邂逅西湖作者对西湖的赞美之情。
杭州素有“人间天堂”的美称。西湖,就是镶嵌在这天堂里的一颗明珠。
站在柳丝轻拂的西湖边放眼远眺,只见湖的南北西三面是层层叠叠、连绵起伏的山峦,一山绿,一山青,一山浓,一山淡,真像一幅优美的山水画。平静的湖面,犹如一面硕大的银镜。一群群白鸥掠过湖面,在阳光下一闪一闪的,好看极了。
围绕着西湖的是一圈树木织成的绿色镶边。十里明湖中,葱绿的孤山显得格外秀美典雅。孤山东边的白堤和西南的苏堤,就像两条绿色的绸带,轻柔地飘浮在碧水之上。湖心的三个小岛——小瀛洲、湖心亭、阮公墩,掩映在绿树丛中。明净的湖水晃动着绿岛和白云的倒影,仿佛仙境一般。在这如画的西湖边走一走,看一看,怎能不令人心旷神怡呢!
月光下的西湖,又是一番景象。夜幕初垂,明月东升,轻风徐来,湖水荡漾。岸边的华灯倒映在湖中,宛如无数的银蛇在游动。远处,不时飘来悠扬的琴声。人们泛舟湖上,会觉得天上人间全都溶化在月色里了。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全文,背诵自己喜欢的自然段。
2、学习本课11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会用“犹如”、“像”、“仿佛”,“宛如”等词语口头造句。
4、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西湖的清奇秀丽,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
来到久负盛名的杭州西湖,心情分外激动。登上船,立于船头,极目远眺,环顾。三面翠绿的山,一面高楼林立的城市。西湖犹如一颗晶莹剔透的明珠镶嵌其中。难怪古老的神话中有“西湖明珠自天降,龙飞凤舞到钱塘”的诗句,西湖真配得上“明珠”这个雅号。西湖的水,清澈透明,游鱼嬉戏。六点零三平方公里的湖面上,波澜不惊。连绵的山,翠绿的树,别致的桥,四角高挑的湖心亭倒映在湖中,湖光山色,相映成趣。畅游其中便有“人在湖中游,船也画中景”的感觉。“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西湖,不愧为“西子湖”的美称。悠长的白堤是系在西湖腰间的轻柔的飘带。青翠欲滴,婀娜多姿的垂柳掩映在澄澈的湖面。游于此,给学生讲了好多遍的《钱塘湖春行》中的诗句,终于由想像变成现实。“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钱塘湖早春时节,春水初平堤岸,春云舒卷,贴近水面,早莺飞鸣,燕子呢喃……早春美景尚且如此,那姹紫嫣红,草长莺飞的壮丽景色就更令人叹为观止了!
白堤的尽头就是断桥,在铺琼砌玉的断桥上,我们仿佛看到了一幅仙境般画面——白娘子与许仙相识相爱,借伞定情,同舟归城…… 西湖的水波荡漾,预示着才子佳人式的爱情——烟雨的空朦、山水的灵秀、诗歌的婉转、管弦的悠扬。西湖风月无边,爱情也风流无限,最出名的三段爱情,便与三座桥紧紧相连——断桥,长桥,西泠桥,并称西湖的三座情人桥,据说这三座桥,象征着爱情的三生三世,在七夕之夜把这三座桥都走遍,就能得到圆满的爱情。导游如数家珍地娴熟地讲解,为西湖美景披上了神秘的面纱。
顺着导游手势与解说,远眺“三潭印月”的美景,耳畔荡起张也《33个月亮》那甜甜的歌声。“断桥残雪”、“平湖秋月”、“花港观鱼”“曲院风荷”、“苏堤春晓”、“柳浪闻莺”、“双峰插云”等“西湖十景”尽收眼底,只是觉得有点目不暇接了。
七月初,正值夏荷清幽之季,荷花相继绽放,看到水面上挨挨挤挤的荷叶和盛开怒放的荷花,顿觉灵秀满目,陶然几分醉意。夏日的西湖真可谓“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荷花是“花之君子者也”,它的品质就是“出淤泥而不染”,其盛放的荷花之美丽让世人永远的惊叹。花的娇艳需要绿叶的陪衬,除了美丽的荷花,硕大的荷叶也有着独特的韵味。特别是晶莹的水珠在宽宽的荷叶上滚动,充满了诗情画意。绿叶的品质是默默无闻,无私奉献。凝视它,品味它,使人肃然起敬。还有那“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在上头”的镜头,令人叫绝。一大片一大片的荷叶在风中飘忽,在雨中畅饮,还有那绿的荷叶、红的白的荷花在水中的倒影更是迷人。看着雨打在荷叶上、打在湖中激起一圈圈的涟漪,更是让人遐想翩翩……也难怪画家,诗人,散文家,摄影艺术家都钟情于荷。欣喜之际,让导游为我们全家拍摄了以荷花为背景的照片。经大家再三催促才恋恋不舍地离开这花红叶绿,满眼绚烂的荷花“海洋”。
西湖十景之一的“雷峰夕照”我们没能看到,但雷峰塔为什么倒掉经导游讲解释然了;保chu塔是上海“金茂大厦”设计借鉴的原型,我们惊叹于设计者的眼光与匠心。好多优美的景致都在我们坐船观景中一闪而过。我们恨时间过得太快,埋怨行船的速度为什么不慢一点。
西湖,给世人谱写了一幅纯天然图画,孕育了一个又一个美丽动人的神话故事,是一份宝贵的世界文化遗产。“西湖龙井”,“杭州丝绸”等闻名于世,不正说明这里还是一座丰富的宝藏吗?不管是多年居住在这里的人们还是那些匆匆而过的游客,无不为之所倾倒。走进西湖,犹如步入一座艺术殿堂;品味西湖,意蕴深远,风韵独具,情趣无限。冥冥中,幸福、甜蜜、骄傲、自豪的感觉油然而生。
这天下无双的西湖,不愧为“人间天堂 ”!随着“新西湖十景”的开发,西湖这颗东方明珠会更加绚丽夺目!
