(Itzak Perlman,1945-),以色列著名小提琴家。

鲁契亚诺·帕瓦罗蒂 (Luciano Pavarotti,1935-),世界著名的意大利男高音歌唱家。

曼努埃尔·玛利亚·庞塞 (Manuel Maria Ponce,1882-1948),墨西哥作曲家。

沃尔特·辟斯顿 (Walter Piston,1894-1976),美国作曲家、音乐理论家。

格里高利·皮亚蒂戈尔斯基 (Grigor Piatigorsky,1903-1976),美籍俄罗斯大提琴家。

蕾昂泰茵·普莱斯 (Leontyne price,1927-),美国女高音歌唱家。

谢尔盖·普罗科菲耶夫 (Sergei Prokofiev,1891-1953),前苏联作曲家、钢琴家。

吉亚卡摩·普契尼 (Giacomo Puccini,1858-1924),意大利歌剧作家。

亨利·普赛尔 (Henry Purcell,1659-1695),英国作曲家。

S

卡米尔·圣-桑 (Camille Saint-Saens, 1835-1921),法国作曲家。

彼得·施赖尔 (Peter Schreier,1935-),德国抒情男高音歌唱家。

老约翰·施特劳斯 (Johann Strauss,1804-1849),奥地利作曲家,是“圆舞曲之王”小约翰·施特劳斯的父亲。

小约翰·施特劳斯 (Johann Strauss,1825-1899),老约翰·施特劳斯的儿子,奥地利著名的轻音乐作曲家。

约瑟夫·施特劳斯 (Josef Strauss,1827-1870),奥地利作曲家、指挥家。小约翰·施特劳斯之弟,本职为建筑工程师。

理查·施特劳斯 (Ottorino Respighi,1879-1936),意大利作曲家,初学小提琴,毕业于波洛尼亚音乐会堂,后学作曲。

伊丽莎白·施瓦尔茨科普芙 (Elizabeth Schwarzkopf,1915-),德国女高音歌唱家。

弗朗兹·舒柏特 (Franz Schubert,1797-1828),伟大的奥地利作曲家,浪漫主义音乐的开创者之一。

罗伯特·舒曼 (Robert Schumann,1810-1856),德国著名的音乐家

克拉拉·舒曼(Clara Schumann,1819-1896),德国女钢琴家。生于莱比锡,罗伯特·舒曼之妻。

亚历山大·斯卡拉蒂(Alessandro Scarlatti,1600-1725)意大利作曲家。

多美尼科·斯卡拉蒂(Domenico Scarlatti,1685-1757) 意大利作曲家、古钢琴家,亚历山大·斯卡拉蒂之子。

吉乌塞比·迪·斯岱法诺 (Giuseppe di Stefano,1921-),意大利男高音歌唱家。

亚历山大·尼古拉耶维奇·斯克里亚宾 (Alexander Nikolaievitch Skriabin,1871-1915),俄罗斯作曲家、钢琴家,是一个交响乐作曲家和钢琴音乐的大师。

贝多伊齐·斯美塔那 (Bedoich Smetana,1824-1884),捷克著名的民族乐派作曲家。

弗拉基米尔·斯皮瓦科夫(Vladimir Spivakov,1944- ),前苏联著名小提琴家。

亚诺什·斯塔克 (Janos Starker,1924-),美籍匈牙利大提琴家。

艾萨克·斯特恩(Isaac Stern,1920-),美籍前苏联小提琴大师。

伊戈尔·菲德洛维奇·斯特拉文斯基 (Igor Fedorovitch Stravinsky,1882-1971),美籍俄国作曲家、指挥家和钢琴家。

列奥波尔德·斯托科夫斯基(Leopold Stokowsky,1882-1977),美籍英国指挥家。

约瑟夫·苏克 (Josef Suk,1874-1935),捷克作曲家、小提琴家。早年从其父学习音乐。后入布拉格音乐学院学小提琴,从德沃夏克学作曲。

弗朗兹·冯·苏佩 (Franz von Suppe,1819-1895),奥地利作曲家、指挥家。

约翰·菲力浦·苏萨 (John Philip Sousa,1854-1932), 美国作曲家、军乐指挥家。

费尔南多·索尔 (Fernando Sor,1778-1839), 西班牙作曲家、吉它演奏家。

左尔格·索尔蒂 (Georg Solti,1912-),英籍匈牙利指挥家。

帕布罗·德·萨拉萨蒂 (Pablo de Sarasate,1844~1908),西班牙小提琴家、作曲家。

琼·萨瑟兰(Joan Sutherland,1926-),著名澳大利亚女高音歌唱家。

安德雷斯·塞戈维亚 (Andres Segovia,1893-1987),西班牙吉他演奏家。

Murray Perahia 佩拉希亚(1947- )

美国钢琴家(有犹太血统),5岁开始学琴,海恩是他第一个老师,1966年进纽约曼纳音乐学院师从巴尔萨姆,1968年拜霍尔绍夫斯基为师

T

居塞比·塔蒂尼 (Giuseppe Tartini,1692-1770),意大利小提琴家、作曲家、音乐理论家。

丽娜塔·苔巴尔迪 (Renata Tebaldi,1922-),意大利女高音歌唱家。

弗朗西斯科·泰雷加 (Francisco Tarrega,1852-1909),西班牙著名的吉他演奏家。

葛塔诺·唐尼采蒂(Gaetano Donizetti ,1797-1848)意大利歌剧作曲家。

恩里克·托赛里 (Enrico Toselli,1883-1926),意大利作曲家、钢琴家。

阿尔图罗·托斯卡尼尼(Arturo Toscanini,1867-1957),意大利指挥家,大提琴演奏家。

弗朗切斯科·保罗·托斯蒂 (Francesco Paolo Tosti,1846-1916),意大利作曲家,生于意大利阿勃鲁齐省的奥尔托纳。

W

布鲁诺·瓦尔特 (Bruno Walter,1876-1962),德国指挥家,钢琴家。

埃米尔·瓦尔德退费尔 (Emil Waldteufel,1837-1915),法国作曲家。生于斯特拉斯堡。早年入巴黎音乐学院学作曲。

理查德·瓦格纳 (Richard Wagner,1813-1883),德国著名的作曲家、指挥家,生于莱比锡。

卡尔·马力亚·冯·韦伯 Carl Maria Von Weber (1786-1826) 德国作曲家。

安东·威伯恩 (Anton Webern,1883-1945),德国作曲家。生于维也纳,是二十世纪表现主义音乐流派的三位主要代表人物

居塞比·威尔第 (Giuseppe Verdi,1813-1901),意大利伟大的歌剧作曲家。

海特·魏拉-罗柏斯 (Heitor Villa-Lobos,1887-1959), 巴西作曲家、指挥家。

拉尔夫·沃恩·威廉斯 (Ralph Vaughan Williams,1872-1958),英国作曲家。

约翰·威廉 (John Williams,1941- ),澳大利亚吉它演奏家。

亨里克·维尼亚夫斯基(Henryk Wieniawski,1835-1880),波兰小提琴家、作曲家。

安东尼奥·维瓦尔第(Antonio Vivaldi,约1675-1741) 巴罗克时期意大利著名的作曲家、小提琴家。

X

简·西贝柳斯(Jean Sibelius,1865-1957),芬兰最著名的作曲家、民族乐派的代表人物。

贝克佛蕾·西尔斯 (Bcverly Sills,1929-),美国女高音歌唱家,真名:贝尔·西尔佛曼。

埃玛努尔·夏布里埃 (Emmanuel Chabrier,1841-1894),法国作曲家,

弗雷德里克·弗朗西斯克·肖邦( Fryderyk Fanciszek Chopin,1810-1849)伟大的波兰音乐家

德米特里·德米特里耶维奇·肖斯塔科维奇(Dmitry Dmitrievitch Shostakovitch,1906-1975),前苏联重要的作曲家。

埃尔内斯特·肖松 (Ernest Chausson,1855-1899),法国作曲家

小泽征尔(Seiji Qzawa,1935-),日本著名指挥家,后加入美国籍。生于中国沈阳

亨里克·谢林(Henryk Szeryng,1918-),当代世界著名小提琴家,墨西哥籍波兰人

奥诺德·勋柏格(Aunold Schonberg,1874-1951),奥地利作曲家,与其门生威柏恩和贝尔格一起形成“新维也纳乐派”为十二音作曲技法的开山鼻祖,基本上自学成才。

Y

那西索·叶佩斯 (Narciso Yepes,1927- ),西班牙吉它演奏家。

米哈伊尔·伊波里托夫-伊凡诺夫 (Michail Ippolitov-lvanov, 1859-1935), 苏联作曲家。

伊奥西波·伊凡诺维奇 (Iosib Ivanovici,1845-1902),罗马尼亚作曲家。

塞巴斯第安·伊拉迭埃尔 (Sebastian Yradier,1809-1865),西班牙作曲家。生于阿拉瓦。

约翰·埃曼努埃尔·约纳森 (Johan Emanuel Jonasson,1886-1956),瑞典作曲家。《杜鹃圆舞曲》是其代表作。

Z

郑京和(Chung,Kyung-Wha,1948-),韩国著名女青年小提琴家。

皮恩卡斯·祖克曼 (Pinchas Zukerman,1948-),当代杰出的以色列青年小提琴家,小提琴教育家加拉米安的三大弟子之一。

在人类音乐史上,古往今来,产生了数不尽的天才音乐家。他们象群星升起,构成了音乐的星空。我们仰望星空,总会发现有少数几颗星星格外明亮,放射出永恒的光芒。贝多芬就是其中之一。

贝多芬于1770 年出生于德国波恩,比海顿小38 岁,比莫扎特小14 岁。贝多芬的父亲也是音乐家,但却没有莫扎特父亲那么高的修养。当父亲发现小贝多芬的音乐天资时,只想把孩子训练成莫扎特式的神童,早早为他赚钱,以满足他酗酒的恶习。所以,小贝多芬受到的是不合人情的、甚至是残暴的“教育”。直到12 岁才遇到一位真正的老师叫聂费的,给了他必要的知识。

贝多芬终生都感激他。13 岁时贝多芬就从事音乐工作,同时坚持学习。其中巴赫、韩德尔对他的影响最大。钢琴演奏与作曲才能的迅速成长,使他渴望到维也纳去拜访莫扎特为师。在维也纳,莫扎特听了这位17 岁青年的即兴演奏后说:“这个青年不久将扬名世界。”可惜,没多久,贝多芬因母亲去世返回了波恩。1792 年又在维也纳拜海顿为师。师生之间很快就发现性格相

