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大地震有那些感人的故事吗?

汶川大地震有那些感人的故事吗?,第1张

汶川大地震的感人故事一:

白乐潇是一位12岁的女孩。地震发生时,她的胳膊被教室的门卡住,为了让后面的同学跑出教室,她忍住疼痛自己把胳膊拽断了。同学得救了,她却从此失去了一条手臂。这位舍己救人的小姑娘,人们把她称为“小英雄“。

汶川大地震的感人故事二:

王周明是名年轻教师,是50多名学生的班主任。地震发生时,他指挥学生分两路,从教室的前、后门逃生。房屋垮塌的一瞬间,他一个箭步冲上前去,把还没跑出教室的一名女生推出教室。

这时,一根粗大的横梁打在他头上,他的头盖骨被击碎。废墟中,她的身体断成两截,脸部血肉模糊。她的双手仍紧紧拥着两个学生!人们怎么掰,也无法掰开她紧紧搂住学生的双手!

汶川大地震的感人故事三:

汶川地震发生十多个小时后,一位满脸是血的北川男孩从废墟中被救出。就在武警官兵准备把他转移到安全地带时,他艰难地举起还能动弹的右手,虚弱而又标准地敬了一个少先队队礼。担架上的小男孩不忘向援救他的官兵叔叔敬礼感恩的举动,让无数的人深受感动。

他的名字叫郎铮。目前正在接受治疗。郎铮对照顾他的某部的医护人员说:“我也要当,和爸爸一起去救叔叔阿姨”。当温总理到医院去看望小郎铮时,他给温总理也敬了个队礼。目前,很多网友推荐他做奥运火矩手。同时,也尊称他为“敬礼娃娃”。

汶川大地震的感人故事四:

小林浩是映秀小学二年级的学生。地震发生时大家都往外跑,但被板子砸倒在地。“当时石板后面传来一个学的哭声。我就告诉她,别哭了,我们一起唱歌吧。大家就开始唱学校教的歌。最后一首《大中国》唱完后,学不哭了。”

两个小时后,小林浩开始慢慢挪动身子向外爬。由于个子小,他几经努力终于爬出了废墟。逃出生天的他没有跑,而是又爬了回去,连拖带拽地将两个昏迷的同学拉出废墟。被问到为什么要这么做时,他只是稚气地大声宣告:“我是班长”。

汶川大地震的感人故事五:

5月12日下午,在四川成都温江区玉石实验小学里,同学们都在上课,忽然,地震了,同学们都慌忙向操场跑去,跑在最前面的是十二岁的陈浩,陈浩跑着跑着,他看见有一面墙要倒了,而一个学正向这边跑来。

说是迟那是快,陈浩飞奔到墙下,用力一推,把女孩推出几米外,但是,陈浩自己却被瞬间倒下来的墙压在了下面。当问陈浩为什么要这样做时,他的回答是:“老师常常教育我们要向雷锋学习”。陈浩真是太伟大了,小小年纪为了救同学,差点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推荐于 2019-11-05

TA的回答是否帮助到你了

能够帮助到你是知道答主们最快乐的事啦!

有帮助,为TA点赞

无帮助,看其他答案

查看全部45个回答

关于汶川大地震的感人故事

专家1对1在线解答问题

5分钟内响应 | 万名专业答主

极速提问

garlic 正在咨询一个职场问题

108条评论

热心网友159

6⃣️6⃣️6⃣️

查看全部108条评论

— 你看完啦,以下内容更有趣 —

汶川大地震短的亲情感人故事

有一位在地震中死亡的年轻女子,用自己的躯干硬撑着支起一个小空间,她几个月大的孩子,在熟睡中从这个空间被救出,毫发无伤。救援人员在孩子的包袱中,找到一个手机,手机上有一行还没有发出去字:“亲爱的宝贝,如果你能活着,一定要记得我爱你。” 四川省德阳市东汽中学教学楼坍塌。在地震发生的一瞬间,该校教导主任谭千秋双臂张开趴在课桌上,身下死死地护着4个学生,4个学生都获救了,谭老师却不幸遇难。

