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与远方”的故事

“诗与远方”的故事,第1张

我崇拜并敬仰那些在思想上有引领、行为上起示范、道德上有榜样作用的有益于社会及民众的人们!

在大师面前,我不敢多说,我相信丹教授知道我见到她时说的“您是我敬慕的人”那几个字是源于我的心底。

能够请到丹教授这样知名的学者来黔讲座,于听众来说千载难逢。所以,人们趋之若鹜,慕名而来,把本地当下最大的会场坐得满满的,竟连走廊里也挤满了人。

丹的开场白很有亲和力。她从自己穿着的土家族西兰卡普民族服装讲起,讲到本土文化和民族文化的融合,讲到黔江文化的独特魅力,自然引申到世界文化的相同与不同,讲到她刚刚去过的印度、北欧等地,感慨人性的光辉在自然、在淳朴。接着,讲到了孔子,她旁征博引、信手拈来,她用词贴切、字字珠玑,她语言流畅、悦耳动听,所有这些元素组成了一个大大的、把听众包裹得严严实实的磁场,让人折服,也让人信服。

“文化是什么?”

丹教授一个提问既是讲座开始的引子,也引发了听众的心智。“文化一词出自周易:观乎人文,化成天下。文化一词在这里是动词,是观察、教化的过程”,“文化能改变的是内心对世界的态度”。

教授从近期刚刚去过的异地,讲到印度的空巴梅拉为什么能够集聚那么多的人心?她说“是12年的等待成就了印度人对空巴梅拉的虔诚和盛大”。总结出“等待才是美丽的”、“在贫穷的日子里人是容易感恩的”等富有哲理的精辟语言。她称赞挪威是“有完美福利制度的国家”,感叹那里的人有“文明背后不变的人心”。指出现在各地的节会办得太过频繁,没有了等待的空间,也失去了等待的美丽。自然,那些节会就会慢慢失去其魅力和吸引力。

当她谈到旅游时引用了苏东坡的诗句: 此心安处是我乡。 认为 “人在旅游中其实是在完成生命的邂逅:邂逅这里的风景、邂逅这里的生活方式、邂逅这里从未相遇的自己” 。

我很欣赏这样的说法,相信这也是旅游的最高境界了!

丹教授讲到孔子“吾,一日三省乎吾身”时对“三省”进行了释义,即:于事业而言,要忠诚;于社会而言,要诚信;于自己而言,要加强学习。谈到孔子的理想“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时感言“远大的理想与朴素的生活有什么关系呢?”。然后谈到孔子对“孝”的解释为“色难”,强调“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不然“子欲养而亲不待”了。

这些道理,听众谁都不会不明白,就如丹教授所说,《论语》里讲的其实都不是难懂的大道理,都是些生活中的家长里短和怎么样为人处事。但难的是怎么去做到,难的是天天对父母长辈有个好脸色!

“怎样与人相处呢?” 丹教授从朱熹的拆字释义法进行了讲授。

如一个“忠”字拆开了分析就是“真正的真诚是忠乎自己内心的底线”,而不是对规矩的、领导的、长辈的忠诚;

“恕”字折开来讲就是要“将心比心,这样就能够宽恕对方”。还说,“近己为忠,近人为恕”,其实就是要做到“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是的,一个人的言行,其实都印证了这样一句话 “每个人的此刻。都是他(她)所有历史的总和” ——我相信这话,因为,我们现在的言行,都受着以前生活经验和经历的影响。

丹总结到“人这一辈子,其实就做两件事:一是与人打交道,二是与事打交道”,要用“恕”对人,用“忠”对事。

最后,教授着重对“恭”、“宽”、“信”、“敏”、“惠”五字进行了释义。其中讲到“快乐的要素”是“面对一件不快乐之事,如果不能改变就改善,如果不能改善就宽容,如果不能宽容就放弃”。

其实,她就是要大家懂得选择、舍得放弃啊!

