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对爱情的雅称

古代对爱情的雅称,第1张

古代诗人表达爱情的唯美诗句(篇一)

1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 ——《南歌子词二首》温庭筠

2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卢照邻《长安古意》

3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辛弃疾《摸鱼儿》

4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温庭筠《南歌子词二首》

5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杜牧《秋夕》

6谁料同心结不成,翻就相思结。——夏完淳《卜算子·秋色到空闺》

7何事东君,解将芳思,巧缀一斛春冰。——朱晞颜《一萼红·盆梅》

8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欧阳修《玉楼春》

9别后不知君远近。触目凄凉多少闷。——欧阳修《玉楼春·别后不知君远近》

10相恨不如潮有信,相思始觉海非深。——白居易《浪淘沙》

11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

12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李商隐《无题六首其六》

13凄凉别后两应同,最是不胜清怨月明中。——纳兰性德《虞美人·曲阑深处重相见》

14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李清照《一剪梅》

15曾把芳心深相许。——史达祖《留春令·咏梅花》

16一寸柔肠情几许?薄衾孤枕,梦回人静,彻晓潇潇雨。——惠洪《青玉案·丝槐烟柳长亭路》

17天长路远魂飞苦,梦魂不到关山难,长相思,摧心肝。——《李白长相思二首其一》

18既见君子,云胡不喜。——《诗经·风雨》

19敛尽春山羞不语。人前深意难轻诉。——苏轼《蝶恋花》

20君若清路尘,妾若浊水泥。浮沉各异势,会合何时谐。——曹植《明月上高楼》

古代诗人表达爱情的唯美诗句(篇二)

21逢郎欲语低头笑,碧玉搔头落水中。——白居易《采莲曲》

22死生契阔,与子成悦。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佚名《诗经邶风击鼓》

23送君如昨日,檐前露已团。——江淹《古离别》

24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柳永《雨霖铃》

25不要因为也许会改变,就不肯说那句美丽的誓言,不要因为也许会分离,就不敢求一次倾心的相遇。——席慕蓉《印记》

26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晏殊《无题·油壁香车不再逢》

27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朱庆馀《近试上张籍水部》

28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晏殊《玉楼春·春恨》

29诚知此恨人人有,贫贱夫妻百事哀。——元稹《遣悲怀三首其二》

30只缘感君一回顾,使我思君朝与暮。——乐府《古相思曲》

31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李煜《相见欢》

32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

33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秦观《鹊桥仙》

34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佚名《关雎》

35人如风后入江云,情似雨馀黏地絮。——周邦彦《玉楼春》

36可怜闺里月,长在汉家营。——沈佺期《杂诗三首·其三》

37休言半纸无多重,万斛离愁尽耐担。——陈蓬姐《寄外二首其二》

38寻好梦,梦难成。有谁知我此时情,枕前泪共阶前雨,隔个窗儿滴到明。——聂胜琼《鹧鸪天·别情》

39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李白《春思》

40不尝世间醋与墨,怎知人间酸与苦。

古代诗人表达爱情的唯美诗句(篇三)

