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马、 崔健、 列宁、 保尔、 克林顿、 彼得大帝、 李小龙、 马蒂斯、 成吉思汗、拿破仑、 切格瓦拉、卡斯特罗、 阿拉法特、 恺撒、 本·拉丹、 但丁、 俾斯麦、 宋庆龄、 戈尔巴乔夫、安南、 刘翔、 布什、 帕瓦罗蒂、查尔斯王子、陈纳德、马龙·白兰度、梦露、 老子、 歌德、 周恩来、 居里夫人、斯皮尔伯格、莫扎特、 奥本海默、 丘吉尔、 莎士比亚、 猫王、 海明威、 罗斯福、 诺贝尔、 撒切尔、 戴高乐、 法老、 孙中山、 关羽、 萨达姆、 希特勒、 贝利、 比尔盖茨、赫本、 贝多芬、 墨索里尼、高尔基、 邓小平、 蒋介石、 普希金、 鲁迅、 伊丽莎白二世、斯大林、 达芬奇、 马克斯、 尼采、 毕加索、 林肯、 毛泽东、 李白、 达利、 慈禧、 乔丹、 东条英机、秦始皇、 沙龙、 齐白石、 特里萨、 泰戈尔、 梅兰芳、 卢梭、 岳飞、 米开朗琪罗、艾森豪威尔、梵高、 劳特累克、 罗丹、 杜尚、 甘地、 孔子、柯尔尼留·巴巴、达尔文、爱因斯坦、列夫托尔斯泰、秀兰·邓波、萨马兰奇、弗洛伊德、 白求恩、 雷锋、 福特、 卓别林、 泰森、 普京、 安徒生、 最后三位是作者了,李铁子、戴都都、张安君。
罗马雕刻家除了表现统帅、英雄人物、全家群像、夫妇合像、单人墓碑像外,还在罗马的建筑、广场、纪念柱等上面装饰了许多圆雕和浮雕。三世纪较有名的建筑为塞普提米乌斯、谢维路斯凯旋门和卡拉卡拉的公共浴室。古罗马雕塑是西方古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西方现实主义雕刻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历史上一般称欧洲的封建社会为“中世纪”,艺术史上把古罗马以后到文艺复兴前这段时间的西方艺术称为“中古世纪的艺术”,它延续了1200年左右。在中世纪的欧洲,基督教成为封建统治的有力支柱。因此,欧洲中世纪的雕塑主要为基督教服务。中世纪盛期的文化艺术,经历了罗马式时期和哥特式时期。教堂建筑成为当时主要艺术载体,许多优秀雕刻家从事教堂建筑的装饰雕塑和内部陈列的圆雕工作。法国的安高莱姆教堂,康城的三圣教堂,德国盖因拉德的圣基列阿教堂中的许多雕刻,都具有代表性。
罗马式教堂以其坚厚、敦实的形体显示教会的威力,哥特式教堂以其灵巧、尖挺的上升力量控制观者的精神感情。教堂建筑中彩色玻璃窗画的明暗变化,各色各样轻巧玲陇的雕花图案和壁上的雕塑,都有助于加强宗教神秘的气氛。哥特式教堂代表了中世纪建筑艺术的最高成就,如著名的巴黎圣母院、沙脱尔教堂、理姆斯教堂等,都是哥特式教堂。而哥特式雕塑则基本上代表了中世纪保守落后的宗教艺术。
14世纪的法国雕塑中,哥特式艺术反映现实倾向增强,对人物姿态、表情、形体等方面开始夸张强调,为宗教服务的哥特式雕塑开始出现了新兴资产阶级艺术的萌芽。中世纪的雕塑有精华有糟粕,许多作品中充满迷信、荒诞的宗教内容,但从艺术遗产的角度来看,当时的雕塑家们也创造了不少属于人民的、有积极因素的好作品,在世界美术史上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
从15世纪后半叶开始一直16世纪,文艺复兴文化在欧洲许多国家产生和形成。在欧洲的许多先进国家里,文化艺术达到了高度繁荣,文艺复兴掀起了欧洲文化艺术发展的一个高峰。文艺复兴文化是反对封建宗教的文化,提倡复兴希腊罗马古典文化,起领导作用的是正在形成中的资产阶级。文艺复兴时期的雕刻,继承并发展了希腊、罗马雕刻艺术的传统,使雕刻艺术达到了高度繁荣,文艺复兴时期的著名雕刻家,差不多都集中在佛罗伦萨。最先出现的雕刻大师是季培尔蒂,佛罗伦萨洗礼堂的两扇青铜大门上的装饰浮雕是他的代表作。伟大的雕刻家米开朗基罗把这两扇大门赞誉为“天堂之门”。同一个时期的伟大雕刻家还有多那泰罗、委罗齐奥等。而米开朗基罗的出现,则标志着文艺复兴时期的雕刻艺术发展到了最高峰。他们以写实的手法,用准确的人体解剖学,塑造人物形象,使人的形态有很强的力度感,以雕刻的艺术语言塑造传神的形象和高度的技巧手法。文艺复兴时期的雕刻艺术对后期的雕刻家有极大的影响。
西方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油画多有于取材古希腊神话(及其发展--古罗马神话)的,而在西方雕塑发展史上,古希腊雕塑代表着一种美学高度。希腊艺术家确立规范和原则,对后世西方艺术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文艺复兴时期和新古典主义的雕塑艺术就以其为标杆。古希腊的艺术家确定了最美的人体的原则。公元前4世纪的希腊古艺术家波利克里托斯是第一个“规范”了“美”的艺术家,他从纯数学理论角度,计算出一个做为人类身材范本的男士应该具有的身材比例。他是“黄金分割律”的鼻祖。并且,评判他人、修炼自己的身材仪容也成为古希腊人的习惯。“苏格拉底一贯认为:凡是身材不佳、仪容不整的人都是没有公共精神、不积极参与公共事务的人。在苏格拉底的眼里,公民身材肥硕问题属于公共事务的范畴,而肥胖也是政治问题。”尼采就曾说过,要在“身体上做一个古希腊人”。有意思的是,如果不是马其顿亚历山大大帝东侵印度,将雕塑艺术带到恒河流域,恐怕流传到东方各国的佛教也就不会有后来繁荣不已的造像艺术(云冈,龙门,莫高窟,巴米扬大佛),甚至在佛教、道教(借鉴了佛教的传教形式)的寺庙里也不会供奉着偶像。因为,古印度的宗教传统里是不崇尚偶像崇拜的。坦胸露乳的佛像,恐怕也只能来源于古希腊的文明吧!
