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与鸟
老王头,六十有六,退休闲居在老家人老觉少,每天天不亮就到村外遛达
一天,天已放亮,老王遛达到了村外的小河边上,忽然看见两只鸟儿在芦苇丛里在挣扎走过去一看,原来是昨晚不知是谁,在这里下了网
这网有些歹毒,用很细的透明的丝织成,不管大鸟小鸟,只要飞过,一头钻进网眼就无可逃脱俩鸟本来就在惊慌,看见老王头来了,更加拼命的挣扎,只弄得叫声凄惨、翠羽横飞。
老王头觉得可怜,上前去把俩鸟费了好大劲才解脱出来准备放生,谁知道解开第二只,第一只在地上歪歪扭扭的挣扎着并没有飞走,第二只鸟情况较好,却也只是在附近的芦苇上落脚,不停的对着地上的鸟叫。
老王头知道地上的鸟儿受伤了,就把它拣了起来,准备带回家去养养。到的家门,第二只鸟也随之飞了过来。老王头摸摸手里的鸟的头笑道:“哦,那是你的老伴啊!”
这鸟很漂亮,红红的嘴,翠绿的毛,爪也是红的,叫声很是动听。老王头家里有些从城里带回的备用药,也不管有没有用,给鸟喂了点消炎的,又用白酒把受伤的鸟腿擦了擦,点上点消炎药,弄点纱布包了起来。看着在院中房门口拼命叫唤的鸟,抓了把白米撒了过去,将受伤的鸟轻轻放到了白米中。
能飞的鸟看见老王出来,飞到树上地上的鸟在米中挣扎了一会,大概觉得老王头没有恶意,又耐不住饥饿,就低头啄了几粒米,对着树上的鸟叫了几声,树上的鸟也飞了下来,在伤鸟边上跳了几下,歪着头看了看伤鸟的被包扎过的腿,叫了几声,大概是问候:“你疼不疼?”之类的话,也就吃了起来。
老王头觉得有趣。老伴前年去世了,俩孩子都在外地工作,一人在家也很寂寞,突然来了俩鸟,很开心。
不觉一个多月过去了,伤鸟也能飞了,只是俩鸟习惯了在老王头的院子里安家了,有时飞出去游玩一回,天黑了总要回来。每次俩鸟要出去,总要在老王头的头上盘旋几个回合,叫上几声,似是和老王头告假,老王头也大声叮咛:“别太远,早点回来,当心撞到网上!”。俩鸟叫几声,回应了再走。
慢慢的俩鸟完全消除了对老王头的戒心,有时吃完了米,蹦蹦跳跳的进到屋子里,在屋里家具上跳跃戏耍,看到老王喝酒,还会跳到桌子上,飞到老王肩上。老王头很开心,拿来一小蝶装上米,一只碗倒上水,从此后,俩鸟一人就在桌上共同进餐。
有时儿子打电话来,老王头接完会对鸟们说:“你哥的电话。”女儿打电话来,老王头就说:“你姐的电话。”他把俩鸟当孩子了。
有时老王头也开开玩笑,进餐时,水碗里不倒水,倒点白酒,然后说:“来,咱爷仨干一杯!”谁知道这受伤的鸟竟也喜欢喝,老王头大喜,再拿一个碗,装上水,给那不喝酒的鸟。然后看着喝酒的鸟歪歪扭扭的醉态笑:“呵呵,你是儿子,它是媳妇。”
一年春天,俩鸟突然从外面含草进屋,老王头想了想,很开心:“哦,这么说,我又要做爷爷了!”就收拾了些棉絮,在碗橱顶上给俩鸟弄了个窝。不久,他的鸟媳妇生了四个蛋,又过了不久,出生了四只小鸟,小鸟也不怕老王头,总随着他身边飞来飞去。老王头觉得家里好热闹,简直是个大家庭了。
随着时间推移,小鸟长大了,一天,俩大鸟一反常态,在屋里拼命的赶小鸟,赶到院子里还是往外赶。老王头叹气:“唉,孩子大了,是该让它们去外面飞”。小鸟被赶走了,偶而也会飞回来看看,老王头很开心,总是弄点米类的招待。
不知道过了多久,老王头的身体不行了,俩鸟也老了,很少飞到外面去,有时一天不出去在屋里陪着老王一天,隔壁邻居突然想起好久没见到老王头,也没听见他的声音,就来看看。老王头已经驾鹤西游,俩只鸟儿也窝在他的胸口死了。
邻居认识,这鸟叫黄莺。
这篇文章生动地描述了珍珠鸟在“我”的细心照料,精心呵护下,由害怕人到亲近人的变化过程。
《珍珠鸟》这篇文章告诉我们: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说明人和动物是完全能够和谐相处的。
无论是人与鸟,还是人与人之间,都需要真诚的信赖,信赖,是创造美好境界的基础。
这篇文章语言清新、明快,像一潭清泉,与文章的意境融为一体。读者可以在阅读文章的过程中感受到作者的情感变化,感受到人与动物的和谐。
《珍珠鸟》一文主要写了由于作者对珍珠鸟的悉心照顾和真切关爱,让小鸟由怕人到喜人、近人、亲人、爱人,最后到与人融为一体的经过。
从而谱写了一曲人与自然之间爱的颂歌,并由衷地发出了“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的感慨。文章从对“人与鸟”的关系的叙述中,启发学生在“人与动物”和谐共存方面作深入思考。
人与鸟的童话故事
黄昏,我正在看书呢!突然耳边一下子有一种悦耳的鸟叫声,我被它的歌声深深吸引了,那么清脆,那么响亮。
我打开窗,看了看四周,想寻找这只鸟。忽然我眼前一亮,只见一跟电线上有一只小巧玲珑的鸟儿,头顶半灰半百合色,嘴巴尖尖的,不时梳理着它的外衣,身子是灰色的,像是蛋白色的小汤圆。尾巴尖尖长长的,还不听的摇摆,好象在为它的歌儿伴奏。它的爪子非常锋利,一发现食物它的爪子就紧抓不舍,任凭你有孙悟空的通天本领也逃脱不了。
我见它实在可爱,就把饼干屑撒在窗户外,打算喂它。一开始,它因为怕我而不敢过来。后来,我关上窗户并拉上半透明的窗帘。这下小鸟就没有戒心地往这里飞啦!看着鸟儿的头一低一高地啄着饼干屑,整个身子就好象一个圆球呢,真是让我十分喜爱啊!
