粽子茶端午节的最佳礼品

粽子茶端午节的最佳礼品,第1张

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等,已经为中国国家法定节假日之一,并已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端午节有吃粽子、喝雄黄酒,赛龙舟等习俗,不同地方的习俗可能有所不同,小菜哥是南方人,最熟悉的就是赛龙舟和吃粽子 。

  赛龙舟我只看过,没有参与过,太具体的也讲不出来,就讲讲大家都熟悉、吃过的粽子吧,端午都会吃上飘香的粽子,才觉得是有过节的氛围。

  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棕子里面的馅有火腿、鲜肉、香肠,听说连包鲍鱼龙虾的都有,我是没吃过。棕子虽好吃,但是粽子的热量高,有点太过油腻,吃的过多不容易消化,会增加胃肠道的负担。

  怎样才能解决这个问题呢?南方有个习俗:端午节吃粽子,一口粽子一口温茶,茶有助于消化和解出油腻,但吃粽子的时候喝什么样的茶能达到事半功倍效果呢? 小菜哥为你推荐几款:

  1、红茶

  红茶是全发酵茶,红茶中的茶多酚氧化物对胃的刺激小,而且还具有促进消化的作用,还能降脂减肥,吃粽子时可以配红茶喝,它能起到解腻促消化的作用。

  2、绿茶

  我们日常最常饮用的应该就是绿茶,绿茶它具有清热降火、消食解腻、利尿的功效,特别适合夏天喝,吃粽子时喝绿茶同样也可以起到解腻促消化的作用。

  3、菊花茶、山楂茶

  有些粽子比较油腻,比如猪肉、火腿等,这些肉粽子吃下去更容易消化不良,而且很容易觉得腻,这个时候配些菊花茶、山楂茶可以起到解腻的作用,还能预防肝火。

  以上三种茶都是生活中常见的,所以端午节吃粽子的时候能适当搭配饮用,但需要注意的是,吃粽子时最好不要喝冷茶冷饮,因为这样会导致滞胀,加重肠胃负担。

另类吃法一、喝热茶解腻

粽子因为多油,多吃容易腻,而且糯米又是不容易消化的食物,因此粽子吃多了会容易让人感觉到腻,食滞。不同的粽子配不同的茶,下面来看看粽子配茶的方法。

咸粽

咸味的粽子如椒盐、蛋黄等可配乌龙茶,因为乌龙茶是半发酵茶,能衬出咸甜口味的幽远口感。

白粽

如果你吃白粽子,可以搭配喝喝玫瑰花茶,它有一股淡淡的清香,还能调理血液循环,十分宜人。

肉粽

如果吃特别油的粽子,如鲜肉、火腿、香肠等,相配的茶有普洱茶、菊花茶。它们可以去除口感上的油腻。

甜粽

清淡的绿茶和薄荷茶能增进葡萄糖的代谢,不让过多的糖分停留在体内。这两种茶属寒性,适合燥热的甜腻粽。

同时,吃粽子的时候不要喝冷饮,喝冷的东西更容易让糯米凝固,更不易消化,让人感觉到滞胀。

另类吃法二、吃粽子配炼奶

东莞的枧水粽外皮清淡无味,许多人喜欢在上面蘸些蜜糖吃,不过东莞的蓝**告诉记者,她喜欢用炼奶来配粽子吃。把粽子切成块后,蘸上炼奶,既不容易腻,又可以让清淡的粽子变得有味道。

蓝**说,粽子要选用枧水粽,如果选用的是咸粽,又甜又咸的味道吃多了容易让人感觉到腻。蓝**说,这种吃粽子的方法容易让人联想到西式的餐点,这种中西结合的方式是她吃粽子时最喜欢的。

