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被囚禁五十余年之久的张学良将军终于恢复了自由身,从此远遁美国,再也没有回到大陆。而在同年三月,张学良将军原配结樆的发妻,也是前妻曾经的东北第一夫人,于凤至在美国洛杉矶孤独的安然逝去。
在她的遗嘱中,特意交代将死后的所有财产全部留给张学良,并在她的墓旁留了一个空墓,希望张学良可以百年之后死后同穴,而墓碑上的名字,也是张于凤至,冠了夫姓。
虽然他们已经五十余年未曾见面,天涯海角万里之遥,虽然他们早已经签署了离婚协议。
在她去世后不久,张学良携赵四**曾去她的墓前拜祭,看到墓碑上的“张于凤至”四字,不由得叹道,生平无憾事,唯负此一人。
是啊,身为一代东北王张作霖的长子,皇姑屯惊天一炸张作霖惨死,他仓促即位,在当时军阀割据的局面中,掌权东北后更是迅速的东北易帜,完成了形式上的统一,不仅使得那些在东北想要自立的野心之辈再无可乘之机,更是提前结束了北伐内战的局面,少死了太多人,而后他审时度势中原大战拥蒋反冯,令这场近代史上规模最大的军阀混战得以结束。再往后,便是九一八事变,张学良一枪不发丢了东北三省,国耻日,张学良也被称为不抵抗将军,但是随着台湾方面公布了蒋当年的手稿,说张学良是代蒋受过也是情理之中。
事到如今,大家皆知张学良一枪不发放弃了东北三省,背负不抵抗将军的臭名,却不知当年的东北抗日义勇军,到底是谁在暗中支持,更不知蒋在其中,也有重大责任。
西安事变,张杨二人为了枪口一致对外,形成统一战线,更是付出了巨大的代价。杨虎城被囚禁,在解放前夕更是死在了毛人凤的手里,而张学良从此也身陷囹圄,被囚禁长达五十余年。
因此,对于国家和民族,张学良问心无愧。
而今天,我们来说说,这位令少帅平生深感愧疚的东北第一夫人,于凤至。
于凤至,富商于文斗之女,在张作霖得知他的女儿于凤至“福禄深厚,乃是凤命”,深信“将门虎子”与“凤命千金”是难得的姻缘后,便令张学良娶了于文斗的女儿做了他的儿媳。
可是,当时西方民主自由的思想涌入东方,张学良十分反感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老传统,但是向来识大体顾大局的于凤至,深得老帅张作霖的喜欢。
没有于凤至的成全,就没有赵四**的传奇。
1927年,张学良结识了赵四**,两人一见钟情双双坠入爱河,对于这样的情敌,于凤至没有失却昔日风范,待她如同姐妹。
西安事变后,蒋背信弃义出尔反尔,张学良身陷囹圄,为此于凤至曾多次搭救未果,在此期间于凤至身上的积郁成疾病情加重,急需治疗,而后让赵四**陪着张学良,她赴美治病。这一年,是1940年,这一走,便是天人永隔,半世流离,张学良和于凤至再也没有相见。
前往美国的于凤至,住在了女儿张闾瑛家里,在医生的精心治疗和女儿的照顾下,于凤至的病情好的很快。这位昔日的东北第一夫人,为了生存便孤身闯入了华尔街股市,并在这里靠着自己的学识和遗传下来的经商基因,顺顺利利的赚到了第一桶金,为日后张学良在美国的良好生活,打下来经济基础。
1964年,在蒋的政治胁迫下,为了保护汉卿的安全,远在美国的于凤至不得不在离婚协议书上签了字,但是在于凤至心里,她是不承认这份离婚协议书的。
其后,她在美国买了两处豪华别墅,并将这两栋别墅按照当年北京顺城王府内家里的居住式样装饰一新,她自己住一处,将另一处留作张学良和赵四**共度晚年的地方。
可惜,她并没有等到和张学良重逢的那一天。
更可惜的是,她在万里之遥都昼思夜想的那个男人,也并没有完成它的遗愿,没有和他死后相伴,死后同穴。
2001年,张学良溘然长逝,葬在了夏威夷东海岸著名的神殿之谷纪念陵园,和赵四**生前厮守,死后相依。