第二天,我又听到鸟儿在唱歌,我发现鸟儿也在那根电线上,我还是想昨天一样,把饼干屑撒在窗户外,并关上窗户和窗帘,静静地看着小鸟可爱的吃相,有趣极了!第三天我也这么喂它,第四天,第五天……
直到今天,我忽然发现窗外的鸟叫声更清脆,更响亮了。我猛然发现,鸟儿竟在我家窗檐下搭起了窝,窝里还有两只活泼的小鸟,看来,这是一家人,另外两只鸟是原来的灰鸟的孩子。我还是跟往常一样撒了些饼干屑在窗户外,但这次我没关上窗户和窗帘。本来两只小鸟还有些害怕,但经过鸟妈妈唧唧喳喳地叫了几声后,两只小鸟就不再害怕了,也一起向这里飞来。就这样,直到落日时分,一只黑灰相间的鸟从远方飞来,它们才回巢,我想这只一定是灰鸟的丈夫吧。
橙红的太阳在远处落下,只剩下半个,而窗边那个温暖的鸟家庭还是唧唧喳喳叫个不停……
我觉得,人与小鸟之间原本可以创造出一个美好的境界,但却因人类的自私而破坏,使鸟儿们害怕我们,这是不对的吧!
鸟给人的启示
鸟对人类的贡献是众所周知的鸟类还有一种特殊的作用,这就是它启发了人类的智慧,为人类探求理想的技术装置或交通工具,提供了原理和蓝图可以说,在结构、功能、通讯等方面,鸟类是人类的老师,许多现代科学技术问题,科学家常常需要去请教鸟类
鹰击长空,鸽翔千里,鸟类可以在空中自由飞行,这对人类是多么大的吸引和激励啊!传说,在2000多年前,我国的著名工匠鲁班,曾研究和制造过木鸟据历史文献记载,1900多年前,我国就有人把鸟羽绑在一起,做成翅膀,能够滑翔百步以外400多年以前,意大利人达·芬奇根据对鸟类的观察和研究,设计了扑翼机,试图用脚蹬的动来扑动飞行后来,经过许多科学家的试验,人们才弄清鸟类定翼滑翔的机理,认识到机翼必须像鸟翼那样前缘厚,后缘薄,构成曲面才能产生升力,再加上工业提供了轻质的金属材料和大功率发动机,终于在1903年发明了飞机,实现了几千年来人类渴望飞上天空的理想
人类自从发明了飞机,飞上天空以后,就在不断地对飞机进行革新改造,不论是体积、载重、速度,都很快超过了鸟类现代飞机已经比任何鸟类都飞得更快、更远、更高,尤其是近年来出现的各种飞行器,可以到星际间航行,更是鸟类所望尘莫及的尽管这样,在某些飞行技术和飞行器的结构上,人造的飞机仍然不如鸟类那么完善而且精致,更不要说消耗能源方面了例如,金鸻可以连续在海洋上空飞行4000多公里,而体重只减少60克,如果飞机能用这种效率飞行,那将会节省许多燃料
鸟类的翅膀具有许多特殊功能和结构,使得它们不仅善于飞行,而且会表演许多“特技”,这些特技还是目前人类的技术难以达到的小小的蜂鸟是鸟中的“直升机”,它既可以垂直起落,又可以退着飞在吮吸花蜜时,它不像蜜蜂那样停落在花上,而是悬停于空中这是多么巧妙的飞行啊制造具有蜂鸟飞行特性的垂直起落飞机,已经成为许多飞机设计师梦寐以求的愿望
鹰的眼睛是异常敏锐的翱翔在两三千米高空的雄鹰,两眼扫视地面,它能够从许多相对运动着的景物中发现兔子、老鼠,并且敏捷地俯冲而下,一举捕获鹰眼还具有对运动目标敏感、调节迅速等特点,它能准确无误地识别目标现代电子光学技术的发展,使我们有可能研究一种类似鹰眼的系统,帮助飞行员识别地面目标,同时可以控制导弹
候鸟的迁徙路程,短则几百公里,长则几千公里但是,它们总能准确地到达世世代代选定的目的地这说明候鸟有极好的导航本领科学家们早已对这些现象展开了研究,认为鸟类所以有很好的导航本领,是因为它们都有各自的特殊感觉器官,能够感觉和分析自然界不同地域环境因素的变化,从而辨认方向,寻找迁徙路线有的靠辨认太阳的位置,利用太阳作定向标;有的靠辨认星星的方位,利用星象导航;有的靠感觉地球磁场的变化,利用地磁导航;还有的利用地球的重力场导航弄清鸟类导航的原理之后,仿生学家和设计师就可以模仿制造各种小巧可靠的导航仪器,为发展航空、航海事业做出贡献
在企鹅的启示下,人们设计了一种新型汽车——“企鹅牌极地越野汽车”这种汽车用宽阔的底部贴在雪面上,用轮勺推动前进,这样不仅解决了极地运输问题,而且也可以在泥泞地带行驶
此外,鸟类所特有的生理结构和功能,还为机械系统、仪器设备、建筑结构和工艺流程的创新,提供了许多仿生学上的课题所以,鸟既是人类的朋友,又是人类的老师为了科学的未来和人类的幸福,我们也应当好好保护鸟类
鸟给人类了许多无价的启示:人们看到天空中的飞鸟,想到了一种能把我们带到天空中飞的机器…飞机;山雕飞落地刹那间的坚定和稳重,让人觉得自己也可以从天空中飞下,安全落地;飞翔中的蜻蜓,给人类创造直升飞机带来了灵感;猫头鹰灵巧无声的飞行,改造了飞机的性能;天鹅在水面上撩飞的优雅,使水上飞机问世,研究金翅鸟能改善飞机功能、研究鸽子可预测地震等那些肯思考的人,通过观察天空中飞行的鸟类,获得了灵感,而创造出来的奇迹,让我们受益无穷
信赖,就是互相信任,施予他人信任,他人便会对你多一份信任与尊重,同时,你也会收获一份快乐。
