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分享:元气森林

案例分享:元气森林,第1张

一家饮料公司估值20亿美元,元气森林的秘诀是什么?

今天我们要讲的这家公司,去年的销售额是10亿元,今年上半年的销售额就达到了8亿元。

所不同的是,SheIn是一家基于互联网的服装公司,而这是一家基于互联网的饮料公司。

还有一个不同就是,SheIn鲜为人知,而这一家企业虽然创立才4年,但在饮料行业已经有颇高的知名度,甚至有人说它代表了中国饮料业未来的方向。

这家公司名字叫元气森林

我相信有不少的人,都使用过它的产品,至少是听说过这家公司。一段时间以来,在营销业、饮料业里,几乎所有的人都在谈论这家公司。这家公司成立于2016年,公开的资料显示它已经获得了第四轮融资,最新的估值约20亿美元,也就是相当于人民币140亿。

一家成立4年的公司,而且是在饮料这个传统得不能再传统的行业里,居然获得了比许多互联网公司还要快的增长速度,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注意。元气森林这家公司是一家引人注目的公司,当然也是一家颇有争议的公司。

今天我从三个方面讨论它得以快速成长的秘密。

创业就是寻找秘密

《从0到1》的作者彼得·蒂尔说,“创业就是寻找秘密”,什么叫秘密?就是在常识和幻想之间的广阔地带里存在的那个东西。

很多人创业不成功是因为他们基于常识来创业。

做互联网比做传统行业更有前途,这叫什么?这叫常识。

只要与5G、无人驾驶汽车、人工智能相关的领域,就能获得10倍、20倍的增长,这叫什么?这叫幻想。

秘密的特点是,基于常识创业的人认为那是幻想,而基于幻想创业的人认为那是常识,根本不值得关注。

最容易被人忽略的那个地方才是秘密。

以元气森林为例,做饮料在那些完全基于互联网的优越感创业的人眼里,是一个不值得做的领域。

而在传统饮料行业的人眼里,用互联网的思维、方法来做饮料,那就是异想天开。

在这个意义上说,元气森林是发现了饮料行业秘密的一家公司,这家公司用4年的探索证明,它的确是一家触碰到了秘密的创业公司。

曾经用挖冬笋来比喻找到秘密。

挖笋有两种:一种是挖春笋。春天来临的时候,你到竹林里或者在竹林的周边仔细地寻找,普通的人很难把小小的笋叶跟草区别开来,所以挖春笋也是秘密。

但这个秘密是相对容易发现的,你只要找到了那个笋叶往下挖,就能挖出春笋来。

挖笋跟创业还有一点很相似的地方,那就是时间点。因为笋的生长速度非常快,今天它是刚刚露出一点点笋叶,明天它可能就长到几十米高了。一旦你今天错过,明天它长出来,变成了小竹苗的时候,它就不能吃了。

挖春笋当然不容易,但挖冬笋要比挖春笋难得多得多,为什么呢?因为如果仅仅是看地面,你拿放大镜都找不到半点迹象,只有长期生活在那一带的农民,根据竹子的长势、土壤、地形以及它的光照情况,反复地感知这个竹园里的态势,最后确定下面是否有冬笋。

没有经验的人,在那个地方挖一整天也挖不到一棵冬笋。所以挖冬笋很像是发现秘密,它之所以难就在于,你凭普通的感官或者是想当然,换句话说凭常识和幻想,根本没有办法找到冬笋在哪儿。

元气森林的创始人唐彬森应该是一个懂得挖冬笋的人。

国际国内的饮料巨头可以用林立来形容,而且在巨头之外还有大量的像灌木丛一样密集的小型饮料企业。几乎每一个细分领域都存在着激烈的竞争,用惯常的思维方法来做饮料,那无异于自取灭亡。

建队不排队

对这一点,唐彬森本人有清醒的意识,把他的思维和方法概括为建队不排队,换句话说是建赛道而不是跑赛道。

他自己常说一句话,选择比努力更重要,在没有做出精准的选择之前,再多的努力都可能是白费力气,尤其是在饮料这个行业。

他有一个公式,成功的概率=赛道的基础成功率×你自身的成功率。有些人做事的成功率天生就比别人强,是成事之人。但是这样的成事之人如果置身于一个基础成功率很低的赛道上,那他的成功概率仍然是很低的。