到如今,大家都艳羡张学良和赵四**一见钟情长厢厮守生同衾死同椁,却不知背后却有一个女人倾尽所有无怨无悔爱而不妒的付出,却也只得到了张学良的敬。
谈到民国往事,往往能让人想起一种复古的典雅之美。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旗袍女子手持卷,念得春花秋叶乱。看看民国时的照片,读一读民国时各个大师的感情纠葛,仿佛令人回到了那个黑白而又激昂的年代。
沈从文先生除了他的《边城》之美,他与“黑凤凰”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更令人回味无穷。这个曾经穷得连饭都吃不上的文艺爱好者,靠着自己的勤奋和努力成了一位知名作家。他靠着自己的名气和才气,当上了大学教师。当这个乡巴佬第一次站在讲台上时,他居然站了一节课,脑子里一片空白,什么也没有讲就离开了。当他再次回到教室时,当时的校花张兆和先生映入了他的眼睑。在随后的教育生涯里他对自己的这位女学生展开了疯狂的追求,他被这个女孩排名为癞蛤蟆13号。
她不乏追求者,更是名门闺秀。他把老师的这种行为告到了校长胡适那里,胡适却称赞沈从文情书写得漂亮。然而有情人终成眷属,一个是豪门大家,一个是穷酸书生。张兆和的父亲和家人,却很热情地接纳了沈从文。并出资成全了这对经历过一波三折的热恋男女,如果这事发生在今天,又会如何呢?至于后来沈从文和才女高青子的红颜相忘,也成了民国文艺界的一段江湖佳话。
江湖上都称呼他为“铁骨铮铮”的郭某人,仅仅正大光明地娶了三个老婆,还有若干幕后异性服务者。即使在解放后,这三位女士也同时都是他的合法夫妻。一位日本女子,为他生了五个孩子。一位老家的发妻,还有后来周某人给他介绍的漂亮美女。而且这位美女的姐姐在日本自杀而死,当时死时已怀有身孕。郭某人一身才气,是一个文人,都应该牢牢记住这个人,记住他一生所做的事情,记住他的感情世界,记住他的伟大创作……
什么叫执子之手,与子偕老,那就看看胡适先生的婚姻生活。他们可谓是金婚完美,白头到老。当胡适第一次向妻子江冬秀提出离婚时,他迎来的是菜刀和追杀。从此胡适先生,再也不敢提离婚之事了。然而胡适先生和曹诚英女士的感情世界,却被徐志摩先生这样形容:隐处西楼已半春,绸缪未许有情人……大师不愧为大师,居然能够把这种事情,写得如此优美而又感人。
而徐志摩和陆小曼的爱情故事,是整个民国男女之情的高潮。对于这位名满京城的高贵才女,徐志摩可以为她生,为她死,为她节约,为她抒情。而陆小曼和胡适的通信,全部都用英语书写。他们包间听戏,戏里戏外横趣丛生,让人流连忘返。而对陆小曼这个上流社会的交际花,徐志摩是心知肚明的,他依然爱得如此炙热和真切,仿佛飞蛾扑火,心甘情愿。他写给陆小曼的诗,也是他一生之中最优美的创作。
中国有着非常悠久的一夫多妻传统。自春秋战国以后,这种婚姻形式就以制度形式规定下来。一夫多妻,主要是在奴隶主、贵族、官僚中实行,他们当然可以随心所欲地玩弄女奴,但那和婚姻无关,女奴连妾也算不上,只是供男子发泄 、玩之即弃的工具而已。
中华民国成立后,移风易俗,社会各界逐步推行「一夫一妻制度」。我们可以注意到一个现象:在知识界、文化界,以及 的文职官员里面,比较顺利地推行了「一夫一妻制度」。可在民国时代,那些军阀们仍然利用手中的枪杆子大肆搜罗各地美女,顽固地坚持「妻妾制度」。例如,袁世凯就有妻妾10房;曹琨有妻妾4房;段祺瑞有妻妾7房;张作霖有妻妾6房;杨森有妻妾12房;而「三不将军」张宗昌,竟有24房妻妾。这些军阀妻妾成群,放浪形骸,成为了民国特有的怪胎。因此,北洋 也成为历史上最短命的政权。