吻 "Le Baiser"
奥古斯特.罗丹(法国,1840~1917)
罗丹是法国的著名雕塑家,创作风格深受米开朗基罗影响,擅长人物、情感及动态的深入刻画。「吻」是罗丹众多的知名作品中,少数能与「沉思者」相提并论的名作;藉由罗丹这件神来之作,但丁「神曲」里保罗与法兰契斯卡的悲剧爱情,得以感性地呈现出刹那间的永恒
遗弃 "L'abandon"
卡蜜儿.克劳戴(法国,1861~1943)
1886年与卡蜜儿热恋中的罗丹完成名作「吻」,两年后卡蜜儿完成了「遗弃」的陶塑原模。此作取材自印度爱情神话,原名「沙昆达娜」,又名「委身」,后才更名为「遗弃」;作品的易名道尽了卡蜜儿与罗丹的恋情始末,此作也彷佛影射罗丹跪在被遗弃的卡蜜儿面前请求宽恕。奇美收藏的是,出卡蜜儿在1910年法国艺术家沙龙展中的参展原作,系为1905年铸铜而成。
人型的橱柜 "Cabinet Anthropomorphoque"
萨尔瓦多.达利(西班牙,1904~1989)
达利的创作特色是将现实世界中的实体任意地扭曲变形,他在「米罗的维纳斯」一作中认为身体是有好几部分的,并可分开抽出来,而此作「人形的橱柜」他亦是秉持着这个观念,将人体的身体化为许多抽屉,可说是达利作品中相当典型的创作
洗脚的女郎 "Femme se lavant jambe gauche"
艾德嘉.窦加(法国,1834~1917)
艾德嘉.窦加受印象派的影响,整个作品在每个不同的角度中,均呈现出一种多变的不安定感。窦加把女与椅子表现得相当独特,尤其是披挂在椅子上的衣物相当抽象,反观女郎面前的水桶,却相当写实,如此极端的两种风格,在窦加独具用心的诠释下,展露出无与伦比的完美组合。
铁修斯战胜半人半马的怪兽
"Thésée combatant centaure Biénor"
安端-路易.巴里 (法国,1795~1875)
巴里是十九世纪中叶法国最重要的动物雕塑家。此作的石膏原型曾在1850 年的法国艺术家沙龙展中展出。半人半马的怪兽(Centaure)和Lapithes 族人的争战是古典艺术中常常取材的主题,它也文明战胜野蛮的象征。此作品系由 Barbedienne所翻制,有 Barye 1860之签名,是最原始的大尺寸(当时仅铸作两件),也是巴里生前所有创作售价纪录最昂贵之作。现今典藏于纽约大都会博物馆及罗浮宫的同尺寸作品皆为巴里死后才翻铸而成。
人体 "Torso"
亚历山大.阿基边克(俄裔美籍,1887~1964)
二十世纪初至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十五年间,欧洲艺坛出现了两个代表现代造型理念的艺术理念,分别是野兽派及立体派。阿基边克是立体派重要雕塑家。立体派有感于非洲艺术单纯造型的美感,正如此像以极简练的几何造型呈现女性胴体,作品透露理性、纯粹的美感。此作完成于1914年,正值阿基边克的创作盛期
弓箭手 "Tireur à l’are"
皮耶.勒.法居叶兹(法国,1892年出生)
装饰艺术(Art Deco)于1920年代、1930年代出现于欧美各地,它注重感官趣味,崇尚唯美,创造了前所未有的视觉飨宴。皮耶.勒.法居叶兹是法国极为成功的装饰艺术风格代表之一,他以象牙、青铜、银、石头等多媒材成功地刻划出一位古罗马造型的战士,简洁有力的线条,勾勒出战士拉弓时,力道强劲的优美站姿,充分展现装饰艺术力与美的极致。
加拉蒂与海豚 "Galatea Riding a Dolphin"
安西里欧尼(意大利,1832~1894)
在此作中加拉蒂丰腴的胴体扭曲斜倚着海豚,卷曲的秀发随风飘扬,造型动感十足;加拉蒂身上有许多雕刀刻出的细微纹样,或线条、或点状,在腹部、肘部、脚关节各处,类似真人肌肤上的肌理质感,使整个雕像栩栩如生。为了凸显女海神的主题,底座的石材特意挑选一满布细纹的大理石,彷佛海中起伏的波浪,遨游其上的海豚也呼应了主题,使作品充满了活力与生气。
奥塞罗 "Othello"
皮耶多.卡尔威(意大利,1833~1884)
意大利雕塑家卡尔威以创作莎翁剧中人物而闻名,奥赛罗是莎翁四大悲剧中的主题人物,乃为十五世纪来自非洲的摩尔人,高居将军之位而遭嫉,遂在误杀妻子后也自杀身亡。作者以首位演出此角色的男性演员为模特色,而于1869年完成此尊结合青铜与大理石的杰作。
苏珊 "SUZON"
奥古斯特.罗丹(法国,1840~1917)
罗丹(1840~1917)近代雕塑之父。他用黏土,青铜和大理石,以前所未有的坦率,直接刻画平凡尘世的激情、痛苦情思欲念,他的艺术所展现出的时代性与浪漫气质是雕塑史上的一个高峰。漫长的艺术人生里他深受米开朗基罗,印象派及当代文豪雨果‧波特莱尔的影响。
1870年进入卡里埃.贝流兹(Carrier-Belleuse)工作室,当时作品皆需刻上卡里埃签名,罗丹为了多攒些钱,所以利用晚上雕塑一些女性胸像,然后刻上自己的名字出售。苏珊即为此时之作品,强烈敏锐的洞察力,勾勒出苏珊温柔婉约的表情,精致的脸孔,极其腻人,轻柔的卷发系上柔软的丝带,高贵的气质从作品中一吋吋浓郁的散发出来,堪称罗丹创作生涯中精彩细腻的早期代表作。
坚忍的母与子 "Mother and Child"
亚堤里欧.皮奇瑞利(义裔美籍,1860~1945)
此作曾于1915年在旧金山参展中获金牌奖。现今置于纽约中央公园的Columbus Circle入口作品乃为放大版本之作。作者大部份作品是以大理石或木材,但也有少数以石膏和青铜铸造的。此件作品描写受尽委屈的孩童,紧紧依偎在母亲的关爱的胳膊里,孩子好似找到安全的慰藉,哭泣倾诉与母亲温情的垂问,形成一个对应无间、自然写实的母子连心之实体。
运动员 "The Athlete"
唐纳多.巴卡里亚(意大利,1849~1930)
来自米兰学院的巴卡里亚,在他十七岁首次参展时,创作才能即被肯定,他的创作风格深深受到卡诺瓦 Canova 影响。此作「运动员」完成于1898年,当年曾在米兰展出,并于1902年在圣彼得堡参展时嬴得首奖。其造型是来自于希腊英雄赫丘力斯(Hercules)的构思,不但融合了高度的写实技巧,更是兼具理想美的作品,是作者巴卡里亚生平最具代表性的创作。
爱神与赛姬 "Cupid and Psyche"
裘里欧.贝冈左里(意大利,1822~1868)
相传赛姬拥有絻世的美色,使得维纳斯大为嫉妒,遂令儿子丘彼特用他那无可抗拒的箭,使赛姬爱上最丑恶的怪物,没想到连丘彼特也被赛姬的美迷惑而跌入爱情的漩涡之中。此件雕塑呈现丘彼特轻盈地浮在空中,温柔的吻着赛姬,丘彼特、赛姬双人形成X形的姿势,上扬的动态,传达出传说中缠绵爱情的浪漫,是意大利雕塑家贝冈左里的代表作之一。
