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药性功效与应用

中药药性功效与应用,第1张

中药药性功效与应用

中药药性功效与应用。中药的种类是非常多样的,我们对于中药的研究一直都没有停止过,中药的药性也是我们所关注的。下面为大家分享中药药性功效与应用的相关内容。

中药药性功效与应用1

1、象思维概述

人类在进行思维活动时,必须依赖于概念、判断、推理等基本的思维形式,从思维科学的角度认识思维形式,即人们进行理性认识的形式,这种思维形式包括抽象思维、形象思维以及灵感思维。而人类的左右大脑又各司其职,左脑主管理性思维,右脑主管形象思维。由于种族文化等差异,西方人更重于理性思维,而大部分东方人重于形象思维。在思维形式中,形象思维是最富有创造性的。象思维是古人认识世界的一种重要思维方式,“见乃谓之象”,察象识意,观象明理,象思维作为东方哲学的重要内容被广泛应用在农业、气象学、天文学、传统医学等各个方面。象思维的应用虽然有着悠久的历史,但象思维这一名称是由中国哲学家王树人在1980年所提出的。

“取象比类”以及“观物取象”等全是象思维的一种表现形式,它包括象数思维、形象思维以及取象思维等思维方式。象思维是一种将相似相通的事物归纳总结到一起,通过分析、推理、分类以及概括的方法,从而得出其中的内在客观规律以及事物的本质。《易经》是中华民族形象思维的集中代表,其中仅有少量符号和字数,但是能反映“广大悉备”之内容,体现出了象思维的功能。《系辞·下传》中曰:“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

这是象思维的体现,并且由此产生出八卦。作为中国古人认识世界最根本的思维方式,已经渗透到天文、地理、文字、农业、建筑、音乐、医药学等诸多方面,深刻影响着中华文明的发展方向。“中医原创思维模式”是被越来越频繁提及的概念,返璞归真,从中国古代哲学视角出发,解读中医理论内涵,是近年来的热门方向。对中医象思维的研究越来越多,以众多中医学科院士群为代表的专家学者对象思维展开了深入的研究。王永炎等指出,象思维经过观天地以察象,立象以尽意;得意而忘象,依象而思虑;据象以辨证,据证而施治等几个步骤,最终实现据“象”而“思”,“依思维道理而生智慧”的根本目的。象思维具有原创优势,关于象思维的研究有利于推动证候规范研究。

取象运数的象数观是中医原创思维模式的要素之一,王琦深入挖掘象数理论,融合取象思维和运数思维,阐释和发掘中医学原创理论思维。象思维在中医临床和科研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蒋文杰等分析了象思维在脾胃病中的应用,通过分析以土补土、借谷养中、以甘和中以及焦香醒脾的理论,阐明象思维在脾胃病中的用药规律。姜春燕等基于象思维的理论,对蛤蚧从名称、性状以及习性等“象”特点分析解读蛤蚧在哮喘病中的应用功效,探讨了“药象”到“药效”的联系。

2、基于象思维探究中药药性

中药的药性,是对药味产生作用的性质以及特征的概括,是中药理论的核心内容。中药药性包括四气、五味、归经、升降浮沉以及有毒无毒等一系列内容。《本草问答》载:“夫辨药之形色气味,正以考其性也,果得其性,而形色气味之理已赅”。形色气味者,药之象也,观其象则药性可知。

2、1象思维与四气

四气,又称四性,是指寒、热、温、凉四种不同的药性。早在《神农本草经》中就有关于四气理论的描述:“药有酸、咸、甘、苦、辛五味,又有寒、热、温、凉四气”。四气是药性理论的一种重要构成,反映了中药对机体的寒热转换的导向作用。中医学倡导“天人合一”观,认为人与自然息息相关,“温凉寒热,四气是也,皆象于天”,四气也是取象与四时,寒、热、温、凉四气来源于冬、夏、春、秋四季的气候特点。四气者,得天气之偏,而成四气之异。《本经疏证》载白芥子“气之温得于夏初”,采实于夏初以为药用,故得气温也。四气之中也有阴阳学说寒凉为阴、温热为阳。根据象思维类别阴阳的观点,则有“热者寒之,寒者热之”的用药规律。病于寒者,用药病痊,则其性温热;病于热者,用药疾愈,则其性寒凉,观象知效,以效识性。

2、2象思维与五味

五味,是指药物具有酸、苦、甘、辛、咸几种不一样的味道,因此表现出其特异的作用。《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中提到“酸、苦、辛、咸、甘、淡六味者,成乎地。”古人通过口尝知味、观象归纳、实践总结等方式归纳出药物的五味特点,根据药味推测药物的功效则是基于象思维视角下的推理方式,而这种推理方式经过临床的完善,也证实了其实用价值。《药性论》载:“补骨脂禀火土之气,而兼得乎天令之阳,故其味辛”。这就是根据药的“象”而推导出的药“味”。口尝而得的五味,也决定着药物的功效,《名医别录》中提到“味咸,养肾、强骨、益精”,咸味,多入肾经,能够发挥补肾强骨填精等功效。防风、独活等药其药味为辛,质地薄,药性升浮,因此能够引药上行,具有防治脱发的功效。辛散、酸收、甘缓、苦坚、咸软,“道寓于物”,药之功效,本于五味,味者,象也。五味不止局限于药物本身味道的反映,也是对药物作用的高度概括。自“五味”概念作为归纳药性的理论,五味也就超出了味觉(滋味)的范畴,而是建立在功效的基础之上。“病之象-药之效-药之性”的推演过程得出药的五味属性。

2、3象思维与归经

归经是基于药物功效对于人体的脏腑经络选择性归纳而来的理论。宋金元时期张元素首论中药归于十二经,后来的医药者不断总结学习归纳,中药归经理论逐渐成为中药学中重要的理论。中药归经是指中药作用于脏腑经络的作用定位。中药归经的理论基础是脏腑、经络理论,依据是中药所治的具体病症。总之,中药作用于其归属的脏腑以及经络效果明显,对于另外一些脏腑以及经络作用不显著。而每一条经络又与各自所属的脏腑相互联络,机体通过经络把内外脏器联系起来,形成一个整体。十二经脉即手足三阴三阳为人体的能量通道。而五行在人体上的延伸,形成了五脏、五窍、五液、五志、五官、五音、五气、五味、五色、六腑、六经等,从而使人体的各个部分分别与自然界的阴阳五行一一对应。天道有常,脏腑、经络、营卫、气血与之相应。五行平衡,阴阳协调,人体才能保持健康。与自然界之阴阳相对应的各部位,就会以其色、声、形态而表现出来。有其外,必有其内;有其流,必有其源。疾病状态下,可以由体表反映内脏,也可以由内脏反映到体表上。因此当疾病发生时,可以通过经络得到整体的认识。药物的外形、颜色、气味与中药的归经之象密切相关。如连翘的外形与心脏相似,故连翘归心经;百合色白象肺,故百合归肺经;黑豆以及黑芝麻等黑色药物属水归肾经,具有补肾功能,可治疗白发;丹参等红色药物,色赤属火归心经,可行血补血。中药归经理论与临床疗效、机体自身的因素以及中药特征有关,根据这些形态以及属性上的特点,表明中药的作用规律以及属性。运用象思维探究中药归经理论,能够更好地认识中药的药性以及药物作用,发挥中药的疗效,有利于提高用药的准确性,使得临床上用药更加合理。