一、张宗昌。
张宗昌是奉系军阀头目。他有很多外号,其中最出名的是人称「三不知」将军,即「兵不知有多少,钱不知有多少,姨太太不知有多少」。据可靠证据,张将军一生有24房妻妾。
24房妻妾不算很多,但张将军事务繁忙,有时候这些妻妾们究竟姓张姓李,连张宗昌本人也稀里糊涂。于是,他经常干脆以编号或「产地」呼之,如住在奉天的是「24号姨太太」,再如「苏州夫人」、「杭州夫人」等。他还有一些外籍小老婆,如「白俄太太」、「高丽太太」等。
24房妻妾,不算被他糟蹋过的民女。张宗昌好色成性。据当时的报纸报道:他每到一处,「途遇女子,即掳掠上车以去,越数日乃放还。一般女学生及闺秀,遭其蹂躏者,不计其数。城中顿成恐怖之城。」
二、杨森。
杨森是川军著名将领。国民革命军陆军二级上将,贵州省主席。在 军阀中,杨森以妻妾成群,儿女众多而出名,他公开的妻妾有12位,子女共有43人,其荒唐畸形的婚姻分外引人注目,在人世间蒙上千古之谜。
杨森的五姨太叫萧邦琼。她父亲是杨森在滇军任团长时的秘书,一个典型的戎装书生。一次,赴杨森家宴时,萧父带上女儿随行。敬酒时,杨森眼中大放光彩,如长辈一样摸着萧邦琼的头赞叹道:「几年不见,小姑娘长这么大了,模样周正得很呢。」一位善于摇尾逢迎的下属瞥见这一幕,便鼓动如簧之舌说服萧家将女儿嫁与了杨森。
如果上面这是「巧取」的,那么,刘姨太陈顺容则是「豪夺」而来的。陈顺容原本为三姨太刘谷芳的贴身丫头,15岁,为杨森酒后乱性奸污,后收为妾。陈顺容是广东人,由于语言、性格之故,畏畏缩缩,不善承欢,是「十二钗」中最不受杨森喜爱的一个。稍有不慎,便会被杨森用马鞭抽得体无完肤。后得了精神病,死于重庆。
三、袁世凯。
袁世凯是中国近代史上最具争议的人物之一。有人说他是「 」、「窃国大盗」,也有人认为他对中国的近代化做出贡献,是真正的改革家。这些且不说,他的妻妾之多,应该是没有争议的。
袁世凯既是那个风起云涌时代的政治和军事枭雄,也算是情感上的枭雄,他是名副其实的妻妾成群者,一妻九妾,命犯桃花,艳福不浅,乃十全十美的妻妾家庭。
在10位夫人中,袁世凯最喜欢的是大姨太和五姨太。
大姨太是苏州名妓,姓沉,是袁世凯发迹前的红颜知己。她一直鼓励袁世凯不要沉湎于温柔乡里,要做有担当有鸿鹄之志的伟男。这唤醒了袁多年前的梦想,于是离别沈氏投奔淮军,开始建功立业之路。沈氏自己出钱赎身,静候袁娶。袁有出息后,对沈氏一往情深,有情有义,不论其出身,果断明娶。
五姨太杨氏受宠既非美 惑,也非 见长,而是如《红楼梦》中的王熙凤,精明、能干,心灵、手巧。袁世凯治内有术,规定后进门的姨太要服从先进门的姨太管教,分两大序列进行。大姨太管教二、三、四姨太,杨氏则管教六、八、九姨太(七姨太早逝)。由于杨氏管家太厉害,后来整个袁府上上下下都由杨氏打理,姨太也好,儿孙也罢,对五姨太是既敬且畏,令袁世凯少操了不少心。
一妻九妾共为他生下了17个儿子,15个女儿。17个儿子又为袁世凯生了22个孙子,25个孙女,儿孙总和达到了79人。
四、段祺瑞。
段祺瑞是皖系军阀首领,曾三次出任国务总理。段祺瑞一生有妻妾7房,数量不算少了。但与红旗前面开道、彩旗后面飘飘的袁世凯相比,段祺瑞在自家妻妾的问题上着实被搞得焦头烂额。
段祺瑞不是那种醉卧妻妾石榴裙下的男人,对管理妻妾很不耐烦。在他的放任之下,他的姨太太天天打扮得花枝招展,逛戏园子、泡茶馆、轧马路。更让段祺瑞糟心的事——一位姨太太竟然与儿子段宏业 。
由于实在无法管理后宫,段祺瑞索性把姨太太们放走,恢复他们的自由身,只守着张佩蘅和边氏两人,最终在上海终老。
相关阅读:
1、一夫一妻制的民国「姨太太」现象
