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石器,老院子,小院一方,安度余生

老石器,老院子,小院一方,安度余生,第1张

每个人心底都应该有一座属于自己的院子

微风、鸟鸣、草香,

美成了一首静谧悠远的田园诗,

安然静好。

从推开木门的那刻开始,

繁花与青草便沿着小径,

一路绵延。

在院子里可以感受到

“春有百花秋有月,

夏有凉风冬有雪”的美妙。

可以放下姿态,

笑看风轻云淡,

闲听花静鸟喧。

中式的院子特别之处在于更具有表象之外的意境之美,

不仅看着漂亮,

住着舒服,

更有了与心的交融。

每个人心中,

应该有一方院子。

无论大小,

凭着心境去规划,

种些自己喜欢的绿植,

闲暇时对着读书、饮茶、抽烟斗,

哪怕发发呆,

都是抵抗都市病的良药。

它融合这山石和绿植,

它让人与自然达到了最完美的状态。

小院记忆

萧红 颠沛一生中最温暖慰藉

“我家有一个大花园,这花园里蜂子,蝴蝶,蜻蜓,蚂蚱,样样都有。蝴蝶有白蝴蝶,黄蝴蝶。这种蝴蝶极小,不太好看。好看的是大红蝴蝶,满身带着金粉。”

——《呼兰河传》

许地山 关于亲情最珍贵的记忆

我们家的后园有半亩空地,母亲说:“让它荒着怪可惜的,你们那么爱吃花生,就开辟出来种花生吧。”我们姐弟几个都很高兴,买种,翻地,播种,浇水,施肥,没过几个月,居然收获了。

——《落花生》

巴金 城市里难得的寂静

现在园子里非常静。那颗不知名的五瓣的白色小花仍然寂寞地开着。阳光照在松枝和盆中的花树上,给那些绿叶涂上金**。

——《静寂的园子》

老舍 平民乐土怀挂之地

花草是种费钱的玩意儿,可是此地的“草花儿”很便宜,而且家家有院子,可以花不多的钱而种一院子花,即使算不了什么,可是到底可爱呀。墙上的牵牛,墙根的靠山竹与草茉莉,是多么省钱省事而足以招来蝴蝶呀!

——《想北平》

沈从文 清净之中遇见初恋

这院子平日也异常清静,金鱼缸边随时可发现不知名小雀鸟低头饮水。夏天素心兰、茉莉盛开,全院子香气清馥,沁人心脾,花虽盛开却无人赏鉴,只间或有小丫头来剪一二只,做观音像前供瓶中物。或自己悄悄摘一把鱼子兰和茉莉,放入胸前围裙小口袋中。

——《芷江县的熊公馆》

王安忆 放肆的童年

我心目中理想的房子,要有个大点儿的院子。有树,最好是果树或者花树或者又开花又结果。每年花树开花那几天,在树下支张桌子,摆简单的酒菜,开顺口的酒,看繁花在风里、在暮色里、在月光里动,也值了。

——《我心目中理想的房子》

小院知识

中式小院的精髓在于与自然的和解,

它不繁复,

但是却能看透世界,

它是中国人的根和魂,

它代表着我们中国人对于生活,

对于文化的最好诠释。

传统中式庭院

早在商周中国就已经有了院落文化,

发展至明清到达顶峰,

面积大的包围建筑的叫做园林,

面积小的被建筑包围的就称为庭院

中国传统的庭院是自然胜景与匠人之心的完美结合,含蓄蕴藉的诗画情趣中,更蕴藏了丰富的精神世界,表达着中国人不事张扬的淡泊心境和俗世无争的高雅与纯粹。

“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

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

闹中取静,乱中得安。

中式庭院的特别之处,

还在于建筑与人相通。

庭院对于中国人不只是一座住宅,

更是一种生活方式方式。

一个家,

有了庭院才完美。

任岁月流转,

时光变换,

人们依然对庭院怀有深深的眷恋。

拥有一个庭院,

回归自然与本我。

沏茶读书,

卧听风雨,

仍然是中国人对于理想生活不变的追求。

新中式庭院

新中式庭院是现代文明背景下,传统元素与现代材质激烈碰撞的产物。它不是盲目的对现代风格的照搬照抄,更不是完全的对传统元素的自我扬弃,而是提炼现代理念的精华,并入意蕴深厚的东方美学,来打造兼容并蓄的气质空间。

