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学良与宋美龄:张学良与宋美龄:张学良与宋美龄之间有什么故事?张学良与宋美龄是什么关系?
张学良“若不是当时已有太太,我会猛追宋美龄”
张学良与宋美龄:在张学良的眼里,宋美龄是“绝顶聪明”而且“近代中国找不出第二个来”的人物。同样,或许当时找不到一个与宋美龄的关系密切程度和被欣赏程度可以与张学良相比的人。
1925年东北军打败孙传芳后,首次进入上海。张学良当时在上海是个 ,当他第一次和宋美龄见面时,宋当时未婚,在上海也是知名闺秀,有名的美女。少帅一见面,立刻为她出众的气质倾倒,称她为“美若天仙”,还与宋美龄约会了好几次,经常在一起跳舞、游玩。两个人当时都只有20多岁,感觉过得非常愉快。少帅曾对王书君说:“若不是当时已有太太,我会猛追宋美龄(这些蒋介石都不知道)。”那时蒋介石也在追求宋美龄,而且跟着去了东京。
后来蒋介石到北京第一次见到张学良,宋美龄也在场。宋美龄招呼张学良:“Peter(张学良的英文名),howareyou?”蒋介石觉得奇怪:“怎么你们俩认识啊?”宋美龄1925年和张学良在上海相识的时候,大家都知道她是孙中山的小姨子,名媛。蒋介石当时只是个上校,且在军队里,根本碰不到她。
中原大战后,蒋介石特邀张学良到南京参加 三届四中全会,并把张学良的夫人于凤至也请到了南京。由于以前的接触,宋美龄对张学良的印象是非常好的。同时令她惊叹不已的是这位“胡帅”之子——少年得志的马上英雄竟然有着西方所谓的“莱茵河畔的骑士”风度。
张学良与宋美龄:当她追忆这位少帅临危受任,毅然决然地除掉亲日派元老杨宇霆和常荫槐,以及窥测战机,挥兵入关,一举结束中原大战的时候,又感到这位意气风发的青年英雄是一位了不起的政治家。欢迎于凤至的仪式也是由宋美龄一手承办的。
张学良与宋美龄:于凤至一下专车,宋美龄便快步迎了上去,亲热地与之紧紧拥抱,充分显示出她作为中华民国“第一女性”之风采和魅力。当晚宋美龄在私邸设宴为张学良、于凤至洗尘。她几乎没有安排什么政治场面,一切都是家庭的、女性的方式。这使本来并不太善于交际的于凤至很快对她产生了亲密感。几天下来,两人穿梭交往,形影不离。宋美龄的母亲宋老太太见三女儿同于凤至如此亲昵,而于凤至的品性又是这样的文雅娴静,便决意认于凤至为干女儿。宋美龄与于凤至亦结拜为干姊妹。由于宋美龄年少,故亲昵地称于凤至为干姊。翌日,蒋介石也主动地和张学良换了兰谱,结为异姓兄弟。
我们阅尽铅华,只为呈现不一样的历史。
提及少帅张学良,可能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对于跟随其半生的赵四**也是毫不陌生。然而对于他的原配妻子于凤至,可能就没有几个人知道了。事实上,于凤至与张学良之间的故事充满了凄凉与悲剧色彩。
▲于凤至旧照
于凤至,出身于奉天怀德(今吉林四平公主岭)的一个乡绅家庭,父亲于文斗是当地富商,与奉军首领张作霖交情匪浅。出生后不久,家中请来先生,先生说她是凤命,家人于是给她取名于凤至,张作霖得知后亲自登门为儿提亲。这一年张学良刚满十一岁,于凤至则仅有十四岁。
▲张作霖剧照
这个年纪的于凤至不仅容貌秀丽、知书达理,而且拥有传统妇女的美德,并还有较为独立的思想。于凤至嫁给张学良后,很快就在帅府得到公婆喜爱,就连仆人也很亲近她,于凤至赢得了张家府下的尊重和信任。然而偏偏她的丈夫不喜欢她。因为反感“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崇尚西方自由思想的张学良在没有见过于凤至的时候,就已经在心里拒绝了她。就这样,张学良一直称呼她为大姐,并且一直过着风花雪月的生活,身边随时都有各种红粉知己。
▲沈阳张氏帅府
