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古镇小巷文艺短句

描写古镇小巷文艺短句,第1张

1 想要一些描写古镇,小巷子里的句子,心情

描写古镇的句子

1、我们边走过瞧,不知不觉又来到一家百货店门前。进去一看,里边的货物真是古色古香呀,看,用丝绸织的伞,用竹子做的小人儿,用木头雕成的茶具。令人爱不释手,真想把客观存在们统统都给买回家去,可惜兜里没有那么多的钱。

2、坐在乌篷船里,我们或是相互讲讲笑话,或是听听乌篷船那亲切的摇橹声,你听,多有节奏呀“啪哒,啪哒……”或是吃着各自手里香喷喷的扯白糖,好不乐哉。

3、来到安昌古镇,放眼望去,仿佛又回到了从前。你瞧,那用石板铺的路,用石板铺的桥,用石板砌成的柱子。假如再让游人穿上古时的服装,简直是分不出是现代还是过去。

4、人们更是亲,清水洗浴后,身心倍感轻松,卖米糕的阿婆,热情好客请我们去吃米糕。刷油放料。香喷喷的特别好吃!我们来到木竹店,老人给我们玩竹子木,还带我们参观珍品。真是大开眼见。晚饭,老人给我们做了两面黄小黄瓜……两个陌生的家庭,在这个亲的古镇,变得异常熟悉。

5、水!一条小溪静静的流着,在阳光下,似一条银链。我连忙玩起了水,光滑的青石板,小小的黑鱼儿……水很清,河床上的大卵石清晰可见。大的,小的,许多孩子都在水中嬉戏打闹。水花四溅,在空中成了一条珍珠项链,清新剔透。溅起水珠落下,泛起小小的涟漪,晶莹而多彩。

6、褪去脚上的鞋,赤脚踏在平静的石板路上,感受这古镇犹如唐江南女子般的温柔,那又是另一件令人惬意的事,是与看声音跳华尔兹截然不同的感觉。那是什么呢?应该是温柔和安静吧,这里静谧得仿若不存在,然而她的美,却又让人不容忽视。

2 想要一些描写古镇,小巷子里的句子,心情

描写古镇的句子 1、我们边走过瞧,不知不觉又来到一家百货店门前。

进去一看,里边的货物真是古色古香呀,看,用丝绸织的伞,用竹子做的小人儿,用木头雕成的茶具。令人爱不释手,真想把客观存在们统统都给买回家去,可惜兜里没有那么多的钱。

2、坐在乌篷船里,我们或是相互讲讲笑话,或是听听乌篷船那亲切的摇橹声,你听,多有节奏呀“啪哒,啪哒……”或是吃着各自手里香喷喷的扯白糖,好不乐哉。 3、来到安昌古镇,放眼望去,仿佛又回到了从前。

你瞧,那用石板铺的路,用石板铺的桥,用石板砌成的柱子。假如再让游人穿上古时的服装,简直是分不出是现代还是过去。

4、人们更是亲,清水洗浴后,身心倍感轻松,卖米糕的阿婆,热情好客请我们去吃米糕。刷油放料。

香喷喷的特别好吃!我们来到木竹店,老人给我们玩竹子木,还带我们参观珍品。真是大开眼见。

晚饭,老人给我们做了两面黄小黄瓜……两个陌生的家庭,在这个亲的古镇,变得异常熟悉。 5、水!一条小溪静静的流着,在阳光下,似一条银链。

我连忙玩起了水,光滑的青石板,小小的黑鱼儿……水很清,河床上的大卵石清晰可见。大的,小的,许多孩子都在水中嬉戏打闹。

水花四溅,在空中成了一条珍珠项链,清新剔透。溅起水珠落下,泛起小小的涟漪,晶莹而多彩。

6、褪去脚上的鞋,赤脚踏在平静的石板路上,感受这古镇犹如唐江南女子般的温柔,那又是另一件令人惬意的事,是与看声音跳华尔兹截然不同的感觉。那是什么呢?应该是温柔和安静吧,这里静谧得仿若不存在,然而她的美,却又让人不容忽视。