另类吃法三、红烧排骨粽子

一直以来粽子大多是被作为主食或甜品食用的,那么您想到过要将它做成菜吗?有达人就创意出了一款“红烧排骨粽子”,将排骨和粽子来了个新搭配。具体做法是,先将粽子煮熟后晾凉,切成大小合适的块状,煎成金**,再将焯过水的排骨炒香,与熬成金**的冰糖和葱段、姜片一起入锅炒,并加入料酒、生抽等配料炒匀,放入适量的开水焖烂,当焖至汤水浓时将煎好的粽子一起炒匀,装盘时撒上葱花和芝麻即可。在红烧排骨中加入煎过的粽子,既有红烧排骨的香浓,又有粽子的软糯,而且沾满红烧肉汁的粽子又香又黏特别好吃,绝对会为端午节的餐桌带来惊喜。

另类吃法四、蛋皮煎粽块

外面一层是薄薄的蛋皮,里面则是切成块的粽子,咬下去外面香脆,里面酥软,而且有着浓浓的粽子香味,这样的粽子像一道点心,更像一道菜。

一位刘先生介绍,可以把粽子做成一道菜式,大家一起分着吃,每人一块,在品尝粽子的美味的同时,也不容易感觉到油腻。这种粽子的制作方法很简单,就是把粽子切成块,然后在锅里摊开蛋皮煎好,把粽子放进去,包起来一起煎,这样就可以达到外脆内软的效果了,这样的粽子放在老远就能闻到香味。

另类吃法五、莞香茶叶助消化

除了一般的红茶,一种东莞土生土长的茶叶也利于人们在吃粽子时品尝,可以起到助消化去暑的作用。这种莞香茶叶更像一种中药,是东莞老中医刘石坚推荐的一款茶叶。

这种莞香茶叶是大岭山上一种野生的小灌木,一米多高,叶子摘下来后晒干,再加工就成了茶叶,有解暑、清热解毒、消食、降血脂、降火等作用,在吃粽子的时候配上它,有助于消化。

茶叶放进水里泡开后,有着淡淡的**,拿近来闻,有一种带点酸带点甜的山楂味道,有一种提神的感觉,喝进口里,淡淡的,刚好冲淡粽子的味道。花园粥城黎平介绍,这种茶叶在很久以前就有人喝了,它满山遍野地长在大岭山的山上,许多人会把它砍回来当柴烧,而一些人则会拿来泡茶喝,在盛夏的时候可起到解暑助消化的作用。

另类吃法六、天妇罗炸粽 沾面粉炸

一听名字,就知道融合了日式做法,日式中造。天妇罗是日本炸物,大厨明哥说,看到别人炸虾炸蔬菜,他就想着不如试试炸粽,适应这个季节。煎炸物的最高境界是肥而不腻,这个很考师傅。因为糯米糖分比较大,很容易粘在一起,然后炸糊掉,但这款天妇罗炸粽一点焦的痕迹都没有。一般炸物都比较香,但会油腻,不过吃天妇罗炸粽不会,外脆内嫩的,挺新鲜的口感,原来外面用了一层面粉做的脆浆,作用就是吸油。据说一推出,无论是老人家还是年轻人,就算想减肥的美女都忍不住会去吃,因为色香味俱全。

1、吃粽子配一碗清淡的蔬菜汤,如冬瓜、竹笋、丝瓜汤等能帮助消化。之后在搭配一些口感清爽的菜品,如松菇芦笋、凉拌苦瓜、香菇炒油菜等,以减轻肠胃压力,避免消化不良。吃完粽子后,可以喝一杯清茶。

2、有些粽子,比如肉粽,比较油腻,吃完后慢慢品一杯清茶可以降低油腻感,有利于身体健康。吃粽子喝点热红茶可以起到很好的解腻消滞作用,但不能配冷饮,因为那容易让糯米凝固,更不易消化。

1、吃粽子

粽子古称“角黍”,传说是为祭投江的屈原而发明的,真正有文字记载的粽子见于晋周处的《风土记》;而流传有序,历史最悠久的粽子则是西安的蜂蜜凉粽子,载于唐韦巨源《食谱》。

