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上映后,我集结老大老三小四抱着重温疯狂小时代的念头为中国**作了贡献。观毕,我见三只货低头不语,于是,猛然想起,其实,在我们已经不那么年轻的大学时代,我们也疯狂追过一些女孩。
老大的暗恋时光
老大虽然年纪一大把,却是个被偶像剧毒害颇深的伪幼崽。当兄弟们全体为《越狱》和《暴力街区》里的大块肌肉汉子热血沸腾时,老大已在港台偶像剧的长期熏陶下有了脱俗的爱情梦想,于是想拥有一份具有偶像情怀的爱情,变成了老大的追求。
偶像剧里说,要追心仪的女生,一定要先欺负她,处处找她的茬,一直到忍受他的暴力变成了她的习惯为止,那么两人才有可能从仇深似海发展到如胶似漆。
老大那时候喜欢上国贸系的一个漂亮女生,大眼睛,长发,很素朴温柔的配置,特别有偶像剧里灰姑娘的潜质。我们两个班级常常一起上课,老大筹划良久,终于决定下手。那天,他一直守在教室门口酝酿情绪等待入戏,看到灰姑娘落座后,他故作拽拽地晃到灰姑娘的身旁,然后暴力男主上身一样对灰姑娘吼,我占的座位你也敢动!
灰姑娘轻轻站起来,大大的眼睛里闪烁着无辜的水汽,躲到最后一排座位上。
老大自认为自己一定能让灰姑娘小鹿乱撞,终生难忘。现在的女生不就是喜欢这种儒雅又不失霸气的汉子吗?
老大越发得寸进尺,在食堂里夹她的塞儿,在市场里拿过她的苹果,并坚信一段虐恋早晚都会爆发。就算灰姑娘迟钝些,身边也该有几个深得偶像剧要领的闺蜜向她透露玄机。
没想到,人算不如天算啊。
那天,老大在教室里发现了灰姑娘的踪迹,于是凑上前去,拿了她的水笔要走,灰姑娘不再沉默,温柔地请老大回头。
老大惊喜,猛然回头,被一杯红糖水浇个底儿掉。
灰姑娘人品爆发,叉腰大骂,把老大对她的恶行一件不漏地向世人表述,我至今记得,灰姑娘骂得最具艺术效果的一句话是:给face不要face,活得很有动物性。
老大当时就颓了。原本只是希望自己能在灰姑娘的心里占点分量,没想到全是负能量。可是,在长期欺负灰姑娘的过程中,老大倒是真和那些小霸王一样,爱上了这个姑娘。于是,老大的悲催人生正式开始,他被灰姑娘拉下神坛,成为友姑娘死烦死烦并无法甩掉的受伤男二号,满腔隐忍厚重的爱。
好在,灰姑娘最终成了我们的嫂子。嫂子的家教之严,不是老大那丢人的零用钱所能解释的。
老三没能实现的邂逅
老三是个相信一见钟情的人。他心目中的爱情,一定要有一个轰轰烈烈的开始。一定要在恋爱过程中像马景涛那样抓狂心碎,并咆哮出“为什么为什么”的排比句式,最后还要有一个天崩地裂的结局。
只可惜,整个大学时光,老三连第一步都没有走出去。
老三曾对一个经常出没图书馆的长发女子感兴趣,受老大的启发,老三选择了单车肇事模式采启动恋爱程序。就在一个云淡风轻的下午,匍匐在图书馆门前灌木丛里的老三终于守到了目标。于是,他假装不经意间骑着车子冲上去,女生反复闪躲,最终没能逃开老三的有的放矢,惨遭老三车轮的陷害,卧倒在炎炎烈日下。
也许是因为太激动了,老三没有把握好分寸,听闻女生尖叫才明白,邂逅没那么容易,每个女生都有她的脾气,更何况,那厮直接把人家撞到医院里去了。
接着,女生的正牌男友现身,拉了一群兄弟把老三堵在宿舍里,质问老三居心何在。情急之下,老三为了证明自己并非有意加害,便招出了对那姑娘的倾慕,所以,这完全是一场荷尔蒙引发的惨案。
老三最终挨了那群男生的一顿嘲笑而收场。这件事直接影响了老三的爱情观,他认为天下女子皆老虎,从此清心寡欲,竟然顺利考上了京城名牌大学的研究生。
老四的情书事件
老四是个标准的小文青,按说文青在大学校园里相当有市场,但老四败在过于腼腆,见了女孩子便呈一副不胜娇羞状,若是见了心仪的女生,连喘气都是跑调的,常常丑态百出。一来二去,他成了女生心目中纯洁的小清新,每一个和他说话的女生,都是以“姐怎样怎样”开头。
老四的爱最深沉,整整贯穿了他的整个大学时光。开学时便对我们班的一枚萝莉情有独钟,无奈当时萝莉身边有个大叔,所以,小四终日郁郁寡欢。
小四能写得一手好文章。在他确定了对萝莉的心意后,便以每天一封情书的实际行动来修炼爱情。第一年下来,整整120封。我们几个实在看不下去,便偷偷写了地址送进女生宿舍的传达室。
第二年,小四接着写,我们又偷偷地塞进了女生传达室。可是,几百封情书送过去了,按说铁石心肠也该松动了吧。小萝莉依旧是小萝莉,只是和大叔分了手,但是仍没有对小四多看一眼。
第三年,再一捆情书被我们送过去。
第四年,最后一捆情书被我们送过去。
小四早已默认了我们替他送情书这件事,迟这得不到回应对小四的伤害很大,毕业前夕我们陪他在宿舍里买醉,忽然有人敲门,来人竟是女生宿舍的传达室阿姨,
传达室阿姨问,你真的喜欢萝莉?