登上回南京的旅游车,我默念着白居易的《忆江南》,“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江南忆,最忆是杭州。三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
杭州,西湖,用不了几年,我还会重游,再睹你的风采!
日子淡下来了,这几天便也有了闲心情,于是想去西湖散散步,前几次去西湖,都是天阴阴的时候,也不知为何那样的天,还去忍受凄风苦雨。当自己真的冷了,身子拖着心疲惫了,我心里的铅块颠簸着落在了这风雨里。现在的天气爽朗的很,天也格外的蓝。开完了年会差不多下午5点多了,我离开了大部队,数着自己还会有些什么心事,便慢慢悠悠的走在学士路上,忽而瞥见有一群路人围观在一处角落,我也加快了步子,纵身挤进去了,映入眼帘的景,把我惊呆了,却没料到那是西湖的日落,极目楚天阔,远处已是渲染出一片金黄的画面,一轮苍黄的落日悬在湖上。湖面并不是那样的静,因远处的船摇荡出的丝丝波纹,湖面上点点的波澜荡漾着彩云,柔醉了我的眼睛,斜晖脉脉水悠悠,几片小舟悠悠的荡漾在彩云里。因为这是南方的冬日,便也看不到惊鸿了,只是不远处有一只野鸭子,懒懒的蹲在水面上,倒甚是好笑。然突然间,我静静地矗立着,因为一场音乐喷泉秀开始了,水柱变换的姿势像极了舞者灵动的身姿,时而婉转扭曲,时而抛洒高空,时而跌拓起伏,那远处的落日已渐渐逼近湖面,顿时仿佛湖面水气蒸腾,那场景像极了煎荷包蛋。一曲云杰的《鸿雁》和着这场喷泉,仿佛仙子在高空撒花,透过水雾看到的远处的落日余晖,是那么的细微柔情,像要惜别却又缱倦的恋人的目光,交缠,混沌出一曲离殇,我在感叹,这里到处都是殿堂,三步两步就能去到,但多少人因心事太重,而走不动。
远方的一声问候像候鸟衔来的一束温暖的柳枝,拂去了天地间最后一点冰霜,其实最美的你不是生如夏花,而是在时间的长河里,波澜不惊。我很欣赏旧时沧桑的歌曲,那时的潮流最能奋进人心,唱出的歌道尽人世曲折,我很欣赏旧时真切的文人们,那时的世道最能挽留风情,写出的文字却是美不胜收。然那旧时若停留在现在的时光里,该又是怎样的晃动人心啊。最美不过夕阳红,我想等到荷花开遍,又或者杨柳依依的时候,再拿相机尽情记述并参透人生的美。
阳光很温暖,西湖的落日绝美而深切,如二者结合便是完美,但我是在想若是少了你,便也称不上完美吧。
若是继续沿着湖边小道走着,我是怕会一不小心就踏入水里,路上的行人也渐渐的多了,风缓缓地吹着。若我是艺人,便是留了长发,飘逸着,吹起的发梢拍打着肩角映衬出的流光,用画笔素描出你在我脑海中的模样。西湖的落日,隐没在群峦下,浅浅的唯美像青春易逝的年华,我转过身,看着留下了一地还未熄灭的烟卷,飘来湖水很淡很淡的香。
人在车上,昏昏欲睡。
昨夜回途遭遇大塞车,到酒店时也过十二点。一大早,又让给催起来,说是赶时间:游惠州西湖。
导游想要把自己的活计尽快干完,一路啧啧不休。他所谓惠州西湖导游词做得并不好,翻来覆去说的是苏东坡,王朝云。
没有引起我们多少遐想,倒催人入梦乡。
广东古来谓蛮荒放逐之地,苏东坡肯定不想到此来,所以心情并不好。也没有听闻这位大学士在此做过什么震古烁今的名篇大作。
导游词干巴巴的,说王朝云,除去说她绝色美艳外,也没什么好说的。
让人怀疑他心里的阴涩。
王朝云不过是名妾。按苏东坡待妾之道,如衣可送人,如鞋可随弃。王朝云终其一生,也不过落了个姬人名。所以过得并不见得有多快乐,更没有安全感。只记得她说过一句:满腹不合时宜。——倒有点名气。
游此湖,行程安排太过紧凑,导游要求我们在此只能停留一个半钟头。这时间,只够我们从园东走到园西。
我照例与李君做伴,手捏手机,打开照相功能。一路走来,过座桥,啪,照张相,见一处柳,啪,照张相,见路过的美女,啪,照张相。
游人穿行悠漫漫,独我俩行色急匆匆。
一路走马观花,啪啪啪照相。爬小山过穿堂,林荫处见块麻石如屏。细辩之,上居然刻苏东坡一阙水调歌。
绿水软软溶溶依依甜甜。想这一阙水调歌,意境何等开阔,如长戈似巨剑。却刻在此处小山小水小石间。
真不合时宜。
立山头,望对岸,也有一座塔,袅袅舞舞波水间。忽然想起,指问李君:那塔下。压着的可是白素贞,她是个多情的妖怪,只因爱上个没出息的许仙,搭上了那管闲事的法海,她,水漫了金山。
李君笑,说,你虽呤得如诗,却,此西湖非彼西湖。
我默然。掉头便走。
沿湖路而行,磕磕碰碰。好几处见工匠们正精赤胳膊,挥汗如雨,他们又在用着这现代的材料仿制一座什么样的古建筑呢。
尘土飞扬,满地零乱。
放眼处,四处皆高楼皆大厦,翻望手机中的相片,没有一张能避开它们。
我心里忧忧,我不喜欢这些所谓的名山名水,在我眼内。
不过是经过精心修饰的盆景,故意堆叠的假山。依山建成的佛像,千里附会的神仙。
哪一样不是故作惊人之态,哪一处不是忽兀情怀。
我们弄一堆相片,夹满相集,贴满空间。
又如何呢,我们找到真正所想要的东西么?