——这又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的事。人来到世上时,最初的也是最本能的动作就是握紧拳头,抓住什么了就会紧紧握着不放。所以,“选择”是智慧,而“放弃”就是对自我的挑战。

按照行程安排,午饭后丹教授就离开了。尽管时间很紧,但她还是接受了邀请,决定下午到小南海自然风景区看看。

作为旅游工作者,这也是我们所希望的。所以,我和另外几个人早早的就赶到小南海。快到三点了,他们才姗姗而来,并说争取在四点钟前就折返。我想:一个小时就只能是跑马观花了,怎么才能让教授在这么短的时间里看到尽量多的景物还能留下深刻的印象呢?

丹教授看来也很急,面对一百多年前自然形成的国内目前最大的堰塞湖没有表现出太大的兴趣。湖面只游了一半,按照安排,在后码头上岸后就去十三寨。当导游告诉她下一站的目的地去土家族生态博物馆后,她明确表示不去看了。我听了赶紧上前解释说不是室内博物馆,是生态博物馆,就是您上午讲到的“土家十三寨”。她想了想,说“好嘛,去看看自然的东西”。

路上,丹教授对一路上的景物好像还是提不起多大的兴致,她的秘书委婉的对导游说:丹教授想静静的感受一下风景。

进入十三寨土家摆手堂,我们希望教授看看表演,说村民正在为“51”的到来排演节目,并不是为她刻意准备的。丹教授有些勉为其难的坐下来说,就看一个吧。村民们实在憨厚淳朴得可爱,每一个姿体表达的除了是庆祝丰收、传达喜悦外,更像是一群小学生在认认真真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

我注意到教授的脸色还是没有多大的愉悦,心里就着急起来:再听一首山歌好吗,也是村民演唱的,是原生态的——我那模样,真的有点像在对一个大客户推销积压已久的宝贝山货一样。

丹教授说“不用了,在摆手舞的音乐里已经感受到了山歌的韵味”。

但我们不甘心就这样让教授离开这里,因为,我们知道,这样离开,她对十三寨的印象就会打折扣,说到底,就会对我家乡的形象打折扣。所以,等摆手舞快要结束的时候,我又凑上前去:教授,我们再去看一个寨子吧?那可是十三寨最有特色的院落哦。旁边的同志也竭力推荐,并介绍起院落的特色来。丹教授答应了,还是先前那句话:是自然的、原生态的,我就去看看。

不出所料,当丹教授踏上通往何家大院那条用自然山石砌成的石缝间长满了青草的石阶的时候,我看见教授的眼睛亮了,那里面有欣赏,有惊喜,还有感叹。这时候,我的心才终于放了下来。只有当游客——尤其像丹教授这样有品位、有影响力的客人喜欢这里的山水和风土人情时,我的自豪之情、责任之感才会油然而生,也才会感到宽慰和鼓舞。

在这个院落,感动的不仅仅是教授,连我们本地人,都在古老的建筑中、淳朴的民风里看到了民俗文化的符号、找到了慰藉疲惫心灵的元素。

也是从这里开始,教授才把手中的相机镜头从景物转向了人物,并主动和村民合影。当她捧着村民自家采摘的野茶、在村民的“送郎调”山歌声中依依不舍、挥手道别时,我看见她的眼里亮闪闪的满是喜悦和留连。我知道,那是自然山水和土家民俗风情的魅力吸引了她。

来也匆匆,去也匆匆。丹教授对于这方水土和这方人,只能算是“惊鸿一瞥”,但她留下的影响,一定是深远的。

我想,于她这样的文化人来讲,远方的美丽山水,一定也会给他们留下同样深远的影响的。

毕竟,诗与远方从来都在一起!

提到“苏州园林”,不少人脑中会自然浮出想象:踏过碧泉一池、堆叠山石,漫步亭台轩榭、曲径长廊,手捧一盏香茗,便可倚楼听雨、品闻花香。

始于春秋,盛于明清,苏州园林从古至今是诗意江南的代表。历经千百年风雨洗礼,苏州城内目前尚存100多座古典园林,其中拙政园、留园、网师园等9处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文化遗产。

一径抱幽山,居然城市间。置身坐落在苏州市中心的园林庭院,顿感清幽闲适,让人“不出城郭而获山水之怡,身居闹市而得林泉之趣”。走走停停,游人难免心生困惑:在自然风光匮乏的闹市,苏州园林是如何实现可赏、可游、可居的?