小四掏心掏肺。
于是传达室阿姨道出了一个惊人的秘密,她就是萝莉的妈!四年的情书都在她那里!现在,她准备把这些酸酸的文字全部交给她的女儿,因为她也觉得,小四是个还算靠谱的男青年。
哈哈,其实现在,我正在赶往去参加小四婚礼的火车上呢!
在中国,没有一个地方的风景能像云南一样带给你这样的感动,也没有一个地方的时间能像云南一样温柔地让你陶醉。边肖在《昆明大理丽江6日游记》中记录了这些感动和陶醉,与大家一起分享,一起品味。6天游记昆明美丽的春城,这里的阳光和春色似乎永远不会改变。在温暖的春日里,边肖乘车前往石林,欣赏喀斯特地貌的奇观。石林中有各种奇石。在拟人化的演绎下,边肖仿佛真的看到了那些酷似唐僧、孙悟空、孔雀和凤凰的象鼻石。在石林中,还有会演奏音乐的“钟石”。这个“乐器”演奏出来的音乐一定是原生态的。参观完石林后,边肖回到昆明市区,早早休息,为明天的大理之行做准备。游记第6天大理第二天早上乘火车到达大理,然后转往大理古城。到了大理古城,边肖首先来到洋人街,熙熙攘攘的人群,琳琅满目的民族纪念品,沿街各种特色小店。看着边肖不知所措,洋人街上酒吧、咖啡馆、甜品店等洋货随处可见,彰显了大理文化的多元与包容。晚上,边肖开始了大理美食之旅。面对烤乳扇、大理砂锅鱼、烤猪肉等美味佳肴,边肖十分高兴。吃完后,她来到酒吧,听了酒吧歌手的民谣,喝了著名的“浪漫”啤酒。边肖已经喝醉了。一觉醒来,已经是第二天早上了。边肖迅速收拾行李,乘车来到洱海,在洱海边租了一辆自行车,开始了在洱海的悠闲骑行。看着苍山山顶的云,享受着大理温暖的阳光,“海”风吹来,不仅让你心情舒畅,还让你沿着规划好的路线骑行了几个山坡,然后双廊就在眼前了。双廊是洱海的景色。6天游记丽江从洱海回到大理。已经是第四天中午了。六天的行程大部分时间过去了,边肖还要赶往此行的最后一站丽江。因为这几天行程比较紧,边肖的丽江之行主要是慢节奏的,逛逛古城。在丽江古镇,除了喝茶晒太阳,边肖还跟热情的纳西族姑娘学跳锅庄舞,听纳西族小伙子粗犷的民歌,然后一家一家逛丽江独具特色的小店。彩云之南,人间天堂,第6天写完《昆明大理丽江游记》时,再次回忆起6天的云南之旅,感慨万千。美丽的云南,真的很期待与你的相遇,再次打磨时光的痕迹。/p
大理喜洲镇位于云南省西北大理白族自治州大理市的北部,距大理下关34公里,东临洱海,西枕苍山,地势西高东低,214国道、大丽公路(大理-丽江)、新环海西路(环洱海)从喜洲镇西面、中部、东部南北贯通。
工作很忙,行走的时间就变得越来越匆忙,很多行程只能点到为止,但或许点到为止的观赏,能让我看到静寂外的纯美,却看不到静寂里的快乐与忧伤。
偶听朋友说起过喜洲。因“喜”字,所以深记于心。偶然的际遇,路过大理。在我的再三要求之下,朋友很不情愿地把我带到了喜洲。
超纯净的白族小镇一角
初见喜洲有些失望,镇口都是旅游开发的一些新建筑,新的有些晃眼。车刚停稳,收费的大爷就迅速地挡在了面前。在每人付了十元钱门票后,就随着三三两两的人羣走进了所谓的严家大院。迷迷糊糊地,在一个拐角,听见大堂内传来歌舞声,想进去瞧瞧吧,却被美丽的白族姑娘拦住,告知还需二十元观赏费。我们立即调转头,又迷迷糊糊地出了大院。
朋友问我的感受,我惆怅地答曰:一般!朋友笑而不语地望着我,似乎是在嘲讽我的执拗。原本想立即离开,但心有不甘,再一次想起别人曾给我形容的喜洲:洁净、安祥……那么,是否,那种意念就藏在镇子深处的不远方呢?答案是肯定的,由于我的执着,朋友们也只好尾随着我向镇子深处走去。越往里走,喜洲的面貌就越发地古朴,越发的悸动人心。
洱海小镇人家
