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志摩的文章《再别康桥》

徐志摩的文章《再别康桥》,第1张

再别康桥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

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

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

那榆荫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寻梦?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别离的笙箫;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赏析一

《再别康桥》第1节写久违的学子作别母校时的万千离愁。连用三个“轻轻的”,使我们仿佛感受到诗人踮着足尖,像一股清风一样来了,又悄无声息地荡去;而那至深的情丝,竟在招手之间,幻成了“西天的云彩。”同时透露了难舍难分的离情,给诗定下抒情的基调。

第2节至第6节,描写诗人在康河里泛舟寻梦。披着夕照的金柳,软泥上的青荇,树荫下的水潭,一一映入眼底。两个暗喻用得颇为精到:第一个将“河畔的金柳”大胆地想象为“夕阳中的新娘”,使无生命的景语,化作有生命的活物,温润可人;第二个是将清澈的潭水疑作“天上虹”,被浮藻揉碎之后,竟变了“彩虹似的梦”。正是在意乱情迷之间,诗人如庄周梦蝶,物我两志,直觉得“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并甘心在康河的柔波里,做一条招摇的水草。这种主客观合一的佳构既是妙手偶得,也是千锤百炼之功;

第5、6节,诗人翻出了一层新的意境。借用“寻梦”,“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但我不能放歌”,“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四个叠句,将全诗推向高潮,正如康河之水,一波三折!而他在青草更青处,星辉斑斓里跣足放歌的狂态终未成就,此时的沉默而无言,又胜过多少情语啊!最后一节以三个“悄悄的”与首阙回环对应。潇洒地来,又潇洒地走。挥一挥衣袖,抖落的是什么?已毋须赘言。

既然在康桥涅槃过一次,又何必带走一片云彩呢?全诗一气呵成,荡气回肠,是对徐志摩“诗化人生”的最好的描述。胡适尝言:“他的人生观真是一种‘单纯信仰’,这里面只有三个大字:一个是爱,一个是自由,一个是美。他梦想这三个理想的条件能够会合在一个人生里,这是他的‘单纯信仰’。

他的一生的历史,只是他追求这个单纯信仰的实现的历史。”(《追悼徐志摩》)果真如此,那么诗人在康河边的徘徊,不正是这种追寻的一个缩影吗?徐志摩是主张艺术的诗人。他深崇闻一多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的诗学主张,而尤重音乐美。他甚至说:“……明白了诗的生命是在它的内在的音节(Internal rhythm)的道理,我们才能领会到诗的真的趣味;不论思想怎样高尚,情绪怎样热烈,你得拿来彻底的‘音乐化’(那就是诗化),才能取得诗的认识,……”(《诗刊放假》)。

反观这首《再别康桥》:全诗共七节,每节四行,每行两顿或三顿,不拘一格而又法度严谨,韵式上严守二、四押韵,抑扬顿挫,朗朗上口。这优美的节奏象涟漪般荡漾开来,既是虔诚的学子寻梦的跫音,又契合著诗人感情的潮起潮落,有一种独特的审美快感。七节诗错落有致地排列,韵律在其中徐行缓步地铺展,颇有些“长袍白面,郊寒岛瘦”的诗人气度。可以说,正体现了徐志摩的诗美主张。

河边的垂柳随着微风轻轻摆动,在夕阳的余晖下,仿佛金色的新娘,低眉含羞,等待着新郎;她的倩影落在水中,让人心驰神往,微微的水波仿佛荡进我的心里,一层层的涟漪,久久无法散去。

青色的水草在水底随着和水流轻轻晃动,像朝我轻轻招手,仿佛欢迎我来看这美景一般,我被康河的柔波深深吸引,流连忘返,羡慕那水草,想像它们一样,在康河的柔波中深眠……

  2

  别了,康桥……

  轻轻的离开了这个美丽又令人眷恋的国度,唯恐打扰了这沉静的一切,就如当初踏上西方国土般的静,留下美丽的天空,转身离去。

  在那康河的河畔上,一丝金柳垂挂,夕阳将它着上新娘衣裳,她成了这岸上最受人瞩目的焦点,河水看着这一切,静静的投射在我心中,久久挥之不去。

  康河里油油的青荇,不时随着康河的柔波起舞,多令人羡慕呀!康桥,多么令人眷恋,是我永远的「精神依恋之乡」,在这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

  河水悄悄的流过榆树下,停下了脚步在此歇凉,水清澈明亮,用清泉亦不足形容,它就像是彩虹那样美,却也容易消逝,撒落在浮藻间,沉淀着异国游子的美梦。

  3

  再次到康河,旧地重游,很多人事物不再相同,而梦呢?当时的梦去了哪?

  找梦…轻轻的撑着船,往康河的上游逆流而去,却只得到满天的星斗,灿烂的光芒,我激动的想唱歌,大声的唱,但是,我不能!我不能打扰了沉静的康河!

  离开康桥,为我歌唱的是不发一语的笙萧,夏虫也静悄悄的和我道别,康桥用沉默来掩饰感伤,用沉默向我道别。

  悄悄的离开,最爱恋的康桥, 就像我悄悄的来探望康桥,轻轻的挥挥手,留下美丽的天空。

  别了,康桥……

再别康桥

徐志摩

轻轻的我走了,

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轻轻的招手,

作别西天的云彩。

那河畔的金柳,

是夕阳中的新娘,

波光里的艳影,

在我的心头荡漾。

软泥上的青荇,

油油的在水底招摇;

在康河的柔波里,

我甘心做一条水草!