228赞·3,631浏览2017-11-24

汶川地震的感人小故事

一、伟大的父爱 绵竹北方中心小学12岁的小女生夏俊说:“我的旁边三个同学都死了,就只有我一个人在,我就想我爸爸不会来接我了,我死了算了,大不了看不到爸爸最后一眼,其实我的心中是不愿意这么想的。” 小夏俊的爸爸在废墟挖了三个小时终于救出了女儿,小夏俊不停的安慰爸爸不要哭:“爸爸不要哭,爸爸不要哭,爸爸我谢谢你啊,是你教我咋成人,咋学懂事情,我再也不跟你斗嘴了。” 二、百里寻夫 周兴柠的眼中始终含着泪水,话音颤抖,“我相信他不会死,我要去救他!”5月14日记者在都江堰加油站邂逅这位女子的时候,她双手颤抖,不停打电话,语音急切,但是说出这句话的时候却坚定万分。她的车上已经备齐一切户外用品,是的,她要去汶川县映秀镇寻找自己相守十多年的老公郭斌。 但由于前方公路已断,她只能徒步寻夫,记者一路跟随寻夫奇女子徒步走向映秀。 三、不要怪妈妈 “娃……娃……妈妈……来不及……啊……。”当自己遇难的孩子被挖出,汶川县映秀镇幼儿园老师聂晓燕的眼泪如山洪暴发。地震发生时,聂晓燕一手一个抱出了两个别人的孩子,而她自己的孩子还在屋里。 四、生日快乐 20岁女孩被埋56小时160名军人歌声唤醒她“13日是娇娇20岁生日,本来想为她好好庆祝的,没想到……”贾正远看着满身鲜血的妹妹,双手捂住脸哭了起来。 这时候,不知道谁首先唱了一声“祝你生日快乐”,救援现场所有的解放军战士都跟着唱了起来,“他们双手交叉在胸前,眼睛里还含着泪花。”贾正远说,没想到奇迹真的发生了,神智不清的妹妹居然慢慢清醒了过来。 五、舍身就义 向倩老师自己身体被砸成三段,而她双手环抱将三名学生紧紧搂于胸前,用自己的身体将三位学生保护于身体下,用自己的生命和血肉之躯抵抗灾害,保护学生。在场所参与救助的人员均被向倩老师这种舍身就义,保护学生的英雄之举感动得泪流满面,自发的向向倩老师鞠躬致敬。

483赞·57,846浏览2019-10-07

汶川大地震中的感人故事

1、 他是在江苏南京江宁区乞讨的老人,名叫徐超(音)。15日中午,他向募捐点捐了5元钱;下午3时,他又来了,这次捐出了100元,塞进募捐箱,将工作人员惊呆了。他说,中午捐的时候,因为身上都是零钱,不好意思拿出来,后来到银行兑换成100元整钱,才拿过来捐 “灾区的人比我更困难,他们的生命都受到威胁,不容易啊!”他说。据知情人19日报料,徐超又捐了33901元。 2、来自映秀县的小林浩,今年9岁。在此次四川汶川大地震中,小小年纪的他却在危机时刻,用柔弱的肩膀背出两位同学。而自己的父母却至今仍联系不上。还是14岁的姐姐,深一脚、浅一脚带着他们,走了7小时才到达都江堰。面对镜头小英雄显得非常镇定,然而他勇敢的举动,却已感动了我们每一个人。 3、雷楚年,15岁,彭州市磁峰中学初三三班的学生。地震时不是往外逃生,而是冲进教室救同学。跑到自己的教室,发现还有7个同学全部蹲在教室的墙角边,马上带着他们往楼下冲。跑到一半,小雷突然发现,跟着他下楼的只有6名同学,还少一个!他又赶紧又往楼上跑。留在教室的女孩叫欧静,由于惊吓过度,女孩蹲在门口一个劲地哭,可能是吓傻了,怎么拉她都拉不动,就干脆抱起她往楼下冲。最后几秒,楼塌了,他和七名同学幸存下来。 4、甯加驰,都江堰聚源中学二班的学生,15岁。5月12日下午2时28分地震时,被掩埋在坍塌的教学楼废墟里。“甯加驰,救救我。”说话的是甯加驰的同班同学曾婧。他让曾婧躲在自己肚皮下,救了同学一条命。

