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升华 [引“深”阅读,升华情感]

情感升华 [引“深”阅读,升华情感],第1张

  阅读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应重在引导——让学生从语文教材所负载的认知和形象中去完善自己的人格和陶冶高尚的情操。目前,阅读教学虽然一改以往“穿靴戴帽”说教式的思想教育,但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许多教师对如何引导仍存有许多盲点,文本的情感被架空分析,或者强加给学生,用无效的引导掩盖了个性领悟,忽视了指导学生对思想情感教育内容的认识过程,使其阅读情感不能得以深入。引“深”阅读是指教师结合文本内容,有层次地设计,并巧妙引领,指导学生抓住文章的主线(即文本中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词、关键句、关键段),一步步深入文本,领会内涵,使得文本与情感融通、共振,从而升华情感。

一、理清脉络,围绕文路和学路进行引“深”

文路,即课文的思路,是作者的写作线索;学路,实质上是学生通过阅读学习课文的思路,是通过主客体对话对课文的吸收与内化。当“学路”与“文路”相融合时,学生便能进入文本结构中所规定的“隐含的读者”这个角色,在文本阅读中内化出一种透视宏旨、感悟玄机的智能。例如,《青海高原一株柳》的文路是:柳树的样子→柳树的精神 →揭示的人生哲理。学生的学路对于本课来说就是充分感知这株柳树样子的“神奇”,再深入感悟它超乎想象的毅力以及生命力强、顽强不屈的精神,最后领悟文章所引发的人生哲理。根据文路和学路,可以抓住文章的主线“这是一株神奇的柳树”学习课文:通过图文对照、反复诵读关键词句,让学生从柳树的形象层面上感受青海高原一株柳的神奇,再引导学生将这株柳树与家乡灞河柳树比较,发现各方面的不同,体会青海高原一株柳面对命运的顽强不屈,从而使情感走向深入,最后启发学生感悟,引发哲理。

二、化解矛盾,找准文本知识的思辨点进行引“深”

语文的文本知识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有的文章采用的是线形结构步步推进,有的文章却隐含了许多对立面或矛盾点,在曲折回旋中盘升。像后者这样的课文,通过知识的比较,突出其相同点或不同点,运用引“深”阅读的方式,弄清不同知识的内在联系、思想脉络,在比较中鉴别,在鉴别中领悟,学生的思维就能从狭隘走向广阔,情感从肤浅走向深刻,学习过程更有活力。例如,《水》整篇课文字里行间弥漫着乡亲们的“缺水之苦”和“享水之乐”。这一“苦”一“乐”看似一个矛盾点,但其中的联系对挖掘文本最终的情感却能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应该引导学生好好体味。一是通过文中的特殊物品及一串串数字体会“缺水之苦”。二是用心品读,读描写环境恶劣的句子以及具体描写人们快乐的句子,更好地理解“享水之乐”,学会在比较中辩证地看问题。三是通过苦、乐辨析,引导学生透过这个“缺水之苦”和“享水之乐”感悟作者的情感。这样,理清了脉络,分清了文本的层次,学生与文本如同共乘一舟,披文入情,探幽揽胜。

三、创设情境,抓住现实与文本的联系点进行引“深”

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学生的理解水平是由浅入深、逐层发展的。深层理解则要求学生利用作者所传递的信息,凭借已有的知识、经验进一步理解或吸收与主题有联系的思想与信息。教师可以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创设熟悉的教学情境,适当利用语言、媒体、活动等一系列动态设计,不断渗透与点拨,使他们的情感一步步升华。例如,《2008,北京!》一文生动地记叙了2001年7月13日晚上,北京人民热烈欢庆申奥成功的沸腾场面。那一刻,北京沸腾了!全国人民热血沸腾了!如何让二年级的学生感受人们申奥成功的喜悦?如何让他们体验这种欣喜若狂的欢庆场面呢?教学时可以抓住“沸腾”一词来引导,从理解“水”的沸腾到“群情”的沸腾。创设情境,带领学生进入当时的情境之中,拉近学生与历史那一刻的距离,让他们对当时场面的紧张、我国申奥成功的快乐能有所体会,充分调动情感。在此基础上再从文字中品味“沸腾”,感受那份快乐与激动。如此设计,学生的情感体验得到一步步提升,真正实现与文本对话,达到文与意的融合。

总之,引“深”阅读是一种教学方法,是一种理念,是一种价值追求。在追求的过程中,需要教师充分运用教学智慧,切实而灵活地践行于教学之中。让引“深”阅读成为学生丰富精神世界的过程,让语文阅读教学有效地把情感从搁浅处引向升华!(作者单位:江苏省连云港市解放路小学)■