三万顷太湖裁一角,七十二山峰剪一片,集山川城郭于一园内,这便是苏州园林。

(小标题)“咫尺乾坤”

2500多年前的春秋时期,吴王阖闾称雄一方,下令大夫伍子胥造阖闾大城,苏州建城史由此展开。此后吴国王室兴建夏驾湖、姑苏台等大量苑囿别馆,开启姑苏城内造皇家花园的传统。随着战火纷争,如今留存下来的多是宋元明清时期士绅官贾的私家庭院。

初春时节,位于苏州城东南隅的网师园内暗香浮动。这座占地约8亩的园林,是江南中小型园林的典范,被誉为“小园极则”。洞门前、花窗下、假山旁,腊梅与园林景致搭配成趣,移步换景,让人不禁感叹“虽由人作,宛自天开”。

雅致的园林之景源于太湖山水。北宋末年徽宗皇帝赵佶,下令征集太湖花木湖石,后运到汴京(今河南开封)开造园林。此事由苏州人朱勔负责办理,他借机敲诈勒索,到处搜寻奇石异卉,这就是 历史 上的“花石纲”事件。据传如今苏州织造府遗址的瑞云峰,正是当时征集后未运走的“花石纲”遗物。

园林的精巧更与匠人技艺密不可分。永乐年间,主持建设北京故宫的蒯祥就是苏州香山人,香山匠师手艺精绝,有“江南木工巧匠皆出于香山”的美誉,而苏州古典园林多出于“香山帮”之手。

“山石、花木、建筑、水景是造园的四大核心要素,造园者将这些要素相互交织,构成数不尽的斑斓组合,让园林层次错落有致,达到赏心悦目的效果。”苏州园林博物馆馆长薛志坚介绍。

正如作家叶圣陶在《苏州园林》一文中所说,“池沼或河道的边沿很少砌成齐整的石岸,总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还在那里布置几块玲珑的石头,或者种些花草。这也是为了取得从各个角度看都成一幅画的效果。”

始建于明代的拙政园,是当今苏州面积最大的园林,由御史王献臣弃官回乡后,在唐人陆龟蒙宅地和元代大弘寺旧址上拓建而成。名著《红楼梦》的诞生与拙政园不无瓜葛,相传康熙年间曹雪芹出生于园内,少年时常在园中徜徉,书中大观园的许多景致描写便取材于拙政园。

站在最能代表拙政园特色的中花园内,能见以挖池堆山方式筑成的三座小岛,水流潺潺,树木层叠,给人“曲径通幽”之感。拙政园管理处副主任程洪福表示,拙政园东西向较长,而南北直线距离仅50米,造园者通过石桥、水面、小岛等细节,将整个园林分割成多个空间,由此实现“咫尺之内再造乾坤”的效果。

拙政园内诸多庭院以白色墙体为背景,点缀少许竹子和石头,留下或多或少的空白。而在相隔不远的古城园林集聚地带,坐落着由知名建筑大师贝聿铭设计的苏州博物馆新馆,步入其间,仿佛也能感受到观园之趣。

同拙政园一样,苏州博物馆新馆也选取白色为建筑主色调,辅以适当黑与灰,好似中国画的白描。整体以水池为中心,北部以拙政园院墙为界,所有展厅流线皆围水而设,像是为追求古典园林意境而造,以“神似而非形似”的方式传承了园林艺术的 历史 文脉。

(小标题)“天人合一”

清朝咸丰末年,一场兵燹突降苏州。战火连绵10余公里,从城西运河畔一直烧到阊门城下,往日繁华的商贾集市尽数化作一片焦土。而在烟尘笼罩的城墙外,一座精美的园林竟岿然独存,令人惊叹。这座园林由明代苏州人刘恕所得,被称为“刘园”,但后人因其逃脱兵祸奇迹留存,逐渐冠之以“留园”。