112赞·37,422浏览2018-05-24

2008年汶川大地震中的感人故事(事迹)

1、四川什邡市红白镇中心学校的教学楼在地震中坍塌,师生伤亡严重。二年级语文老师汤宏在生死一刻的最后选择令人感佩和动容。这是一名20出头的年轻教师,家里的孩子刚刚六七个月大。 地震发生时,他所教的班级位于一楼,完全可以逃脱,但他却选择留下来救护孩子。汤老师最后的姿势定格在这样的画面上——两个胳膊下各抓了一个孩子,身子下还护着几个孩子。被他用血肉之躯护住的孩子们幸运地活了下来,他却在瓦砾中牺牲。 2、5月12日下午,崇州怀远中学教学楼发生垮塌事件,在突如其来的灾害面前,该校700多名师生绝大多数顺利脱险,但英语老师吴忠红却永远离开了他爱的学生。 地震袭来,吴老师引着学生从楼梯口疏散,听到有学生还没下来时,他义无返顾地从三楼返回四楼,这时楼体突然垮塌,吴老师和几名学生被吞噬…… 3、当汶川县映秀镇的群众徒手搬开垮塌的镇小学教学楼的一角时,被眼前的一幕惊呆了:一名男子跪仆在废墟上,双臂紧紧搂着两个孩子,两个孩子还活着,而他已经气绝!由于紧抱孩子的手臂已经僵硬,救援人员只得含泪将之锯掉才把孩子救出。这就是该校29岁的老师张米亚。 “摘下我的翅膀,送给你飞翔。”多才多艺、最爱唱歌的张米亚老师用生命诠释了这句歌词,用血肉之躯为他的学生牢牢把守住了生命之门。 : 1、5·12汶川地震,发生于北京时间(UTC+8)2008年5月12日(星期一)14时28分04秒,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地震局的数据,此次地震的面波震级 里氏震级达80Ms、矩震级达83Mw(根据美国地质调查局的数据,矩震级为79Mw),地震烈度达到11度。 此次地震的地震波已确认共环绕了地球6圈[1] 。地震波及大半个中国及亚洲多个国家和地区,北至辽宁,东至上海,南至香港、澳门、泰国、越南,西至巴基斯坦均有震感。 2、5·12汶川地震严重破坏地区超过10万平方千米,其中,极重灾区共10个县(市),较重灾区共41个县(市),一般灾区共186个县(市)。 截至2008年9月18日12时,5·12汶川地震共造成69227人死亡,374643人受伤,17923人失踪,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破坏力最大的地震,也是唐山大地震后伤亡最严重的一次地震。

参考资料:

-512汶川地震

542赞·62,694浏览2019-08-08

关于汶川大地震中感人的"母亲"的故事

80后女教师救出多名学生后遇难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5月19日13:59 北京晚报 袁文婷 她是一名光荣的80后人民教师,她是一个美丽的天使。她的名字叫袁文婷。知道她的故事,是因为一位在四川理工上学的朋友,他告诉我,全校都知道了这位在四川地震中牺牲的学姐,校长带领大家组织了一场追悼会。这位天使般的学姐为他们树立了最好的榜样。 在什邡市发生的多起教学楼因地震垮塌事故中,师古镇民主中心小学校舍也遭遇了严重的破坏,3层的教学楼轰然倒塌,但师生仅伤亡10多人,该校一年级女教师袁文婷为了拯救学生,青春定格在了26岁。 灾难发生时,教室里的很多孩子都吓得呆坐着,不知所措。为了最大限度的减少孩子们的伤亡,袁文婷一次又一次冲进教室,柔弱的双手抱出了一个又一个孩子。当她最后一次冲进去后,楼房完全垮塌了……