语文教学中,学生是否有丰富的想象力直接影响到他们对语言文字的理解、积累和运用。因此,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恰当运用方法策略,帮助学生在语文课堂中打开想象的翅膀,落实“边读边想象画面”。在课堂上落实语文要素“边读边想象画面”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形象思维,让学生透过文字深切感受蕴藏在文本之中的画面和情感,拉近学生与文本、与作者的距离,而且还能锻炼学生的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

“边读边想象画面”是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语文要素。“边读边想象画面”是指“能把静态的语言文字转化为形象的画面和场景,帮助读者对文本进行理解,感受文字之美和情境之美”。对于四年级的学生而言,“边读边想象画面”并不陌生。在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就为学生开启了“边读边想象画面”的阅读之旅。

 《基础教育(试行)》在课程的实施、引导学生学会学习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要求:“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象,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而文言文阅读教学实及质量检测中又是怎样的现状?

 笔者从本校2007年语文期中质量检测题来了解文言文试题有关信息:

 [甲]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乙]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肌浊酒尽余欢,今霄别梦寒。

 1、作品[乙]表现的主题是_______________。

 2、[甲][乙]描写的景物,相同的有______、______、______从两首作品中的“________”来看,它们表现的特定时间也相同。

 3、[乙]描绘的画面有声有色,表现“声”的句子是_______;作品[甲]虽未直接写声,但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词语也使读者仿佛听到了画外之音。

 4、[甲]用九个细节构成一幅图画,极力渲染悲凉气氛,表现了________________。

 5、[乙]通过一系列景物的组接,空间上______巧妙暗示了远行者的情况。

 6、最能表现作品[甲][乙]主旨的句子分别是______、______。

 7、[甲][乙]都运用了有形可感的景物,表现了作者的感情,可见两首作品都具有______________的特点。

 8、调动自己的知识储备,设计一种场景,然后用一句古诗词或自作一句诗来表现它。

 从试卷分析可看出,各小题的得分情况分别是83%、81%、85%、26%、65%、51%、21%。也就是说,客观性试题得分较理想,而主观性试题很多学生则“束之高阁、未动笔答题。

 当前,文言文教学中绝大多数教师还是在练“背”功。教学环节基本上按照读、背、默“三字经”。在文言文阅读教学实践中我们看到,这种理论的落后,思维的定式、教学的惯性、随意的行为已成了制约文言文教学改革的瓶颈。

  一、存在的问题

 1、轻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主体作用。

 以传授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的文言文阅读教学,已经形成一种思维方式。教师照搬教学参考书上的答案,有的老师甚至在复习过程中把试卷上的题目先讲出来再让学生记下来,测验时准确无误地默到试卷上。问题是统一不变的问题,答案是统一不变的答案。学生在阅读中的任务就是按照老师预设的教学思路,寻找老师早已准备好的答案。学生主体思考的巨大潜能和自由空间被严重束缚,学生本来应有的独立思考、丰富想象、理性判断等都不存在了。比如上《论语十则》,教师陶醉于自己的朗读示范中,然后布置背诵默写任务,学生依葫芦画瓢,不敢越雷池半步。有位老师上《三峡》公开课,教师和学生为了完整地板书的结构拼命忙着,师生尽量往标准答案方面靠拢。教师这样做,为了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学生这样做丧失了自己,丧失了课堂主人的地位。

 2、忽视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

 在文言文阅读教学中,有人追求的是短期目标,需要的是短期效应。考试成了教师教学的出发点和归结点。阅读教学中只重视阅读材料应试分析,完整的阅读材料被支解得支离破碎,无法获得整体的感受,无法提高自己的感悟能力。残不知,是一个有机整体,字、词、句子、段落、层次之间有联系,它们和更有着内在的,千丝万缕的联系。但我们许多教师在分析具体的时候,完全是按照考试题型讲解,其结果是:只见树木而不见森林,在阅读中丢失宝贵的思想和灵魂,进而使失去活力和生命。