人鸟相亲相依的情景是信赖创造出的美好境界,信任是无价的也是最感人的。
《珍珠鸟》是当代作家冯骥才于1984年创作的一篇散文。此文描绘了在一丛绿意盎然、充满生气的吊篮里的一只鸟笼里,一只红嘴小精灵在快乐地飞来飞去的图景。
谱写了一曲人与动物之间的爱的颂歌,同时也间接表达了信赖也是人类社会生活的准则这一寓意。此文语言轻柔婉约,却也波澜跌宕,其情感浓郁,描绘细腻,朴素而有文采。
扩展资料:
课文分段
第一段(1):写朋友送“我”一对珍珠鸟。
第二段(2-12):写可爱的雏鸟出生了,在“我的呵护下健康成长,“我”取得了小珍珠鸟的信赖,与它建立了亲密无间的友谊。
第三段(13-14):点明主题一一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句子解析
1、小鸟的影子就在这中间隐约闪动,看不完整,有时连笼子也看不出,却见它们可爱的鲜红小嘴从绿叶中伸出来。
“影子”“小嘴”是小鸟的剪影,透过剪影可以看出它们的自在。从“可爱、鲜红”等词语可以看出“我”很喜欢这对珍珠鸟。
2、我很少扒开叶蔓瞧它们,它们便渐渐敢伸出小脑袋瞅瞅我。我们就这样一点点熟悉了。
由于“我”给珍珠鸟创造了舒适、自由的生活环境,不去打扰它们,得到了它们的信任,这种关爱使珍珠鸟这种十分怕人的鸟与“我”越来越熟悉。
3、它小,就能轻易地由疏格的笼子里钻出来。瞧,多么像它的父母:红嘴红脚、灰蓝色的毛,只是后背还没生出珍珠似的圆圆的白点。它好肥,整个身子好像一个蓬松的球。
这是“我”对出世不久的小珍珠鸟的外形描写,此处连用两个比喻,生动形象地描绘出小珍珠鸟可爱的样子,流露出对小珍珠鸟的喜爱之情。
如果提到日本推理小说家,那东野圭吾肯定榜上有名,毕竟他可以算是数量,质量两手抓的作家了。而且,他有不少小说都影视化了,传播的范围更广。
要说推荐他的小说,最常见的回答肯定就是《白夜行》《嫌疑人X的献身》《恶意》《放学后》这几部。
这几部能经常被提起,质量肯定是毋庸置疑的。但这里,我还想推荐几部东野圭吾其他的作品。
事先说明,我并不是一个完全的本格爱好者,有些密室手法对我来说可能有些太难了。我更喜欢情感和悬疑的结合,或许这也是我喜欢东野圭吾这个社会派推理作家的原因。他的作品,更多地带有一些社会问题,人性描写,让人感受到“人”的魅力。
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看东野圭吾的书自然也有会不同的感受,以下推荐的几本书仅以我自己的阅读体验,排名没有先后。
《新参者》
这本也是加贺恭一郎系列,一般来说,在这个系列里的质量已经稳了。
单独讲这部作品,它和常规的推理作品不一样,没有大量的情节刻画犯罪现场,而是以加贺恭一郎的视角探寻走访案发地日本桥附近的每一家店铺。
加贺的一举一动看似脱离调查,但读到最后一章,就能理解这样设计的巧妙之处。
在东野圭吾的笔下,这里面提到的每个家庭都有一个个“谎言”,但在这些“谎言”的背后,其实都是被情感所包裹的善意和祝福。
所以,在读这本书的时候,是真的有感受到人性的温暖。
《白鸟与蝙蝠》
这部应该算是东野圭吾比较新的书了,他自己写了寄语:“超越这部作品,是我今后的目标。”
虽然一开始读这本书的时候,觉得有点冗长,更像是事实一层一层摊在面前,即便页码在增加,离真相越来越近,但没有一下子破解谜题的酣畅淋漓感。
但是,瑕不掩瑜,东野圭吾对人的把握真的很到位,会跟着他的笔,去猜测,去想象,所谓的加害者,被害者,究竟是一种怎样的关系。
即便没有精彩的诡计,即便只是个简单的故事,但依旧会被他的文字所感动。
《没有凶手的杀人夜》
这是东野圭吾的短篇集。我其实很少看东野圭吾的短篇集,但不得不承认他的笔力,要在短短的文字里将情节展现出来,细节刻画,人性描绘,都缺一不可。
虽然里面的几个小故事都没有太难的推理,但读下去十分顺畅,寥寥几笔,人物形象跃然纸上。
其中里面的一篇《别了,教练》是真的有点让人意想不到,这可能也是东野圭吾的一个风格,角色的执念感都比较深。
《圣女的救济》
东野圭吾有两个系列特别出名,一个是日本刑警加贺恭一郎,另一个神探伽利略了。这本就是属于神探伽利略系列的。
很多人都夸这本的手法别出心裁,即便前期就猜到了犯人是谁,但也没料到实施了这样的手法。但我更喜欢的还是东野圭吾对人的刻画和描写,一切都那么地顺理成章,合乎情理。
《解忧杂货店》
这部也是东野圭吾被影视化的作品。但不得不说,原著绝对更精彩,是难得一见的全温暖作品,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这部书的出场抓住了很多人柔软的内心,令人治愈。
好了,以上就是我推荐的东野圭吾的作品,希望你也能喜欢!