3 熟悉老街的文艺的句子

老街的朴素是无信仰的美感,最美不过素洁之静与拥堵之热闹。

川流不息的老街上,人声鼎沸,像一锅沸腾的水宽阔的街道像一条条输送带,把人们送向四面八方大风过去,街上的幌子、小摊与行人,仿佛都被风卷了走,全不见了,只剩下柳枝随着风狂舞风越刮越大,大街上的行人,身上、脸上落满了黑土,像刚由地下钻出来那条小巷像条游蛇似的,蜿蜒在一排高楼和一片居住区的中间小巷那儿没有花,也没有树,枯焦焦的,干巴巴的,蒙着一层厚厚的灰尘,就像一条干涸(hé)了的小河与天上的群星遥相辉映,整个街市都沉浸在一片珠光宝气之中,炫人眼目沿着大道向远看,一盏盏路灯雪亮雪亮,像是一条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火龙远远近近的路灯已经亮了,起先像一个暗红的水果盘,渐渐变成了明晃晃的大银球马路两侧的街灯亮了,远远看去,像一条波光闪烁的长河那圆球状的街灯,像是一颗颗放大了几万倍的珍珠;它们结集在一起的时候,又很像一串葡萄 那一根根灯柱上高擎着一盏盏球灯,像盛开着一朵朵红荷向远处伸展的两排明光闪闪的街灯,活像是蜿蜒飞舞的火龙相距很远的路灯,投下一束束光圈,雪花像萤火虫似的在灯光下飞舞着一两点没精打采的灯光,仿佛是瞌睡人的眼睛街上的路灯发射出昏暗的红色的电光,活像那些醉鬼醉汉的一对红眼,一闪一闪地在望着他路面铺着枣子般大小的石子,白的、黄的、暗红的、五颜六色,像一条无尽头的彩带一条曲折的石板路,鸡肠子似的盘在山湾河边在那层通往湖边的小路上,落了一层树叶,斑斑点点,就像一条花皮蛇希望这个回答对你有帮助。

4 求描写小镇繁华的句子

1 从空中拍摄的画面中,第一次让我看到了小镇的全貌。

它像一叶小扁舟,静静地泊在乡野的河流边。青灰色的民居,弯曲的小巷,留住了小镇人心底的守望。

记得20多年前,一位诗人在《雨花》杂志发表了一篇题为《白驹》的诗作:“哪朝哪代,祖先给了你一个名字,啊!古镇——白驹。莫非你是一匹白色的小马。

在亘古的荒野咴咴长嘶?镇北砖砌的三角桥墩,可是当年拴马的遗址?镇南莽荡荡十里马港,莫非是当年饮马场地……”诗人的浪漫想像不是没有依据,相传在很久很久以前,一匹白色的马驹乘着祥云而来,落在黄海边这片水草丰满的土地上,加上《诗经》中有“皎皎白驹,食我扬藿”的句子,小镇就缘此而名了。追溯往昔的日子,这里热闹繁华,富甲一方。

宋朝以来,以产盐闻名全国,元朝设白驹场专管盐务,曾有过帆樯林立、舟车络绎的盛况。串场河和范公堤穿镇而过,使它成为水陆交通的要冲,经济文化发展的一个枢纽。

2 接纳我的小镇,蹲在山岗上。一辆卡车一辆卡车,一年年搬空了它的矿山、它的繁荣,大动脑筋的地方官也没办法把它做大做强。

小镇每天端出小葱、辣椒、咸菜末拌豆腐,居民在绵厚回甘的和水豆花里,开始咀嚼新的一天。小店铺前,常见一个敬老院的老人,提一把自己扎制的楠竹刷把,从河边走十里路到永铜公路路口,一元钱卖掉它再返回小镇,在豆花店把那一元钱享受掉。