异,没有形成持久的教学关系。除性格外,也不能忘记,海顿是确立古典音乐时期的,可贝多芬却是要结束这一时期的。但他们终生互相敬重。

三十岁前,贝多芬的听觉已有病兆。三十岁后不断加重,后来完全失去了听觉能力。对音乐家来说,没有比这更致命的打击了。他几度要自杀,甚至写下遗言。但他经过痛苦、剧烈的思想斗争,终于以非凡的勇气、超人的毅力,战胜了命运无情的打击,伟大的艺术使命感打消了死亡的念头,他要将自己的热血和生命,全部献给继续为神圣的音乐艺术。他的许多重要作品

都写于耳聋之后。当我们从他那无限壮美的音乐得到巨大的精神力量和崇高的美的享受时,不能不为他那普罗米修斯式的献身精神而感动。

贝多芬的晚年相当困苦,在贫困之中于1827 年逝世于维也纳。他为后人留下了大量珍贵丰富的音乐创作。他的交响乐、协奏曲、室内乐、钢琴曲等等,至今并将永远回响在世界各国的音乐厅里。

贝多芬的钢琴曲,中国听众并不陌生,起码写于1810 年的《献给爱丽丝》(又称《致爱丽丝》)早已家喻户晓。据音乐研究家说,此曲本来是题献给他的学生特雷泽·玛尔法蒂的,在出版时误将特雷泽写成爱丽丝了,以讹传讹,才有今天的名字。不过,这个误会对我们欣赏这首可爱、美丽的小曲,没有丝毫影响。这属于贝多芬的小品。他的小品、舞曲、回旋曲、特别是变

奏曲,还有很多。其中一首《G 大调小步舞曲》也是大家熟悉的,曲调是:

这类作品大都情绪较为单一,反映着某种心境或生活情趣。唯有少数变奏曲,带有一定戏剧性的因素。真正代表贝多芬钢琴曲的最高成就的、在钢琴音乐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还是他的钢琴奏鸣曲。

《钢琴奏鸣曲》

自1795 年到1822 年的27 年间,贝多芬一共写了32 首钢琴奏鸣曲,几乎伴随了他整个的创作生涯。这些奏鸣曲,沿着海顿、莫扎特开辟的道路,将这种曲体的潜在表现力,发挥得淋漓尽至,容纳了贝多芬心中那激奋奔腾的情感和他对社会、历史、大自然的百般思索、千般感受。钢琴这件乐器,

也施展出前所未有的威力,真正成为乐器之国的“帝王”。于是,与巴赫的《十二平均律钢琴曲集》被称为“旧约全书”相呼应,贝多芬的《三十二首钢琴奏鸣曲》则被喻为“新约全书”,成为钢琴艺术中的又一部经典。

下面,按作品产生年代的顺序,对其中的几部作品略为赏析。

第1 号,《f 小调奏鸣曲》,写于1795 年,题献给海顿,是“32 首”的

第一首。四个乐章,第一乐章是奏鸣曲式,快板,第一主题:

简明,跳跃,表情严肃。第二主题:

圆滑下降的线条在最后一音突然扬起,F 音说出了心中的痛苦。

两个主题互相对比,在发展部中交替展开。整个结构简洁、严谨。虽然还有海顿、莫扎特的影响,但作为“第一首”,已经是出手不凡,初步展现了贝多芬的个性特征。

第二乐章,F 大调,慢板。优美的旋律,已初露贝多芬式沉思的神态:

第三乐章,f 小调,名为小步舞曲,实际上并无“舞”曲的轻松。

第四乐章,非常快的f 小调,一开始,左手三连音的激流和右手果断的节奏,就迎面扑来:

除了中间段对比的A 大调歌唱性旋律外,疾速的三连音和果断的节奏交织不断,始终保持着紧张、激动的情绪。

那时代的一个音乐评论家听过贝多芬的演奏后写过这样的印象:“我听了最伟大的钢琴家之一的可爱的贝多芬的演奏我发觉他在试图打开完全独特的道路。”贝多芬24 岁写的这首奏鸣曲,可以验证那位评论家的印象。

几年后的1798 年,贝多芬发表了第5 号《c 小调奏鸣曲》,三个乐章。

第一乐章第一主题的性质与前一首第一乐章第一主题相似:

符点节奏产生出更大的向上的冲力,与后面的“叹息”音调构成更鲜明的对照。

第二乐章也是如歌般、沉思性的。

整部作品的戏剧性较之“f 小调”更为浓重,故有“小悲怆奏鸣曲”之称呼。他的正式的“悲怆奏鸣曲”是写于1798—1799 年间的第8 号《c 小调奏鸣曲》。

该曲题献给一位叫李希诺夫的酷爱音乐的公爵。这首奏鸣曲不仅完全走出了海顿、莫扎特的影子,是贝多芬早期钢琴曲的代表作,而且也属于他全部作品中最杰出的那部分。全曲分三个乐章,每个乐章都具有迷人的艺术魅力。

三个乐章之前先有一个沉缓、长大的引子,音乐一开始,浓重的小调中、低音区的主三和弦就紧紧地扣住了听者的心:

慢速的符点加深了沉重感;密集的不协和音响表达着内心的痛苦;强弱对比有如百思不得其解的发问。紧接着,音乐好象不停地追问下去,但一直没有解决,最后化为一串自上而下的半音阶,停留在一个不稳定的音上,还是一个问号,这不断的探究式的疑问,产生出高度紧张与期待的心情,为后

面的三个乐章的展开奠定了基础。

第一乐章,快板,左手的震音有如时近时远的雷声,烘托着右手上行断奏的双音,当右手冲到一个高点时开始下降,这时左手反而上升,形成震撼人心的动势:

第二主题,低音的短句与紧接的高音扩展性回应,形成对话式进行,好象内心紧张的思索与争辩,只写出曲调是这样:

第二乐章,慢板。音乐的性质与前面谈过的“f 小调”、“小悲怆”的第二乐章相近。但这里的第二乐章在深度、展开的幅度上,都超过前两个第二乐章。主题是典型的贝多芬式的深情、凝重,抒情中总是带着巨人的气度,只列出旋律是:

研究过贝多芬手稿的人发现,这个曲调经过了多次修改。修改的过程主要是不断删除多余的部分,最后才形成了这精练的、每个音都包含了无穷意蕴的旋律。贝多芬的许多主题都是这样磨炼出来的。

第三乐章又回到

c 小调,快板、回旋曲式,流畅、亲切的曲调,分解和弦的伴奏,增加了不少轻松感。有人甚至认为是明朗的。不过我觉得这毕竟是小调式的音调,好象内心深处的苦楚并未洗净,朋友们不妨仔细品味一下,到底是什么情绪?

这是回旋曲式的主部。在插部中,音乐曾进入E 大调、A 大调,紧张度大为减少,然而只是过渡的、暂时的。主部的形象占有主导地位。

这部作品“悲怆”的名称,是贝多芬亲自选定的,这是他首次为自己的奏鸣曲命名。从这里看出他已开始注意音乐的标题性,预示了浪漫派音乐时期标题音乐的兴起。

《悲怆奏鸣曲》的出现,标志着古典钢琴奏鸣曲已经进入完全成熟的高峰期。高峰期的作品不止这一部,下面谈另一首同样伟大的作品,这就是《月光奏鸣曲》。

按贝多芬奏鸣曲的顺序,这是第14 号,#c 小调,题赠给他的一位女学生,写作于1801 年,已经是19 世纪了。

关于“月光”这曲名,流传过很多美丽的传说,这里不去重复。今天我们确知,“月光”不是贝多芬取的名字。贝多芬自己注明的文字是“幻想风的奏鸣曲”。有趣的是,一百多年来,人们还是喜欢用“月光”这个并非贝多芬的本意,而且似乎也不够准确的名字,反倒不用“幻想奏鸣曲”这本来应有的名字,这是为什么?固然,叫得太久已经无法更改了,有这个因素在内。可是我想,可能是由于“月光”与“幻想”,还是有点联系的。就是说,两个字眼都有浪漫的色彩。“幻想风”,给了我们想象的自由,“月光”也是幻想的理想对象。音乐本身(尤其前两个乐章)是非常美丽的,“月光”(及其相关故事:月光闪耀的湖面;月夜下的盲人姑娘等等)也是美丽的。

是不是这些直接、间接的联系,使得人们宁愿使用“月光”这“不该有”的名称?

幻想风格的原意,首先是指第一乐章。通常,多乐章的奏鸣套曲的第一乐章都是奏鸣曲式快板。这部作品却一反常规,将奏鸣曲式快板都放到末乐章。第一乐章反倒用了慢板,自由性的曲体。如同贝多芬的许多慢板一样,

音乐也是凝神静思。所不同的,是这里没有沉重感。在清淡的三连音徐缓的伴奏下,简洁的曲调很有超脱的韵味,也许这就是幻想风格吧:

第二乐章,小快板,D 大调。李斯特形容这一乐章是“两个深渊间的一朵花”。也有人说象娇嫩的正在打开的却又感到腼腆的一朵花,总之,十分可爱:

第二乐章是向第三乐章的过渡。第三乐章,急快板,#c 小调,奏鸣曲式。第一主题的迅猛、暴烈,非常罕见。有人说这是“夜晚狂野的暴风雨”,有人说是“富有炽热表情的杰作”,也有人说是“燃烧着的岩流”。的确,是猛烈的冲击和暴发:

第二主题,音调悲痛,但这是刚毅者的悲痛——这就是贝多芬,痛苦时也是强者:

第二主题本身有重大发展,以至于有人认为这里有第三、甚至第四主题。这也说明贝多芬已经不满足于仅仅是两个主题的对比。

当奏鸣曲第一部分结束后,音乐毫无间歇地直接转入展开性的中间部分,这不仅在海顿、莫扎特的作品中没有,即便在贝多芬自己此前的作品中也没有。这也说明情感的波涛是何等汹涌,已经冲毁了传统曲式中各部分间常存在的间隔。

另一个特殊之处是尾奏十分庞大。这显然也是由于情感的激浪奔泻而下,无法在该结束的时刻按章结束,于是,先是第一主题再现,引导出滚滚而来的减七和弦,这是高度戏剧化的表现手法,接着是第二主题在低音区的再现,十六分音符交给了右手,然后引导出上下翻腾的琶音浪潮,经过自上而下的华彩句,音乐在两个长长的低音上暂时停歇下来。但这并不是结束,左手的低音十六分音符好似隆隆雷声又一次自远而近,再次暴发出势不可挡的琶音,音乐才有力地结束。将尾奏扩展为这么大艺术分量的部分,前所未有。