随着人类文明史的开始,人类对自然环境的破坏也开始了。越来越严重的破坏在18世纪的产业革命之后达到顶峰。现在,我们已经不得不正视这一严重的事实——正是人类那些盲目的,无休止的,不符合自然规律的活动,正在使我们失去了自己唯一的家园!我们只有认识自然,尊重自然规律,才能“战胜”自然,“战胜”就是按自然规律办事,而决不是违背。
人类破坏环境,动物却成了受害者。栖息地散失和破坏,使许多鸟类濒临灭绝,虽然人类也为此作出过努力,但形势仍然不容乐观。在鸟的保护这一方面,英国人做得比我们要好。
英国法律规定伤害鸟类是犯罪,轻则罚款,重则判刑。英国人经过长期教育,以爱鸟为美德,绝不轻易伤害野生动物,更没有小孩打鸟、掏鸟蛋的现象。伦敦一般人家并不养鸽,市内却有成千上万的鸽子,那多是在市民庇护下自生自长的野鸽
伦敦游人最多的地方,鸟类也特别活跃。在威斯敏斯特教堂、伦敦塔、白金汉宫、海德公园等宽敞的广场上,每处都汇聚着数以千计的鸽子,只要有人手提食物,它们便会竞相前来献殷勤,或亲昵地擦你的脖颈,或落在胳膊上啁啾,或在裤管下拍打翅膀,使得最吝啬的人也会抖出食物与鸟共享之。在这中间,也不乏天鹅、大雁、海鸥之流,连狡猾的精灵鬼小麻雀也模仿鸽子的样子,混迹其中,加入讨食者的队伍。所以,凡在伦敦街头拍的照片,绝对少不了鸟儿这一角色。当然,最大胆的鸽子也会登堂入室,到饭厅、厨房求食,这说明它们太饿了,而又相信这样的冒失不会招来杀身之祸。
与人类相邻的动物真可怜,家园、栖息地被毁:森林被筏毁,湖泊被污染,江河断流。撑不住的,一批批地绝种,幸存的孤影孑然,时刻生活在恐惧之中。目前世界濒危动物有5000多种,并以比自然速度快100至1000倍的速度灭亡,因此,我们一定要保护自然,保护生态环境,保护野生动物,让我们的家园更加美好!
燕子也是人类的益鸟。当秋风萧瑟、树叶飘零时,燕子成群地向南方飞去,到了第二年春暖花开、柳枝发芽的时候,它们又飞回原来生活过的地方。
“年年此时燕归来”。早在几千年前,人们就知道燕子秋去春回的飞迁规律。相传春秋时代,吴王宫中的宫女为了探求燕子迁徙的规律,曾将一只燕子的脚爪剪去,看它是否在第二年仍旧飞回原地。无独有偶,晋代有个叫傅咸的,亦用此法观测,结果这只缺爪的燕子在次年春天又飞回来。燕子一般在夜里飞迁,尤其是在风清月朗时飞得很快很高,白天则在地面休息觅食。对燕子的飞迁习性,古代的诗人曾这样描述:“昔日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在农业生产中,燕子的飞迁规律还被作为一种农事活动的物候。
燕子捕捉昆虫十分勤快,特别是在幼燕孵出来后,雌燕和雄燕每天飞回的次数多达五六百次,直至几个月后,幼燕长大能完全独立生活为止。
与人类关系较密切的鸟类有鹰、鸽子、鸬鹚等。
鹰的种类有老鹰、苍鹰、雀鹰等,它们的嘴弯曲而尖锐,四趾钩爪锐利,性极凶猛。它们能凌云翱翔,扶摇直上,搏击长空,俯冲疾降,而无可争议成为“空中之王”。鹰能在二三千米的高空上辨认地面上活动的兔子和鼠,从高空向地面疾降的时速可达300—400千米。如果在下坠过程中发现猎物,它便会张开浑身羽毛以缓冲减速,再一个鹞子翻身,将猎物抓住。正因为鹰具有敏锐的眼睛和高超的捕猎本领,故很早时候就被猎人们训练成猎鹰,以帮助打猎。
鸽子也有一双“神目”,它能发现翱翔天外的雄鹰,还能辨别出鹰隼是吃腐尸的,还是捕猎活食的。它能飞离居巢很远,一朝归来又能从众多鸟巢中认出自己的旧巢,还能在成群的鸽子里,唤出自己的“情侣”。原来鸽眼有成百万根密集的神经纤维,视网膜内有百多万个神经元,能完成复杂的特殊功能,如检测出图像的基本原素点边角,发现定向运动,鉴定颜色强度等。
人类很早就懂得用鸽子来传递信息。据载,我国古代出塞的军人常用“飞奴”传书,这“飞奴”即是信鸽;波斯商人远航时,放飞鸽子向家中报平安;19世纪90年代,新西兰曾用鸽来投递信件,称为“鸽子邮政”。