逢一、四、七的日子,小镇聚拢紧垹垹的白菜、四方的货郎、失真的盗版碟带,嘈杂就是它的热情。我母亲的儿童服装摊就挤在一块块的竹箦间,她的眼里装着一个个期待,一两个小时间,山风就会把才沸腾的市声吹散;然后,她要赶回她的猪中间,她的蚕中间,她的泥土中间。

5 描写古镇或小城的优美段落

细雨无声游乌镇 也许,是离这个温柔蕴藉的江南古镇太近的缘故,我反而无法用确切的语言来描绘有着2500年沧桑之地的种种动人之处。

现在请允许我暂时地远离,闭上眼睛,用无牵无碍的心去感受、去体味…… 我觉得,乌镇最好的景致是在雨中。 迷迷蒙蒙的天空,如烟如雾似梦似幻的雨丝,湿漉漉的青石板……一个让人寻觅已久的本色乌镇就这样鲜灵灵地呈现在我的眼前。

看,一带蓝莹莹的市河穿街而过,橹声唉乃,漾起浅浅的波纹,摇碎了被雨水漂洗得愈加乌黑发亮的屋瓦,莲青色的水阁、廊棚、吊楼、河埠头,以及悬挂在长廊下的如火焰般跳动的灯笼。随着雨落的,还有盛开的满枝花瓣,或粉红,或洁白,于是,绿肥红瘦之间便又滋生出了许许多多幽怨婉转令人无端惊觉的美丽和惆怅。

在雨天,乌镇总有着说不尽的缠绵悱恻。行走在那条悠长悠长的小巷中,有没有一个结着丁香一样愁怨的姑娘与我擦肩而过呢?人们寻找着,五颜六色的花伞穿过观前街,走过应家桥,越过古廊棚,登上仁义桥,绕过九曲廊,停驻在香火缭绕红烛高烧的财神湾的财神庙前,看着滴答的檐雨切割着狭窄的视线,被停泊在水中央的“拳船”上发出的急切而热烈的锣鼓声所吸引。

偶尔在河的对岸响起一两声吴侬软语,一下子使人的心柔软到了极点,生怕承受不住似的,急忙挤进那些酿酒、刨烟、纺织、蓝印花布、根雕、竹编、制笔等一个个洋溢着日常质朴生活气息的传统作坊里。喝一口甜甜的糯米锅巴茶,再品尝一口有着美丽动人传说的甜咸兼有的姑嫂饼,红绿鲜明交映成趣的熏豆茶则让人品味出了普通人居家生活的那种滋味。

要不,到依河傍水的“访庐阁”小坐一番,来一杯清香甘醇的菊花茶,那青绿色的液体仿佛是初春晶莹的草芽,让人倍觉生命的清澈。雨还在下,而重檐翘角、浮雕鎏金,历千年劫难而不衰的修真观前的古戏台上韵味十足的传统花鼓戏仍在风雨中传唱,唱者不倦,听者不厌…… 走得累了,依着水廊的美人靠,看着操着各色口音的游人从面前走过,时间就在细碎的雨点中缓缓流逝。

来这儿的人大约都想找回点什么吧,那他们找到了吗?乌镇无声,游人亦无声。那么,再重复走一遍那闪射着青光的石板巷吧。

我撑着记忆的花伞,和我的爱人沿着古镇深处散发出的气息慢慢地往前走,任雨滴在我们的衣襟上轻盈地跳跃,这恐怕也只是在这儿才能有这一份雅致了! “细雨湿流光”的乌镇是江南温柔乡里的一滩湿迹,是一个任何人甘愿沉醉其中都不想醒来的梦。这是一方魅力无穷的天地。

乌镇的温润,乌镇的艳丽,乌镇的清新,乌镇的鲜嫩,都一一绽现在绵绵不尽似有若无的细雨之中。

6 古城小巷的300字优美段落

你好

幽幽的青石小道,那是一条长长的小巷,那是一条热闹的小巷,那还是一条寂静的小巷。其实,它的名字叫作“无名小巷”。

站在巷头,像是望不到尾。巷里有着用黄泥和石头砌成的墙;用砖头砌成的台阶;用瓦片堆成的屋顶;用木头作成的木门;用纸糊成的窗户。巷里住着许多人,房子那么一道足足有150米长。在巷里还有着一棵参天大树。吱吱喳喳的小鸟在树上快活的唱歌。

