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英爱上顾城:激流岛上三人行,自己输了人格,顾城输了人生,怎么说?

李英爱上顾城:激流岛上三人行,自己输了人格,顾城输了人生,怎么说?,第1张

“她那时候还太年轻,不知道命运馈赠的礼物,早已在暗中标好了价格”。

茨威格的这句名言被很多人熟知,因为它很形象的道出了一条朴实的规律,拿走本不属于自己的东西,终究是要付出代价的。

李英数次插足别人婚姻,获得本不应属于自己的爱情,最终凄凉收场的故事便是一种验证。

一手好牌也惘然

李英出生于北京一个普通家庭,父母都是邮递员,生活平静安宁。

她学习十分努力,资质也并不愚钝,通过努力考上了北京大学。她热爱文学,尤其对诗歌有兴趣,也有几分才气,被人称为才女。

她的毕业论文就是关于诗人北岛的诗作,论文中的思考深刻,见解独到,导师十分满意,就介绍她和当时的一些文坛大家认识。

这本是一个不错的开端,看起来李英条件很好,开局是一手好牌,如果在文学的道路上继续前行,她或许可以取得不错的成绩,但事实却并非如此,她的故事走向了另一个方向。

在导师的指点提携下,李英认识了当时文坛的一些有名的作家、诗人。

刚刚大学毕业的她,青春靓丽,热情洋溢,又有几分才气,在人群中还是比较引人注目的。在一次集会中,《诗刊》杂志的副主编刘湛秋与她相识并被她吸引。

他们相谈甚欢,刘湛秋还邀请她跳舞,李英大方的接受了,二人燃起了暧昧的火花。

作为具有重要地位的杂志《诗刊》的副主编,刘湛秋是功成名就的“大叔”,比李英大了二十多岁,家中也早已有妻有女。

尽管如此,李英还是投入了他的怀抱,或许是未经世事的天真小女孩被他历尽沧桑的成熟魅力所蛊惑,或许是同样爱好文学的知音之谈,又或许是刘湛秋此时作为一个成功人士可以满足她的虚荣心……