信鸽还广泛运用在军事上,在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就有数以万计的信鸽为传递军事情报立下了功勋。在布鲁塞尔城中心的纪念碑上,就塑着一尊手托着一只鸽子的妇女像,这是为纪念二次大战中在保卫比利时的战斗作出通讯贡献的鸽子。除了军事通讯外,鸽子还被训练为“侦察兵”,用于侦察布雷区和军事目标,甚至去控制导弹的发射,充当飞行间谍。美国中央情报局就曾用鸽子做间谍工作,让鸽子尾随激光导向,把微型炸弹和窃听器,出人不意地附着在对方指挥官住宅的窗口或乘坐的汽车上。一些国家训练的军鸽还能识别隐蔽下的敌方军队或军事设施,并通过随身携带的无线电方向指示器,将地点、方向等情报信号传送回去。如今鸽子已成为和平的标志,在一些城市的广场上,都可以看到成千上百的鸽子。
鸬鹚是一种水鸟,因全身羽毛乌黑被人们称为“水老鸦”、“墨鸦”。鸬鹚的钩嘴强大有力,4个脚趾之间有一个完全的蹼膜,便于水中划游。它冬天不怕冷,夏天不怕热。它捕鱼的本领极高,敏锐的眼睛能看到10米以内水下游动的鱼儿,并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潜水追捕,吞食鱼儿,所以它也被称为“鱼鹰”,被渔民驯养用来捕鱼。鸬鹚的食道前端长着一个膨大的喉囊,可用来贮藏在潜水中捕捉到的鱼儿,因此渔民在它的脖子上套上绳圈,不让它把鱼儿咽下去,待到它脖子上胀得鼓鼓时,用竹竿钩住它脚上的绳圈,拉上船舷,从它脖子里倒出鱼儿,之后再抛进水里捕鱼。
一只鸬鹚通常每年可捕鱼500公斤,但自己也要吃掉相当数量的鱼,一个地方要是鸬鹚群集,势必给渔业资源带来损害。如今,用鸬鹚来捕鱼在我国已少见了。
白鹤是一种硕大的候鸟,身高大约有16米左右。当我们进入湖区,它们就站立在浅浅的滩头,在离我们十米左右地方觅食。能够在这么近的距离内,数百只白鹤一下子呈现在面前,这种机会在全世界只是有鄱阳湖才有。白鹤身体洁白而修长,加上它那两条长长的美腿,人们送给它一个美称:修女鹤。这种名贵的鹤,一生大部分时间都在远征中度过,每年10月当西伯利亚感到寒意来临时,它们便从那里往南飞,飞过中国东北的扎龙,然后继续往南飞,就这样风尘仆仆飞过半个地球,飞到鄱阳湖落下来安营扎寨。一直到第二年的3月里的某一天,所有在鄱阳湖里过冬的两千九百多只白鹤,集中在某一处湖滨“开大会”,推举生产“总领头鹤”和“各分队领头鹤”,然后分批起飞,盘旋着、鸣叫着告别鄱阳湖,开始了返回西伯利亚的又一次漫长的飞行。就是这样,这种美鸟一生都在不停地飞啊飞啊,南来北往,鄱阳湖和西伯利亚是它们一南一北两个家园。
西伯利亚是白鹤的产卵地,据说一个白鹤一次只产两枚卵,当两只小鹤出生一段时间之后,大鹤就逼迫两只小白鹤自相争斗,最后只剩一个更加强壮的小鹤生存下来。这种方式虽然残酷,但却是白鹤生存的必需手段,因为在四个月之后,它们又将在大鹤的率领下,在寒流到来之前离开西伯利亚,飞越千山万水到中国的鄱阳湖来过冬,没有强壮的体魄,幼鹤是无法完成这次漫长的飞翔。也许正是这种残酷的选择,使白鹤几乎和人类一样强健和长寿,它的平均寿命达到65岁左右。
在野生动物中,白鹤是离人类最远、最难看到的鸟类。在俄罗斯和日本,科学家们只发现过三五只在一起的白鹤。当80年代初,人们发现在中国的鄱阳湖里竟然有上千只白鹤集体过冬,几乎没有人敢相信,都认为中国人没见过白鹤而张冠李戴,把鹭类错当成白鹤了。等到国际野生动物基金会的专家们来到鄱阳湖时,自己都惊呆了:两千九百多只白鹤在鄱阳湖岸边一线排开,远远望去一大片低垂白云!他们感叹到:这是上帝赐给中国人的第二道长城!据考证,汇聚在鄱阳湖里过冬的白鹤占全世界白鹤总数的98%。
白鹤和所有候鸟一样,它们的家园都是固定的,一旦南方家园或者北方家园失去了,它们就无法迁徙了,适合它们生存的环境就不存在了,最终这种候鸟的种群就会灭绝,万劫不复!