2、4象思维与升降浮沉

中医学的升降浮沉理论更多的是来源于人类对自然世界的认识,与天地、阴阳以及气等有着密切的关联。升降浮沉有四个不同的方向,升,方向是向上的;降,方向是向下的;沉,方向是向内的;浮,方向是向外的。升降浮沉就是指药物作用于人体向上、下、外、内不同方向的作用趋势。象思维思想下认为呕吐等向上,漏尿等向下,自汗等向外,表证未解而入里。张元素《珍珠囊》中提到:“春升生,夏浮长,秋降收,冬沉藏”,也是类比了春、夏、秋、冬的四季特点。药物的升降浮沉与其质量、生长环境也有关系,如菊花、桑叶等质地较轻的药物,长在枝上,均属于升浮药,而枳实、牡蛎等较重的药物,与地面接触,属于沉降药。水属阴,故水生的龟甲、鳖甲、牡蛎等具养阴潜阳之功,生于水泽湖沼的车前子、泽泻等,又多利水渗湿等。

3、基于象思维探究药物功效

清代医家徐大椿言:“凡药之用,或取其气,或取其味……或取其所生之时,或取其所生之地,各以其所偏胜而即资之疗疾”。中药的酸、苦、甘、辛、咸之五味、外在的'颜色、气臭以及性状等,均与中药的药物疗效有着密切的联系。五行是沟通中药与人体的桥梁之一,《黄帝内经》中以五行学说为枢纽,将中药的五色、五气以及五味等药性理论与人体五脏相联系,基于五行这一共性的内容,中药治疗功效与脏腑的生理病理以及生理建立了沟通的渠道。五行理论在中医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其通过木、火、土、金、水五象将五脏、六腑、四气、五味等联系在一起,以“天人相应”的视角认识人体以及药物的作用疗效,而这其中也贯彻着象思维的内容,观药象而识药,观病象而知病,药象到药性,病象到脏腑,药性和脏腑都需要落脚到五行上。《本草便读·用药法程》载:“中空者发表,内实者攻里,为枝者达四肢,为皮者达皮肤,为心为干者,内行脏腑,枯燥者入气分,润泽者入血分”,则是根据药的象直接总结药物的功效规律,这一认识方法,具有浓厚的象思维色彩。清代陈修园认为万物在春萌芽渐生,种子在春天播种发芽,更能表明以木制化脾土,如麦芽在春天生长,在夏天成熟,更能够获得木火之气,因此也具有疏肝的功效。藤类植物皆缠绕蔓延,纵横交错,无所不至,在外形上与人体的经络相似,因此藤类中药具有通络散结的功效,有通络关节、消除痹阻的作用。现代药理研究也证实了这一观点,如雷公藤有效成分在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中的应用;橘络、丝瓜络、桑叶络等皆为草本之脉络,其形类络,故能通行气血脏腑之络。菟丝子、女贞子等种子类中药都可以用于不孕不育的治疗。种子是植物繁殖的基础,根据象思维理论则认为种子与人类的繁殖也密不可分,被誉为“种子第一方”的五子衍宗丸,采五子而衍宗嗣,药理研究证实五子衍宗丸能够纠正下丘脑-垂体-性腺轴(hypothalamic-pitu-itary-gonadalaxis,HPG)分泌障碍,改善精子质量,改善生殖功能。象思维下中药应用的切实可靠,得到了现代科学研究的证实。蝉具有只饮不食、只有小便而无大便的特点,蝉蜕可以治疗二便异常。同时蝉声清澈响亮,认为蝉蜕可以治疗中风后失语。中药的酸苦甘辛咸之五味、外在的颜色、气臭、性状以及中药的归经均与其药物疗效密切相关。相同药用部位的不同药材具有相似的药用功效,这也是对象思维的体现。轻清则上浮,沉浊则下降,花、叶或质地轻的药物作用向上能升能浮,具有升阳、发表、散寒和催吐等作用,如薄荷、桑叶等;而子实或质重的药物则作用向下能降能沉,具有清热、泻下、利水、潜阴、降逆、收敛和止吐等作用,如枳实、大黄等。另外,相同来源的不同部位也会具有不同的药物作用。紫苏三味一体,紫苏叶质轻发散、宣肺解表,又散中有降,紫苏梗下气稍缓,紫苏子性润,降气最速,止咳平喘。

4、讨论

象思维是中医学核心思维方式,中医学认为“形同而性近”,即中药的外在性状特征相似,其药性就应该相似,因此通过归纳总结药物的外形与人体脏腑的关系,进一步推测药物归经。中医学中通过象思维的思维方式探索天人规律,用象思维认识中药的四气、五味、升降浮沉等药性,同时推测中药的功效,为临床运用中药以及科学研究提供了广阔的思路。象思维在中药中的应用广泛,同时提示我们象思维在中药学的应用空间巨大,值得深入探究。

中药药性功效与应用2

8种常见养生中药

一、三七粉

三七粉,常用于预防和治疗美容、祛斑、高血压、高血脂、心脏病、心绞痛、冠心病、胆固醇等心脑血管疾病方面。

三七粉虽然属于名贵中药材,但是没有具体的使用期限,并且它本身没有毒性,非常适合中药养生。三七粉确实功效显著,好的三七粉,吃4个月左右,身体机能会有一定的变化。

服用方法:可以直接泡水喝下去,也可以合着牛奶一起喝。每天早晨吃早餐后服用一次,中午吃一次,晚上睡觉前吃一次。早晚吃的两次尤为重要,是人体吸收的两个时段。

二、决明子

决明子味甘、苦,性微寒,具有降血压、降血脂、清肝明目等功效。

但决明子可引起腹泻。女性长期服用,轻则引发月经不规律;重则可使子宫内膜不正常;有腹泻、低血压者及怀孕女性也应慎用。另外,还有一个重要的中医养生知识,决明子是一种泻药,长期服用对身体不好,会损伤身体的正气。

三、枸杞子

枸杞子味甘,性平,滋补肝肾,益精明目,抗衰老。

外邪实热,脾虚有湿及泄泻者忌服;枸杞子温热身体的效果相当强,患有高血压、性情太过急躁的人,或平时大量摄取肉类食物面泛红光的人,不宜服用;正在感冒发烧、身体有炎症、腹泻的人别吃。

服用方法:最适合吃枸杞的是体质虚弱、抵抗力差的人。而且,一定要长期坚持,每天吃一点,才能见效,泡水喝茶、手抓干嚼。

四、甘草

甘草味甘,性平,有补益心脾、润肺祛痰止咳,缓急止痛,清热解毒,调和诸药之功效。但长期服用能引起水肿和血压升高,还易引起低钾血症,导致心律失常、肌肉无力等。湿盛胀满者,不宜服用。

服用方法:含化之后干嚼吞下、泡水。

五、人参

人参大补元气、生津安神、补脾益肺,能兴奋神经系统,提高免疫力、抗衰老。身强体壮者长期服用,或过量服用人参,易口干舌燥,甚至流鼻血。

有些人认为:人参是一种补品,吃了对身体总有好处,这是错误的想法。无论是红参还是生晒参,在服用过程中一定要循序渐进,不可操之过急、过量服食。

另外,一定要注意季节变化。一般来说,秋冬季节天气凉爽,进食比较好;而夏季天气炎热,则不宜食用。

在服用人参后忌吃萝卜、忌饮茶。人参忌与葡萄同食,葡萄中含有鞣酸,极易与人参中的蛋白质结合生成沉淀,影响吸收而降低药效。

六、胖大海

胖大海味甘,性寒,有小毒。有清肺利咽、润肠通便之功效,适用于风热邪毒侵犯咽喉所致的喑哑。其他原因引起的喑哑,用胖大海无效。特别是老年人突然失音及脾虚者,应该慎用。

七、菊花

菊花味辛、甘、苦,性微寒,有疏风清热、平肝明目、解毒的作用。但阳虚体质者不适合服用;气虚胃寒、食少泄泻者应慎服;阴阳两虚型、痰湿型、血淤型高血压病患者,也不宜服用菊花。