13赞·18,424浏览

正在加载

评论

1083085

下一条回答

张启山是老九门之首,前代张起灵(张瑞桐)的孙子。

张启山出自南派三叔的小说《盗墓笔记》,具体的介绍是在《吴邪的盗墓笔记》、《沙海》及《盗墓笔记 八 下》中,还有在《老九门》短篇集、三叔微博连载的老九门前传。

张启山人称张大佛爷,老九门的大当家,非纯血张家人,属于被本家逐出的一个小家族,从东北南迁至长沙。张启山参加过近代革命,是开国元勋之一,但用的不是真名。解放后对九门进行过一次彻底大清洗,目的是为了保护一个无法现世的秘密。

扩展资料:

剧情简介

民国年间,九大家族镇守长沙,被称为“九门提督”。这九门势力庞大,外八行的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几乎所有冥器,流出长沙必然经过其中一家。

1933年秋,一辆神秘鬼车缓缓驶入长沙火车站,九门之首“张大佛爷”张启山身为布防官,奉命调查始末。张启山与八爷齐铁嘴一路探访,发现长沙城外有一座疑点重重的矿山,一直被日本人窥伺。

为破解矿山之谜,张启山求助同为九门上三门的戏曲名伶二月红(张艺兴饰),无奈二月红虽出身考古世家,却心系重病的妻子丫头,早已金盆洗手。张启山为了国家大义和手足之情,北上去往新月饭店为二月红爱妻求药。

在北平,张启山邂逅了新月饭店的大**尹新月(赵丽颖饰),并为尹新月连点三盏天灯,散尽家财。尹新月帮助张启山等人顺利返回长沙,二人暗生情愫。二月红爱妻病入膏肓,服药后不见好转,最终故去。

二月红悲伤之余却意外发现家族祖辈与矿山亦有重大关联,于是振作精神,决定与张启山联手,解开矿山之谜。

参考资料:

-老九门

王炼

王炼,原名王树鑫,著名的话剧、**剧作家。1925年出生于山东济南的一个旧官吏家庭。他在中学时,就与同学排演过《雷雨》、《日出》等名剧。1947年毕业于北平辅仁大学中文系,在济南一所中学任语文教师。

中文名:王炼

别名:王树鑫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山东济南

出生日期:1925年

职业:话剧、**剧作家

毕业院校:北平辅仁大学

代表作品:《共产主义凯歌》、《枯木逢春》、《三姐妹》、《祖国狂想曲》

个人简介

1948年王炼参加了华东大学文工团,后改为华东人民革命大学文工团、华东人民艺术剧院、华东话剧团,最后并入上海人民艺术剧院。这期间,王炼先后任编剧、导演,作品有《共产主义凯歌》、《枯木逢春》、《三姐妹》、《祖国狂想曲》等话剧剧本

1961年,受著名导演郑君里之邀,将其成名作《枯木逢春》改编为**剧本,就此开始涉足影坛。在《枯》片改编中,尽可能地减少原话剧剧本中的一些概念化、图解化的部分,力求以情动人。通过这次合作,王炼在郑君里的帮助下,逐步掌握了**语言和创作技巧,摆脱了舞台剧的束缚。这一年我国的立体影片问世不久,但没有一部故事片,著名导演桑弧邀王炼一起合作,创作了立体故事片《魔术师的奇遇》,该片以全新的形式和强烈的喜剧色彩受到观众的欢迎。

少年时代

王炼特别爱看话剧,无论在小学的暑期同乐会上,还是在学校附近的民众教育馆的演出中,只要有话剧,他总是一个热情的小观众。在中学里,他积极参加业余戏剧活动,与同学们一起排演《雷雨》、《日出》等名剧。1943年他考入北平辅仁大学中文系,攻读古典文学。在日寇占领、国土沦丧的背景下,他十分崇敬宋朝的爱国名将辛弃疾,对他的诗词爱不释手,毕业时撰写了《辛弃疾词校注》。

学习之余

在学习之余,他对话剧的兴趣仍不减当年,曾演出过《沉渊》、《大马戏团》等剧。1947年,在内战的炮声中他大学毕业,在济南的一所中学里任高中语文教员。而这时,反饥饿、反内战的爱国民主浪潮席卷全国,冲击着国民党的反动统治。王炼深受它的影响,在课堂上大胆地向学生宣传,并于翌年8月毅然奔赴山东潍坊解放区,参加华东大学文工团,投身革命。