步入留园,可以感受到刘氏的格调。据 历史 记载,刘恕“无声色之好,惟性嗜花石”,他自刻闲章“寄傲一十二峰之间”,又自号“一十二峰啸客”。如今在园内能觅得刘恕费心搜罗的奇石十二峰,山石形态原始粗犷,透露出他不喜雕琢的自然情趣。

在学者王稼句眼里,“园林如画、如书,是需要好好读的”。年逾古稀的苏州居民李阿成对此很有心得,他在老城区数个园林周边生活了40余年。“城内人口多,自然风光少,苏州园林就是人们对自然的向往,是追求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一种创造。”李阿成说。

李阿成的观察,反映了苏州园林背后中国古典哲学“天人合一”的理念,即万物与人为一体,人与自然和谐共存。依托这种理念,叠山理水、建筑花木不只供人欣赏,还在园内营造出可寄情于物,调动全身感官与自然交流的环境氛围。

比如拙政园、留园等园林内随处可见的圆形洞门,是模仿天上圆月而筑,寄托了古今国人对圆满生活的诗意情结。再譬如作家郁达夫在《苏州烟雨季》中所述,烟雨朦胧的园林,不仅有雨滴空阶的浪漫,也让人感受到那份“远离尘嚣、风雅自得”。

园林内亭台轩榭的取名也意在自然情深。拙政园有“兰雪堂”,取自李白的“独立天地间,清风洒兰雪”;留园洞门“又一村”,取自陆游的“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网师园“月到风来亭”则取意宋人邵雍的诗句“月到天心处,风来水面时”,若是清风徐来,临风赏月,犹如游于世外桃源。

沿池碧桃垂柳、石凳成排,隔水可见驳岸嶙峋、古亭飞檐,这便是苏州现存园林中 历史 最悠久的沧浪亭。沧浪亭始为宋代文人苏舜钦的私家花园,苏舜钦是范仲淹、欧阳修的知心好友,属于主张革新一派,因被朝中官员弹劾罢去官职隐居苏州,花四万贯钱买地造了沧浪亭。

欧阳修遂作《沧浪亭》长诗,以“清风明月本无价,可惜只卖四万钱”题咏此事。而后沧浪亭中就此句以及苏舜钦的《过苏州》一诗中“绿杨白鹭俱自得,近水远山皆有情”各取一句,集成“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远山皆有情”一则对联,向后人展现淡泊明志、闲适自得的心境。

(小标题)“诗与远方”

清同治十二年,常州人盛康买下躲过劫波的“刘园”,并正式改名为“留园”,在《申报》刊登了园林易名的消息。几年后,盛家又登报称:“留园修葺一新,本月初二开栅放人游览,三日内不取分文,初五起每人游园收钱七十文,以抵日后园中的修理之费。”这一创收的营销策略,令游园者自此络绎不绝。

春赏牡丹、夏日观荷、秋闻桂香、冬品寒梅,一座座私家园林的对外开放,彻底解放了世人的诗意志趣,品味园林更成为当代苏州人美好生活的写照。“除了四时之景不同,在苏州园林观景能体验一步一景。”薛志坚说,比如站在网师园内,只要走过一扇门宇,就能看到三种截然不同的美景。

入夜时分,踏着青砖石板来到沧浪亭,实景版昆曲《浮生六记》正在上演。演员们移步换景,演绎诗意的苏式生活,观众们紧紧跟随,聆听吴侬软语。“曲高”却不“和寡”,沧浪亭内一有演出,几乎场场人气爆棚。

从精神层面“诗意”空间的充盈,可看出造园智慧的外化。比如苏州提倡从“苏州园林”迈向“园林苏州”,通过在古城中见缝插绿,让市民出行500米以内即步入绿色空间。“城市建设应强调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苏州市园林和绿化管理局副局长邵雷说。

西方园林在造园中,多强调人的意志和秩序,可见大面积人工草坪、修剪过的绿篱、喷泉以及对称式布局等。而中国园林更强调自然肌理和形态,如对太湖石讲究“漏瘦皱透”,对跌水讲究蜿蜒自然,对古树讲究盘根错节,倚势而植。