所以在跑赛道之前,你一定要选一个赛道,最好是建一个赛道。最重要的是,你有了这个赛道的定义权,你就有了你的产品的定价权,你不是挤进去一条已经排得老长老长的队里,用最大的努力往前挤。

我们说饮料行业是一个巨头林立,同时小规模的企业像灌木丛一样茂密的行业。如果你参与排队,能挤到队伍前头的概率低到可以说忽略不计。所以,进入这个行业首先记住不要去参与排队,而是要自己建立一个队。

元气森林是怎么建队不排队的呢?

爱因斯坦说,判断你是否适合研究一门学科最重要的标志是,你进到这个行业能很快地知道很多人做的事情是不重要的,如果你进到这个行业发现所有的人都在做很重要的事情,那基本上你是没有成功机会的。

创业也是这样。

那么,在一个看上去只能是从1到N的行业,如何能做到从0到1呢?

几乎所有的饮料企业都在做一件事情,我做饮料给你喝。几乎没有企业认真地思考过,你想喝什么我给你做。

几年前有人说,中国的所有行业都值得再做一遍,其实饮料行业要想再做一遍的话,必须要弄清楚现在喝饮料的人想要喝什么,或者你必须重新定义饮料这个行业。

有一个调查表明,24岁到40岁的人在选饮料的时候有一种恐惧,就是怕落入俗套。

尤其是你在坐飞机的时候,乘务员端着几种饮料问你,如果周围是比较熟或者是跟你身份差不多的人,这个时候你的选择不仅仅是为了解渴和口感,决定你选择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是,你选择这种饮料表达了什么样的价值。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饮料就具有了媒体的属性,或者说饮料行业在某种程度上已经变成了准内容行业。在这一点上,很多饮料企业是相当忽视的,即便偶尔意识到,它们使用的方法仍然很老套。

与此同时,饮料要想从一开始就在人的内心占据一个较高的心智份额,不仅仅要有媒体属性,还要具有某种金融和货币属性。所谓货币属性就是它的面值与它自身的价值之间有一个巨大的反差,1美元和100美元的印刷制作成本是一样的,但是后者的价值是前者的100倍。

由此看来,饮料行业看上去竞争非常激烈,其实是一种低水平过度竞争的状态。大部分都只是在制造业也就是商品这个层面上竞争,只有很少的饮料产品具有了媒体的属性,几乎很难找到具有金融、货币属性的饮料产品。

唐彬森在进入饮料行业的时候,关注的是后两个特性,如何让饮料具有媒体的属性,同时又具有在某种意义上赋能的属性,甚至是在一些功能效用的层面也要同时赋予它信息和文化价值的属性。

比如说健康饮料强调健康化,它是一种实用的诉求,我们喝的不是饮料,喝的是健康。这里说的健康已经超越了普通的功利属性了,健康本身就已经具有了文化价值的属性。

比如说在飞机上,乘务员端着四种饮料,柠檬水、橙汁、啤酒,还有番茄汁,很多人在这四种饮料之间选择的时候,所依据的是某种心照不宣的鄙视链。越是有格调或认为自己有格调的人,越可能选柠檬水或者直接要一杯矿泉水,他不会要橙汁、番茄汁这种看上去很复杂的饮料。

尤其是对于新一代消费者,健康化、无糖化、高端化,是饮料当中三种最重要的元素。他们在选择饮料的时候,首先要做到“三无”,无糖、无脂、无卡。

光有这“三无”还不行,而且他们在饮用的时候要直接能够感受到某种高端气息的东西,而这种东西就是气泡。

但就水而论也存在着一个鄙视链,先是天然气泡水,有些水里的气泡是天然形成的,这是最高级的;在此之下是用人工的方法让它有气泡,喝到嘴里的时候,你能感受到气泡在你的嘴里轻轻爆裂的感觉;人工气泡水之下是矿泉水;再就是普通的凉白开。

