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真读完一本著作后,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记录下来很重要哦,一起来写一篇读书心得吧。那要怎么写好读书心得呢?下面是我精心整理的《安娜卡列宁娜》读书心得,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安娜卡列宁娜》读书心得1酝酿好睡意,和朋友道了晚安,放下手机准备睡觉。刚眯上眼睛又忍不住摸出手机,刷朋友圈,刷微博,逛豆瓣。从困倦状态到清醒状态,十分睡意只剩一分,想起前几天看完《安娜卡列尼娜》一直想写未写的读后感,便坐起来打开电脑。
睡觉这件事儿倒是和码字有几分相似,它们都有即时性。如果不趁着自个儿特别困的时候入睡,之后便再难入睡。如果不趁着灵感光临之时多码几个字,之后怕是很难憋出想要的内容。
文化碎片化的时代,每天被微博微信数不清的垃圾信息覆盖,我们都进入了一个浅阅读的状态。安安静静地看完一整本书变成一件很困难的事,地铁站慌张的步伐,人们永远在赶时间。
所以我更喜欢回老家时随手备几本书。因为没有比在家那种没有烦恼慢悠悠的节奏更好的阅读环境。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如我老妈所说,回家的我简直变成了她的寄生虫。不用洗衣做饭,不用收拾打扫,一切家务都被我那勤劳贴心的老妈承包了。
看完一部长 篇小说,就好像和其中的每一个人物完成一段长长的旅程。共同经历生活的酸甜苦辣,悲欢离合。临末分别,怅然若失。
女主安娜,美丽大方,身段迷人,举止就是上流社会的女人们的高贵优雅。无论是男生还是女生,很难不会喜欢上这样一位可人儿。这样的美丽刚好是导致她悲剧的基础。
安娜在十七八岁就嫁给了老公卡列宁。一个优雅美丽的女士配上一位事业有成的男子,无论在谁看来都是极好的组合。十几岁不懂爱是什么的安娜就这样迷迷糊糊的嫁给了卡列宁。每天穿上精致的礼服穿梭于圣彼得堡的各种舞会。直到她在火车上遇见了弗伦斯基。
用现在的话说,弗伦斯基就是一位顶级的高富帅。英俊的外表,丰厚的俸禄,并且有着军
官的骁勇。两人第一次相见,就被对方深深吸引。如果问我是否相信一见钟情,我相信。只不过,一见钟情从来都是男神和女神之间的游戏。
安娜遇见弗伦斯基就像一本好书落入一个能读懂她的人,一架钢琴遇上一个真正能用她弹出美妙旋律的人。她开始意识到她和卡列宁之间并不是爱情,一切都是按部就班,为了结合而结合。卡列宁只是把她当作拿得出手的花瓶,可以传宗接代的妻子。弗伦斯基却把她当作一个真正的女人看待,爱慕她,欣赏她,疼惜她。这恰好是一个美丽的女人最为需要的。
随着和弗伦斯基的爱火越来越旺,摆脱卡列宁束缚的欲望便越来越强烈。实在难以忍受痛苦的安娜选择主动和卡列宁摊牌,而老公卡列宁的处理方式更加使她厌恶。为了保全自己的名誉,卡列宁向安娜表示只要安娜愿意断绝和弗伦斯基的关系,他可以当作什么都没有发生过。陷入爱河的安娜无法做到,两人的关系陷入了僵局。
不顾世俗的眼光,在没有离婚的情况下,安娜和弗伦斯基公开出现在各种宴会上,沦 为大家津津乐道的谈资。相对于男人,那个时代对于女人要严格得多。在大家眼里,弗伦斯基是又征服了一个女子的极具魅力的男士,安娜则是一个抛夫弃子的堕落的女人。渐渐地,安娜被上流社交圈孤立,贵族们都以和她交往为耻,除了几位极其要好的朋友。
然而压垮安娜的最后一根稻草是她对弗伦斯基的猜忌。弗伦斯基仍然流连在灯红酒绿的宴会舞会,安娜只能独自呆在家中。久而久之,一种强烈的不安全感将她吞噬。她害怕弗伦斯基爱上其他女人,她害怕自己对于他没有了吸引力。这种害怕后期近乎畸形。