服用方法:以苏杭一带所长的大白菊或小白菊最佳,每次用3克左右泡茶饮用,每日3次。

八、金银花

金银花味甘、性寒,既能清里热,又能散表热。因金银花药性偏寒,不适宜长期饮用,尤其是脾胃虚寒、阴证疮疡或气虚体弱的人,以及月经期女性不能服用。

服用方法:一茶匙干燥的金银花茶,用一杯滚烫开水冲泡,焖约10分钟后即可饮用,可酌加冰糖或蜂蜜。

中药药性功效与应用3

服用中药的禁忌

服用的禁忌大致可分为五种:

1、中药配伍禁忌

某些药物因配方后可产生相反、相恶关系,使彼此药效降低或引起毒副反应,因此禁忌同用。

2、孕妇用药禁忌

主要为避免动胎、堕胎,因孕后妇女大多数对大寒、大热、峻泻滑利、破血祛瘀及毒性较大的药物耐受性差,因此对相关药物必须忌用。

3、服药期间禁忌

俗称忌口,主要为避免服药时的干扰因素,以便提高药效,可分为某一种药物对应的忌口与不同病情条件下用药时的忌口两类,前者如人参忌萝卜、鳖甲忌苋菜、甘草忌鲢鱼、常山忌葱、茯苓忌醋等。后者为慢性病服药须忌生冷,热性病治疗期间忌辛辣、油腻,痈疡疮毒、皮肤疾患忌鱼虾、鹅肉及辛辣刺激之品。

4、中药汤剂禁忌过夜服用

因为中药里含有淀粉、糖类、蛋白质、维生素、挥发油、氨基酸和各种酶、微量元素等多种成分,煎煮时这些成分大部分溶解在汤药汁里。一般服法是趁温热时先服一半,4~6小时后再服一半。如果过夜服用或存放过久,不但药效降低,而且会因空气、温度、时间和细菌污染等因素的影响,使药液中的酶分解减效,细菌繁殖滋生,淀粉、糖类营养等成分发酵水解,以致药液发馊变质,服用后对人体健康不利。

5、中药不宜加糖服用

一些人在服中药时,常因汤剂苦口难以下咽而加糖,对此,有关专家指出,一些中药是不适宜加糖后再服用的,加糖后的药剂在降低了苦味的同时也降低了药效。

专家介绍,中药有寒、热、温、凉四气和辛、甘、酸、苦、咸五味。其中,辛能散,甘能缓,酸能收,苦能涩,咸能软,不同口感的中药具有不同的药效。有些中药加了糖就会改变苦味汤药的药性而影响疗效。

一些苦味药能刺激末梢神经,反射性地分泌唾液、胃液等消化液,以达到帮助消化、促进食欲的目的。如果在药里放了很多糖,完全掩盖了苦味,就会失去健胃之效。

另外,中药的化学成分一般都比较复杂,糖特别是红糖中含有较多的铁、钙等元素,一旦与中药里的蛋白质和鞣质等成分结合后,就会引起化学反应,使药液中的一些有效成分凝固变性,也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药效。

俗话说:“吃药不忌口,坏了大夫手”。忌口即指治病服药时的饮食禁忌。忌口是中医治病的一个特点,历来医家对此十分重视,其有关内容也广泛存在于《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等医籍中。实践证明,忌口是有一定道理的。因为我们平时食用的鱼、肉、鸡、蛋、蔬菜、瓜果、酱、醋、茶、酒等普通食物,它们本身也都具有各自的性能,对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药物的治疗作用,均产生一定影响。

分类: 医疗/疾病 >> 中医

问题描述:

请回答

解析:

甘草:

性味归经:甘,平.归心,肺,脾,胃经.

功效:益气补中,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药性.

应用:

1用于心气不足的心动悸,脉结代,与脾气虚弱的倦怠乏力,食少便溏.

2用于痰多咳嗽.

3用于脘腹及四肢孪急作痛.

4用于药性峻猛的方剂中.能缓和烈性或减轻毒副作用,又可调和脾胃。

5用于热毒疮疡,咽喉肿痛及药物,事物中毒等.能清热解毒.

用法用量:煎服,3-10克.清热宜升用,补中缓急宜炙用.

====

西医研究:甘草根和根茎含甘草甜素,是甘草次酸的二葡萄糖醛酸甙,为甘草的甜味成分;此外尚含多种黄酮成分。甘草有类似肾上腺皮质激素样作用。对组织胺引起的胃酸分泌过多有抑制作用;并有抗酸和缓解胃肠平滑肌痉挛作用.甘草黄酮,甘草浸膏及甘草次酸均有明显的镇咳作用;祛痰作用也比较显著.甘草还有抗炎,抗过敏作用,能保护发炎的咽喉和气管黏膜。甘草浸膏和甘草甜素对某些毒物有类似葡萄糖醛酸的解毒作用..

:)

以上是中药学对甘草的注解,不知是否有帮助..:)

中药药理学研究主要包括主要药效学研究和一般药理学研究。 中药新药主要药效学研究应遵循中医药理论,运用现代科学方法,制定具有中医药特色的试验计划,根据新药的功能主治,选用或建立与中医“证”或“病”相符或相近的动物模型和试验方法,对新药的有效性做出科学的评价。主要药效学研究包括下面几个方面。

中药药理学 (1)主要药效学研究设计依据和要求

中药具有成分复杂,药理作用广泛的特点,在实验设计时应根据新药主治(病或证),参考其功能,选择能够反映其疗效本质的主要药效进行重点研究;间接证实其药效的辅助试验可酌情选作,要分清主次。如主治风湿痹证(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新药,应以免疫性关节肿、细胞免疫和镇痛作用为主要试验,特别是免疫性关节炎为重中之重。如新药对二型胶原(常用不完全性佐剂代替)性关节炎的继发肿胀没有抑制作用,其他试验结果再明显也是没有用的。此外、主要药效试验应从多方面进行论证,至少应选用两种或两种以上模型加以证实,且以整体试验为主。要求实验方法可靠、技术先进、操作规范、结果可信。

(2)选择实验方法

药理实验方法主要分为在体试验和体外试验两大类。两者互相补充,可以从不同角度,不同深度研究中药新药药效。两种方法各有所长。

体外试验包括离体器官、组织、细胞、酶、受体、细胞内信息及基因等实验。其可以按要求严格控制实验条件,具有重复性好,用药量少、节省动物等优点,且可排出体内神经体液等各种复杂因素的干扰,可进行直接观察,获得准确结果。所得结果较易分析。在1、5、7类中药新药的研制中,因含杂质较少,可以配合一定的体外试验。但在进行体外试验时,应充分估计到中药粗制剂中杂质和理化性质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如药液的酸碱度、各种电解质和鞣质等的干扰,所得结果常常不能反映临床疗效。例如在试管内抗菌作用较强的中药,常常在体内不一定表现出强大的抗菌作用;某些中药含有大量钾离子、钙离子,其粗制剂在麦氏浴槽中表现出对离体平滑肌、心肌有明显的药理活性,但口服后不一定产生相应作用。