对于丈夫的行为,于凤至一直都是包容和接受,在为张学良生下儿女之后也始终温良恭顺。即使当27岁的张学良爱上了16岁的赵一荻,于凤至也没有大哭大闹,只是从此默默过上了“三人行”的日子。夫妇二人对外国人称赵为秘书,对中国人称赵为侍从**,允许她没有名分地跟在丈夫的身边。
虽然于凤至心心念念的都是丈夫张学良,但她在事业方面的能力却不输给男人,这位“东北第一夫人”甚至可以称得上是位奇女子。“西安事变”和平解决之后,张学良遭到扣押,于凤至四处辗转奔波,甚至还陪着他一起入狱。在这期间,于凤至身心受到极大伤害,最后不得不远赴美国治病,同时带着子女移居。
▲宋美龄、于凤至、宋蔼龄合影旧照
趁着养病的这段时间,于凤至刻苦学习英文,最终融入美国当时的环境。因为不知道丈夫何时才能获释,自己和张家的生活又处处需要钱用,于是她走进华尔街的股票大厅。由于有富商父亲从小的教养,又有东北大学文法科学习的基础,于凤至硬是在大起大落的股市中站稳脚跟,并挣下了偌大家产。
另一方面,于凤至时刻不忘帮丈夫讨个公道,经常在《洛杉矶太阳报》和《纽约时报》等刊物上发表文章,结果因此惹怒宋美龄。宋美龄便胁迫张学良写下离婚协议书,断绝他去美国探亲的可能性,至于张学良也想给赵一荻一个名分,于是就签署了离婚协议。就这样,于凤至在大洋彼岸见证着张学良和赵一荻的结合。不过尽管两人已经离婚,于凤至还是以张夫人自居,对丈夫充满爱恋。
▲张学良晚年近照
1990年3月20日午夜十二点,在好莱坞山顶的豪宅里,于凤至突发心脏病离世。在遗嘱中,她将所有财产都留给前夫张学良,并交待在自己的墓旁边留一个空穴,希望死后能够和自己深爱的丈夫合葬在一起。然而这个梦想,也随着张学良葬在赵一荻墓边而破灭。于凤至的墓碑上没有任何生平介绍,只有“张于凤至”四个字,代表丈夫曾经从自己的生命里走过,当张学良得知此事时,也是凝噎哽咽半晌,说不出话来。回顾于凤至的一生,虽然她也被包办婚姻所束缚,但在那个动荡年代,她仍靠自己的能力闯出了一片天地,即便丈夫深爱别人,她依旧说“我的心永远属于汉卿”,坚定不移地守着这一份可贵的爱情。
参考资料:
《于凤至:凤命虎缘》
微信公众号:趣观历史,每日为您甄选好玩有趣的历史。
近代史爱好者同盟圈主:趣观历史10成员进入圈子欢迎加入近代史爱好者同盟,增长见识、铭记先烈、结交知己、收获友情。子渊在这里与你不见不散~
宋美龄是著名的宋家三姐妹中的一个,也是三个姐妹当中样貌最为标志,才华最为优秀的一个女子,在那个年代,作为富家千金的宋美龄是有非常多的追求者的。张学良和宋美龄第一次见面是1925年的上海,当时张学良一看见宋美龄,就被宋美龄的气质谈吐给吸引住了。西安事变以后,宋美龄曾多次提出要去看望被软禁了的张学良,可是张学良却拒绝了她的请求,也是不希望让宋美龄看到自己如此狼狈的样子。
两位老人在晚年的时候,都是选择了去美国定居,度过自己的晚年时光。张学良去了美国的夏威夷定居,在这个地方安享晚年。宋美龄在蒋介石去世以后,也选择了去纽约找孔家子女一起生活,后来在蒋经国的强烈要求之下,宋美龄回到了台湾生活了几年,可是在蒋经国去世之后,宋美龄还是离开了这个让她伤心的地方,回到了美国。后来自己的外甥女生病严重,才回到台湾带了十几天而已。
虽然两位老人都在美国定居生活,可是宋美龄却在纽约,而张学良是在夏威夷,也不能见面。后来张学良在赵四**的照顾下,度过了自己人生的最后阶段。当宋美龄知道了这个噩耗的时候,一个百岁老人居然哭的像一个小孩子一般。宋美龄还说自己对不起张学良,张学良走在自己的前面,感到十分的伤心。
宋美龄和张学良是非常好的朋友,虽然曾经有着一段爱情故事,可是在老了以后,就只有心心相惜的珍贵友情了。
说起张学良,相信很多小伙伴们都比较熟悉了,他是中国近代历史上国民革命军的优秀将领,是曾经军阀张作霖的大儿子。张学良的长相十分风流俊美,他是当年民国四大美男子中的其中一位。那么小伙伴们知道张学良有几位妻子吗?张学良最爱的又是谁?那么接下来小编就带着小伙伴们一起来看看吧。