1899年,英国植物学家威尔逊踏入中国搜集、引种花卉植物。经过多年寻访游历,他沉醉于各地独具特色的花卉和园林,写下著作《中国——园林之母》,让中式园林享誉世界。

2020年10月,美国洛杉矶亨廷顿图书馆内的流芳园扩建后对外开放。这座海外规模最大、最完整的苏州园林占地72亩,拥有亭台楼阁、小桥流水、楹联抱柱,被称为拙政园的“姊妹园”。“己心妩媚,则世间妩媚。”苏州园林早已摒弃孤芳自赏,类似流芳园的复刻版屡屡“漂洋过海”,让这份璀璨的中华文化与世共享。

网师园内有一处“殿春簃”,是匠心独运的景致。三扇后窗外分别栽种芭蕉、竹子和腊梅,象征夏秋冬三季,而门匾上的“殿春”指代春末开花的芍药花,合在一起,便是四季,可谓自然与人文的绝妙结合。

而早在40多年前,以“殿春簃”为蓝本建造的“明轩”便走出国门,在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落成,成为首个出口海外的中国园林。到如今,50余座苏州园林及模型在世界各处落地生根。

    《中国诗词大会》是央视首档全民参与的诗词节目,节目以“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为基本宗旨,力求通过对诗词知识的比拼及赏析,带动全民重温那些学过的古诗词,分享诗词之美,感受诗词之趣,从古人的知识和情怀中汲取营养,涵养心灵。

    在科技发达、智能手机普及的现代社会,不少人认为背诗词、搞朗读都是没有用,因为在现实生活中根本就用不着。因而,“实用”成了现代的代名词。可认真想想,正是在这样背景之下,因过度依赖智能手机而成为“文盲”的人不计其数,网络语汇的盛行使我们渐渐忘记中国文化中最精致的文字。《中国诗词大会》正是这喧嚣的现代社会与传统文化的一次美丽“邂逅”。

    《中国诗词大会》自开播以来,备受舆论:“题目过于简单”、“百人团太菜”、“题目类型不够多样化”等,更有甚者“参加这个比赛有用吗?能给高考加分吗?”。看到这些之后,我想起这样一句话,“生活不只是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

    诗词见证了中华民族的成长。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的诗歌缘起,到“黄河之水从天上来”的盛唐气象,再到“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的革命情怀。《中国诗词大会》以这些最熟悉、最打动人心的诗词,邀发起观众的记忆与情怀,建构着我们的精神家园。放眼全球,也很少有哪个民族,能像我们一样,拥有如此灿若星河的经典诗篇;也很少有哪个国度,能像我们这样,无论童叟都能念诵几首经典诗词。我认为,让《中国诗词大会备受推崇的》不仅仅是选手的才情和节目的精彩,更重要的或许是中国古典诗词本身所蕴含的独特文化魅力,以及它承载着我们民族特有的精神追求、人文价值和生命力量。

       诗词在现代的意义,是一种具有伟大精神力量的象征,是一种传承积极向上进取思想的载体,也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综合国力的象征。当下的中国,国富民强,风清气正,朗朗乾坤。古诗词文化,是大众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突破口和必经之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强大精神动力,让我们诵读经典,传承文明,让我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点亮时代前行中的属于自己的一盏盏明灯。

高一(8)  钟嘉宜

2017年的11月的周末,坐上清晨的一列车,驶向远方,望着窗外明媚的阳光,有一种随风追梦的感觉,听着歌曲,些许惆怅,些许柔弱,些许倔强,但这是属于一个人的美好时光,好好享受伤感后的释放,若干年后的那一天,我定要感谢我的生命中有这么美好的一天。

远方,是一种向往,是对现实无言的反抗,更是对真实自己最好的慰藉,不用害怕,放空自己,去追风,追阳光,追空气里自由飘荡的感觉。

我在十一月的沙滩怀念大学的美好时光,那个属于我们的青春和沙漏。

傍晚时分,散布在遍布葡萄庄园和麦田的乡间小路,闻着冬日里的草莓香味,偶尔嬉戏在山间的小溪里,清晨的时光曾独自站在校园的花圃里发呆,看那荷叶上的蜻蜓在驻足歇息,看那秋日里的濛濛细雨潇潇洒洒,那红彤彤的柿叶铺满一地,远处的终南山云雾缥缈,巍然矗立,似乎 在等待着那个心上人。