总体上说,各地人民过端午节的习俗大同小异,而端午节吃粽子,古往今来,中国各地都一样。如今的粽子更是多种多样,璀璨纷呈。现今各地的粽子,一般都用箬壳包糯米,但内含的花色则根据各地特产和风俗而定。将粽子加热后再吃,既安全卫生,又减轻消化负担。

2、吃“五黄”

江浙一带有端午节吃“五黄”的习俗。五黄指黄瓜、黄鳝、黄鱼、高邮的鸭蛋黄、雄黄酒。此外浙北端午节还有吃豆腐的习俗。

3、吃茶蛋

江西南昌地区,端午节要煮茶蛋和盐水蛋吃。蛋有鸡蛋、鸭蛋、鹅蛋。蛋壳涂上红色,用五颜六色的网袋装着,挂在小孩子的脖子上,意为祝福孩子逢凶化吉,平安无事。

4、喝雄黄酒

端午饮雄黄酒的习俗,从前在长江流域地区极为盛行。古语曾说 “饮了雄黄酒,病魔都远走。” 雄黄是一种矿物质,俗称“鸡冠石”,其主要成分是硫化砷,并含有汞,有毒。很多人在端午节饮雄黄酒,但由于雄黄的主要成分是二硫化砷,遇热后可分解为毒性很强的砒霜,因此不建议内服;一般只是在白酒或自酿的黄酒里加入微量雄黄而成,无纯饮的。

一般雄黄酒有杀菌驱虫解五毒的功效,中医还用来治皮肤病。未到喝酒年龄的小孩子,大人则给他们的额头、耳鼻、手足心等处涂抹上雄黄酒,意在消毒防病,虫豸不叮。

5、吃油糕

端午节当天除了吃粽子,还要吃油糕。油糕要用和好的烫油面,包上白糖、黄桂、玫瑰、核桃仁、猪油做成的馅,下油锅炸。表皮松泡,馅心甜美,外形美观。

6、吃大蒜蛋

河南、浙江等省农村每逢端午节这天,家里的主妇起得特别早,将事先准备好的大蒜和鸡蛋放在一起煮,供一家人早餐食用。有的地方,还在煮大蒜和鸡蛋时放几片艾叶。早餐食大蒜、鸡蛋、烙油馍,这种食法据说可避“五毒”,有益健康。

7、吃煎堆

福建晋江地区,端午节家家户户还要吃“煎堆”。所谓煎堆,就是用面粉、米粉或番薯粉和其他配料调成浓糊状,下油锅煎成一大片。相传古时闽南一带在端午节之前是雨季,阴雨连绵不止,民间说天公穿了洞,要“补天”。端午节吃了“煎堆”后雨便止了,人们说把天补好了。这种食俗由此而来。

8、采茶、制凉茶

北方一些地区,喜于端午采嫩树叶、野菜叶蒸晾,制成茶叶。广东潮州一带,人们去郊外山野采草药,熬凉茶喝。这对健康也有好处。

9、糖枣糯米饭

端午节,纳西族要吃糖枣糯米饭。糯米饭能温补脾肺、补虚寒,而且糯米会有糯米素,含有不少的维生素,大量的磷质、钙质、铁质、蛋白质及脂肪,更加会增加人体血液中的血。所以要特别注意,有糖尿病的人不宜进食。

10、吃臊子面

陕西人在端午节当天是一定要吃哨子面的。臊子面是陕西的风味小吃,品种多达数十种,其中以岐山臊子面享誉最盛。臊子面的特点是面条细长,厚薄均匀,臊子鲜香,面汤油光红润。而岐山臊子面乡土风味尤为浓厚,它具有薄、筋、光、汪、酸、辣、香等特色,吃口柔韧滑爽。

11、吃叶子饽

叶子饽,是玉林人的节日食品尤其在端午和重阳这两节属必不可少的美食。关于叶子饽的传说有很多已不可考有一点可以确定的是历史颇久远。到了后来叶子饽渐渐演变成玉林当地一种大众化的地方传统特色小吃。