文工团南下后改为华东人民革命大学文工团,上海解放后又先后改为华东人民艺术剧院、华东话剧团,最后并入上海人民艺术剧院。这期间,王炼任导演,兼管部分行政工作,参加《白毛女》、《不拿枪的敌人》及一些小型秧歌剧的排演。他还深入安徽农村搞土改,在上海工厂参加民主改革。

奠定基础

1953年加入了中国***。解放战争的烽火,建国初期复杂的斗争,使他经受了锻炼,思想感情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为他以后的创作提供了重要的条件。长期以来,王炼向往着话剧创作,早在文工团时,为了配合任务,他写过一些独幕剧,参加民主改革时也进行过一些创作酝酿。直到1958年他才和陈恭敏一起合作写了一个反映工人生活的话剧《黄浦江的黎明》,同年,又根据治疗邱财康大面积烧伤的动人事迹创作了《共产主义凯歌》。这两个剧本的上演,奠定了他成为专业编剧的基础。

个人作品

制作**作品

《黑蜻蜓》(1984)编剧

《邮缘》(1984)编剧

《吉他回旋曲》(1986)编剧

《女局长的男朋友》(1986)编剧

《某男与某女》(1988)编剧

《她俩和他俩》(1979)编剧

《青春》(1977)编剧

《李善子》(1964)编剧

《枯木逢春》(1961)编剧

《魔术师的奇遇》(1962)编剧

《苦果》(1981)编剧

《海之恋》(1980)编剧

话剧作品

《枯木逢春》(1959)

《燕归来》(1963)

《焦裕禄》(1966)

《三姐妹》(与人合作,1978)

《故事从死亡写起》(1979)

《她为什么被杀》(1980)

《辛弃疾》(1980)

《祖国狂想曲》(1981)

京剧剧本《黑水英魂》(与人合作,1978)

作品风格

题材多样,反映的社会面比较广泛,作品中既有反映工人、农民、干部、知识分子生活的,又有表现失足青年、历史人物的;以感情细腻真挚,具有浓烈的抒情风格,尤其是善于挖掘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和刻画心灵善良、富于同情心、正义感的人物形象;语言清新自然,不事雕琢,形式不拘一格。

作品中以早期的《枯木逢春》和后期的《辛弃疾》、《祖国狂想曲》比较突出。《枯木逢春》是他的成名之作,在国内很有影响。

剧本成功地塑造了女主人公苦妹子的形象,通过这个形象集中地反映了在党的亲切关怀下,千百万血吸虫病患者命运发生的巨大变化。在塑造苦妹子形象时,王炼着力表现她身患晚期血吸虫病后,对劳动、对爱情、对社会主义的强烈向往,揭示她善良美好的心灵。他还通过苦妹子与方冬哥一家戏剧纠葛的描写,细腻动人地展现了她丰富的内心世界。苦妹子与别离十年的冬哥邂逅相遇,方妈妈得知她的病情后,劝她不要与冬哥往来以及她强抑感情、含泪拒绝冬哥等这些戏,不仅戏剧性强,而且对她复杂的内在感情进行了细致入微的描写,使这个形象产生感人肺腑的艺术魅力。苦妹子的形象来源于王炼对生活的深切感受。他本人于1949年南下途中感染了血吸虫病,对它有着切身的体验。

创作历程

1958年,在创作酝酿中,毛泽东同志的著名诗篇《送瘟神》发表了,他被领袖对人民健康的深切关怀所感动,又从诗的深远意境中获得启发。接着,在上海、江苏和洞庭湖、黄盖湖、鄱阳湖一带血吸虫病流行地区深入生活时,许多血吸虫病患者命运的变化和血防工作者救死扶伤的精神,使他深为激动。他正是从生活中获得了创作激情,从众多的有类似命运的农村妇女中概括、提炼出了苦妹子这个有典型意义的艺术形象。剧本具有清丽、细腻、抒情的风格和浓烈的江南地方色彩。