41相思只在:丁香枝上,豆蔻梢头。——王雱《眼儿媚·杨柳丝丝弄轻柔》

42人非木石皆有情,不如不遇倾城色。——白居易《李夫人》

43诚知此恨人人有,贫贱夫妻百事哀。

44美人如花隔云端!上有青冥之长天,下有渌水之波澜。——李白《长相思·其一》

45兽炉沉水烟,翠沼残花片,一行行写入相思传。

46教人无处寄相思,落花芳草过前期,没人知。——孙光宪《虞美人·好风微揭帘旌起》

47暗相思,无处说,惆怅夜来烟月。——韦庄《应天长·别来半岁音书绝》

48瘦影自怜秋水照,卿须怜我我怜卿。——冯小青《怨》

49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宨淑女,君子好逑。——佚名《诗经周南关雎》

50深知身在情长在,怅望江头江水声。

51君怀良不开,贱妾当何依。——曹植《明月上高楼》

52结发为夫妻,恩爱两不疑。——苏武《结发为夫妻》

53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佚名《迢迢牵牛星》

54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汤显祖《牡丹亭》

55君行逾十年,孤妾常独栖。——曹植《明月上高楼》

56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宨淑女,君子好逑。——《诗经·关雎》

57入我相思门,知我相思苦,长相思兮长相忆,短相思兮无穷极。——李白《三五七言》

58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秦观《鹊桥仙》

59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李煜《清平乐》

60有美一人,清扬婉兮。邂逅相遇,适我愿兮。——《诗经·野有蔓草》

古代诗人爱国的诗句

1、锦绣河山好收拾,万民尽做主人翁。朱德

2、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杜甫《春夜喜雨》

3、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张祜《宫词故国三千里》

4、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宋范仲淹《岳阳楼记》

5、春风举国裁宫锦,半作障泥半作帆。李商隐《隋宫》

6、带长剑兮挟秦弓,首身离兮心不惩。屈原《国殇》

7、四海翻腾云水路,五洲震荡风雷激。毛泽东《满江红和郭沫若同志》

8、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李商隐《咏史二首其二》

9、一声何满子,双泪落君前。张祜《宫词故国三千里》

10、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严武《军城早秋》

11、寸寸山河寸寸金。黄遵宪《赠梁任父母同年》

12、山川勤远略,原隰轸皇情。张九龄《奉和圣制送尚书燕国公赴朔方》

13、杜鹃再拜忧天泪,精卫无穷填海心!黄遵宪《赠梁任父同年》

14、未收天子河湟地,不拟回头望故乡。令狐楚

15、忍泪失声询使者,几时真有六军来。范成大《州桥》

16、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17、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宋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18、绝域从军计惘然,东南幽恨满词笺。龚自珍《漫感》

19、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易水歌》

20、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21、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李煜《破阵子四十年来家国》

22、京国多年情尽改,忽听春雨忆江南。虞集《听雨》

23、夜视太白收光芒,报国欲死无战场。陆游《陇头水》)

24、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李白《清平调?其三》

25、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杜牧《泊秦淮》

26、操吴戈兮被犀甲,车错毂兮短兵接。屈原《国殇》

27、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28、象床锦帐无言语,从此谯周是老臣。温庭筠《过五丈原》

29、拼将十万头颅血,须把乾坤力挽回。秋瑾

30、祖国陆沉人有责,天涯飘泊我无家。秋瑾

31、几回忆,故国莼鲈,霜前雁後。潘希白《大有九日》

32、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十一月四日》

33、中心愿,平虏保民安国。宋江《满江红喜遇重阳》

34、故国且回首,此意莫匆匆。杨炎正《水调歌头把酒对斜日》

35、丈夫当为国,破敌如摧山。唐韦应物《寄畅当》

36、去国十年老尽、少年心。黄庭坚《虞美人宜州见梅作》

37、忧国耻为睁眼瞎,挺身甘上断头台。《革命烈士诗抄。熊亨瀚诗》

38、汉家天子今神武,不肯和亲归去来。王之涣《凉州词二首》

39、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杜牧《泊秦淮》

40、试看天堑投鞭渡,不信中原不姓朱!郑成功《出师讨满夷自瓜州至金陵》

41、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韩愈

42、弃燕雀之小志,慕鸿鹄以高翔。南朝丘迟《与陈伯之书》

43、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鲁迅

44、鸡鸣紫陌曙光寒,莺啭皇州春色阑。岑参《奉和中书舍人贾至早朝大明宫》

45、且凭天子怒,复倚将军雄。高适《塞下曲》

46、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鲁迅

47、我最怜君中宵舞,道男儿到死心如铁。看试手,补天裂。辛弃疾

48、北极怀明主,南溟作逐臣。宋之问《途中寒食题黄梅临江驿寄崔融》

49、山甫归应疾,留侯功复成。张九龄《奉和圣制送尚书燕国公赴朔方》

50、霾两轮兮絷四马,援玉枹兮击鸣鼓。屈原《国殇》

51、汉天子,方鼎盛,四百州。黄庭坚《水调歌头落日塞垣路》

52、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

53、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明于谦《咏煤炭》

54、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唐杜甫《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

55、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丘逢甲

56、夜视太白收光芒,报国欲死无战场!宋陆游

57、丈夫所至在经国,期使四海皆衽席。海瑞

58、祖国沉沦感不禁,闲来海外觅知音。秋瑾《鹧鸪天祖国沉沦感不禁》

59、青春元不老,君知否。辛弃疾《感皇恩滁州为范倅寿》

60、忘身辞凤阙,报国取龙庭。王维《送赵都督赴代州得青字》

61、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杜甫

62、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辛弃疾

63、夜视太白收光芒,报国欲死无战场。陆游

古代表达爱情的诗句

1、缘来缘去缘如水,情散情聚情何归。

2、花满河阳,为君羞褪晨妆茜。

3、肠断相思岁岁同。事世情缘梦难通。满山烟雨桔花白,无尽相思夜夜风。

4、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5、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6、相恨不如潮有信,相思始觉海非深。