经过四方街附近的巷子,忽遇一间裁缝店,师傅正在摆弄一块绣满纹样的花布。师傅说,这上面的茶花都是手工绣上去的,老外很喜欢喜洲的这些东西,一个这样的背袋可以卖到几百块钱。不过,手上的这块不是卖的,是一家村民,用来背娃娃的,先把花纹绣好,再打满线格格,就比较结实了。裁缝店紧靠路边,建筑很低矮,敞开式的工作环境,就如同是坐在小镇的天窗下,将每天的日子密实地缝补进针角里,日升日落,年年岁岁。
那场景如此熟悉
裁缝店周边的巷子更为古老,巷子两旁檐角翘起的民房,平仄出一种抑扬顿挫的韵脚;蓝天下的白墙黄垣、雕楣画壁,连同午后的阳光一起,在眼前悠悠荡漾;苍老的石板路,虽被岁月侵蚀,却是光鲜异常,走过的红衣女人,那缓缓轻挪的影子被时光拉长,重又拉长。走过很多村镇,去过江南水乡,也去过山西大宅,水乡是梦幻却逝去了纯真,山西大宅虽雄壮却过于凄苍。而喜洲,建筑虽不高大,却洁净纯美,被高原的清新空气罩染着,砖瓦堆砌成的长长短短,淋漓出清丽的婉约。
蓝天下的白墙黄垣、雕楣画壁
很少见到古旧的村落,能洁净的如此光鲜、如此明媚。有些村庄风景虽曼妙,但灰头土面,垃圾成堆;有些村庄虽原始洁净,但却奈何不了山高路远。而喜洲,咫尺繁华,却又避世清幽,只是希望,这份清幽能常存于中国,不过我们都不用太期待,未来的天朝大地,只会满目疮痍。
镇西头的巷子里,有一幢**的古屋,门楼没有半点修葺的痕迹,朴拙无华。老屋虽古旧斑驳,但配上黄艳艳的墙体和洁净光鲜的阳光,却也散发着诱人的小清新。走进这方砖铺地的白族院落,白胡子老爷爷正坐在竹椅上穿着袜子,一旁的儿子笑笑地打量着我们。院里柱廊下阳光西斜,花草散漫堆叠。老爷爷年岁已高,很是慈祥,在边穿袜子的同时,边指了指边上的竹椅,让我们坐下来歇歇。
白墙倒映着樱花流散的水墨剪影
未经粉饰的院子,显得格外静谧,没有歌舞升平,也没有来来往往的人羣。面对这样的一个庭院,我就不由得幻想起温茶煮酒的欢欣,那用文火熬制的沱茶,浓浓的,杯盏里的橙黄明亮,倒映着屋角上的水墨山水,山墙下的山茶花,正嫣然吐蕊。
在与老人儿子攀谈的过程中,我们才得知,我们花钱进去的大院,只是后来新修的,其实如果不想看那个大院,也不用买啥门票。情况原来如此,那些个拆旧建新,或以新充旧的旅游开发,传承不了文化的魂魄,一幢再华美的民居,如果只是个空壳子,也就失去了历史传承的意义。中国的村庄,正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快速沦陷,而我们每个人的故乡,也都即将或者已经改变。
静中有动的美
出了院落,随行的朋友都走不动了,他们折返到镇口等我。我依然执着地往洱海边走去,由于不熟悉镇子的布局,在看到了传说中的喜林苑后,怕朋友们久等,就准备折返回头了。远处,骑自行车的小女孩领着小狗,正奔袭而来;三三两两的老外,大汗淋漓地从我身旁掠过;而那翻滚的蚕豆田里,用老宅改造的喜林苑的二楼露台上,几个老外,正喝着咖啡,望着绿野苍茫。
古旧斑驳却也清新
喜洲应该有更多的故事,只是无缘邂逅。我见到的她,寂静、恬适,少了些许的烟火气息。拐角的路边,白墙倒映着樱花流散的水墨剪影,绚目璀璨。先人们栽种的树木,绽放着朵朵童话,满是童话的树下,似乎都有一把竹椅,竹椅摇晃着渐渐停息,春风缕缕,吹冷离别的余温。每一位别离者的心中,都深藏着一方瓦屋,一杯香茗,一牀暖褥,一声娘亲的唤归声……
眼前一亮的纯净
朋友们呆坐在镇口,见到我归队,也都不发话,似乎等得有些不耐烦,而我就好像做错了事的小孩一样,不敢再多逗留,乖乖地尾随上了车。就这样,告别了青砖灰瓦层叠的喜州。车窗外,绿油油的豆苗翻滚,蓝丽的洱海轻缓平静,蓝与绿交织处,点缀着参差不起的白色房屋……鲜艳的原野,清澈的让我眩晕,迷糊之中,接到一远方朋友的电话,他说,因工作关系,他以后会来洱海边弄栋房子,我微笑着表示支持,笑容里流露着无奈的羡慕嫉妒恨。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