《辛弃疾》初稿写于1963年,1980年完成并发表。剧本截取了辛弃疾后二十年的经历,着重表现他坚持抗金、屡遭阻扰,最终壮志未酬的悲剧性的遭遇。王炼在大学里研究辛词,后又掌握了丰富的史料。在此基础上他着力刻画辛弃疾几经磨难,爱国之心矢志不渝的高尚品质。剧中辛词的适当运用,不仅有利于渲染环境气氛,揭示辛弃疾的思想感情,而且也使全剧具有古朴典雅的特色。他的近作《祖国狂想曲》描写了老一代革命者辛柯和罗萨利在近半个世纪中从纯真的爱情发展为崇高的革命友谊,与之相对比的是年轻人林岱由于经受不住国外物质条件和个人利益的诱惑,背弃了与女友陈乔的美好感情,甚至要离开祖国。

王炼把两代人相似而又截然不同的命运纠葛在一起,是为了揭示一种思想:“在我们中间,无论哪一个人的命运,都与祖国的命运紧紧相联系在一起,任何独立于祖国之外的命运都是不存在的”。①剧本把爱情、骨肉情、战友情融合在对祖国的深情之中,具有浓烈的抒情色彩。在形式上,他把**、小说、戏曲、音乐的一些表现手段嫁接到话剧中来,使剧本新颖别致。王炼不仅是一位多产的话剧剧作家,而且也是一位多产的**剧作家。

1961年王炼受著名导演郑君里之邀,与他一起把《枯木逢春》改编为**剧本,就此,开始涉足于**创作。在《枯木逢春》的改编中,他们尽可能地削弱和剔除原剧中某些概念化、图解生活的部分,力求以情动人。为此,他们进一步突出了苦妹子的命运线,紧紧地围绕着苦妹子及其与方冬哥一家人之间的戏剧性纠葛来展开情节、刻画人物,使苦妹子的形象更为丰满动人,主题也得到了深化。他们还学习《拜月记》、《梁山伯与祝英台》等传统戏曲表现手法,进行创造性的运用。如冬哥在血防站与苦妹子邂逅相遇后拉着她去见方妈妈的一场戏,采用了《梁祝》中的“十八相送”的手法,通过这对青年充满爱情和喜悦的眼睛,一路上经过柳堤、鱼塘、小桥、麦田看到合作化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美丽景色,委婉有致地传达出两个人的微妙心情。苦妹子在方家受到刺激,急于奔回血防站,又重新经过这些地方,具有《梁祝》中“回十八”的情趣。这种处理方法不仅符合我国群众的欣赏习惯,而且能跳出舞台的框框,把场景拉开,使剧本更趋于**化,有力地渲染了苦妹子跌宕的感情和她要求治好病的强烈愿望。1

962年影片公映后,它以生动的艺术形象、鲜明的民族风格和浓郁的乡土气息得到观众的好评。通过这次改编,王炼在郑君里的帮助下,《〈祖国狂想曲〉写作断想》一文。掌握了**语言和技巧,跨越了舞台与银幕之间的鸿沟。

1963年,王炼参加中国**代表团访问朝鲜,次年他把朝鲜话剧《红色宣传员》改编成**剧本《李善子》。

1965年《李善子》由郑君里执导拍成了彩色故事片。除了与郑君里保持着融洽的合作关系外,王炼与著名导演桑弧的合作也是很有成效的。

人物影响

1961年我国的立体影片问世不久,上映的仅有几部风景片,没有故事片。桑弧接受了拍摄第一部立体故事片的任务后,邀王炼一起合作编剧。他们在王炼原有的一个喜剧构思的基础上创作了《魔术师的奇遇》。该剧运用风俗喜剧的手法描述了旅居海外多年的魔术师陆幻奇回国寻找儿子过程中遇到的种种新人新事,而且还用他解放前的遭遇加以对照,收到悲喜交融、庄谐并存的艺术效果。影片《魔术师的奇遇》于1962年拍成上映后,以全新的片种和强烈的喜剧性受到观众热烈的欢迎。

