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美国等西方国家看到了这种缅甸国内局势已经无法通过施压要求昂山素季参与大选来影响缅甸大选后的局势,转而剩饭新炒,密集抛出缅甸正在发展所谓的核武器计划,并将缅甸与朝鲜拉上关系,说朝鲜正在帮助缅甸秘密发展核武器计划,大凡稍有政治敏感度和核武常识的人就知道美国等国此时炒作这个问题的险恶用心,美国民主党籍参议员韦伯藉此突然取消访问缅甸。实际上就是他如果按照计划和设定的议题继续缅甸行程,完全可以预料不仅无法见到丹瑞,更不可能在大选问题上得到缅甸的任何让步,注定将是一个失败的访问,以其无果而返,不如就此下坡,转而在缅甸核武问题上会同东盟各国对中国进行施压,这样可以达到以下目的 一是离间中国与缅甸目前的密切关系,迫使中方向缅甸施压,要缅甸禁止所谓的发展核武器计划,或者要中方压缅甸政府在大选问题上向西方让步,借中国的手来达到他们所达不到的目的; 二是离间中国与东盟的关系,东盟国家已经签署了无核地区的有关协议,缅甸作为东盟成员国,却在中国的默许下发展核武器,从而引发东盟各国对中国的严重不安和警惕,从而阻滞中国与东盟一体化的进程,使美国继续最大限度地保持在东盟的影响力。 三是离间东盟与缅甸的关系,美国早就有意让东盟将缅甸剔除,孤立缅甸,迫使缅甸远离中国,一直没有达到目的,这次借口缅甸核武的问题,真正刺痛了东盟敏感的神经,从目前东盟的反应程度来看,美国确实达到了在这个问题上刺痛东盟的目的,下一步美国一定还会乘热打铁,通过各种形式、各种渠道、各种组织掀起就缅甸核武问题的炒作高潮。 上述目的,只要有一个达到了,美国的目的也就达到了,因此,在此时美国主导掀起的炒作缅甸核武的问题上,中方将会保持高度警惕。 在缅甸国内的问题上,克伦民族解放军KNLA联盟KNU独立军军事***Ner DahMya少将在上月30日前赴欧洲时对外发表讲话,他的此行将和一些欧洲国家***进行商讨和平战略,而关于和平战略的内容目前还不能说,这次欧洲的行程和行动,如果缅政府不愿意参与,并借此机会改变,并停止侵犯人权,如果还不停止的话,最终他们将会无条件的败在我们之下。他的行程包括,德国,挪威,意大利,他将和德国总理默克尔和意大利副外长会晤。这次的行程他还希望能够得到军事方面的援助,以及帮助人道主义援助。NerDah Mya是BoMya将军的儿子。Bo Mya是克伦民族的最高***,已经去世。 地方民族武装南掸邦军以及掸邦复兴委员会日前也公开表示,反对缅甸的大选计划。 一些政治组织、地方民族武装的公开行为和态度,实际上就是坚决反对缅甸的大选计划,并继续再寻求国际上的军事支持和政治支持以抗衡缅甸政府,随着大选日期的临近,这些组织和武装的动作,将会在一些国家和组织的参与下,会形成新的一波动荡状态,这一波的动荡程度将会取决于缅甸政府的局势控制能力和政治化解能力,但也可以预料,在没有缅北各民族武装和组织的参与下,这一波动荡程度绝对无法影响到今年大选的进。
2009年8月8日,缅甸政府军以查缉毒品为由对缅北一特区发难,酿成“88”事件,缅北形势由此急剧变化,战事至今未歇。
●2009年8月8日上午,缅军30余人突然出现在据中国国家级口岸南伞一步之遥的缅甸掸邦第一特区果敢的杨龙寨口岸。一特区所属民主同盟军迅速做出反应,将缅军30余人包围。经交涉,缅军驻果敢老街最高指挥官(准将)出面正式通知一特区政府:受中国政府国务院某位部长的委托,要对位于杨龙寨的一个毒品加工厂进行检查。随后,经双方高层谈判,在一特区政府副主席王国政的陪同下,对所谓毒品加工厂进行了搜查。结果,该厂系一特区政府的军械修理厂,并无毒品。
