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衡先生最早是以其山水游记散文《晋祠》而闯进我阅读视野的,此后,我便留意起这位官员作家,他竟 没有让我失望。 《晋祠》是梁衡1982年发表在《光明日报》上的作品,当年即入选中学语文教材。后来他的散文《觅渡觅 渡渡何处》和《夏感》也入选中学教材。读到这样美妙的文字,就让我格外地关心梁衡其人其文起来。 梁衡,山西霍县人,1946年出生,1968年人大毕业。长期在基层当记者,曾任国家新闻出版署副署长,现 任《人民日报》副总编辑,作品有科学史章回小说《数理化通俗演义》 ,新闻三部曲《没有新闻的角落》《新 、 闻绿叶的脉络》《新闻原理的思考》 、 ,散文集《名山大川》《人杰鬼雄》以及新近出版的《追寻遥远的美丽》 、 等。作品曾多次获奖。 多年来,他的很多山水散文和政治大散文都是零零散散地从报刊上阅读到的,要是能有一本梁衡先生的散 文合集来收藏,该有多好!功夫不负有心人,去年,我还真在常武购书中心购到了这样的集子,是海天出版社 出版的《追寻遥远的美丽》 ,2002年5月第1版,几乎收录了梁衡所有的散文作品,淡雅的封面装帧,厚厚的一 大本,让人爱不释手。 梁衡早期作品十分擅长描摹山水,"晋祠的美,在山,在树,在水。""这里的水,多、清、静、柔。" 三 句六字,揭开了晋祠美之所在,一句四顿道出流水诱人之处。 这种写山、写水、写景的模式,并不是梁衡所追求的惟一意境,他要"求真、求新、求美",把自然与政治、 把山水与伟人融为一体,推出一种新的"政治散文",这不能不说是一种大胆的尝试。"知人以论世,读诗以观 心",用这句话去衡量梁衡的"政治散文"再贴切不过。你看, 《特利尔的幽灵》中的马克思、 《这思考的窑洞》 中的毛泽东、 《大无大有周恩来》中的周恩来、 《一座小院和一条小路》中的邓小平。在梁衡笔下写得既深邃, 又耐读。 梁衡的政治散文偏重"大事、大情、大理",笔下也多是一些"大人物",尤其以政治家为多,今人中他选择 写马克思、毛泽东、瞿秋白、邓小平、周恩来,古人中他写诸葛亮、范仲淹、柳永、韩愈、辛弃疾、林则徐。 "这些人物都是我喜欢的,第一,他们在事业上都有所成就;第二,他们都有独立的人格;第三,他们大都有 悲剧色彩,都为后人留下一点遗憾。鲁迅说,悲剧就是把有价值的东西撕裂给人看。"梁衡自己这样说。 梁衡写人物,通过考察他们的成功与失败、奋斗与牺牲、欢乐与悲伤的人生经历,而致力于发现人物的思想和 人格内涵, 进而去追寻人生于天地之间的终极意义, 去拷问一个人之于历史长河的创造和贡献价值。 读着读着, 一个个鲜活的人物仿佛跃然纸上,让人走进了他们的灵魂深处,震撼心魄! 掩卷暇思,其《觅渡觅渡渡何处》《大无大有周恩来》和《跨越百年的美丽》等三篇极品,实乃不可多得 、 之作。 在《觅渡觅渡渡何处》里,我看到了一个毕生都在"觅渡",直到临死前一刻还在探究生命归宿的瞿秋白形 象。秋白的一生充满了一种不寻常的悲怆之美,唯其悲怆和不寻常,才使他短暂的一生更具分量。"一个人无 才也就罢了,或者有一分才干成一件事也罢了。最可惜的是他有十分才只干成了一件事,甚而一件事也没有干 成,这才叫后人惋惜。"对生,秋白本来才华横溢,如果他静坐书斋,作文、绘画、行医、治印,必能真正实 现他的文化价值,但他不怀才自惜,一旦民族大众需要,就以书生之躯扑向大风大浪,好像用一块纯玉代替一 块石头,去堵决口。对死,秋白不追求轰轰烈烈,而以柔弱之躯,靠理性力量淡然处之。对名,秋白在生命就 要画完整句号之时,偏偏抢着写了一篇《多余的话》 ,将自己的灵魂仔仔细细剖析一遍,向世人昭示他是一个 多重色彩之人。对此,梁衡写道:"当我们只看他的事业,看他从容赴死时,他是一座平原上的高山,令人崇 敬;当我们再看他对自己的解剖时,他更是一座下临深谷的高峰,风鸣林吼,奇绝险峻,给人更多的思考。" 秋白的女儿瞿独伊读过《觅渡》之后,在致梁衡的信中说:"父亲一生磨难多,争议多,先生的一支笔概 括了父亲的一生,提炼了他生命的精华。让没有读过党史的人,也能清晰地感到父亲的思想脉络,和他对党对 国家的赤子之心。" 读《大无大有周恩来》 ,我觉得最撼人心魄、最摧人肝胆的,是讲周恩来的第五个"无":劳而无怨。起段 劈头一句就是"周总理是中国革命的第一受苦人",接下去便直言"他的过人才干害了他,他的任劳任怨的品质 害了他"、"他被人们作为平衡的棋子,或者替罪的羔羊"、"哀莫大于心死,苦莫大于心苦,但痛苦更在于心虽 苦极又没有死"。整篇文章写了周总理一生中六个方面的"惊人之无":死不留灰,生而无后,官而不显,党而 不私,劳而无怨和去不留言。而正是从这"大无"之中,作者又分明发现了他的主人公所拥有的"大有":大智、 大勇、大才、大貌,还有大爱和大德。