我在十一月的沙滩怀念着一群人第一次踏足情侣路,我在这里遇见那只傲慢的娇小可爱的狗,我逗它与我拍照,可它始终都是侧脸相迎。我在这里第一次踏足海燕路,一个有我名字的路,我惊喜若狂,哈哈大笑还专门拍了路牌作为纪念。晚上的灯火辉煌和海上的明月交相辉映,我不禁地用古人的诗词描述那个夜晚:“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我们一群人在海狸岛上吹着海风,还抓了只螃蟹。那是毕业半年的时光我与几年未见的友人第一次的欢聚。三个男孩子一个女孩子,傻乎乎的一群人一起潇洒着,我们快乐的时光,却遗漏了这里最美好的爱情故事。

2017年11月的沙滩,和煦的阳光,温柔的海风,碧蓝的天空,水天相接,风平浪静,人来人往,踩着单车,踏着音调,我又再次的来到海滨公园,来到情侣长廊, 倾听着这个浪漫又凄美的爱情故事。

传说南海龙王的七公主来到这个风景如画的地方,不愿离开,于是她一起与渔民生活劳作,她的美貌如她的善良一样声名远播。她自扮成渔女,自称玉珠,织网打鱼,捞蚌采珠,心地善良,常采灵芝草配上珍珠粉为渔民治病。劳动中,她结识了一位憨厚老实的渔民青年海鹏,二人两情相悦,朝夕相依,定下海誓山盟。不料被海中的苍蛟知道,苍蛟早前就垂涎七公主,因多次追求不得,因爱成恨,为报复七公主,苍蛟变成一个矮子来到渔村住下,接近海鹏。矮子邀请海鹏去喝酒,酒间,矮子故意说玉珠手上有八个手镯定是传家的陪嫁手镯,要得玉珠必须拿到一个定情信物,方能证明她的真心。

耿直的海鹏轻信谗言,要七公主摘下手镯给他做定情信物,七公主听了后泪如泉涌,向海鹏倾诉自己的身世。南海龙宫中有八个管家婆,为防公主思凡,每人给她套上了一只手镯,只要脱掉其中一个,她就会死去。然而海鹏却不肯相信海珠的话,转身要走,玉珠为明心志,用力摘下一只手镯,随即死在情人海鹏的怀里。

海鹏悔恨已晚,饮声泣血,哀天恸地。九州长老为这人神的深情而感动,引导海鹏上九洲岛,找到一枚“还魂草“救活玉珠,并嘱咐他“还魂草”须用男人的鲜血浇灌,才能长大做药救命。

海鹏于是每天用自己的血浇灌“还魂草”,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还魂草长大救活了玉珠,七公主自此真正的来到人间。

成亲那天,玉珠和姑娘们在海边拾到一块硕大无比的海蚌,挖出一颗举世无双的宝珠。于是,玉珠高擎宝珠,献给了九州长老。

这个传说,加上香炉湾原本是养珠产蚝的地方,珠海置县,由此而来。情侣路由此而设。

11月的海,让我燃起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远方的向往,登山远望,海天一色,帆影点点,朝观日出,夕赏日落,听海涛拍案,看浪花卷起千层浪。

冬日,牵手一抹暖阳,邂逅一片大海。

1 关于朋友分别去远方的诗句

关于朋友分别去远方的诗句 1哪句古诗能代表朋友与你分别去远方的心情

兄七岁女别路云初起,离亭叶正稀。

所嗟人异雁,不作一行飞。这首诗表达小作者送别哥哥时依恋不舍的深情。

哥哥要上路了,天边秋云初起,天色灰蒙蒙的;分别处的路亭周围,树叶纷纷飘落,气氛萧索。令人感叹的是人不能跟大雁一样,雁行能一起飞向远方,而此时我们兄妹却不能同去远地。