戏剧性、悲怆性、顽强奋斗的意志,一往无前的动力,象一条耀眼的红线,连结着贝多芬的一些钢琴曲。下面要说的“暴风雨”,也是这一条线上的作品。

这是第17 号钢琴奏鸣曲,d 小调,写作于1801-1802 年,也是题赠给她的一位女学生。当时有人问贝多芬这部作品的内容是什么,贝多芬回答说:

“请读莎士比亚的《暴风雨》吧!”《暴风雨奏鸣曲》的名字由此而来。

莎士比亚的《暴风雨》是莎翁晚期剧本,描写了一个海岛上发生的故事:那里盛行巫术,统治该岛的大公被篡夺了权利,于是他装扮成一个巫术师活动,最终他又夺回了他的政权。剧本的主题思想是主张和解。那么,贝多芬的奏鸣曲与这个故事是什么关系呢?这是许多研究家都感兴趣而又都没有一致说法的问题。既然贝多芬让人们去读《暴风雨》,这说明两者一定有某种

联系;但也都认为不能简单地用故事去与每个音符对号入座。我们还是先对音乐概要地了解一下。

乐曲分三个乐章。总的速度布局是快板、慢板、小快板。三个乐章都按奏鸣曲式原则写成。

第一乐章前面有引奏,这里有徐缓、庄重、带着召唤性的音调与焦急、不安、好象急忙诉说一样的音调对比,戏剧性的气氛随之而生:

这段音乐经过模进、过渡,直接进入第一主题,快板:

低音威严,与其相应答的是高音,哀伤,柔弱,中间的三连音提供了不平静的背景。这些音调,在引奏中都有暗示。

戏剧性的气氛愈演愈浓,引出第二主题,音调焦灼急切:

在上面这些主题音调的基础上,经过精心的展开后,进入再现开始的部分。这时,在再现的引奏里的庄重音调与焦急音调之间,插入一句单音线条的宣叙调,这是非常富于创造性的,取得了异常魅人的艺术效果:

这是在经过激烈的戏剧性经历后,突然静下场来,一切其他布景、人物都消失了,仿佛整个宇宙只剩下一颗吟唱的心,而这歌声又是多么悲哀、孤独!

第一乐章的结尾,是在d 小三和弦的延长中逐渐消失的。音的延伸、减弱,趋向平静,小三和弦的沉闷,又觉得“事情还没完”。这时,第二乐章慢板由温暖的bB 大三和弦开始了。和弦的琶音奏法在潇洒中带着幸福感:

这一乐章,暂时忘却了第一乐章中那些矛盾、不安,贝多芬来到了大自然的怀抱。大自然,这是他永远感到亲切、神圣、倾心所爱的;他创作灵感无尽的源泉,他受到创伤的心灵所渴望的抚慰,都永远可以从大自然中得到。

第三乐章好象是经过第二乐章对灵魂的“净化”之后,产生出的某种新的心境,它从头至尾由3/8 拍的16 音符织成,音乐是流动的,也有热烈的时刻,但总的是雅致、细腻为主。转调很多,小调为主,不免产生期待感。经过长时间曲折、婉转的流动后,音乐消失在一个单音D 上,结束了第三乐章,也结束了整个“暴风雨”。

我们看到,这首作品与以前的“悲怆”型作品有些不同的气质。仿佛更多积极的思索,“自我争辩”,有时象内心独白一样。而最后的结论,虽不很情愿,但却是倾向于和解。是不是这一点与莎士比亚的《暴风雨》有关联?

这一时期,正是贝多芬耳病加重,个人生活中又遇到很多困难和挫折,甚至写下了遗言,曾想到死去的时刻,人生、艺术、理想、现实,肯定都是他思索得很多、很深的题目。从这儿看,他的《暴风雨》,与其说联系着莎士比亚,不如说根本上还是联系着他自己。

1805 年,贝多芬发表了两首奏鸣曲,第19 号《g 小调奏鸣曲》和第20号《G 大调奏鸣曲》。据研究,这两部作品写作的实际年代约在1795—1798年间,都是两乐章的钢琴技巧浅易的作,因而都被编入《小奏鸣曲集》,为广大钢琴初学者所熟悉和喜爱,这里只提示一下《G 大调奏鸣曲》的开头,G 大调:

钢琴技巧的浅易不等于艺术的贫乏,相反,两首作品有丰富的情感,任何成年人弹起来,也都会爱不释手的。在贝多芬已经写了一系列“重型”作品后,仍然出版它们,并编入奏鸣曲系列之中,足见贝多芬毫不小看它们。

这时期另一部“重型”作品是第21 号《 C 大调奏鸣曲》,又称《黎明奏鸣曲》,完成于1803—1804年间。由于题赠给非常敬重他的才能,从精神到物质都给了他长期巨大援助的华尔德斯坦伯爵,此曲又以《华尔德斯坦奏鸣曲》而闻名。

这部“重型”作品,并不是“悲怆”类的“重”,相反,这里一扫沉闷、悲愤、哀伤等等压抑的浓雾;而是畅快、开阔、爽朗的晴空,有人说这是部“洁白的奏鸣曲”所以,不知什么人为这部作品起了个“黎明”的别名。说这部作品“重”,是它宏大的篇幅,交响诗般丰富的色彩,空前辉煌的钢琴技巧。

这部作品只有两个乐章。第一乐章,生气勃勃的快板,第一主题:

这清爽的“沙沙声”很自然地使人想起早晨万物苏醒的音响。高音好象小鸟的欢鸣。后来还有小鸟的合唱,大地热闹起来。调性、力度不断变化,有如闪耀不定的阳光。

第二主题用了那个时期不寻常的调性,三度关系的E大调(C与E相距三度)。欢悦的曲调与和声同步进行,产生管风琴的音色,也可以想象成大自然的风在歌唱,表现出在美丽自然中的陶醉:

两个主题都得到丰富多彩、引人入胜的发展后,才有力地结束。

这首奏鸣曲虽然只有两个乐章,但在第二乐章前面有一个较长的引奏,慢板,F大调。这个片断已经超出了一般引子的分量,具有独立的艺术内容,有人认为这就是一个独立的乐章。对这段音乐的理解,有的说它犹如“天使的微笑忽然被乌云遮住一样”;有的说表现了神秘的、非现实的气氛;有的说是对黎明的期待,等等,总之,是幽深、静谧的,这将使未来乐章更为光

艳夺目。

末乐章是个结构宏大的回旋曲。稍快板,C 大调。人们这样形容这个乐章:“宽阔无边的原野,洒满了阳光好象一个夏日,这样的日子永远不会够的!”主要主题的旋律有德国民歌风格,在温暖的C大调分解三和弦的伴奏下,在清彻的高音区妩媚、愉快地唱出来,一幅晴空万里的画面油然而生:

这个主题经过一段发展后,右手出现了长时间的高音D上明亮的颤音,然后在这个持续颤音上的更高的高音区,极其明亮地奏出主要旋律,与此同时,左手奏出上行连音的32分符和下行跳音的16分音符音阶,这是喜悦的激动。这样,音乐形成了三个层次立体上的结合:中低音区是快速音阶,中高音区是颤音,更高音区是主旋律。三个层次的交相辉映,形成了无比灿烂、艳丽

的交响画面:

从演奏技巧上讲,这个织体是个技术困难的段落。但是,由于那无比光辉美妙的艺术形象的感召,钢琴家们都乐于克服演奏技巧的困难。

回旋曲的主要部分重复多次,每次重复之间又都插入新的对比的音乐。

当主要部分最后一次出现时,音乐转入极快板,情绪进入高潮,最后辉煌、宏伟地结束。

贝多芬是在承受着命运的致命打击下,写出这样没有一丝阴云的音乐的,他的人格是多么伟大!他超凡的意志又是多么坚毅!

《黎明奏鸣曲》是贝多芬在大自然中的欣喜、陶醉。他暂时抛开了所有的不幸,只感受生活中的光明和美好。然而个人的不幸,社会的黑暗毕竟是无法摆脱的。下面我们要谈的另一部奏鸣曲,贝多芬又回到了对命运的思索和抗争之中,这就是著名的《热情奏鸣曲》。

这是得到一致公认的最伟大的钢琴独奏曲。

假如我们把杰出的钢琴作品系列比喻为喜玛拉雅山,那么《热情》就是珠穆朗玛峰。据贝多芬的学生回忆,贝多芬自己也认为这是他最好的钢琴曲。读者朋友们一定听说过,列宁听了《热情》后感叹道:“我不知道还有什么比《热情》更好,我准备每天听她,令人惊异的、超人的音乐。我甚至骄傲地,也许是天真地想:看,人们可以创造出什么样的奇迹啊!”

在俄罗斯作家屠格涅夫的笔下,曾这样描写过听《热情》的心情:音乐一开始“我就感觉到那种呆怔,那种寒意,和一瞬间抓住心灵的喜悦,使人感到甜蜜的惊恐。这时美突然侵入了内心,我自始至终纹丝不动,我不想也不敢喘气。”

《热情》的艺术形象是这样丰满而又深遂,语言实在难以描述。而且,音乐的感染力是这么强烈,以至于研究家们一听音乐就被激动,简直难以进行头脑冷静的分析。法国著名作家罗曼·罗兰的形容得到人们的赞同,他说《热情》是“在花岗石河道里的火焰的急流”。“花岗石的河道”,是指高度的理性与严密的逻辑。“火焰的急流”是指燃烧的热情。就是说,《热情》

是理智与情感高度完美的结合。

《热情》的排号是第23 号《f 小调奏鸣曲》,写于1804—1806 年间。题赠给另一位他的终生好友,无限崇拜他的天才的伯爵。1807 年出版。据说在一个场合,由于拿破仑称帝,贝多芬绝为法国将校演奏,离席冒雨而去,致使随身携带的《热情》谱稿被雨水淋湿多处。“热情”这名字则是后来德国的一位出版商所加,一直受到肯定和沿用。可见,出版商们虽然是为扩大

销路而为无标题乐曲取名,但有时也能起出得到音乐行家赞同的好名字来。

《热情》由三个乐章组成。第一乐章,f 小调,12/8 拍,奏鸣曲式,快板。第一主题是这样开始的:

开头是两手相距16 度之遥弱奏的同音,产生辽阔、深远的联想。小调带来悲剧气氛。先是向下,然后转而向上,凝重的情绪开始动荡起来,紧接着是右手颤音,带着警觉的神情。仅这几小节已经预示了场面广阔的搏斗。随后音乐在高半音的bG 大调上模仿,向前推进了一步,突然被低音区的“命运动机”打断,这弱奏的四个音,足以带来不祥的、阴森森的感觉:

音乐力度很弱,但紧张度在增强,终于,自上而下的强奏分解减七和弦,沿着曲线倾泻下来。由此,仿佛远景开始拉近,潜在的开始显露。经过一段充满戏剧性色彩的过渡,第二主题出现了:

这个曲调非常富于抒情性。雄浑低音伴奏的衬托,使人感到这是具有宽阔胸怀的巨人的歌唱。

这两个主题以及将它们连结起来的音乐材料,展示出宏伟背景中的对比和矛盾冲突,是一种具有历史感的戏剧性,为后面波澜壮阔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当音乐发展到高潮后,第一主题再次出现,但力度越来越弱,最后消失在一个极弱的主和弦的延长之中。音乐沉寂了。但让人感到这是硝烟并未散去的战场的寂静。在寂静之中,深沉思索的第二乐章开始了。

第二乐章,D 大调,2/4 拍,行板,变奏曲式。主题用音简练,文学上不是讲字字千钧吗,这里真是音音千钧,音乐庄严:

这里主题的第一乐句,上方旋律声部只用了两个音!整个主题由带反复的四句组成。在变奏中通过节奏、织体的改变,音乐渐渐流动、活跃起来。音乐转向高音区,明亮、华丽的光辉渐渐升起,扩展开来,听众被带进了一个美丽、光明的境界。随着一串流向下方的32 分音符音阶,音乐又回到乐章开始的庄严沉思的主题。但是当主题最后结束时,落在了极不稳定的减七和弦上,紧张的气氛骤然而起,音乐顿时转入暴风雨般的第三乐章。

第三乐章,f 小调,2/4 拍,快板,奏鸣曲式。乐章一开始就宣告了斗争的猛烈,这是不协和的七和弦在强有力的节奏上的敲击。

这是引奏,最初引导出片断的十六分音符,很快就汇合成一片的连成十六分音符,第一主题也是十六分音符:

对比的第二主题同样保持十六分音符的律动。总之,时而单层,时而双层,上下翻滚,川流不息的十六分音符,有如搏斗的旋风,席卷着情感世界各个角落,让你透不过气来。只是在展开部的末尾,才有几处停歇。然而那并不是斗争的停止,更猛烈的风暴随后就到。到了尾奏,转入更快的速度,斗争的激流汹涌澎湃,如火如荼,音乐进入白热化的高潮。最后,音乐坚定有力的结束,表现出不可战胜的意志和坚定不移的信念。

《热情》将贝多芬的钢琴曲推上了历史性高峰,欧洲古典钢琴音乐也达到了它的高峰。自《热情》之后,贝多芬又写了九首奏鸣曲,最后一首写于1821 年。贝多芬的全部奏鸣曲,一方面遵循古典传统,同时在不断地突破古典音乐的规范。他后期的奏鸣曲,就更有创新的性质。随着他于1827 年逝世,古典音乐时代也结束了。但浪漫派钢琴音乐并不是在他逝世那一天开始的,

因为早在贝多芬生前,已经由他本人打开了浪漫派音乐的大门。

导语:你去影院看过《爱乐之城》吗就算没有看过,想必也早已在朋友圈被“科普”。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关于**《爱乐之城》的观后感,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爱乐之城》观后感作文1

最近一阵子,大概国内的文艺青年们见面打招呼的问候语都变成了:“你看了《爱乐之城》没”

自从情人节该片在中国大陆正式上映以来,这部本属于两个美国版“北漂”(或者更准确地可以称之为“洛漂”)的故事却强势刷爆了中国各大社交网络。影片的好评铺天盖地而来。别的不说,光是看**英文海报上密密麻麻排列着来自各家媒体的溢美之词,其口碑炸裂程度略窥一二:“Incredible”(难以置信)、“Glorious”(绚丽无比)、“Magical”(魔力四射)……

美国著名影评网站IMDb给出了85的高分,国内文艺青年聚集的影评网站豆瓣虽然在影片正式上映之后评分微跌,也终于稳定在86分的高位上。这在佳片并不算太多的年头里已经可以称得上是“现象级”的作品了。

还有几天,第89届奥斯卡金像奖即将揭晓。《爱乐之城》平历史记录地横扫了14项提名,这在奥斯卡历史上仅仅出现过两次。而上一次出现如此壮观的景象是中国观众比较熟悉的《泰坦尼克号》,距今已经快20年了。奖项还未正式颁出,但如果真的让最佳影片花落旁家,看样子一定会是触犯众怒的冷门。

影片的故事发生在洛杉矶,爵士音乐家塞巴斯蒂安邂逅了怀揣演员梦的女孩米娅,相互鼓励追寻各自的“美国梦”。最终事业达成,但他们之间的爱情却昙花一现,令人惋惜。**的结局并不算完美,为什么偏偏能打动那么多观众呢

它让我们想起了逝去的爱情和并不完满的青春,或者让我们回忆起自己最努力时候的样子。然而,这部全是讲青年故事的**,却透着一股浓浓的怀旧气息:从长镜头的使用、色彩的搭配到爵士乐的主题。而这种怀旧之所以迷人,大概在于某种消失已久的真实。

虽然也有某些观众对于《爱乐之城》情节的相对简单有些微词,但是既然选择了作为好莱坞经典片种的歌舞片,情节的曲折便并非导演达米恩·查泽雷所刻意追求的。

歌舞片作为早期好莱坞重要的片种,在20世纪20年代曾经风靡一时。1927年好莱坞历史上的'第一部有声**《爵士歌王》便是歌舞题材,而后也创造出很多国内观众非常熟悉的一大批作品,如《绿野仙踪》《雨中曲》《西区故事》等,但是随着更多片种的兴起,好莱坞的歌舞片在上世纪70年代之后逐渐式微。进入21世纪以来,《芝加哥》《红磨坊》等片的出现再次给了歌舞片复兴的契机,不过还谈不上重新回归主流。

《爱乐之城》和这些新歌舞片不同,它的拍摄手法并没有融入太多的当代**工业技巧,反而显得相当传统。此片最为影迷津津乐道的便是影片主人公黄昏时分在山顶的一段舞蹈。长达6分钟的镜头一气呵成,没有任何拼接。这与好莱坞黄金时代歌舞片如出一辙。

对此,影片的摄影莱纳斯·桑德伯格表示:“如果我们能用一个镜头搞定,就意味着观众在银幕上看到的就是实在发生的,是真正地走到街上拍摄。这段拍摄没有什么特效和后期合成。我们尽可能模仿上世纪50年代拍摄**的手法……(如果用了特效,)即使现在无法分辨,10年后再看肯定瞒不过人。可是一旦是真的,永远是真的。”

为了这短短的6分钟,两位演员整整排练了3个月。并且导演天时地利人和地等到了合适的天气和自然光线,把现在大银幕上已经很难见到的那种纯粹的真实展现给了观众。

有骨灰级影迷统计,整部《爱乐之城》对好莱坞老**致敬的段落多达80多处。没有继承,创新大概也没有基础。

“我们的镜头是为了描绘一个浪漫的洛杉矶,有时候**里的瞬间会显得比现实中更有魔力。”桑德博格说。

为了发挥这种魔力,色彩和光线就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而在影片的制作团队看来,他们所做的只是把曾经洛杉矶的样子重新发掘出来。对细节的追求可算做到了极致。

比如,洛杉矶的街头路灯已经很少见到水银灯,大多是钠灯。因为钠灯耗电少,寿命长。但是两者的光线会略有差别,水银灯的光线会略带天青色。于是,为了让影片中的色彩更好地呈现,剧组特意在洛杉矶找到了仍在使用水银路灯的老旧街道。这大概也才让穿着蓝色裙子的女主角在灯下显得更为动人。

“这种色彩的饱满可不是像电视剧那样后期做出来的,片场是什么样**里就是什么样。”桑德伯格对此也很是自豪。

《爱乐之城》观后感作文2

《爱乐之城》在里的分类是喜剧歌舞片,看完后我却想到了一句形容悲剧的话——

把美的东西撕碎给人看。

洛杉矶傍晚玫瑰色的天空,小酒馆复古迷离的爵士乐,指尖流动的悠扬琴声,颜色鲜艳得像油画一样的裙子。

每个元素都在构筑一篇童话,可故事讲完了却没有happy ending的结局。

**的最后,男主看到台下嫁为人妇的女主,他愣了很久后说,“Welcome to Seb‘s ”。

在我一无所有的时候,我梦想着有一家可以拯救濒死爵士的俱乐部。Seb‘s 是你帮我给它取的名字。现在它成真了,每个夜晚座无虚席,只是听我弹琴的人中没有了你。

钢琴声响起,悲伤地如同拜伦的《春逝》。

“ 若我又遇见你,事隔经年,我该如何贺你,以眼泪,以沉默 ”

如果从头来过,平行世界里的你我会不会已经有了一个家,生了可爱的baby,一起来到夜晚的酒吧听别人的音乐,一曲过后笑着转过头亲吻。

可是啊,现在牵你手的不是我,你孩子的父亲不是我,陪你走到白头的人也不是我。

最痛的不是分开,而是在脑海里和他走完了一生,却清楚地知道,这是一场再也不可能实现的奢望。

台上台下的两个人,最后隔着人群相视一笑。

谢谢你陪我发梦。

这是一部不能跟现任看的**,因为你掉下泪想起的那个人,一定不在身边了。

以前看过过一个问题,“你做过最孤独的事是什么”

在无数答案里,印象最深刻的是这一段。

“我下了个模拟人生4 ,我捏了个和前女友很像的小人,给她起了前女友的名字放在社区里,然后我又捏了个自己,也搬进了同一个社区。盖房子、找工作、赚钱,然后在公园里碰到了她,谈恋爱,结婚,快乐的生活在一起,生了一大堆孩子,一起变老。最后我在屋子后面建了个花园,里面是两个墓碑。「与你至死相依是我曾经的梦想」”

梦想这个词真的很神奇,可以那么庞大也可以很微小。

大到想要成为万众瞩目的人,拥有数不尽的未曾拥有过的事物。

小到只想拥有你,我们像所有普通人一样结婚生子,一蔬一饭,炉火灶台,平平淡淡地跟你过完余生。

可是人生啊,完美的事太少。我们总是在最差的时候,遇上这辈子最爱的人,却没有能力陪他走下去,让爱情在现实中分崩离析。等到功成名就的时候,那个人却再也不可能回到身边了。