 3、追求标新立异的教学模式

 新课改以来,教学方式的转变,教学观念的更新,为文言文阅读教学注入了活力和创新元素。但有人急于求成,建构所谓的“整套”、“全新”的教学模式。如有一种模式为“读写结合”,即不管是怎样的课文,怎样的课堂,都要结合阅读让学生写出来。有的老师一上公开课,就编演课本剧,真是“课课表演课课演”。还有的公开课,教师先引导学生分析、理解、感悟。但最后要学生模仿完成类似的作文,有的当堂完成,有的课后练笔,一堂阅读课变成了写作技巧的学习指导课,阅读成了写作的附属,阅读的问题不能得到解决。试问:事先来作准备能当堂完成作文吗?这实际上是功利主义,急功近利在文言文教学中的反映。

  二、解决的途径

 1、学会阅读方法

 学会阅读,应是学会个性化的创造性的阅读,除此以外,掌握阅读的方法也很重要。①朗读。语文课程标准特别强调要加强朗读。朗读有助于更加真切地感受作品,有助于因声解义,领略作品的精妙之处,有助于增强语感,以声传情。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文言文阅读教学的重要任务。②默读。默读比朗读的速度更快,也比朗读更利于思考。养成不出声、不指读的习惯,提高默读的速度,都是很有必要的。③诵读。诵读注重眼到、口到、心到。通过反复朗读达到熟练的程度,体会其丰富的内涵和情感,达到潜移默化的目的。④精读。精读是认真仔细的研读,通过精读,完全理解阅读材料的内容和见解。结合联想和想象,加深对文本的理解,进而形成对文本的判断和评价。精读不但是充分理解阅读材料的重要方法,而且有助于提高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提高鉴赏、分析、概括、联想和想象的能力。⑤略读。与精读不同,略读只求概览大意。诺贝尔奖金获得者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曾经提倡过一种:“囫囵吞枣”的读书方法,他称之为“渗透性学习”,与陶渊明“好读书,不求甚解”有异曲同工之妙。他认为,读书不必一次把每句话都搞得很清楚,有的书多读几遍就读懂了。多读一些书,阅读能力就会得到提高。⑥浏览。按照一般的理解,略读是指粗通文本大意,浏览意在提取信息,它一般采取扫描和跳读的方式。比较注重书名、作者、序、前言、目录、索引、大小标题、段落的起句结句、字体变化、参考文献、插图、图表等的提示性,注重整体把握阅读材料的信息。

 2、学会与文本对话

 ①给学生充足时间与文本对话。

 从教育传播理论来说,学生学习的主要“信息源”就是。时下许多阅读教学课,学生往往只读了一两遍课文就开始了师生、生生对话。在文言文阅读教学中。实际上,这时的学生连文本的字音尚未念准,句子尚未读通,更来不及思考,谈得上有什么领悟开始交流呢?记得特级教师于永正曾说:“课前,老师得先和文本对话,即钻研教材。只有把教材把握好了,才能取得和学生对话的资格,进了课堂才能引导学生和教材对话,才能和学生交流。我备课没有什么诀窍,就是翻来覆去地诵读、默记。当读出了自己的理解、情感,读出了的妙处,读出了自己的惊喜,我才敢走进课堂。”教师潜心文本要达到什么样的要求呢?一要用心去感受、理解文本的价值意义,体悟作者的思想感情,感受作者情感跳动的脉博,并且产生情感的共鸣。教师只有被文本感动了,有了真真切切的感受,教学时才能以真情感动学生。二是要重视文本语言本身的特点和表达方法。学生的语言发展有赖于对文本典范性语言的`吸纳、积累、内化和运用,教师只有先于学生对文本的语言有一番“切记体察”,师生对话时才能恰当引导,画龙点睛。三是要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才能,在对话“倾听”中,表现出共建精神家园的思想个性,丰富、提升文本内涵。

 语文课堂作为学生读书的场所,教师要保证学生能独立、充分深入地潜心读书,结合其自身的经验,与作者进行心灵的交流,为展开有效的对话奠定基础。为此,要做到以下几点:一要给学生充足的读书时间。在目前的文言文阅读教学课堂上,常常见到学生还没有认真读完就被要求停止,学生与文本之间常被教师讲解、师生问题、小组合作所阻隔,以至于他们无法自主获得文本的意义。二是把着力点放到疏通学生与文本间的阅读障碍上。任何文本的产生都有它独特的文化背景,容易导致学生解读时出现障碍。特别是那些艰涩难懂的文言文更是如此,教学中,教师要借助各种手段,采用各种形式,激活与调动各种相关的知识与经验,将文本内涵、生活经验乃至人生意义融为一体,产生独特而富有创造性的感悟。