早晨,有的老人烧完早饭,拎着菜篮要到巷尾去买菜或是卖菜。到了7点多,小孩子起了床吃完早饭从巷口,跑到巷尾,途中大喊几声“我要去玩,快点出来”,听到喊声的孩子一溜烟地跑了出来。孩子们一块去小溪边玩水、打水仗;有时嫌无聊,就趁邻家不注意,到墙边去挖几个洞,等大人门发现,孩子们早溜光了。夏天,大人们搬了椅子到大树下聊天、打老K……小孩子则还是在玩。

一但到了晚上,家家户户关了门窗,跑到屋里看电视。那时小巷寂静极了!只有早晨孩子们的笑声在回荡。

小巷的命名是因为大家选不好恰当的名

7 古城小巷的300字优美段落

你好 幽幽的青石小道,那是一条长长的小巷,那是一条热闹的小巷,那还是一条寂静的小巷。

其实,它的名字叫作“无名小巷”。 站在巷头,像是望不到尾。

巷里有着用黄泥和石头砌成的墙;用砖头砌成的台阶;用瓦片堆成的屋顶;用木头作成的木门;用纸糊成的窗户。巷里住着许多人,房子那么一道足足有150米长。

在巷里还有着一棵参天大树。吱吱喳喳的小鸟在树上快活的唱歌。

早晨,有的老人烧完早饭,拎着菜篮要到巷尾去买菜或是卖菜。到了7点多,小孩子起了床吃完早饭从巷口,跑到巷尾,途中大喊几声“我要去玩,快点出来”,听到喊声的孩子一溜烟地跑了出来。

孩子们一块去小溪边玩水、打水仗;有时嫌无聊,就趁邻家不注意,到墙边去挖几个洞,等大人门发现,孩子们早溜光了。夏天,大人们搬了椅子到大树下聊天、打老K……小孩子则还是在玩。

一但到了晚上,家家户户关了门窗,跑到屋里看电视。那时小巷寂静极了!只有早晨孩子们的笑声在回荡。

小巷的命名是因为大家选不好恰当的名。

  小巷

 又弯又长

 没有门

 没有窗

 我拿把旧钥匙

 敲着厚厚的墙

对于顾城,我们都知道他是一个天才般的诗人,当然也是一个比较特别的人,生活中往往不能自理,情感上比较敏感多变,可谓奇葩。

顾城的《小巷》单单八行,24个字,却写出了一代人的迷茫。在这首诗里面一共有三个对象,既我,小巷,旧钥匙。

首先是小巷,又弯又长,没有门,没有窗。这就如同我们一个人的一生,或者是很多人的人生路,曲曲折折,坎坎坷坷,看不到门窗,找不到入口和希望。一直在苦苦追求,一直在这个看不到头的巷子里寻找目标。小巷也就是代表了人生路,漫长,曲折。

我,不光是作者自己一人,可能是更多代表了一代人,不管是年亲人,中年人,或者老年人,都是在这个小巷子里往前走,摸索着的人。都是在寻找自己的希望,属于自己的那扇门和窗户。尽管说这条巷子里本身就没有门和窗,可是作者依然在用钥匙敲打着墙,依然相信希望还是有的。这也就代表了很多奋斗中的人,尽管说这条路本身就是一条不归路,一条黑路,可是他们还是坚守着本心初心在向前走。

旧钥匙,就有点神奇了。其实在我们普遍认为这里用钥匙就够了,也是符合诗句的核心。但是作者用的是旧钥匙。为何要用旧钥匙呢?我想是这条小巷是作者曾经走过的地方,曾经这里有他的门和窗,有他的梦想。很多年过去了,再次拿着钥匙来老地方——梦开始的地方寻找自己。却发现物是人非,自己的钥匙还在,人还在,地方也在,只是梦想不在,希望不在。