我梦里的西湖,有许仙,有白蛇,有法海,这些美好的传说,把我们从古到今千年串连成一线。
这是文化。
让人向往。让人无限遐思的东西。
此西湖非彼西湖。
这里只有一个姬人王朝云。一个不合时宜的姬人。她不幸,成为这座土豪城市的一份炫耀。
一种装饰。
而我人还在车上,昏昏欲睡。
《还珠格格》里有那么一句话:你还记得大明湖畔的夏雨荷吗有些人,有些事,从开始就注定是我们生命中的过客。下面是我给大家带来的,供大家欣赏。
:大明湖畔
对于济南大明湖的熟知在一定程度上是基于10多年前的电视连续剧《还珠格格》的热播,乾隆爷曾经在大明湖畔遇到了豆蔻年华的夏雨荷,演绎出一段千古奇闻的传奇故事,虽说只是传说,可看的人大多信以为真了。现在的大明湖附近则有许多挂著“雨荷”招牌的产业,也可算是文化的延续吧。而“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的经典对联绘声绘色地道出了大明湖的绝佳景色。作为泉城明珠的大明湖,公园面积达86公顷,水面占其中的46公顷。湖水来源于城内的珍珠泉、芙蓉泉、王府池等诸泉,水源充足,有“众泉汇流”之说,平均水深2米许。湖底是不透水的火成岩,由于地势低洼,汇聚而来的泉水不能下泄,是形成湖水四季不枯的天然湖泊。
大明湖早在唐宋时期,就以其撼人心弦的美景而闻名四海,成为“中国第一泉水湖”称号当实至名归。作为一处城市湖泊,大明湖景色尤为秀丽,湖上鸢飞鱼跃,荷花满塘,画舫穿行,岸边杨柳荫浓,繁花似锦,游人穿梭如织,其间又点缀著各色亭、台、楼、阁,远山近水与晴空融为一色,传闻轶事同古迹成为一体。大明湖一年四季美景纷呈,尤以天高气爽的秋天最为宜人。春日,湖上暖风吹拂,柳丝轻摇,微波荡漾;夏日,湖中荷浪涌动,葱绿片片,嫣红点点;秋日,湖中芦花飞舞,水鸟翱翔,云彩浮动;冬日,湖面虽暂失碧波,但银装素裹,分外夺目。大明湖水色澄碧,堤柳夹岸,莲荷叠翠,千佛山倒映湖中,形成了一幅天然的风景画卷, 沿湖的亭台楼阁,水榭长廊参差有致,湖南有仿江南园林建造的遐园。遐园内曲桥流水,幽径回廊,假山亭台,十分雅致,被称为“济南第一庭园”。登上湖边假山上的浩然亭,大明湖的景色便一览无余。湖北岸高台上有元代建的北极阁,依阁南望,远山近水,楼台烟树,皆成图画。湖畔中有历下亭、湖心亭,西岸有铁公祠、南丰祠、汇波楼、北极庙和遐园等,大明湖集济南的多处名胜古迹于一体,又是繁华都市之中的天然湖泊,成为济南城市的一颗璀璨明珠。
大明湖并不是因为《还珠格格》中所叙述的乾隆遇到夏雨荷的风流韵事而闻名的,那是坊间杜撰的故事而已。济南本就名人辈出,自唐朝以来,大明湖以及周边区域遗留的古迹众多,有天然湖泊的自然条件,汇众泉于一湖,集碑文古帖于一体,又湖光山色浑然天成,绿柳荷韵,碧波荡漾,气候宜人,成为各地游客到济南而必往的娱乐场所。当进入园门,眼前即是碧水连天,湖堤杨柳垂及水面,随风摇曳轻沾湖水,泛起点点涟漪。公园内,湖堤边亭台水榭遍布,湖岸上古木参天,绿树成荫,蜿蜒的小径盘旋连线在各处景点,目光所到之处皆是水光潋灩,树影婆娑。远处,山影迷离;眼下,碧水轻漾;湖心,岛屿似明珠镶嵌;堤岸,楼阁如繁星映现。无处不使人醉迷痴倒,恍如梦中。
历下亭位于大明湖水面诸岛中最大的湖心小岛上,因处历山之下而得名。它四面临水,绿柳环绕,挺拔端庄,古朴典雅,红柱青瓦,八角重檐,朱梁画栋,是一座轩昂古雅的木结构建筑。历下亭年代久远,几多变迁。唐天宝年间,诗人杜甫曾与北海太守李邕饮宴于历下亭,并写下《陪李北海宴历下亭》诗。诗中“海右此亭古,济南名士多”一句被人广为传诵,历下亭也因此名扬天下。不过,当时的历下亭在唐朝末年就倾塌了,北宋以后,历下亭移建于今大明湖南岸,清康熙三十二年才在湖心岛上重建。亭中匾额“历下亭”三字,为清乾隆皇帝手书。亭北名士轩中,墙上嵌有杜甫、李邕的石刻画像及济南历代名人的画像,门前抱柱上刻有郭沫若撰写的对联:“杨柳春风万方极乐,芙渠秋月一片大明。”此岛为游湖必登之地,以观名人遗迹。
北极阁又名北极庙,坐落在大明湖北岸,又名真武庙,是一座著名的道教庙宇。此阁建于元代,明代永乐年间重修。庙宇建在7米多高的石砌高台上,由前后殿、钟鼓楼、东西配房等组成。正殿内供奉北方水神真武帝君像,像旁有龟蛇二将、四天君塑像,均栩栩如生,口目传神。正殿两侧壁上绘有关于真武修炼成仙的壁画,后殿名启圣殿,供奉著真武父母的塑像。道家的至上神是三 人,即玉清元始天尊,上清灵宝天尊和太清道天尊即太上老君。王重阳是全真派的创始人,主张炼气,清修,道人要出家修行,其影响极为深远。