女孩系列胡恩.克拉拉(西班牙,1875~1957)
胡恩.克拉拉以自然且生动传神的技法,雕出孩童纯真可爱的本质,更不忘以诙谐的手法呈现出孩童顽皮淘气的一面。这四件相继完成于二十世纪初,在动作上彷佛有其联贯性,件件趣味横生,不失童真。
四件作品描绘一位好吃的小女孩坐在高椅上,她被眼前高处的饼干吸引住了,急着想站起来,没料到却滑落下来,心想干脆换张椅子再试着爬上去,可是她又担心会被妈妈发现,不禁频频回头,总算平安无事的站在高椅上了。这下子她又伤脑筋,因为眼前好吃的东西太多,真不知要挑哪一样?结果才想好好地享用手中这块得来不易的饼干,居然狗儿也来势汹汹,紧紧咬住她的裙摆。细细品味这四件淘气女孩作品里的小动作,相当可体会童心的可爱之处。
《超杰交融(Rezel Cross)》是由SCE日本工作室(SCE Japan Studio)制作的一款PSP平台为数不多的原创RPG游戏新作。将于2月15日全球率先发售中文版。本作的剧本由曾经编写过《亚克传承 3、4》、《街》、《弟切草》等作品的山崎修负责撰写,金田荣路担任人物设定。
《超杰交融》以超能力为题材,以虚构的异世界为舞台,故事叙述受到每千年造访一次的神秘彗星的影响,让人类觉醒为超能力者Rezel之外,同时也让动物化身为巨大化凶暴化的Beast。企图利用觉醒后的能力来夺得霸权的札夫纳姆帝国,以及神秘的古代文明、暗中活动的第 3 组织与反抗军的存在,牵动着世界的局势。
战斗的部分也着重在超能力的应用上。战斗中玩家可以使用各角色所具备的超能力来取得优势,随着超能力经验值的累积,角色也会随之升级。而在角色成长系统部分,则是通过Rezel Mapping来加以选择。战斗中玩家可以获得各种宝石(Gem),只要将宝石镶嵌到Rezel Panel盘面上代表各种 Reze Atrs 超能力技能的孔格中,即可强化既有的技能或是学习到新的技能。
游戏测评
游戏在剧情上下了很大的工夫,虽然一开始是以每个人各自的故事开始行动,但是却和主杆剧情紧紧相连,丝毫没有截断的感觉。系统上取消了装备的系统,而改成类似《最终幻想12》那样的技能格。本作最大的亮点就是其颇有难度的解迷任务,各种各样的迷题需要玩家多动脑筋来完成,才能继续下面的剧情。总体而言,是一款不可多得的原创RPG,可惜的就是发售日没有选择好,导致和《怪物猎人2》《宿命传说2》这样的大作撞车,不过相信好的游戏总是会有好的成绩的。
游戏流程
第一章:觉醒
游戏一开始就是主角在做恶梦,醒来突然听见窗外有村民的求救声,便冲到外面。原来是猛兽来袭击村子。
战斗胜利后要和村民对话一下,可以获得一些信息。跟家门口的小贩讲话可以得到蓝色蝙蝠号角,然后就可以向他购买一些药品。
再和医院前面的男人讲话可以获得300元钱。
之后出来村子,去坎大大草原。可以在这里练练级了。接着来到草原深处发生剧情,艾尔看见一个马戏团的两个女孩在练习,和她们谈话的时候突然冲出野兽。接着就是二连战。胜利后就可以继续前进到利柯村。
抵达利柯村后会被门卫拦在外面,艾尔要硬冲进去,随后就和他们开始战斗。胜利后艾尔走进村落,一进去就遇到军用猛兽,之前如果有好好练级的话,并不难对付。
正当主角在寻找蕾芙和吉娜的时候,蕾芙被一群人带了出来,并用吉娜威胁她。这时候艾尔又发现领头的就是自己一直在寻找的尤利斯。艾尔冲过去想杀掉他,突然尤利斯的手下盖索挡在了前面,和艾尔打起来了。
战败后(必输剧情),盖索要杀了艾尔,雷芙把自己的项链丢给了艾尔,千钧一发之际艾尔拿起项链,一阵光亮之后,艾尔觉得自己充满了力量,随后艾尔用力量逃离了现场。随着那力量艾尔来到一个陌生的地方,寻思着刚才发生的事情,这时候一个尤利斯部队的研究员走过来告诉艾尔一些事情。对话结束后可以向他了解一些超杰者的事情。
之后来到村庄做任务。
第二章:监禁
此时,人物控制变成了蕾芙。躺在床上的她,醒来后发现房间的门没锁,走出门,就开始了地下研究所的冒险了。直直向前走,一个男人会告诉蕾芙前面的路很危险,蕾芙询问着吉娜的消息,可惜一无所获。
开始地下研究所寻找任务,前进后,发生剧情,蕾芙会使用超杰力把时间停止。然后进入下面的房间。先找到深处房间,调查进不去的门后启动那个房间的开关,接着到BLUE房间启动开关,然后是YELLOW房间,最后是RED房间,接着门就打开了。进去后调查开关,接着到平台上按指示一个一个站过去就好了。图为
第二关图为
进去后再调查开关,门就会开起来,走出三个卫兵,接着便使用超杰力,出来后继续前进,发生剧情。蕾芙被迫进入战斗。三连战后蕾芙体力透支倒下了。
一个能源精块只能使用一次,使用后在原来获得的地方还会再出现。把周围逛过去后可以从水上的木板跳到另外一个地方,就可以继续前进了。回到利柯村,发现尤利斯一群人还没走,艾尔又冲了上去。这次和盖索打就可以用超杰力了,大体战斗的时候都讲解得很清楚了。胜利后艾尔最终因为体力不支倒下了,尤利斯捡起掉在地上的项链走掉了。
第三章:密令
剧情过后,控制人物又变成了玛莉安,右边第一个房间是商店,第二个房间是医院,直径来到大厅,记得把两边的道具拿了,然后从右上角的门进去。进去后和穿褐色衣服的男人讲话,对话到一半突然有猛兽冲出来,解决掉后,上司交代了任务,寒喧了几句后回到大厅,往下走就可以出去了。出去后前面库多树海。一进去没走几步就跳出来个水牛猩猩,解决后就可以继续前进了,建议先在这边练几级再往后打。这样打BOSS会比较轻松。
之后再来到兰卡恩草原,接着再去夏杰尔。到那里以后,发现战争已经将这座美丽的城市摧残地体无完肤了。到广场后往右下角方向走去,接着就会发生剧情。玛莉安因为救店长和他女儿而被带走了。正准备开打的时候突然走出一个白衣男子,帮助玛莉安带走了一个,所以现在变成1V2。战斗结束后再和白衣男子对话后结束这章。
第四章:虚伪
控制人物变为艾尔,出了村子往下方的播王波沼泽地。到第二场景的时候发生剧情,这时候进入战斗,不过全程是由电脑控制的,所以玩家只要看清楚电脑的指示就可以了。出来后前往夏杰尔,到广场就可以引发剧情。这两个人的对话真是邪恶啊。。大家自己看吧,回答的时候选择第三项就可以获得草药,然后再从右下角前进,到最深处的店引发剧情。
接着人物控制变为玛莉安,出去后前往吉尔洞窟。来到波尔多玛后,去右边码头和一个穿红色衣服的老同志对话后就可以前往雷达斯岛,不过中途发生状况,原来渔夫是海盗。
第五章:圈套