双方的军事对峙,引起了果敢百姓的恐慌,一时间银行门前人满为患,街头秩序混乱,商铺纷纷关张,大量人流、车流涌向中国南伞口岸,排队进入中国的人、车“长龙”队伍达三公里。
●2009年8月9日上午,缅军驻腊戌部队、一特区政府、中国云南省镇康县“外事办”三方派员,在果敢老街进行了三方谈判,达成特区政府向缅军交出该军械修理厂,缅政府30天内处理完该厂的协议,随即,缅军接收了该厂。下午,中方谈判人员撤出并沿途告知逃难人流:不要恐慌、不要再跑了,事态已平息……
●2009年8月10日晚,缅军将一特区政府的6名谈判人员扣为人质(包括一特区政府副主席王国政,老街市市长、彭家声的胞弟彭家荣,果敢县县长明学昌),提出需特区政府主席彭家声出面才能释放所扣押之人员。消息传出,果敢局势急剧恶化,更多难民纷纷通过不同渠道涌入中国境内。中国口岸执勤人员规定每个难民只能随身携带部分钱财,至使难民们只能来往于中缅边境两侧搬运财物,形成了大量难民拥堵口岸现象,一时间,中国南伞人满为患、物价暴涨,平日里100多元的长途客车票暴涨至1000多元,方便面涨至10多元一包。
果敢老街这个平日里的“不夜城”,倾刻间变成一座空城,缅军公然涌入娱乐场所抢钱,一些不同国籍的不法份子公开杀人、劫财,各种恶性案件频发。
●8月11日凌晨,二特区政府(佤邦)正告缅军政府,如不释放所扣押一特区政府的谈判官员,将率佤邦联合军荡平缅军驻滚弄所部。上午,缅军政府迫于二特区压力,被迫释放了全部一特区政府谈判官员。
●8月12日,缅军再次提出与一特区政府的谈判要求,一特区政府回应不会再去与缅政府军谈判,要谈,就到一特区政府谈,形势陷入僵局。
●8月13日,驻果敢老街缅军家属500余人撤出老街,局势进一步紧张。
●8月14日,缅军政府让一特区政府驻腊戌办事处主任给彭家声电话,转达和解意愿:忘记所发生的不愉快,双方回到原来状态。彭家声回应:缅政府的行为已导致一特区社会动乱,直接经济损失达10亿元人民币以上,如何回到过去?双方再次陷入僵局。
●8月15日至18日,美国参议员吉姆•韦伯出访缅甸,果敢局势出现了难得的平静,部分难民开始陆续返回,果敢老街部分店铺重新开张。
●8月19日上午,缅军政府突然提出,需派出50辆军车,每车5名全副武装的军人前往杨龙寨搬运所接收的军械修理厂设备,要求沿途不许阻拦、检查。一特区政府召开紧急会议决定,只允许缅军通过3辆车,每车只能2名缅军,不能带任何武器,不能着军装。双方互不相让,果敢局势再趋紧张。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表示不干涉缅甸内部事务。
●8月20日,缅军调动30辆军车装载部队至滚弄,部队下车后空车进入果敢地区。
●8月21日,缅军政府腊戌警察局给一特区政府发出一份公函,称兵工厂(即军械修理厂)为一特区政府主席彭家声、同盟军总司令彭家富、一特区政府副主席同盟军副总司令彭德仁、果敢特区银行行长彭德礼四人私产,违背了缅甸法律,被正式列为缅甸政府通缉的罪犯,军政府将派警察进入一特区实施抓捕。
●8月22日,大批缅军政府警察进入一特区。一特区政府正式发出抗议书,称缅军政府行为为诬陷和政治迫害,并揭露了缅军政府的挑拨、分裂行为。(抗议书全文)一特区政府副主席、同盟军总司令彭家富被中国南伞边防武警扣押,一特区其他领导陷入恐慌中。