铁公祠可称为是大明湖中的园中之园,坐落在大明湖北岸西端,建于清乾隆后期的1792年, 当时是为纪念明初兵部尚书、山东参政铁铉而建。建文帝当政时,因为削藩而引起燕王朱棣南下夺权,攻至济南,铁铉率军民坚守,屡挫燕王。朱棣只能绕道而攻下南京,自立为帝后收复济南,铁铉终因兵微将寡而被俘牺牲。后人敬其英烈,立祠祀之。铁公祠是一民族式庭院,由曲廊、三间祠堂和一座“湖山一览楼”组成。园内杨柳垂荫,藤萝攀缘,院外南临一湖碧水,北枕幽密松林,环境清幽旷远,建筑古朴典雅,其中小沧浪亭更是独具秀色。刘鹗《老残游记》中曾写道,在铁公祠前看大明湖,可见千佛山之倒影。现在若是在雨后的天清气朗时,登上“湖山一览楼”也能隐约看到远处的千佛山上,梵宇僧楼,与那苍松翠柏,高下相间,红的火红,白的雪白,青的靛青,绿的碧绿,眼前的大明湖澄净的同镜子一般。那千佛山倒影在碧波荡漾的湖水中,显得明明白白,真可谓是水天一色,这就是大明湖八景之一的“佛山倒影”。 文章阅读网:
在铁公祠旁,是一处具有江南风格的小园林即是闻名遐迩的“小沧浪亭”了。此亭是1792年以修铁公祠的余料而修建的,上面的匾额是清代书法家阮元的隶书题字。由小沧浪亭、曲廊、荷池等组成,因系效法苏州沧浪亭风格修建,且规模较小,故取名“小沧浪”。曲廊沿湖而建,湖水穿渠引入荷池,池边建有八角形的小沧浪亭,整组建筑小巧别致,布局清新典雅,境界超凡脱俗。小沧浪的前门廊柱上写的就是那幅“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的楹联,为清代书法家铁保所书,也是游大明湖不可不看的。
若走到铁公祠的背后游玩是“别有洞天”,这座优美小巧的园内植有很多品种的兰花。兰花的高洁历来为众多文人所赞美,其花香淡雅悠远,素有“国香”、“王者香”的美名,所以这兰圃又得名“天香园”,符合了兰花高贵的品质。这兰圃修得清新别致,以翠竹扎成的篱笆环绕,门上是绿色琉璃瓦,园内有仿竹苑,园林小品,仿木苑分别用来展出兰花、盆景和各种稀有树木,错落起伏,各尽韵味。走在里面可听见山涧小溪淙淙流淌,身旁花木抚疏,大有临山林野趣的意境。
汇波楼位于大明湖东北岸北水门之上。北水门为唐宋八大家之曾巩任齐州知州时,于宋神宗年间的1072年所建,是济南唯一的北城门,既可设闸泄水、防水,又可通舟楫。在明洪武四年的1371年修建新城墙时,在北水门上建了一座两层高的城楼,因城内诸泉水均汇流入大明湖,再经北水门流出城外,故为此取名为“汇波楼”。自此楼建成后,历来均成为人们登临游览,集宴赋诗的好去处,历代文人墨客多有题咏,现在还能看到一些遗迹。登汇波楼,北可眺望鹊、华两山秀色,南可俯看大明湖美景。傍晚登临,夕阳西下时,霞光满天,映在湖面上别有情趣,这就是济南八景之一“汇波晚照”的壮丽景象。
遐园是济南的一座标准庭院,坐落在大明湖南岸,为清宣统元年的1909年山东提学使罗王钧创办山东图书馆时所建的。遐园布局设计均仿照浙江宁波著名藏书楼“天一阁”的格式,以假山为屏,园内溪水碧流,落英缤纷,蜂飞蝶舞,绿树葱茏,与园内曲廊楼阁相互呼应。园建成后因景致清雅,藏书丰富,在当时颇负盛名,有“南阁北园”之誉。遐园内假山突兀,花木扶疏,古木参天,山石嶙峋,游廊曲折迂回,亭台结构别致环境优雅而清静,有读书堂、明漪舫、浩然亭等建筑,均造型巧妙,古朴典雅,被誉为“济南第一标准庭院”。
在园内西北角长廊壁上还嵌有岳飞手书的诸葛亮《前后出师表》石刻,笔力遒劲豪放,字如其人,是从河南南阳诸葛武侯祠拓来的。从字的苍劲和气势可看出岳飞力主抗金的气概,恢复中原的壮志,“精忠报国”的思想。这里还珍藏着许多名贵的历代汉画像石,北齐古业寺造像,北魏李璧墓志,隋开皇造像残石。看到这些先人们留下的文化瑰宝,更感觉到历史的沧桑。遐园回廊尽头,假山之巅建有“浩然亭”,登亭可以纵览湖光山色,遐园幽深的意境即可在目光中尽情展现,铭刻一份永久的记忆。