7、问君何事轻离别,一年能几团圞月。

8、山无棱,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9、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

10、无情不似多情苦,一寸还成千万缕,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

11、一寸相思千万绪,人间没安排处。

12、屏却相思,近来知道都无益。

13、君知妾有夫,赠妾双明珠,感君缠绵意,系在红罗襦。妾家高楼连苑起,良人执戟明光里。知君用心如日月,事夫誓拟同生死。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

14、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15、只缘感君一回顾,使我思君朝与暮。

16、君知妾有夫,赠妾双明珠。

17、罗带同心结未成。江头潮已平。

18、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恨不同时生,日日与君好。

19、哀叹声声痛饮中,酒醉醒来愁未醒,红颜知己去何处,忆当初,伤流景,往事悠悠记心中。

20、你走过多少条街、会想起多少次我呢。

21、寂静的夜,孤单的人,心绪徘徊,夜未寝,窗前眺望,寒风吹,又添凄凉,天上星伴我无眠。

22、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23、一寸相思千万绪,人间没个安排处。

24、红烛背,绣帘垂,梦长君不知。

25、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26、碧云红雨小楼空,春光已到消魂处。

27、山无棱,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28、恨君却似江楼月,暂满还亏,暂满还亏,待得团圆是几时?

29、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30、君门一入无由出,唯有宫莺得见人。

31、征夫怀远路,起视夜何其?参辰皆已没,去去从此辞。

32、红豆不堪看,满眼相思泪。

33、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

34、我想看一场盛大的流行陨落的过程、我要一直不停许愿、许到沧海桑田瞬息万变直到靠近你微笑淡晴的脸。

35、教人无处寄相思,落花芳草过前期,没人知。

36、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37、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

38、永夜恹恹欢意少。空梦长安,认取长安道。为报今年春色好。花光月影宜相照。随意杯盘虽草草。酒美梅酸,恰称人怀抱。醉莫插花花莫笑。可怜春似人将老。

39、悠悠生死别经年,魂魄不曾入梦来。

40、曾与美人桥上别,恨无消息到今朝。

41、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42、休言半纸无多重,万斛离愁尽耐担。

43、新知遭薄俗,旧好隔良缘。

44、相爱几时穷,无物似茶浓。

45、春未足,闺愁难寄,琴心谁与?曲径穿花寻蛱蝶,虚阑傍日教鹦鹉。

46、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47、尘缘一点,回首西风又陈迹。

48、一道鹊桥横渺渺,千声玉佩过玲玲。别离还有经年客,怅望不如河鼓星。

49、金章紫绶千馀骑,夫婿朝回初拜侯。

50、独断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

51、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参差荇菜,左右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52、相思只在:丁香枝上,豆蔻梢头。

53、我失骄杨君失柳,杨柳轻扬直上重霄九。

54、对菱花、与说相思,看谁瘦损。

55、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56、君歌杨叛儿,妾劝新丰酒。

57、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58、还卿一钵无情泪,恨不相逢未剃时。

59、相思尝尽半辈水苦,情痴换来一生泪盈。

60、欲寄君衣君不还,不寄君衣君又寒;寄与不寄间,妾身千万难!

61、借酒消愁愁更愁,只怕酒醒之后断人肠。

62、在天愿做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63、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

64、侯门一入深似海,从此萧郎是路人。

65、离恨却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66、美人卷珠帘,深坐颦蛾眉。

67、不知魂已断,空有梦相随。除却天边月,没人知。

68、柳色披衫金缕凤,纤手轻拈红豆弄,翠蛾双敛正含情。

69、百雀筑桥,星梦传书,星语心愿,七夕与君长相伴!