那榆荫下的一潭,

不是清泉,是天上虹;

揉碎在浮藻间,

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寻梦?撑一支长篙,

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满载一船星辉,

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但我不能放歌,

悄悄是别离的笙箫;

夏虫也为我沉默,

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悄悄的我走了,

正如我悄悄的来;

我挥一挥衣袖,

不带走一片云彩。

轻轻的我走了,

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轻轻的招手,

作别西天的云彩。

那河畔的金柳,

是夕阳中的新娘;

波光里的艳影,

在我的心头荡漾。

软泥上的青荇,

油油的在水底招摇;

在康桥的柔波里,

我甘心做一条水草!

那榆荫下的一潭,

不是清泉,

是天上虹揉碎在浮藻间,

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寻梦?撑一支长蒿,

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满载一船星辉,

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但我不能放歌,

悄悄是别离的笙箫;

夏虫也为我沉默,

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悄悄的我走了,

正如我悄悄的来;

我挥一挥衣袖,

不带走一片云彩。

(不过话说,搜一搜就有了,你干嘛还悬赏呢?但是还是望采纳)

这篇文章是徐志摩先生的《我所知道的康桥》的一部分,全篇太长,只能截取。这是记叙景物的文章。记叙景物,手法不止一种。有的作者自己不露脸,只用文字代替风景画片,一张一张揭示出来给读者看。有的作者自己担任篇中的主人公,他东奔西跑,左顾右盼,一切由他出发,把看见的感到的告诉读者。

后一种当然是作者接触过景物以后才动手的。前一种作者自己虽然不露脸,但是也要接触过景物才能动手。再不然,作者对于景物也得有了详明的知晓,才可以对读者尽介绍和指导的责任。所以,记叙景物的文章无论用哪一种手法写,接触或知晓是根本的条件。

一望而知,本篇所用的是后一种手法。作者对于景物不只是接触或知晓,他比接触或知晓更进一步,简直曾经沉溺在康桥的景物中间。因此,他告诉读者的不单是呆板的景物,而是景物怎样招邀他,引诱他,他怎样为景物所颠倒,所陶醉。换一句说,他告诉读者的是他和康桥的一番永不能忘的交情。这就规定了他所采用的笔调。要是他采用冷静的严正的笔调,说不定会把这一番交情写得索然无味。他不得不采用一种热情的活泼的笔调,像对着一个极熟的朋友,无所不谈,没有一点儿拘束,谈到眉飞色舞的时候,无妨指手画脚,来几声传神的愉快的叫唤。读者是不是有这样的感觉?

读者一定会注意到这一篇里使用着许多重复的语调。如前面的第一节里,就有这样语调重复的四组:“有的是闲暇,有的是自由,有的是绝对单独的机会。”“我辨认了星月的光明,草的青,花的香,流水的殷勤。”“为听鸟语,为盼朝阳,为寻泥土里渐次苏醒的花草,为体会最微细最神妙的春信。”“啊,那是新来的画眉在那边凋不尽的青枝上试它的新声!啊,这是第一朵小雪球花挣出了半冻的地面!啊,这不是新来的潮润沾上了寂寞的柳条?”以下几节里,这样语调重复的还有些处。语调重复,引起读者一边经作者指点,一边在听着叙述的感觉。尤其是三个“啊”字的一组,仿佛读者也置身其境,一同在那里听画眉的新声,一同在那里发见第一朵的小雪球花,一同在那里看新来的潮润沾上了寂寞的柳条。所谓热情和活泼就从这种地方见出(虽然热情的、活泼的笔调并不限于使用重复的语调)。

读者又一定会注意到,在前面的末一节里,出现了许多的“你”字。这个“你”是谁?就是这篇文章的读者;更推广开来说,这个“你”也就是作者自己,也就是“我”。为什么指称着读者,“你”呀“你”地写述呢?为什么分身为二,把自己也称作“你”呢?一般文章是以读者为对象的,执笔写文章,好比面对着读者说话,虽然不用“你”字,实在却随处有“你”的意思含在里头。现在明白地把读者称作“你”,就见得格外亲切,仿佛作者与读者之间有着亲密的友谊,素来是“尔汝相称”的。

又,这一节所写的原是作者自己的游春的经验,但是作者不想独自占有这些经验,他拿来贡献给读者,于是用个“你”字换去了“我”字。这样一换,使读者读了更觉得欢欣鼓舞,禁不住凝神而想:“如果身在康桥,这种快乐完全是我的!”使用“你”字虽然有这样两种作用,但是作者并不是故意弄什么花巧,而是我们的语言本来有这样的习惯。作者适宜地应用了语言的习惯,也是构成他热情的活泼的笔调的一个因素。

这篇文章使读者增进了观察景物的眼力。它告诉你一些观览的法门,如探听河上的春信,就得“关心石上的苔痕,关心败草里的花鲜,关心这水流的缓急,关心水草的滋长,关心天上的云霞,关心新来的鸟语”。这些不但对于观览有用,也是研究自然的门径。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anai/1027419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02
下一篇2023-11-0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