1978年,桑弧再度与王炼合作。这次,他们把桑弧的一个设想发展为轻喜剧《她俩与他俩》(合作者还有傅敬恭)。一对孪生姐妹方方和园园,一对孪生兄弟大林和小林,人物关系特殊,思想状态也有很大的差异。剧本从这种特殊性和差别之中挖掘喜剧因素,运用误会巧合法来结构妙趣横生的喜剧情节,比较生动地刻画了几个青年的形象,对他们在“四化”建设中的不同思想也进行了善意的褒贬。

与《魔术师奇遇》相比,王炼运用喜剧手法已比较自然妥贴,技巧也相当娴熟,尤其善于用生活化的语言来揭示人物内在的幽默感。这部影片由桑弧、傅敬恭导演,被列为建国三十周年献礼片上映,1980年获文化部颁发的优秀影片奖。王炼所写的**剧本大都是与别人联合创作的,如何处理好合作关系对创作的成败至关重要。

在合作中,他既谦虚好学,尊重合作者,又能发挥自己的长处,有独立的见解。对郑君里、桑弧这两位卓有成就的艺术家是如此,对李云良这样的年轻剧作者也是如此。他和李云良相识是在1975年。李云良作为一个海军文艺战士,拿着一个尚不成熟的**剧本向王炼请教。王炼虽然否定了这个本子,但从中发现这个青年的创作才能,他把李云良介绍给著名导演谢晋。在谢晋的支持下,他们一起合作了《青春》。

作品影响

李云良在艺术成长的道路上经常得到王炼的指点和帮助,因而他把王炼尊为引导自己走向**“殿堂”的启蒙老师。而王炼从他身上也感受到青年人的闯劲和朝气,得到不少的启发。这种以诚相见,互相取长补短的创作友谊受到同行们的称道。他们继《青春》以后,又与杨时文一起创作了《海之恋》与梁廷铎一起创作了《苦果》,1980年后他们还合作了《会唱歌的小河》、《桨》、《星空》等作品。这些作品大多以青年为主人公,反映他们不同的命运,着力揭示他们内在的思想情操,而且还试图通过人物形象的塑造,探索某些生活哲理,在艺术上则保持了王炼一贯追求的抒情、细腻的特色。《青春》、《海之恋》是这些作品的代表。《青春》是根据一个聋哑青年被治愈后当上海军通讯兵的真实事件加工创作的。它通过聋哑女儿亚妹、老一代革命者向晖的形象,揭示了革命者如何永葆青春这样一个令人深思的主题,具有清新、明朗、诗情的特色。但由于创作始于十年动乱之中,它又不可避免地受到当时创作思想的影响,存在某些缺陷。《海之恋》描写了四个与新中国同龄的年轻朋友解放、南下、建国、欢庆和一对姐妹立秋、腊月在“文化大革命”中所经历的不同的人生道路,通过他们在事业、友谊和爱情上的错综复杂的纠葛,展示了人物不同的性格、情操和灵魂,比较真实地反映了那个动荡的时代。人物的性格,如解放对事业、对友谊的忠贞,南下的诚实、执着,建国的明哲保身,立秋的软弱,腊月的泼辣以及欢庆不惜陷害朋友往上爬的卑劣行径等,刻画得都较为鲜明。剧本追求抒情散文的风格,把抒情和哲理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收到良好的艺术效果;用新中国同龄人的成长来象征祖国经历曲折后的成熟,这种构思也是耐人寻味的。

1980年,王炼还应谢晋之约,走访了内蒙、陕西、河南等地的历史遗迹,研究汉代的文献资料,将曹禺的话剧《王昭君》改编成**剧本。有人把王炼比作“生活在花海里的‘蜜蜂’”①,确实,他象蜜蜂那样在生活的花海里辛勤地采蜜,不知疲倦地工作着,为人们生产着数量可观的精神食粮。不久前,他又走访了当年创作《枯木逢春》时所到过的江南水乡。从这块历经二十多年沧桑的土地上,他获得了新的感受,产生了创作的激情,打算塑造几个献身于血防事业,具有今天时代精神的动人形象奉献给观众。

人物评价

王炼所写的**剧本多数是与他人联合创作的,这其中有著名的艺术家,如郑君里、桑弧、谢晋等,也有年轻的剧作者,如李云良、杨时文等。在合作中,不论是谁,王炼都尊重合作者,认真向老一辈求教,虚心指导青年一代,并从合作者身上得到他们的长处,以弥补自己的不足,因此,他们的合作是成功、愉快的。