但无论因为什么,李英此时就是一个插足他人婚姻的不道德的第三者。

而她原本干净如同一张白纸的人生也从此刻染上了墨色,注定不可能再如一个普通人正常的去恋爱生活。

和刘湛秋在一起后,李英要求去《诗刊》编辑部工作,美其名曰为了离他更近一些。

刘湛秋答应给她调了工作,却并不能公开承认二人的关系。李英只能是他的秘密情人,他们在工作的地方见面也只能装作陌生人。

秘密情人自然是不好当的,不仅在工作中要把爱情放在地下,就连出去吃饭,也要刘湛秋先进去看看是否有熟人,然后再让李英进去。

而身处恋爱中的李英想把自己甜蜜的爱情感受分享给亲朋好友,可这样这样偷偷摸摸、见不得光的爱情自然得不到祝福,当最初的甜蜜刺激褪去剩下的尴尬和辛酸只能自己默默咀嚼。

激流岛上三人行

当李英终于无法忍受和刘湛秋压抑、别扭的关系后,她选择逃离。这一次她来到新西兰激流岛投奔诗人顾城,说是投奔,其实是又一次插足别人的婚姻。

李英和顾城相识于一场诗会,顾城是朦胧诗派的代表,当时在诗会上,朦胧诗遭到一些评论家的抨击,李英站出来力挺顾城。

他们从此结下一段不解之缘,出席诗会的还有顾城的妻子谢烨,他们夫妻相识于火车上一次偶然的邂逅,二人原本十分恩爱,但这一切随着李英的出现慢慢发生改变。

因为诗会上李英的“仗义执言”,顾城夫妇对她十分欣赏。谢烨也把她当作好闺蜜,二人同住一个宿舍,谢烨向李英讲述了他们夫妻二人相识相恋的浪漫故事,李英十分羡慕。

顾城本就是一个十分有才华的浪漫诗人,他的诗像童话一样梦幻美好,这也深深的吸引了李英。

在顾城和妻子谢烨准备前往新西兰时,顾城向李英告别,李英就大胆的向顾城告白了自己的爱慕之情。

而此时谢烨就坐在一边看杂志,李英这样大胆的举动真是令人惊骇。或许从成为刘湛秋秘密情人的那一刻,她就早已没有礼义廉耻的顾忌,也并不在乎世俗道德的约束了。

顾城浪漫美好的童话诗句背后,是一个幼稚而自私的“巨婴”,他并不在乎妻子的感受,在李英前来投奔他时,连忙主动帮忙办理各种手续。

而所有的花费,是谢烨在岛上卖鸡蛋换来的钱。一再容忍的谢烨迎来了李英,开始了三人行。

逃离曾经秘密情人身份,来到岛上成为光明正大的第三人的李英没有想到,自己曾经无限崇拜的才子顾城是如此的极端偏执,而梦想的自由生活却是穷困无趣。

当理想照进现实,她才发现现实从来都是一地鸡毛。

在激流岛上,他们没有经济来源,顾城不允许她找工作,他们靠救济金生活,她住的房子是破的,周围的居民也大多是因为厌世来这里躲避。

更难以忍受的是在精神上,她只不过是顾城的“影子”,她好像没有自由的行动和思想,当有人来采访时她就“自觉地”躲到海边。顾城有时会无端的暴怒,歇斯底里,这都让人压抑恐惧。

再次逃离酿悲剧

在这种痛苦的环境中生活许久,李英终于有了一次逃离的机会。顾城夫妇受邀前去德国讲学,李英就趁机离开了,和岛上一个教英语的英国老人一起,他们在悉尼结婚并且定居。她以为她终于逃离了痛苦,却酿成一个更大的悲剧。

顾城回家发现李英离开后十分惊讶着急,立即四处寻找,最终得知李英已经和一个英国男人结婚,他无比痛苦,他写了一本《英儿》,追述他们之间的故事,充满他的款款深情。

而这本书是顾城口述,他的妻子谢烨用电脑一个字一个字敲出来的。难以想象,一个妻子亲耳听着自己的丈夫诉说着对别的女人的深情,这是怎样的折磨与煎熬。

但他们曾经度过三人行的时光,早已是畸形的婚恋,也就不足为奇。

经历这样种种情感的折磨,谢烨终于决定和顾城离婚,对此顾城并不同意,他们发生了争执,顾城可能是情绪失控,发作了病症,恍惚中将谢烨砍伤,自己写了几封潦草的遗书后自缢身亡,而谢烨经过抢救无效后身亡。

远在悉尼的李英得知这样的消息十分难过,没想到她的离开带来这样的惨剧,《英儿》一书的发表又将她推到风口浪尖。

舆论纷纷指责她的插足是一切的罪魁祸首,她陷入极度的痛苦,甚至出现精神分裂。曾经的好友文昕称“李英输了人格,谢烨输了性命,顾城输了人生”

年华逝去往事休

顾城夫妇死后的一段时间,李英的内心世界都是不安宁的。她深受内心的自责愧疚与外界舆论指责的双重压力,她不敢在华人世界露面。不久后,她也和那个英国男人离婚,但也拿到了绿卡。

时光如水,早已青春不再的李英在悉尼又遇到了刘湛秋。此时刘湛秋已经离婚,异国他乡,当年的情人再度相逢,都是孑然一身的他们终于可以名正言顺的结为夫妻。在生命的最后旅程,他们携手走过。

折腾半生,他们终于可以共享一段美好时光了,李英却患上了鼻咽癌。一般人们对癌症都是闻之色变,而他们两个却没有重视。

刘湛秋甚至说是因为体内阴阳不调和导致的,李英没有去医院接受正规的治疗,而是用他们自己所相信的一套方法治疗。过了三年,李英还是因病去世了。

此时她仅仅五十岁。所有曾经的纠葛都随着她的离开如尘烟散去。

李英一生两次插足他人婚姻,充当秘密情人,最终草草收场的人生令人唏嘘。有人说人生在于选择,她作出怎样的选择,便注定了怎样的结局。

引言:在中国现代诗坛,顾城是深受大家认可的一位诗人。他的作品温婉清新,十分动人。人人都以为顾城是一位温柔的男人,情深似海,却不知道顾城的妻子实际上就死于他之手,而且手法残忍,顾城用斧头将妻子砍死。

杀死妻子之后,顾城在一棵树上上吊自杀,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在他们两人去世的时候,唯一的儿子刚刚五岁,时间已经过去二十多年,如今的小男孩也过了而立之年,那么顾城唯一的儿子现在生活得怎样呢?