开始人物变成札斯,马上进入战斗,结束后一直往右发生剧情。进入战斗,胜利后札斯为了脱困从墙上跳下去了。画面转到玛莉安这边,札斯跳下来后遇到了玛莉安。然后控制札斯去遥控船。发生剧情后这章结束。
第六章:潜入
操作人物:札斯
往下走出来波尔多玛,再前往诺卡高原,人物等级太低了,所以建议练几级再出发,后面的战斗肯定是无法避免的,然后前往康尔朱。到达后先和街上的人聊聊,然后再跟右下角穿蓝色西装的男人说话,接着往右走,再往上,和出现在眼前的三个对话,进入战斗,胜利后往回走,再往下就会发现卡帕佐了。剧情也让大家知道了此人的卑鄙之处,马上进入战斗,获胜后前往吉尔洞窟。到洞口后会遇上两名士兵,战斗结束后前往夏杰尔。
中途发生剧情,到达夏杰尔后再次前往上次去过的咖啡店,剧情过后人物控制变为但丁与爱伦对话,就前往马赛理地区进行潜入作战了,直走到墙边就进入任务,一开始等待机会,等士兵背对着我们时冲上去拿能源精块,接着和工人对话,然后变身,用10秒的时间冲过去。
此处先拿精块后冲到上方,调查正在睡觉的士兵旁边的开关,把门打开后再回来拿精块,然后冲到左边。
到此处后去拿精块,然后冲到左边,记得别进去,一直冲到左下方,然后进到门里面去,进去后就安全了。这里面就没有士兵了,大家可以放心地去寻找宝贝。然后从密道进去再进仓库,任务完成。正当但丁与爱伦商讨完策略,准备行动的时候,我们可爱的主角冲出来了。二连战后引发剧情,此章结束。
第七章:挑拨
操作艾尔。从夏杰尔出来后前往兰卡恩草原,然后到库多树海,在快到出口的时候发生剧情,艾尔遇上了逃出来的蕾芙,接着进入战斗,结束后发生剧情,走出库多树海,在出口处碰到了尤利斯,尤利斯召唤妖魔与艾尔战斗,此战必败,艾尔受伤后跳河逃走了。操作札斯,出了夏杰尔,前往播王波沼泽地,然后再到尼特沙漠,在酒馆里打听消息的时候突然出现三个小混混,解决后继续前进,随后来到罪恶天堂,和村里人对话了解一些情况后直径往右引发剧情,战胜后,到林子最右边的斗技场报名参加比赛,这里最好大家有一定等级,斗技场开场实在是恶搞。在冠军赛前会暂停,下楼引发剧情,结束此章。
第八章:仪式
剧情过后去商店买眼药,然后再去挑战斗技场。到一楼报名后再去二楼和绿衣服的人对话进入决赛。中夺目后用药,然后狂打吧。胜利后出来,往左和戴帽男对话,然后进入房间发生剧情。马上进入战斗,然后下楼,发现尼克被之前的女人丽莎给抓到了,接着又进入战斗。又是必输战,结束后札斯觉醒,此时把以前获得R。GEM用掉,最好提升一点防御力,这样和丽莎会好打点,胜利后两人逃走,开始做任务。此次任务比以前的都要简单,前到一个灰色人那边,其实是个幽灵,把成佛的纸牌给他就可以获得绿蜥蜴的玩具。然后在中下方的小黑屋使用超杰力。
看到地图后再转到出口把红色开关开启,虽然有警笛声不过没关系,绕过来把绿色开关打开,门就开了。进去后有个踩地板的机关,用S走法从左到右,从左边进去,中间出来,再从右边进去,最后到里面的开关,楼梯就下来了。第二楼从右边进去,左边出来,然后再找一个踩过的进去,不急着踩回去,先到楼梯上把两个踩了,最后再踩刚才进来的那个。门又开了,过去完成任务。出来后回到第一次遇到尼克的地方,和尼克对话后结束此章。
第九章:探索
操作人物:玛莉安。前往雷达斯岛。在中途发生剧情,加入了一只动物。然后就进入拉娜文明的遗迹了。进去后和墙角的大伯对话了解一些情况,然后去另外的角落拿能源精块,先别急着用,到中间位置使用后会在平台出现宝箱,然后再用到另外一个去。石头移开后进去,做任务,依然是跟之前的踩地板一样的,只不过多了要移动的石头。
建议大家先把全部的石头都移动过后再踩地板。成功后就会出现新的路。进去后依然是用念力推动石块来打开新的路。进去后继续冒险。到最上方后发生剧情,然后走到传送点就可以回去了。到海滩边和船夫对话就可以会波尔多玛了。到达和遇上三个小流氓,解决掉后结束此章。
第十章:封印
在回去的中途玛莉安遇到了艾尔,并帮他解围,两人互相认识后决定先去找博士。之后前往博士家。在等待博士的研究结果时突然发现博士拿着箱子跑走了,两人决定追上山顶去寻找博士。找到博士以后博士告诉艾尔说箱子里面封印着是可以与人类融合的特殊猛兽,正当博士准备让艾尔把箱子扔到火山口里面时,尤利斯手下两个人突然出现准备夺走箱子。马上进入战斗,胜利后箱子还是被偷走了,回到小屋的三人准备再去夺回箱子。接下来控制玛莉安,回到研究局去找博士,然后结束此章。
第十一章:掠夺
画面转到了咖啡店这边,蕾芙正在向但丁询问关于收容所的情报,结束后再次进入任务。此关任务极其可恶。首先让蕾芙站到第一个可以吃精块的地方吃三个,然后用超杰力把时间停住。
穿过去,到第一个精块的地方把车子推开,让大叔过来,然后再让大叔用超杰力,不要模仿看门的,模仿睡觉的。然后再过去。等大叔到后面以后,再让蕾芙前进到下一个轨道上一个可以站的地方,然后大叔把车推过去,两个人同时出去。任务完成后和大家汇合。接着在深处调查发生剧情,四人被卫兵包围,蕾芙一个人跑了出去。操作人物:蕾芙 直直前进,没想到被尤利斯发现。之后另外三人赶到,结果还是晚了。
第十二章:对决
操作人物:艾尔 直接来到尼特沙漠,在酒吧里打听消息,又看见那三人。这次更搞笑。战斗胜利后主角依然是得到情报,前往迷惘的沙漠。开始做任务。前进后调查石碑,告诉我们要往东边走,右因为仙人掌的方向有影子,所以左边才是东。然后直走,然后往以人物正面方向为中心向右,会到达这个地方。
然后以石碑正面方向为中心向左走,到地下去,以主角石像正面方向为中心向左移动两格,向右一格,向前两格,向右一格,向前一格,向右一格,完成。出来后往上走,看好时机从桥上飞过去,过桥后往左走,到地下。以主角石像正面为中心,向前两格,向右一格,向左一格,向前一格,向右两格,向左三格,完成。出来后往有石碑的方向走,再往下方前进。再进入地下。以主角石像正面为中心,向左两格,向前两格,向左三格,向前一格,完成。出来后往石碑方向走,任务完成。然后就到罪恶天堂了,在城里逛了一圈,不知道要多久。总之和很多人对话后到遇见尼克的地方会碰到上届冠军罗伊,马上进入战斗,胜利后去斗技场二楼经理室门口和罗伊对话,然后和保镳打,胜利后发生剧情,接着去最左边的工地,和札斯对话,然后开打,打到一定程度就会停下来,不打不相识,两人马上变好朋友。
第十三章:共鸣