张学良的一生之中有着三位妻子和五个孩子。张学良的第一位妻子叫做于凤至,是个吉林人,当时相识的时候,她还大张学良三岁。于凤至的父亲是辽源州的商务会长,由于在当时他与张作霖的关系非常的密切,于是便一起定下了张学良与于凤至两人的亲事。
1915年,于凤至与张学良完婚了,1916年的时候张学良就拥有了自己的一个女儿张闾瑛,次年1917年张学良便有了自己的长子张闾,到了1918年的时候张学良迎来了自己的第二个儿子张闾王于,到了1919年自己的第三个儿子降生了,叫做张闾琪。918事变发生后,张学良就辞职下野了,张学良就去游历各个国家,而自己的妻子于凤至陪同两个儿子和女儿去英国读书进修。在这里最小的儿子张闾琪早早地就夭折了。
西安事变之后,于凤至与赵一荻两人轮流着陪伴着幽禁中的张学良,后来于凤至得了乳腺癌,赶赴美国进行治疗了。自此以后两人就再也没有相见过了。到了1963年的时候,于凤至便与张学良协议离婚了。1991年1月30日的时候,正式张学良赴美的前夕,于凤至病死在了美国。于凤至的晚年过得非常的凄凉,她与张学良的三个儿子都先后死于了非命,只有一个女儿活了下来。其女儿张闾瑛至今还仍居住在美国。
由于于凤至去了美国。在当时一直没有和张学良离婚,所以当年谷瑞玉始终都是姨太太的角色,也被称之为随军夫人。到了1922年的时候,张学良与她结婚了。1925年的时候,郭松岭反奉失败,因在当时怀疑谷瑞玉与杨宇霆有牵连,所以便造成了夫妻之间的矛盾,随后两人便离婚了。
张学良的第三位老婆是赵四**,原名叫做赵一荻,又名叫做赵绮霞,是赵庆华的女儿。张学良和她之间的经历具有着一定的传奇色彩,赵四**当年为了与张学良在一起,私定终身后私奔去找张学良,不顾父亲的反对一如既往,之后还被其父亲去除宗籍。1929年的时候,双方便开始同居了,到了1930年,赵一荻便为张学良生下了第四个儿子张闾琳。张闾琳现在成为了美国的航天专家,前几年还代替自己的父亲反华接受抗日勋章。赵一荻与张学良在1964年的时候正式结婚了。张学良当年因为西安事变被幽禁的时候,赵一荻一直陪伴在他的左右不离不弃。2000年6月22日的时候,赵一荻在美国夏威夷的檀香山去世了。第二年的10月15日张学良也逝世于檀香山,与赵一荻合葬在了一起。
那么张学良最爱的女人是谁呢?其实他的三位妻子都不是。张学良在很早以前非常自得的说过一句话:平生无憾事,唯一好女人。虽然说在这句话中存在着大话的嫌疑,但这足以正面张学良确确实实很喜欢女人。张学良年轻的时候英俊潇洒,一股子阴质的美感,在当时是受到很多女性倾慕的。
当年他在上海维持治安的时候,他第一次见到了美若天仙的宋美龄的时候,他就被宋美龄的气质与美所吸引了。在这之后,张学良与宋美龄还经常约在一起外出游玩,过的是十分的愉悦。两人之间是彼此的知己,两人间除了尊敬还有着倾慕。可以说在当年,宋美龄就是张学良最爱的人了,毕竟两人热恋了一场。可惜的是宋美龄最终嫁给了蒋介石,但是即便是这样,张学良与宋美龄之间的关系还是非常不错的。
张学良的第一位妻子于凤至可以说是对他十分的体贴的,在家里觉对说得上是一位贤妻良母。即便张学良在外面依然是风流,但是于凤至却是不闻不问,依旧称职的做好自己。再从谷瑞玉到赵一荻,她们所有人都对张学良非常的青睐,与他结婚到后来入狱再到陪伴终老,赵一荻一直都是不离不弃,后来宋美龄还专门出面完成了他们之间的婚礼。然而即便是这样,每天日日夜夜的陪伴,风雨同舟,张学良最爱的却依然不是赵一荻。赵一荻去世后,张学良自己承认了他最爱的并不是他的这几位妻子。他也说过,他会永远保住自己与宋美龄之间的秘密。所以有人就说,张学良最爱的女人是从未得到过的。
1975年4月5日,台湾正值清明时节,缠绵病榻近一年多的蒋介石于凌晨23:50分,因心脏病去世。
去世之前,蒋介石找来蒋经国宋美龄等人, 详细安排了台湾今后何去何从 。
宋美龄借此机会,再次含泪问出那个横亘在夫妻二人间39年的问题: 汉卿……还他自由吗?