游览大明湖,所到之处的美景目不暇接,或坐或站,或听或闻,或远眺,或近看,每一处都是一幅画,可谓是看在眼中,映在心里。宋时曾巩曾有诗道:“问吾何处避炎蒸,十顷西湖照眼明。”可知当时此处已是消暑游憩之地。至金代,诗人元好问在《济南行记》中,始称“大明湖“。明代重修城墙,大明湖遂初成今日形貌。经过历代清淤整治,植荷栽柳,至今已形成如此秀丽的人间仙境。沿湖八百余株垂柳环绕,柔枝垂绿,随风摇摆时的婀娜点水,实在是迷醉了无数的游人。若是在夏日,湖中现有的四十余亩荷花池,碧叶田田,白荷红莲,交相辉映,争奇斗艳,荷香飘溢,沁人心脾。波光粼粼的湖面上,时有鱼儿跳波,偶见鸢鸟掠水。碧波之上,画舫穿行,小舟荡波。若于湖之北岸登楼远眺,南山苍翠,环列似屏,倒映入湖。漫游湖畔,处处花繁树茂,点点亭台楼阁掩映绿荫之间,令人应接不暇,可谓步移景换,游趣无穷。济南八景中的鹊华烟雨、汇波晚照、佛山倒影、明湖泛舟均可在湖上真实观赏。
明湖楼是在八十年代兴建的,是一座“外古内今”的中国传统式仿古建筑,楼高二层。以历下风味为主的鲁菜系列,饭菜讲究色、香、味、型和营养,尤擅长鱼的烹制,以湖中鲜鱼、嫩藕、香莲为料的全鱼宴、冰糖莲子、水晶藕、蒲菜水饺等具“历下风味”的名吃制做的全鱼宴令人叫绝,其它的鲁菜特色也各具风味,是游客品赏济南美食的最佳之所。
游客在品赏美食之时谈论轶闻趣事是共同的话题,而大明湖四大谜由来已久,则更会引起游客探究的兴趣。青蛙不鸣,蛇踪难寻,久旱不落,久雨不涨。明末的左诗坛巨擘王象春,就曾在自己所写的《齐音•大明湖》中有过详细的记载:“湖在城中,宇内所无,异在恒雨不涨,久旱不涸;至于蛇不现,蛙不鸣,则又诞异矣。”除了一些自然现象,有的确实难以解释,有些牵强附会之意。所谓的“蛇不现”是因为大明湖内的水鸟众多,使得蛇类很难在其中生存下去;而“恒雨不涨”,则是因为大明湖的出水口众多,当水涨时候,自然而然的就流了出去;至于“久旱不涸”,则是因为大明湖的湖底为质地细密的火成岩,致使源源不断流注湖中的泉水不能下泄。而“蛙不鸣”之谜,时至今日仍无合理的答案。这些解释姑且也就听听而已罢了。
大明湖最引人注目的是立在南门的牌坊,是大明湖的标志,坊高838米,宽1477米,为“五间七踩重昂单檐”式,坊顶呈“三阶错落”式,覆金**琉璃瓦,富丽堂皇,飞檐起背,造型优美。牌坊由六根朱红大柱支撑,另有十二根朱红柱为斜撑,整体造型雄伟状观,极有气势。上面匾额上有“大明湖”三个鎏金大字,阳光下熠熠生辉,是山东登州人于书佃所书。站立牌坊前,几可观大明湖全景,碧波中的岛屿,环堤的杨柳,映现于树木丛中的亭台楼阁,处处皆有诗意。“烟波与客同樽酒,风月全家上采舟。莫问台前花远近,试看何似武陵游。” 实在是人间的桃花源。地理学家郦道元所著《水经注•济水注》中便有记载:“泺水北流为大明湖,西即大明寺,寺东、北两面则湖。”就是指现在的大明湖、五龙潭一带。
经过多年的经营规划,对诸多古迹的修缮复原,大明湖也增加了许多新的景点。有汇波晚照、明湖秋月、佛山倒影、遐园好音、沧浪荷韵、画船烟波、丹坊耀日、钟鸣蛙静、柳岸春深、历下秋风。新十景的产生极大的推动开发了旅游的资源,吸引更多的外地游客光临游览,休闲度假。可见大明湖悠久的历史与历代众多名人的遗迹,以及优质的水文环境,使大明湖闻名中外,成为到泉城济南而不得不前往游览探究的胜地。
:大明湖畔
大明湖畔,那位如水女子,只有一幅画,一把扇,支撑著每一个冰凉的夜,铭记着每一个蚀骨的画面。
常去大明湖畔,带着他曾经为她撑起一片晴空的绣著雨荷的伞。那湖里的荷等烟雨,而我在等你,等你。那湖里的鸳鸯双栖荷上蝶双飞,唯独,湖畔上的她,身单影只。
朝思暮想,谁的容颜谁的回眸,谁的不变孤单,谁的红颜无处话凄凉。一任凄凉到秋,念桥边红药,可知,为谁憔悴为谁瘦畔上秋风凄断落红,却,吹不散相思人点点愁。
谁寄相思与落红,谁一手抚琴,弹奏古相思曲,一手挥下满纸才情的离愁忧悒。想起那红楼一梦里红颜薄命的黛玉,当时葬花也该是这般,孤傲,悲凉,厮守。
花落花飞花满天,红销香断有谁怜花花草草由人恋,却,酸酸楚楚无人怨。
只是,她多想,那大明湖里她寄托相思的落花,能随大明湖水一路漂泊到紫禁城下,漂泊到他的梦里。纵是雨恨云愁,再添残云剩雨,也应梦见。莫要枉她朝花夕拾的顾盼,朝思暮想的憔悴。
今生,不要做你玉容寂寞的妃,不要哀歌长门怨。只愿,是你心里永远的记忆,是你大明湖畔邂逅的雨荷,那位氤氲水墨柔情似水的婉约女子。只愿,再若一次相遇,听我抚琴,山水迢迢人也渺渺;与我对弈,黑白相间,局里局外,一生如梦,过眼云烟;伴我书写,商时风秦时月唐时雨;为我画扇,勾勒雨荷,笔锋浓转淡,一如我初妆。
