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读书的时光》篇章作文700字

《最美读书的时光》篇章作文700字,第1张

童年的时光里,有许多美好的记忆,而我最美的时光却停留在7岁那年的夏天。

那年夏天,我去外婆家度暑假,也在那年夏天,我认识了邹爷爷--一个可爱的、充满童趣的老人。

邹爷爷是个独居老人,退休前是单位的工会主席,吹拉弹唱无所不能,退休后一直在老年合唱团里教唱歌兼主唱。在我的印象中,他一直是留着卷曲长发,四四方方的脸,说话声音像洪钟一样雄浑有力,喜欢穿很花哨的衣服,走起路来“蹬、蹬、蹬”的很有劲。

邹爷爷很喜欢孩子,每次和外婆去他家学唱歌,他总是拿出很多好吃的东西给我,总是喜欢捏着我的小脸说:“小胖墩,要运动哦。”邹爷爷生活很有规律,每天早上要晨跑,因为我有点小胖,外婆就让我和邹爷爷一起跑步,我最讨厌跑步了,每次跑步时我都噘着嘴,慢敦敦的不肯迈步,邹爷爷就像是看穿了我的心思一样,每次都拍拍我的肩说:“加油,别落后了!”

又是新的一天,外婆单位组织老干部去海边玩耍,自然我也是其中的特别嘉宾了,邹爷爷是个活跃的人,在大巴车上他打着拍子,指挥大家唱歌,大家随着他的指挥唱了一首又一首他们熟悉的歌曲,车上的气氛热闹非凡,我抬头从车窗上看见白色的云从上面一朵又一朵的飘过,老人们的脸上都绽放了灿烂的笑容,和这7月的阳光一样绚烂。

终于看到了一望无垠的大海,海水是皎洁无比的蔚蓝色,赤脚走在海滩上,松松的,软软的,海面上起着波浪,一缕一缕的朝我涌来。我躺在沙滩上,任海浪一遍一遍冲刷着我,静静的享受着阵阵凉爽。

“阳阳,阳阳,快过来!”邹爷爷在叫我了,手里挥舞着几只小螃蟹,原来他在沙滩上捉螃蟹呢!小螃蟹滚圆滚圆的,眼睛长在头上两个触角的顶端,十只小钳子不停的乱抓乱踢,好象很惊恐的样子,看着小螃蟹的滑稽样,我禁不住大笑起来。

“爷爷,我也要捉螃蟹。”

“好啊!海滩上有许多小洞,每个洞都有大大小小很多螃蟹。”邹爷爷一边说一边让我拿着矿泉水瓶。我仔细的看着爷爷的动作,首先,他把沙滩上那些小洞掏成大洞,然后一直往里挖,一直看到那些小螃蟹,看到小螃蟹后立马把它揪出来。

我照着爷爷教的办法尝试了一下,先挖开洞,然后看着一只小螃蟹溜出来,我趁机看准它的背一把抓起来,很快,我手中的矿泉水瓶子就装了十多只小螃蟹了,看着自己的战利品,我开心的笑了,邹爷爷也开心的笑了。

渐渐的,天气热起来,我不得不回到那透心凉的水中,我又爬回水中,刚一坐下,屁股就被“夹”了一下,痛的我差点一跃而起。我把它掏出来一看,哇!好漂亮的贝壳。

踏着夕阳的余晖,我们在海滩上渐渐远去……

什么是最美的时光那年夏天的故事就像一部泛黄的**胶片,永远定格在记忆的长河,现在想来,那就是最温暖最美的时光。

阅读

花的陨落,叶的飘零,风的追寻,还与那随风起舞酝酿着书香的青卷。

——题记

掀开书的扉页,有孟浩然的“草木本无意,荣枯自有时。”的感慨;也有岑参的“古来青史谁不见,今见功名胜古人。”的阔达衷赞;也还有白居易的“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的缱绻情愫……

阅读是在如诗如画的景致中拾取朝花,寻找属于生命的花絮。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你感觉得到在攀登雪峰的过程,如何在刮骨刺人的寒风中如青松般屹立,腊梅般孤傲,雪莲般的孜孜然遗世独立。寒风中的一切一切将我们真真定格在不屈坚韧的局域上,让我们感觉到活着的意义,明白到人的一生不应虚度年华,碌碌无为。

阅读是穿越时空的一场镜花水月,美得不真实的邂逅。在阅读的世界里,你可以与李白一起站在蜀山之下发出“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的感慨;你可以与徐志摩在康桥信步徜徉,共同采摘河中的水草;你还可以与庄周一起入梦,去探索是自己化作蝴蝶,亦或是蝴蝶化作自己的朦胧往事;你还可以与李清照一同去双溪泛舟湖上,去感受她那重得连艋舟也载不动的愁。