 ②在教师引领导下与文本对话。

 文言文阅读教学重在让学生在老师的引领下自己阅读,让学生与文本亲切对话。教学中,要处理好教师,学生和教材的关系。有人把三者的关系表达为三种境界:老师带着教材走近学生,老师带着学生走进教材,老师引领学生走出教材。第一种境界是传统的语文教学境界,它着眼于教师,教师教学好像是定量供应,只能这样不能那样。第二种境界是老师觉得已经注意让学生自己读了,已经注意教材为学生服务了,但关键的一点是老师还是不放心,把学生带进教材后给学生灌输的还是现成的答案。第三种境界就是让学生与文本对话的境界。老师是个引领人,应该让学生读、用心去读、去品,一旦进入真正的读书意境中,学生就会有所思,有所悟,有所得。这样学生在阅读中既能进去,又能出来,完全成为阅读的主人。

 3、多一点思考,少一点“参考”。

 以现行教材中的传统篇目为例,教师在潜心阅读时,就要跳出教参中框死的圈圈。突破传统的束缚,提出新观点、新看法、新思路。多一点思考,少一点“参考”。如《呆若木鸡》传统的观点指修养到家的斗鸡看似木鸡,实则大智若愚。但这个词语在长期使用中衍生出了新的涵义,斗鸡能使“异鸡无敢应者,反走焉”,主要得益于没有骄傲自满之气,没有盛气凌人之势,把浮躁和妄动收敛起来,把力量和气势凝聚于内,貌似木鸡,看似呆气,其实是精神内敛,修养到家,具有大智若愚的灵气,游刃有余的大气,意义得到进一步深化。

 4、随文学习基础知识。

 在初中7-9年级所选文言文课文中,虽然短而精,但由于古今音义,词语经过长期演变发生了变化,给学生的阅读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以《曹刿论战》为例,要读准的生字有10个,要理解、识记的词语有37个,古今异义的词语有7组,一词多义的有6组,特殊句式,如宾语前置句、介词后置句、省略句等,还有象“之”、“以”、“夫”、“也”等文言虚词。(限于篇幅,字、词、句,未一一列出),其它课文还有语法修辞等,语文课程标准没有把以上基础知识罗列出来,更没有把知识分解为多少个知识点,而是渗透、分布在阅读教学之中,体现了随文学习的原则。

 首先,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实施建议中,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可以引导学生随文学习必要的基础知识,但不进行系统集中的基础知识教学。其次,了解基础知识的目的是为了帮助阅读和表达。比如:了解基本的语法知识,是为了帮助理解课文中的语言难点;了解常用的修辞方法,是为了体会他们在课文中的表达效果。再次,古字通假、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特殊句式几乎篇篇都有。怎么学呢?首先是学在精彩处。文中练字练句精彩之处,往往都是语法修辞运用最妙之处。其次是学在疑难之处。文中有疑难之处,运用语文基础知识能够帮助理解思想内容、有关知识,学懂文言文,学好文言文。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在尊重学生个性的呼声越喊越响,要求学生加大阅读量,加强语言积累的同时,语文教师们有必要先静下心来与文本亲近,去深入地细细品味。在阅读教学中重视以文为本,保证学生有充分的自主性阅读、个性化建构的时间,让学生与文本展开亲密对话。

让学生与文本对话,要落实到每次的阅读教学中,重视文本中的关键词、句,以帮助学生理解,在不断品味中理解语言的准确性,增强语感。以《不合群的小蝌蚪》为例,在了解全文的基础上,我从其中的一句看似不起眼的关键词入手:“我发现有只小蝌蚪孤零零地在游,好像在跟那些成群结队的小蝌蚪闹别扭似的。”是什么情况使小作者以为它们在“闹别扭”为什么又加上了“好像”一词同学们纷纷在文中寻找答案:“永明很快找来一根细树枝,小心地把那只孤独的小蝌蚪拨到蝌蚪群中。不料,那只小蝌蚪又从队伍中钻出来,单独游到一旁去了。”“我又一次把它拨进蝌蚪群里。可是,过了一会儿,它仍旧从队伍中钻了出来,自个儿悠闲地游来游去。”两次“拨”都没能让小蝌蚪回到群体中,它独处时又那么“悠闲”,说明没有“闹别扭”,而是确实不喜欢和大家相处。

我适时让学生说说一个人“悠闲”那应该是什么样子的,并让学生说说什么情况下可以用“悠闲”形容,加深理解。同时,学生们也能很快找到其它关键词:“钻”,是自己强硬地想出来,“仍旧钻出来”,留都留不住。从中你发现了什么通过这一问,使学生对小作者的爱心之举有所领会,并借机再找能体现这一主题的文本内容,从而也使学生们受到教育。在细细品味文本的词、句中,学生们与文本相知,亲密对话,培养学生的语感和阅读能力。亲近文本,就要以文本为范例,从中学到方法,悟到精妙。