其实我们也是,走着走着早就忘记了曾经的梦想,只知道自己曾经还有过远大的理想,如今已经什么理想都没有。只剩下一身皮囊,只是想着赚钱养家糊口。

我可能是个特别的人,别人都喜欢去繁华的市中心凑热闹,而我却喜欢去那些不起眼的小巷里寻找清静。可能原因就出在“清静”二字上,繁华的地方必然人山人海,摩肩接踵,唯有清静独得我的恩宠。反观那些鲜有人问津的小巷,干净整洁,虽然不繁华,却能给人一种真实的感觉。

我喜欢的小巷样子是,地面用清一色的石板铺成,大约两米宽的路面,两旁都是古老的木建筑,林立着小店铺,店门口会有一些盆栽植物作为装饰,店铺里的货品五花八门,琳琅满目,摆放的整整齐齐。店老板搬着一张竹椅坐在门口,懒洋洋的阳光从门框穿过,见证着岁月静好。

小巷里行人不要太多,最好下着丝丝细雨,有一位丁香一样的女子撑着油纸伞走过我的身旁。我驻足观望,她离我越来越远,在巷子尽头的一棵梧桐树下消失了背影。雨还在下着,空留我一个人神情怅惘。这仅仅是我理想性的小巷,有些诗意、浪漫和忧伤,但有些偏离生活和物质。

实际上,真实的小巷与我心中的小巷有所出入,它们大多数是混泥土地面,建筑也都是些上了年纪的老房子,是上个时代留下的烙印。一般在集市上的主路旁,向两边延伸开来的路道就是小巷。小巷里会有一种别样的感觉,店家的叫喊声,老人的与摊贩的讨价还价声,小孩子要吃糖果缠着大人的哭闹声,被关在笼子里售卖的鸡鸭鸣叫声,猪肉贩子挥起刀子的砍骨声,声声入耳。

小巷是繁忙的,每个人都是自己真实的样子,不用涂装抹粉刻意打扮自己,不用穿名贵衣服满足虚荣心。生活就是这么简单,不加修饰,无需在物欲横流的社会中过多的顾及自己。简单,至美之道。

从小就在农村长大的我,是个地地道道的农村人,每次去镇上赶集都会走上十多里的路。儿时会图热闹跟着外公去镇上赶集,天不见亮就出发,半路上,外公几乎每次都会在路旁的一家猪肉店铺买上两三斤猪肉。外公和屠夫打好招呼,预留下一块猪肉?等赶集回来时就顺便带走。之所以每次要预订,是因为生意火爆,屠夫每天都能卖完两三头肥猪,逢年过节会卖更多。外公知道我从来不吃肥肉,买肉时都会尽量买一些偏瘦的猪肉。就算外婆做好菜,外公也是只吃肥肉,把瘦肉都尽量留给我们吃。

在赶集的路上,外公要是碰见了熟人,他就会笑嘻嘻和人聊上好一阵子,得空时还会掏出他装叶烟的布袋,熟练的裹上一支,然后插在烟杆口子上吧唧吧唧的抽起来。每次外公抽烟时,我都会躲的远远的,烟味实在是太呛人。

到了集市上时,你能看到大多数人背上都会有一个背筐,衣着朴素。到逢场天时,会非常拥挤,我紧跟在外公身后,穿过一条又一条小巷,外公会去买鱼,等鱼贩子称好后,付钱时外公会笑着对鱼贩子说:“你要跟我称够啊!”外公从里衣的衣袋里掏出一个布袋子,仔仔细细的清点着钱,生怕多给。付完钱后,外公不放心,又会去熟人那里把鱼再称上一次。外公对我说:“我买鱼好几次鱼贩子都是缺斤短两,每次我都会称一下,少了就会回去找鱼贩子。”连续几次缺斤短两,鱼贩子都认识外公了,一看到外公来,称准保够。

买完鱼后,外公会买一些大葱,又走过人挤人的那几条小巷,去买调味品,买白糖,或者去打几斤烧酒。我一路跟在外公身后,只是觉得热闹,到处都是人。嘴里想吃零食,又不好意思给外公开口。所幸的是我有一个不错的习惯,别人不给我的,我不会主动伸手要。归根究底,可能我是不愿给别人添麻烦吧!