至亲至疏夫妻,夫妻之间原本是相依为伴,最为亲近的人,两个人携手共筑爱巢,小家庭才会越来越红火。夫妻感情深厚,对孩子的影响也很大。而在法律上,每当有人遇到伤害时,最先需要排除的恰恰也是他的伴侣。

夫妻之间的关系最为微妙,如何处理夫妻关系,也是一门高深的学问。很显然,顾城和他的妻子,在处理夫妻关系上是非常失败的。

1956年,顾城出生于北京。顾城的父亲也是一位诗人,在爱好文学的家庭氛围影响下,顾城小小年纪就喜欢安静,读书是他最喜欢的事情。别的男孩子吵闹玩耍,顾城总不愿与他们为伴。

那时候,他最爱的事情就是在自己的家里,拿上一本文学作品,在窗前细细研读。幼儿园期间,顾城就读完了《三国演义》,这是很不一般的。毕竟在那个年纪,大多数孩子还没认识几个字,何况《三国演义》中大篇幅的半文言,更是让孩子觉得难懂。可即便如此,顾城还是非常喜欢,别的孩子根本看不下去的书,顾城却视为珍宝。

书读得多了,顾城知道的自然也就多了。对于顾城来说,说故事给别人听也是十分有趣的事情。他能够将自己看到的书籍,再化作自己的语言,加上生动地描述,绘声绘色地讲出来。

不过喜欢讲故事的顾城,不喜欢太多人围在他的身边,而只喜欢说给那么几个人听。那时候,顾城最喜欢给自己的姐姐说故事,可是姐姐并不能时时刻刻做他的听众。而那些小伙伴们一起围过来的时候,就让顾城觉得吵闹反感,他们越是央求,顾城越是要躲起来。

姐姐不在的时候,顾城就自己讲给自己听。就这样,顾城的性格一天天的更加孤僻。

后来顾城的父亲被下放到了山东,顾城随着父亲一起。从北京到山东的农场,条件上的落差是顾城很难接受的。那种寂寞,时时刻刻折磨着小小年纪的顾城,这时候他就寄托于一些诗句。

其实他早就开始学着父亲的样子,来写一些诗句,但是他从不拿出来分享,而是写完之后就会藏起来。在山东,顾城写了很多,但是并没有公开过。一直到18岁那年,顾城才决定勇敢地尝试一下。

他的作品被发布在文坛,意想不到地掀起阵阵狂潮。那种温婉,那种朦胧的感情,让中国文坛为之狂喜。自那之后,顾城就成为朦胧诗派的代表人物。

1979年,顾城在火车上邂逅了自己后来的妻子谢烨。谢烨仰慕顾城的才华,而她也正是顾城心目中理想爱人的样子。两人一见钟情,很快步入婚姻殿堂,顾城还带着谢烨远离人烟,移民孤岛。

谢烨百般体贴,顾城在她的照顾下创作出许多佳作。可是两人虽然感情深厚,但是还是产生了一些分歧。谢烨希望有一个自己的孩子,顾城却不同意。在谢烨多次央求下,两人才有了唯一的儿子木耳

可木耳的出生让顾城十分痛苦,他认为妻子对他的爱不再纯粹,而谢烨再也无法忍受顾城的不食人间烟火,向他提出离婚。顾城不知所措,用斧头砍死了谢烨,自己自杀,那时候木耳五岁。所幸孩子一直寄养在别人家里,并不知道这些事情。

木耳性格开朗,长大后学习理工科,如今在一家工程公司工作,生活幸福。或许真的如智者所说,平淡的生活才是真。

“草在结它的种子,风在摇它的叶子。我们站着,不说话,就十分美好。”当我们读到这首诗的时候,一定会感觉作者是一个十分温柔、细腻、热爱生活的人吧。

但是就是写出了那些美好的诗词的顾城,心中潜藏着一个恶魔,在1993年的时候,“顾城杀妻案”轰动全国,他在亲手杀死了自己的妻子后自杀,仅留下当年五岁的儿子桑木耳。桑木耳在当年的事情发生以后,他过得怎么样呢?

诗人顾城的理想王国与残酷现实

顾城1956年出生于北京,父亲顾工也是一位诗人,他从小在父亲的熏陶下也学会了写诗。在1979年的时候,顾城在火车上与谢烨相遇,对她一见钟情,在后来他对谢烨展开猛烈追求,顾城与谢烨结婚后,最开始的时候两个人的生活确实很幸福。

但是这种幸福在后来被他的粉丝李英打破,李英以情人的身份强势插入到两个人的生活中,但是顾城根本没有能力处理好三个人感情,之后李英为了绿卡抛弃了顾城,嫁给了别人,这让顾城十分痛苦,为此他在后来还写了一本书《英儿》,回忆两个人在一起时的时光。

顾城是一个生活在理想王国的诗人,为了自己心中的理想王国,他带着自己的妻子谢烨定居激流岛。但是顾城却没有一点生活能力,他只知道追寻自己的诗与远方,过着自己理想的生活,却将生活的重担全部压到了妻子谢烨的身上。

