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几乎是我抵达一座城市的首选目的地,这是因为:
1有些博物馆本身就是这座城市乃至这个国家的文化地标,如伦敦大英博物馆、纽约大都会博物馆、上海博物馆、台北故宫博物院、景德镇陶瓷博物馆等,有时正是因为这些名声显赫的博物馆的存在,才会专程来到某座城市,奔向某个心仪的特展或仅在书本上一见的宝物。
2博物馆一定是梳理和浓缩了当地 历史 、文化、艺术等领域的演进脉络、发展成就并且集于一堂,可以成为我们快速了解一个国家、一座城市或是某种文化现象的路径,使我们不会仅仅从较为肤浅和表象的层面,去邂逅和看待一座城市。
每个城市都有灵魂,而灵魂的所在往往就是博物馆。博物馆,留存了整个城市的记忆和留念,来到一个陌生的城市,如果想快速了解一个城市的古往今生,最好的方式就是前往当地的博物馆,花上半天或者一天的时间用心去游览,可以快速了解当地。
其实相对于一些名气很大的博物馆,比如国家博物馆,陕西 历史 博物馆,南京博物馆,河南博物院,故宫博物院等,这里往往收藏着国宝级的文物,受到很多人的喜爱追捧,特别是像后母戊鼎、清明上河图、莲鹤方壶、利簋等珍贵文物,如果能看到真迹当然是不少人一生中都难得的机会。
相对于这些大博物馆来说,有些地方的博物馆则是代表了城市的过去,虽然知名度不是很高,但是对于这座城市的人来说,则是一种怀念,甚至是充满回忆。对于外来旅行的我们来说,能够快速了解城市,通过博物馆也是可以快速实现的。
比如前往苏州,可以前往苏州博物馆,这是以太平天国忠王府为基础修建的博物馆,充满了苏州园林的气息。
来到洛阳,则可以选择前往天子驾六博物馆,洛阳是东周王都,而在洛阳发现的天子驾六,证实了周天子的规制,也是周天子留下的难得印迹。
想要寻找最早的中国,则可以前往二里头夏都博物馆,这里据说有最早的夏都遗址,对于喜欢夏文华的人来说,极为难得。
其实,一个城市的灵魂,就浓缩在城市博物馆中,对于我们来说,用心去感受才是最好的,提前可以查询一下攻略,这样可以更有效率。
当旅行过程中每到一个城市都要去当地博物馆,因为想知道当地风土人情就去当地博物馆,来了解过去和发展。
旅行中,每到一个城市,最大程度只是看一眼,算不上了解,还好有博物馆,它是除当地菜市场外,另一个快速认知这个城市以及省份的途径,那些图文并茂的展示,有关地理, 历史 ,人文,风俗习惯,甚至景点,让你在一天之内,对陌生之地的前世今生,有更直观的了解,所以,只要不太麻烦,我一定会去参观当地博物馆,难得还免费,逛起来又不累,有些地方的博物馆,甚至比标准的景点还受欢迎,比如埃及博物馆。
当然,并非每个城市的博物馆都会去,那些有着明显地域特色,集中华文明精华所在的,才会比较吸引我,或者至少是省级以上的博物馆,内容丰富到一定程度,才值得花上一天时间,这其中在国内旅行时我逛过的,留下印象深刻的有:
内蒙古博物馆 ,外观是草原天路的设计灵感,里面的硬件设施高大上,其中还原草原游牧人家的场景特别吸引我,马头琴,马鞭,动物毛皮做成的鞋子,手套等等;
锡林廓勒博物馆 ,离城区还挺远的,其实算是草原中的博物馆了,集中展示北方游牧民族文化,精彩缤纷,要知道,如今我们到草原去,多半只能看景,人文早已非昔日模样;
宁夏博物馆 ,建筑外观很特别,只是关于回族的信仰,看不太懂罢了,古兰经对我而言,犹如天书啊,不过有幸遇上伊斯兰风情摄影展,太喜欢,博物馆所在的区域,是很大的广场,可以一并游览。
新疆博物馆 ,到乌鲁木齐必打卡地之一,我却觉得一般,只是关于干尸的部分是个特色,倒是同样有干尸的吐鲁番博物馆,馆藏虽小,却有大于期待的观感,外观也亮眼。
陕西博物馆 和苏州博物馆,大概是带有网红气质吧,人气太火爆,排一小时以上的队是常事,如果你也去西安,如果挤不上,去西安博物院也不错啊,不用排队,不用人挤人。
苏州博物馆 ,胜在建筑艺术佳作的外观,毕竟是大师手笔嘛,恐怕是最适合拍照的博物馆了,馆外还有山水园林景观,感觉不去看一眼,就白来苏州一趟似的。
另外,西昌,泸山上的 奴隶 社会 博物馆 ,位置和内容都够特别,大凉山彝族人对于火的崇拜,超乎想像,看电视屏幕里的非遗表演,令人乍舌,我对彝族人的服装和手工艺品,建筑,都蛮喜欢的,比如鹰爪杯子,有漂亮花纹的木质杯子,碗筷,带回家哪怕不用,也是个很好的摆设和装饰啊。
我喜欢参观博物馆,每到一地 旅游 我都会预留出参观博物馆的时间。 我们国家 历史 悠久,每个地方、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独特的 历史 文化,要想更好的了解它的独特魅力,去博物馆是最好的方法,博物馆能给你最快、最准、最全的答案。
现在各级政府都很重视博物馆的建设,馆藏文物都是很丰富的,而且绝大多数博物馆是可以免费参观的,我们只要刷一下身份证就OK了。
我参观过多个博物馆,比如北京的故宫博物院、河南博物院、陕西 历史 博物馆、云南省博物馆、湖南省博物馆、成都博物馆等等。
我喜欢参观博物馆,它可以让我尽快地了解当地 历史 文化,开阔视野,增长见识,这就是我喜欢参观博物馆的理由。
当地的博物馆是当地文明发展的集中展示,要更深入了解这个地方,去当地博物馆是很好的方式。比如陕西博物馆,里面很多的珍贵文物。还有故宫博物院,河南博物馆也是非常好值得去看看的地方。
自己出去 旅游 时必去当地的博物馆,了解 历史 文化,风土人情,政治经济等各方面的情况,而如果随团游就需要抽时间了,今年分别去山西博物院,敦煌博物馆,辽宁博物馆,青海博物馆,山东博物馆等,在博物馆你能看到许多珍贵的 历史 文物和古迹,驻足讲解版前仔细阅读,你就会了解到书本上以外知识,去博物馆有一点需注意,周一大多是闭馆休息的,遇到这个时间最好确认一下吧!