言语不足以道其一二,

于朴素恬然的深院幽庭中,

复刻传统中式建筑的工匠情怀,

抒写气质灵动的时代音符,

是现代人对于中式居住方式的完美展现。

小院设计

设计上删繁就简,

舍弃无用而浮夸的装饰。

淡雅的色彩,

简练的线条,

以及富有禅意的空间韵味。

装饰细节上崇尚自然情趣,

布局方式上多以对称形式,

打造移步变景的精妙画面。

色彩多以深色为主,

在黑白灰的基础上又辅以红、黄、蓝、绿等亮色作为局部点缀,

配色更加大胆、明快而富有个性,

风雅韵味呼之欲出。

运用苏州园林中的一些特色元素,

如白墙、黑瓦、洞门、水景、翠竹等,

都以写意山水的高超艺术手法,

营造出一种景深丰富、诗情画意的感觉。

装饰点缀在设计形式上简化了很多,

摒弃了繁冗复杂的装饰技巧后,

造型以简洁硬朗的直线线条为主。

小院生活

如果我有一个小院,

我会弄一个茶院,

和亲人朋友,

一起喝茶聊天。

如果我有一个小院,

一定会在里面种上几棵树,

没有那么多爬藤的欧月,

三角梅,铁线莲,

只有几棵郁郁葱葱的绿树,

就足够美好。

如果我有一个小院,

我一定会设计一片复古的大门,

一个简洁的庭院,

一个寄情于山水的房子。

花开花落,

清香袅袅,

初夏的样子,

深锁庭中。

园林专家陈从周回忆童年庭院纳凉时,母亲总教背唐人「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诗句。寻常的庭院纳凉生活,成了滋润一代名师的点滴泽露。而古往今来,这方庭院又成为了多少人的诗情沃土。

小桥流水的中式庭院,

带有深厚底蕴的中华小院文化

才是我们中国庭院应有的标签。

这种庭院更适合于我们的民族文化,

也更贴近生活。

当小院幽情邂逅初夏,

就是这个季节里最美的诗情画意。

有人喜欢收集字画,有人喜欢集邮,有人喜欢收集钱币,还有的人,喜欢收集石头。

石磨、石槽、石杵……这是从前农村必不可少的器具。还记得小时候老家有一个大石碾,听爷爷说那还是奶奶的嫁妆呢,这些物件在那个年代人们生活中的地位可见一斑。时过境迁,这些笨重的石器现在已经“退隐江湖”了。

收集石器这种爱好,其实包含了对拥有岁月感的老物件那种说不出的情怀,在院子里摆上些石器,也为庭院增添几分古雅沉稳的韵味,石缸养莲植蒲,石磨铺地做水景等等,令人赏心悦目。

有人将收集来的石器错落有致地围着院子摆一圈,石花盆、压年糕的石盘、发酵面粉的石盆、喂猪的石槽、盛水的石缸、纺纱的石梭子、石锁、石香炉、镶嵌门槛的门槛石……种类繁多,让人眼花缭乱。