远征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鄱阳湖区的老百姓自古以来就有夏天捕鱼、冬天捕鸟的传统,虽然贫穷,但大自然所提供的鱼和鸟总是如期而至。在过去由于湖区人烟稀少,鱼类、鸟类和人类在鄱阳湖区,总体上处在一种平衡的食物链关系中。
但是情况到了80年代开始严重起来,鄱阳湖区的人口急剧膨胀,原来人口稀疏的湖滩上,现在盖满了房子,众多的人口对鱼和鸟的需求也急剧上升。还有一种更可怕情况,就是东南沿海地区食用野生动物的习惯,开始成为鄱阳湖区老百姓生财的希望,于是大量狂捕滥杀候鸟的现象在鄱阳湖发生了,猎杀、网捕、投毒等各种赶尽杀绝候鸟的方法都出现了。狂捕滥杀的后果,使得每年来这里过冬的候鸟如天鹅、白额鹤等,数量急剧减少,往往来时遮天蔽日,走时稀稀疏疏。鄱阳湖过去平衡的食物链已经不复存在,鸟的数量越来越少,惟有一种东西越来越多、越来越大,那就是人和人的欲望。
我们带着一种探险的心理来到鄱阳湖,满脑子想的是如何躲避捕猎者的枪弹和陷阱。可是我们来到鄱阳湖一瞧,满不是那么回事,这里一幅和平景象,候鸟悠然飞翔,百姓悠然捕鱼,尽管湖里已经没有什么鱼可捕了。原先风闻的种种惨状:许多小饭馆里可以吃到天鹅肉,市场上公开出售被枪杀的候鸟,鄱阳湖日日夜夜枪声不断……并没有出现在我们的视野里。当地一位乡村小学老师悄悄提醒我们:“现在捕杀候鸟都是偷偷地干,像你们这样大摇大摆进来拍摄,什么也拍不着。”原来自从鄱阳湖建立了候鸟保护区后,捕杀活动已经转入了地下。再说湖区面积辽阔、芦苇无边,盲目闯到里面去找捕杀和贩卖候鸟的人,如同大海捞针!
鄱阳湖区方圆5000公里,周围有十三个县市,面对一望无际的湖滩和芦苇,我们依靠谁去寻找捕鸟者?当地政府一般都在推诿,他们既不愿意承认有人在自己的地盘上捕杀候鸟,更不知道哪个村、哪片芦苇里有人在撒网投毒。当时,我们能依靠的只有一个小得可怜的候鸟保护区工作站,这个工作站由于长年经费不足,闹得工作人员家家养猪聊以维持生计。
据保护区工作站透露,过去几年中捕杀候鸟最严重的地方是鄱阳湖东岸的余干县和波阳县。这两个县在工作站的对面,本来乘船可以直达,但那几日湖面上正刮大风,只好改乘汽车。这就意味着我们要乘车绕着鄱阳湖整整转一圈,穿越十三个县市,最后再绕回工作站。
在一个刮大风的早晨,我们开始了沿鄱阳湖的远征,这是我来到《焦点访谈》之后最为艰苦的一次采访,一次漫无边际的找不到目标的远征。
吃过一个个餐馆,不见天鹅肉;走过一个个市场,不见卖候鸟的,甚至连卖野鸭子的也看不见。在沿途,听到许多农民不断地告诉我们:湖边经常有杀天鹅、大雁的人,但你们肯定找不到。在余干县,我们还遇到一次尴尬,有个农民悄悄地告诉说:“现在好多人都知道你俩是记者,昨晚你们在餐馆吃饭,进门就说要吃天鹅肉,谁敢卖给你们?今天全县城的馆子都不敢卖野物了。”
为了不暴露身份,我们加快了走乡过县的速度。来到波阳县时,我们早早就躲藏到了县委招待所住下。第二天一大早,我们带上偷拍器直奔农贸市场。几天来我们已经有了一些经验,每到一个县,只有当地农贸市场上见不到出售候鸟,要么是走漏了风声,要么是候鸟已经通过地下渠道贩运到广东一带,你在当地的市场和餐馆肯定什么也找不到。
那天被大风刮跑了的太阳又出现了,我们的运气也来了。一进波阳县的农贸市场,在最显眼的地方就看见有人挑着一担已拔掉羽毛的大雁在公开叫卖!带路的小李在我身边紧张得直哆嗦,一再小声叮嘱:千万别暴露,此地民风粗野,会把你的骨头打碎!
我们开始跟这些贩卖候鸟的人玩起了“猫腻”。开始时,先将他们挂在扁担上的两只拔掉羽毛的白额鹤买下(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价钱实在便宜:一百三十元。此间由于我们忘记了小李的叮嘱,一激动问话太多,曾一度引起对方的怀疑。加上摄像张雪峰身上的偷拍器又露出了马脚,一段电线从袖口处掉了出来。对方立刻警觉地问:“你们是不是记者?”我赶快解释说:“他有心脏病,随身带着心脏起搏器,可别吓着他,不然会出人命。”张雪峰也马上哼哼起来,说话声音微弱了许多,弄得那伙贩子赶紧离他远远的。后来,当我们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后,才打消了对方的疑心,并告诉我们楼上还有,要不要?上楼一看,天啊,几百只候鸟摆满了一地,正在屠宰、拔毛!我们这会儿沉住了气,装着很气派的样子说:“全要了,我们用汽车统统拉到广州去,你们还有没有?”他们说:“还有,跟我们走!”于是我们又跟这伙人转出了市场,走了半天,来到沿湖的一个小村子,在一家农户又看到了两只鼓鼓的麻袋,打开一看全是百额雁!