在安娜看来,她为了弗伦斯基背叛了丈夫,扔下她心爱的孩子。而他怎么能爱上别的女人。为了报复他,让他后悔,她在他们第一次见面的火车站结束了生命。
安娜自杀后,弗伦斯基完全变了一个人。从风度翩翩侃侃而谈变得沉默不语,如同行尸走肉。战争爆发后,他毅然决然前赴战场。因为,他的心早已随着安娜死去。
很多看过小说的人都喜欢安娜,认为她美丽勇敢,敢于面对自己的感情。可我就是喜欢不上来。在我看来,安娜这个角色过于自私,且不理智。因为她的勇敢直接或间接导致了这个故事中所有相关人的悲剧。老公卡列宁,儿子谢辽查,弗伦斯基。结局安娜一死了之,留给弗伦斯基的却是永久的悔恨,足以彻底毁掉他。当然,作为男主介入别人家庭的弗伦斯基在一定程度上也是罪有应得。
我更喜欢小说的另一对列文和吉蒂。可以说,吉蒂是我最喜欢的一个角色,也是自己想要成为的那种女生。
她虽然魅力不及安娜,但在遇见安娜之前,花花公子弗伦斯基也是为她倾倒。她有女人的美丽,也有女孩儿的善良天真。在丈夫列文因为别人对她的仰慕吃醋时,她没有怪丈夫小心眼儿,而是尝试理解他的感受,并且答应了列文将客人送走的无理要求。弗伦斯基转而追求安娜后,吉蒂生了一场大病,每每想到自己向弗伦斯基示爱没有得到回应就无比羞愧。一个美好的女孩当有这样的自尊自爱。
我一直相信安娜的悲剧是注定的。一个没有尝到过爱情滋味的如此尤物穿梭在光怪陆离的社交圈,她怎能全身而退。
生活没有偶然,所有结局都是偶然中的必然。
《安娜卡列宁娜》读书心得2“一切的文学艺术都源于生活,并且高于生活,”文学巨匠列夫·托尔斯泰的杰作《安娜·卡列尼娜》对这句话作也了非常好的阐释。无法否认这是一幕悲剧,主人公的爱情命运是曲折的。福音书中提到,“你们当中谁是没有罪的,谁就可以先拿石头打她。”如此说来,我们每个人都是有罪的,可见同情弥漫于每一个读者的心灵。直至合上书本,灵魂深处仍会受到强烈的震憾,仿佛从一个沉重的旋涡中挣扎出来,悲剧的色彩,作家神奇中颇见细腻的笔触扰如茶般回味无穷,任缕缕清香在空气中蔓延……
安娜·卡列尼娜这个人物的性格,是俄国人特有性格的体现,带有很强的民族色彩。这跟鲁迅笔下的阿q,孔乙己等悲剧人物是截然相反的。她虽然是外表柔弱的女子,但内心却是极其“叛逆”,或者说敢于追求自己真正想要的,不违背自己的本质,在原则上做自己的主人,做主宰自己命运的神。这绝非是自我中心主义,相反我认为这是一种人性至上的体现。也许这在我们的国度是会被相当多的一部分人所摒弃的,把她看成是一个不忠的妇女形象。然而在如今的时代,显然这种看法是不可取的,但绝非不可理解。作为 中国人,我们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文化,换句话说:我们被这种传统的枷锁牢牢禁锢,孔孟的“中庸之道”深深扎根在每个人的心中,充溢于大多数人的每一个大脑细胞。
如此看来她似乎是一个幸福的人,有过一段邂逅,在她看来曾经是完美的。爱情是文学永恒的主题,这个被压抑的生气勃勃的女人爱上了外表俊美,内心空虚的伏伦斯基,这使她忘却了一切烦恼,恐惧,在幻想中只为了爱情而活。在这个既短暂又漫长的过程中,她也曾徘徊,犹豫,极度的矛盾使她忍受巨大的煎熬,难以适从。她想起了家庭与道德,但此中并没有是非之分,对错之分,只有理智与情感不懈的抗争。
爱情的力量曾使她几度冲破世俗的蕃篱,但自私、罪恶感很快会降临,将她团团包围。另一方面一种虚妄的狂热使伏伦斯基在一种征服感下迷失了自己。这种虚荣之心决定了他对安娜·卡列尼娜的爱情是肤浅的,同时他并非丧失责任与义务,他是一个始终属于世俗的人,无力反抗,也就无法帮助安娜摆脱极度危险的 精神危机,最终将其带入痛苦的深渊。