这一点,也是我看完Lalaland哭的一塌糊涂的原因。

它太像我们经历过的那些遗憾的爱了,为了梦想不得不放弃彼此。

陪我做梦的是你,梦作成真了你已不在了。

这是人生最大的遗憾吧。

《爱乐之城》观后感作文3

说到《爱乐之城》的怀旧,**的主题之一爵士乐就不得不提。发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爵士乐在1920年代达到了流行的顶点,那个年代甚至被称为“爵士乐时代”,它出现的本身便可以唤起美国人对于过去的众多回忆。片中的男主人公一直追求开一家保持纯粹爵士乐精神的俱乐部,对于爵士乐的流行音乐化嗤之以鼻。

借片中爵士乐“改革派”音乐家瑞安之口,导演转达了很多人对于爵士乐的偏见:“爵士乐正在死掉……如果你一直当个老古董,还怎么创新”

导演对此表示:“我不这么认为。我觉得爵士乐无论从哪个方面来说都没有在死掉,它会一直存在于现代音乐中。而我们又能做些什么去保护我们爱的那些艺术形式呢一些老的艺术形式就像被冻在琥珀里一样止步不前。但我们又有多少次在所谓的现代化创新中毁掉它们呢”

可能,这里他说的不止是爵士乐,还有歌舞片。

不过,导演一点点小小的疏于考虑还是给了攻击者说辞。至少不是人人都喜欢这种怀旧。作为“改革派”的音乐家瑞安是个黑人,而爵士乐正是起源于非裔美国人的音乐形式。让一个白人来拯救爵士精神这在美国评论家吉奥夫·尼尔森看来已经成为一种不怀好意的“不可承受之白”。

不管这是不是过分的政治解读,至少,让一部如此怀旧气息的**在2017年的颁奖季里如此独领风骚,也不知让更多力求突破的**人该是欢喜还是有些担忧。

话说回来,**打动观众就行。《爱乐之城》,那余音绕梁的不止是男女主人公之间的互诉衷肠。它更是一封写给过去的情书。

萧邦[编辑本段]生平简介  弗雷德里克·弗朗索瓦·肖邦(法语:Frédéric François Chopin,1810年2月22日-1849年10月17日),原名叫弗里德里克·弗朗齐歇克·肖邦(波兰文:Fryderyk Franciszek Chopin,有时拼作Szopen),波兰作曲家和钢琴家,他是历史上最具影响力和最受欢迎的钢琴作曲家之一,是波兰音乐史上最重要的人物之一,是欧洲19世纪浪漫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

  肖邦父亲是法国人,母亲是波兰人,真实出生日期为1810年2月22日下午6点左右,其母亲以3月1日作为肖邦出生,3月1日亦成为官方承认出生日期。自幼喜爱波兰民族音乐,7岁时就创作了波兰舞曲,8岁登台演出,不满20岁已出名。肖邦39岁时英年早逝,后半生主要生活在法国,创作了大量钢琴作品,如四部叙事曲、十余部波兰舞曲包括《军队》《英雄》,二十六首钢琴前奏曲包括《雨滴》,二十七首钢琴练习曲包括《离别》《革命》,四部谐谑曲、三部钢琴奏鸣曲,至少三十二首多夜曲,五十九首马祖卡,两首钢琴协奏曲,幻想曲和大提琴奏鸣曲等。肖邦一生的创作大多是钢琴曲,被誉为“钢琴诗人”。代表作:马厝卡舞曲、圆舞曲。

   早年生活

  肖邦1810年出生在波兰中部小镇热拉佐瓦-沃拉(�0�3elazowa Wola,位于波兰首都华沙附近)。他出生的时候,波兰作为一个统一主权国家已经不复存在,被俄国、普鲁士和奥地利瓜分。肖邦的母亲是波兰人,父亲Nicolas Chopin(1771年—1844年)是波兰籍的法国人,原本居住在洛林的一座从父辈继承下来的葡萄园,1787年移居波兰并加入波兰籍,参加过1792年的俄波战争和1794年的科希丘什科起义(科希丘什科,Ko�0�2ciuszko,1746年—1817年,波兰人民英雄),第二次瓜分波兰后在贵族家庭当法语家庭教师,认识了一个雇主的亲戚也就是后来萧邦的母亲Justyna Krzy�0�4anowska,他们在1806年结婚,肖邦的父亲也得到了一份在中学教授法语的工作。肖邦一家在1810年搬到了华沙。

  肖邦在波兰被视为神童,1816年6岁的时候开始学习钢琴,相继由他的姐姐和母亲教授钢琴演奏。肖邦是个音乐天才,从小就展现出他惊人的音乐天赋,7岁时便能作曲,他的第一首作品B大调和G小调波兰舞曲创作于1817年,体现出肖邦不同寻常的即兴创作能力,他在华沙被誉为“第二个莫扎特”。

  第二年也就是1818年,8岁的肖邦在一次慈善音乐会上演奏了奥地利作曲家阿德尔伯特·基洛维茨(Adalbert Gyrowetz)的作品,这是肖邦的第一次登台演奏,从此跻身进入了波兰贵族的沙龙。

   1822年起肖邦师从约瑟夫·艾尔斯内(Józef Elsner,1769年—1854年)学习音乐理论和作曲,一年后公开演奏了德国作曲家费迪南德·里斯(Ferdinand Ries,1784年—1838年)的作品。1826年从中学毕业后,肖邦在音乐学院继续跟随约瑟夫·艾尔斯内学习钢琴演奏和作曲。肖邦作曲相当勤奋,他发表的第二部作品是B大调钢琴和管弦乐变奏曲(Là ci darem la mano,Op 2,1827年),来自莫扎特的歌剧唐璜(Don Giovanni),几年后在德国引起了轰动,1831年罗伯特·舒曼作为音乐评论家在莱比锡的一份19世纪最重要的音乐报纸中,以《作品二号》为题(德语:Ein Werk II)写道:“先生们,向天才脱帽致敬吧”[1],对肖邦的作品给予极高的评价。

  他十九岁时已经创作了两首钢琴协奏曲。1829年至1831年间,萧邦在华沙、维也纳和巴黎各地举行了多场音乐会,他的演出受到了专业报刊的高度评价,“柔和的演奏,难以形容的流畅,能够唤起最深感受的完美演绎。”[2],他是“音乐地平线上最闪亮流星中的一颗”[3]。1829年萧邦爱上了音乐学院的女同学Konstanze Gladkowska,但是这段秘密的爱情无疾而终。因为1830年波兰爆发了反对外国势力瓜分波兰的起义,肖邦无法回国,而肖邦的父亲也建议肖邦暂时先留在国外,1831年肖邦最终忍痛离开故乡波兰移居到了法国巴黎,开始以演奏、教学和作曲为生。

   “巴黎的生活”

  移居到巴黎后,肖邦很快爱上了这座城市,巴黎的建筑和大城市氛围深深吸引着肖邦,他在一份寄回波兰的信中写道,巴黎是“世界上最美丽的城市”。他在巴黎先是拜他的偶像法国籍德国钢琴家和作曲家弗里德里希·卡尔克布伦讷(Friedrich Kalkbrenner,1785年—1849年)为师,继续学习钢琴,但是他感觉受到了教学方式的限制,课程只进行了不到一个月。肖邦在巴黎参加音乐会的演出以赚取生活费,起先萧邦还未出名,收入仅够糊口,后来一位极具影响力的资助者带萧邦参加了银行家罗斯柴尔德家族的一次接待活动,萧邦的钢琴演奏打动了客人,转眼间赢得了一大批的钢琴学生,其中的大部分是女学生。肖邦通过音乐会、作曲和教授钢琴课,从1833年起便有了稳定的收入,经济上没有了后顾之忧,肖邦甚至有一辆私人马车和随从,他的衣服都是高档的材料制成。而相比之下,19世纪的其他音乐家如理查德·瓦格纳和彼得·伊里奇·柴科夫斯基则还需要指望着资助者的赞助。

  在巴黎期间肖邦做了多次访问,1834年,他和席勒共同访问了在亚琛举行的的莱茵河畔音乐节。肖邦、席勒还有门德尔松三人在此次音乐节中碰面并一起去了杜塞尔多夫、科布伦茨和科隆,他们三人彼此欣赏对方的音乐才华,并互相学习和切磋了音乐技艺。

  肖邦交友广泛,他的好友包括诗人缪塞、巴尔扎克、海涅和亚当·密茨凯维奇,画家德拉克罗瓦,音乐家李斯特、费迪南德·希勒,以及女作家乔治·桑。肖邦在李斯特家第一次见到了身着男装、抽着烟的乔治·桑,并对她一见倾心。

   与乔治·桑的恋情

   乔治·桑1837年肖邦因为与18岁的Maria Wodzińska一段不幸的恋情,陷入了生活危机,正在这时,他邂逅了比他大6岁的乔治·桑,这使得他又重拾了精神上的信心。

  第一眼见到乔治·桑,肖邦就感受到了她与Maria Wodzińska的截然不同,Maria Wodzińska是个典型的大家闺秀,而诗人乔治·桑看上去却是十分高傲和极具自我意识。但是肖邦与乔治·桑的恋情却是具有传奇色彩的,一方面,乔治·桑是一个热情似火的女人,受到许多年轻才俊的追求,另一方面,乔治·桑后来销毁了大部分寄给她的信件,使得人们无法确定肖邦同她之间的真正关系。

  1838年11月乔治·桑带着她的两个孩子Maurice和Solange移居西班牙的马洛卡岛上的法德摩萨镇,Maurice患有风湿症,乔治·桑根据医生的建议,希望西班牙的气候可以有助于Maurice健康状况的好转。而肖邦也一同搬到了马洛卡,肖邦一生患有肺结核,他也希望温暖的气候能够缓解他的病痛,但是事与愿违,Maurice的病情有了明显好转,而肖邦的肺结核却因为房间条件差,加上糟糕的天气,发展成了肺炎。98天后肖邦和乔治·桑离开了马洛卡岛,这段旅程虽短,但是对肖邦和乔治·桑都印象深刻,乔治·桑将这段经历记录在了她的小说《马洛卡岛上的冬天》中。

  1839年到1843年的夏天,肖邦都是在乔治·桑位于家乡诺昂(Nohant)的庄园里度过的。这是一些宁静的日子,肖邦创作了大量的作品,其中包括著名的波兰舞曲《英雄》。