体内试验也称在体试验,其比较接近于临床状态,适于综合性研究,所得结果较为可信,可以直接反映临床疗效。中医药学以整体思想体系为基础,重视宏观调控。中药具有多成分多靶点的特点,整体试验能较全面的反映药物的作用。特别是中药新药2类药材、6类复方制剂大多属粗制剂,更应强调以体内试验为主。要证实新药具有某种药理作用必须通过体内试验证明有效。体外试验仅起辅助作用。具体试验方法请参考相关方法学书籍。近年来开展的中药血清药理试验方法是一种新的体外试验方法,其将受试药物经口给与动物后,取其血清作为药源加入体外反应系统中研究其药理作用。此种方法尽管目前仍存在很多问题,尚待解决,但对中药粗制剂的体外试验具有重要价值。严格说来,采用血清药理试验方法,给药方案需要进行大量的预试验,才能找出最佳给药方案。给药方案包括给药剂量,每天给药次数,连续给药时间,给药后采血时间以及血清中所含相关活性物质的灭活条件。李氏根据近些年来所掌握中药有效成分大量药代动力学数据,提出通法如下:将受试药物每天给药两次,连续给药3天,末次给药后1小时采血;给药剂量为临床等效剂量。按此通法方案进行,理论上中药或其复方所含80%以上的成分于给药后1小时处于达到或接近峰值。血清中活性物质对所含药物作用有干扰,如何排出干扰是一项十分复杂的问题。一般排出酶活性及补体干扰,常采用56℃条件下放置30min,这是最简便的方法。但不能列为通法。因为干扰因素不同,排出干扰的条件差异会很大。

(3)选择动物模型和指标

研究药物的作用仅仅在正常动物身上进行还不够,还需要制备各种动物病理模型,因为病理模型模拟疾病状态,比正常机体更接近病人的机能状态,有些药理作用在正常动物身上观察不到,如抗胃粘膜损伤药,抗菌、抗病毒药,抗恶性肿瘤药,解热、镇痛、抗炎药等均必须在相应的病理模型上才能观察到相应的作用。因此,病理模型在新药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病理模型的选择应首选符合中医临床证或病的动物模型。如研究补虚药对免疫功能的影响,应首选免疫功能低下的虚症模型,按照中医辩证施治原则“虚则补之”,凡是正气虚衰病人,才有免疫功能低下表现,用补益药可使其免疫功能增强。进一步根据药物类型,选择相应病理模型。如治疗脾虚症的新药,宜选用脾虚症的动物模型,治疗血虚证的新药,应选择血虚证的动物模型。但目前制造完全模拟中医病或证的病理模型尚有困难。现有模型与临床证候相距甚远,故研究中药新药也常常采用一般化学药物所常用的病理模型,如高血压、糖尿病、中风、冠心病、肝炎、肝硬化等病理模型。观察指标应选用特异性强、敏感性高、重现性好、客观、定量或半定量的指标进行观察。如在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中药新药进行疗效研究时,制备心肌缺血模型时,可供选择的方法很多,其中以阻断小型猪或犬冠状动脉所致的局限性心肌缺血模型与临床更为相似,较为合理,且可定位、定量、定性、较准确地评价药效,可作为首选的实验模型。

(4)对不同类别新药的药效学研究要求 药理实验中药新药第1-5类、6类及7类的主要药效研究,应从多方面证实其主要药效,以及较重要的辅助治疗作用。其中1类和5类和7类新药,含杂质较少,应在更高的技术水平上,通过体内、体外多种试验方法论证其药效。6传统中药复方及11类已有国家标准的中成药制剂,可免做主要药效学试验。

(5)实验动物

a) 应根据各种试验的具体要求,合理选择实验动物,对其种属、品系、性别、年龄、体重、健康状态、饲养条件及动物来源,合格证号,均应按试验要求严格选择,并详细记录。

b) 选用与人体的结构、机能、代谢、疾病特点相近似的实验动物。如研究催吐药宜选用鸽子、犬、猫等动物,它们对呕吐反应敏感;不宜选用家兔和鼠类,因后者无呕吐中枢或无呕吐反应;再如进行降压药研究时,宜选用犬、猫和大鼠,它们对降压药反应较敏感,与人类接近;不宜选用家兔,因家兔血压不稳定,对有些药物不敏感。

c) 选用遗传背景明确,指标稳定且显著,解剖、生理特点符合实验目的要求的实验动物。

d) 宜选用2—3种动物进行药效试验,动物模型与临床有区别,特别是中医证的模型与临床差异更大,因此“动物点头”临床不一定疗效就好。人与动物既有共性又有差异。如在不同种属动物身上均作出与临床疗效相似的结果,可信度就大。故在进行药效研究时不要只选用一种动物,用2—3种动物的实验结果可信度更大。

e) 此外,还应考虑实验动物品种、品系、质量,受试动物是否易得,是否经济、是否容易饲养和管理。

(6)受试药物对受试药物的要求应注意下列问题:

a) 受试中药药材应经过生药专家鉴定,确定品种、产地、药用部位和采收季节。饮片炮制方法要固定。

b) 中药制剂生产工艺条件要经过严格的选择,选用最佳工艺条件,制剂应合格,稳定性好,质量可控,剂型和质量标准应与临床用药基本相同。药效试验可选用不含赋形剂的中药提取物。

c) 6类中药复方制剂处方必须固定,处方组成药味必须符合法定标准,且组方符合中医药理论,对中西药合方或方中含天然药材者,应进行组方分析。

d) 此外,中药新药制剂应符合卫生标准,制剂来源、批号最好一致。

(7)对照组

a) 正常对照组,又称“空白对照组”或“阴性对照组”,指在正常条件下进行观察和对照。正常对照组必须与给药组进行相同的处理,如常用溶剂灌胃,用生理盐水注射。正常对照组设置目的,可用来观察造模是否成功;在药物作用下观察给药组指标是否恢复正常。

b) 阳性药对照组,阳性药对照组可选用药典收载的,正式批准生产的中药或西药,如是中药则需注明批准文号,功能主治。西药可按试验的目的要求选用经典的,公认的药物,如抗炎试验常选用皮质激素类制剂或解热镇痛药;镇痛则选用颅痛定、阿斯匹林、吗啡等。中药应选用与受试新药主治、功效、给药途径基本一致的,每个实验可选用1-2个阳性对照药;每种阳性药可选用1-2个不同剂量。阳性对照药设置的目的,一是比较新药的作用特点,作用强度,起效快慢;二是验证所用方法和指标的可靠性,准确性,为此阳性药必须作出阳性结果,否则有理由怀疑所选方法和指标的可信度。

c) 模型对照组 除不用药以外,其他处理与给药组相同。如前所述,为证实药物的作用常需建立病和证的动物模型;如,欲观察清热药、解表药的解热作用,必须制备大鼠或家兔的发热模型。欲观察活血药的作用必须制备各种血瘀证的模型。在相应的动物模型身上观察药物作用,才能真正反映临床疗效。

如上所述,通常一个药效实验需设5-6个实验组,每组通常含10-14只动物(指大鼠或小鼠)。在进行分组时必须注意动物体重、性别的随机性。在需要分批进行实验时要注意各组动物之间的平行操作。主要药效实验常常需要重复。如抗肿瘤药物,其祛邪作用要求重复三批,降血糖实验也要求重复。主要药效重复性差,则该药开发没有前途。

(8) 给药剂量和给药途径

中药药理学 因为中药新药复方制剂有效成份含量低,口服生物利用度低,不易作出量效关系。根据技术要求各类新药主要药效试验至少应设三个剂量组。犬与猴等大动物可设2个剂量组,但每组动物数不少于6只,纯度比较高的1、5、7类中药新药应尽量作出量—效和时—效关系。

a) 剂量设计:合理的剂量设计在药效设计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材料合格,模型和方法可靠的前提下,试验结果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剂量设计是否合理。

b) 给药时间:主要参考临床用药疗程,镇痛药,退热药,治疗感冒的药物,有的疗程短,不超过3~5天,给药时间宜短,最好一次给药即见疗效。补益药,防治老年病的药物,给药时间宜长。因中药作用缓慢、温和,常在造模同时开始用药。如用D-半乳糖皮下注射制备模拟衰老的大鼠或小鼠模型,造模和给药常在42天-50天左右。