前往赌场和穿褐色衣服的男子对话,进入房间就开打了,胜利后从门口进去,开始做任务,先连续吃五个精块,然后让扎斯行动,小心前进,在到书架的时候往下走,上面是宝箱,记得往下走上边的人也会看到,所以要小心,等快走到睡觉的人那边的时候用十字键走路,穿过去后到达一个有**地板机关的房间,必须两人都到,然后让艾尔站在上面,门开了,再让札斯进去透视,然后人物切换回艾尔,打开菜单,使用录像,直接飞到那个房间,再站到房间里的**地板机关,开门让札斯进来,然后推石像,要两人配合,阻挡在石像要移动的地方石像就不会动了,按这原理很容易就过了,然后完成任务。进入房间,发现丽莎已经等在这了,战斗胜利后,艾尔得到了双子剑,再往里走,碰到济尔摩亚,进入战斗,正当两人询问他的时候,尤利斯身边的那只狮子猛兽出现,再打。完了以后出门进入剧情。
第十四章:阻止
回到咖啡店发生剧情,然后一直往右走来到调车场发生剧情,开始任务,先连接客车,然后一直开,再接上货车,开到第二调节器后,后退转弯到上面,然后把客车断开,接着和货车一起回到第一调节器,然后转弯到上面,穿过中间和客车连在一起,像这样
然后再绕回客车,把货车也连上,这样货车就到后面去了,然后退回第一调节器,把货车推到顶,开门,接着拉着客车走吧。任务完成
控制艾尔,出门后往绿衣男那个方向走过去,发生剧情,结束战斗后出去又发生剧情。
第十五章:牺牲
去雷崩怒溪谷,剧情后进入战斗,然后继续剧情,控制人物:札斯 冲出去后战斗,画面转到艾尔,往前就走到大炮里面了,进去后任务开始,直走,第一个机关先到右边把蓝色**按下,再到左边按红色绿色,然后站好位置推箱子,第二机关,地上一共三个格子要站好来移动墙壁,分别是,一格,二格,一格,二格,三格,二格,三格,门开了。第三个机关,把电梯门开了,会有时间提示三秒,别到电梯去,在门口等电梯上去了,对面就是开关了。完成任务。接着就有华丽的动画。
第十六章:反击
大家在咖啡厅里商谈策略,最后决定但丁的女儿留下来看家,其余人前往兰卡恩草原,在出口处碰到已经被兽化的士兵,马上进入三连战,获胜后来到波尔多玛,再次坐船前往雷斯达岛。不过在中途发生剧情,船因为急流而冲到了斯匹卡岛,但是但丁说可能存在拉娜文明,所以众人决定深入丛林考察,到达深处发生剧情。
第十七章:追从
众人再次前往雷达斯岛,上岛后由玛莉安到中途上次的那只动物又再次出现与众人一起前进,来到遗迹,这次往上走,到山谷底下又发现遗迹,众人决定进去。来到深处发现了札米尔,然后开战。之后调查中间的宝箱,发现古文书,发生剧情。接着走到传送点就可以回去了。来到海滩边乘船去康尔朱。到那个小巷,发现了卡帕佐,给他1000块打探消息,然后前往基蒙那姆岛。到山顶发现精炼所,然后从精炼所后门走出去,发现一个人也没有。再往上走,开始任务。依然是先吃满五个精块,从断崖过来,然后两人分别行动。艾尔:爬楼梯,第一个上去,左边,右边,右边下去,右边,左边,左边完成。玛莉安:往上走,然后踩地板。第一个完,往上,往右,往上,往左,往下,往右,往上,往左,往上,完成。突然有巨石滚了下来,被玛莉安一拳干掉。任务完成。到山顶发现尤利斯,发生剧情。战胜后,回夏杰尔。
第十八章:下台
去西区调车场前的房子里找克里夫。突然发现他变了一个人似的。之后前往咖啡店,和瑟希儿对话后前往戴尔盖德,旅馆前和蓝衣男子对话,然后到下方地区寻找穿粉红色衣服的男人。对话后到旅馆左边的小巷,调查下水盖后前进吧。到深处后发现元帅,然后开始战斗。结束后卡珊卓被皇帝逮捕。
第十九章:真相
在广场,瑟希儿带来了博士已经解开M文件的消息,众人决定前往博士那边。到达梅罗普山后,到博士家去,艾尔向博士讲述了上次分别后发生的事情,从博士那里了解到帕拉第岛有可能是移动要塞,众人决定前往调查一番。上岛后和工作人员对话,结果他不相信,没办法,众人商谈后决定先不去会场而进岛内深入调查。在第二场景后兵分三路前进了。画面转到玛莉安和札斯这边,两人因为迷路而吵起来了,接着进入战斗,画面再转到艾尔和蕾芙这边,准备好后往上走就遇到尤利斯了。剧情过后画面又转到但丁这边,四人马上过来汇合了。接着有华丽的动画
第二十章:继承
看到移动要塞后,大家决定坐奥加去,不知道如何打开门的时候蕾芙胸前的项链和门共鸣了,接着门就被打开了。上去后又有华丽的动画。接着发生剧情。然后大家准备准备,前往呜拉诺斯。在迷宫中间遇到了丽莎,开打。胜利后丽莎呼叫猛兽去袭击奥加,众人急忙从迷宫中出来赶往飞空艇,发现已经有怪物在那里了,马上开始战斗。战斗后到奥加里面发生剧情。再回到迷宫,回到击退丽莎那里,发生剧情。继续往前走发现瑟希儿在那里。来到宝物库,全部调查完继续前进。来到深处发现人工太阳的装置,发生剧情。进入任务。先让札斯吃三个精块,然后对着三个门透视。取得金**的门的影像后让艾尔进去。先被按开关。穿过栏杆来另外一个房间,从**门进去按开关,金**门打开,札斯进来按开关,红色门打开,艾尔进去按开关,绿色门打开,让札斯过来记录灰色门的影像,艾尔再进去。角落有个幽灵,记得跟他换东西。按钮的规则在一开始透视有个方块的房间,具体是:
紫色门开启,然后艾尔再从原来的小房间的影像出去。第二机关,让札斯到两边取得影像,小心躲过球,再控制艾尔去下层塔03的影像里面按开关,桥出现,再让札斯前进,到二层去,这次取影像的地方比较近,取得后立即回来。让艾尔把04。05的开关都打开,桥就出现了。再让艾尔回01的房间,打开开关,再到02房间就出来了。然后和札斯汇合,第三机关发生剧情,任务完成。
准备好后进入房间,发现已经兽化的丽莎,开始战斗。胜利后但丁为了破坏控制台牺牲了自己。接着瑟希儿也觉醒了。再次和丽莎战斗,结束后进入下一章。
第二十一章:归来
继续往下走,通过传送到达最后一个地方。尤利斯出现在众人面前,然后有华丽的动画。怪物古蓝菲斯进化~~古蓝吉尼斯~~~不过却是和尤利斯战斗。苦战过后,尤利斯倒下了。再往里面走,就到达心脏位置了。不过理所当然,幕后的BOSS也出现了,[R]出现在众人面前,并带来了古蓝吉尼斯。接着和它开始战斗。特别号特别号:也许是上帝的安排。全队被札斯的超必杀解决到1滴HP,然后被它干掉,艾尔用双子剑做最后一击。真是够戏剧啊,我以后可以当个导演什么的。继续战斗。特别号特别号:最后一击由主角艾尔爆发三蓝星解决。真素帅啊。继续战斗。最终BOSS,超叼。降低防御力的物理集体三连击外加补充HP近4500。战斗结束后,蕾芙打算一个人留下来控制局面,不过艾尔决定留下来陪在蕾芙身边。进入剧情。
然后就大结局啦~
-------《超杰交融》END
绿蜥蜴的玩具:
从幽灵处得到,前往播王波沼泽,在这个地点调查
选金蜥蜴就和金蜥蜴打,获得金蜥蜴玩具。选银蜥蜴就和银蜥蜴打,获得银蜥蜴玩具。选绿蜥蜴就和绿蜥蜴打,什么都没得到。具体也不知道是干嘛用。
梦见玉(黄):
从幽灵处得到,前往库多树海,在这个地点调查
然后是特别影像。严禁剧透。
最高等级:
人物最高等级为LV30,到30后技巧也会全部练满了。
标准是商务印书馆出版的<英文姓名译名手册>,辛华编写必要时参考<新英汉辞典>(上海译文出版社)、《辞海》附录以及中国地名委员会制定的《英汉译音表》的汉字体系。
马克思、恩格斯是约定俗成的,再如福尔摩斯,Holmes
贝努利,有的译为贝努里
下面是有关外国人名翻译问题的资料:
外国人的姓名翻译是一个重要问题。过去人们翻译英语姓名的主要工具书,大概是新华通讯社译名资料组编、商务印书馆出版的《英语姓名译名手册》(我校图书馆曾入藏数十册,索书号H3159-62/X37),该书比较简单,除汉译外再无别的内容,充其量是一本“手册”。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年1月出版的《英语姓名词典》(K811-61/G28)内容就丰富多了,首先是注了音,英语姓名常有不符合一般读音规则的,所以注音很重要。其次解释了词义,姓名虽然只是区别符号,但常常会有一定的含义;就像中国人的“国栋”、“若愚”、“从周”无不表达一定意思一样,英语“Charles”、“John”、“Peter”也都各有寓意。第三,说明了语源,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英语民族的形成历史,也反映了与之相联系的许多宗教、文化问题。第四,列出了同一词的异体和昵称,而且往往不止一个。这也很有用,例如据此读者可以知道,人们常常提到的美国前总统克林顿的名字“比尔”(Bill),其实是“威廉”(William)的昵称。最后,编著者还写了“英语姓名的历史演变”和“英语姓氏的类型”两篇短文,对读者也大有裨益。
但是,这本词典也还有许多不足之处。 第一,作为一本“姓名词典”,它收录的“名”(按词典的英文书名,Christian
names)比较完全,但“姓”(surnames)就远不齐全;然而对于中国读者,相比之下更需要的恰好是“姓”。一般说来,我们要查“名”并不困难,因为许多英语词典都附有或详或略的人名表,有的且对其来源、变体、昵称等有所介绍。值得注意的是,这些人名表不管叫“list
of common forenames”(例如Oxford Advanced Learner's Dictionary of Current
English)还是叫“personal names”(例如Chambers 20th Century
Dictionary),都只列有“forenames”(名)而没有列“surnames”(姓)。这样,在这些词典上我们能查到“Winston”(温斯顿)这个名,却查不到“Churchill”(丘吉尔)那个姓;而一般中国读者需要查的,恐怕正是那位英国著名首相的姓。这种只列名而不列姓的人名表,也许对母语是英语的读者有用,但对以英语为外语的中国读者,恐怕就不大适用了。
从古到今,欧洲人对国王或者皇帝一般是称名而不道姓的,理由很简单,同一个王朝的国王,“姓”都相同,例如英国都铎王朝(1485~1603年)的国王都姓“Tudor”,斯图亚特王朝(1603~1714年)的国王都姓“Stuart”,只有称名才能相互区别。对于普通人,情况就不同了。除在家人及亲密朋友之间直呼其名以外,在其他场合通常都是称姓而不道名的,只有在需要区分“姓”相同的人的时候,才用其名。例如英国历史上有过两个著名的克伦威尔,一个是亨利八世的宠臣、对于英国王室与罗马教廷决裂起了重要作用的托马斯·克伦威尔(Thomas
Cromwell,约1485~1540),另一个是比他晚一百多年的军事独裁者奥利弗·克伦威尔(Oliver
Cromwell,1599~1658);如果不指明是“Thomas”还是“Oliver”,就不好区别他们。人们熟悉的拿破仑,全名拿破仑·波拿巴(Napoleon
Bonaparte,1769~1821),一生就经历了一个由道姓到称名的过程。他原来是叫做波拿巴先生的,即使在当上将军以后,也还只叫他波拿巴将军;只有在他当上皇帝以后,才称拿破仑皇帝。在这个问题上破了“例”的,似乎只有意大利人,他们对自己四位最杰出的文化名人,是只称名而不道姓的。这四个人是诗人但丁(Dante
Alighieri,1265~1321)和文艺复兴时期的三位伟大画家,列奥纳多(Leonardo da
Vinci,,1452~1519)、米开朗琪罗(Michelangelo Buonarotti,1475~1564)和拉斐尔(Raffaello
Sanzio,或Santi,1483~1530,英语通常译为Raphael)。值得注意的是,除列奥纳多中国人改称其姓(达·芬奇)以外,其余三位我们都尊重了意大利人自己的习惯。意大利人姓名中常有“di”或“da”字样,大体上类似法语的“de”或者德语的“von”,意思约相当于英语“of”或者“from”,表示所属、或者所来自的地方。实际上,“Vinci”是这位大画家出生城镇的名字,“Leonardoda
Vinci”,就是“来自芬奇的列奥纳多”或者“芬奇的列奥纳多”的意思;单说“da
Vinci”,大致有“芬奇人”(类似我们“周庄人”、“南浔人”)的意思。 G2HQl)
综上所述,编写中国人用的英语人名词典,显然应该姓名并重,而更侧重于“姓”。但是,难点也正在于此。其他许多美国人、包括一些著名人物的姓,在这本词典上也是查不到的,这里面就有中国人大多并不陌生的几位美国前国务卿和国防部长,例如基辛格、舒尔茨、温伯格以及1991年海湾战争中的美国指挥官施瓦茨科夫将军。他们都是美国人,他们的姓自然也只能看作是英语姓;但这几个姓并非英语原来就有,而是随着德国移民的到来才带进美国的德语姓。从他们的姓可以知道,这几位美国高官都属于“德裔美国人”。
c6L;)
1946年获得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的美国人穆勒(Hermann Joseph
Muller,1890~1967),出生在纽约市,他的名字“Hermann”还保留了德语辅音字母双写(表明前面的元音短读)的做法,但姓(Muller)已经“英语化”了,以“u”代替了德语变元音“ü”,然而这个姓在这本《英语姓名词典》也查不到。同样查不到的还有美国著名地球化学家罗德(Edwin
Roedder)的姓,而他告诉我他是德国移民的后代,好几代了,已经一句德语也不会说,自认为是个纯粹的美国人。类似的问题,在法国、意大利等其他欧洲国家移民的后代,以及数量很大的西班牙语移民后代身上,也同样存在。美国是一个至今没有规定官方语言(official