光无糖有气就已经把很多的饮料排斥开了,它既具有某种功能属性,也具有某种身份属性,同时还包含着某种价值观,它能隐隐约约让你体会到某种优越感。

但问题在于,喝饮料毕竟是一种个人化的消费,个人化的体验。

你穿着一双鞋,舒服不舒服只有脚指头知道,最好的状态是鞋穿上去很气派,同时脚指头也很舒服。那你要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比如说要做到无糖,无糖对于很多人来说是社交属性,在这些人面前展现出的价值都是很好的,但我们觉得喝起来没有甜味,我们就有一种本能的排斥,人类对糖的偏好是在基因层面上的。一种饮料不能够跟基因作对。

那怎么办呢?技术可以解决这个问题。所以元气森林在糖的问题上做了很大的文章,既要做到无糖、无脂、无卡,又不以牺牲味觉的享受作为代价。解决了这些问题,还要做到有气。

当它做了这么多思考,并采取了相应措施的时候,把饮品从制造的层面上升到媒体的层面,包括选择什么样的包装,叫什么名称,它就释放了某种情感、暗号,这一点我们后面还会讲。它选择的这个字是“気”,而不是“气”,这都是它的媒体属性。

同时,它把在它的目标人群当中暗藏的,但同时又具有主导型的价值观悄悄地植入到它的产品当中,给选择这种饮料的人以意义的赋能。

当它这样做的时候,就不再仅仅是做饮料了,换句话说,它是在饮料的队伍里抽身出来又建了一个队。显然,它在自己建立的这个队里排在最前头。

搭便车

元气森林成功的思维和方法论的第二点,可以概括为搭便车。

有很多创业企业的商业模式大体上是没有错的,在执行层面上也有可圈可点之处,但创业的过程一直是举步维艰。

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不太会使用一种成功的创业企业常常使用的方法,叫寄生性成长。

微软跟IBM的合作,是微软从蚂蚁变成大象的决定性一步;Google跟雅虎的合作也是一种寄生性成长,这是看得见的寄生性成长。

还有一种寄生性成长是隐性的,中国有一句古话叫“苍蝇附骥,日行千里”。骥就是千里马的意思,苍蝇不需要一天飞一千里,它只需要依附在千里马上。

当然这存在一个分寸的问题,如何在不超越法律和道德的边界,最大限度地借势,对于创业企业也许不是头等大事,但它在有些时候是决定你生死的事情。

我们在元气森林的成长过程当中,看到了很多搭便车的手法。

比如说它的名称。“元气”首先是指能量,它是一种能量背后的能量,是底层能量,元气这种说法更具有东方传统文化的特点。

所谓元气森林其实就是一个能量场,或者说一个能给你赋能的场域。当它用“元气森林”这四个字表达出来的时候,它触发的意味更丰富。

当然,这里还存在着一个便车的问题,就是“気”字下面的那个“×”,所有的人看到这个字的时候,立即会有一种很自然的联想。有人说这是一种“伪日系”,它成了某种暗号。虽然很大一部分年轻人在课本上没学过这个字,但是都认得这个字。你是怎么认得这个字的,这本身就很有意味。它的暗示既明显,又很收敛。

它搭的第二个便车就是气泡水。

本质上气泡水其实跟苏打水没有什么两样,气泡水是在界面的意义上,你感受到的是气泡。

气泡是怎么产生的?是苏打产生的,绝大多数的气泡水不过就是苏打水而已。

但是,苏打水听起来就不是那么稀缺和高端,气泡水听起来就有明显的稀缺感和高端感。

而且最重要的是,当元气森林把它定义为气泡水的时候,它在你的意识当中找到了一个跟高端有关的抓手,那就是巴黎水,那种绿色玻璃瓶装带有气泡的水。

巴黎水已经形成了一种刻板化的印象,它就是高端的。当元气森林把气泡水作为它的独特卖点的时候,就已经悄悄地把自己跟巴黎水勾连起来。

搭便车的境界有两层:第一层是搭便车;第二层要让自己显得不是搭便车。

也就是说它事先已经预留了推责的空间。

比较经典的就是“怕上火喝王老吉”,并不是喝了王老吉就不上火。这句话如果在法律意义上来探究的话,是没有责任的。从理论上讲怕上火,你可以喝凉水,可以喝板蓝根。但是这种表达既暗示了你喝了这种饮料,就不上火,但是细究起来,它并没有作一个责任的承诺。