(9) 给药容量和给药方式

a) 给药容量:应适宜,容量过小容易产生误差;过大,动物难于耐受。一般最大给药容量参考如下:小鼠禁食不禁水12-16h,一次灌胃不超过04ml/10g体重;皮下(Sc)、腹腔(ip)和静脉注射(iv)不超过05ml/只。大鼠禁食不禁水12-16h,一次用量一般为1-2ml/100g体重,最大不宜超过5ml/只;腹腔注射15ml/只;皮下和静脉注射不超过1ml/只;肌内注射04ml/只。兔和猫最大用量:灌胃20ml/次,皮下、肌内注射2ml/次,腹腔5ml/次,静脉10ml/次。

b) 给药方式:分预防给药、治疗给药,或防治结合性给药。预防给药常先给药几天,使药物在体内达到有效浓度后再进行试验,观察药物的预防作用;治疗给药先制作动物模型,然后给药,观察药物的治疗作用,这种方式更符合临床。但对起效缓慢、作用温和、持续时间短暂的中药新药,治疗给药,常难以获得预期结果,只能采用预防给药的方法。有些实验也常采用预防和治疗相结合的方式,如体内抗感染实验,即先给药几日后,接种感染原后,再继续给药几日,观察中药新药的抗感染作用。

(10) 实验结果的表达和统计分析

无论定量或定性实验结果,均要求列表表达。此与研究论文有别,论文可以用图表达,不用表。但新药药效研究资料必须有表,用具体统计所得实验数据列表说明,如认为数据表不足以表达清楚,可以附加图进一步说明。常用统计方法如下:

a) 定量资料:又称量反应资料,这种反应可用数量差异表示,如血压、尿量、体温、血液生化测定值等。组间比较多采用t检验方法统计分析。

b) 定性资料:又称质反应资料,机体对药物的反应只有“有” 或“无” 两种,如死或不死,惊厥出现或不出现等,试验结果常用百分率表示。统计分析可采用“卡方”检验。

c) 分级资料:也称为有序的计量资料,例如,药效的持续时间,病理程度按等级划分的资料,临床疗效按等级分组资料(痊愈、显效、好转、无效等)这些资料不宜用上述方法进行统计分析。常采用秩和法及Ridit法等非参数统计分析方法。

统计结果列表说明。数据表内容通常包含实验分组、给药剂量、每组动物数、指标数据和统计结果显著性标示。最后要求试验负责人熟悉研究内容和结果,并按形式审查内容整理资料,在书写资料中注意避免文字和数据错误。 药理学研究分为三类,即主要药效学(Primary Pharmacodynamic)、次要药效学(Secondary Pharmacodynamic)和安全性药理学(Safety Pharmacology)。另外根据实验要求可能需要对安全性药理学进行追加和/或补充的研究(Follow-up and Supplemental Safety Pharmacology Studies)。一般药理学(general pharmacology)研究是指主要药效学作用以为广泛的药理学研究,包括次要药效学和安全性药理学的研究范畴,研究新药的主要药效以外的对某些重要器官系统的药理作用。其目的是通过一般药理学研究,可以确定受试物非期望出现药物效应的情况,它可能关系到人的安全性;评价受试物在毒理学和/或临床研究中观察到的药物不良反应和/或病理生理作用;研究所观察到的和/或推测的药物不良反应机制。

通过一般药理学研究,可为长期毒性试验设计提供参考,为临床研究和安全用药提供信息,为开发新的适应症提供信息。仅1-5类、6和7类中药新药以及含有毒药材的中药复方需要进行此方面的研究;其他类免报。一般药理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中枢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和呼吸系统。

(1)一般药理学研究的基本原则

a) 试验管理:一般药理学研究中的安全性药理学一般应遵照《药物非临床研究质量管理规范》(GLP)执行。

b) 试验设计:试验设计应符合随机、对照、重复的基本原则。

(2)一般药理学研究的基本内容

a) 受试物:一般药理学研究的受试物应能充分代表临床试验受试物和上市药品,因此受试物应采用制备工艺稳定、符合临床试用质量标准规定的样品,一般用中试样品,并注明受试物的名称、来源、批号、含量(或规格)、保存条件及配制方法等。如不采用中试样品,应有充分的理由。如果由于给药容积或给药方法限制,可采用原料药(提取物)进行试验。试验中所用溶媒或赋形剂应标明批号、规格、生产厂家。

b) 试验系统:为了获得科学有效的一般药理学信息,应选择最适合的动物或其他试验系统。选择试验系统的因素包括试验系统的药效学反应,受试物的药代动力学特点,试验动物的种属、品系、性别和年龄,试验系统的敏感度、灵敏度和重复性,以及受试物的背景资料。应说明选择特殊动物/模型和试验系统的原因。

① 常用的实验动物:实验动物常用小鼠、大鼠、犬等。常用清醒动物进行试验。小鼠、大鼠应符合国家实验动物标准Ⅱ级及其以上等级要求,犬应符合国家实验动物标准Ⅰ级及其以上等级要求。如果使用麻醉动物,应注意麻醉药物和麻醉深度的选择。

② 常用的离体试验系统:离体系统可用于支持性研究(如,研究受试物的活性特点,研究在体试验观察到的药理作用的发生机理)。常用离体试验系统主要包括:离体器官和组织、细胞、亚细胞器、受体、离子通道和酶等。

c) 样本数和对照:为了对试验数据进行科学和有意义的解释,一般药理学试验动物数和离体样本数应十分充分。每组小鼠和大鼠数一般不少于10只,犬一般不少于6只。试验设计应考虑采用合理的空白、阴性对照,必要时还应设阳性对照。

d) 给药途径:给药途径与临床拟用途径一致。如采用不同的给药途径,应说明理由。

e) 剂量或浓度

药物不良反应 在体研究:在体的一般药理学研究应尽量确定不良作用的量效关系和时效关系(如:不良反应的发作和反应时间),至少应设三个剂量组。低剂量组应相当于主要药效学的有效剂量,高剂量应高于主要药效学的高剂量,以不产生严重毒性反应为限。离体研究:离体研究应尽量确定受试物的量效关系。受试物的上限浓度尽可能不影响试验系统的理化性质和其他影响评价的特殊因素。

f) 给药次数和测量时间:一般应采用单次给药。如果受试药物的药理作用仅在治疗一段时间后才出现,或者多次给药非临床研究和临床试验结果出现安全性问题时,应根据这些作用合理设计一般药理学研究的给药次数。应根据受试物的药效学和药代动力学特性,选择检测一般药理学参数的时间点。

g) 观察指标:根据组织系统与生命功能的重要性,可选用相关组织系统进行一般药理学研究。一般药理学研究的目的在于研究受试物对生命功能的影响。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是维持生命的重要系统,临床前一般药理学试验必须完成对这些系统的一般观察。当其他非临床试验及临床试验中观察到或推测到对人和动物可能产生某些不良反应时,应进一步追加对前面重要系统的深入研究或对其他组织系统的研究,并在申请生产许可之前完成。

h) 结果及分析:应根据详细的试验记录,对结果进行定量和定性统计分析,说明具体的统计方法和选择理由,同时应注意对个体试验结果的评价。根据统计结果,分析受试物的一般药理作用,结合其他的安全性试验、有效性试验及质量可控性试验结果,权衡利弊,分析受试物的开发前景。

长期以来,我国科学工作者,运用现代科学方 法对中药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做了大量的研究工 作,但对于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与中药药性理论中 的性味、归经、升降浮沉及中药功效之间的相关性 研究则存在不足,尽管中药药性的研究思路、技术 方法有创新,但由于受传统思维观念影响,不能对 中药药性理论研究实现实质性突破,难以系统揭示 中药药性的物质基础与作用原理。