俗话说“水满则溢,月盈则亏”,这个世界从来只有更美,而没有最美。而最靠近完美的一刻,就是最容易走向相反的时刻。如同飞蛾扑向野火,决定这场爱情要将她毁灭。对生活和理智彻底失望的安娜最终选择离开,这不是放弃,不是妥协;不是社会抛弃了她,是她抛弃了社会,是用她的方式找寻心灵的完全宁静……
《安娜卡列宁娜》读书心得3《安娜·卡列尼娜》巨大的 思想和艺术价值,使得这部巨著一发表便引起巨大社会反响。托尔斯泰并没有简单地写一个男女私通的故事,而是通过这个故事揭示了俄国社会中妇女的地位,并由此来鞭挞它的不合理性。作品描写了个人感情需要与社会道德之间的冲突。书中的女主人公安娜·卡列尼娜则成为世界文学史上最优美丰满的女性形象之一。这个资产阶级妇女解放的先锋,以自己的方式追求个性的解放和真诚的爱情,虽然由于制度的桎梏,她的悲剧只能以失败而告终。但她以内心体验的深刻与感情的强烈真挚,以蓬勃的生命力和悲剧性命运而扣人心弦。它最吸引人的是她胆大的作风以及华丽的文字和恰到好处的张力给这本旷世之作赋予了生命。也让后人能够记住它,不需要太多的理由。
《安娜·卡列尼娜》这本书是我读过的相对比较优秀的一部小说。风中之烛在风中摇曳,微弱的亮光照亮四周,最终在黑暗之中黯然消逝。安娜·卡列尼娜,这个美丽而又孤独的灵魂,在无尽的遗憾之中香消玉殒。大家都说自己活的是有罪的或者没罪的,但是读了这 篇文章让我觉得我们有罪,是因为我们没有去拯救像安娜一样的人,拯救像她那样美丽而高尚的灵魂。因为我们是懦夫,是自私者,是靠良心的怜悯而活着的人。我们都在等待,等待着别的人来拯救我们自己。我们企盼着幸福有一天会来到身边。它会伴随着我们,直至我们生命的结束。
这是个被压抑的充满勃勃生气的女人,安娜因为羡慕光明,爱上了外表俊美,内心空虚的伏伦斯基。对爱情,对幸福的无限渴望是她忘却了一切烦恼和恐惧,在幻想之中只为了爱情而活。而一种虚妄的狂热也笼罩了伏伦斯基,他对安娜一见钟情,沉迷于她的美丽和独特气质,但更为重要的是,他与安娜的特殊关系带给他有一种征服感,荣辱感。这种虚荣之心决定了他对安娜的爱情十分肤浅。而安娜全心全意地投入到新的生活中,伏伦斯基对她来说,就是她所有的希望和寄托,就是她的一切。这种纯洁无暇的'爱使伏伦斯基自惭形秽,推动着他不得不重新认识与安娜的关系,对自己的肤浅和轻率表示自责,并在 精神上强迫自己进一步爱这个女人。
安娜和伏伦斯基的爱情如同燎原之火,熊熊燃烧起来,情感完全控制了理智。道家说,无为而为,才是人生的最高境界。当在爱的纯洁之中涂抹上其它色彩的时候,这种爱就不再是完美的了。但此中没有是非之分,没有对错之分,只有理智和情感不懈的抗争。安娜是另外一个人的妻子,是一个孩子的母亲,是社会希望她恪守道德的人。在爱情的对面,是长期的宗教情结和大众意志。这种大众意志有时表现为道德,有时表现为法律。而伏伦斯基是一个始终属于世俗的人,他没有勇气与他过去的世界完全断绝,他无力反抗来反对这种宗教情结和大众意志,也就无法帮助安娜摆脱极度危险的 精神危机。伏伦斯基和安娜的灵魂属于两个不同的 精神世界。他们虽然一见钟情,但他们貌合神离,相距遥遥,根本不可能融合在一起。当安娜孤独无助的时候,伏伦斯基选择了逃避,他想要回到他以前的那种花花世界里。对生活和理想彻底失望的安娜选择了自杀。她生活在巨大的压力之中,已承受太多的悲哀与不幸。她需要身体的无痛苦和灵魂的无干扰。她用她的方式寻求到心灵的完全宁静。安娜最终没有与现实妥协,她是一个非常勇敢的女人。很难说在我们现在的社会中能够容纳安娜这样的女人,我们都企盼着理解、宽容、仁慈,我们都希望我们的世界和平、安宁、充满人性。但悲剧总是一天天在我们的身边发生。如果我们不能坚持自己的信念,不能宣扬纯洁的生活,我们的世界不知将会走向何方。当邪恶在社会中横行的时候,纯洁和高尚的东西反而显得愚昧可笑。这是我们的现实。而文章的作者托尔斯泰和他的安娜一样,直到生命终结,都不与不合理的现实妥协。