12、吃打糕

端午节是吉林省延边朝鲜族人民隆重的节日。这一天最有代表性的食品是清香的打糕。打糕,就是将艾蒿与糯米饭,放置于独木凿成的大木槽里,用长柄木棰打制而成的米糕。这种食品很有民族特色,又可增添节日的气氛。

13、吃艾馍馍

不少地方过端午节时还用米粉或面粉发酵与艾蒿一起蒸馍馍。艾中含有多种挥发油,具有芳香气味,可驱虫杀菌,对多种细菌及某些皮肤真菌有抑制作用,所以古代在端午除病驱瘟,无论食还是用,艾均必不可少。

14、吃面扇子

甘肃省民勤县一带,端午节这天都蒸“面扇子”。面扇子用发面蒸制,呈扇形,有5层。每层撒上碾细的熟胡椒粉,表面捏成各种花纹,染上颜色,十分好看。这种食俗据说是由端午节制扇、卖扇、赠扇的风俗演变而来的。

15、吃薄饼

在温州地区,端午节家家还有吃薄饼的习俗。薄饼是采用精白面粉调成糊状,在又大又平的铁煎锅中,烤成一张张形似圆月,薄如绢帛的半透明饼,然后用绿豆芽、韭菜、肉丝、蛋丝、香菇等作馅,卷成圆筒状,一口咬去,可品尝到多种味道。

16、吃桃、茄子及菜豆

四川俗传端午吃桃、茄子及菜豆,猜疑保健、长寿。俗话说:食茄吃到会摇,吃豆吃到老老“。苗栗地区的客家人过端午,同样吃茄子及长豆、桃李等。但这些食物所象征的意义则或者南人有别。吃子就算是取其长之意,吃李子则代表子孙繁殖,有人而且认为猜疑抗御中暑。吃长豆是为不被蛇咬(因长豆形态就像蛇)。吃茄子则可抗御蚊子咬(茄子客语叫做吊菜”,而咬“,土音为ㄉ一ㄠ”,取其谐音)。