有关中药的现代 研究,大多从化学药物的药效角度来认识中药的性 能、药理效应与药性,药物性能与证候基本上是各 自分开研究的。由于性味与功效的分离,药与证的 分离,使有关研究在揭示中医药的科学内涵上以及 有效指导中药临床合理运用方面非常有限。

益母辛苦,女科为主,产后胎前,生新去瘀。

紫草苦寒,能通九窍,利水消膨,痘疹最要。

紫葳味酸,调经止痛,崩中带下,症瘕能用。

栋根性寒,能追诸虫,疼痛立止,积热立通。

地肤子寒,去膀胱热,皮肤瘙痒,除热甚捷。

樗根味苦,泻痢带崩,肠风痔漏,燥湿涩精。

泽兰甘苦,痈肿能消,打扑伤损,肢体虚浮。

牙皂味辛,通关利窍,敷肿痛消,吐风痰妙。

人参味甘,大补元气,止渴生津,调营养卫。

黄芪性温,收汗固表,托疮生肌,气虚莫少。

白术甘温,健脾强胃,止泻除湿,兼祛痰痞。

茯苓味淡,渗湿利窍,白化痰涎,赤通水道。

甘草甘温,调和诸药,炙则温中,生则泻火。

白芍酸寒,能收能补,泻痢腹痛,虚寒勿与。

赤芍酸寒,能泻能散,破血通经,产后勿犯。

生地微寒,能消湿热,骨蒸烦劳,兼消破血。

熟地微温,滋肾补血,益髓填精,乌须黑发。

麦门甘寒,解渴祛烦,补心清肺,虚热自安。

天门甘寒,肺痿肺痈,消痰止嗽,喘热有功。

黄连味苦,泻心除痞,清热明眸,厚肠止痢。

黄芩苦寒,枯泻肺火,子清大肠,湿热皆可。

黄柏苦寒,降火滋阴,骨蒸湿热,下血堪任。

栀子性寒,解郁除烦,吐衄胃热,火降小便。

连翘苦寒,能消痈毒,气聚血凝,湿热堪逐。 喜欢我的内容的朋友,欢迎关注哦,每天为您分享更多好内容!

常用单味中药药理研究是中药药理研究的重要内容。仍以对整体动物药理效应观察及对器官、组织、细胞的影响等为主,现代生物技术如分子生物学研究方法 也受到广泛关注和应用。研究的药味相对集中,以补益药、活血化瘀药居多,不少常用中药的新药理作用机理被揭示。

冬虫夏草 研究发现黄芪对自然衰老大鼠脑皮质、海马、纹状体3个脑区降低的M胆碱受体和M1亚型受体密度有显著的上调作用,并可调节老年大鼠血浆环核苷酸含量;衰老大鼠心肌β受体密度及T3、T4、皮质醇含量均降低,黄芪、人参、枸杞子可升高之;对肝硬化大鼠存在的下丘脑血管加压素系统异常有改善作用;可以明显提高肾病综合征大鼠血浆白蛋白水平,改善肾小球滤过率和尿钠排泄;对环磷酰胺所致免疫功能抑制小鼠细胞毒活性有显著增强作用,并可能 通过调控巨噬细胞C1q的分泌功能来增强免疫和抗肿瘤作用;还发现黄芪煎剂及含黄芪小鼠血清均对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混合淋巴细胞培养反应及IL-2的产生有促进作用。冬虫夏草水提液能降低正常心肌细胞内Ca2+ 的浓度,减轻缺氧再给氧时细胞内Ca2+超载现象,并明显减轻缺氧再给氧时细胞内脂质过氧化。红参在预防高血压性视网膜动脉硬化起重要作用,能使内皮细胞膜的光整性、细胞器的结构及内皮细胞分泌各种血管舒缩 物质保持正常,抑制平滑肌细胞的异常增生,还有扩张血管、减少外周阻力及调节血压的作用。生地黄可明显抑制皮质酮致“阴虚”模型小鼠巨噬细胞Ia抗原的高水平表达,降低其提呈抗原能力,从而表现出一定的免疫抑制作用。丹参注射液可明显降低缺血再灌注引起的大鼠脑水肿,减少脑皮层及海马组织丙二醛含量,提高过氧化氢酶、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和还原型谷胱甘肽、三磷酸腺苷的含量。 复方是中医用药的主要形式,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运用现代科学手段,对古方和现代经验方进行多指标的系统药理研究,可以在更深的层次揭示方剂的治疗原理,有效地指导临床用药和中药新产品研创。中药复方在药效学、药代动力学和分子药理研究等方面取得了较好的进展。

药理实验 古方的药理研究有数十首,其中桂枝汤、六味地黄汤、四君子汤、四物汤、大承气汤、补中益气汤、当归补血汤等研究较多。在古方研究中较多地探讨了方剂的作用机制,给方剂的传统功效描述赋予现代药理学内容。如桂枝汤可能通过影响兴奋胃肠运动的胃泌素、胃动素、P物质以及抑制胃肠运动的生长抑素、血管活性肠肽等在下丘脑和胃肠道中的含量来调节胃肠运动;桂枝汤对与呼吸道感染有关的10株病毒致细胞病变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含药血清能抑制单纯疱疹病毒等4株病毒对Hep-2细胞的增殖。当归补血汤含药血清随给药剂量增加可使造血祖细胞集落数明显增多。将六味地黄汤方视为一个整体,以活性评价为导向,从六味地黄汤中定向追踪分离,获得了具有调节免疫功能的活性部位,该部位对TH及TC的功能有调节作用。这些研究都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方剂的作用原理。经验方的药理研究开展得更为广泛,其研究内容多结合新药研究的有关要求,着重于药效及安全性评价,不少方剂已经或即将开发为新药。

配伍是中医用药的特点和优势所在,用药理研究方法观察方剂配伍与药理效应变化之间的关系,探讨方剂的配伍规律,仍然是复方药理研究的重要内容。虽然还是以方剂药味加减 、正交设计等方法为主,但在应用中也有明显提高,采用一些新方法来更好地分析方剂的配伍问题。关于复方配伍规律的基础研究99年纳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研究 项目,强调运用高新技术手段探讨方剂的物质基础,综合分析配伍-化学成分变化-药理效应三者之间的联系,阐明配伍内涵,成为新的探索方向。生脉散复方化学动态变化与药效关 系研究表明,各药配伍后药效的变化可能与产生新物质有关。以方剂的物质基础研究为核心,注重方剂配伍理论与现代药理交互作用理论结合,物质基础分析与药理效应观察相结合,从组成方剂的单味药、方剂的化学部分以及化学成分三个层次探讨方剂的配伍与物质基础的变化的关系,在整体动物、器官组织、细胞亚细胞及分子生物学四个水平上探讨方剂的配伍、物质基础的变化与药理效应间的联系,已成为复方配伍研究的基本思路。 中药的品种、产地、采药季节、贮藏条件及剂量、剂型、给药途径等,均对中药作用的发挥有着显著的影响。

(1)中药基原(原植物、动物和矿物)的影响

中药材绝大多数是中国自产的,少数为移植或进口的。在品种上,历代本草著作中屡有增加。不少本草书指出了历史上中药品种的混乱情况。故对其进行认真的考证、分析、鉴定的工作,是十分重要的。例如,中国用的贯众、独活、厚朴等中药,就来源于20多种不同种属植物;同一中药大青叶,各地用的药材又有不同,有蓼科蓼兰、十字花科松兰、爵床科马兰、马鞭草科大青等,药用部分也有用叶及带叶茎枝的不同。而且,同名异物的现象也很普遍。由于品种不清,其化学成分的含量和药理作用均有差异。