70、奴为出来难,教君恣意怜。

71、君在阴兮影不见,君依光兮妾所愿。

72、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73、怀春情不断,犹带相思旧子。

74、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

表达诗人思乡的诗句

1、故乡今夜思千里,愁鬓明朝又一年。高适《除夜作》

2、外物寂无扰,中流澹自清。张九龄《西江夜行》

3、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向月明看。李益《从军北征》

4、乡国真堪恋,光阴可合轻。白居易《洛桥寒食日作十韵》

5、异乡物态与人殊,惟有东风旧相识。欧阳修《春日西湖寄谢法曹歌》

6、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高适《除夜作》

7、无情对面是山河。辛弃疾《定风波席上送范廓之游建康》

8、行人无限秋风思,隔水青山似故乡。戴叔伦《题稚川山水》

9、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杜甫《绝句二首》

10、壮年听雨客舟中。蒋捷《虞美人听雨》

11、永夜角声悲自语,客心愁破正思家。汪元量《望江南幽州九日》

12、思归未可得,书此谢情人。李白《送郄昂谪巴中》

13、那边云筋销啼粉,这里车轮转别肠。辛弃疾《鹧鸪天送元济之归豫章》

14、儿童见说深惊讶,却问何方是故乡。殷尧藩《同州端午》

15、云物不殊乡国异,教儿且覆掌中杯。杜甫《小至》

16、他乡逢七夕,旅馆益羁愁。孟浩然《他乡七夕》

17、家山泉石寻常忆,世路风波子细谙。白居易《除夜寄微之》

18、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马戴《灞上秋居》

19、乡书不可寄,秋雁又南回。韦庄《章台夜思》

20、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李清照《永遇乐落日熔金》

21、几度思归还把酒,拂云堆上祝明妃。杜牧《题木兰庙》

22、黯乡魂,追旅思。范仲淹《苏幕遮怀旧》

23、白下有山皆绕郭,清明无客不思家。高启《清明呈馆中诸公》

24、浮红涨绿鱼文起。贺铸《惜余春急雨收春》

25、旅枕元无梦,寒更每自长。吕本中《南歌子驿路侵斜月》

26、燕塞月,缺了又还圆。华清淑《望江南燕塞雪》

27、凭高远望,见家乡、只在白云深处。王澜《念奴娇避地溢江书于新亭》

28、春风一夜吹乡梦,又逐春风到洛城。武元衡《春兴》

29、取酒须勤醉,乡关不可思。司马光《送张寺丞觐知富顺监》

30、万结愁肠无昼夜。蒋氏女《减字木兰花题雄州驿》

31、醉后莫思家,借取师师宿。晏几道《生查子落梅庭榭香》

32、一去隔绝国,思归但长嗟。李白《千里思》

33、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宋之问《渡汉江》

34、今年新梦,忽到黄鹤旧山头。范成大《水调歌头细数十年事》

35、又酒趁哀弦,灯照离席。周邦彦《兰陵王柳》

36、剑花寒,夜坐归心壮,又是他乡。张可久《满庭芳客中九日》

37、故乡归去千里,佳处辄迟留。苏轼《水调歌头安石在东海》

38、辜负枕前云雨,尊前花月。张元干《石州慢寒水依痕》

39、蓟城通漠北,万里别吾乡。李颀《古塞下曲》

40、旧事逐寒朝,啼鹃恨未消。纳兰性德《菩萨蛮问君何事轻离别》

41、何逊扬州旧事,五更梦半醒,胡调吹彻。吴文英《暗香疏影夹钟宫赋墨梅》

42、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

43、明朝望乡处,应见陇头梅。宋之问《题大庾岭北驿》

44、楚水巴山江雨多,巴人能唱本乡歌。刘禹锡《竹枝词二首其二》

45、又笑伴鸱夷,共归吴苑。吴文英《琐窗寒玉兰》

46、思归若汾水,无日不悠悠。李白《太原早秋》

47、日落君山云气,春到沅湘草木,远思渺难收。张孝祥《水调歌头过岳阳楼作》

48、客舍似家家似寄。刘克庄《玉楼春戏林推》

49、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贺知章《回乡偶书二首》

50、客行野田间,比屋皆闭户。姚合《庄居野行》

51、料因循误了,残毡拥雪,故人心眼。张炎《解连环孤雁》

52、青紫虽被体,不如早还乡。杜甫《夏夜叹》

53、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皎然《寻陆鸿渐不遇》

54、湖海倦游客,江汉有归舟。张孝祥《水调歌头过岳阳楼作》

55、潭州官舍暮楼空,今古无端入望中。李商隐《潭州》

56、烽火平安夜,归梦到家山。崔与之《水调歌头题剑阁》

57、门有车马客,驾言发故乡。陆机《门有车马客行》

58、万里妾心愁更苦,十春和泪看婵娟。华清淑《望江南燕塞雪》

59、身投河朔饮君酒,家在茂陵平安否。王维《不遇咏》

60、愁损辞乡去国人。朱敦儒《采桑子彭浪矶》

61、流水极天横晚照,酒阑望断西河道。赵可《凤栖梧霜树重重青嶂小》