蒋介石闭目片刻,答道: 不可放虎 。
宋美龄闻言泣不成声。
中国近代史上,有关张学良的各种理论著作层出不穷。但很少有人能完整概括这位著名“少帅”的一生。
1901年6月4日,张学良出生在 辽宁省台安县城 ,当时仍叫做八角台。
父亲张作霖当时还不是北洋军阀,在山间地头收“保护费”,是个团练长。母亲赵春桂乘坐马车逃难,在 颠沛流离中生下了长子张学良 ,乳名“小六子”。
小六子在堂舅赵明德家中长到5岁后,张作霖归顺清廷,他跟随母亲搬到父亲驻扎的新民府,次年拜崔名耀为老师, 学习四书五经 等中国古典著作。
这一时期,小六子正式取名为“学良”,字汉卿。其 生性顽劣、无法无天的性格让身边人时常胆战心惊 。他本人却不以为意,成日疯玩。
民国成立后,张作霖担任第27师师长,进驻奉天,也就是后来的沈阳。张学良在父亲安排下,先后拜杨景镇、金梁、白永贞为师,东西文化兼学。
白永贞辞官之日曾劝说张作霖,让张学良 想做什么就做什么 , 他并不是一个坐屋念书的人 。
1919年,张作霖重开东北陆军讲武堂,张学良正式入学。毕业后以优异成绩被授予 炮兵少校军衔 ,进入东北军部队, 一年便升为上校 。
此后,张学良在军中步步打拼,到 中原大战时已经成为东北军陆军上将 ,是父亲张作霖的左膀右臂。
在此期间,张学良结识了恩师郭松龄、挚友潘友郁等人。东北军在张氏父子的带领下,形成 本土派、留日派、讲武堂派 (也称新派)三大势力。张学良成为讲武堂派的****。这也为后来 东北内乱埋下了祸根 。
1925年,郭松龄因 反对与日本签订密约,起兵讨伐张作霖 ,被得意门生张学良击败,最终死于留日派杨宇霆的算计之下。
潘友郁因涉共,被张作霖下令受刑就死。张学良万般无奈之下,只得 亲手处决了潘友郁 。
1927年,张作霖在北京组织 安国军政府 ,自任陆军大元帅,张学良以陆军上将的身份跟随左右, “少帅”之名全国皆知 。
此时南京的蒋介石已经基本掌握军政大权,于1928年再次兴兵北伐。奉军节节败退,张作霖担心被后人痛骂卖国贼, 拒不执行与日本签订的密约 ,于1928年6月3日离开北京。
6月4日,他在返回奉天的路上被关东军炸成重伤,勉强回到大帅府便即去世。 张学良的生日从此就成了父亲张作霖的忌日 。
得知张作霖受伤,日本多次派林权助等人前来刺探情况,被张作霖夫人与长房媳妇于凤至联手打发。
拖到6月17日,张学良 化装成炊事兵从北京赶回奉天 ,稳住部下人心,待一切事情都妥善解决后,他才在21日对外发布讣告,正式宣布张作霖死亡。
1928年7月3日, 27岁的张学良就任东北三省保安司令 ,军政大事的重担便全部落到他的肩膀上。
张学良出任东北最高实际***后,面临的首要问题就是 如何解决日本、苏联在中国东北的特权 。
他首先设计处死了阴谋夺取东北政权、勾结日本出卖东北利益的杨宇霆、常荫槐等旧派元老,接着亲自 组建东北航空司令部 ,出任航空司令,把东北空军重新编制为5个航空大队。
1928年8月,张学良成立海军院校, 培养东北自己的海军 ,在葫芦岛、青岛、哈尔滨三地建立海军基地。短短几年,东北就拥有了一支 海陆空三军齐全 的现代化部队,并有 步、骑、炮、工、装甲、 汽车 、通信等协同作战的多个兵种 。
在当时,这样的军队,全中国除了蒋介石,就 只有张学良拥有 。
面对日本人步步紧逼的局面,张学良为了不让东北落入日本手中,他在解决杨、常二人后, 于1928年12月29日,宣布东北易帜 ,服从蒋介石的南京国民政府,听从调配。
张学良命令军队换下北洋政府的五色国旗,升起国民党的青天白日旗。由此, 中华民国完成形式上的统一 , 日本妄图分裂中国的阴谋最终破产 。