(2)中药产地及采集季节的影响

人参 a) 中药产地:药材产地对药物质量和疗效有着直接关系,为历代医家所重视,自古即有“道地药材”的讲法。中药之中大部分为植物药,自然生长环境具有一定的区域性,各地区的土壤、水质、气候、雨量等自然条件都能影响药用植物生长、开花、结果等一系列生态过程,特别是土壤成分更能影响中药内在成分的质和量。《神农本草经》记载的记载的“采造时月、生熟、土地所出、真伪、陈新,并各有法”和《新修本草》说的:“离其本土,则质同而效异;乖于采摘,乃物是而实非”。都很强调产地。产地不同,同一植物所含有效成分不完全相同,从而使药理作用有别,临床疗效不稳定。如长白山的野山参,东北各省与朝鲜、日本的园参,不但含人参总皂甙的量不同,而不同皂甙单体的含量也不一样。又如人参茎叶中皂甙含量在吉林省七个产地所得样品,含量差别相当悬殊。不同产地及不同加工方法,以人参提取物的得量也不同。

b) 采收季节:不同植物的根茎、叶、花、果、种子或全草都有一定的生长和成熟期,故采药时间的采收方式则随着中药的品种和入药部位而有不同。中国幅员辽阔,从寒带至亚热带,气候差异很大,故采药时间按照当地习惯因地制宜,但要选择药用植物有交效万分含量最高时采收。有效成分的含量随不同生长季节及不同入药部位而异,如人参中皂甙以八月后含量最高,麻黄中生物碱秋季含量最高,槐花在花蕾时芦丁含量最高,青蒿中青蒿素的含量以七月中至八月中花蕾出现前为高峰,应在开花前采收,薄荷在部分植株开始有花蕾时,挥发油含量大。古人采药全凭经验,《本草经集注》序录说:“凡采药时月…… 其根物以二月、八月采者,谓春初津液始萌,未冲枝叶,势力淳浓故也;至秋枝叶干枯,津液归流于下…… ”《本草蒙筌》说:“实已熟,味纯;叶采新,力倍。”以臭梧桐的降血压作用为例,在五月开花前采摘的叶,对动物的降压作用强,开花后所采集的叶,降压作用减弱。再以人参为例,季节变化对园参根中皂甙和糖分含量有显著影响,故采收应在6~9月,而不应在冬季。

(3)药用部位的影响:不同的药用部位所含化学成分的质和量都可能不同,所以其药理作用也不同。曾有人比较研究了各地所产白参、红参的不同部位的人参皂甙含量,发现有较大差异。又如麻黄生物碱的含量,以麻黄茎的髓部含量最高,麻黄节中含量较少,而根中则不含生物碱。

(4)贮藏条件的影响:《本草蒙筌》说:“凡药贮藏,宜常提防,倘阴干曝干烘干未尽去湿,则蛀蚀霉垢朽烂,不免为殃。”贮藏不当,要霉烂变质、走油、虫蛀,会直接影响药理作用和医疗质量。所以要选择适宜的堆放场所,加强仓库管理工作,注意特殊药材的保管(如贵重药材、芳香性及胶类药材等),还要定期检查,防治虫害。贮藏不当,也可使含挥发油的药材氧化、分解或自然挥发(如樟脑、冰片、麝香)而使药效降低。有的成分会因存放时间长,而被酶所分解等。

(5)炮制的影响:炮制前后,药材的成分质和量会有所变化,药理作用和临床疗效可因之不同。《本草蒙筌》曾从临床经验指出:“酒制升提;姜制发散;入盐走肾而软坚;用醋注肝而住痛;乳制润枯生血;蜜制甘缓益元……。”

小鼠中药炮制从以下一些方面影响药理作用:

①减毒,去毒。如半夏“生令人吐,熟令人下。”生半夏对胃粘膜有强大的刺激作用,故致呕吐;姜半夏却显示镇吐作用。

②增效,如杜仲含大量杜仲胶,生杜仲煎出的有效成分甚少;炮制后则胶质破坏,故炒杜仲煎剂降低血压较生者为强。

③改变药材成分的组成,加强或突出某一作用。如生大黄主要有泻下作用,炮制后的制大黄却出现较强抗菌作用。

④改进切制工艺,增加药效。药材炮制加工过程,可影响其内在成分,直接关系到其药理反应的性质和强度。

(6)剂型和制剂的影响:同一种中药制成不同剂型,由于制造工艺和给药途径不同,往往影响药物的吸收和血液浓度,直接关系到药理作用的强弱。《神农本草经》指出“药性有宜丸者,宜散者,宜水煮者,宜酒渍者,宜膏煎者,亦有一物兼宜者,亦有不可入汤酒者,并随药性,不得违越。”说明古人早已注意到剂型对药效的影响:如枳实或者青皮煎剂口服,未见升高血压记载,但制成注射剂静脉注射,却出现强大的升压作用。

《本草经集注》记载的“合药分剂法则”,对药衡、切制要求、剂型、制药方法,直至用蜡用蜜等,都有一定规定。现代制药,要求更高,同一中药或复方,即使剂量相等,剂型相同,但卧于各药厂生产制剂的工艺不同,疗效和毒性也往往有所区别。甚至同厂不同批号的产品,也不尽相同。为了保证不伺批号不同药厂的同名产品有相同的疗效,应当采取一定措施加强质量控制。制剂均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规定或各省市卫生局批准的药品标准执行。对指导中成药制剂和统一产品的规格,起到良好作用。 机体因素也是影响药理作用重要因素,它包括生理情况、病理状态等。

(1)生理情况的影响:体质、年龄、性别、情志等,对药物的作用发挥,影响甚大。中医学很强调秉赋不同对药效的影响。意指遗传因素、身体素质对抗病能力及药物反应,存在较大差异。临床上也存在不同种族或不同个体,对某药的治疗剂量相差多倍的现象。这种存于种属或种族间的不同,称为种属或种族差异;存在于个体之间的差异,叫做个体差异。年龄不同,对药物的反应也不同。少儿期与老年人对药物的反应与一般成年人有区别。 少儿期正在发育阶段,许多器官、系统的发育尚未完善,老年人肝肾功能普遍减退,都会影响药物的体内代谢及排泄功能,故用量应适当减少。中医学认为老年人体虚,对药物的耐受力较弱,故用攻病法邪药物时宜减量使用;幼儿稚阳之体不能峻补,故小儿不宜用参、茸骤补。不同性别,对药物的反应也有明显差异,妇女一方面因体重差异,一方面由于激素的影响,对某些药物的敏感性颇有不同。如定坤丹、调经丸、乌鸡白凤丸适用于妇科;而催吐药、峻泻药则禁用于孕妇。情志、精神状态对药物的作用也有影响。所谓喜、怒、忧、思、悲、恐,惊等七情对药物作用的发挥,显有影响。

黄芩  此外,药物的个体差异,有量的和质的两种表现。既有药理学上所谓高敏性、耐受性;也有极个别病人对某种药物发生的过敏反应。如口服人参糖浆,静滴生脉液等,都有过敏反应的报道。

(2)病理状态的影响:病理状态也可以影响药物的作用,例如黄芩、穿心莲等药,对正常体温并无降低作用,只有发热病人用后,出现解热作用。又如五苓散在实验中对犬和小鼠不出现利尿作用,但对临床上患有水肿、小便不利的病人,则具有利尿作用。肝肾患病,功能减弱,可以影响药物体内的代谢过程,往往使药物的作用时间延长。还有人工发热动物模型所筛选出来的具有退热作用的中药,临床用于病人不够满意,如穿心莲;也有一些清热药对病人甚效,而实验结果并不一定理想,如白虎汤。这也说明动物模型与人的疾病之间,还存在某些差异。 环境对药物的影响,也为众所周知。例如地理条件、气候寒暖、饮食起居、家庭环境、居住部位,都对人的健康有较大影响。人被环境影响精神不舒时,可直接影响药物的治疗效果。一般在四肢运动时,腹腔内脏的血流量减少,这对一些腹部疾患的恢复是不利的。此外,在肺部炎症时,如被迫过多劳动,可使炎症向周围组织扩散,病情恶化。