●8月23日,一特区政府副主席、同盟军副司令白所成和果敢县长明学昌反叛一特区政府,率叛军百余人投靠缅军政府,占领老街双凤城,表示要协助缅军政府缉拿以彭家声为首的特区政要。一特区政府被迫撤至与中国南伞毗邻的杨龙寨。
●8月24日中午,中国福建籍黄医生率同盟军一部包围了白所成、明学昌叛军,但因缺乏军事指挥常识,至使白、明二人侥幸逃至缅军驻果敢军营,叛军80余人投降。缅军迅速调集部队,进驻果敢东城,与黄医生所率同盟军形成对峙。二特区(佤邦)政府应一特区要求迅速派兵接管了清水河口岸。随着进入果敢城区的缅军越来越多,为避免平民受战火之害,特区政府下令黄医生率部退出城区。同盟军与缅军在老象塘附近形成对峙。
●8月25日凌晨,彭家声得知其三子彭德礼被中国边防武警扣押的消息,因害怕中方对自己动手,将指挥部迁往127界碑缅甸一侧,准备突围或与缅军政府谈判。晚,被中方所扣彭家富、彭德礼二人被中方释放,同盟军上下士气大振,一鼓作气突出重围。
●8月26日,一特区政府转移至二特区所辖南邓地区坚持斗争,开始部署对缅军作战。中午,彭家声的脑残儿子“大佛爷”及其随行保姆5~6人被中国边防武警扣押,没收所有证件,欲将其转送白所成叛军,同盟军上下士气再次受挫。缅军派兵借道中国境内欲围剿杨龙寨彭家声住所,被中方抓获40余人。
●8月27日上午,缅军再次派兵借道中国境内攻击杨龙寨彭家声住所,被同盟军击溃,打伤一人,被击溃之缅军逃至中国境内。中国边防武警释放了彭家声残障儿子等人,但限制在南伞活动。下午,缅军在杨龙寨、老象塘、清水河、芭蕉河、大兴寨等方向上对同盟军发起攻击,大量难民涌入中国境内,20余名被缅军炮火击伤的伤员被送进南伞医院救治,经查实,伤者大多为中国人,部分为缅甸果敢百姓。清水河口岸方向也有大批百姓死伤,横尸街头,无人料理。缅军数发炮弹落入中国境内,造成部分中国边民和边防人员伤亡。据同盟军报,缅军伤亡百余,被俘百余。
●8月28日凌晨,战火重燃。缅军对同盟军各阵地进行炮击,重点为清水河。同盟军顽强坚守,但弹药、给养越来越少,形势危急。战至中午时分,缅军调集重炮、装甲战车及二个师兵力驰援,二特区佤邦联合军加入了同盟军对缅军作战,坚守清水河,目前,战斗仍在进行中;在缅军后方补给线的瓦城、腊戌方向,部分桥梁被炸。
正义党、同盟军2017第1号声明
自2017年1月19日以来,缅军先后集结77师、55师和野战16旅,兵分多路围攻同盟军解放区,每天炮袭量少则几十发,多则数百发,且从无间断。
第三次邦康峰会结束之后,缅军方发言人随即公开表态“民族组织若不签署NCA就没有参加21世纪彬龙会议的资格”彻底否定邦康峰会为寻求和平政治对话所做的一切努力。
众所周知,“全国全面停火协议”NCA是登盛政府时期由军人利益集团炮制的一份不平等协议。然而,缅军方至今却顽固地以签署NCA为先决条件,强迫各民族革命武装组织签署布满政治陷阱的NCA。其真实意图就是要切断“民革武”与民盟政府寻求平等的政治对话之路,防止当局政府用政治对话来解决政治问题和民族矛盾。
近二年来,缅军方首先是对同盟军宣布的单方面停火置之不理,后是对中方积极调停的真诚呼吁置若罔闻。正当民盟政府极力筹备召开21世纪彬龙大会第二次会议之际,缅军方为了阻挠同盟军等兄弟民族革命武装组织加入和平进程,蓄意在缅北各地挑起战端,并疯狂增兵果敢加大了对同盟军防区的军事挤压和围攻,企图消灭我军主力。为了缓解红岩解放区的军事压力,3月6日凌晨我军在兄弟联军的配合下,被迫同时向果敢老街、米线沟、酒房、东城、金象城、杨龙寨等缅伪守敌据点及哨所进行了自卫反击,给予破坏联邦国家和平长达半个多世纪的缅军狠狠痛击,望国际社会和广大人民群众知晓真相后对同盟军的武装革命事业给予理解和支持。