为了嘉奖张学良在东北易帜一事上所做的努力,1928年12月30日,南京政府任命 东北军将领汤玉麟为热河政府主席 ;31日,任命张学良为 国民革命军东北边防军司令长官 ,全军编入国民革命军序列。
令蒋介石深感忌讳的是,张学良的部队并非是无源之水。张家父子经营东北几十年,在东北大地上形成了 十分完备的运输体系和工商业体系 ,军工产业与兵工业也井然有序持续运转。
加上张学良制定的“ 裁兵殖边 ”、改革金融信贷政策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人民生活相对稳定,东北俨然是 战争年代的“独立王国” 。虽有日本虎视眈眈,但总体仍处于相对和平的状态。
这令蒋介石忧心不已,为了 削弱其控制力 ,他 鼓动张学良收回苏联在中国东北的铁路特权 。
张作霖生前曾与日本人口头约定租借满蒙铁路,张学良上位后果断拒绝。有关密约的一切协议, 凡没有落实到纸面上的,一概不认 。
苏联方面,原本列宁同志宣布放弃沙俄时期在中国东北获取的一切特权,他去世不久, 斯大林宣布苏联继续保有中东铁路等相关特权 ,但张作霖绝不承认。
张学良接替老帅的位置后,一方面 年轻气盛 ,另一方面 受到南京蒋介石鼓动 ,为夺回中东铁路,于1929年8月18日在黑瞎子岛附近与苏联交战,历时100多天。史称“ 中东路事件 ”,在当时震惊中外。
这场战役中,东北军死伤近一万人,苏军仅伤亡不到1000。12月20日,在美国调停下,张学良 被迫与苏联签订《中苏伯力会议议定书》 ,承认中东铁路中苏合办。黑瞎子岛也从此为苏联所占。
东北军在此战中损失惨重,张学良的 个人威望也受到影响 。
与此同时,驻扎在东北土地上的关东军大本营 摸清了张学良的底细 ,开始频频制造事端,挑衅东北军底线。
1931年9月18日,关东军炮制了柳条湖事件,以此为契机, 在6个月内占领了东北全境 。
张学良奉蒋介石不抵抗命令,率领30万东北军撤退入关,被全国人民痛斥为“ 不抵抗将军 ”。
在蒋介石的暗示下,1933年4月,张学良宣布辞职,经上海出访欧洲考察。
这一时期,他有感于自己 处处上当、次次蒙冤 ,沦落至此,便痛下决心 戒掉毒瘾,终身不复吸 。
张学良出国后,他留下的30万东北军义愤填膺, 人人痛骂蒋介石刻薄寡恩 ,称“他”用得着人就用,用不着就一脚踢开,“太不够朋友”。
群情激奋下,蒋介石传达到东北军的命令也往往被刻意忽视,张学良的忠实部下于学忠、何柱国、万福麟、王以哲等人以各种名义 拒绝听从调配 ,令他十分恼火。
在此情形下,蒋介石 不得不重新启用张学良 ,于1933年底召回张学良,仍命他继续接管东北军, 开赴西北“剿共” 。
然而令蒋介石失望的时,张学良接管东北军后,陕北的红军仍是越打越多,东北军在劳山等地连续几次惨败,使张学良产生了深深的怀疑,不再信任蒋介石那套“攘外必先安内”的理论。
为了更好地与红军打交道,张学良开始 秘密接触共产主义的相关书籍 与理论著作,并结识了几位 私下与***有往来 的国民党军官。
张学良西北“剿匪”的同时,华北局势日渐紧张, 日军一路南下疯狂攻城略地 ,展开惨无人道的血腥屠杀,各地学生运动与工人罢工运动风起云涌。
在联共抗日呼声持续高涨的形势下,蒋介石依然不为所动,平定两广事变后便 乘专机飞往西安亲自督战 。
此时, 张学良的东北军 与 杨虎城的西北军 、 ***的红军 秘密达成联合抗日协议,在整个西北形成了“ 三位一体 ”的局面,这令蒋介石感到心惊。