古朴的老石器其实也富含了很多吉祥的寓意,如石磨寓意‘好事多磨’,告诉人们要经得起生活的磨难才能有所收获;石缸各类雕刻吉祥图案表达了人们平安是福的心理愿望……

每天在院子里看看这些石器,感觉内心就很平静,闲来就在石桌上喝喝茶,陶瓷的细腻加上石器的厚重感,茶水仿佛又将这种感觉带入口中,让人细细品味,怀旧思索。

END

春有百花秋有月

夏有凉风冬有雪

一方院子

深藏着年岁时序

亦藏着春去秋来

凡留心处

便可将日子过成最可人的样子

君汇·滨河学府 建面约75㎡特色户型

定格四季美景,盛载闲情逸致

酝酿着对美好生活的无限向往

春意阑珊 拾趣美好时光

在院子的角落,种下一棵果树

等它成长发芽开花

树下的青草散发着清香

这时坐在树下

沏一壶花茶,打个盹

看妻子认真的打理花草

呼吸着清新而芬芳的空气

沉醉在自然的淡雅之中

仲夏星空 写意慢调生活

小池塘里开着几朵荷花

空气飘着淡淡的荷香

放一架秋千,看孩子尽情玩闹

跟父亲来一场围棋

清风轻拂,带来丝丝凉意

仰望星空繁星点点

耳畔偶尔传来几声蝉鸣

岁月静好便是如此

秋意绵绵 品味人生从容

春天的果树已经结果

院子弥漫着收获的喜悦

凉爽的夜晚

伴随着桂花的香味

在院中来次聚会

亲朋好友相互问候聊天

一起分享香甜的果子

也是一大乐事

冬日暖阳 邂逅诗意温情

冬日围炉而坐

温一壶酒,叙事雅谈

院子里随处可见雪的踪迹

屋檐上、草丛上、树枝间

陪小朋友堆个小雪人

让生活在这一刻变得安逸纯真

一方小院,让生活悠然

云卷云舒下,自在休憩

当风景融入生活,心情闲适宁静

 

君汇 ·滨河学府 花开绛河畔·府居人文地

君汇·滨河学府

在售

参考价格: 参考均价 4800 元/㎡

楼盘地址: 瓶城东街与拯民北路交叉口西北角

楼盘电话: 400-818-0066 转 026172

“艺术乡居”线上地图,是将昌平区丰富的精品民宿资源与周边文旅资源进行整合,设计打造更高艺术调性的昌平“艺术乡居”主题内容,上线的16家民宿已有OTA销售渠道进行展现推广。

在爱上昌平微信公众号

底部菜单栏—

全域 旅游 —艺术乡居地图导览

进入 “ 艺术乡居”H5页面

01

春上村SU

宫廷京绣艺术主题

“春上村SU” 民宿位于

北京市昌平区十三陵镇麻峪房村

房主是北京市宫廷京绣的工艺美术大师

民宿以 京绣 为主题

一针一线给您带来沉静与恬适的体验

所谓隐居

就是觅一处风景秀美

空气纯净又具备生活气息的居所

离开闹市又不脱离城市的生活

每一个推门而入的旅人

感受到那份放松自在

同时欣赏中国传统技艺

非遗文化京绣的美

京绣又称宫绣,是一门古老的中国传统刺绣工艺,以北京为中心的刺绣产品的总称。 京绣作为 “ 燕京八绝 ”之 一 ,曾和现“ 四大名绣 ” 中的“ 苏 、湘 、顾 ”并称为 “ 四大绣 ”。2014年11月11日 ,京绣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民宿有五个房间

卧云、竹隐、中和、坐忘、圆觉

其中有两个套房

每一个都依照它本来的样子

独特的气质,浓妆淡抹

各不相同,但都舒服自然

可以接纳16人左右

二层天台可以惬意畅谈

聆听鸟语花香

感受山中的空气带有泥土的清新

春天有遍山遍野的花朵齐放

夏天有满池芦苇和睡莲鱼儿

秋天满山遍野的红叶

冬天,被白雪覆盖的山中常伴薄雾

品茶赏景,别样的惬意

地址:北京市昌平区十三陵镇麻峪房村

预订网站:携程、途家、飞猪、去哪儿、大众点评

02

石玖的院

茶文化主题

石玖的院 位于十三陵镇大宫门

小院一步一景的院落

静坐其中听风声、水声

竹林声,观池中花和鱼

看小鸟嬉戏、听小虫鸣叫

庭院风格吸取了徽派

苏式园林及日式枯山水的元素

夏日可赏花、冬日能观雪

“以茶待客、客先主后” 的待客之道

是“石玖的院”房东文化

从潮汕凤凰山的茶园里

为您甄选了上乘的凤凰单枞茶

在潮汕茶文化的浸润下

房东陪您品茶、闻香、交流

品饮杯中茶

感受中华民族深厚的侍茶待客之道

庭院烧烤区,独立又与小院融合一体

美式烤炉让烧烤更有乐趣!