只是,君我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何思明月愁难见
大明湖畔,日日空叹既付斜阳,夜夜相思已随东流。芙蕖阁上,望穿秋水望鸿雁,却道音容两渺茫。
一席落红梦,到头尽是空。昨夜雨后,幽幽荷香,飘进她的阁楼。还有,那是谁的音容笑貌,深深浅浅,挥之不去。
红尘事,多可笑。雨荷等烟雨,雨荷等他,纵是千年等一回,花开花落终是一场空。
一盏离愁,孤单伫立在视窗;一壶思念,望穿秋水难入喉。新月浅浅,旧梦深深。夜半清醒的烛火,人走渐凉的苦茶,不忍苛责,悠悠宿命。注定,谁是谁前世的心伤,谁的绸装,绣著蝶恋花的模样。谁为谁寂寞千年,谁为谁无泪千年。
无抵抗的怅望,叹只叹,纵使相逢也应不识。红颜弹指老,只愿,是你心里那朵不败的雨荷,亭亭而立,不带沧桑。
再也回不到从前,那才子佳人欢笑薰红的芳华年岁,谁带着泪低泣,若相惜不言悔,俯首低眉,皆不可忘。不要忘记,大明湖畔,雨荷等烟雨,雨荷,等你
你说幽谷听溪,寻芳青岗,后来落花丁零,水涸潇湘。你说,等你……
而今,她站在大明湖畔,一个人回望那段旧时光。也许隔着万水千山,她已猜不透,思念那头的他,是微笑浅浅还是愁容满面。纵是刻骨铭心,想想也是那样遥远。一起躲过雨的屋檐,都已是十年之前;一起种过荷花的庭院,都已是荒草连天。
可是,爱过就不会后悔,所以,她愿意静静的回忆,静静的等候,纵是厮守无期。任时光消失成空再回想。你为我注定寻山问水而来,我为你注定一生去爱。
老来多健忘,唯不忘相思。
大明湖畔,雨荷等烟雨,雨荷,等你。
:大明湖畔
行走在大明湖畔,微风轻抚,夕阳缓缓落下,看名胜古际,听鸟儿鸣叫。
忽闻鱼儿呼声,看鱼儿狂奔。驻足,问鱼儿为何故答曰:天网撒下,铁勾刺来,逃命去也。“何方妖孽,敢来此仙境放肆!哦~原来是诸位仙家来此游玩呐,真是失礼失礼啊!”
行走在大明湖畔,见一群摄影爱好者聚集在树下拍摄鸟儿喂食,鸟儿偶尔伸出小脑袋惊恐的看着树下的人群,眼里露出丝丝害怕。
行走在大明湖畔,一个小孩飞奔而过,嘴里低呼著“鱼儿坚持住”
行走在大明湖畔,微风轻抚,看美丽夕阳,听鸟儿欢鸣,观明胜古迹,看鱼儿自由嬉戏。
秋光中的西湖
我像是负重的骆驼般,终日不知所谓地向前奔走着。突然心血来潮,觉得这种不能喘气的生涯,不容再继续了,因此便决定到西湖去,略事休息。
在匆忙中上了沪杭甬的火车,同行的有朱、王两位女士和建,我们相对默然地坐着。不久车身蠕蠕而动了,我不禁叹了一口气道:“居然离开了上海。”
“这有什么奇怪,想去便去了!”建似乎不以我多感慨的态度为然。
查票的人来了,建从洋服的小袋里掏出了四张来回票,同时还带出一张小纸头来,我捡起来,看见上面写着:“到杭州:第一大吃而特吃,大玩而特玩……”真滑稽,这种大计划也值得大书而特书,我这样说着递给朱、王两位女士看,她们也不禁哈哈大笑了。
来到嘉兴时,天已大黑。我们肚子都有些饿了,但火车上的大菜既贵又不好吃,我便提议吃茶叶蛋,便想叫茶房去买,他好像觉得我们太吝啬,坐二等车至少应当吃一碗火腿炒饭,所以他冷笑道:“要到三等车里才买得到。”说着他便一溜烟跑了。
“这家伙真可恶!”建愤怒地说着,最后他只得自己跑到三等车去买了来。吃茶叶蛋我是拿手,一口气吃了四个半,还觉得肚子里空无所在,不过当我伸手拿第五个蛋时,被建一把夺了去,一面埋怨道:“你这个人真不懂事,吃那么许多,等些时又要闹胃痛了。”
这一来只好咽一口唾沫算了。王女士却向我笑道:“看你个子很瘦小,吃起东西来倒很凶!”其实我只能吃茶叶蛋,别的东西倒不可一概而论呢!——我很想这样辩护,但一转念,到底觉得无谓,所以也只有淡淡地一笑,算是我默认了。
车子进杭州城站时,已经十一点半了,街上的店铺多半都关了门,几盏暗淡的电灯,放出微弱的黄光,但从火车上下来的人,却吵成一片,挤成一堆,此外还有那些客栈的招揽生意的茶房,把我们围得水泄不通,不知花了多少力气,才打出重围叫了黄包车到湖滨去。
车子走过那石砌的马路时,一些熟悉的记忆浮上我的观念里来。一年前我同建曾在这幽秀的湖山中做过寓公,转眼之间早又是一年多了,人事只管不停地变化,而湖山呢,依然如故,清澈的湖波和笼雾的峰峦似笑我奔波无谓吧!