去一个城市的博物馆,能更了解这座城市的 历史 文化,
最近去到苏州城市博物馆
可以看到苏州古城的 历史 ,
以前苏州城市的面貌,去博物馆是个很好的选择
喜欢去每个地方的博物馆看看,会对当地 历史 的发展有一个较全面的了解。
博物馆是我必去的地方
内蒙古马头琴艺术博物馆是一家由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厅主管、民政厅批准成立的,以传承和弘扬马头琴为代表的蒙古民族音乐艺术为己任的非国有博物馆。作为一所专业聚焦民族文化,致力于推广民族音乐艺术的非国有博物馆。
蒙古族音乐是人类伟大艺术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头琴更是蒙古族音乐艺术之中璀璨的、独特的瑰宝。近千年来,她已经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草原音乐文化,影响所及遍于全世界。
2003年和2006年,马头琴和蒙古长调、呼麦分别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2009年4月,经国务院批准列入我国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对马头琴感兴趣的朋友,都可以来这个展厅,一睹这些历经岁月沧桑的有着不同故事的珍贵的马头琴。
这座博物馆始建于2010年,馆藏有104把不同时期、不同制作工艺、不同经历故事的马头琴,是了解马头琴历史、发展和演变的非常重要的途径。博物馆内主要分为四个展厅,第一展厅主要讲的是马头琴的前世今生,第二展厅主要讲的是第一代、第二代传承人的经历,第三展厅主要讲的是当代演奏大师的足迹,第四展厅主要讲的是蒙古族音乐走向辉煌的历程,该展厅正在做冒顿潮尔专题的展览。
展厅门口极具蒙古族特色的浮雕墙前面,是蒙古国赠送的一把大马头琴,琴杆上雕刻着12生肖,马头造型下方镶嵌了蒙古国的国徽,十分精致。
这是18世纪中叶流传于察哈尔地区的传统马头琴,它通体彩绘,马头下雕有螭首,琴面用马皮蒙制。
这是世界上仅存的两把手工雕刻的三头马头琴,通体彩绘,十分精美。另一把现存于蒙古国国家博物馆。
上世纪60年代的羊皮面改革马头琴。
70年代的膜板共振蟒皮面潮尔。
新中国首件木面马头琴,诞生于20世纪70年代。1966年达日玛先生曾用此琴为周恩来等党和国家***演奏。
马头螭首福寿纹潮尔,距今已有400多年。
内蒙古解放初期,自治区将我区著名的民间马头琴手色拉希,从东部牧区请到内蒙古文工团担任马头琴演奏家,并在内蒙古艺术学校教授马头琴演奏技术。195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一周年,在乌兰夫主席带领下,色拉希在北京中南海怀仁堂为毛主席和中央***演出,受到毛主席、刘少奇、朱德、周总理的好评,从此内蒙古民族独具魅力的马头琴受到中外音乐界及各族人民的极大喜爱。
马头琴博物馆系统介绍了马头琴的发展史并图文介绍了我区著名的马头琴艺术家色拉希、桑都楞、齐·宝力高、布仁、达日玛、李波等马头琴表演大师的艺术成就。观众还能在博物馆内欣赏馆藏的上百把从内蒙古及世界各国收集的马头琴。
乌审旗被誉为”中国马头琴文化之都”,无论从博物馆的馆藏和当地人对马头琴的热爱与传承,都体现了这座马头琴文化之都的独特风采。马头琴也在更多的演奏家、教育家手中得到更好的发展,能够让更多的人听到马头琴的声音,听到草原的声音,并为之感动。可以了解并学习这样古老而独特的乐器,更是值得骄傲和感激的事情。马头琴是蒙古族的音乐之魂,在乌审旗,蒙古族人更是把马头琴的传承与发展作为了重点。