天鹅之死
不虚此行,总算拍到了贩卖候鸟的蛛丝马迹,鄱阳湖一带捕杀候鸟的活动终于露出端倪。后来的暗访变得越来越顺利,各种情报纷至沓来。我们在保护区工作站的配合下,甚至拍摄到了用“天网”捕杀候鸟的现场。
所谓天网恢恢,疏而不漏,我这次真的见识了。与鱼网不同的是,天网是用竹竿支在岸上的,一张天网大约高三至四米,宽十五至二十米。在鄱阳湖的滩涂上,许多地方天网成片,绵绵几公里,一张天网接着一张天网。候鸟们只要在此歇脚,即使躲过前面的天网,也躲不过后头一张一张数不尽的天网,必死无疑。
天网是用很细的透明尼龙丝做成的,我走到离网只有一米距离时,如果不注意两边的竹竿,凭我15的视力都很难发现面前的大网!可想而知!鸟儿在快速飞翔中,怎能躲得过去?
发现了天网,唯一的办法就是把所有的天网拆下来,集中焚烧。焚烧的场面很壮观!成堆的天网能燃起七八米高的火焰,天空中有盘旋着的候鸟,你会觉得很解气!但遗憾的是,撒天网的人总是抓不着。因为在辽阔的滩涂上,我们只要一出现,哪怕离捕鸟人还有几公里远,他一眼就能够发现我们,撒腿就跑,根本就追不上他。在滩涂地上,捕鸟人跑起来体轻如燕,而我们却喘着粗气,步履艰难!最后只能把万丈怒火发泄在焚烧天网上!
在采访即将结束又遇到了一次突发事件。当我们在保护区准备返回时,突然又得到当地群众的举报:新建县水上公安局的院子里,此时关押了不少天鹅、大雁,速去!
听完电话,我还是一头雾水,到底是公安局抓住了捕天鹅的人?还是公安自己抓捕天鹅?不过很巧,当时我们正在新建县的地盘上,于是就按图索骥,直闯新建县水上公安局。到了公安局才打开疑团,原来这个公安局几天前路查时,抓到了一个捕杀、贩运天鹅的团伙,一下子缴获了活的、死的一大批天鹅,目前全都存放在公安局内。
在公安局的院子里,我们首先见到了活着的天鹅,那是几只小天鹅,但个头比家鹅还要大出许多,活蹦乱跳,一副野性。第一次如此亲近天鹅,它们有一米多高,我们甚至可以直接用手抚摸它们。因为是幼年天鹅,它们身上的羽毛还呈浅灰色,据说到了成年后,羽毛将变得如白如雪。最惨不忍睹的,旁边已经堆放了一批被射杀的成年天鹅,有的并且已经被人拔掉了羽毛,用盐进行了腌制!这些死去的天鹅里,大概就有那几只小天鹅的父母。
在鄱阳湖区住了七八天,奔波了上千公里,虽然抓住了几个触目惊心的现场,但这几起捕杀候鸟的案件,相对于整个鄱阳湖区的捕杀活动来说,根本就是九牛一毛。据当地野生动物保护部门最保守的估计,鄱阳湖区每年冬天捕杀的天鹅、大雁绝对在数千只以上。一只活天鹅贩运到广东能卖两千多元,一只活大雁可卖六百多元,而一只活的白鹤走私到境外可卖到三万美金。
有人说用不了四五年,人们的贪婪将会把鄱阳湖里过冬的天鹅、大雁等都统统杀光,到那时,这些候鸟或者迁徙他乡勉强维持种群存活,或者因家园丧失而种群灭绝。通过鄱阳湖之行,我倒觉得对任何生命都不应该那么悲观,候鸟们几千年来南来北往,一直在寻找着、选择着地球上欢迎它们的地方,鄱阳湖肯定不是他们最后的乐园。而人类,也在一次次从蒙昧中苏醒,我们现在明白了:地球不仅仅是人类的家园,如果地球上其它生命纷纷消失了,人类不可能孤单地存在。
对于校方噪音驱鹭的做法,"宁大"一些师生表示理解,认为这是迫不得已的举措,但也有不同的声音进行评说,甚至予以激烈反对。
校文学院的汪老师从读书到留校任教已有10来年了,他说,我是看着白鹭与学校一起成长的,可以讲,白鹭已是学校的一个象征、一道风景线,许多同学对白鹭有着深厚的感情,现在学校要驱赶白鹭,从道理讲我们都能理解,但感情仍觉得难以接受。同学们说白鹭太可怜了,好不容易在我们"宁大"安个窝,现在又要被赶走了。汪老师说,在对待白鹭问题上,我们能否做得更宽容些、委婉些。至少,大家这样关心白鹭,我们可以发动全校师生进行讨论,想办法,让白鹭离开"宁大"也不要像现在这样太伤心绝情。
校报学生记者团的杨红玉同学正在采访大家对驱鹭事件的反应,她说,这些日子以来,学校白鹭少了,但我们心老是沉甸甸的,我们在为白鹭的命运担忧,我们"宁大"四周缺少青山绿林,白鹭离开后有什么地方可以休憩安新家呢?她还说,现在正是白鹭的繁殖季节,鸟儿顶着噪声使劲地筑巢、生蛋、孵养后代,这种顽强的生命力真是令人感动。白鹭是万里迢迢投奔我们校园,我们却硬着心肠要将它们一家老小都赶走,我们真是于心不忍,有些女同学掉了眼泪。
"宁大"生命科学系的叶晖俊同学是驱鸟行动的坚定反对派之一。他说,鹭鸟是受国家保护的候鸟,鹭鸟每年从南方越冬回来,数量已经比离开时有所减少,我们在它繁殖的时驱赶,让其无法生存,这是对白鹭的"种族屠杀"。他认为,用噪声驱鸟说起来似乎比较慈善、人道,其实也是很残忍的。他说,自从学校播放噪音、燃放鞭炮驱赶白鹭后,他看到那些鸟儿昼夜在学校上空盘旋、悲鸣,其惨状让人感到刺心的痛。我们人类作为地球上的万物之灵,为何就不能有一些恻隐之心,给予同情宽容,收留他们呢?