4间客房,简洁且便捷

观景房可一览院落美景

星空房可夜观美妙星空

店内的家具选用品质上乘的实木家具

除了高级床品和洁具卫浴

每个房间都准备了茶具

读书品茗惬意至极

设备齐全的厨房

为您提供了烹饪所需的一切用具

茶室、餐厅等公共区域

也让您的假期更加舒适

石玖的院:包院(4居室4床,最多9人)

地址:昌平区十三陵镇大宫门村西号71号

电话:13811883237石先生

预订网站:携程、美团、大众点评

03

壹光年

汉服文化主题

走在曲径通幽的小路上

看见这处古香古色的小院

推开院门

仿佛置身于世外桃源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介绍的

“壹光年” 民宿。

历经沧桑穿越了时间的民宿小院

每一处都有着岁月痕迹

这里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

都有自己的灵性之美

来到这里

仿若穿越到了那些如梦如烟的年代

院子中一个四方宽敞的亭子

周围种着各种花草

可在院中坐下看书、下棋品茶

聊天、听雨、观雪

来这里,还可穿上免费的 汉服拍美照

儿童服装、男装、女装都有提供

可自行选择,店主很热心

还可以协助指导如何穿着打扮

有时间的话还可帮

女孩子们做一个美美的古风发型

小院共有9间独立卫浴的客房

冬季有地暖,夏天有空调

这里位于天寿山麓

二层的露台拾阶而上,青山就在眼前

这里也是孩子们玩耍的好地方

海洋球、夏季的戏水池

滑梯、秋千等

独立厨房餐厅(会议室)30平米

可用餐、开会、k歌

设备有投影仪,影布

背靠着群山聆听鸟叫自然而醒

枕星而眠

让大人小孩都能沉浸其中

度过一个温馨的假期

壹光年民宿:人多可包院、人少可定单间

提供免费早餐,预定中午餐及晚餐需提前联系

地址:昌平区十三陵镇万娘坟村26号

电话:15301372930宋女士

预订网站:携程、去哪儿、美团、途家、爱彼迎、飞猪

后续 小爱会为大家带来

其他艺术乡居特色民宿介绍

许红豆35集回到了有风小院。

1、徐红豆在《去有风的地方》的35级回到了有风小院。讲述了辞职后来云南短住的许红豆,意外邂逅了放弃高薪回乡兴业的谢之遥,并在入住有风小院后,结识了带着不同经历和故事来到这里的租客们的故事。

2、《去有风的地方》是由丁梓光执导,刘亦菲,李现领衔主演的田园治愈剧,共40集,于2023年1月3日在湖南卫视、芒果TV同步播出。

水乡项桥依钱库,柴房别院落河畔。

梦里觅寻心安处,何及古宅爱吾庐。

柴房不大,别院别样。柴房即别院,别院是柴房。这里,是一片自然本真娉婷诗意的江南水乡;这里,是一座古朴娴致书蕴香茗的精神家园,这里,是一方温婉淡雅灵性静心的生命桃源。

不知是第几次遇见这座古宅,这方别院,这间柴房了。每一次心灵都被电般触动,每次都强烈地想写点什么的,但每一次都怅惘地搁笔。究其原因:其一,是柴房太雅别院太美了,美的不可方物;其二,是别院的主人写得《柴房别院的今生今世》一文太温情了,温暖的不可言喻,让我有种李白当年有黄鹤楼“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的那种感觉。

柴房别院静静地坐落于百里江南水乡瀛州状元故里项东村,在爱吾庐古柴行一角。据说,这里曾是江南垟最大的柴行交易集散地,当年这里水道逶迤,商船往来,人山人海,好不热闹;如今水乡依旧,只是不再有当年的喧嚣繁华,只有“爱吾庐”的一排老围墙和“柴房别院”这座砖墙斑驳的古宅不改当年的风骨,见证着人世的沧桑,却无意中却给别院主人留下一片心灵的净土,一方世外的桃源。