以气泡水作为卖点,这种搭便车的方式更加巧妙,它没有说我就是巴黎水这个阵营的,但实际上它在效果上已经达到了,但是在责任上它是免责的。

当然除了这以外,它还搭了一些其他的便车,比如说便利店的便车。

这些年来线上渠道越来越多,很多的饮料企业也想到过用线上的渠道,但是不知道怎么去进行巧妙地勾连。

唐彬森本身是做互联网起家的,他太了解互联网上的广告。那种看似很有冲击力的霸屏广告,在用户那里是有很多手段屏蔽的,有的是从技术上屏蔽,有的是从意识上屏蔽。

但是元气森林反其道而行之,它大量使用电梯里的广告,因为在那种情况下,你是没办法屏蔽这种广告的,而且电梯广告最多的地方往往是写字楼,也就是元气森林的目标人群最密集的地方。

还有一个就是销售渠道,它更看重便利店,而不是综合型的销售渠道,比如说超市。因为近五年来便利店增长的速度远远大于超市的增长速度。同时,有调查数据表明,便利店的顾客80%以上都是年轻人。同样是线下销售渠道,便利店是对年轻人的吸引力快速上升的一个新渠道,这也是元气森林特别乐于搭的一个便车。

数据竞争力

元气森林快速成长的第三大秘密就是数据竞争力。

以前企业把卖得最好的产品叫做畅销产品,近五年来有一个热词就叫爆品,或者叫爆款。

这种说法带有明显的互联网色彩,哪怕这个产品是一个传统行业的产品,它都不再叫畅销产品。而且现在爆款越来越指在互联网上火爆起来的传统产品,企业都希望做爆款。

但有一个统计,95%的企业在推出爆款之后就不再有爆款,哪怕是它们自己也不知道导致爆款真正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它们用复盘得到的一些认知重新做一款产品的时候,怎么也火爆不起来。说到爆款,往往是跟运气连在一起的。

克里斯坦森最新的那本书就是在讨论这个问题,与运气竞争。他的这本书就只有一个目的,如何不把大卖的产品交给运气,或者说不像撞大运一样地去做畅销品。

这是一条听起来很诱人,但是做起来极难的路径,那就是用流程化的、有章可循的方式做一款又一款受消费者欢迎的产品。

元气森林的实践为我们提供了部分的答案,这个答案就是数据竞争力。

唐彬森做元气森林之前是做游戏的,游戏这种产品是一种很特殊的产品,你既可以说它是产品,也可以说它是服务。

我们说生产过程和消费过程分离的叫产品,生产过程和消费过程同时发生的就叫服务。

比如说你去理发,理发师的生产过程就是你的消费过程。你在玩游戏的时候,平台服务器的那一端同时也在忙碌。而传统的企业是生产完了交给一级批发商、二级批发商、三级批发商,然后是一个个销售终端。

我很想知道谁在买我的产品,他买的时候是怎么选择的,所有的这些消费行为我都渴望知道,但是我不知道。

但是在玩游戏的时候,你是实时地知道消费者行为的。用户的消费行为同时就是你的研发和设计过程的一部分。

做过游戏产品的人太知道数据的重要性了。从事游戏产品的人还有一个与传统的生产者大不一样的地方,就是他们从来不预设爆款,从来不预设产品的哪一种功能和性能,是具有不言而喻的优越性的。

也就是说对于产品谁更有发言权,在他们那里是不言而喻的,就是消费者有发言权。

以客户为中心,对于传统企业来说是一句口号,但对他们来说就是一种做事的习惯。

产品迭代率高、赛马不相马、快速而准确地发现爆款潜质,这三点的背后是一个东西——数据。

把产品的成功不交给运气,而交给数据,这是做传统行业,尤其是做传统饮料的人一个天生的缺陷。

唐彬森常说一句话,像做APP那样做饮料。把这句话翻译一下就是,做好饮料的关键是如何打造自己的数据竞争力!