一个民族有自己数百年乃至千年传承下来的古老乐器是非常幸运和幸福的事情。而今我们在现代快速的生活节奏里,只能通过古老的乐器来与过去对话,去祖先的音律交流。这是非常值得珍惜和感恩的事情。
寻访余杭的前世今生,做余杭的有情人!”我们一边喊着口号,一边乘坐着大巴车来到第一个目的地——龙(隆)兴桥。龙(隆)兴桥大约建立在唐宣宗时期。横卧在两岸,仿佛有一丝古老的韵味,站在桥上好像有一种超越时空,跨越世纪,与原本的世界与世隔绝的感觉。大家即将迎接有“临平三绝”之一美称的——桂芳桥。桂芳桥桥墩筑于东西向桥上,呈拱圆形,形成“桥墩复桥”的奇丽景观。此时正下着蒙蒙细雨,桥边杨柳依依,微风轻轻吹拂过来,杨柳姐姐甩动着她细长的辫子,抚摸着人们 的脸颊,于清凉中给以人热情。第三个目的地则是安隐寺和安平泉。安隐寺虽然已经不在了,安隐寺那块牌子,如今却十分庄严地耸立在人们面前,向人们见证了它以前的存在。大家来到安隐寺的旧址,仿佛回到了曾经那个香火兴隆的安隐寺。安隐寺前面就是安平泉,安平泉的池里的污水还交杂着数不清的枯枝败叶与跌入水中的飞虫,周围壁上蔓延着青苔,还长着许许多多杂草,但仍旧给我们带来淡淡的古老气息。随后去的明因寺也单单只有一块刻着字的石头罢了,连一座寺庙的踪迹和残留下来的痕迹都没有。然后我们还去了江南水乡博物馆。讲解员阿姨带我们参观了径山寺着火后唯独留下的石碑和一尊菩萨;还告诉我们治理南湖的陈浑、归姚和另一位北宋时期的,可他们都不是余杭人……下午,我们来到了超山。超山上树木茂盛,细雨绵绵中登山前往海云洞的人们只见伞花若隐若现。。海云洞里有两个洞,分别是:水洞、旱洞。海云洞口,潮湿的岩石旁,一条弯弯曲曲的小溪蜿蜒而下,流过一座小亭子,小亭子隐藏在参天大树之中,亭子前火红的枫树仿佛一团团熊熊燃烧的火焰。紧接着我们来到塘西,好像身历其境,穿越到很久以前,看见了高大、庄严的乾隆御碑;古运河上仅存的一座七孔石拱桥——广济桥;像百科全书一样的,记载着塘西悠久的历史——方志馆;古老的小卖部、房屋……它们以自己的魅力与古老的历史赢得世人与游客们接二连三、连续不断的观光旅游,警醒世人不要忘记这悠久的历史。岁月流逝,时代迁变,民国至新中国成立初期,卧于江南水乡的古桥和寺庙在年复一年、日复一日中减少,有的因建设需要被拆除殆尽。有的因年久失修自然倒塌,反留下依依残迹,有幸留下来的,大多残肢断臂、气息奄奄,我们应当牢记这悠久的历史,古老的建筑物!
三年级:李琪
武汉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城市,无论是美食文化、艺术文化还是历史文化都非常的可观,而武汉博物馆藏着武汉的前世今生。下面就来介绍一下武汉博物馆有哪些藏品吧~
武汉博物馆一层-收藏珍贵青铜器瓷器
目前,武汉博物馆馆藏文物5万余件,包含中国古代青铜、陶瓷、玉器、书法、绘画、印章、雕塑、明清家具、钱币、文献等门类,其中国家一级文物55件(套。
博物馆一层设有“历代文物珍藏”和“中国古代陶瓷艺术”等常设展览。在“历代文物珍藏”展厅,有1966年出土于武汉市蔡甸区永安乡竹林嘴的商代凤纹方_(léi,它格外的珍贵,堪称武汉博物馆的征管之宝。
武汉博物馆二层-展现江城数千年变迁
武汉博物馆二层常设展览“武汉古代历史陈列”,通过“江汉曙光”“商风楚韵”“军事要津”“水陆双城”“九省通衢”五个单元,将新石器时代至清末数千年间武汉城市形态和功能的变迁呈现在观众眼前。