可以这么说,外公和集市给了我小巷最初的定义。我在倾心于小巷的同时,我又认识了劳苦大众本真的样子。这让我在内心里确定了自己的生活轮廓。

接下来要说的是簇桥的一条小巷,我曾在簇桥的新庙村呆过一两年。租住的地方离那条小巷有两公里左右的距离,那时,我刚来成都不久,没事就会去那条小巷,因为这条小巷里有一个售卖旧书的店铺。店主是一个六十多岁的老大爷,在店铺门口摆满一地的书,有历史故事书籍,有像砖头那样厚重的网络小说,有近现代著名作家的文集,有笑话小册,有封面穿着暴露的成人书籍……这些书籍都有一个共同特点,是盗版的。二手书其实占比较少,更多的是新书。每次我一来,我就看见老大爷捧着一本厚厚的小说书看得不亦乐乎。那个时候,老大爷的书摊让我找到了家的感觉。无奈那时我囊中羞涩,稍稍有那么点钱,我就会省着买书。实际上我并没有那么爱看书,可是在我的骨子里又对纸质书爱不释手。这让我想起了成语故事“叶公好龙”,说的是古时候有一个人叫叶公,他非常喜欢龙,有一天龙知道后,大为感动,就出现在了叶公的面前。当真龙出现在叶公面前时,去把叶公吓着了。可见我和叶公一样,并非是真正的喜欢。

前段时间,闲暇无事时,我骑自行车专门去了那条小巷,我在簇桥公交站附近转了好几圈,最后才找到那条小巷。由于是夜里,小巷几乎都歇业关门了。老大爷的书摊早无踪迹,也不知道书摊是否还在?小巷入口的那棵梧桐树还是那么挺拔,梧桐树旁边的那家棉絮店也还在。路面的地板有些不平,四周的灯光无的放矢,我推着自行车每走一步,就回想几年前从这里从过时的样子。

小巷里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一个七八十岁的老奶奶坐在店里刚拿起一本医院的宣传书时,就发现了我在看着她。她像个害羞的小姑娘一样,立马放下了书,有些脸红。这种书封面基本上都是美女封面,穿着暴露,书的内容不用看也知道是关于不孕不育、关于男性女性生殖健康的。小巷入口,经常有中年妇女向人群发放,如果发给我,我一般会接过,因为我喜欢看最后一页上的笑话故事,看完则是随便找一垃圾桶扔掉。

记得前不久骑自行车去金马考场参加科目二考试时所路过的那个小巷,相对来说比较偏僻,有一家卖酒的店铺,几口装酒的大酒缸摆在店里,格外显眼。旁边是一家面积较大的糖果店,往前是一家茶馆,几个老头坐在里面喝茶聊天。转过弯,是一家不大的副食店,旁边是一个小菜市,再往前,是一个油烟味较重的小饭馆。街道上,几个小孩追逐嬉闹。这些熟悉的场景让我不得不想起小巷里的一切。

其实我不用担心小巷会消失,它又不会走路,它永远在哪里,如果我愿意,我可以随时回去看它。相反,我有更多的选择,我可能随时会为另一条小巷所着迷。

小巷是自由的,我也是自由的,它所呈现出的是一种安静质朴且真实的美。我毫不掩藏的表示喜欢这样的地方,像**布景时的样子,也许以后不管我走到哪里,我的记忆里都会有一条小巷静静地伫立在那里,深情的注视着我,等待着我的回归。

二零一八年十二月十六日于成都,竹鸿初

后记:写着写着就有些偏题了,特别是有关外公的那几段,功底不行,还是写不出我想要呈现的小巷。细节描写不够吧!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anai/1119112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24
下一篇2023-11-2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