很多饮料企业宁可花钱去打广告,也不愿意花钱去购买各种数据服务,然而元气森林从一开始就跟一家数据服务公司合作,保证它能够在众多的销售网点里,都拥有自己的数据雷达,让及时的数据反馈对决策和纠错具有实质性的影响。

有人说互联网跟传统企业的差别不是少林和武当的差别,是机关枪和武术的差别。在今天这种差别变得更加具体,传统企业使用的数据手段与“互联网+”企业使用的数据手段恰好相当于武术和机关枪的差别。

有一个例子,元气森林2019年在东北市场推出了一款产品――

你既可以说它是基于经验、数据做出的一个产品决策,也可以说它是一个拍脑袋的决策。当你的数据手段不足够精准的时候,你都可以说是在拍脑袋,事实上即使你使用很精准的数据手段,也难以避免拍脑袋。

传统企业和互联网企业在这一点上的区别在哪儿呢?就是通过数据技术的手段能够快速地获取纠错的数据依据,并且快速地做出决策。

传统饮料企业推出一款产品,统计把数据、销售结果反馈回来,再找一些旁证,在公司内部进行讨论。一个产品从启动到放弃最快也要一年的时间,有的甚至要用两三年的时间,影响这个速度的关键就是数据手段。而元气森林在一个季度就发现问题,放弃了决定。

很多人觉得元气森林做出的产品都是爆款。不对,元气森林有很多的产品我们都不知道,甚至他们公司的人都不知道。原因是那些产品在第一轮、第二轮的试错阶段已经被淘汰了,我们能看到的产品都是爆款。

而传统企业要做出一件爆款,基本上是通过拍脑袋的方式,或者说用了一种比较高级的传统数据反馈方法,偶尔碰对了消费者的需求和意愿,就成了爆款,所以也就只有这一个爆款。

而元气森林凭借它对于数据技术重要性的强烈意识,以及它能够动用的手段,从一开始就获得了传统饮料企业不具备的一种竞争力,那就是数据竞争力。

以上这三点:建赛道而不是跑赛道,搭便车,数据竞争力,让元气森林在4年的时间快速成长为一家引人注目的饮料企业。

元气森林能持续增长吗?

但问题就来了,凭着这三大法宝,元气森林实现了快速成长。但它能够持续成长吗?它能保证自己不是一个网红企业吗?花无百日红,所谓网红产品、网红企业就是在它最美的时刻遇见了消费者。

哪怕我们说它凭借数据竞争力,把爆款交给运气,但是数据竞争力越来越成为一种通用生产力,你率先使用是你的竞争力。但越来越多的人也会使用这样的方法,甚至在这方面比你更具优势,你怎么办?你会搭便车,别人也会搭便车。

比如说,有些日系的饮料可能是受到了元气森林的刺激,也已经开始在中国市场上发力。还有一些前浪性的饮料企业,比如说喜茶,在销售规模、市场影响力方面都比元气森林更有优势。所谓便车就是一种并不独属于你的公共资源。

那元气森林还有竞争力吗?竞争力会持续多久呢?元气森林的快速成长跟它的轻资产模式是密切相关的。但是在传统行业,尤其在饮料行业,这种轻资产的模式是很难建立护城河的。

你点石成金的方法并不是你独自拥有的一种能力,你所使用的资源并不是你独自拥有的一种资源,你如何建立自己的护城河呢?比如说现在提到元气森林,我们就会想到“三无”,尤其是想到无糖的概念。但是有两点元气森林不能回避:

第一,这不是一种独特的技术。元气森林实现无糖又提供甜味的方法,是使用了一种叫做赤藓糖醇的添加剂,这种添加剂你喝起来是甜的,但是人体不会吸收。

我们前面已经说过,人类对甜的感受是在基因层面的,是大自然让人以及其他的动物快速地识别高热量,并且做出决策和行动的一种快捷方式。就像避孕技术一样,用这样一种技术把人类的欲望和这种欲望所导致的后果脱钩,这里会不会带来一些负面的影响,这在医学界一直是存在着争论的。

在这样一个大家都普遍相信万恶糖为首的时代,用这种方式好像是一种不错的选择,但是它所包含的隐患是不能回避的。对于食品饮料行业来说,安全问题是一个需要做到万无一失、一失万无的大问题。