作者从这鲜见的人生范例中,看到了一种崇高的生命的哲学:"当人格 的力量达到一定强度时,它就会迅如光速而追附万物;穹庐空间而护佑生灵。" 1998年,为纪念居里夫人发现放射性元素镭一百周年,梁衡发表了《跨越百年的美丽》 ,其中写道:"有的 人止于形,以售其貌;有的人止于勇,而呈其力;有的人止于心,只有其技;有的人达于理,而用其智。诸葛 亮戎马一生,气吞曹吴,却不披一甲,不佩一刃;毛泽东指挥军民万众,在战火中打出一个新中国,却不背枪 支,不受军衔。大音希声,大道无形,大智之人,不耽于形,不逐于力,不持于技。他们淡淡地生活,静静地 思考,执着地进取,直进到智慧高地,自由地驾驭规律,而永葆一种理性的美丽。"作者认为居里夫人就是这 样一位挺立在智慧高地的伟人。 其他如评价辛弃疾的《把栏杆拍遍》 、评价韩愈的《读韩愈》 、评价范仲淹的《青州说寿:一个永恒的范仲 淹》等等,无一不是层层剖析,情理交融,揭示出他们闪光的人格。正因为如此,他笔下的人杰鬼雄,才能以 更新、更高、更实的形象立于读者面前,让读者与他所描写的人物心灵相通,思接千载。 梁衡不是思想家。但在我看来,他思索的成果,远在当今某些"思想家"之上。所以他的很多文章一出,立 即就有全国数百家报刊转载,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为官而有时间为文,为文而有胆识断人,而判断一个人又立即让你直达他的灵魂,确实不简单。字里行间, 难道我们就不能读出生命的要义和人格的魅力吗?
夏感
充满整个夏天的是一个紧张、热烈、激促的旋律。好象炉子上的一锅冷水在逐渐泛泡、冒气而终于沸腾了一样,山坡上的芊芊细草渐渐滋成一片密密的厚发,林带上的淡淡绿烟也凝成一堵黛色长墙。轻飞漫舞的蜂蝶不多见了,却换来烦人的蝉儿。潜在树叶间一声声地长鸣。火红的太阳烘烤着一片金黄的大地,麦浪翻滚着,扑打着远处的山,天上的云,扑打着公路上的汽车,象海浪涌着一艘艘的舰船。金色主宰了世界上的一切,热风浮动着,飘过田野,吹送着已熟透了的麦香。那春天的灵秀之气经过半年的积蓄,这时已酿成一种磅礴之势,在田野上滚动,在天地间升腾。夏天到了。
夏天的色彩是金黄的。按绘画的观点,这大约有其中的道理。春之色为冷的绿,如碧波,如嫩竹,贮满希望之情;秋之色为热的赤,如夕阳,如红叶,标志着事物的终极。夏天当春华秋实之间,自然应了这中性的**,收获之已有而希望还未尽,正是一个承前启后、生命交替的旺季。你看,麦子刚刚割过,田间那挑着七八片绿叶的棉苗、那朝天举着喇叭筒的高粱、玉米,那在地上匍匐前进的瓜秧,无不迸发出旺盛的活力。这时他们已不是在春风微雨中细滋漫长,而是在暑气的蒸腾下,蓬蓬勃发,向秋的终点作着最后冲刺。
夏天的旋律是紧张的,人们的每一根神经都被绷紧。你看田间那些挥镰的农民,弯着腰,流着汗,只是想着快割,快割;麦子上场了,又想着快打,快打。他们早起晚睡亦够苦了,半夜醒来还要听听窗纸,可是起风了;看看窗外,天空可是遮上了云。麦子打完了,该松一口气了,又得赶快去给秋苗追肥、浇水。“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他们的肩上挑着春秋两季。
遗憾的是,历代文人不知写了多少春花秋月,却极少有夏的影子。大概,春日溶溶,秋波澹澹;而夏呢,总是浸在苦涩的汗水里。有闲情逸致的人,自然不喜欢这种紧张的旋律。
我却想大声赞美这个春与秋之间的黄金的夏季
略 |
转身”,本义是“转过身”, 它的引申义基本可理解为“转折”,材料中“散文作家梁衡经长久的知识储备和思想升华,才有了从山水散文向人物散文的华丽转身;走南闯北的温州企业家们悄悄完成了从关注经济财富到扛起社会责任的华丽转身”的“转身”都是此义。材料“华丽的转身,是一种行为,更是一种策略;是一种变化,更是一种境界。”中的“转身”都可理解为引申义。“华丽”则指的是这种变化是朝着积极的、好的、公众认可或期望的方向发展。 “华丽转身”一词源自于时尚界,转身是T台展示风采的一个特色动作。原指在颠峰辉煌时离开、引退。目前更多地是指“转向、改变、发展”。它可以指人,也可以指一个地方、一个单位。它可以解释为由一种形象、角色、模式、类型改变为另一种形象、角色、模式、类型,也可以仅指巨大的变革和发展。就目前所看到的例子,绝大多数都具褒扬的色彩。因此,根据材料可理解为华丽的转身是一种重新的、正确的、美丽的选择。 因此,写玉树赈灾中,有人转身救人,在生与死的刹那,就在那一瞬间的华丽转身,这样写,是符合题意的。有人写陶渊明从官场到田园,这是华丽的转身,可以。有同学写鲁迅当年弃医从文,就是一种美丽的转身,这也符合题意。有人写邓小平领导改革开放,这是国家命运的转折,是政治经济的华丽转身,这符合题意。 |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