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美的古风句子。

唯美的古风句子。,第1张

1、用我三生烟火,换你一世迷离。 2、我自是年少,韶华倾负。 3、长街长,烟花繁,你挑灯回看, 短亭短,红尘辗,我把萧再叹。 4、终是谁使弦断,花落肩头,恍惚迷离 5、多少红颜悴,多少相思碎,唯留血染墨香哭乱冢。 6、苍茫大地一剑尽挽破,何处繁华笙歌落。斜倚云端千壶掩寂寞,纵使他人空笑我。 7、任他凡事清浊,为你一笑间轮回甘堕。 8、寄君一曲,不问曲终人聚散。 9、 谁将烟焚散,散了纵横的牵绊。 10、听弦断,断那三千痴缠。坠花湮,湮没一朝风涟。花若怜,落在谁的指尖。 11、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 12、相忘谁先忘,倾国是故国。泠泠不肯弹,蹁跹影惊鸿。 13、昔有朝歌夜弦之高楼,上有倾城倾国之舞袖。 14、 待浮花浪蕊俱尽,伴君幽独。 15、一朝春去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16、静水流深,沧笙踏歌;三生阴晴圆缺,一朝悲欢离合。 17、灯火星星,人声杳杳,歌不尽乱世烽火。 18、如花美眷,似水流年,回得了过去,回不了当初。 19、乌云蔽月,人迹踪绝,说不出如斯寂寞。 20、这次我离开你,是风,是雨,是夜晚;你笑了笑,我摆一摆手,一条寂寞的路便展向两头了。 21、天不老,情难绝。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 22、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 23、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24、蝴蝶很美,终究蝴蝶飞不过沧海。 25、终于为那一身江南烟雨覆了天下,容华谢后,不过一场,山河永寂。 26、风华是一指流砂,苍老是一段年华。 27、山河拱手,为君一笑 。 28、几段唏嘘几世悲欢 可笑我命由我不由天。 29、经流年 梦回曲水边 看烟花绽出月圆。 30、雾散,梦醒,我终于看见真实,那是千帆过尽的沉寂。 31、生生的两端,我们彼此站成了岸 。 32、缘聚缘散缘如水,背负万丈尘寰,只为一句,等待下一次相逢。 33、看那天地日月,恒静无言;青山长河,世代绵延;就像在我心中,你从未离去,也从未改变。 34、就这样吧,从此山水不相逢。 35、既不回头,何必不忘。 既然无缘,何须誓言。 今日种种,似水无痕。 明夕何夕,君已陌路。 36、心微动奈何情己远,物也非,人也非,事事非,往日不可追。 37、也许是前世的姻 也许是来生的缘 错在今生相见 徒增一段无果的恩怨。 38、一年老一年,一日没一日,一秋又一秋,一辈催一辈 一聚一离别,一喜一伤悲,一榻一身卧,一生一梦里 寻一夥相识,他一会咱一会 那一般相知,吹一会唱一会。 39、总在不经意的年生。回首彼岸。纵然发现光景绵长。 40、有一种隐忍其实是蕴藏着的一种力量,有一种静默其实是惊天的告白。 41、只缘感君一回顾,使我思君朝与暮。 42、举杯独醉,饮罢飞雪,茫然又一年岁。 43、转身,一缕冷香远,逝雪深,笑意浅。来世你渡我,可愿? 44、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追寻。一曲一场叹,一生为一人。 45、尘缘从来都如水,罕须泪,何尽一生情?莫多情,情伤己。 47、谁应了谁的劫谁又变成了谁的执念。 48、你若撒野 今生我把酒奉陪。 49、人生若只如初见 当时只道是寻常。 50、心有猛虎,细嗅蔷薇。盛宴之后,泪流满面。

作者:Lennie

“醉里斜阳寻江南,沉沉问青山。燕子几回常挂绿,小桥流水轻河岸,别里声声慢。云水寒,形影单,最是一袭红绮梦里翻。彩罗飘飘侧桪起,步履轻轻犹敲坎,无边醉里看。南墙柳,北门环,乌蓬咿吖轻荡余波还。浆声灯影里,何处是江南?”

江南之前

“江南”一词,最早于先秦时形成,并不是指现在的江南,而是指长江中下游的今湖南、江西一带。现在的江南地区,实际上在最初称之为江东,因为长江在湖口至南京及镇江至入海这一段约呈南北流向(由南向北再自北转南),江南在江的东面。如秦末楚汉相争,项羽兵败乌江边,“无颜见江东父老”,于是自杀了。魏晋南北朝时,文人兴以左代东,江东又被称之为江左。唐时大宗分天下十道,中有江南道,涵今苏、浙、闽、湘、皖等地,地域极广。玄宗再分黔中道、江南西道和江南东道,江南西道而后成江西,江南东道则成江南。