元气森林通过合法的方式制造某种暗示,这种日系,准确地说是“伪日系”的标签,给它在克服市场静摩擦力的过程当中助了一臂之力,但是这里始终包含着一个隐而未发的公关问题。

我们知道唐彬森是做游戏起家的,可以说搭便车对他来说应该可以算是一种习惯。当年他开发了一款高仿版的游戏,叫开心农民,他所模仿的那款游戏软件叫开心农场,后来在校内网上直接就叫开心农场。

我们知道开心农场可以说是互联网历史的一个记忆,很多人上闹钟,凌晨3点钟把自己叫醒去偷菜,偷完菜以后再接着睡觉。在大约半年的时间里,形成了一股全民偷菜的热潮,但是这个热潮很快就退去了,退去之后一点痕迹都找不到。

实现爆发性的成长很难,在爆发性的成长之后还能够持续地成长更难。这个问题对于唐彬森来说,过去是个问题,今天仍然是个问题。

1、好困,我需要红牛提提神,两听公牛我觉着都不够!

2、最近熬夜比较平凡,喝个红牛提提神与大家继续战斗。

3、练车的时候又累又困, 教练给我瓶红牛 ,让我提提神。

4、困死了, 越睡越困, 牛年来瓶红牛提提神。

5、准备喝一罐这个元气森林出品的外星人饮料提提神,据说一瓶顶两瓶红牛。

6、第四天,每天连续工作近13个小时,感动了自己,来罐红牛提提神吧!

7、加班到现在还没有完,看来今晚是睡不了了,再喝俩罐红牛提提神吧!

8、睡不着,干脆来瓶红牛提提神!

9、昨天晚上失眠,三点左右才睡着,八点就醒了。喝瓶红牛提提神,考试加油。

10、实在没饮料喝,又不想喝酒和水,红牛吧,晚上提提神。

11、天上赶紧掉两瓶红牛。提提神。

12、本来困得要死想喝瓶红牛提提神,万万没想到这状态提升也太大啦100公斤能做组了嗨到飞起。

13、想着下午考试,中午喝了一瓶红牛提提神,tmd到现在一点困意都没有。

14、抛开午睡灌红牛提提神敲键盘,你在边上呼呼睡,这画风。

15、怎么办情绪超级低落,这么嗨我都精神不了,快给我来瓶红牛提提神。

16、我:我觉得我得喝个红牛提提神我朋友:红牛还是红牛桶就无语。

17、乡村田园风 ,勉强用红牛提提神吧, 从白天到黑夜。

18、喝瓶红牛提提神, 继续干到天亮。

19、下班,吃饭,七点了睡觉,被电话吵醒,舍友告知我打呼噜了,喝了个红牛提提神,

20、在公司生产车间无聊,喝瓶红牛提提神,不知道有没有效果。

21、红牛成会场的标配了。一天的会议,喝点提提神。

22、一大早破财消灾,此时此刻只想来瓶红牛提提神。

23、我就想喝一杯咖啡 ,一瓶红牛也好 ,就想提提神。

24、本来头晕想喝个咖啡和红牛提提神去跑步,结果直接喝到胃疼更去不了了。

25、果然没睡好就去会一整天都觉得困,没精神,在上班的我马上去买了瓶红牛,提提神。

这届年轻人真的很会玩!

疫情也不能阻挡他们喝鸡尾酒的快乐!便利店调酒以出乎意料的方式火了!

小红书搜便利店调酒,显示有3800+篇笔记;抖音刷屏、B站爆火,这些年轻人的网络集结地,如今充满着“调酒”的味道

一个A+B的简单组合,一个外表并不精致,口感也不够惊艳的产品,怎么就俘获了年轻人的心?便利店调酒的爆火又可以为餐饮人带来怎样的启发?

这简单粗暴的快乐,

来得又凶又猛!