武汉博物馆三层传播现代城市文化
近代以来,武汉成为中国城市转型的先锋,许多重大的历史事件均发生于此。博物馆三层“武汉近现代历史陈列”通过500余件文物、近千幅历史照片、10余个历史场景复原,全景式展现了从1838年林则徐武汉禁烟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百余年间武汉波澜壮阔的发展史。博物馆不仅是沉淀历史的地方,也承担着“为明天收藏今天”的职责。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现当代文物成为武汉博物馆收藏和展示的对象,拉近了市民和博物馆之间的距离,增强了博物馆的亲和力。
赏析:
席慕容以鬼神之说套用在一位深情女子爱情故事中,颇具玄幻色彩。为了你,我不愿死去,为了你,我的前世今生化作博物馆的一件展览品,只愿与你相遇。
博物馆这个角度非常新奇,博物馆是一个让人看历史读历史悟历史的地方,席慕容笔下的博物馆里却有一个爱了你千百年的女子在热切的等待你。
这首诗让人们认识另一面的席慕容,她不仅仅有女性细腻的视角,而且字句创新。她也曾在诗歌中加入化学名词,PH试纸这一种化学用具,利用科学融入文学。
扩展资料
创作风格
1、写作情感
席慕容的诗歌多写爱情、乡愁、时光和生命,爱的抒发已成为席慕容诗歌的第一主题。而在这些爱的情感中,有甜蜜,也有忧愁。席慕容以一个女性特有的细腻的视角,来体验着生命中的温存。
2、写作技巧
席慕蓉的诗作一直颇受瞩目,其中亦有异于诗作的特色,评论其诗作的文章颇多,散文作品较特殊之处,如‘花’在席作之中所占地位十分重要,另外,兼论席慕蓉的写作技巧,如颜色的搭配、问句的运用、重覆句型的使用。
-席慕蓉
元景德镇窑釉里红龙纹高足杯 动脉影摄
战国水晶杯 杭州博物馆供图
或是“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的居游胜地,或是“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的东南名郡,又或是“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的南宋都城……杭州,这座古称“钱塘”的城市,留给人们数不尽的美好记忆与想象。
笔者日前来到位于浙江杭州上城区的杭州博物馆,徜徉文物海洋,一窥风雅钱塘的前世今生。
元“伯畿印章”铜印 杭州博物馆供图
东南形胜 三吴都会
穿过南宋御街,沿石阶走上吴山,至半山腰处,可见一座白墙黛瓦的建筑,隐藏在一片树林之中,这就是杭州博物馆。
“杭州博物馆展区面积7000平方米,由南馆和北馆组成,拥有常设展《最忆是杭州——杭州 历史 文化陈列》《珍藏杭州——馆藏文物精品陈列》。馆藏文物2万余件,尤以陶瓷、绘画、书法、玉器为特色。”杭州博物馆馆长金霄航介绍。
“8000年前,萧山跨湖桥一带的先民已泛舟于湘湖……”进入南馆,“寻踪跨湖桥”单元以图文形式介绍了“中华第一舟”的发现过程。这艘独木舟出土于杭州萧山跨湖桥遗址,距今已有7000-8000年 历史 ,是迄今发现的世界上年代最早的独木舟,见证了当地先民的生活。展柜里陈列着同时期出土的稻米标本,反映了杭州地区稻作农业的悠久 历史 。
展厅正中摆放着一件淡琥珀色的透明杯子,它是杭州博物馆的“镇馆之宝”——战国水晶杯。“这个水晶杯虽然今天看起来不算光彩夺目,但在2000多年前,它是非常难得的珍品。”金霄航说,它用一整块优质天然水晶制成,是中国出土的早期水晶制品中最大的一件,2002年被国家文物局列入首批64件禁止出国(境)展览的文物名录。