language)、但是通用英语的国家;虽然通用英语,却又从过去到现在都有大量非英语移民进入。这些移民中的许多人,到美国以后会取一个英语名字,但是保留原来非英语的姓(例如,原来的中国影星陈冲,现在便是“Joan
Chen”)。这些姓通常也用英文字母来拼写,原来文字中英文没有的符号,例如德语的变元音,法语、西班牙语的开音符、闭音符,起初也许会保留,但时间长了往往就失去。它们的发音有的基本保持原状,更多的则经过一段时间也“英语化”了。汉语音译为“温伯格”的“Weinberg”就是一个例子,它里面的“ei”已经不按德语读作〔ai〕,而按英语读作〔ei〕。所有这些,都使美国人的姓十分多样,十分复杂;但人们又不得不承认它们都是英语姓。——尤其是那些拼写、读音已经“英语化”了的。
第二,正如我们前面说过的,现在国际上用得最普遍的语言是英语,所以不管那“老外”原来是什么国籍,姓名是用什么语言取的,我们接触他们的姓名,常常都是通过英语书籍、报刊、广播和电视。这样,作为一本英语姓名词典(而不是英国人姓名词典),就不能不包括这些已经翻译成英语的非英语姓名,例如哥伦布、马克思、恩格斯、爱因斯坦和施特劳斯。遗憾的是,所有这些姓在这本《英语姓名词典》里也都没有。编著者在“前言”里倒是说明了“鉴于篇幅所限,本书以不列颠群岛各民族姓氏和常用教名为主。”但这样一来,词典的使用价值就要大打折扣了,至少是“对折”,也许更多。篇幅比这词典小很多的新华社那本“手册”,在这一点上倒比它还实用,因为哥伦布、基辛格、恩格斯、爱因斯坦、舒尔茨等等都能查到。不过,戴高乐、蓬皮杜等当代法国著名人物,毕加索、达利等著名西班牙画家,还有托尔斯泰、萧洛霍夫等俄罗斯著名作家,在这本手册上仍付阙如。由于也使用拉丁字母,也许可以说在英语文献中见到的法国、西班牙、意大利等国人名是夹杂的“原文”,并非英语译文(许多情况确实如此,有的且保留了英文所没有的语音区别符号,或者用了不同的字体),但俄罗斯人的姓名,已经不再用西里尔字母(斯拉夫字母)而改用拉丁字母拼写,只能看作是英语译文了。
第三,在英语姓名的汉译上,有少数注意不周的地方。例如使用频繁的“Charles”这个名字,就只注了“查尔斯”一种汉译。其实这个名字汉语最初多半是译作“查理”的,早期取了洋名字的买办,便有不少张查理、陈查理、宋查理。后来虽然通行“查尔斯”,但作为国王的名字,仍然译作“查理”。这本词典前面“英语姓名的历史演变”一文,便有“1660年查理二世复辟以后”等语,但正文里却查不到这个“查理”。时至今日,可以说“查理”与“查尔斯”都是“约定俗成”的译名;作为国王的名字一般译作“查理”,用作其他人的名字则多译为“查尔斯”。成问题的是,目前的英国王储也叫“Charles”,我们译为“查尔斯王子”;但他日后继位为王,排下来正好在那复辟的“Charles
Ⅱ”之后,应该是“CharlesⅢ”。届时我们是译成“查理三世”呢?还是译为“查尔斯三世”? E[ 0\
有趣的是,戴高乐的名字也是“Charles”,所以他的全名是“Charles de
Gaulle”。虽然一般情况下我们只称他“戴高乐”,但少数情况需要说完全就得说“夏尔·戴高乐”。原来,欧洲语言里很有一些人名具有共同的来源,“Charles”便来自条顿语(Teutonic,即日耳曼语),意思是“大丈夫”。西班牙语作“Carlos”�卡洛斯 ,德语作“Karl”�卡尔 ,法语虽然拼写与英语一样也作“Charles”,读音却不相同。法语字母组合“ch”的读音类似英语“sh”,词尾的“s”则不发音,这样法语“Charles”既不能译为“查理”也不能译为“查尔斯”,应该译为“夏尔”。马克思主义的奠基人我们按德语译为“卡尔·马克思”(Karl
Marx 1818-1883)。同理,许多 ui
人按英语翻译的西班牙“查理五世”,就应该译为“卡洛斯五世”。——他也可以叫“Karl
V”(卡尔五世),因为他除了是西班牙国王以外,还被德意志第一帝国的“选帝侯”们选为皇帝,因而以德语名字相称也是合理的。 !;
与“Charles”类似,有着共同来源、但在欧洲不同语言里有不同形式的名字还很多,而且其中不少是常用名。在翻译的时候,都不宜一律按英语译出。下面不妨再举几个例子,供读者参考:Y"6Ls
John:来自希伯来语,原意大概是“Yag us
gracuiys”。在欧洲其他语言里,与英语形式最接近的是德语,作“Johann”或“Johannes”;汉语“约翰”这个译名,其读音正与德语相近,而与英语相去甚远。它还经常以昵称“Hans”(汉斯)形式出现,而且这个昵称也经常被用作正式教名。法语作“Jean”(让),西班牙语“Juan”(胡安),意大利语“Giovanni”(乔瓦尼),荷兰语“Jan”(杨),俄语“Ivan”(伊万或伊凡)。由此我们可以知道,荷兰、比利时的“Janssen”�杨森 、俄罗斯的“Ivanov”�伊万诺夫或伊凡诺夫 ,其实就相当英语“约翰逊”(Johnson)。
c<+;2
Henry:来自日耳曼语,原意“house
ruler”。现在德语作“Heinrich”(海因里希),并有“Heiz”、“Hinz”等昵称形式。法语作“Henri”,法语字母“h”是不发音的,“en”则发一个与汉语“昂”类似的音,所以我们现在把法国足球队那位著名前锋的名字译为“亨利”,其实并不符合法语读音。意大利语作“Enrico”(恩里科),西班牙语作“Enrique”(恩里克)荷兰语作“Hendrik”(亨德里克),与“亨利”相去就更远了。
Peter:来自希腊语,原意“rock”。德语、俄语和英语一样都作“Peter”(彼得),法语作“Pierre”(皮埃尔),西班牙语作“Pedro”(佩德罗),意大利语作“Pietro”(皮特罗),挪威语作“Peer”(皮尔)。俄语“Peterov”(彼得洛夫)意思正相当于英语“Peterson”(彼得森)。
sCW#IS
James:来自希伯来语,意思是“follower supplanter,or
deceiver”。德语“Jakob”(雅各布),法语“Jacques”(雅克,法国现总统希拉克就是这个名字,我们显然不能把他叫做“詹姆斯·希拉克”),意大利语“Jacopo”(雅科伯)、“Giacomo”(乔科莫)或“Iachimo”(亚西莫),西班牙语“Jacobo”(雅科伯)或者“Diego”(迪戈)。
Lewis:来自日耳曼语,“famous