  肖邦和乔治·桑的恋情在1847年画上了句号,两人都没有公开分手的原因。当时乔治·桑的女儿Solange爱上了贫困潦倒的雕刻家August Clésinger,这引发了乔治·桑一家的家庭矛盾,乔治·桑变得非常好战,当肖邦得知Solange和August Clésinger秘密订婚的消息后,非但没有反对,还表现出来赞同,这使得乔治·桑大为恼火。

   英年早逝

   华沙圣十字教堂安放弗里德里克·肖邦的心脏(就在底部花束上方)的柱子肖邦1848年在巴黎举办了他的最后一次音乐会,此后他访问了英格兰和苏格兰,本打算11月在伦敦在举行几场音乐会和沙龙演出,但由于肺结核病情严重不得不放弃这些计划返回巴黎。1849年他的病情加重,已无法继续授课和演出,最终于10月17日在巴黎市中心的家中去世,时年39岁。

  肖邦曾希望在他的葬礼上演奏莫扎特的安魂曲,但是莫扎特安魂曲的大部分是由女性演唱的,举办肖邦葬礼的教堂历来不允许唱诗班中有女性,葬礼因此推迟了近两周,最后教堂终于做出让步,允许女歌手在黑幕帘后演唱,使得肖邦的遗愿能够达成。有将近三千人参加了10月30日举行的肖邦葬礼,演唱者还包括Luigi Lablache,他此前曾为1827年贝多芬的葬礼演唱安魂曲,为1835年贝利尼的葬礼演唱Lachrymosa。

  根据肖邦的遗愿,他被葬于巴黎市内的拉雪兹神父公墓,下葬时演奏了奏鸣曲Op 35中的葬礼进行曲。虽然肖邦被葬在巴黎的拉雪兹神父公墓,但他要求将他的心脏装在瓮里并移到华沙,封在圣十字教堂的柱子里。拉雪兹神父公墓里的肖邦墓碑前,总是吸引著许多参访者,即使是在死寂的冬天里,依然鲜花不断。后来肖邦在波兰的好友将故乡的一罐泥土带到巴黎,洒在肖邦的墓上,使肖邦能够安葬在波兰的土地下。 [编辑本段]创作历程 肖邦的创作可分为4个时期,即华沙时期、华沙起义时期、在巴黎的全盛时期、晚期。

   华沙时期(早年~1830) 这一时期的创作除少数作品外,在肖邦的整个创作中不占很重要的地位。但是,它是肖邦一生创作的起点,其中已经闪耀着民族感情和民族风格的光辉,这在他的《d小调波洛奈兹舞曲》(1827)钢琴与乐队合奏的《降E大调大波洛奈兹舞曲》(1831)《C大调马祖卡舞曲》(1829) 《F大调马祖卡舞曲》(1829)、钢琴与乐队合奏的《波兰主题幻想曲》(1828)和《克拉科维亚克舞曲风格回旋曲》(1828)中都有鲜明的体现。这个时期最重要的作品是1830年作的两部钢琴协奏曲。这两部作品富于浪漫主义气质,对爱情生活的体验,对幸福的热烈向往,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明朗欢快情绪贯穿全曲。音乐富于民族民间彩,《第二钢琴协奏曲》的末乐章主题有质朴优美的马祖卡舞曲风格,《第一钢琴协奏曲》的末乐章主题则是一支带有强烈的克拉科维亚克舞曲风格的强劲、粗犷的旋律。

  

  华沙起义时期(1830年末~1831年) 在这一短暂的时间里,肖邦的创作出现了一个飞跃。《b小调谐谑曲》(1831)写于逗留维也纳时期。起义激起的爱国热情同对祖国亲人的思念交织在一起,构成一首既严峻又温存的音诗。《c小调练习曲》(别称《革命练习曲》,1831)《d小调前奏曲》(1831)则写于得知华沙沦陷之后,激愤悲痛之情同严整洗练的艺术形式之间达到高度完美的统一,成为肖邦早期音乐创作中的杰作。同时期创作的《a小调前奏曲》则充满了迷惘、茫然的情绪,音乐构思奇特而新颖。

  

  在巴黎的全盛时期(1832~1845) 在肖邦这一时期的创作中,深刻的民族内容,富于独创性的艺术形式和娴熟的音乐风格使他的艺术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他的创作涉及到钢琴音乐的各种体裁,从练习曲、前奏曲、马祖卡舞曲、波洛奈兹舞曲、夜曲、圆舞曲、即兴曲,直到结构更为复杂的叙事曲、谐谑曲、奏鸣曲,都获得了丰硕的艺术成果。肖邦的绝大部分练习曲都是在这个时期创作的,其中《E大调练习曲》(1832) 《b小调练习曲》(1834)、《a小调练习曲》(1834)等最为突出。

  《E大调练习曲》是一首感情温存、深沉的哀歌,它的曲调属于肖邦创作的最优美的曲调之一,倾注了对祖国无限爱恋的感情。《b小调练习曲》则是一首充满了阴郁激愤情绪的作品。它的主题紧张强烈富于戏剧性,而它的中部却渗透着一种沉思宁静的悲凉气氛。在适宜于主要表现单一形象的练习曲体裁中,采用如此强烈的双主题对比的原则以造成尖锐的戏剧性冲突,这在肖邦的练习曲中也是不多见的。

  《a小调练习曲》则情感严峻,气势磅礴,全曲由号角性的简单音乐动机发展成为波澜壮阔的巨流,把音乐推向戏剧性的悲壮的高潮,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肖邦的3首奏鸣曲中,在内容的深刻性和艺术的独创性方面最突出的是《降b小调钢琴奏鸣曲》(1839),其中的第3乐章《葬礼进行曲》,寄托着对华沙起义中为民族解放而献出生命的烈士的哀思,是肖邦音乐中最脍炙人口的篇章之一。

   夜曲是肖邦创作中最富于浪漫主义气质的体裁。他早年创作的夜曲深受英国作曲家J菲尔德夜曲的影响,追求音乐风格的细腻、华美和典雅秀丽,有比较浓厚的浪漫主义感伤情调。流亡巴黎后创作的夜曲在内容上愈加深刻,音乐风格也更富于个性化了。他的《c小调夜曲》(1841)完全摆脱了菲尔德的影响,主题朴实无华、严肃而又悲哀,音乐的发展愈来愈富于戏剧性。它标志着肖邦已经将夜曲的创作提高到前所未有的水平,大大地挖掘了夜曲的表现潜力,使它成为一种能容纳深刻社会内容的音乐体裁。

  肖邦的4首叙事曲全是这个时期创作的,其中有的是直接同波兰的民族史诗和民间传说相联系。如《g小调叙事曲》(1835)的创作是直接受到了波兰民族诗人密茨凯维奇的长诗《康拉德·华伦洛德》的启示。肖邦把握了为民族献出生命的英雄华伦洛德的深沉、严肃、大无畏的性格以及贯穿整个长诗的紧张的悲剧性气氛,将它们体现在严整的奏鸣曲快板乐章的形式中。《F大调叙事曲》(1839)则取材于同一位诗人的民间幻奇故事诗《希维德什扬卡》。原诗描写一个负心的少年猎人,由于背叛了爱情誓言终于受到了惩罚,被希维德什扬卡仙女拖入湖底。肖邦在这首叙事曲中没有企图去描绘或暗示原诗的故事情节,而是用高度概括的方法展现了两个相互对立的情境,通过它们之间矛盾冲突的发展来揭示原诗的意境和感情气氛。波洛奈兹舞曲是肖邦在这个时期创作中民族精神体现得最为强烈的体裁。他早年创作的波洛奈兹舞曲中的那种注重外在华丽效果的倾向被一种深刻、强烈的民族精神和朴实无华、刚毅豪放的艺术风格所代替。肖邦或从波兰民族历史上的英雄人物中吸取精神力量,或从缅怀祖国光荣的往昔,悲叹今日沦亡的苦难中激励自己的民族感情,以抒发他内心的郁愤,振奋民族精神。

  《A大调波洛奈兹舞曲》(1838)是一首胜利凯旋的颂歌,贯穿始终的管弦乐队般的丰满强大的音响,展现了古代波兰庆祝民族胜利时光辉灿烂的情景。《c小调波洛奈兹舞曲》(1839)则是一首哀叹祖国沦亡的沉痛音诗,主题的感情基调是悲哀和压抑的,但丝毫没有感伤。《升f小调波洛奈兹舞曲》(1841)规模宏大,富于戏剧性,它同对波兰历史上的民族战争情景的想象有联系。悲壮严峻的首尾部分同色彩暗淡、感情忧郁的中间部分形成对照,在波洛奈兹舞曲体裁中别具一格。

   《降A大调波洛奈兹舞曲》(1842)是同类体裁乐曲中性格最刚毅、豪迈,气势最宏伟、磅礴的一首。它的主题具有果断、刚健的节奏,热情豪迈的旋律以及明亮的大调式和声,体现着不屈不挠的民族英雄豪杰的形象。乐曲的中部富于鲜明的造型性,马蹄声同号角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战马奔驰、月光剑影的古代沙场的情景。作曲家思古的幽情同现实的感情融合在一起,形成了一股汹涌澎湃的民族感情的巨流,不可抑制。

  晚期(1846~1849) 这一时期肖邦的创作呈现出明显的衰退趋势。《幻想波洛奈兹舞曲》(1846)是这个时期的重要作品,虽然在这里已经听不到像《降A大调波洛奈兹舞曲》那样高昂、豪迈的声音,但它的那些由于对祖国、民族未来的某种憧憬而唱出的激昂慷慨的段落仍是极富于感染力的。《g小调马祖卡舞曲》(1849)、《f小调马祖卡舞曲》(1849)是肖邦最后的两部作品。前者是一首亲切、温存的歌,表达了对生活的最后一点眷恋;后者在淡淡的哀愁中倾诉着对故国和亲人的最后思念。 [编辑本段]肖邦作品概览 肖邦的作品以钢琴曲为主,虽然他不少作品技巧颇为艰深,但是他从来不会以炫技为最终目的,肖邦的作品更注重诗意和细腻的情感。