在《安娜卡列尼娜》中,托尔斯泰塑造了一个真实的灵魂,她是那么美,洁白无暇,气质非凡。这个灵魂只会活在托尔斯泰的心中,因为这是他心目中的完美,是他灵魂中的至洁至纯。她就是他自己的一部分,她就是美本身。而她又是我们每个人的一部分,我们读到她的人都会在她的身上看到自身的善,看到内心深处的真诚愿望,没有任何的虚伪和矫饰的内心世界。正是在作者近乎苛刻的追求中,小说的重心有了巨大的转移,安娜由最初构思中的"失了足的女人"(她趣味恶劣、卖弄风情,品行不端),变成了一个品格高雅、敢于追求真正的爱情与幸福的"叛女"形象,从而成为世界文学中最具反抗 精神的女性之一。
最后的结局是:安娜认清沃伦斯基的虚伪和遭遇人情冷漠后卧轨自杀,陈尸车站。故事以悲剧告终。
扩展资料:
1
《安娜·卡列尼娜》是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创作的长篇小说,也是其代表作品。 作品讲述了贵族妇女安娜追求爱情幸福,却在卡列宁的虚伪、渥伦斯基的冷漠和自私面前碰得头破血流,最终落得卧轨自杀、陈尸车站的下场。庄园主列文反对土地私有制,抵制资本主义制度,同情贫苦农民,却又无法摆脱贵族习气而陷入无法解脱的矛盾之中。矛盾的时期、矛盾的制度、矛盾的人物、矛盾的心理,使全书在矛盾的漩涡中颠簸。这部小说是新旧交替时期紧张惶恐的俄国社会的写照。 该书通过女主人公安娜的追求爱情悲剧,和列文在农村面临危机而进行的改革与探索这两条线索,描绘了俄国从莫斯科到外省乡村广阔而丰富多彩的图景,先后描写了150多个人物,是一部社会百科全书式的作品。
2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Лев Николаевич Толстой;1828年9月9日-1910年11月20日),19世纪中期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思想家,哲学家,代表作有《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 托尔斯泰生于贵族家庭,1840年入喀山大学,1847 年退学回故乡在自己领地上作改革农奴制的尝试。1851~1854年在高加索军队中服役并开始写作。1854~1855年参加克里米亚战争。1855年11月到彼得堡进入文学界。 1857年托尔斯泰出国,看到资本主义社会重重矛盾,但找不到消灭社会罪恶的途径,只好呼吁人们按照“永恒的宗教真理”生活。1860~1861年,为考察欧洲教育,托尔斯泰再度出国,结识赫尔岑,听狄更斯演讲,会见普鲁东。1863~1869年托尔斯泰创作了长篇历史小说《战争与和平》。 1873~1877年他经12次修改,完成其第二部里程碑式巨著《安娜·卡列尼娜》。1889~1899年创作的长篇小说《复活》是他长期思想、艺术探索的总结。 托尔斯泰晚年力求过简朴的平民生活,1910年10月从家中出走,11月7日病逝于一个小站,享年82岁。