1990年,考古工作者在杭州半山镇石塘村战国1号墓中发掘出这件水晶杯。它呈上宽下窄的造型,材质晶莹,保存完好。古代开采技术有限,要找到这样一块优质水晶十分不易。水晶材质硬而脆,古人用何种方式把杯芯掏空而保证杯体不碎裂,今天的研究还未能解开这个谜题。水晶杯内外抛光非常光洁,体现了当时工匠的高超技艺。“早在战国时期,杭州地区手工业已十分发达,为后世文化繁荣奠定了基础。”金霄航说。
魏晋以降,北方战乱,大批民众南迁。杭州湖山秀美,吸引了众多文人与僧侣。隋唐时期,杭州已是东南名郡。五代十国时期,吴越国建都于杭州。在吴越王钱镠“保境安民”国策下,杭州经济文化日益兴盛,著名的雷峰塔即建于这一时期。塔内曾藏有数万卷佛经,皆用当时盛行的雕版印刷术印刷,印数空前,印刷技术也达到了很高的水平。杭州博物馆展出的雕版印刷《宝箧印陀罗尼经》卷,纸张洁白,墨色均匀,字体清晰悦目,图画也很精美,反映了杭州印刷水平之高。
“你看,这方砚台是用五代时建造雷峰塔的砖改造而成。”金霄航介绍道。1924年,雷峰塔轰然倒塌,不少民众捡拾塔砖收藏。永康的姚允中将捡到的一块藏经砖改造成砖砚,后来赠予杭州收藏家朱孔阳。2014年,朱孔阳之子朱德天将这块砖砚捐赠给杭州博物馆。砖砚背面刻有雷峰塔景观图和“雷峰塔坍塌古砖记”,两面长侧边一面刻有“西湖雷峰塔藏经古砖”几个字,另一面刻有鱼龙图案。砖质地紧密,做工精良,中空有孔,用以藏经。
战国玛瑙环 动脉影摄
商旅辐辏 华贵天城
“自大街及诸坊巷,大小铺席连门俱是,即无虚空之屋。”吴自牧《梦粱录》中描述了南宋都城临安(即杭州)商业繁华的盛况。
南宋时,杭州成为国家政治经济中心,商贸繁荣之余,文人雅士聚集。“生活艺术化、艺术生活化”成为宋人的追求。在南宋修内司官窑瓷器前,不少参观者驻足欣赏。金霄航告诉笔者,南宋官窑是宋代青瓷烧造最高水平的代表,修内司官窑是南宋官窑的窑场之一,位于杭州凤凰山老虎洞。该窑址的发掘成果入选“2001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杭州博物馆展出的修内司官窑瓷器,均由窑址出土的瓷片修复而成。其中一件青灰色的盏托,托盘呈花口形,盏与托盘中间为一圆孔,上下相通,造型精巧别致,釉色淡雅润泽,体现出宋人高贵典雅的审美情趣。
“琴棋书画诗酒花”是宋人雅致生活的写照。馆藏《无款竹丛翠鸟图团扇页》是流传至今为数不多的宋扇页画精品之一,于小中见珍奇。咫尺扇面上,采用工笔双钩画法描绘出小鸟憩于荆棘竹丛中,表现了安宁幽静的意境。
元代时,杭州凭借京杭大运河和海陆丝绸之路优势,成为东南地区最大的都会,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称赞杭州为“世界上最美丽华贵之城”。杭州博物馆内,一件元代青花瓷塑海鳌山形笔架以其精巧绝伦而引人注目。
这件笔架出土于杭州朝晖路一处元代窖藏,整体为海兽驮峰造型,下部浪花翻涌,4座山峰饰如意云纹,一峰顶高悬一轮初升的太阳。通体施青白釉,胎质洁白细腻。背面自然凹凸,还留有当时工匠的指纹印迹。
“这件瓷器除了有搁笔功能外,海兽内部中空,可盛水作水盂,一器两用,设计巧妙,是元代青花瓷中极其难得的一件文房用品,具有极高的 历史 和艺术价值。”金霄航说。