根据生物活动表现的昼夜节律,体温、肾上腺素、皮质激素分泌等的昼夜波动,常与外界环境的昼夜变化有关。药物作用也常皇现此种昼夜节律,例如附子、乌头,通过测定其所含乌头碱量及参附注射液的急性毒性,证实动物对其敏感性存在昼夜节律。乌头碱的毒性午时(13点)最高(66.7%);戌时最低(13.3%),两组差异显著。参附注射液静脉注射,子时LD50值为9.8629/kg,午时为8.308/kg。又如雷公藤的醋酸乙酯提取物是一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药物,于24小时内按不同时辰,每4小时给小鼠分组给药,观察给药后一周内的死亡率,发现其毒性具有明显的时辰节律,以中午12点给药者死亡率最高,20点至次晨8点给药者死亡率最低。

一、什么是中药药理学?

中药药理学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 用现代科学方法研究中药对机体作用和作用原理的科学。中药药理学研究是在现代科学技术的基础上, 对中药作用和作用机制的再认识。目的是让临床医生了解和认识中药对正常机体的作用和作用原理、中药对机体病理状态所起的治疗作用、正常或病态机体对中药的反应以及中药之间的相互影响, 为其提供中药的药性功能、药理作用、作用机制以及类似中药间的作用区别点、配伍应用时的相互影响、临床应用时的注意事项等资料, 为临床医生更为精当地选药入方及组方遣药提供具有参考价值的资料和理论依据。

二、五味

五味是指药物的辛、酸、甘、苦、咸五种不同的味道, 也是药物作用的标志之一。它主要是由人们味觉器官辨别出来的; 但也有根据临床功能主治而演化而来的, 如有补益作用的便认为是甘味, 有发表作用的便认为是辛味等。因此, 本草文献中所载药物的味有一些与实际 口尝 并不相符 , 如葛根味辛, 石膏味甘, 玄参味咸均与口尝不同。所以药物的味不仅是味觉之不同, 某种程度上还反映出药物作用的含义在内。因此有人认为五味也是中药固有的性质, 是产生药效的物质基础, 与其所含化学成分有一定的关系。

1、辛味药

辛味药具有发散、行气, 辛润等功效。化学成分以挥发油为最多, 次为各种苷类及生物碱等。多分布于解表、行气、活血化瘀药中。主要有解热、发汗、镇静、镇痛、中枢兴奋以及影响消化系统和心血管系统功能等作用。

据统计, 28 种解表药中有26 种为辛味。药理实验表明, 麻黄、桂枝、紫苏、细辛、防风、生姜等解表药均有发汗、解热作用, 其中多数并有抑菌或抗病毒的效果。

14 味行( 理) 气药中的13 味为辛味。如枳实、陈皮、佛手、厚朴、木香、香附、乌药、荔枝核等分别具有兴奋胃肠平滑肌, 促进胃肠蠕动; 或抑制胃肠平滑肌, 缓解痉挛等作用。其活性成分主要为其所含挥发油。

常用的活血化瘀药物中, 辛味药约占一半以上, 这些药物的成分除挥发油外,有的主含生物碱和苷类, 如川芎、红花、毛冬青、益母草等,它们分别能扩张冠脉、增加冠脉流量、降低心肌耗氧量、抑制血小板聚集、抗血栓形成等。

2、酸味药

酸味药具有收敛、固涩等功效。酸味与涩味共存者较多。大多含有酸性成分如枸橼酸、苹果酸、抗坏血酸等, 其次为鞣质, 多分布于收涩药中。主要有止泻、止遗、止带、止血、止汗、止咳喘、抗菌、抗炎等作用。药理研究表明, 其中的鞣质, 能使组织蛋白沉淀凝固, 在黏膜或创面形成保护膜, 起到收敛止泻、止血功效。

3、苦味药

苦味药能泄、能燥、能降、能坚。苦味药中苦寒药主要含有生物碱和苷类成分, 苦温药则主要含有挥发油成分。药理作用以抗感染及影响消化系统( 如泻下、行气药) 、呼吸系统( 如平喘止咳化痰药) 、心血管系统( 如活血化瘀药) 等作用为主。主要分布在清热、泻下、祛风湿、理气、驱虫、止血、活血化瘀、化痰止咳平喘药中, 在解表及利水渗湿药中亦有一定数量。如苦寒药中的黄连、黄柏的主要成分为小檗碱, 有较好的抗菌、抗炎、抗毒作用; 大黄含蒽酣苷, 可刺激大肠黏膜而致泻; 杏仁含氰苷, 有止咳平喘的作用。

4、甘味药

甘味药具有补益、和中、缓急等功效。甘味药的化学成分以含糖类为最多, 次为蛋白质、氨基酸及其他活性物质。其主要药理作用表现在对免疫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血液系统及代谢功能的影响。约70 % 的补虚药为甘味药, 其他则主要分布在利水渗湿、消食、安神药中。如用于治疗虚证的滋补强壮药党参、熟地等; 养阴生津药葛根、知母、生地等; 缓和拘急疼痛、调和药性的饴糖、甘草、大枣等味皆属甘。

5、咸味药

咸味药具有软坚散结、泻下等功效。其化学成分以钠、钾、钙、镁、碘等无机盐,蛋白质、氨基酸及其他活性成分。药理作用以影响内分泌、免疫、神经、消化系统者偏多。咸味药多来自矿物、动物及海产类。如海藻、昆布含碘, 可防治甲状腺肿; 芒硝含硫酸钠, 在肠内不易被吸收, 保留肠内水分, 使肠容积增大, 刺激肠壁引起蠕动增强而泻下。

学习现代中药药理学知识,可以丰富临床医生的知识库,扩展临床用药的视野,提升用方的精准度。每一个负责任的中医临床大夫都应该认真学习此类知识。

#大家 健康 超能团## 健康 大V创造营## 健康 超能团## 健康 解密#@大家 健康

不懂中药就不要回答,看见你们的回答我很气。

女子要漂亮必须要气血足,还有就是体内毒素要少这样才会显得一个女人气色红润,而女人以肝为用,因为肝在传统中医观点中是藏血的地方,所以吃补气血的中药对女子很有好处。不但能让女人容光焕发还有可以缓解精痛等症状,延缓衰老,不过不要买中成药,最好是吃原生药自己来熬制

标题记忆这是首先要知道的就是说你知道它的大标题也就知道了它的主要功效如清热解毒类你只要知道它们是属这一类的,应该说主要功效也记住了象二花,连翘,大青叶,半边莲,蒲公英,鱼腥草,红藤等等

记住了主要功效再比较它们如二花连翘都能清热解毒和散风热,都能用于疮痈疔肿和温病初起但连翘有散结作用,还可用于瘰疬痰核和清清热

大青叶还能用于凉血消斑蒲公英长于乳痈,鱼腥草长于肺痈和肺热红藤长于肠痈还有如清热燥湿药中的三黄,黄芩,黄连,黄柏,它们都能清热燥湿和泻火解毒,用于湿温,痢疾等证,但黄芩偏于上焦,治肺热黄连偏中焦的心胃黄柏偏肾等等

另外也可对一些药物的善长来分析,如寸冬善养肺阴而润肺,黄芪善养肺气,白术善健脾等等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anai/1090591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17
下一篇2023-11-1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