诗中写景的气氛与离别时的心情相应,兄妹不忍分离与雁行齐飞相对照,显得自然,真挚。送友人李白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青翠的山峦横在外城的北面,静静的白水绕城东潺潺流过。

在此地一分别,就像蓬草随风飞转,万里远行。你像天上的浮云飘忽不定,我就如落日依山那样对你依依不舍。

我们在马上相互挥手告别,那马儿也不愿分离而禁不住萧萧长鸣。这首诗像一幅油画,人情美与自然美交织在一起,有声有色。

全诗豁达乐观,情意深切。别董大高适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北国千里,满天的阴云使白日显得昏昏暗暗,北风吹来,大雁在分飞的雪花里朝南方飞去。不要忧愁前面路上没有知心朋友,天下有谁不认识您呢?前两句写的北国风光,所绘之景烘托出诗人送别董大时的失意心情,后两句则对友人进行安慰与鼓励,慷慨激昂,落落大方,是一首出自肺腑的感人的赠别诗。

易水送别骆宾王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当年荆轲在这里告别燕太子丹入秦刺杀秦王,临行时,壮士慷慨激昂,怒发冲冠。如今古代的壮士早已死去,但这里的水还是像当年一样冰冷。

这首诗与一般的送别诗的那种伤感情绪不同,诗人对古代壮士的追怀,似乎在激励友人也要学习荆轲去干一番事业。赠别杜牧多情却似总无情,惟觉樽前笑不成。

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分别的时候,分明是多情的,总觉得难以表达自己内心的感情而感到好似无情。

别宴上想要强颜欢笑,却笑不成。宴席上的蜡烛好像也理解我们的惜别之心,替我们垂泪点点滴滴一直到天明。

诗人借物抒情,表达了与友人分别时那难舍难分的深沉而真挚的感情。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李 白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李白由衷佩服孟浩然。

首先是佩服其人品。这有《赠孟浩然》可证:吾爱孟夫子 风流天下闻红颜弃轩冕 白首卧松云醉月频中圣 迷花不事君高山安可仰 徒此揖清芬其次,也佩服孟浩然的诗歌艺术。

孟作《游精思观回王白云在后》:出谷未停午 到家日已昏回瞻下山路 但见牛羊群樵子暗相失 草虫寒不闻衡门犹未掩 伫立待夫君写自己凝情望着“下山路”,所见所闻一桩一件地在眼前和耳边飘过,在心底则漾起种种的情感波澜,无非是要传达出对那位落伍朋友的关切。那种痴痴守望的神情如在目前。

李白那两句“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正是灵活运用这一手法的出色的汇报演出。至于前两句,西辞的是“黄鹤楼”,东下的是“扬州”,都带着“迷花不事君”的潇洒,作为客体的孟浩然之神跃然纸上,而“徒此揖清芬”的情意也跃然纸上了。

这首诗和《送元二使安西》大不相同:它没有普泛性,是只能送给孟浩然一个人的。喜见外弟又言别李 益十年离乱后 长大一重逢问姓惊初见 称名忆旧容别来沧海事 语罢暮天钟明日巴陵道 秋山又几重事态原是这样:李益与表弟邂逅于旅途,问姓称名才相认,皆大惊喜。

但如果按照这个次序来写,诗情汹涌处就被平庸的叙述掩盖了。诗人把“十年离乱后,长大一重逢”放在前头,反映着他自己被触动之深,也更能唤起读者悲悯人生苦难的心思。

“问姓”两句非常细腻:初见而“惊”,实际心中已经有个揣测,于是去“问”对方姓名——我们要是把这一联作互文句来看,当时那种“请教台甫”的情景就如在目前了。而当对方一说出姓名,他就不免端详着表弟勾起串串回忆。