 个性化阅读教学要注重学生的自主阅读,尊重学生独特的阅读体验,激起学生与文本情感的共鸣,创设民主自由的阅读氛围,促使学生的思维得到自由的发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接下来我为你整理了浅谈语文个性化阅读,一起来看看吧。

浅谈语文个性化阅读篇一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这一规定明确告诉我们语文课堂要加强个性化阅读教学,要把阅读活动变为学生自我探究、自我体验的活动;要使学生在富于个性化的阅读活动中,积极主动地搜集处理信息,多元地感悟和思考问题,从中享受阅读的乐趣,获得审美体验,提高阅读能力。因此,要彻底改革传统阅读教学的思维和理念,从应试教育的泥潭中走出来,回归真正的阅读世界。

 一、语文教学中个性化阅读的基本内涵

 笔者认为语文教学中的个性化阅读是教师引导学生探究性、创造性地感受、理解、评价、鉴赏文本的过程,是最大程度地促进受教育者的智能、动能、道德品质、情感意志等素质自主、和谐、能动地发展的过程。因此它具有如下的特征:

 1自主性特征

 阅读是一种复杂的个体心智活动。阅读主体以阅读的文本为媒介,从而感悟发现文本表现出的思想情感以及相关的信息。这种阅读活动是读者与作者之间情感的碰撞、灵魂的拥抱与心灵的对话,是一种很强的个性化活动。因此也决定了语文课堂阅读只能是学生自己的行为,任何人都无法越俎代庖。教师的责任就是努力营造一个有利于学生体验、感悟的课堂环境,引导学生直接面对文本,专注地去读,兴味盎然地去读,在阅读过程中自行发现、自行构建起文本的意义和价值。教师要真正树立起学生是学习主人的观念,在备课过程中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确定教学目标,在课堂上尊重学生的个性,关注学生的认知过程,使语文阅读课堂真正成为学生发展能力的课堂。

 2体验性特征

 阅读作为一种对话交流活动,读者在与文本的对话交流中不断地丰富着文本和自我,文本中的世界成为读者的世界,成为读者生命意义的投射与揭示。在这种对话交流过程中,读者和文本实现了相互融合,这种融合就是读者的独特体验。它具有三个鲜明的特点。一是情感性。读者和文本的相互作用是以情感为基础的,情感贯穿了整个阅读活动的全过程。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调动起学生全部的情感,使其积极主动地参与到阅读活动中去,让他们把自己的生活经历和喜怒哀乐融入到课文中去。二是独特性。体验总是学生以自身需要、价值取向、认知图式、情感结构、已有经历等完整的“自我”去理解、去感受、去构建的,从而生成个性化的情感感受。体验是因人而异的,这种差异正是阅读教学的一种财富、一种资源,这使得课堂教学表现得丰富多彩、活力四射。三是整体性。传统的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过于注重理性的分析,把教材掰开、揉碎、嚼烂,一篇好端端的文章分析得支离破碎。殊不知每部作品都是一个相对独立的整体,它的美在于整体的和谐、完美的搭配。把作品分割成一个个独立的部分,然后加以解读,必然会使作品失去其完整性。

 3创造性特征

 阅读大体可分为五个层次:认读能力→释义能力→解析能力→鉴赏能力→研究能力。这五种能力,从总体上考察,前三种能力侧重于基本的阅读能力,是一种接受性阅读,属于阅读的初级阶段;后两种能力主要是想像中的情感与理性的阅读,是一种创造性阅读,属于高级阶段,这一阶段的阅读超越了文章,超越了作者,能从更广阔的空间去阅读,达到了阅读上的自由,实现了阅读认识的自我,这才是阅读的最高境界,这一境界也只有通过个性阅读才能实现。

 二、语文教学中个性化阅读的实施策略

 1走进文本,指导学生学会读书

 选入教材的文本,大都出于名家之手,有其特定内在意义和独特的言语表现形式,因此我们首先要重视文本。语文大师吕叔湘曾把阅读教学概括为三个阶段,即读得进,悟得出,记得住。其中强调“读”和“悟”。语文学习以“读进去”为基础,只有“读进去”才会有更深刻的理解和感悟,从而获得阅读的快乐,产生阅读的兴趣。因此教师应为学生创设主动阅读的时间与空间,在阅读过程中,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充当好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的角色,要指导学生掌握一些好的阅读方法,例如,浏览性的泛读、探求性的速读、品味性的精读相结合的方法;不动笔墨不读书的方法,(圈点勾画,做批注,写读书笔记,做卡片,进行再创作等);边读边思考的方法,即引导学生逐步掌握分析、概括、比较、综合、联想等思维方法,达到以读促思、以读促写的境界。