每年五月初五为端午节,因农历五月正是仲夏疫病流行的季节,蚊蝇孳生,百虫活跃,也被称为“恶月”或“百毒月”,所以在古代,端午节也是全民防疫祛病、避瘟驱毒、祈求健康长寿的“卫生节”。“端午节的传统习俗比如吃粽子,挂菖蒲、蒿草、艾叶,喝雄黄酒、五加酒……几乎每个习俗里都可以找到健康根源。”,下面我们就解读一下端午饮食文化中蕴含的健康密码。 端午美食之粽子:开胃健脾 每年到端午节这一天,人们都有吃粽子的习俗。相传它起源于纪念爱国诗人屈原五月初五投汨罗江殉国,以寄托对这位爱国诗人的哀思。久而久之,便形成了国人到五月初五食粽子的习俗。 传统粽子的主料为糯米和苇叶。按“本草”中的药性分析,糯米味甘性平,入脾、胃、肺经,有益气健脾、开胃消食的作用。而苇叶具有清热生津、除烦止渴的功能,经过长时间的蒸煮,苇叶内的有效成分可与内馅部分的营养融为一体,相得益彰。据了解,端午节后,气候一下子变得潮热难耐,人们普遍会有“浮火”,食欲不佳,此时吃粽子,是适应时节的需求,确实是药食同源的解暑良“药”。 端午美食之艾糕:健脾利湿 说端午不得不话艾草。中国自古就有端午“悬艾人,戴艾虎,饮艾酒,食艾糕,熏艾叶”的民俗。我国最早的医书《五十二病方》中记载,艾叶味苦辛,性温,归肝、脾、肾经,具有清热解毒、除湿止痒等作用。至今还有“家有三年艾,郎中不用来”的谚语。新鲜艾叶做成的艾叶糕对祛除暑热、健脾利湿非常有好处。 端午美食之咸鸭蛋:滋阴清肺 端午节除了纪念屈原外还要避五毒,即蛇、蜈蚣、蜘蛛、壁虎和蝎子,民间用五种红色的菜象征这五毒的血,吃着这些菜的时候,就会把五毒吓跑了,也就是吃五红,分别是烤鸭、苋菜、咸鸭蛋、龙虾、雄黄酒。与五红类似,江南民间端午节还有吃五黄的食俗。五黄指黄鳝、黄鱼、黄瓜、咸鸭蛋及雄黄酒。不管是五红还是五黄,都包括咸鸭蛋在内。 特别提醒,咸鸭蛋咸而微寒,能滋阴,清肺,可治夏季膈热,咳嗽,喉痛,齿痛,泄利等病症。同时,咸鸭蛋还能有效补充人体在夏天盐分的缺失和营养物质的消耗。 端午节之雄黄酒:杀菌解毒 俗话说“饮了雄黄酒,百病都远走”。端午前后,我国南方很多地区都已步入梅雨季节,天气条件有利于蚊蝇、害虫的活动和繁殖。而雄黄是一味解毒、杀虫的中药,内含有毒的砷盐成分,害虫闻之食之即会中毒,人涂之可以避毒。也有很多人在端午节饮雄黄酒。但彩带中医师提醒,雄黄内含砷、汞等有毒物质,遇热极易分解为三氧化二砷,有剧毒,即使小剂量服用, 也会对肝脏造成伤害。所以,一般不建议直接饮用雄黄酒。 端午节之五加酒:祛湿避邪 “五月初五采五加,酿五加酒”也是民间的习俗之一。五加即五加皮,气香味苦,五加树皮有奇香,可滋补肝肾壮筋骨。民间认为喝了五加酒,可以避难避邪。五加皮的药用主要为治疝气、腹痛、男子阳痿、小便余沥、女人腰脊痛、两脚疼等。地处潮湿的区域,特别适合在端午节喝五加酒。 古人称农历5月为“毒月”,五月初五则被称为“毒日”,这是因为农历五月天气渐热,空气中的湿热、温毒之气郁蒸,易滋生蚊虫,各种病原微生物也大量繁殖。两千多年来,端午节一直是一个全民族避瘟驱毒、祈求健康的美好节日。在我国,艾蒿、香包、雄黄酒被称为“端午三友”。按照传统习俗,在端午节,人们会在门口挂上菖蒲、蒿草、艾叶驱邪,喝雄黄酒、五加酒,吃粽子,挂香囊,以表达保持健康体魄的美好愿望。现在的端午节,一些古老习俗已经慢慢被摒弃,然而事实证明,我们的传统习俗蕴含着很多养生学问,下面就为你介绍端午习俗中的养生奥秘。 “端午三友”之艾叶、菖蒲――驱毒除瘟 民谚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节,家家户户都要将菖蒲、艾条插于门楣,悬于堂中,有的用艾叶、菖蒲烧水洗澡,并喷洒在房前屋后。 艾叶(也叫艾蒿)是一味芳香化浊的中药,有较强的驱毒除瘟作用。“家有三年艾,郎中不用来”。艾叶有温经止血,散寒止痛的功能,临床上常用来外用,如艾灸、煎水外洗等,五月艾的药效最佳。现代研究表明,艾叶含有的桉油精,具有很强的抑制微生物生长和杀灭细菌的作用,插艾草、菖蒲来消毒,可谓事半功倍。其中,熏艾草的消毒功效更大。 现代人已经很少在家门口挂艾叶、菖蒲等草本植物。对这个问题,专家说,可以采取烟熏和喷气雾剂的方法来解决。普通家庭可以选择在端午前后把门窗紧闭,然后用菖蒲、艾叶、雄黄合剂烟熏2~4小时以上,这样可起到杀菌作用。另外,还可以到商店购买杀虫驱蚊的气雾剂来达到灭害虫的目的。 “端午三友”之雄黄酒――杀虫解毒 俗话说“饮了雄黄酒,百病都远走”。端午前后,我国南方很多地区都已步入梅雨季节,天气条件有利于蚊蝇、害虫的活动和繁殖。而雄黄是一味解毒、杀虫的中药,内含有毒的砷盐成分,害虫闻之食之即会中毒,人涂之可以避毒。也有很多人在端午节饮雄黄酒,但由于雄黄的主要成分是二硫化砷,遇热后可分解为毒性很强的砒霜,因此不建议内服。 有医生表示,喝雄黄酒不仅不能驱邪、解毒,反而会引发中毒症状。雄黄内含砷、汞等有毒物质,遇热极易分解为三氧化二砷,也就是我们俗称的砒霜,有剧毒,即使小剂量服用,也会对肝脏造成伤害。轻者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重者导致中枢神经系统麻痹,意识模糊、昏迷等,甚至会致人死亡。 与其喝雄黄酒来解毒,还不如直接将其外涂在毒虫叮咬和长包长疖、生痱子的地方更有效。涂洒雄黄酒是端午节习俗之一。在端午节,将雄黄掺在酒里制成雄黄酒,甩洒在居室的墙角和床下,具有较强的灭蚊和杀虫作用。由于雄黄能从皮肤吸收,外用亦不宜大面积涂擦,以防中毒。 “端午三友”之香囊――散风驱寒 “带个香草袋,不怕五虫害”。早在两千多年前,我国民间就有佩戴香囊以避除秽恶之气的民俗,也是一种预防传染病的方法。自制端午香囊用到的中药有苍术、藿香、吴茱萸、艾叶、肉桂、砂仁、白芷,每味各两克,另外再加1克丁香。将这几味中药研细,然后放在布袋中,缝合好。可以佩戴在胸前、腰际或肚脐处,也可以把香囊挂在门口、室内或车内。这几味中药,中医认为有散风驱寒、健脾和胃、理气止痛、通九窍的功能,从而起到防病的作用。在端午时节,随身携带一个香囊,就好像是带着一个作用非凡的“空气净化器”。 健康吃法一、糖尿病人忌食粽子 很多人喜欢吃五花肉做的肉粽。专家指出,肉粽虽然蛋白含量高,却含有大量脂肪。因此高血脂病人应避免食用,可选择豆沙粽、小枣粽和八宝粽等。因为糯米升糖指数高,不管是甜粽还是肉粽糖尿病人都应避免食用。胃肠有病的人也不建议吃粽子,因为粽子不易消化,尤其吃了油腻之后再吃粽子,容易引起消化不良,肠胃不适。胃酸过多和胃溃疡的人也应当少吃。另外,中老年人和体弱者不宜多吃粽子,宜选小粽子,尤其是含有粗粮、薯类的粽子、不加油不加肉的粽子。 专家还指出,糯米温中补气,适合脾胃有病的人吃,把糯米煮粥趁热喝确实可滋养脾胃,特别有益于脾胃虚寒者;但糯米做的粽子如果放凉后再吃,或者凉后再热了吃,就难消化以致伤脾胃了。