阅读还是这弹指间带给我无穷乐趣的净土。在这弹指间的世界里。我宛如一只彩蝶,翩跹起舞;宛如一只野鹤,在这晴空万里的碧霄里无所羁绊。在这个大千世界,我目空一切,将整个世界的硕影尽揽于我的眼底。

青灯下,这片净土仅容于我。左手执古卷,右手品茗茶。悠醇的茶香将我的思绪牵向那窗外的那轮明月上。月的皎洁,无暇撞击着心灵,迸射出七彩玲珑而又旖旎的火花,汇成一条似桥般宽阔通向阅读世界的彩虹之桥。其实,当你沉浸在阅读的世界里时心中便已有了路。正所谓云:“心中有路,则路通矣。”

阅读,是人生道路上采撷生活的音符,酝酿出一曲脍炙人口的旋律,唱奏出青春之歌,洒遍每一个角落。阅读,是睿智的,它会一直载你通向彼岸。

      提到《没头脑和不高兴》这本书,几乎是家喻户晓,伴随着一代又一代的孩子成长,即使你没有读过这本书,也看过这部**。这本书现在也出现了二年级的教材中,作为孩子们进行整本书阅读教学的第一本,这本书再一次在孩子们的生活中焕发出崭新的生命力。那如何从儿童的认知出发,让这本书的文学价值、教育的价值在孩子们的身上绽放,就成了我们本次整本书阅读教学设计的出发点。

      任何一个文本,都是作者生命的投射。文本的价值是文本、作者、读者共同创造的。所以进行整本书的阅读,也要从作者、文本、读者三个角度出发,形成一种积极对话的场域,让文本能够产生最大的价值。

        一、与作者任溶溶的对话

      ( 一)任溶溶这个名字

      就《没头脑和不高兴》这本书而言,我想先走进任溶溶才是了解这本书的第一步,我们不能只看这本书的作者是谁,而要再向前走一步,为什么是他?只有再走一步,从多方面了解作家,超越时空的界限,与作家对话,我们才能够将作者的意义在文本解读中发挥最大的价值。所以,整本书阅读,作家是我们必经的第一步,也是不开绕开的第一步。

      著名儿童文学评论家韦苇这样说:“我们可以不知道电灯、电话、火车、飞机从西洋引入者的名字,我们却不可以不知道任溶溶。”

      任溶溶自己也说:“我的一生就是一个童话。”任溶溶爷爷最开始的时候是个翻译家,翻译了很多非常出名的外国童话,正是这一部部的童话,让任溶溶爷爷沉浸在美好之中,他乐观、豁达。他说:“翻译了太多的儿童文学作品,不知不觉被童化了。”任溶溶的这种童心,还体现在他的名字上。很多时候,我们就是介绍了任溶溶的名字,却不知这也是他的一个小秘密,也是孩子们走近他的一个很好的机会。在任溶溶的散文集《浮生五记》中,他写了一篇文章,开头就说:“我叫任溶溶,其实我不叫任溶溶。我家到真是有个任溶溶,那是我女儿。不用说,先得有我女儿,才能有我女儿的名字;现有我女儿的名字,才能有我用她的名字。”原来,这个名字是他跟女儿借来的,这不正是他童心未泯的一种表现吗?

(二)不是第一次的见面

      了解任溶溶爷爷的名字,了解他是什么样的人,这只是第一步的开始。让孩子们如何更好与作者产生链接呢?出示任溶溶爷爷的小诗《没有不好玩的时候》:     

一个人玩,很好!

独自一个,静悄悄的,

正好用纸折船,折马……

踢毽子,跳绳,搭积木,

当然还有看书,画画……

两个人玩,很好!

讲故事得有人听才行。

你讲我听,我讲你听。

还有下棋,打乒乓,

坐跷跷板,

一个人也不能拗手劲。

三个人玩,很好!

讲故事多个人听更有劲,

你讲我们听,我讲你们听。

轮流着两个人甩绳子,

一个人一起一落地跳绳。

四个人玩,很好!

五个人玩,很好!

许多人玩,很好!