62、几多惆怅,情绪在天涯!顾敻《临江仙月色穿帘风入竹》

63、帟幕英僚敞,芳筵下客叨。孟浩然《与杭州薛司户登樟亭楼作》

64、岁夜高堂列明烛,美酒一杯声一曲。李颀《听安万善吹觱篥歌》

65、念归林叶换,愁坐露华生。张九龄《西江夜行》

66、轩裳如固有,千载起人思。刘基《题太公钓渭图》

67、平生自有分,况是蔡家亲。司空曙《喜外弟卢纶见宿》

68、悠悠天宇旷,切切故乡情。张九龄《西江夜行》

69、不堪肠断思乡处,红槿花中越鸟啼。李德裕《谪岭南道中作》

70、东风渐绿西湖柳,雁已还、人未南归。周密《高阳台送陈君衡被召》

71、樵子渔师来又去,一川风月谁为主。葛长庚《凤栖梧绿暗红稀春已暮》

72、过尽征鸿来尽燕,故园消息茫然。赵长卿《临江仙暮春》

73、翻被梨花冷看,人生苦恋天涯。张炎《朝中措清明时节》

74、思欲委符节,引竿自刺船。元结《贼退示官吏》

75、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王安石《桂枝香登临送目》

76、更红鲜冷淡不成圆,樱桃颗。郑燮《满江红思家》

77、短景归秋,吟思又接愁边。史达祖《玉蝴蝶晚雨未摧宫树》

78、谁问旗亭,美酒斗十千。贺铸《行路难缚虎手》

79、唤我溪边太乙舟,潋滟盛芳醑。葛立方《卜算子赏荷以莲叶劝酒作》

80、料想故园桃李,也应怨月愁风。赵崇《清平乐怀人》

1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2我思古人,实获我心

3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4玲珑骰子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

5相思坟上种红豆,豆熟打坟知不知?

6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

7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名词解释

古代女子的信物是指是古代男子与女子双方在确定婚姻关系时,男子送给女子的当作凭证的物品,估计信物的历史早于情书,如果终止的话,也比情书晚。

戒指的意义

古代未婚姻女子均不戴戒指,因为戒指是定亲或定情信物,所以这个最小的信物在女子心中的分量却是最重的。到今天也是如此,伸出手让对面的人为自己戴上,而后,或者幸福的戴一辈子,或者早晚有一天对着它哭到心碎。到了晚唐时,戒指渐渐由男女互赠变为只由男子赠予女子。

戒指既然是定亲之物,所以古代未婚女子都不戴戒指。隋代丁六娘《十索诗》所写“欲呈纤纤手,从郎索指环”。或许可以说明古代,甚至是现代女子对戒指的那一份难言的情怀,这个信物最小,在女子心中的份量却最重。满怀着希望,伸出手来让心爱的人为自己戴上,而后,或许幸福地戴上一辈子,或许有一天对着它哭到心碎。

定情物信种类

相思豆

相思豆

相思红豆芳名远播,得益于唐代大诗人王维的四言绝句《相思》。“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这脍炙人口的千古名句,原本是王维写给他的好友李龟年的。李龟年因安史之乱流落江南,王维将此诗赠与他,寄托了对友人深深的眷念之情。后来,人们用红豆色艳如血,质坚如钻的特质去诠释坚贞不渝的爱情。于是,红豆便成了爱情的象征、相思的载体。“中有兰膏渍红豆,每回拈着相思忆”的爱意;“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的痴情;“红豆不堪看,满眼相思泪”的沉重;“红豆尚可尽,相思无已时”的长久。红豆,隐蕴着爱的纯真与深切,承载着人们遥远的相忆思。

梳子

梳子

细数常见的爱情信物,最具浪漫意义的莫过于木梳。除了带给头皮保健,使头发健康美丽的实用功效之外,梳子代表相思,代表很想念很挂念对方;梳子还寓意把心结打开,让烦恼一扫而过;送梳子有私订终身、欲与她(他)白头偕老的意思,每天用爱人送的梳子梳理头发,代表着双方的亲密关系。“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古人对头发的重视使木梳成为重要随身物品,有了七夕传说以后,木梳逐渐成为必须赠送的爱情信物,千百年来,传承不断。

玉佩

古人爱玉,有“君子无故,玉不去身”的古语。《古诗笺》中释说:“以玉缀缨,向恩情之结。”“罗缨”是古代女子出嫁时系于腰间的彩色丝带,以示人有所属。使“结缡”成为古时成婚的代称。《诗经》中:“亲结其缡,九十其仪”,描述女儿出嫁时,母亲一面殷殷地叮嘱女儿些私语,一面恋恋不舍地与其束结罗缨。是古人最常用的信物这一。

荷包香囊

香囊的历史由来已久,古时又称香包、香缨、香袋、香球、佩伟、荷包等等,古人佩戴香囊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先秦时代。据《礼记内则》:“子事父母,左右佩用;……衿缨,以适父母舅姑。”就是说青年人去见父母长辈时要佩戴“衿缨”即编织的香囊以示敬意。又因为香囊是随身之物,恋人之间也常常把它当做礼物相互赠送,以表衷情。