便利店调酒的产品逻辑很简单,就是一瓶基酒和饮料、咖啡、冰淇淋等的N种组合。在饮品包装上开一个口,再将一瓶mini基酒兑进去,摇一摇,晃一晃,一瓶便利店调酒就完成了。

最百搭

在便利店调酒的晒单中,柠檬茶的出镜率最高,与威士忌、野格、伏特加等基酒的全新组合,柠檬的清新与酒的刺激在口腔中碰撞,“柠檬茶+”被认为是口感上最不会出错的便利店调酒饮料。

最好看

也有网友不满足于在软饮上直接开口,他们为便利店调酒换了包装,一个冰杯就让调酒逼格瞬间UP。比如冰杯+雪碧与元气森林这样的汽泡水+葡萄冰/樱花冰+基酒的组合,颜值一点不输专业调酒。

最意外

网友的创意,多到你想象不到。除了柠檬茶、雪碧、可乐、咖啡、冰淇淋这些基础款之外,脑洞大开的网友还将目光怼向了牛奶、养乐多、旺旺、凉茶等软饮,加入了江小白、RIO等基酒,且每一款便利店调酒都有一个“高逼格”的名字,如菊花茶+百龄坛威士忌的调酒叫百年菊花凉;维他柠檬茶+威士忌叫双子杀手;茶π+绝对伏特加叫忽必烈的那一刻附体;可乐+芝华士威士忌叫肥宅的一秒钟勇气……

这些让人“意外”的调酒组合,创意满分;味道,靠缘分。

看似“自降逼格”

实则暗合趋势

显然,对于便利店调酒,年轻人的快乐也不仅来源于味蕾上的满足,更来源于带有参与感的创意本身,以及一种不被打扰、更稳秘、自由、便捷的饮酒方式。

便利店调酒的火爆只是恰好契合了“年轻人的快乐”吗?其实不然。除了快乐的参与感,它还暗合经济趋势。

1、到家

疫情催生了一个新名词叫数字防疫。在数字防疫的背后,基于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到家经济迅速崛起。

迷离的灯光,调酒师的花式手法,还有暗淌其中的都市故事,酒吧里的特有场景让喝点小酒变得特有仪式感,但年轻人从来不希望将仪式感局限于某一种单一场景。那么,当便利店调酒将调酒带至随买随喝的便利店,带至更有“发挥空间”的家里,年轻人显然很乐见这样的改变。

事实上,便利店调酒也不是一个新事物,便利店(超市)里购置原料自制鸡尾酒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物。后疫情时代,当人们开始保持克制的社交距离,在家喝鸡尾酒更是成为一种潮流。

2、一个人的小酒

一个人在酒吧喝酒,叫喝闷酒;一个人在家喝酒,叫放松神经!

大多现代人有一个共性,渴望倾诉宣泄,却又极爱独处;渴望社交,却又不希望被频繁打扰,于是,孤独经济崛起。拎上一兜饮料与基酒,在家里卸了妆、调暗灯光、打开投影,缩在沙发里,一杯自制调酒,几叠小食,这才是真正让人放松下来的场景。

便利店调酒,参与的过程,以及摆脱“被迫社交”的独处,都让一个人饮酒的快乐更加丰满,它让人们可以一边宣泄情绪一边享受当下,正迎合了当下年轻人追求“一个人也要过得精致”的心理诉求。

3、微醺

当代年轻人不拼酒、不劝酒,他们爱饮酒却不酗酒,带点克制、理性又有点飘飘然的微醺是饮酒的最美状态。“微醺”,已成潮流。

2019年,天猫曾联合轩尼诗、马天尼等酒类品牌,大玩“微醺正当时”,活动在当时掀起一股热潮。当下流行的酒精饮料事实上也是瞄定了年轻人的“微醺”体验,比如江小白推出了果立方联名奶菜;星巴克甄选酒坊中售卖多款酒类产品;元气森林推出了元气白酒;茶饮头部品牌喜茶与奈雪的茶也都在 探索 小酒市场……酒+奶茶,酒+饮料,酒+咖啡,正在打进年轻人的微醺场景。

都说传统白酒品牌不懂年轻人,其实,是年轻人率先放弃了白酒的饮用方式,高度、辛辣,易醉,不是年轻人想要的饮酒体验。当下的年轻人更倾向于慢品,温柔,有时候还带点玩乐性质的饮酒体验。

从“好玩”进化到“好喝”

便利店调酒还“年轻”

便利店调酒的风正盛!线上电商快速跟进,在电商平台上搜索便利店小酒,五花八门,应有尽有。便利店调酒目前正处在“新品红利期”,大把图新奇的年轻人撑起了它的繁茶,而繁荣的背后,是泡沫还是趋势,还有待验证。