自杀的 安娜卡列尼娜自杀之因探析 (1)安娜无法忍受自己与他人的虚伪 社会化就是虚伪化:虚伪是成人世界游戏规则的一个部分。人不可能都像《皇帝的新衣》里那个小男孩那样说话,那等于把人的脸皮统统撕扯下来。人不虚伪,社会不能容忍;人虚伪,自己不能容忍(浑然不觉倒好,自我认知度高反而痛苦)。此人生存之悖论。安娜尤甚。卡列宁也为人之虚伪而深感痛苦。吉蒂也是如此,她叙述的那个坐轮椅的老妇人施塔尔夫人的故事其实是与安娜的故事相映成趣的。安娜临死之前,获得了一种我称之为“灵视”的本领,在车厢里,有一对夫妇坐在她对面,好像挺恩爱的,然而洞若观火一般的安娜一眼就看穿了那个老男人是个什么货色。“这是虚伪的,全是谎话,全是欺骗,全是罪恶”。这是世界的本相,丑陋,残酷,狰狞,人人都不例外。托翁本人对虚伪一定是深恶痛绝的,《安娜卡列尼娜》是关于虚伪之书,是暴露虚伪之书,是痛斥虚伪之书。虚伪是成人才有的最龌龊的本性之一,然而人不可能不虚伪。不虚伪,不得活。人难以回归真实之境,澄明之境,此为人之郁闷痛苦之源。 (2) 生存是无休止的痛苦 人生存的要务是欲望与情感的满足。欲望可以作狭义的理解,而情不仅仅是爱情,还有伦理之情、骨肉亲情、友情等,然而这些往往会成了欲望的牵绊和束缚。情与欲纠缠不休,相互撕扯,其结果往往容易导致对生存的厌倦。对安娜而言,赢得了儿子的监护权、赢得了离婚的权利、与沃伦斯基结为合法夫妻就意味着胜利了吗?她就真的能够获得幸福吗?她说:“在我和沃伦斯基之间又会出现什么新的感情吗?不要说幸福,就是摆脱痛苦,难道有可能吗?不!不!”她毫不犹豫地回答了自己。“这是不可能的!生活使我们破裂了,我使他不幸,他和我都不能有所改变。一切办法但尝试过,但是螺丝钉拧坏了。”在安娜看来,人生的痛苦注定是无止无休的,“简直想象不出一种不痛苦的生活环境”。她说:“我不是活着,而是在等待着一种拖延了又拖延的结局。”这个结局是什么呢?安娜也迷迷糊糊,晦暗难明,但她已预感到肯定不是什么好的结局,也不会有什么好的结局。她处在一种无止无休的悬置状态,对未来充满疑惑和恐惧。相伴而来的就是对生存的厌倦,虚无感开始在其内心世界逐渐漫延浸润。既然生存是虚无,是徒劳,再折腾来折腾去,有意思吗?别人也许有精力、有兴致去折腾,可是安娜不想了。“死”(смерть)这个字眼一旦蹦出来,就不断地在安娜的脑海里跳跃翻腾。 (3)激情孕育毁灭 从神经类型上讲,安娜大致属于多血质,富于激情,充满活力。在沃伦斯基的眼中,安娜“仿佛有一种过剩的生命力洋溢在他的整个身心,违反她的意志,时而在她的眼睛的闪光里,时而在她的微笑中显现出来。”沃伦斯基的母亲曾对安娜迷人的外表赞不绝口,但她看到的只是外表,而沃伦斯基却凭直觉把捉了安娜性格中最核心的东西——生命力,也就是激情。这种激情本应当是为她自己能够“生活在另一个诗意葱茏的更崇高的世界”而准备的,但遗憾的是在最初,因为所遇非人,(卡列宁当然是一个很善良的人,但与安娜不相匹配),这种生命力不得已长期处于压抑状态,直至偶遇沃伦斯基才迸发出来、释放出来。这种迸发与释放可以说是毫无顾忌的,甚至是不计后果的。同样作为凡人,我们没有理由、也没有权利埋怨谴责安娜,这也是托翁的意思。然而,那种“幸福得不可饶恕”的美好日子实在太短暂了。从国外回来后,安娜很快被妒忌、猜忌、失落、孤寂、恐惧、空虚、无聊、厌烦、绝望等包围,不停的争吵开始成为家常便饭。从病态心理学和精神病学的角度,我们可以诊断出,安娜已经患上了先是轻度的后来逐渐加剧的歇斯底里症或者是狂躁型抑郁症。托尔斯泰对安娜后期的蜗居生活描写得非常细腻真实,使得那些多愁善感的读者要么长吁短叹,要么一掬同情之泪。有时我们甚至搞不懂安娜究竟是咎由自取,还是命当如此。但有一点是清楚的,即就两个人的关系而言,沃伦斯基未必就打定主意彻底抛弃安娜,在花花公子中,沃伦斯基还算是一位有情有义之人,他深知安娜的脆弱,因此虽然他已经厌倦安娜,但仍然希望与安娜建立一个合法的婚姻关系,而在安娜看来这恰恰是无法接受的。