他一再督促张学良出城剿共,并威逼张学良,如不服从命令,将 调东北军南下安徽福建 ,另派中央军前来剿共。
张学良多次苦劝未果,惹得蒋介石勃然大怒,产生 替换张学良、分解东北军 的念头。
张学良正在犹豫是否兵谏时,杨虎城找到他,提醒张学良时间已经不多,如继续拖下去, 怨气冲天的西北军很可能哗变 ,届时事态会更加不可控制。
1936年12月12 日凌晨5点,临潼华清池边上响起了枪声。
西安事变爆发后,南京国民政府、陕甘宁边区政府、苏联、美国等多方代表纷纷进入西安, 尽力保全蒋介石 ,以免更大的政治危机爆发。
由于当时蒋介石在国内仍有很高威望,普通民众不明所以,误以为张学良为 一己私利扣押蒋介石 。事变发生一个月内,张学良受到了 前所未有的舆论攻击 。在国际上,苏联和美国也对张学良的行动表示不认可。
关键时刻,张学良终于盼到 延安方面的代表周恩来进入西安 。随后,周恩来与南京代表宋美龄、美国代表端纳等人见面,三方经过协商,最终 蒋介石同意停止内战、联合抗日 。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张学良深感内疚,表示愿意 送蒋介石返回南京 。这一决定事先没有告诉任何人,延安方面,当周恩来得到消息后紧急赶往机场,却只看到了飞机远去的影子。
1936年12月25日,张学良护送蒋介石到达南京,一下飞机, 戴笠就派人秘密“护送”他入驻公馆 。
6天后,南京军事法庭以犯上作乱的罪名判处张学良 10年有期徒刑 ,蒋介石“大度”表示赦免其罪,张学良被送到奉化溪口“读书”。
在整个抗战期间和解放战争时期,张学良再也 没有机会走上战场抗击日本、报效祖国 。
蒋介石的出尔反尔行为激起各方抗议。
全国解放前夕,周恩来曾计划 用蒋介石盟兄弟张群交换张学良出狱 ,却因不可抗力最终失败。
至此,大陆方面,最后一次拯救张学良的机会失去。
蒋介石败走台湾后, 宋美龄就主动承担了保护张学良的使命 。
宋美龄与张学良相识很早。1925年,南京路大屠杀震惊朝野,还是东路军总司令的 张学良奉命进驻上海,调停中外冲突 。在一次鸡尾酒会上,遇到了上海滩大名鼎鼎的第一名媛宋美龄。
两人一见倾心 ,张学良惊叹于宋美龄的知性温雅、美貌博学,宋美龄惊叹张学良的优雅迷人、绅士风度。
在之后的数月里,宋美龄与张学良结伴出入各种场合,成为 上海滩一大风景 。
张学良晚年回忆宋美龄,还不无幽默地表示,如果自己当时没有太太,一定会猛追宋美龄。
1927年12月,蒋介石在上海与宋美龄结婚。婚后夫唱妇随,宋美龄对蒋介石可说有情有义,但在对待张学良的问题上, 宋美龄表现出极为强悍的态度,想方设法保护张学良的人身安全 。
1936年西安事变后,宋美龄极力向张学良保证,他来南京后, 自己一定会保他安然无恙 。
但随后蒋介石就扣留了张学良。这使宋美龄感到十分内疚。她以自己掌握了蒋介石诸多秘密为由, 要求丈夫务必留下张学良的性命 。
此后,在张学良最为艰难的岁月里,宋美龄始终挂念着张学良的安危,及时为他 送来各种生活必需品 ,两人以书信联系,引为毕生知己。
半个多世纪以来,张学良在台湾多次搬家, 身边特务始终如影随形 。长久郁闷之下,他与陪伴身边的赵四**情投意合,在60年代结为夫妇。
远在美国的发妻于凤至为了 保全张学良性命 , 签署了离婚协议 。
1975年,蒋介石在台湾病逝,离开人世前, 他仍对囚禁39年的张学良忌恨不已。
宋美龄询问如何处置张学良,已经性命垂危的蒋介石回答她: 不可放虎 。
仅仅四个字,却足以看出蒋介石到死都对西安事变耿耿于怀,并未真正放下。