  独奏曲

  作为一个波兰的作曲家,肖邦为故乡的波兰舞曲和玛祖卡做出了里程碑式的贡献。其中最早的作品是1817年的G小调波兰舞曲(K 889),那时肖邦才刚7岁,肖邦一生都在作波兰舞曲,年轻时候的许多波兰舞曲作品最后都没有发表,因为他认为这些作品过于单调。肖邦先是专注于先驱卡尔·马利亚·冯·韦伯和约翰·倪波穆·胡梅尔的作品,此后在巴黎完成的作品中充满了肖邦对家乡波兰的渴望和思念,他所有现存的波兰舞曲(从Op 26 No 1开始),都有一段华彩乐章作为开场。

  玛祖卡与波兰舞曲不同,在19世纪初还是一个相当崭新的音乐形式,但很快就风靡了全欧洲。肖邦不仅在城市沙龙中听玛祖卡,也在波兰听民俗原始形态的玛祖卡,15岁时完成了他的第一部玛祖卡(B大调玛祖卡,891年—895年),最具特色的是对变音阶的精彩运用和五度音阶的低音,从Op 6(1830年—1832年)起的玛祖卡多使用循环的形式。

  总的来说,肖邦的这些作品并不适合于舞蹈,因为它们大都节奏过快,他的华尔兹作品也是如此。肖邦的华尔兹是为沙龙谱写的,大都使用大调,因为大调比小调更加欢快,其中著名的有《一分钟圆舞曲》,作品节奏极快,而且充满激情,其实它并非人们经常所听到的那样,不是为了让人尽量在一分钟内演奏完毕,肖邦本人或其他钢琴家是否能够在一分钟内完成作品的演奏也不得而知,之所以取名《一分钟圆舞曲》,是要表达“把握瞬间”的意思;这部作品的灵感来自一条追逐自己尾巴团团转的小狗,所以这部圆舞曲也被称为《小狗圆舞曲》。

  另一类肖邦所发展的音乐形式是夜曲,肖邦共有21部夜曲作品,他的夜曲作品很大程度上受到爱尔兰作曲家和钢琴家、夜曲的发明者John Field的影响,而肖邦的夜曲作品听上去更加地和谐,充满变换的韵律,曲调也更加灵活,有美声唱法的风格。

  24首钢琴前奏曲创作于肖邦在马洛卡的短暂旅程中,按顺序对应着五度音阶,从C大调开始,到A小调结束,大小调交替。

  奏鸣曲

  肖邦大量的钢琴作品中只有3部奏鸣曲,当时维也纳古典主义音乐对音乐形式的严格要求,使得肖邦无法自如掌握,或者肖邦可能是根本不愿意受形式所约束。肖邦的第一部奏鸣曲是早期创作的,献给了他的老师Józef Elsner,他的第三部奏鸣曲(op58,1844年)是一部纪念作品。

  最受欢迎的是钢琴奏鸣曲2号B小调(Op 35,1839年),其中的第三乐章是著名的《葬礼进行曲》(Marche Funèbre),这个乐章与之前的Grave – Doppio Movimento和诙谐曲(Scherzo)乐章,以及之后Finale的节拍,初听起来前后没有关联,但是音乐学的研究却发现之间联系紧密。肖邦的这部钢琴奏鸣曲作品在当时便引起了争议,第一,奏鸣曲的所有乐章都是用小调写的,这在当时是不同寻常的,小调奏鸣曲习惯上至少应当有一个乐章使用大调;第二,各个乐章的主题令人憎恶,这引起了舒曼的抗议,第一乐章Grave – Doppio Movimento令人喘不过气来,第二乐章Scherzo诙谐曲近乎粗暴地激烈,第三乐章葬礼进行曲被舒曼形容成“残暴”(德语:grauenhaft),而第四乐章则缺乏曲调,所有这些在当时都是不合时宜的。

  除此之外,肖邦还作有4首叙事曲和4首诙谐曲,都是相当精致的作品。肖邦的练习曲op10、op25和另外三首肖邦去世后才发表的作品,对弹奏技术的要求很高,同时又非常适合于音乐会上的演出,代表作品有C小调《革命练习曲》(Op 10 No 12)。肖邦将练习曲带入了一个新的境界,此前的练习曲,比如卡尔·车尔尼的练习曲,大都只专注于教学目的,而后来的弗兰兹·李斯特、亚历山大·斯克里亚宾和克劳德·德彪西也都对练习曲做出了发展。

  肖邦的即兴曲作品中,代表作品是升C小调《幻想即兴曲》,它是在肖邦去世后才发表的,因为肖邦在作曲完毕后才发现,作品的中段与波希米亚作曲家Ignaz Moscheles(1794年—1870年)的一首钢琴作品惊人地相似,所以肖邦不愿意将其发表。

  协奏曲

  除了独奏作品外,肖邦还有2部钢琴协奏曲1号(E小调)和2号(F小调),也是许多钢琴家在音乐会上常常演出的作品。

   第1钢琴协奏曲(E小调,OP11)作于1830年,由1830年10月10日首演。肖邦在给友人的信中曾对这首作品有以下说明:“新协奏曲的慢板乐章是E大调,我并不特别要求此部分强劲的力度。我是以浪漫、平静、略含忧郁的心情作了这首作品,必须非借此让人产生像是在眼望着一个能引起无数快乐的回忆那样的印象不可。比如像是美丽的春天的明月良宵那样的印象。”这首作品呈献给钢琴教师卡尔克布伦纳(Kalkbrenner,1788-1849)。

  1庄严的快板,E小调。形式是追随莫扎特确立的古典协奏曲形式,先由管弦乐合奏第一主题,第二主题由弦乐以E大调奏出。钢琴出现后,极尽技巧化而华丽地表现这两个主题,然后以管弦乐合奏结束呈示部。发展部为C大调,钢琴从处理第一主题后半段始,此后诸主题在多种转调中发展。再现部调子改为G大调,最后以钢琴灿烂技巧发挥的激动达到高潮。

  2浪漫曲,甚缓板,E大调,有夜曲风格。主题如歌性格,由两部分构成。其后半段以B大调开始,间奏后进入激动的中段,以强音出现升C小调略呈灰暗的新主题。此主题奏完后以升G大调回到仍装饰得很复杂的主题后半段。尾奏使用序奏部材料,以音阶与琶音三连音轻快的动态装饰,然后像烟雾消失般结束。

  3回旋曲,甚快板,E大调。钢琴谐谑地诱导出第一主题,产生妙趣横生的反复进行,插入的方式极有莫扎特的魅力,结尾是华丽的尾奏,以钢琴奏三连高音阶性乐流结束。

  代表作品

  肖邦共发表编号作品65首(Op 1 - Op 65),去世后发表11首(Op 66 - Op 74,其中Op 72有3首)。

  其中包括比较有名的有:

  第一钢琴协奏曲

  第二钢琴协奏曲

  降E大调华丽大圆舞曲

  降D大调“小狗”圆舞曲,又称“一分钟圆舞曲”

  升C小调圆舞曲

  降A大调圆舞曲《离别﹑告别圆舞曲》

  降G大调圆舞曲

  A大调波兰舞曲《军队》

  降A大调波兰舞曲《英雄》

  降E大调夜曲

  升F大调夜曲

  降B小调夜曲

  降A大调夜曲

  第二十三号玛祖卡舞曲

  第四十四号玛祖卡舞曲

  C小调练习曲《革命》

  E大调练习曲《离别﹑离别曲﹑悲伤练习曲》

  第一号叙事曲

  第一号诙谐曲

  第七号前奏曲

  升C小调幻想即兴曲

  革命练习曲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接触过作文吧,写作文可以锻炼我们的独处习惯,让自己的心静下来,思考自己未来的方向。如何写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作文呢?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公园里的景色优秀作文400字(精选10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公园里的景色优秀作文1

 晚上,我到公园里去玩,倾听大自然的声音。

 公园里绿树成荫、鲜花盛开、小桥流水,在这样的环境中,公园成了小虫子的欢乐世界,它们欢悦地唱着歌,蚂蚱们拿着自己的小提琴弹奏起来,还有萤火虫儿来伴舞,它们世界多彩迷人,我陶醉在它们的音乐中。

 雨来的突然,公园里响起了美妙的交响曲。每一片树叶,每一棵小草,每一朵小花都成了小鼓、钢琴、小号的笛子,雨挥动着千千万万个手指在它们身上敲敲打打,“叮叮咚咚”地组成了一首独一无二的交响曲。当雨还来不及用凉丝丝的雨滴划上一个休止符时,暴雨来了。狂风卷着暴雨,加上闪电雷鸣,使得曲调骤变,变得激烈而沉重起来,“轰隆隆,哗啦啦”雨水渐渐地小了,曲调开始变得是那样的祥和而安宁。这时,一道夕阳映入眼帘,我发现了一只雪白的精灵在烈焰般的夕阳之中自由的飞翔。哦,我仔细的一看,原来是一只小白鸽,它唱着清脆动听的歌曲······

 时间不早了,我该回家了,我告别“音乐家”们带着满怀的好心情,好记忆回家了。

公园里的景色优秀作文2

 春天是个鲜花有盛开的季节,也是一个多姿多彩的季节。

 春天的一天,妈妈带我来到人民公园去玩。一进门,我就看到了一座假山,假山上面有座亭子。假山的周围还有许多大树和颜色鲜艳的小花。

 我们往里走,路的四周全是柳树。一阵微风吹过,柳树的枝条就随风摆动,像个长着长发的小姑娘。周围还有一大片一大片的草地,小草从地面探出头来,好像在看这个世界。

 我们接着往里走,前面有条小河,小河里冰雪融化,河水“叮咚”。小河里的小鱼探出头来,好像在看我们呢!小河上还有野鸭,它们欢快地在水里游着。河面上还有船,人们都在排着队划船。

 这时,我看到了游乐园。游乐园里有过山车、摩天轮、跳伞……好多好玩的。我就让妈妈带我去玩了一圈。坐过山车下来的时候,妈妈有点晕了,可是我还想玩,妈妈说:“下次再来玩吧!”我看看天说:“好吧,现在也不早了。”

 于是,我们恋恋不舍的离开了人民公园。一路上,我不停地说着:“人民公园真美啊!”