王炼所创作的**剧本内容多样,有正剧、有喜剧,但这些剧本都具有细腻、抒情、生动、自然的特点,这也是王炼的一贯追求。从影几十年,虽说本人未获过什么奖,但他参与创作的影片有获奖的,这也表明了王炼的功劳与才华。

王炼从事**编剧几十年,创作了十余部**剧本,可称得上是一位多产的**剧作家。所改编或创作的**剧本有许多已拍成**,并受到观众的好评,如《枯木逢春》、《魔术师的奇遇》、《青春(1977)》、《他俩和她俩》、《女局长的男朋友》等等。

该剧由温峥嵘、陈昊、曾黎领衔主演的谍战 情感 大戏,故事纵横交错,既有缜密的故事情节,又有错综复杂的家庭关系,打破了已往谍战剧的风格。

故事发生在1936—1938 年,日本铁蹄下的伪满时期。日本帝国主义为实现称霸东亚的野心,加强了对东北的统治,他们制订了以“归屯并户”为主要手段的《治安肃正刚要》,妄图切断抗联与人民群众的联系,彻底消灭抗联武装。为了粉碎敌人的阴谋,上级和抗联五军决定启用代号为“雪蚕”的一号情报员杜雪颜,在敌伪佳木斯高层为抗联五军安上眼睛和耳朵。杜雪颜,是一名年轻而坚定的抗联战士。她的丈夫曹子轩北伐时期也是一名热血青年,北伐失败后精神颓丧,在其父曹弘毅的胁迫下,在佳木斯伪警察局警备科任职。杜雪颜即利用这层特殊家庭关系潜伏到佳木斯……

是幸福蓝海影视文化集团有限公司、轶嘉国际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联合出品的一部 历史 战争剧,由花箐执导,王雷、陈宝国、张静静、赵擎、施京明主演。

1937年,上海沦陷,出身外交世家的普济州因不满与姚素珍指腹为婚,在其婚礼上,竟然当场逃婚,辗转至中国驻奥地利维也纳领事馆任职,并与其偶像女小提琴家海伦雨中邂逅。1938年,奥地利被德国吞并,纳粹疯狂迫害犹太人,犹太人只有拿到外国签证,才可以逃离奥地利,但各国忌惮纳粹,以各种借口拒办签证,惟有中国驻维也纳领事馆,向犹太人敞开签证大门。普济州秉承总领事旨意,顶住重重压力,冒着巨大风险,与领事馆同仁一道为犹太难民办理通往中国上海的签证,尤其在独力执行“七人名单”绝密任务中,与以汉斯为代表的德国纳粹斗智斗勇、巧妙周旋,在犹太抵抗组织的配合下,历尽艰险,冲破重重险阻,将一个个大科学家找到并救出,展现了中华民族至情至善的人性光辉。

是一部由慈文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浙江艺能传媒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出品,花箐执导,罗晋、杨烁、林源等主演的谍战电视剧。

锦州战役中,解放军军官马龙在战场上营救了一个年轻的女大学生莫莉,但他不知道,莫莉的未婚夫林午阳,其实就是自己要一心寻找复仇的国民党“恶魔中校”。莫莉留在了解放后的沈阳,终于等到林午阳的出现,不料他仍然偏执地相信国民党军队会打回来,一次次利用莫莉的爱情,给自己做掩护。马龙的热情真挚和林午阳的冷酷阴鸷形成强烈的对比,莫莉苦苦挣扎在理智与 情感 之间,一方面与林午阳的多年 情感 无法割舍,另一方面又无法抗拒地被新中国和马龙朝气蓬勃的精神所感染和吸引。在组织和马龙的关怀和感染下,莫莉终于看清了林午阳的反动残余本质,关键时刻弃暗投明,协助马龙一同粉碎了林午阳的狂妄计划,同时也完成了对自身的救赎,坦然面对马龙的爱情。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anai/1076273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14
下一篇2023-11-1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