民国时期,特别是「五四」新文化运动后,女权被提出,提倡男女平等,「一夫一妻制」才真正实行起来,并被写进了「婚姻法」。这是中国婚姻制度的一大进步,许多民国男人都认真地遵守、执行了,如孙中山、蒋介石当年都是这样,他们都只有一个老婆。
民国男人如果真的喜欢上了别的女人,可以与原配离婚,但不能不离婚又结婚,否则犯重婚罪。孙中山和蒋介石便都是与原配妻子离婚后,才分别与宋庆龄、宋美龄结婚的。
但是,我们不论从名人传记中,还是影视作品里,都能看到,民国男人身边大都不只一个女人,娶上三、五房小老婆在民国时很常见,有人甚至拥有几十房。这是民国时特有的「姨太太」现象。
鉴于此,曾任国民 主席的林森,在捐建的庐山山道旁边的石凳上,别出心裁地刻上「有姨太太的不许坐」,成为一时笑谈。
民国时期是提倡「文明婚」和法制的社会,既然「婚姻法」认定民国实行一夫一妻制,为何又会出现这类娶小的「违法乱纪」行为?原来,问题出在民国的法规上,民国的「司法解释」和实际判决中,竟然默认了纳妾的合法性。
2、民国的婚姻司法解释,范绍增的40房妻妾
民国十九年(1930年)12月,国民 颁布了民法《亲属编》,并于次年5月施行,其针对的就是婚姻家庭。
当时, 中央政治会议的立法原则是,「妾之问题,毋庸规定」。并认为,「妾之制度,亟应废止,虽事实上尚有存在者,而法律上不容其承认,其地位毋庸以法典及单行特别法规定。」
而早在民国十七年(1928年)12月24日,时立法院院长胡汉民在演讲中便向妇女协会公开承诺:「中国女子的人格,将由本党的主张和本院的立法,提高起来,保障起来。」
在此立法精神下,《亲属编》中废除了「妾之制度」,不再规定妾与妻的关系和在家庭中的地位。千百年来一直存在于中国男人婚姻生活中、并且为男人宠爱的「妾」,从法律上彻底消失了。此举在当时影响甚大,由于是「新鲜事」,社会上分歧也严重。
有的学者认为,废除「妾」,此举意在保护一夫一妻制;有的则认为,这给妾与妻争权夺利埋下了伏笔,是提倡「妻妾平等」的信号。当时,全国各地的报纸都曾就此展开了大讨论,波及了民国社会的各个阶层。
民国婚姻立法的初衷,显然意在保护一夫一妻制,但是在实际司法操作中却变味了:
「二十年院字第 七号解释」称:「娶妾并非婚姻,自无所谓重婚。」
「二十年院字第七三五号解释」称:「妾虽为现民法所不规定,惟妾与家长既以永久公共生活为目的,同居一家,依民法第一一二三第三项之规定,应视为家属」。
「二十二年上字第六三六号判例」称:「民法亲属编无妾之规定。至民法亲属编施行后……如有类似行为,即属与人通奸,其妻自得请求离婚… …得妻之明认或默认而为纳妾之行为,其妻即不得据为离婚之请求」。
这些司法解释,可以说严重违背了「一夫一妻制」原则:男人纳妾不算重婚,属「与人通奸」行为,最多是道德问题。这与现在对婚外 、养小三是「作风问题」的司法定性,何等相似啊。
因此,民国的一夫一妻制实际上名存实亡,提高女权的立法愿望也大大弱化。民国男人找小老婆相当自由,比古代男子更厉害。
古代男人纳妾有明文规范,因地位不同而有所限制,如西晋时法律规定:诸王可以纳妾8名,公侯可以纳妾6名,一、二品官员可以纳妾4名,三、四品官员可以纳妾3名,五、六品官员可以纳妾2名,七、八品官员只能纳妾1名,老百姓不准纳妾。
而民国则无此等级限制。如果要问民国男人最多可以找多少小老婆?答案是:想要多少就多少,只要你有条件。有一位名叫范绍增的民国将军,竟然找了40名大小老婆。当时名声远播的游泳健将、有美人鱼之誉的杨秀琼,便是范绍增的第18房姨太太。
不同的是,民国时的「妾」不叫妾,而变成了男人的「家属」,对外则统一体面地称为「姨太太」。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