缅甸民族正义党中央委员会 缅甸民族民主同盟军军事委员会
2017年3月6日
果敢(缅甸掸邦果敢自治区),首府为老街市,位于缅甸与中国之间的掸邦高原。果敢地区原为中国领土,隶属中国云南省。 1894年,中、英双方重新划定边界,在伦敦签订了《中缅边界条约》 规定果敢地区为中国领土。1897年,中、英双方在北京重议边界问题,英国强迫中国与其签订了《续议滇缅界务条约附款》,将果敢地区划入英属缅甸。2011年,果敢地区正式更名为缅甸掸邦北部果敢自治区。2015年,缅甸军方宣布已控制整个果敢地区。
中文名
果敢
面积
2700平方公里
外文名
Kokang
别名
科干山、麻栗坝
行政区类别
自治区
国家/地区
缅甸掸邦
下辖地区
1县、2区
政府驻地
老街市
电话区号
+95、+86
地理位置
中缅边界
气候类型
热带气候
方言
西南官话-果敢语、缅语
人口
25万人
历史沿革
地名来源
果敢又名麻栗坝。关于 “果敢”名字的由来有两种说法: “果敢”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英国殖民统治者引用的新名, 英文名称叫“Kokang”,来源于科干山的音译; “果敢”二字系由掸语变音而来,“果”是掸语的九, “敢”是户口,意思是这个地区由九户人家组成。[1]
建置沿革
属中国时期
14世纪至17世纪,为中国明朝镇康府(州)和孟定府的领地。[2]
17世纪至19世纪,为中国清朝云南省永昌府镇康土知州的“六户”领地。[2]
杨氏土司时期
清朝顺治十五年(1658年),南明永历帝朱由榔联合“大西军”张献忠的部将李定国“举旗反清”,兵败后从腾越(腾冲)一路出逃,退入缅甸。
清朝康熙元年(1661年),吴三桂进攻东吁王朝,逼迫缅甸交出南明永历帝朱由榔,次年,永历帝被吴三桂缢死在昆明的逼死坡。朱由榔的部下随从,除少量降清之外,大部分人在朱由榔的部下杨高学的带领之下逃入中缅边界线附近科干山(果敢地区)避难,此后又长期在中缅边境地区与清军周旋。其后,清朝在今缅甸北部的腊戌附近设立“木邦宣慰司”,命其世守其地,果敢由此进入300年左右的杨氏土司政权时代。
雍正八年(1730年),杨高学的后代杨猷才以“诰封奉正大夫”之名在果敢地区行使职权。[1]
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杨猷才病故,其长子杨维兴继职,此时其辖区范围已超过“兴达户”三倍。[1]乾隆六十年(1795年),杨维兴长子杨有根袭父职,次子杨有泮助理执政。[1]
道光二十年(1840年),在杨国华袭职期间,云南总督念其捍卫边防有功,“奏封杨国华为世袭果敢县令”并颁发封印,从而取得了合法的汉族土司统治权。
同治十三年(1874年),杨国华之子杨春荣袭职,此时果敢辖境,东至尖山寨,南至滚弄,西至勐古长箐山,北至慕泰、红岩。
光绪十二年(1886年),英国吞并缅甸贡榜王朝,将其作为印度的一个省。缅北的木邦土司困桑董红降英后,与之关系亲昵的杨土司投向英国,成为英缅治下的土司。[3]光绪二十年(1894年),中、英双方重新划定边界,在伦敦签订了《中缅边界条约》 明确规定果敢地区为中国领土。[5]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中英双方在北京重议边界问题,英国迫使清政府签订《中英续议滇缅条约附款》,[5][6]生活在果敢的汉族由此改称为果敢族,汉语改称果语,汉文改称果文。[3]