其后竟日长谈,亲情浓浓的,时光飞逝,会少离多,读者自会用自己的生活体验灌注其中,为之惊喜,为之叹息。然而乐事还来不及充分高扬,诗人的心却早已被次日的离别折磨了。

他凝想着来日的巴陵道上,依旧是孤身一人,过了一山又一山,一山放出一山拦,就未免沮丧得很了。送杜少府之任蜀川王 勃城阙辅三秦 烽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 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 儿女共沾巾唐代士大夫阶级其实都以能“致君尧舜上”、作“帝王师”为人生最高价值的实现。

因此,他们做官也要做京官,外放就有失落感。这首诗中的送人者和被送者都有这种“恋京情结”,故而对送别处的长安城依依不舍,而向将要赴任的方向一望,就觉得特别的风烟迷漫。

送人者安慰被送者,又特别点明自己“同是宦游人”,等待着自己的也许同样是外放的命运。命运既然相同,那就心有灵犀,什么悲哀都能分担了。

然而初唐士子毕竟有乐观的底色,因此很快就能摆脱悲切切的情调,喊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豪言壮语。我们仿佛看到他坚定地把手一挥,就把前面的万缕愁思通通斩断。

这首诗的起承转合是最规范的。一、二句点出送别之地,三、四句承接着传达离别之愁,五、六句摆脱离愁转向乐观,。

2朋友分别去远方时赠给他的诗句

李白的"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或"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高适的"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王维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1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2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3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 4、白玉一杯酒,绿杨三月时春风余几日,两鬓各成丝 5、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6、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7、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8、日斜江上孤帆影,草绿湖南万里情 9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3朋友与你分别去远方,赠他一句“——”(诗句)

1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小雅采薇》

2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归——汉乐府民歌《悲歌》

3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汉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

4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唐孟郊《游子吟》

5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唐宋之问《度大庾岭》

6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 ——唐王维《杂诗三首》 7 碧草缦如线,去来双飞燕 长门未有春,先入班姬殿梁空绕不息,檐寒窥欲遍 今至随红萼,昔还悲素扇 一别与秋鸿,差池讵相见 -----唐李益(赋得早燕送别)

8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宋李清照《菩萨蛮》

9每逢佳节倍思亲——唐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10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唐王建《十五日夜望月寄杜郎中》

11逢人渐觉乡音异,却恨莺声似故山——唐司空图《漫书五首》

12唯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唐贺知章《回乡偶书二首》

13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唐贺知章《回乡偶书》

14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唐杜甫《月夜忆舍弟》

15悲莫悲兮生别离——战国楚屈原《九歌少司命》

16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汉《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

17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隋薛道衡《人日思归》

18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南唐李煜《清平乐》

19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李煜《相见欢》

20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李煜《浪淘沙》

21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唐杜甫《赠卫八处士》

22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唐王维《渭城曲》

4朋友与你分别去远方,赠他一句“——”(诗句)

1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小雅采薇》 2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归——汉乐府民歌《悲歌》 3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汉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 4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唐孟郊《游子吟》 5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唐宋之问《度大庾岭》 6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 ——唐王维《杂诗三首》 7 碧草缦如线,去来双飞燕 长门未有春,先入班姬殿梁空绕不息,檐寒窥欲遍 今至随红萼,昔还悲素扇 一别与秋鸿,差池讵相见 -----唐李益(赋得早燕送别)8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宋李清照《菩萨蛮》 9每逢佳节倍思亲——唐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10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唐王建《十五日夜望月寄杜郎中》 11逢人渐觉乡音异,却恨莺声似故山——唐司空图《漫书五首》 12唯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唐贺知章《回乡偶书二首》 13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唐贺知章《回乡偶书》 14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唐杜甫《月夜忆舍弟》 15悲莫悲兮生别离——战国楚屈原《九歌少司命》 16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汉《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 17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隋薛道衡《人日思归》 18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南唐李煜《清平乐》 19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李煜《相见欢》 20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李煜《浪淘沙》 21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唐杜甫《赠卫八处士》 22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唐王维《渭城曲》。

5朋友与你分别去远方,赠他一句什么诗

莫愁前路无知已,天下谁人不识君。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从兹去,萧萧班马鸣。

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

荷笠带夕阳,青山独远归。

流水通波接五冈,送君不没有离伤。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anai/1022367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01
下一篇2023-11-0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