许是缘份,更许是上天的安排。两年前的一个华灯初上的黄昏,徜徉在项桥老家的她,无意间邂逅了一幢古宅。一如绝世的恋人,就是那一刻轻轻的对望,让她深深地恋上这座老宅,仿佛找到了自己永世的精神家园。而后,她与古宅主人的一番协商,许是都有共同的念想,协商很是顺利。此后她用自己那颗灵慧的心,那双灵巧的手,开始了对古宅的精心设计构建整修和打造,特意请了当地老木匠、老水泥匠、老油漆匠、老文化人参与整个工程的实施,试图打造出最具有江南垟风情,最具有项东村风味,最具有自己思想风韵的民宿。整饰一新后的柴房别院依然保存着老房古宅的原汁原味,一如项桥河畔温婉的江南女子,既有让人流连顾盼的姿身姿影,又有婉约典雅的古姿古韵,给人以醇厚的乡愁乡韵。

名之为“柴房别院”,这样一个富有意境和禅韵的名字,流露了她对一种诗意温情田园生活的向往。院庭里植有石榴、葡萄、凌霄、桃树、玉兰等一年四季各类花木,月季、三角梅等爬满斑驳的老砖墙,庭院虽小,却葱茏馥郁,尤其在这样一个炎热的处暑天,给人颇有“别院深深夏席清,石榴开遍透帘明。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之感。

别院深深夜静清,柴房炉火透帘明。清风满院月朦胧,浮世人生又一年。别院是由“归心”“静心”“清心”三间各具特色的居室和一间叫“舒心”的榻榻米构成,客人可以“牧心”其间,“虔心”煮茗,“交心”畅谈,“驰心”骋怀。我想,在这样一个星月交辉的夏夜,约二三知己,闲坐小院,别有有一番的惬意和情致。别院最美的时刻,是夜深人静的时候,此时喧嚣褪去醉意的朦胧,一杯清茶,沐浴着凉爽的和风和如水的月光,感受那久违的沉淀、苍凉和孤独,静静的品,慢慢的想,便有一种恍如隔世之感。此时一个人尽可托腮发呆,亦尽可思接千载,对话苍穹圣哲,让灵魂跟上自己的脚步,此时,便有这样的心灵微颤:“柴房的惆怅是美的惆怅,别院的忧伤是美的忧伤。静静地伫立在别院柴门,有恍如隔世的岁月失忆。当星星在柴房亮起之时,会升起一段说故事的愿。此刻一个人灵魂与肉体,都融在如此静美之别院。”

夕阳映柴房,清风拂别院。今晚我坐在小院的窗台上,看书品茗听歌聊天,窗外石榴初红,竹影婆娑,凌霄披拂,月季香飘。小院显得如此的雅致宁静,少有烟尘的世俗气。我在想,她该是怎样一位清雅素洁的女子,才能把尘间生活过的如此禅韵缭绕,温热而又清绝?是什么力量和信念,让她从世俗中毅然决然地转身,回归故里,守一方庭院,读书喝茶,种菜植花,悠闲时光,婉约成诗。在这个生命高于信仰,世俗超越真情,唯利胜过唯美,人情猥亵情怀的年代,她用一颗灵素平朴的心,寻一方院落,一杯清茶,一本闲书,一柱清香,过自己一个人的世界,其灵魂深处肯定有一种强大的期许;在她那方圣洁纯净的心田里,定然沉淀着一个彩虹似的梦。

寻梦,撑一只长篙,向心灵的青草更青处漫溯。人生不过是云水一梦,我们不止是做梦的人,更是寻梦的人,寻梦的旅程,就是回归自我的历程。人会老,梦会尽,旅卷一生,有梦终伴,是最幸福的。梦是我们心灵的故乡,有梦是最美的。那么就让我们以梦为马,为依稀的过往,灵魂的别院,心灵的原野,莹亮的诗意,还有触不可及的远方,为未至而我们终将抵达的明日。

遇见柴房,邂逅别院,安然静守,淡了生活,慢了时光,一起慢慢变老。

是为记,公元二零一八年八月八日。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anai/1133032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28
下一篇2023-11-2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