1935年,中英会商南段未定界有关事宜,成立“中英滇缅勘界委员会”并着手开展会勘工作。
1942年,日军占领缅甸后,在滚弄召集掸邦土司、头人开会,要求他们服从日本人的指挥,许以“民族独立”等各种利益。果敢土司杨文炳前往昆明面见英国驻昆总领事和中国政府官员,要求率土重归,参加抗日战争。在中英双方折冲之下,杨文炳被国民政府委任为果敢自卫队上校司令的职务,属宋希濂的第11集团军指挥,率领所部1000余人配合进驻的新编第39师对日作战。杨文炳同时派人前往大理中国远征军驻滇干部训练团大理分团受训。[2][7]
1943年7月,杨文炳前往重庆面见蒋介石,得到了蒋授予的勋章,提升为少将,杨文炳返回果敢后,驻屯在老街附近的中国远征军第9师便出动部队包围土司衙门将其逮捕。事后,第9师师长张金廷指责杨文炳与日本人有勾结,并将他送上了军事法庭。
1947年,杨文炳被证明无罪回到果敢。英国授予不列颠帝国勋章(OBE)一枚。4同年2月,缅甸的“国父”昂山在与掸邦各族代表签订了《彬龙协议》,就共同建立缅甸联邦达成一致,杨文炳以果敢族代表参加,并在“彬龙协议”上签字。
搜狗百科
带你了解果敢
262万播放 00:58
果敢
亚洲内陆自治区
共5个含义
果敢(缅甸掸邦果敢自治区),首府为老街市,位于缅甸与中国之间的掸邦高原。果敢地区原为中国领土,隶属中国云南省。 1894年,中、英双方重新划定边界,在伦敦签订了《中缅边界条约》 规定果敢地区为中国领土。1897年,中、英双方在北京重议边界问题,英国强迫中国与其签订了《续议滇缅界务条约附款》,将果敢地区划入英属缅甸。2011年,果敢地区正式更名为缅甸掸邦北部果敢自治区。2015年,缅甸军方宣布已控制整个果敢地区。
中文名
果敢
面积
2700平方公里
外文名
Kokang
别名
科干山、麻栗坝
行政区类别
自治区
更多
历史沿革
地名来源
果敢又名麻栗坝。关于 “果敢”名字的由来有两种说法: “果敢”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英国殖民统治者引用的新名, 英文名称叫“Kokang”,来源于科干山的音译; “果敢”二字系由掸语变音而来,“果”是掸语的九, “敢”是户口,意思是这个地区由九户人家组成。[1]
建置沿革
属中国时期
14世纪至17世纪,为中国明朝镇康府(州)和孟定府的领地。[2]
17世纪至19世纪,为中国清朝云南省永昌府镇康土知州的“六户”领地。[2]
杨氏土司时期
清朝顺治十五年(1658年),南明永历帝朱由榔联合“大西军”张献忠的部将李定国“举旗反清”,兵败后从腾越(腾冲)一路出逃,退入缅甸。
清朝康熙元年(1661年),吴三桂进攻东吁王朝,逼迫缅甸交出南明永历帝朱由榔,次年,永历帝被吴三桂缢死在昆明的逼死坡。朱由榔的部下随从,除少量降清之外,大部分人在朱由榔的部下杨高学的带领之下逃入中缅边界线附近科干山(果敢地区)避难,此后又长期在中缅边境地区与清军周旋。其后,清朝在今缅甸北部的腊戌附近设立“木邦宣慰司”,命其世守其地,果敢由此进入300年左右的杨氏土司政权时代。[3]
雍正八年(1730年),杨高学的后代杨猷才以“诰封奉正大夫”之名在果敢地区行使职权。[1]
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杨猷才病故,其长子杨维兴继职,此时其辖区范围已超过“兴达户”三倍。[1]乾隆六十年(1795年),杨维兴长子杨有根袭父职,次子杨有泮助理执政。[1]