如果再加上大量动物油脂,更不是人人能够承受。另外,粽子属于主食,吃了粽子就要减少米饭、馒头、面包等主食的量,避免能量过剩,引起增肥问题。 健康吃法二、粽子最宜趁热吃 专家还提醒,吃新包出来的热粽子比较健康,不要把它放冷后再反复加热。因此最好自己动手制作,吃刚包好的热粽子。包粽子时要注意,粽叶蒸后放置一段时间颜色发暗是正常的。不要选皮色鲜绿甚至蓝绿的粽子,因为粽叶很可能是经过硫酸铜处理,安全性没有保障。 在保留上,粽子可以放在冷冻柜里速冻后长期保存,吃的时候要重新蒸透,或用微波炉化冻。存放时最好分成一次吃完的小包,用塑料袋包严实,和其他肉类等生食品分开放,避免交叉污染。 健康吃法三、吃粽子每餐别超50克(1至2个),千万别配冷饮吃 医生提醒,糯米热量偏高,每次不宜食用过多。粽子大多用糯米做成,缺乏纤维质,黏度高、不易消化。因此在做粽子时,加上一些杂粮米或红豆、薏仁、山药、芋头或红薯等,可减少肠胃负担。吃粽子配一碗清淡的蔬菜汤,如冬瓜、竹笋、丝瓜汤等能帮助消化。吃粽子喝点热红茶可以起到很好的解腻消滞作用,但不能配冷饮,因为那容易让糯米凝固,更不易消化。 健康吃法四、喝热红茶解腻 粽子因为多油,多吃容易腻,而且糯米又是不容易消化的食物,因此粽子吃多了会容易让人感觉到腻,食滞。东莞凯悦酒店大厨陈师傅介绍,热的红茶有去油腻的作用,吃粽子的同时喝点热红茶可以起到很好的解腻消滞作用。陈师傅介绍,吃粽子的时候拿红茶来配就可以了。红茶不需要特别指定哪一种,但是一定要是热的,这样才能起到很好的解腻作用。 同时,陈师傅还特别介绍,吃粽子的时候不要喝冷饮,喝冷的东西更容易让糯米凝固,更不易消化,让人感觉到滞胀。 健康吃法五、莞香茶叶助消化 除了一般的红茶,一种东莞土生土长的茶叶也利于人们在吃粽子时品尝,可以起到助消化去暑的作用。这种莞香茶叶更像一种中药,是东莞老中医刘石坚推荐的一款茶叶。 刘石坚介绍,这种莞香茶叶是大岭山上一种野生的小灌木,一米多高,叶子摘下来后晒干,再加工就成了茶叶,有解暑、清热解毒、消食、降血脂、降火等作用,在吃粽子的时候配上它,有助于消化。 茶叶放进水里泡开后,有着淡淡的**,拿近来闻,有一种带点酸带点甜的山楂味道,有一种提神的感觉,喝进口里,淡淡的,刚好冲淡粽子的味道。花园粥城黎平介绍,这种茶叶在很久以前就有人喝了,它满山遍野地长在大岭山的山上,许多人会把它砍回来当柴烧,而一些人则会拿来泡茶喝,在盛夏的时候可起到解暑助消化的作用。 健康吃法六、吃粽子配炼奶 东莞的枧水粽外皮清淡无味,许多人喜欢在上面蘸些蜜糖吃,不过东莞的蓝**告诉记者,她喜欢用炼奶来配粽子吃。把粽子切成块后,蘸上炼奶,既不容易腻,又可以让清淡的粽子变得有味道。 蓝**说,粽子要选用枧水粽,如果选用的是咸粽,又甜又咸的味道吃多了容易让人感觉到腻。蓝**说,这种吃粽子的方法容易让人联想到西式的餐点,这种中西结合的方式是她吃粽子时最喜欢的。 健康吃法七、蛋皮煎粽块 外面一层是薄薄的蛋皮,里面则是切成块的粽子,咬下去外面香脆,里面酥软,而且有着浓浓的粽子香味,这样的粽子像一道点心,更像一道菜。 南城的刘先生介绍,可以把粽子做成一道菜式,大家一起分着吃,每人一块,在品尝粽子的美味的同时,也不容易感觉到油腻。这种粽子的制作方法很简单,就是把粽子切成块,然后在锅里摊开蛋皮煎好,把粽子放进去,包起来一起煎,这样就可以达到外脆内软的效果了,这样的粽子放在老远就能闻到香味。