我们本决意住清泰第二旅馆,但是到那里一问,已经没有房间了,只好到湖滨旅馆去。
深夜时我独自凭着望湖的碧栏,看夜幕沉沉中的西湖。天上堆叠着不少的雨云,星点像怕羞的女郎,踯躅于流云间,其光隐约可辨。十二点敲过许久了,我才回到房里睡下。
晨光从白色的窗幔中射进来,我连忙叫醒建,同时我披了大衣开了房门。一阵沁肌透骨的秋风,从桐叶梢头穿过,飒飒的响声中落下了几片枯叶,天空高旷清碧,昨夜的雨云早已躲得无影无踪了。秋光中的西湖,是那样冷静、幽默;湖上的青山,如同深纽的玉色;桂花的残香,充溢于清晨的气流中。这时我忘记我是一只骆驼,我身上负有人生的重担。我这时是一只紫燕,我翱翔在清隆的天空中,我听见神祇的赞美歌,我觉到灵魂的所在地……这样的,被释放不知多少时候,总之我觉得被释放的那一刹那,我是从灵宫的深处流出最惊喜的泪滴了。
建悄悄地走到我的身后,低声说道:“快些洗了脸,去访我们的故居吧!”
多怅惘呵,他惊破了我的幻梦,但同时又被他引起了怀旧的情绪,连忙洗了脸,等不得吃早点便向湖滨路崇仁里的故居走去。到了弄堂门口,看见新建的一间白木的汽车房,这是我们走后唯一的新鲜东西。此外一切都不曾改变,墙上贴着一张招租的帖子,一看是四号吉房招租……“呀!这正是我们的故居,刚好又空起来了,喂,隐!我们再搬回来住吧!”
“事实办不到……除非我们发了一笔财……”建说。
这时我们已到那半开着的门前了,建轻轻推门进去。小小的院落,依然是石缝里长着几根青草,几扇红色的木门半掩着。我们在客厅里站了些时,便又到楼上去看了一遍,这虽然只是最后几间空房,但那里面的气氛,引起我们既往的种种情绪,最使我们觉到怅然的是陈君的死。那时他每星期六多半来找我们玩,有时也打小牌,他总是摸着光头懊恼地说道:“又打错了!”这一切影像仍逼真地出现在目前,但是陈君已做了古人,我们在这空洞的房子里,沉默了约有三分钟,才怅然地离去。走到弄堂门的时候,正遇到一个面熟的娘姨——那正是我们邻居刘君的女仆,她很殷勤地要我们到刘家坐坐。我们难却她的盛意,随她进去。刘君才起床,他的夫人替小孩子穿衣服。我们这两个不速之客够使他们惊诧了。谈了一些别后的事情,抽过一支烟后,我们告辞出来。到了旅馆里,吃过鸡丝面,王、朱两位女士已在湖滨叫小划子,我们讲定今天一天玩水,所以和船夫讲定到夜给他一元钱,他居然很高兴地答应了。我们买了一些菱角和瓜子带到划子上去吃。船夫是一个五十多岁的忠厚老头子,他洒然地划着。温和的秋阳照着我——使全身的筋肉都变成松缓,懒洋洋地靠在长方形的藤椅背上。看着划桨所激起的波纹,好像万道银蛇蜿蜒不息。这时船已在三潭印月前面,白云庵那里停住了。我们上了岸,走进那座香烟阒然的古庙,一个老和尚坐在那里向阳。菩萨案前摆了一个签筒,我先抱起来摇了一阵,得了一个上上签,于是朱、王两位女士同建也都每人摇出一根来。我们大家拿了签条嘻嘻哈哈笑了一阵,便拜别了那四个怒目咧嘴的大金刚,仍旧坐上船向前泛去。
船身微微地撼动,仿佛睡在儿时的摇篮里,而我们的同伴朱女士,她不住地叫头疼。建像是天真般的同情地道:“对了,我也最喜欢头疼,随便到哪里去,一吃力就头疼,尤其是昨夜太劳碌了不曾睡好。”
“就是这话了,”朱女士说,“并且,我会晕车!”
“晕车真难过……真的呢!”建故作正经地同情她,我同王女士禁不住大笑,建只低着头,强忍住他的笑容,这使我更要大笑。船泛到湖心亭,我们在那里站了些时,有些感到疲倦了,王女士提议去吃饭。建讲:“到了实行我‘大吃而特吃’的计划的时候了。”
我说:“如要大吃特吃,就到‘楼外楼’去吧,那是这西湖上有名的饭馆,去年我们曾在这里遇到宋美龄呢!”
“哦,原来如此,那我们就去吧!”王女士说。
果然名不虚传,门外停了不少辆的汽车,还有几个丘八先生点缀这永不带有战争气氛的湖边。幸喜我们运气好,仅有唯一的一张空桌,我们四个人各霸一方,但是我们为了大家吃得痛快,互不牵掣起见,各人叫各人的菜,同时也各人出各人的钱,结果我同建叫了五只湖蟹、一尾湖鱼、一碗鸭掌汤、一盘虾子冬笋;她们两位女士所叫的菜也和我们大同小异。但其中要推王女士是个吃喝能手,她吃起湖蟹来,起码四五只,而且吃得又快又干净。再衬着她那位最不会吃湖蟹的朋友朱女士,才吃到一个的时候,便叫起头疼来。
“那么你不要吃了,让我包办吧!”王女士笑嘻嘻地说。
“好嘛!你就包办……我想吃些辣椒,不然我简直吃不下饭去。”朱女士说。
“对了,我也这样,我们两人真是事事相同,可以说百分之九九一样,只有一分不一样……”建一本正经地说。
“究竟不同是哪一分呢!”王女士问。
“你真笨伯,这点都不知道,一个是男人,一个是女人呵!”建说。
这时朱女士正捧着一碗饭待吃,听了这话笑得几乎把饭碗摔到地上去。
“简直是一群疯子。”我心里悄悄地想着,但是我很骄傲,我们到现在还有疯的兴趣。于是把我们久已抛置的童年心情,从坟墓里重新复活,这不能说这不是奇迹罢!