顾城没有工作,谢烨每天都要为自家的柴米油盐酱醋茶而发愁,为了顾城的理想,她还放弃了自己的学业,专心在家里照顾顾城,这让谢烨的生活十分的痛苦。

而真正让谢烨决定离开的除了生活的压力外,还有顾城对儿子小木耳的漠视,顾城将儿子寄居到当地的土著家里,自己过着理想生活,这让身为母亲的谢烨很不满,深思熟虑之后她决定带着儿子一起离开激流岛,回到新西兰。

顾城富有才华的同时,他的内心也十分的敏感,有着很严重的心理问题,当初情人李英的离开让他大受打击,因此在知道了妻子谢烨打算离开他以后,十分激动,暴怒之下拿斧头把妻子砍死了,之后他上吊自杀,一家人仅剩下当时寄居在别人家里的桑木耳。

远居海外,和姑姑一起生活

顾城从小就和自己的姐姐顾乡感情很好,当初顾乡去激流岛看望自己的弟弟,却发现弟弟已经上吊自杀,家里只剩下寄养在激流岛当地居民家里的小木耳。

当时小木耳才五岁,对家里的惨况一无所知,在顾城死后,他的姐姐顾乡主动承担起了教养侄子的责任,她不希望孩子将来面对各种流言蜚语的困扰,就带着小木耳离开激流岛,一起居住在新西兰。

在新西兰,没有人知道小木耳的家庭悲剧,知情的人也都默契的选择隐瞒,在姑姑的精心抚养下,小木耳度过了快乐的童年时光,性格开朗,结交了许多朋友。

由于小木耳长期居住在海外,所以他对于中国的各种事情都不了解,也不太会说中文。虽然小木耳的父母都是诗人,但是小木耳似乎并没有继承父母的文学天赋,他对理科更感兴趣,顾乡也并不要求小木耳去子承父业,当一名诗人,她十分支持小木耳的爱好,还鼓励小木耳去学习理科知识。

小木耳和姑姑一起来到新西兰之后,就很少回到中国,平时都是和爷爷奶奶电话联系。提起小木耳,他的爷爷顾工总是十分骄傲,在之前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小木耳十分健康,成绩也十分优秀,性格开朗。

生活幸福,不知父母离世真相

当初小木耳的姑姑和爷爷商量之后决定带着小木耳居住在新西兰,就是为了让小木耳忘掉当初的惨剧,开始新的生活。而小木耳也像他们预想的那样健康快乐地长大,而且由于小木耳接受的是西方的教育,他的中文很快就忘掉了,他也很少关注国内的各种新闻。

在姑姑的精心保护下,小木耳的生活平淡幸福,很少有人知道他就是顾城的儿子。桑木耳的汉语水平十分低下,他也没有读过自己父母的诗。每当他问起父母的时候,顾乡也只是告诉他他的父亲是一位诗人,他并不知道自己的父亲是顾城。

1998年的时候,小木耳曾经回到中国看望爷爷奶奶,他回到家里的时候,顾工夫妇十分开心,每天变着花样地给小木耳做好吃的,带着他出门游玩。但是小木耳的外公外婆却始终没有露面,他们没有办法接受这个孩子,在看到和女儿相似的面孔之后,他们很难控制住自己内心的情感。

出于对孩子的保护,顾工他们始终没有告诉小木耳自己父母离世的真相,或许在大多数人看来这是一件很悲哀的事情,也有人会说这是对小木耳的不公平,但是对于一个孩子来说不知道当年的事情真相才是对他的保护。

告诉了小木耳残忍的真相,他该如何面对自己的父母,还有世人的流言蜚语,这些都不利于他的成长。顾工也表示当时机成熟的时候,他们会告诉小木耳事情的真相,因为他有权利知道当年的事情,隐瞒只是为了小木耳更好的成长。

当年的惨剧发生之后,顾城的好友等人纷纷为顾城开脱解释,如今27年过去了,人们大多也只知道顾城曾经写下“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等一些美好的诗词,却不知道他也是一名杀人凶手,淡忘了他杀妻的事实,但是谢烨的父母却始终没有忘记,他们与顾家决裂,不愿意见到小木耳,也不肯原谅顾城的暴行。

顾城的诗给多少人带来了希望和光明,让他们重燃起对生活的信心。但是他的诗却没有安慰下自己,给几个家庭带来了悲剧。顾城是一位好的诗人,但是他绝不是一位合格的丈夫与父亲。如今小木耳虽然不知情,但是可以想象当他知道事情的真相以后该多么绝望痛苦。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anai/1075267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14
下一篇2023-11-1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