公园里的景色优秀作文3

 春天来了,天气变得暖和了。小河里的冰融化了,河流的声音像一首美妙的歌曲。柳枝发芽了,柳条像小姑娘梳的辫子。小草钻出来了,像给大地穿上了一件绿衣服。五颜六色的花都开了,像给大地的绿衣服添上了色彩。小明坐在公园的小河边画春天的美景。

 夏天到了,天气变得热了起来。天上的太阳像一个大火球照在了小朋友的头上。树上的知了不停地叫着,好像在说:“天气太热了。天气太热了。”草地上的小草和鲜花更茂盛了,小明在公园的小河里悠闲地游泳。

 秋天到了,秋高气爽,树叶都黄了,有一些树叶还随着秋风飘落了下来。小草枯黄了,鲜花少了。一群大雁排成人字形飞到南方去过冬。树上的果实都成熟了,苹果和梨都挂满了枝头。小明在公园的小河里划船。

 冬天到了,天气冷了,树上的叶子一片一片的都落了下来。小草和鲜花都没有了,地上光秃秃的。雪花纷纷扬扬地飘落了下来,像给大地穿上了一件厚厚的棉衣。河里的水都冻冰了。小明穿着棉衣戴上手套和帽子在河里的冰上滑冰。

公园里的景色优秀作文4

 春天是一个生机勃勃的季节,今天,我来到公园里游玩。

 湛蓝湛蓝的天空好像一条蓝绸子一样洁净。洁白的云朵仿佛一位魔法师,一会儿变成绵羊,一会儿变成白兔,一会儿又变成棉花糖……真是太奇妙了!

 远处,连绵起伏的山峦层层叠叠,放眼望去,绿的似翡翠。郁郁葱葱的树林里,一棵棵树木像一位位士兵在站岗放哨,保护着祖国的每一寸土地。这里的树可真多,有一年四季常青的雪松,有高大挺拔的广玉兰树,有叶子长得如同小手掌般的枫树,有叶子带着清香的香樟树……真是千姿百态啊!

 草地上,五彩缤纷的花朵吸引了一群勤劳的小蜜蜂前来采蜜。美丽的蝴蝶一个劲儿的围着花儿翩翩起舞。欢奔乱跳的小白兔、可爱的小松鼠也都在这绿草如茵的草地上做起了“游戏”。

 最近处,清澈见底的小河如同一条透明的`蓝丝带静静地躺在大地妈妈的怀抱中。一群群小鱼摇头摆尾地游着,成群结队的小鸭子一边游一边发出“嘎嘎”的叫声,好像在说“这儿真美,我要住在这里!”小乌龟呀,真是个胆小鬼!走一步东瞧瞧,西望望,就怕遇到敌人。一阵风吹来,一只只小鸟在天空自由自在地飞翔,叽叽喳喳的,好像在说:“我找到安家的地方了!”

 春天的公园真美啊!

公园里的景色优秀作文5

 可爱的春姑娘迈着轻盈的脚步,轻轻地向我们走来了。她来到了公园轻轻地吹了口气,顿时,公园一幅欣欣向荣的景象,美丽极了。小草听到了春姑娘的呼唤,它悄悄地探出了尖尖的小脑袋,嫩嫩的,绿绿的,在春风的吹拂下,轻轻地摆动着它那柔嫩的身躯,好像是在欢迎着春姑娘地到来。

 公园门口的各色各样的野花,一起纵情怒放着,红色的,白色的,金色的……五彩缤纷它们就像春天的使者在迎接着每一位游客。

 走进公园来到小河边,岸边的垂柳也换上了春装,嫩嫩的叶子张出来了,在微风的抚摸下,柳条轻轻的浮动着水面,宛如春姑娘细细的长辫子。桃树,杏树,杨树也不甘落后,绽开灿烂的笑脸,使劲的抽出嫩绿的枝叶,争先恐后的向游客展示着自己美丽和优雅的姿态。

 抬头仰望,天空可真热闹,各式各样的风筝在空中飞舞,这是老人和孩子们在放风筝,他们奔跑着,跳跃着,空中回荡着人们快乐的笑声。风筝俯视着人们,好似在点头微笑,公园里的人渐渐多了起来,每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快乐,人们尽情的享受着美好的春光。

 我爱春天,春天是一片生机勃勃的;我爱公园里的春天,公园里的春天是多姿多彩的,如诗如画的。

公园里的景色优秀作文6

 来到公园门口,我闻到了一种扑鼻而来的清香,走进一看,原来是那些漂亮的花儿在散发自己的香气,五颜六色的花儿好像在说:“小女孩,谢谢你的观赏。”我笑着说:“不用谢。”

 又来到了清澈的水池旁,看见了在水中游来游去的鱼儿,我笑眯眯的说:“你好呀!”鱼儿听了我的话,高兴的用它的尾巴把水池里的水往我脸上泼,它好像在说:“你好。”

 我来到了草丛中,听见了鸟儿正唱着那美妙动听的歌儿。我仰着头,对树上的鸟儿说:“鸟儿,你唱的歌儿真好听。”鸟儿望着我笑了笑,好像在说:“谢谢你的夸奖。”

 最后来到了动物园,看见了可爱的大熊猫手里正拿着一把竹子,好像在说:“我请你吃竹子。”我笑着说:“谢谢你,我已经吃饱了,不能再吃了。”

 我往前面一看,有两只猴子在树上摘香蕉,猴子摘完了香蕉,立马跳到了地面上,它吓了我一大跳,我以为它要往我身上扑,它看见我被它吓到了,一边走,一边回头看我,好像在对我说:“对不起,我不是故意的。”我对它笑了笑,它不好意思的跑啦!

 这就是公园的美景。

公园里的景色优秀作文7

 我去过的地方有非常多像长城、十三陵、故宫等等,而我印象最深的那就是北海公园了。

 走进公园的大门,就可以看到这里绿树成茵。向远望去,即能看见白塔高高耸立在青山上,再将视线向下拉,就是一个大湖,湖水碧绿。往里走,就能见到一些古香古色的小亭子,一些栩栩如生的石狮子和工艺精湛的香炉。在这里,到处都能看到柳树、松柏、杨树……真可谓是绿树环绕。这时来此散步,呼吸着饱含水分的清新空气,使人精神百倍,心旷神怡,让人流连忘返。

 这里不但景致好,而且名胜古迹繁多。像五龙亭、北海的长廊等……其中最著名的就是白塔了。白塔有着印度塔的风格。塔身有19层,塔顶挂着一个铜片,上面有一些风铃,一阵风吹来,风铃发出清脆悦耳的响声,传得非常远,非常远……它们奇特的构造、金碧辉煌的琉璃瓦、鲜红的柱子……给中外游客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北海的长廊默默地讲述着一个个故事。它的横梁和檐上都绘画着一幅幅画,每一幅画都是一个动人的故事。这些绘画精美、耐磨,久经风霜不褪色,每幅画还描了金边,让人赞不绝口。

 我喜欢北海。它是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的骄傲,是咱们祖先用勤劳和智慧的双手创造出来的,所以,我喜欢北海。

公园里的景色优秀作文8

 今天,我和姐姐来到了一个小公园,里面虽比不上我们的柳候公园但是也有不少东西。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个小喷泉,因为喷泉很少在白天开所以我就没能一饱眼福了。不过听姐姐说这里晚上很漂亮,水在灯光的照耀下五光十色的格外美丽[但不能和我们的广场比啦]!有些淘气的小水珠在不经意间落到了一旁正在散步的人们,人们很高兴因为水珠带给他们清凉!

 喷泉的右边是一个小游乐场,里面有一些能让小朋友高兴的器材。走到附近,随处可听见孩子们传来的欢声笑语,心情也会开朗了许多。

 我被花香吸引住了,好美呀!这里的荷花吸引了我的目光,虽然只有十几朵但还是很迷人。瞧它穿着一件粉红色的外衣,有着细长的腰肢,腰肢在这条草绿色的裙子的衬托下显得格外迷人。瞧!它正在对我微笑,还在微风的吹拂下舞动着美丽的腰肢,在蓝天白云的衬托下,仿佛是一幅画,画中是一幅世外桃源的人间仙境。此时此刻我正陶醉在这‘画’中,细细的欣赏,慢慢的品位着,正在想着有一只蜻蜓伏在荷花上……

 我爱小公园,但是我更爱这美丽、迷人的荷花。

公园里的景色优秀作文9

 星期天,我和妈妈来到人民公园,买完票我就迫不及待的向大门口奔去。

 进了大门,我就被一阵阵浓浓的花香所包围着。只见大门两旁盛开着漂亮的桃花和迎春花,在微风的吹拂下频频点头,就像在迎接我们的到来。沿着花坛一直向前走就是一座座连绵不断的假山,假山上刻着一首首经典的论语,还有一道道飞泉如雪的瀑布,真可用“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来形容。

 顺着假山旁边的小路,一直向前,就到了动物园。那里有海豹、有狮子、有孔雀……最引人注目的还是那活泼可爱的小猴子,只见它抓住铁链身子一悠一荡,居然悠闲的荡起秋千。不一会儿后腿骤然一蹬,居然飞跃到更高的假山上,一双腿稳稳当当夹住了树藤,毫发无损。有趣极了。我给它扔了个花生,它“蹭”的一下从树藤上窜了下来,迅速的抢到花生,用嘴咬开花生壳,津津有味地吃了起来。看着它可爱的样子我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

 时间过得飞快,黄昏已经到来,该回家了。我多么期待下次能继续来观赏这漂亮的人民公园。

公园里的景色优秀作文10

 我家旁边有一个美丽的公园。

 一进门,映入眼帘的就是那争奇斗艳的百花,五颜六色,艳丽动人。

 春天来了,正就是百花齐放的时候,然而各种花都争先恐后的开放了,月季花也不甘示弱,开出一朵朵迷人的花。远远望去,翠绿的枝叶衬着一朵朵深红色的花,艳丽多姿,充满生气。走进一看,花瓣一层一层的,像位美丽的少女。

 盛夏时节,茉莉花开放了。细长的花瓣雪白雪白的,洁白无暇。像雪花一样柔软滋润。它的花蕊就是**的,上面满就是花粉。那桃形的花骨朵也惹人喜爱,就像用白玉雕成的。有时候阳光照射在洁白的花朵上,显得晶莹耀眼。夜晚,当银白的月光洒在大地上。从绿叶间露出来的茉莉,更显出它的高雅气质。

 秋天,五颜六色的菊花争艳斗放。有红的、黄的、绿的、白的,还有粉红色的。红的像火,黄的如金,绿的似翡翠,白的像雪花,粉的如彩霞。朵朵傲霜吐艳,竞相开放。

 冬天,当百花凋谢时,梅花却傲然挺立,然而像松柏那样傲风霜,斗严寒。梅花千姿百态,那些似开未开的花,外面的花瓣已经绽开,可里面却还紧紧的抱在一齐,这多像一个害羞的女孩呀!梅花不与百花争艳,这种精神多么可贵。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anai/1017421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0-30
下一篇2023-10-3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