当她判定沃伦斯基对其他女人并没有野心时,她却没有享受到丝毫的欣慰与快乐,因为她看透他“早就不爱我了”,安娜认为:“如果,他不爱我,却由于责任感而对我曲意温存,但却没有我所渴望的情感,这比怨恨还要坏千百倍!这简直是地狱!”这表明,安娜活在这个世界上的唯一理由只有沃伦斯基的爱了。爱在,生命就在;爱亡,生命亦亡。当然,虽然安娜看透了沃伦斯基不再爱她,但在内心深处她仍然渴望沃伦斯基继续爱她、呵护她,于是,她想要最后验证一下沃伦斯基对她的感情究竟是怎样的。但是,计划一开始付诸实施的时候,她的心理实际上已经非常扭曲了,精神已处在非理性因素的控制之下,她暗下决心,倘若沃伦斯基真的不再爱她,她就用死来惩罚他,惩罚沃伦斯基对爱情的放弃和背叛。正如结局所显示的,安娜把非正常死亡当成了一种惩罚人的手段。现实生活中还真有不少人如法炮制,由极爱转为极恨,以一种无法挽救的自我毁灭的方式给曾经的所爱之人留下一个难以磨灭的幻影与无法拥抱的虚无,这样一种惩罚,是何等快意!何等残酷!又是何等愚蠢啊!吉蒂当初没有看错,安娜的迷人之处的确有一种可怕和残酷的东西,这种东西现在清楚了,那就是生命激情本身就蕴含着毁灭生命的力量,亦即弗洛伊德所谓的死亡冲动或死亡本能。 (4)偶然性与宿命 尽管如此,我们还应当指出,安娜去车站并不就是去自杀,虽然自杀的念头已在她的头脑中盘旋了许久。安娜最后卧轨既有远因,也有近因。远因我们上面已做了一些分析。近因则由一连串的偶然性因素构成。我们不妨设想一下,安娜去朵利家如果没有遇上昔日的情敌吉蒂,或者吉蒂快一些下楼并热情拥抱安娜,沃伦斯基及时接到安娜的去信并立即回信或赶回来,安娜在莫斯科近郊车站站台上没有看到车夫接索罗金公爵夫人及其女儿,没有看到那个眼熟的农民(护路工)(这一点构成了安娜的宿命),而此时火车没有那一声凄厉的鸣笛,我想,安娜未必会选择自杀。正是因为这一连串偶然性因素的发生(有些其实是安娜的错觉和臆想),安娜的被遗弃感和绝望感越来越被强化、放大,心理负荷已过临界点,最后,导致了死亡冲动战胜生之本能。卧轨的一刹那间,或许她意识到了什么,但无情的车轮已不容她的意识再活动下去了。 安娜就这样死了,在世界文学史上,她不是第一个自杀者,也不是最后一个。在她已经到了的地方,会遇到许多同道,因此她肯定不会寂寞。不过她自己上路的时候是孤单的,她也只能这样了,因为她已无家可归。我个人理解,她以死表达自己对非本然性的生活的抗议和否定,以此赢回自己做人的尊严,而不仅仅是为了解脱和惩罚。 安娜的悲剧告诉我们,单纯的两性之爱不足以建立起稳固的完整的自足的世界,借助于本然的生命力的迸发与释放虽然可以在一定范围、一定程度上突破人生困局,但从根本上讲非但不能拯救个人,反而将个人逼进死胡同。但若以为托翁意在将个人激情、个体行为纳入社会掌控之下,就可能曲解了托翁的本意。托翁为何另外要塑造列文这个形象,读懂了列文,才能明白托翁为何一定让安娜去死。安娜之死是托翁预先的设定。
韩剧《安娜》自从开播迄今就被受关注,情节十分吸引人,虽然没有常说的悬疑推理、杀人案件等吸引人眼光的设定,但女一号为了能能人生之路不择手段的整个过程,让人大喊简直了!不过最新的剧情中,莉娅也遇到了窘境,那便是谎言被揭穿了
韩剧《安娜》女一号假身份被戳穿,她并不是千金**莉娅,也没上过大学,所说的的学历、家庭经济情况都是假的,她的真名字叫做由美,她是一名普通家庭的女生,高中和声乐老师处对象被外遇,导致她转学,没考上大学,爸爸也去世,妈妈生病。