黄昏的时候,我们的船荡到艺术学院的门口,我同建去找一个朋友,但是他已到上海去了。我们嗅了一阵桂花的香风后,依然上船。这时凉风阵阵地拂着我们的肌肤,朱女士最怕冷,裹紧大衣,仍然不觉得暖,同时东方的天边已变成灰暗的色彩,虽然西方还漾着几道火色的红霞,而落日已堕到山边,只在我们一眨眼的工夫,已经滚下山去了。远山被烟雾整个地掩蔽着,一望苍茫。小划子轻泛着平静的秋波,我们好像驾着云雾,冉冉地已来到湖滨。上岸时,湖滨已是灯火明耀,我们的灵魂跳出模糊的梦境。虽说这马路上依然是可以漫步无碍,但心情却已变了。回到旅馆吃了晚饭后,我们便商量玩山的计划:上山一定要坐山兜,所以叫了轿班的头老,说定游玩的地点和价目。这本是小问题,但是我们却充分讨论了很久:第一因为山兜的价钱太贵,我同朱女士有些犹疑;可是建同王女士坚持要坐,结果是我们失败了,只得让他们得意扬扬地吩咐轿班第二天早晨七点钟来。
今日是十月九日——正是阴历重九后一日,所以登高的人很多,我们上了山兜,出涌金门,先到净慈观去看浮木井——那是济颠和尚的灵迹。但是在我看来不过一口平凡的井而已,所闻木头浮在当中的话,始终是半信半疑。
出了净慈观又往前走,路渐荒芜,虽然满地不少**的野花,半红的枫叶,但那透骨的秋风,唱出飒飒瑟瑟的悲调,不禁使我又悲又喜。像我这样劳碌的生命,居然能够抽出空闲的时间来听秋蝉最后的哀调,看枫叶鲜艳的色彩,领略丹桂清绝的残香,——灵魂绝对地解放,这真是万千之喜。但是再一深念,国家危难,人生如寄,此景此色只是增加人们的哀痛,又不禁悲从中来了……我尽管思绪如麻,而那抬山兜的夫子,不断地向前进行,渐渐地已来到半山之中。这时我从兜子后面往下一看,但见层崖叠壁,山径崎岖,不敢胡思乱想了。捏着一把汗,好容易来到山顶,才吁了一口长气,在一座古庙里歇下了。
同时有一队小学生也兴致勃勃地奔上山来,他们每人手里拿了一包水果、一点吃的东西,都在庙堂前面院子里的雕栏上坐着边唱边吃。我们上了楼,坐在回廊上的藤椅上,和尚泡了上好的龙井茶来,又端了一碟瓜子。我们坐在藤椅上,东望西湖,漾着滟滟光波;南望钱塘,孤帆飞逝,激起白沫般的银浪。把四围无限的景色,都收罗眼底。我们正在默然出神的时候,忽听朱女士说道:“适才上山我真吓死了,若果摔下去简直骨头都要碎的,等会儿我情愿走下去。”
“对了,我也是害怕,回头我们两人走下去罢,让她们俩坐轿!”建说。
“好的。”朱女士欣然地说。
我知道建又在使促狭,我不禁望着他好笑。他格外装得活像说道:“真的,我越想越可怕,那样陡峭的石级,而且又很滑,万一夫子脚一软那还了得……”建补充的话和他那种强装正经的神气,只惹得我同王女士笑得流泪。一个四十多岁的和尚,他悄然坐在大殿里,看见我们这一群疯子,不知他作何感想,但见他默默无言只光着眼睛望着前面的山景。也许他也正忍俊不禁,所以只好用他那眼观鼻、鼻观心的苦功罢!我们笑了一阵,喝了两遍茶才又乘山兜下山。朱女士果然实行她步行的计划,但是和她表同情的建,却趁朱女士回头看山景的一刹那,悄悄躲在轿子里去了。
“喂!你怎么又坐上去了?”朱女士说。
“呀!我这时忽然想开了,所以就不怕摔……并且我还有一首诗奉劝朱女士不要怕,也坐上去罢!”
“到底是诗人……快些念来我们听听罢!”我打趣他。
“当然,当然,”他说着便高声念道,“坐轿上高山,头后脚在先。请君莫要怕,不会成神仙。”
这首诗又使得我们哄然大笑。但是朱女士却因此一劝,她才不怕摔,又坐上山兜了。中午的时候我们在龙井的前面斋堂里吃了一顿素菜。那个和尚说得一口漂亮的北京话,我因问他是不是北方人。他说:“是的,才从北方游方驻扎此地。”这和尚似乎还文雅,他的庙堂里挂了不少名人的字画,同时他还问我在什么地方读书,我对他说家里蹲大学,他似解似不解诺诺连声地应着,而建的一口茶已喷了一地。这简直是太大煞风景,我连忙给了他三元钱的香火资,跑下楼去。这时日影已经西斜了,不能再流连风景。不过黄昏的山色特别富丽,彩霞如垂幔般地垂在西方的天际,青翠的岗峦笼罩着一层干绡似的烟雾,新月已从东山冉冉上升,远远如弓形的白堤和明净的西湖都笼在沉沉暮霭中。我们的心灵浸醉于自然的美景里,永远不想回到热闹的城市去。但是轿夫们不懂得我们的心事,只顾奔他们的归程。“哟咿”一声山兜停了下来,我们翱翔着的灵魂,重新被摔到满是陷阱的人间。于是疲乏无聊,一切的情感围困了我们。
晚饭后草草收拾了行装,预备第二天回上海。这秋光中的西湖又成了灵魂上的一点印痕,生命的一页残史了。
可怜被解放的灵魂眼看着它垂头丧气地又进了牢囚。
十一,八日上海
(原载《申江日报》副刊《海潮》,1932年11月13日第9号)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