流至现时,江南是指以苏、杭为中心的,长江中下游的长江以南太湖流域地区。这是地理的江南。实际上,今人所说的江南,更多的是一种文化范围,指以苏锡常的太湖文化为中心的包括扬州文化,徽州文化,金陵文化在内的一种水乡文化(即吴文化和淮扬文化)。

何处是江南?何处寻江南?在这一方小小的太湖,又不仅在这太湖流域,还在杏花春雨、小桥流水、笙歌回楼、浆声灯影里,在迷朦梦里。

江南的美

江南,中国历代文人骚客挥之不去的梦。留传到现时的有关江南的诗词歌赋,多得不胜其数,白居易、韦庄、皇甫松、冯延巳、岑参、晏几道、吴文英……谁不曾梦里几回缠绵?这当中以白居易的《忆江南》最为脍炙人口:“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是啊,如此多情而勾人心扉的江南,焉能不忆?忆起江南,却道不明到底是什么让人牵挂。让人留恋让人沉醉的江南,美在何处?

江南的美是玲珑之美,秀山丽水,充满诗情画意。古人云,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山水相融,钟灵毓秀。江南地区河湖交错,水网纵横,纤陌相间,造就绚丽旖旎的水景风光。江南山峰奇立,妩媚多姿,燕然春色,留下无数秀丽风姿。一山一水一风景,一花一木一陶然,谁人不醉?所有这一切,都得归于江南的优势地理气候,造就了人们的富庶生活,使得人们有条件在生存问题之外,追逐高雅的享受。

江南的美是婉约之美,美在小巧,美在闲适,美在多情,美在朦胧。无论悦耳的吴语,闲淡的饮食,还是悠然的丝竹,浓浓的书卷,抑或光彩的服饰,亮丽的女子,一驻影,一回眸,一娉婷,一流苏,就如国画般浅浅又深深。谁不待江南古曲千转梦里萦绕?谁能舍江南燕然烟雨一暮经年?婉约的江南直如心中的恋人,一揣千年。

江南的美是失意之美。江南是官员贬谪之地,由京城而贬谪江南,又由江南而迁谪他方。由庙堂之高到江湖之远,心中无限落寞,又逢满眼的江南烟花杨柳,于是失意顿生。韩信、白居易、范仲淹、苏轼……都走过烟柳江南,又自此而往他方。江南是文人寻梦的江南,或贬谪归隐而恣意山水,或求仕逐梦而流连秦淮。那山那水那酒那风,灯光斜影,歌舞入怀,却换得失意泪水涟涟,倍感凄凉。有多少在江南生活过的和江南籍的文化名人?李白、刘禹锡、白居易、杜牧、欧阳修、苏轼、孔尚任、吴敬梓 、张若虚、李邕、王令、秦观、李涵秋、朱自清……不计其数。对于文人来说,江南提供了梦想与现实,抚慰失意者受伤的心灵;对于江南来说,文人提供了色彩与感情,成就江南永远的魅力。

吴侬软语

江南地区的语言,中国七大方言之一――吴方言,以上海话和苏州话为代表,最大的特点:软。何谓软?小声软调,如黄莺回声,又如青虫夜吟,语调平和而不失抑扬,语速适中而不失顿挫,在江南小娇女子口中说出,更是无限韵味。这一切,都因于江南的美好环境富庶生活。是江南多情山水滋润了人们的细腻情感,富庶生活养育了人们的闲情逸致,体现在日常交往工具上就是语言的平和、俏丽、有节,浓郁的欢快生活色彩。是啊,生活安逸,温饱富足,还有什么犯得着怒容难下?吴言里,没事瞎犯愁说作愁头怪脑,胡说八道说作瞎七搭八,有气无力装懒样说作死样怪气,昏头了说作昏特哉――责备人的话都成了安慰样,让人一听气都生不来。

语言的语调、语速体现人的情感倾向,俏皮、清脆的吴侬软语让人一接触即产生情感认同。那长柳、小桥,那楼阁、酒旗,随着那软软的吴语扑怀而来,温暖身在异乡者的孤独的心。

吴侬软语更是与细风斜雨、彩衣花伞、窈窕倩影融合在一起,直如一幅精致的山水画,印在所有中国人的脑海里。

古都魅影

江南的富庶是地理铸就,江南的魅力是历史凝就。论及江南,想起的是厚厚的历史,或笙歌艳舞、暖风斜阳,或金戈铁马、丈夫死生,或一纸红伞、儿女情长,或书卷笔画、家国天下。这里发生过太多的故事,多少书生才子是在这里手捧书卷而触景生情?多少风月女子倚窗望远而泪洒秦淮?于是江南慢慢就沉厚起来。

杭州,2200多年前秦王置钱唐县,隋朝文帝开皇年间设杭州,得名自始。五代吴越、南宋时为国都,元至元年间迁江淮行省于杭,为省治始。

南京,公元前472年越相范蠡筑城古长干里,后人称“越城”,南京有城池始。公元前333年,楚大败越,筑城石头山,置金陵,“金陵”名始。公元229年孙权建国称帝,迁都建业,南京为都始。此后东晋、宋、齐、梁、陈均作都城,是为“六朝古都”。其后又有后唐、大明、大平天国及民国立其为都,皇朝煜煜。杭、宁皆入八大古都之列。