“江南收藏甲天下”,书画之余,摹古鉴赏是江南文人日常消遣之必备。元代大书法家鲜于枢生前流连西湖山水,死后葬于杭州。他墓中出土了多件文玩,包括端砚、剑饰、铜镜、铜印等。杭州博物馆展出的“伯畿印章”印与“鲜于枢伯畿父”印,印面小巧,笔法精妙,为研究鲜于枢书法造诣又添实证。
清青花釉里红莲花纹瓷盘 动脉影摄
山水环抱 人文渊薮
“四维图画本天成,三面云山一面城。”自南宋以降,西湖“三面环山一面临城”的格局基本形成。因景色殊异,历代文人莫不流连西湖。明清以来,杭州文风更炽,湖光山色在文人雅士笔下凝练成优美的传世佳作。
走进杭州博物馆北馆,高达3米的《层峦秋色图》铺陈在眼前,这是明末清初“武林画派”创始人蓝瑛的代表作,为国家一级文物。画中,距西湖不远的西溪秋色醉人,云淡天高,深山幽壑,又有回廊屋宇,游人于桥上扶栏缓行,轻漫潇洒,充满洒脱的文人意趣。
“欲借西湖作墨池,并邀春色入新诗……”明代散文家茅坤行书《西湖诗卷》以遒劲笔力书写了对西湖的热爱。茅坤耄年游西湖后作西湖诗14首,他的书法朴拙自然,是典型的“文人字”。西泠印社首任社长吴昌硕《葫芦秋菊图轴》作于杭州西湖畔,笔法坚挺厚重,篆刻朴茂苍劲,对上海画派后期画风影响深刻。
明清时期杭州文人留下大量精美的文房四宝,成为杭州博物馆重要的藏品类目。“任伯年”款象牙大毛笔、“徐三庚”款紫檀木笔筒、“鹿原”款端砚……体现了中国传统文人的儒雅精神与艺术品位。
“风雅,是刻在杭州骨子里的。”金霄航说,为了让人们更好地了解杭州人文故事,感受杭州风雅气韵,杭州博物馆在展陈手段上不断创新,让文物“活”起来。在史前至六朝展厅,借助光影手段,还原考古发掘现场。在两宋展厅,通过投影和三维动画,生动呈现南宫北市的都市格局、繁华喧腾的市井风情。
杭州博物馆还设计了一系列颇具特色的文创产品,如参照四螭龙玉佩制作的壶承、以南宋莲花纹瓦当为原型设计的莲花纹碳雕等,备受观众喜爱。
随着浙江省文物局主办的“浙里光影,云看文博”系列直播活动走进杭州博物馆,风雅钱塘的气韵,飘得越来越远,打动越来越多人……(文/王丽玮)
长信宫灯是从中山靖王刘胜的妻子窦绾墓中出土的文物,它见证了中山靖王刘胜和妻子窦绾的爱情故事。如今长信宫灯在哪个博物馆展出?作为西汉时期的青铜器,长信宫灯背后有什么故事吗?下面就来一起走进长信宫灯的前世今生,了解下它的历史是怎样的吧。
长信宫灯,1968年出土与河北省满城县,目前被收藏在河北省博物馆里。它是在中山靖王刘胜的妻子窦绾墓中被发现的。起初考古团队最早发现的是中山靖王刘胜的墓地,而窦绾并没有跟刘胜合葬,因为汉朝有同坟异葬;的习俗。当时是郭沫若的团队在研究了刘胜墓地周围的地形之后,根据地质环境的特点,找到了被葬在刘胜墓地北面一百多米处的窦绾的墓地。
中山靖王刘胜的墓地中出土了金缕玉衣这一珍贵文物,而考古专家也从刘胜的妻子窦绾的墓中发掘出了一大批宝贵文物,其中尤以长信宫灯,朱雀铜灯等最为珍贵。
长信宫灯被发现的时候已经破损散落在地,经过考古专家的修复之后,还原了长信宫灯本来的样子。宫灯被一个跪着的宫女双手拿着,宫女的神态历经千年依然栩栩如生。
专家在长信宫灯的灯体上发现了一些字样,其中有写着阳信家;字样的铭文,初步推断这盏宫灯最初的拥有者应该是阳信夷侯刘揭。同时专家还在这盏宫灯上发现了长信;二字,所以推断这盏宫灯或许曾是窦太后的长信宫中所用之物,据悉,长信宫灯也是因此得名的。
至于窦太后的宫灯,如何会成为中山靖王刘胜妻子的陪葬物,应该跟窦绾与窦太后的关系有关。窦绾是窦太后的族人,这盏宫灯,很有可能就是窦太后赏赐给窦绾与刘胜的。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