道光二十年(1840年),在杨国华袭职期间,云南总督念其捍卫边防有功,“奏封杨国华为世袭果敢县令”并颁发封印,从而取得了合法的汉族土司统治权。[1][4][5]
合并图册合并图册合并图册
合并图册
同治十三年(1874年),杨国华之子杨春荣袭职,此时果敢辖境,东至尖山寨,南至滚弄,西至勐古长箐山,北至慕泰、红岩。
光绪十二年(1886年),英国吞并缅甸贡榜王朝,将其作为印度的一个省。缅北的木邦土司困桑董红降英后,与之关系亲昵的杨土司投向英国,成为英缅治下的土司。[3]光绪二十年(1894年),中、英双方重新划定边界,在伦敦签订了《中缅边界条约》 明确规定果敢地区为中国领土。[5]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中英双方在北京重议边界问题,英国迫使清政府签订《中英续议滇缅条约附款》,[5][6]生活在果敢的汉族由此改称为果敢族,汉语改称果语,汉文改称果文。[3]
1935年,中英会商南段未定界有关事宜,成立“中英滇缅勘界委员会”并着手开展会勘工作。
1942年,日军占领缅甸后,在滚弄召集掸邦土司、头人开会,要求他们服从日本人的指挥,许以“民族独立”等各种利益。果敢土司杨文炳前往昆明面见英国驻昆总领事和中国政府官员,要求率土重归,参加抗日战争。在中英双方折冲之下,杨文炳被国民政府委任为果敢自卫队上校司令的职务,属宋希濂的第11集团军指挥,率领所部1000余人配合进驻的新编第39师对日作战。杨文炳同时派人前往大理中国远征军驻滇干部训练团大理分团受训。[2][7]
1943年7月,杨文炳前往重庆面见蒋介石,得到了蒋授予的勋章,提升为少将,杨文炳返回果敢后,驻屯在老街附近的中国远征军第9师便出动部队包围土司衙门将其逮捕。事后,第9师师长张金廷指责杨文炳与日本人有勾结,并将他送上了军事法庭。
1947年,杨文炳被证明无罪回到果敢。英国授予不列颠帝国勋章(OBE)一枚。4同年2月,缅甸的“国父”昂山在与掸邦各族代表签订了《彬龙协议》,就共同建立缅甸联邦达成一致,杨文炳以果敢族代表参加,并在“彬龙协议”上签字。
杨振材
1948年1月4日,缅甸独立,杨文炳之子果敢末代土司杨振材被选为缅甸首届上议员兼掸邦财政部长,[1]杨振材的兄弟杨振声任果敢地区下议员,两人在缅甸联邦首届国会中提出议案:“果敢系缅甸联邦领土,果敢人民应当享受缅甸联邦的合法公民权益。”经缅甸联邦国会通过,被载入缅甸联邦宪法,[3]缅甸宪法正式有了“果敢族”的书写体。
1959年,缅甸政府采取金钱补偿的方式,要求掸邦各土司放弃世袭治权,实施地方自治,并由政府军进驻。果敢土司杨振材交出了权力,并移居腊戌以示诚意。自治政府成立后,地方权力仍然把持在以杨氏家族为首的几大家族手里,并且借着自治的名义不断扩大势力范围。
1960年,中缅两国划界,本着“尊重历史,照顾现实”的精神,中国同意果敢继续留在缅甸版图。3月,缅甸发生军事政变。吴奈温军政府上台后一改文官政府的温和政策,重点改组东北军区,开始着手收回掸邦自治权,并将打击的重点置于果敢族群。[3]
1963年8月17日,缅甸军事侦探部及东北军区同时行动,杨振材在腊戍、杨二**杨金秀在仰光、罗星汉在勐东几乎同时被抓。缅军77师大规模集结完毕,开始向果敢地区快速挺进。
1965年,缅甸废除土司制。3月29日,果敢土司杨振材之弟杨振声带领家眷随从600余人离开果敢南下泰国。缅甸政府指示由步兵第6营和第39营接管果敢。政府军接管果敢后,与当地民众矛盾重重,受缅甸政府扶持的罗星汉“自卫队”武装先后统治果敢地区。[5]