 2培养学生的质疑意识和探究精神

 文本提供的信息除了字面显示之外,常常还有更深层的信息,这些隐含的潜在的信息密码需要读者去发现、去破解。教师只有鼓励和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大胆质疑,不断发问,去破解文本中隐含的更深层意义,才能让学生体验读书的快乐,也才能收到个性阅读的效果。

 要做到这一点首先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中可资质疑之处,精心设疑。其次要激励引导学生勇于质疑,善于质疑。爱因斯坦曾说过:“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学会质疑才是创新的开端,才是启智的关键。要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和句、抓住文本的关键处、联系生活实际提问。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后,可以让学生讨论,互相启发,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和常理往深处想,学会如何探究问题。

 3搭建课堂交流平台,让学生尽情张显个性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教学中我们要积极为学生营造个性化学习的平台,给每个学生交流的机会。在三者的相互对话中,问题让他们去提,道理让他们去辩,结论让他们去得。我们要鼓励学生大胆地说,让他们充分地说出阅读过程中的所思、所想、所悟、所感。要想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彰显个性,前提就是要求教师尊重学生的阅读感受,尊重学生的不同见解。其实,许多问题本来就没有标准答案,没有绝对权威。教师要有宽容的评价理念,要能容忍学生阅读过程中理解上的差错,让他们毫无顾忌地发表自己的意见。通过充分地交流,师与生之间,生与生之间,才会有认识上的沟通、思想上的碰撞、情感上的统一和升华。在独特体验被充分尊重的情况下,学生会饱尝个性思想被肯定的快乐,从而充分调动学生阅读的兴趣,张扬学生个性。

 4整合教材,开发时空,让学生拥有丰富的阅读实践经历

 语文阅读实践本身是一个过程,我们必须为学生提供充裕的时间和空间,让不同个性、不同潜能的学生都能积极投入阅读实践。过去教师在课堂上花大精力讲必学部分,忽视必选部分和自选部分。现在我们用相同的课时把三部分联系起来学习,引导学生就文章的内容、主题、写法、语言等方面进行对照阅读,在阅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体会同题目、同题材文章的不同写法;了解同一“情感或主题”的文章中丰富而灿烂的民俗风情;品味同一作者在不同文章中表现出的文风等。这样一来课堂上常常出现可喜情景。

 不过只在课堂上读有限的精品文章是远远不够的,要实施个性化阅读,大量的阅读是前提。要鼓励和指导学生加强课外阅读,读自己喜欢读的书和各种报刊杂志,勤做读书笔记,积累丰富的信息,提高个性阅读能力。

 三、语文教学中个性化阅读的评价

 教师作为阅读结论的反馈中介和评价者,要做到“三重三轻”。

 重过程轻结论。只要学生认真阅读研习了,思维自然会得到历练和激活,创新火花就会时有闪现。在阅读过程中,阅读主体对文本信息要思考要筛选要组合要表述,结论也几近乎对或几近乎错,这些都无关紧要,只要出于至诚,饱蘸真情,阅读个体的收益和感动远比单纯某一个结论重要得多。

 重肯定轻否定。激励赏识是学生向上的助推器。一个心理和生理尚未完全成熟的青少年,时时企盼的就是对个体阅读价值的肯定,在肯定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在快乐中不断地向上成长,如果轻易否定犹如含苞待放的花蕾突遭严霜摧残而凋谢。

 重发展轻静止。学生是发展的主体,韩愈说得好:“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此时此地,学生看问题或许有些片面、偏激,得出的结论可能有悖于真理,也不足为奇,因为个性化阅读体验是无法复制的体验,它的珍贵就体现在是个体的、是独特的,因而也是发展的。绝对优于被动的静止的接受。

 “基于学生发展,关心学生发展,为了学生发展”是现代教育的核心理念,它体现的是教育的宽容和人文关怀。尊重个性、弘扬个性是时代的呼唤,发展个性化教育也是时代的必然选择,语文阅读教学要尽快突破藩篱,顺应时代的召唤,走个性化阅读教学之路。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anai/1149230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2-01
下一篇2023-12-0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