《红楼梦》里林妹妹也曾给宝哥哥做过香囊,一针一线都凝结着她的情思。

有一回写黛玉误会宝玉把她送他的香囊送了人,赌气把正在做的另一个剪了,香囊却是宝玉贴身戴着,怎么会送人?当芳华不再、红雨落尽的时候,见香囊犹见伊人,却只怕宝玉已是不忍再看了。 “成泥做土香如故,却为谁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手镯

手镯在古代有很多的称谓,“跳脱”就是其中一种,宋计有功所著《唐诗纪事》

手镯

中有个故事,唐文宗有一天

考问群臣:“古诗里有‘轻衫衬跳脱’句,你们有谁知道“跳脱”是什么东西”大家都答不上来。文宗告诉他们:“跳脱即今之腕钏也。” 古代的文学作品中,常见女子以手镯相赠恋人的情节。梁陶弘景在《真浩》中记述了仙女萼绿华曾赠羊权金和玉的跳脱。蒲松龄《聊斋志异白于玉》中写书生吴生偶入仙境与一个紫衣仙女欢好,临别时,仙女把自己所戴金腕钏送给吴生留念。

同心结

《诗源》里说文胄与邻妇姜氏相爱,并送姜氏一枚百炼水晶针为信物,姜氏启履

箱,取连理线,贯双针,织同心结回赠文胄。素缕表示纯洁,而针谐音同贞。

将那丝丝缕缕的锦带编成连环回文式的同心结来赠与对方,绵绵思恋与万千情愫也都蕴含其中。梁武帝萧衍诗有“腰间双绮带,梦为同心结”。宋代林逋有“君泪盈、妾泪盈,罗带同心结未成,江头潮已平”的词。

戒指

古代未婚女子均不戴戒指,因为戒指是定亲或定情信物,所以这个最小的信物在女子心中的分量却是最重的,到今天也是如此。伸出手让对面的人为自己戴上,而后,或者幸福的戴一辈子,或者早晚有一天对着它哭到心碎。

《太平广记》里说书生李章武与华州王氏子妇相爱,临别时王氏子妇赠李章武白玉指环,并赠诗曰:“捻指环相思,见环重相忆。愿君永持玩,循环无终极”。后来李章武再去华州,王氏子妇已忧思而死,二人遂神会于王氏宅中。

簪,古人用来插定发髻或连冠于发的一种长针,后来专指妇女插髻的首饰。《史记·滑稽列传》里说:“前有堕珥,后有遗簪”。杜甫《春望》中也有“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之句。

中国少数民族有传统的用簪来固发、美发之俗,其发簪种类繁多,历史悠久,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钗为珠翠和金银合制成花朵或其他造型的发钿,连缀着固定发髻的双股或多股长针,使用时安插在双鬓。

钗不仅是一种饰物,它还是一种寄情的表物。古代恋人或夫妻之间有一种赠别的习俗:女子将头上的钗一分为二,一半赠给对方,一半自留,待到他日重见再合在一起。辛弃疾词《祝英台近.晚春》中的“宝钗分,桃叶渡,烟柳暗南浦”,即在表述这种离情。纳兰性德词中“宝钗拢各两分心,定缘何事湿兰襟”也饱含与自己所爱分离的痛楚。

“何以答欢忻?纨素三条裙”

古时将绢称为纨素,“纨素三条裙”指的是绢做的裙子。汉刘熙《释名·释衣服》:裙,群也,连接群幅也。古时布帛门幅狭窄,一条裙子通常由多幅布帛拼制而成,因而有“裙”的名称。历史上曾出现过各式各样的裙子,如:弹墨裙、凤尾裙、月华裙、真珠裙、郁金裙、石榴裙等等。《新唐书·五行志》记载:“安乐公主使尚方合百鸟毛织二裙,正视为一色,傍视为一色;日中为一色,影中为一色,而百鸟之状皆见。”这种以百鸟之羽织成百鸟之状的裙子, 由唐中宗之女安乐公主创制,并在当时贵族女性中广为流行,致使山林中的珍禽瑞鸟被捕杀殆尽,后被朝廷下令禁止。奢华的贵妇毕竟是少数,古代的平民女子都是朴素的戴荆钗、着布裙。因此,“钗裙”也是千百年来我国普通女性的代称。

关于裙子的情愫最让人感慨的莫过于武则天一首《如意曲》:

裙子的

看朱成碧思纷纷,憔悴支离为忆君。

不信比来长下泪,开箱验取石榴裙。

这诗是她为谁写下的呢?一样身处于千丈红尘与茫茫人海,人世间的女子哪怕豪气干云如武则天,看到月光里的桂树,仍旧没逃得过夜夜绵长的思念,又有谁能躲得过?