对于学校白鹭太多、影响环境的实际情况,小叶说,这些可以请专家来会诊,一起研究想想更好的办法,帮助鹭群合理疏散迁移,而不是简单地一赶了之。小叶今年已是大三了,从1999年起入学,就看着白鹭一批批过来,他说,鹭鸟数量是好几年才发展成这样规模的,现在一下要赶走,它们能到哪里找到合适的家呢?至于学校提出鸟粪造成杉树死亡,小叶表示问题不难解决,只要学校能花些力气,包括发动同学及时清理鸟粪,人与白鹭是可以和平共处的。
记者在学生网站看到了一只贴子"白鹭的求救信",信上说,白鹭是我们熟悉的朋友,漂亮、美丽、性情温和,现居住我们校园树林筑巢繁殖,有的白鹭产了卵,有的小白鹭已孵化出来了,现在它们受到噪音驱赶,小白鹭的父母不忍离去,它们苦苦挣扎,苦苦哀求,有谁来救救这些美丽可爱的天使呢!
法学院的卢老师则从学校教育角度,谈了对驱鹭事件的看法。她说,我们是在培养引导学生要有人文关怀意识,对大自然要有亲近博爱的情怀,要学会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尤其要学会尊重、爱护、保护弱小生命。现在我们人与白鹭的矛盾,人无疑是强者,驱赶它们也有许多理由,但在行动中如果伤害了鸟儿,其带来的负面效应,应值得决策层认真考虑。
在采访中,还有一些老师提出,"劝君莫打三春鸟",是千百年来的古训,仲春正是鸟儿繁殖季节,现在开展"驱鹭行动",在时机上也值得探讨。他们表示,不少学生提出要保护白鹭,宁可自己克服困难,不要伤害小鸟的建议、呼吁,表现出作为现代学子的良好素养,其爱心与善良,对我们教师也是一个教育和触动。
着眼大生态 营建鸟乐园
作为鸟类主管部门林业局的专家、宁波市森林病虫防治站副站长,来燕学高级工程师的见解,似乎带有更多权威性和理性分析的色彩。
去年7月间,来燕学曾应邀到宁波大学对水杉树死亡进行会诊,他认为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杉树过密,影响了采光等生长发育;二是去年梅季雨水偏多,树林地洼地积水造成根系腐烂;三是林子内有污水渗漏,产生一定危害;四是不排除鸟粪影响,因鸟粪中有微生物、细菌,会损害树木生长。因此,来燕学说,宁大杉木林死亡不是单一因素,而是诸多内在和外来因素产生合力,导致这个结局,全部怪罪鹭鸟,似乎也有失公允。根据专家的意见,宁波大学对杉树林采取了消毒杀菌,开沟排水等措施,并进行树木有序疏散通风透光,状况得到了明显改善。
至于校园内的白鹭是留还是驱的问题,来燕学说,我们先要研究"宁大"为何会形成这样庞大的鹭群。宁波大学地处甬江岸畔,周边是宽广的农田,江水和农田的鱼虾螺丝小生物是鹭鸟的主要食物,但这一带只有宁大有成片的树林,白鹭是群居鸟类,于是就集聚于此越聚越多。
其实树林并非是鹭鸟最佳的落户地,来燕学说,以前甬江两岸滩涂有成片的芦苇荡,我们叫湿地,湿地才是鹭鸟最好的居处。可惜现在这样的芦苇荡已消失多年了。因此,今天我们来讨论鹭鸟,首先是应该给它们培育建设适合鹭鸟生存的生态大环境。来燕学说,在宁波这样湿润丰腴的沃土,种些芦苇、树林并不难,三五年就可绿荫成片了。只要周围大环境建设好了,白鹭有了适宜栖居的生态乐园,它们何苦赖在学校弹丸之地不肯走呢?
宁波市林业局主管野生动物保护的副局长袁进称,这些年来,我们提出要加快建设现代园林化城市,园林城市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人与自然要合谐相处。现在,鹭鸟来了,它们愿意做人类的亲密伙伴,那么我们怎么办?是善待宽容它们,想方设法与鸟儿和平共处,还是嫌麻烦费事,将它们赶走图个清净省心,这对我们城市建设管理的理念也是一个课题和挑战。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