人多,什么游戏都能玩,

拔河,老鹰捉小鸡,

打排球,打篮球,踢足球,

连开运动会也可以。

      读诗的时候,孩子们会产生似曾相识的感觉,好想在哪见过呢?其实这就是我们一年级时候学过的一首小诗《怎么都快乐》,这就是根据任溶溶爷爷的诗歌改编的。这首诗写出了孩子们玩耍时的心理特点,大家原来都以为是同龄人写的,可没想到竟是90岁的老爷爷。孩子们的心一下子就和90岁的爷爷拉近了。

三、与“他”照镜子

      任溶溶在《我的儿童文学之路》中说过“没头脑”和“不高兴”这个故事的创作缘起。“我当时常到孩子们的集会上去讲故事,讲外国故事讲腻了,很想针对孩子们的情况讲点别的什么,两个童话就是这样产生的。角色都是从生活中来,我就是那个“没头脑”,常常糊里糊涂的。“不高兴”则是好些孩子的口头禅。遇到这种孩子,批评他们吧,他们总是不服气,认为这是小事,跟大起来做大事没关系。我就想,干脆让他们带着他们的缺点就变成大人去做大事,出点大洋相,这就是《没头脑和不高兴》。”所以,当我们再去读这篇童话的时候,似曾相识,有点小脸红,有些同学甚至会在心里暗暗说到:这不就是说的我吗?每个孩子通过读这样的故事,将自己代入到情节中,代入到人物中,如同在照一面镜子。

二、走进文本,与文本对话

      《没头脑和不高兴》是任溶溶童话的代表作,整部作品轻松、语言通俗易懂,巧妙地运用了夸张和想象的手法,整部作品充满了一种喜剧的张力。下面,仅从三个方面来简要分析。

        先从整本书的语言上来说,读这本书好像在听一个故事。整个语言轻松有趣,非常幽默。比如“没头脑”的名字,“他名字叫没头脑,人可有头有脑。头还挺大,眼耳鼻舌,哪样都不少。他读书也聪明,绝不可能没脑子。大家叫他没头脑,因为他记什么都打折扣,缺点零头。”寥寥几笔,就把没头脑的样子展现在我们眼前,没有把弄语言,而是贴近孩子们的阅读习惯,并且这样的简单平易中充满了智慧。

      夸张在这本书中的使用是恰到好处的。使用夸张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将生活中的事情进行聚焦和放大,在让我们瞠目结舌后,有一种恍然大悟的感觉。所以,在在这本书中,通过夸张的频繁使用,让孩子们在文本中找到了自己的影子。比如,在生活中忘带东西的同学比比皆是,但是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持续忘东西的可能不多;生活中长途徒步的事情有,但是带着大包小包,锅碗瓢盆浩浩荡荡去少年宫看戏的那在生活中就是天方夜谭,更别谈看个戏要一个月,爬255层楼梯,这就是夸张;泰焦傲短短的时间内吃成大胖子的事情是夸张,在钢丝上滚是夸张,甄用功一只手指顶着一个几百斤的大胖子那更是夸张……这样夸张的描写在这本书中随处可见。但正是这种漫画式的夸张描写,频繁的意外发生,童话中的人物也在不断成长,孩子们的认知不断被打破,建构,形成对自我认识的重新定义。

      在这本书中起名字中也藏着大学问,每一个名字都是孩子们现实生活的显性化表现。这本书中每个故事都是相对独立的存在,每个故事中都有自己的主人公,这些主人公的名字也蕴藏着学问。“没头脑”、“不高兴”、“泰焦傲”、“甄用功”……这一个个的名字读起来那么熟悉,不就是孩子们在生活中经常遇到的吗?“没头脑”的丢三落四和“不高兴”的自我为中心,任性,仿佛就是孩子们心中暗藏的哪一个我一样,几乎所有的孩子都有过“丢三落四”的经历,尤其是现在的孩子,又大多是自我为中心,遇到事情总是先想到自己,不符合自己的心意总会不开心,不高兴。实际上面对这样的问题,大部分的孩子又都觉得这没关系,不碍事,影响不了大局。所以,在阅读中,我们要结合着没头脑的改变,结合着泰焦傲和甄用功的不同结局,激发起孩子们的心理认同,自觉修正自己的行为,向着好的方面去改变。

三、学生的角度——成长

      这本书的读者就是二年级的孩子,这些人物就是一个个的“镜像人物”触动着孩子们的内心。孩子们从这一个个的人物身上能够找到自己的影子,在阅读过程中,孩子们与故事中的人物一同经历、一同成长,他们仿佛是在读自己的故事。在随着故事穿越中,他们的认知模式也在不断地建构,在老师、家长的帮助下,重新审视自己的行为,思考改进的方向,以一种更加积极的姿态面对自己的成长。所以,我们在教学中,应该从孩子的心理发展的不同阶段为出发点,将文本的文学价值与教育价值紧密结合,正如序言中所说的那样:“任溶溶爷爷写的故事不仅仅只是好笑,故事里面还有许多做人的道理。”

      整本书阅读,更像是一个穿越的旅程。孩子们在这个过程中,不仅仅是读出故事的精彩,更重要的是孩子们生命状态与文本的精神价值在读中、感悟中达成默契,产生共鸣,获得自我的生命成长。这样一本本读下去,总有一天,会和最美好的自己相遇。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anai/1061132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10
下一篇2023-11-1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