魏晋南北朝以前的情诗,处处都可见到不加掩饰的真挚与炽烈,三国诗人繁钦的《定情诗》也是如此,诗里一对恋人用各种信物来见证他们的爱情,每一信物都被赋予了对爱情忠贞不渝的信念。诗中提到的信物有一些已经远离了我们今天的生活,有一些直到现在还在相爱的人之间传递。

如果说在古代,男子还有接触外界世界的自由,那么,对那些大多数禁锢在家的女性来说,信物几乎代表了她们的身心伴着所爱的人神游外界,让所爱之人随身携带的信物就起到了使情人睹物思人的作用。

缠臂金

“何以致拳拳?绾臂双金环”

缠臂金

“绾臂双金环”指臂钏,又称缠臂金,这是一种我国古代女性的缠绕于臂的装饰,是用金银带条盘绕成螺旋圈状,所盘圈数多少不等,一般三至八圈,也有多到十二三圈的。缠臂金的奥妙在于戴上之后无论从什么角度看,所见都为数道圆环,而相互不关联,宛如佩戴着几个手镯般美丽。苏东坡《寒具》诗虽然是写一种叫馓子的食物,但诗中“夜来春睡浓于酒,压褊佳人缠臂金。”的句子更让人联想到一个戴着缠臂金的女子于浓睡未醒中,带出几许醉意的妩媚,由此也可见臂钏为古代女性容色增辉的效果。

耳环

“何以致区区?耳中双明珠”

我国女性从很早以前就开始用各种耳饰打扮自己了。最早的记录见于《山海经》“青宜之山宜女,其神小腰白齿,穿耳以鎼”,《三国志》中诸葛恪说:“穿耳贯珠,盖古尚也。”可知穿耳从三代时起至今不衰的时尚。耳饰又分为耳丁、耳珰、耳环、耳坠等样式。清初李笠翁在他的《闲情偶记 生容》里将耳饰里小巧简洁的耳环称为“丁香”,将繁复华丽的耳坠称为“络索”。他说女子“一簪一珥,便可相伴一生”,可见耳环在古人审美观念中有很重要的地位。

汗巾

《红楼梦》里花袭人与蒋玉菡的定情信物就是花袭人原替宝玉做的汗巾,被转送给蒋玉菡。

花椒

花椒是香料作物,因为多籽粒,含婚后“多子”的寓意,因此春秋时的男女有用花椒来作为定情物的习俗。

花椒

<<诗经·陈风·东门》中,就讲到一个男子在舞会上收到姑娘送的一束花椒作为定情物的故事。定情时就说好将来要生很多小朋友,古人在爱情上其实很直白。

瓜果

《诗经·卫风·木瓜》“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瓜果

……”讲一个男子得到心爱的女子所赠送的木瓜、香瓜、木桃、木李后决定回赠以各种佩玉,表达永结同心的意愿。

头发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古人对身体部位十分看重,认为这也是“孝”的一部分。所以

三国里夏侯惇眼睛被箭射中后,才大呼“父精母血,不可弃也!”一口将眼睛又吃回去。将自己身体的一部分送给心上人,表达无以复加的爱意,头发自然最合适不过。所以古时候,女子经常会剪落一束青丝赠送给情郎做定情物。

定情诗

编辑

原文

我出东门游,邂逅承清尘。思君即幽房,侍寝执衣巾。

时无桑中契,迫此路侧人。我既媚君姿,君亦悦我颜。

何以致拳拳?绾臂双金环。何以道殷勤?约指一双银。

何以致区区?耳中双明珠。何以致叩叩?香囊系肘后。

何以致契阔?绕腕双跳脱。何以结恩情?美玉缀罗缨。

何以结中心?素缕连双针。何以结相于?金薄画搔头。

何以慰别离?耳后玳瑁钗。何以答欢忻?纨素三条裙。

何以结愁悲?白绢双中衣。何以消滞忧,足下双远游。

释义

1 何以致拳拳?绾臂双金环。 (明:金花钏 )古代女子的臂钏又称“缠臂金“,如苏东坡《寒具》诗:“夜来春睡浓于酒,压褊佳人缠臂金。”