果敢杨氏土司的一个部下彭家声成立了“果敢人民革命军”,在果敢百姓中赢得了支持,公开与缅甸政府军对抗。后来,彭家声不敌罗星汉和缅军的联合围剿,退入中国云南境内,脱离杨氏土司。
掸邦第一特区时期
1989年3月11日,时任缅共东北军区副司令的彭家声在果敢杨龙寨发动兵变,宣布脱离缅共,驻萨尔温江以西的一旅、二旅、勐古、贵概和原缅共果敢县大队共4000余人与彭家声一道成立了缅甸民族民主同盟军(又称果敢同盟军)。彭家声出任同盟军司令。3月31日,果敢同盟军与政府和解,成为1988年以来第一支与政府签署和平协议的少数民族武装,其辖区被中央政府划为掸邦第一特区,彭家声兼任特区政府主席。果敢保留自己的武装,缅甸中央政府仅在当地派驻少量行政、教育人员。[5]
1992年11月, 果敢同盟军发生第一次内讧,杨茂良兄弟击败彭家声兄弟,杨茂良出任果敢同盟军总司令兼特区政府主席,彭家声率残部600余人投奔其女婿林明贤。[8]杨茂良主政果敢期间,果敢地区的毒品问题变得更加突出,杨茂良随即加大对中国的毒品走私,一度给中国云南造成了极大的危害。[9]
1995年8月-10月,果敢同盟军爆发第二次“内讧”(果敢“8・1”事件),驻扎在勐古的果敢同盟军128师副师长李尼门(李林明)发动兵变,举兵反杨。杨茂良调集驻扎果敢的124师前往镇压。果敢老街、清水河一带兵力空虚。
由彭家富指挥的500余人在11月23日占领清水河,并最终导致杨家在果敢统治的结束。10月22日,彭家声在佤邦联合军、掸东同盟军和克钦独立军的支持下,重新入主果敢(“11・12”事件)。12月20日,由缅甸政府、彭家声、果敢三方代表组成的“果敢临时政府”成立,彭家声重新出任掸邦第一特区政府主席和民族和平民主阵线主席;彭家富任果敢同盟军司令。[8]在果敢内讧的同时,11月22日,缅东北军区第一战指6个快速营、1个炮营出动。2个营占领勐古镇地区,其余跨越萨尔温江在老街、清水河等地制高点驻守。
2009年,缅甸军政府要求“民地武”接受整编和政府监管的要求被果敢方面拒绝。7月29日,缅甸东北军区司令昂丹突少将再次试图说服果敢同盟军遭到拒绝。
2009年8月8日,缅甸政府军以查毒品和枪械厂为由与果敢同盟军交火(果敢事件,又称为果敢“8・8”事件)。
同时,果敢同盟军发生第三次内讧,副司令白所成和果敢县长明学昌宣布支持缅甸中央政府,缅甸政府军动用武力将彭家声逐出果敢,实质性自治的果敢同盟军政权宣告瓦解。缅甸官方宣布果敢战事共造成15名警察和11名军人死亡,13名警察和34名军人受伤。[3]12月,由白所成领导的原果敢同盟军余部改编为边防部队,编制为1个营,番号为1006边防营,员额296人,另有缅军官兵30人。[3]
果敢自治区
2011年3月25日,果敢地区正式更名为“缅甸掸邦北部果敢自治区”,缅甸中央政府正式掌管果敢地区。[5]
2015年2月9日,缅甸政府军与果敢同盟军等地方武装在果敢地区爆发战事。3月26日,缅甸军方宣布已控制整个果敢地区,驻扎在果敢地区的为缅甸国防军属33师。
2017年3月6日,民族地方武装组织果敢同盟军成员于凌晨2时许开始对军营、警察局发动攻击,造成民居、酒店和车辆损毁。在对缅中边界125界桩和127界桩之间缅军军营发起攻击时,双方发生交火,造成5名警察、5名平民在内的大约30人死亡。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