可以搭配豆浆、牛奶、稀饭等,胃不好的人最好少吃。而且不要空腹吃

吃粽子时喝点白开水吧

胃不好的人还是不吃的好

贪食端午粽除了会“食滞”外,还会引发慢性病!医生提醒:每年端午节前后胃肠道病人会明显增加两成左右,市民小心乐极生悲。

老人小孩不宜多吃

“吃粽子也会引发慢性病,如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粽子中糯米粘度高,难以消化,容易使消化功能差的人肚腹闷胀,有的甚至一吃就“滞”。而甜粽由于含糖分较多,容易提升人体内血糖含量,故糖尿病者不宜吃用。老人、小孩不宜多吃,因粽子易致腹泻、便秘。

贴心提醒:

1,吃粽子时最好能同时喝茶水,帮助吞咽和消化,每次少吃一点,可选择迷你粽子;

2,许多人会因粽子吃得多而肠胃不适,主要是忽略了青菜、水果的摄取,造成纤维不足,因此吃粽时应该搭配凉拌青菜、水果沙拉;

3,粽子要充分加热,煮热变软后才能吃;

4,如有胃病的人吃粽子可选白米粽,别粘糖,不要吃得太甜;

5,有胆结石、胆囊炎和胰腺炎的病人,不要吃肉粽、蛋黄粽等脂肪、蛋白过高的粽子。

另类吃法 一

喝热红茶解腻

粽子因为多油,多吃容易腻,而且糯米又是不容易消化的食物,因此粽子吃多了会容易让人感觉到腻,食滞。东莞凯悦酒店大厨陈师傅介绍,热的红茶有去油腻的作用,吃粽子的同时喝点热红茶可以起到很好的解腻消滞作用。陈师傅介绍,吃粽子的时候拿红茶来配就可以了。红茶不需要特别指定哪一种,但是一定要是热的,这样才能起到很好的解腻作用。

同时,陈师傅还特别介绍,吃粽子的时候不要喝冷饮,喝冷的东西更容易让糯米凝固,更不易消化,让人感觉到滞胀。

另类吃法 二

莞香茶叶助消化

除了一般的红茶,一种东莞土生土长的茶叶也利于人们在吃粽子时品尝,可以起到助消化去暑的作用。这种莞香茶叶更像一种中药,是东莞老中医刘石坚推荐的一款茶叶。

刘石坚介绍,这种莞香茶叶是大岭山上一种野生的小灌木,一米多高,叶子摘下来后晒干,再加工就成了茶叶,有解暑、清热解毒、消食、降血脂、降火等作用,在吃粽子的时候配上它,有助于消化。

茶叶放进水里泡开后,有着淡淡的**,拿近来闻,有一种带点酸带点甜的山楂味道,有一种提神的感觉,喝进口里,淡淡的,刚好冲淡粽子的味道。花园粥城黎平介绍,这种茶叶在很久以前就有人喝了,它满山遍野地长在大岭山的山上,许多人会把它砍回来当柴烧,而一些人则会拿来泡茶喝,在盛夏的时候可起到解暑助消化的作用。

另类吃法三

吃粽子配炼奶

东莞的枧水粽外皮清淡无味,许多人喜欢在上面蘸些蜜糖吃,不过东莞的蓝**告诉记者,她喜欢用炼奶来配粽子吃。把粽子切成块后,蘸上炼奶,既不容易腻,又可以让清淡的粽子变得有味道。

蓝**说,粽子要选用枧水粽,如果选用的是咸粽,又甜又咸的味道吃多了容易让人感觉到腻。蓝**说,这种吃粽子的方法容易让人联想到西式的餐点,这种中西结合的方式是她吃粽子时最喜欢的。

另类吃法 四

蛋皮煎粽块

外面一层是薄薄的蛋皮,里面则是切成块的粽子,咬下去外面香脆,里面酥软,而且有着浓浓的粽子香味,这样的粽子像一道点心,更像一道菜。

南城的刘先生介绍,可以把粽子做成一道菜式,大家一起分着吃,每人一块,在品尝粽子的美味的同时,也不容易感觉到油腻。这种粽子的制作方法很简单,就是把粽子切成块,然后在锅里摊开蛋皮煎好,把粽子放进去,包起来一起煎,这样就可以达到外脆内软的效果了,这样的粽子放在老远就能闻到香味。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anai/1080265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15
下一篇2023-11-1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