蒋经国虽对张学良怀有好感,两人在溪口时也有过促膝长谈,但父命难违,他仍是 遵从遗嘱,继续关押了张学良十年 ,直到1988年蒋经国本人去世。
蒋经国晚年,张学良虽未正式获得自由,但 行动比从前自由了很多 。1990年后,张学良终于恢复自由身。
赵四**去世后,他定居美国夏威夷。
2001年, 101岁高龄的张学良安然去世 。
至此,这位曾以 兵谏改变中国近代史 、极具传奇色彩的 民国“少帅” 带着无数秘密离去,只给后人留下了一页泛黄的史历: 1936 年。
1、中国***新闻网:《《你是这样的人——回忆周恩来口述实录》连载 张学良说,我佩服的人里周恩来是第一个》
2、央视网:《蒋介石向张学良下过不抵抗命令吗?》
3、央视网:《张学良小传》
1917年8月,近代著名革命家宋耀如的小女儿宋美龄从美国回到上海,时年19岁。在美国的过去十年里,宋美龄的举止和宗教信仰已经完全西化了。但她决心要掌握祖国的古典文学,于是请了私塾老师专门研究。对自身素质要求严格的宋美龄,凭借出色的谈吐,迅速成为沪上名流圈男性追逐的目标。
同样,在20世纪20年代,东北国王张的长子张学良与同龄。与父亲在山中咆哮、舔血的经历不同,张学良从小就接受了高等军事教育。张学良受郭松龄建设新军的影响,对西方的东西颇感兴趣,同时致力于海军和陆军的发展。年轻的少帅士兵经常开着飞机到处跑,加上他开朗的性格,很快成为民国有名的公子。
就像一首歌《南方姑娘》,大家感觉大部分南方女孩都是温柔贤惠的。对西方事物充满向往的张学良,对西方女性也有好感。
1925年,随着五卅运动蔓延到上海,少帅张学良为保护中国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带兵到上海。这时,他第一次见到了上海名门望族宋美龄,立刻被她出众的气质所折服。与张学良的原配妻子于凤至相比,宋美龄的西方女性的豁达加上东方女性的优雅气质深深吸引了张学良。张学良称她“美若天仙”,他们用英语交流得很开心。后来,他们在上海多次约会。晚年,张学良不止一次地说,如果他没有和于凤至结婚,他会去追宋美龄。
在宋美龄的日记中,我们可以发现她从很小的时候就开始思考自己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人。“与历史的时间相比,人的一生真的太短暂了。我们应该如何改变历史的进程?这是我经常思考的问题。”
可见,长期在美国留学的宋美龄,一直以改变社会进程为己任。在张学良身上,她看到了这种力量。一个背后有大军阀背景渴望做出成绩的少帅,恰好是能实现人生价值的完美搭档。这怎么能不让年轻的宋美龄心动呢?
然而最后,两人还是有缘。张学良在上海逗留时间不长,因与孙产生分歧而离开上海。此后,宋美龄会见了蒋介石。尽管大多数宋氏家族成员反对这样的婚姻,的大姐认为蒋介石有光明的前途。最终,他们喜结连理,宋美龄成功成为主席的妻子。
Xi事变期间,宋美龄作为国民政府谈判代表飞赴Xi,张学良亲自接见了他。至于派蒋回宁,也多次试图在蒋介石面前保护张学良。张学良作为诸侯,全副武装,向朝廷首脑进谏,最后却安然无恙,这在中国历史上绝无仅有。晚年还声称:“如果没有蒋夫人,蒋先生一定会枪毙我。”
本世纪初,中国近代史上两位重要人物相继离去,他们的友谊永远定格在繁华的上海滩。一个知名军阀的儿子,爱上了一个兼具东西方优雅气质的大家闺秀,高山流水,大概就是这样。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