早期臂钏实物多出现于北方地区,通常将金银条锤扁,盘绕成螺旋圈状。所盘圈数多少不等,少则三圈,多则五圈八圈,并有花、素之分:镂刻有花纹的,称“花钏“,素而无纹的,称“素钏"无论从什么角度观察,所见都为数道圆环,宛如佩戴着几个手镯。“钏“字的造形从“金“,从“川“,其中的“川“字即象形而来。

2 何以道殷勤?约指一双银。

《云溪友议》写韦皋与玉箫相恋,依依惜别时韦皋送给玉箫一枚玉指环,发誓五至七年后来娶玉箫。但后来韦皋违约不至,玉箫绝食而死。再后来韦皋成为西川节度使,知此事后悔恨不已,遂“广修佛像”以赎罪,最后玉箫托生为歌姬,又回到了韦皋的身旁,再续一世的情缘。

3何以致区区?耳中双明珠(汉:鎏金点翠花篮耳坠)

最早的耳环以青铜制成,造型也比较简单。耳坠是在耳环的基础上演变而来的,它的上部是一个圆环,环上缀一组坠饰,因形得名,故曰耳坠。李笠翁在他的《生容》里说,耳饰里小巧简洁的耳环为“丁香”,繁复华丽的耳环为“络索”

4何以致契阔?绕腕双跳脱。 (宋:金镶玉跳脱 )

古代手镯称为“跳脱”,《唐诗纪事》中有个故事,唐文宗有一天考他的宰臣:古诗里有“轻衫衬跳脱“句,你们有谁知道“跳脱“是什么东西宰臣都答不上来。文宗告诉他们说:“跳脱即今之腕钏也。“梁代陶弘景在《真浩》中也记述了仙女萼绿华赠羊权金、玉跳脱的故事。 跳脱的名字在明清以后就渐渐被镯、钏取代了。

5 何以结恩情?美玉缀罗缨。

古人爱玉,有“君子无故,玉不去身”的古语。《古诗笺》中释说:“以玉缀缨,向恩情之结。” “罗缨”是古代女子出嫁时系于腰间的彩色丝带,以示人有所属。使“结缡”成为古时成婚的代称。《诗经》中:“亲结其缡,九十其仪”,描述女儿出嫁时 ,母亲一面殷殷地叮嘱女儿些私语,一面恋恋不舍地与其束结罗缨。

6何以结中心?素缕连双针。

唐长孙佐转妻子的诗《答外》写她为给戍边的丈夫做同心结,以倾诉相思和离情:征人去 年戍边水,夜得边书字盈纸。挥刀就烛裁红绮,结作同心答千里。君寄边书书莫绝,妾答同心心自结。同心再解不心离,离字频看字愁灭。结成一衣和泪封,封书只在怀袖中。莫如书故字难久,愿学同心长可同。言为心声,所谓“天不老,情难绝,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结”这个汉字就象是一张“不舍心怀、情用牢结”的网,却网不尽天下痴儿女故事的万一,目睹神伤。

7 何以结相于?金薄画搔头。

搔头是簪的别称,《西京杂记》中记载:汉武帝宠爱李夫人,曾有一次取下李夫人的玉簪搔头,搔头之名即由此而来。《鼓吹曲词有所思》中写一个女子在“闻君有他心”后,伤心欲绝的把情人相赠的玳瑁簪“拉杂催烧之、当风扬其灰。从今以往,勿复相思,相思与君绝。”哀莫大于心死了,何必如此自苦?

8何以答欢忻?纨素三条裙。

古代的绢称为纨素,而裙是从“裳”演变而来。古时布帛门幅狭窄,一条裙子通常由多幅布帛拼制而成,因有“裙“的名称。古代“裙、群“二字同源,汉刘熙《释名·释衣服》:裙,群也,连接群幅也。“汉辛延年《羽林郎》诗:“长裙连理带,广袖合欢襦。” 看朱成碧思纷纷,憔悴支离为忆君。不信比来长下泪,开箱验取石榴裙。

9何以结愁悲?白绢双中衣。

“中”同“衷”,白绢是一分纤尘不染的恋恋情怀……

10何以消滞忧,足下双远游。

曹植《洛神赋》中有“远游之文履”,指绣花的鞋子,《后汉书五行志》中记载汉代妇女出嫁时穿木屐,屐上施以彩画,并以五彩丝带系之,以示吉祥。在南朝时,凡娶妇之家须先下绢丝新鞋一双为聘礼。陶渊明在《闲情赋》里愿意做爱人脚下的鞋子“愿在丝而为履,附素足以周旋。” 疼惜若此!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anai/1121999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25
下一篇2023-11-2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