warrior”。德语“Ludwig”(路德维希),法语“Louis”(路易,法国历史上有过多位取这个名字的国王),意大利语“Luigi”(路易吉),西班牙语“Luis”(路易斯)。像法语“Louis”这样词尾辅音不发音的常用名还有“Philip”,英语这个名字(及其多种异体)译作“菲利普”,法语则应译作“腓力”;从1052年起,在将近三百年时间里,法国曾经有过六位叫这个名字的国王(腓力一世到六世)。
外国人姓名的翻译,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在一定时期内出现混乱,客观地说,也很自然;但长期如此,就不能再看作是自然的事了。姓名是最重要的区别符号,然而近年来,作者、译者“随心所欲”,编辑不把关,政府有关部门听之任之,“不作为”。
外国人名翻译中出现的问题,大致有以下几种: r
1)已有约定俗成译法的,偏要另译新名。把英国著名诗人蒲伯(Alexander Pope,
1688~1744)译为“坡”,这就与通常译为“坡”的“Poe”、例如美国著名诗人爱伦·坡(Edgar Allan Poe
1809-1849)相混。《中外期刊文萃》1997年第18期《希特勒的遗嘱》一文,把纳粹德国著名人物戈林(Hermann
Gòring)译为“格宾”,戈培尔(Joseph Goebbels)译为“格贝尔斯”,里宾特洛甫(Gertrud von
Ribbentrop)译为“里本特罗普”。这样标新立异,不知是由于缺乏起码的常识,还是要有意造成混乱。凡已有约定俗成译法的,应该一律从“俗”;即令原来的译法不大合适,也不必更改,例如英语“John”译“
约翰”,“Johnson”译“约翰逊”。 Hba_8
2)把职业或头衔误当作名字。我国一位常驻伦敦记者,把戴安娜的哥哥斯宾塞伯爵称为“厄尔·斯宾塞”,显然是把伯爵头衔“Earl”当作名字了(见《文汇读书周报》1997
年11月8日)。上面提到的《中外期刊文萃》那篇文章,又把那位大独裁者的秘书容格夫人的称呼“夫人”(德语Frau)误当作她的名字,音译为“弗劳”。《南方周末》1997年11月14日《千年纪》一文,把1445年在欧洲第一个发明活字印刷的古腾堡(Johann
Gutenberg),误译为“哥德史密斯·古腾堡”,其实原文中的“goldsmith”即德语“Goldschmied”,意思是“金匠,首饰匠”,译者显然是把他的职业误当作他的名字了。今年还有一家大报,在一篇有关二战英国蒙哥马利元帅的文章中,把他的元帅军衔(Field
Marshal)误当作名字,音译为“菲尔德·马歇尔”。此外,将贵族称呼“Lord”当成名字译为“罗德”,更是经常见到。 _9B
3)把德语、法语、西班牙语及其他欧洲语言的名字,按英语读音来翻译。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报道外国运动员名字,常常出现这样的问题。例如把法国足球运动员“Petit”(原意是“小”,类似于英语“Small”,德语“Klein”)译为“佩蒂特”,其实法语词尾辅音字母“t”不发音,何“特”之有?
这里提出几条建议:
1)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在汉语规范化之外,也应该承担起翻译规范化方面的任务,而这首先就是外国人姓名汉译的规范化。与之相关的还有地名的汉译。一方面,许多地名来自人名,例如拉丁美洲就有许多以哥伦布命名的地名;另一方面,不少人名,尤其是姓,又来自地名。
2)译名应尽可能从姓名使用者的母语译出,遵从“名从主籍”的原则。例如本文上面举到的“Charles”、“Heinrich”、“John”等例子。对于已经“英语化”了的姓名,如果英语读音与原来语言的读音有较大差别,应该分别列出两种语言的译名来。例如一个姓“Weiss”的人,如果是德国人应该译作“怀斯”,如果是美国人则应译为“韦斯”。西班牙人是把现在的英国王储称为“Carlos”(卡洛斯)的,但我们显然应该按英语译为“查尔斯王子”;反过来,英国人把现在的西班牙国王叫“John
Charles”,我们则应按西班牙语(Juan Carlos)译成“胡安·卡洛斯”。
3)凡已有约定俗成译法的,应该一律从“俗”。即令原来的译法不大合适,也不要更改。例如,作为乳业商标不妨把“Johnson”译为“强生(奶粉)”,但作为姓名,还是译成大家都习惯的“约翰逊”为好。
4)注意别把一些人的职业、头衔、称呼等当成名字,混到译名当中。这一点看似简单,不留心也容易出错,因为确实有一些姓名,尤其是姓,是从职业、头衔、称呼得来的。例如英语“mason”(梅森)是石匠、泥瓦匠,“smith”(史密斯)是铁匠;德语“Schuhmacher”(舒马赫)是鞋匠,“Graf”(格拉夫)是伯爵,“Faβbinder”(法斯宾德)是箍桶匠,德国一些盛酒的大桶是用木头箍成的,所以德国不但有一位姓“Faβbinder”的著名**导演,而且还有以“Faβbinder”为职业的人。
5)汉语译名之后,最好附注原文以备查,还可以再加注生卒年份。 WBqH=
我们不得不承认的是,“名从主籍”的原则有时不那么好遵从,有时又不符合约定俗成的译法。例如,哥伦布(Christopher
Columbus)出生在一个西班牙移民后裔热那亚犹太人家庭,按意大利语他的姓应该是“Cristoforo
Colombo”。他曾经为葡萄牙“打工”,由于他提出的向西横渡大西洋、前往亚洲的计划没能得到葡萄牙王室的支持,不得不转而向那时还没有统一起来的西班牙求助,终于在卡斯蒂利亚女王伊莎贝拉一世(Isabella
I,1451~1504)赞助下成行并“发现”新大陆。但他也没有用西班牙语“Cristobal
Colomo”,而是选择了古典语形式的姓“Columbus”,并以“Colón”作为其西班牙语形式(所以他儿子全名Diego
Colón)。拉丁美洲有许多叫“Colón”的地名,显然都是纪念他的,例如上面提到的厄瓜多尔的哥伦布群岛,便是这样。“名从主籍”,应该从意大利语还是西班牙语?如果从西班牙语,是“Colomo”还是“Colón”?看来,从英语译出的约定俗成的“哥伦布”,是最佳选择,但这样一来,拉丁美洲那许多带“Colón”字样的地名,便不该译为“科隆……”,而应改成“哥伦布……”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