由美在富豪家做月嫂的情况下被欺负辱骂,由美就偷了富豪家的钱和护照和签证,本身变成了千金**,借助谎言和自己的努力,由美变成了上流社会的女性。虽然现如今这部剧的连续剧非常少,但我们早就十分关心结局了,但在小编来说,这部剧极有可能是一个悲剧。
浅论安娜·卡列尼娜悲剧结局的原因
一、社会环境的戕害 当时俄国所处的时代环境,是造成安娜悲剧的社会根源。十九世纪的俄国,正是新旧交替的历史时期。贵族青年男女追求恋爱自由、婚姻自由的渴求,无法与强大的封建专制势力相抗衡,更无力承受来自传统的封建道德制度的致命打击。外部社会环境的极端恶劣,决定了她必然的悲剧结局。
当时的社会下,封建包办婚姻制度下形成的家庭才是“合法”家庭。安娜在其姑母的包办下,嫁给了比她大二十岁的卡列宁,过着毫无爱情的婚姻生活,所以当她与伏伦斯基邂逅,重新唤醒了她对爱情的渴望,对幸福生活的追求。她渴望对伏伦斯基双宿双飞,永远在一起,可是当时那个俄国社会,允许已婚的人偷偷摸摸、不清不楚地在一起,却不能接受离婚后名正言顺地在一起,而安娜无法忍受丈夫卡列宁,选择勇敢地出走,却成为千夫所指,被她所仅有的生活圈子所抛弃、所不容。
上层社会的贵族对于交际社会的不可缺少也是造成安娜·卡列尼娜悲剧结局的重要原因。一方面,她的丈夫卡列宁需要和安娜的婚姻来稳固他的政治地位,所以即使他不爱安娜,也不愿意和她离婚;另一方面,安娜和伏伦斯基都过惯了交际生活,无法容忍失去交际的生活,这也为安娜的悲剧埋下伏笔。
二、人物自身性格的局限 安娜的悲剧,根本原因当然是当时社会环境的强加与迫害,但是安娜自身性格上的弱点无疑加剧了外界因素对自己的伤害,从而导致了最终的悲剧。 在安娜多重的、复杂的性格因素中,武断和任性、激情与偏执等因素无疑都带有一种毁灭性的力量。安娜这种极端性格恰恰很容易使人产生自杀倾向,这也就预示了她的悲剧命运。正如作品所言:“作为柳里克皇室的后裔安娜拥有与生俱来的地位和尊严,贵族血统所带来的种种特权和优越的地位,使安娜从小就体验到了高高在上,君临一切的威严,而天赋的美丽又使她处处受到人们的青睐”。
生活在这种宽容和宠爱的环境中,安娜形成了高傲的、任性的、固执己见的性格特征。安娜天生美貌,从小在受宠、溺爱的环境中长大,优越感很强。贵族血统 及优越的生活环境决定了安娜性格中带有自私、狭隘、固执己见的因素,而且,随着安娜爱情追求的进展,这些因素也逐渐膨胀、增加,力量日趋强大最终致使悲剧的发生。
三、传统观念的桎梏 对于安娜,压迫最早不是来自外界,而是来自她自身。安娜出身贵族,自幼受到正统的贵族教育,尽管后来她也受到了资产阶级思想的影响,但事实上,她没有也不可能完全摆脱贵族阶级的传统观念。既是妻子又是母亲的已定事实,构成了安娜爱情追求中特殊复杂的矛盾,无力摆脱的传统道德感,使安娜深受精神上的折磨。她一直活在激烈的矛盾中,这是安娜悲剧的内在根源,也是她无法克服的自身局限之一。
四、爱情至上的爱情观 拜伦曾经说过:“男人的爱情是男人生命的一部分,女人的爱情是女人生命整个的存在。”拜伦的这一名言真可谓一针见血地道出了男女两性在爱情观上的重要区别。安娜,美丽、聪慧而又热情的贵族妇女,受到资产阶级思想的影响,强烈渴求得到爱情与幸福。她把爱情看作是自己生命的全部,生活在这样一个不能容忍真爱的环境里,对她本身就是一场悲剧人生。加之,安娜任性、激情与偏执等性格特征,使得她在与伏伦斯基生活无法继续,而她选择以自杀结束生命。
终上所述,安娜生活在一个不容爱存在的时代,种种的社会因素,她自身的性格特征以及受到传统思想的桎梏和爱情至上的爱情观等等多重原因,使得安娜的这一悲剧结局时不可避免的。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