从大批网友的晒单中就不难看出,很多网友对便利店调酒的需求还停留在“玩”的阶段,把调酒当成一种新奇的玩法,去完成一项拔草、打卡、种草的“仪式感”。然而,在大多数网友的晒单中,调酒的过程就像一场踩雷的过程,但“好不好喝全凭运气”;“闻一下就上头”等评论丝毫不影响他们的试错兴致,甚至将其当成一种乐趣。这届年轻人的“好奇心”真的不容小觑。

但“好奇心理”在消费心理上属于“一过性”心理,当好奇心得到满足,二次消费还需要靠产品本身吸引。缺了酒吧鸡尾酒的华丽场景与仪式感,也没有其他酒类产品的文化与稳定口感,便利店调酒确实还“年轻”,产品架构不完善、不稳定,但不可否认的是它有着极大的增长空间。

在便利店调酒身上

我看到了又一个现象级营销

便利店调酒的爆红让我们似曾相识。秋天的第一杯奶茶、快乐肥宅水……这些新奇的概念背后,都是一个现象级营销。便利店调酒走红的源头,是小红书联合全家在上海新天地开设一家限时快闪酒吧叫“调酒创造营”,顾客能够在这里实地体验便利店调酒。随后,部分线上电商、便利店,以及酒类品牌迅速跟进,便利店调酒成功破圈!

我们再次去梳理这些现象级营销案例,会有怎样的收获?

1、瞄定“年轻人的快乐”

从快乐肥宅水到便利店调酒,无一不是瞄定了年轻人的快乐!其实,说“快乐”尚有一点“肤浅”,他们瞄定的是年轻人的生活态度。这一点,新茶饮做得很好。层出不穷的产品玩法,直击内心的品牌概念,以及智慧便捷的消费场景等,让新茶饮受到了年轻人的热捧。

时尚 、新潮、酷玩、智慧……这些都不足以形容年轻人的生活态度,年轻人的生活态度是动态的,随时变化的,所以, 时尚 的品牌总在不断“造新”,不断“迭代”,因为,被年轻人抛弃,就等于被未来抛弃。

2、从跟随趋势到制造潮流

制造潮流,这是营销中的高级玩法。小米和喜茶,用排队创造排队;江小白发起了年轻人喝白酒的潮流……他们用现象级事件创造了一个个现象级品牌。不是每一个品牌都有创造潮流的能力,那学会跟随潮流也是一种本领。便利店调酒走红后,看着线上电商蹭着热度火爆开卖,迟钝的线下便利店与超市们不知道有没有一丝懊恼。

从趣味且参与感十足的玩法到玩法的病毒式传播,从契合当下的行业大趋势到迎合年轻人的生活态度,便利店走红的过程再次证明,做年轻人的生意,从来不简单!

这届年轻人有着自己的生活节奏与阅历看法,他们绝非是表面的炫酷、玩乐,甚至是叛逆,相反,他们思想独立,观点独特,品牌只有真正与他们打成一片,才能可能走进他们的内心。否则,再华丽的表达,也只能是品牌的一场自嗨;会“玩”的品牌,擅于与年轻人一起“群嗨”。

便利蜂经常会有特价产品,今年11月22日至11月28日一周的促销商品名单显示:便利蜂本次年底促销包括洋酒、白酒、碳酸饮料、咖啡饮料、巧克力、肉脯等大品类商品,可口可乐、蒙牛、元气森林、统一、王小卤、每日黑巧、野格、牛栏山、椰子日记等众多大牌品!

关于元气萌主气泡水是否正规,有以下两种观点:

一方面,有人认为元气萌主气泡水是正规的。元气森林作为互联网创新型饮品品牌,更加重视产品技术的研发能力,同时关注用户饮用场景痛点。其推出的气泡水、咖啡、奶茶均获得了用户心智的超级品牌。

另一方面,元气森林成立于2016年,是自主研发自主设计的创新型饮品品牌。

所以,关于元气萌主气泡水是否正规,目前存在不确定性。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anai/1067704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12
下一篇2023-11-1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