行走江南,走在细雨迷朦中,触摸的是厚厚的历史,感受的是浓浓的文化韵味。古都的历史,刻在古老厚重的城墙,刻在曾照古人的明月,刻在铮铮入耳的古筝,刻在冷波无声的秦淮河。古都的魅力,在于随风轻拂的杨柳,在于随手可及的茶馆,在于徐疾有韵的脚步,在于女子回眸的妩媚。

地丰物饶,交通便利,漫长的生产生活历史使杭、宁、苏、扬积淀了深厚的文化艺术,并扩散到江南其他地方。宁波、绍兴、嘉兴、湖州、宣州、无锡、常州、南通、泰州、镇江……环太湖地区在相类似的地域条件下发展起类同的经济生活、文化艺术。历史慢慢凝就。

历史的积沉,历史的浸润,细细地酿造出江南的婉约、江南的秀丽。江南的古韵,浸在沧桑的石板路,浸在别致的连孔桥,浸在斑驳的乌头墙,浸在仄恻的斜阳巷。江南的风华,记落在高挂的红灯笼,记落在悠荡的乌蓬船,记落在灵巧的油纸伞,记落在女子的彩绣衣。一细景一风物,江南人的举手投足,连着长长的历史,无法浅薄。

食在淮扬

江南山美水美人美物美,饮食自然也是一胜了。江南的菜系,淮扬菜,为中国四大菜系之一,与粤、川、湘并举。淮扬菜,始于春秋,兴于隋唐,盛于明清,素有“东南第一佳味,天下之至美”之美誉。见于文献,最早应算自《尚书》“淮海惟扬州”始。扬州是淮扬菜的中心和主要发源地,2001年7月中国烹饪协会组织专家及扬考核,认定扬州是淮扬菜之乡。

扬州烹饪最早自4000年前的陶器时代,《尚书》录:夏代有“淮夷贡鱼”,可作淮扬菜系最早文献记载。战国吴王夫差建城扬州,逐渐引进整套的饮食经验。至东汉,扬州已是“豪华自古说扬州,烟月笙歌处处楼”。隋朝炀帝开凿大运河,大大方便了人、艺、物的流通,更因其三幸江都,而将各地美食带入扬州,于是扬州厨食整体技艺水平从汉代诸侯分封王的“准高级”,提升到隋代至高的“天子级”了。唐时,天下三分明月,扬州独得二分,李白有“玉瓶沽美酒,衔杯大道间”,淮扬菜作为一个“系统”基本形成。宋代,皇室南逃扬州,饮食再度繁荣。明代,扬州起家的朱棣迁鼎北京后,大批扬籍厨师随宫北上,淮扬菜进京扎根。明万历年间《扬州府志》记载:“扬州饮食华侈,制度精巧,市肆百品,夸示江表……”足见其时扬州饮食无论排场、技艺及用料,均已傲视江南了。清代,两淮为繁华富庶之乡,致使“涉江以北,宴会珍错之盛,扬州为最”(清康熙《扬州府志》)。皇帝宠幸,官员士民趋捧,加之文人的介入,使淮扬菜达到巅峰。据传现时遗存的有关扬州美食的篇章不计其数,仅清人咏扬州美食的诗词赋即达上百篇,大大提升了淮扬菜的格调和文化口味。

淮扬菜形成于扬州有两大原因,一是地理优势:扬州地处长江下游东经120度左右、北纬33度上下,气候适宜,物产丰富;又位于江河水网地区,尤盛动植物水鲜,提供了丰富的原材料;二是交通便利:陆路发达,自大运河开凿以后,扬州更成为盐漕两运、物资集散和进出口口岸的水陆交通枢纽,人、物的交流带来烹调技艺和饮食文化的汇聚,于是刀功、火功等烹饪工艺日益精湛,也酝酿出适应四面八方的风味特色。

淮扬菜的主要特色是选料严格、刀工精细、主料突出,擅长炖、焖、烧、烤,注重原汁原味,由此而制作出浓醇兼备、咸淡适中、能适应南北口味的饮食。像清炖狮子头,拆烩鲢鱼头、扒烧整猪头、清蒸鲫鱼、水晶肴蹄、三套鸭等这些代表菜,早已名扬天下。李白曾诗:摇扇对酒楼,持袂把蟹螯。苏轼亦赋:遂令色香味,一日备三绝。可见淮扬菜名气之盛。

制作精细、清鲜平和、浓醇兼备、咸淡适中的淮扬菜,入口而不腻,食之而慢慢回味。就如江南的美丽风景,精致、鲜艳,浅浅又深深,让人不由地留恋。

三月烟花,细雨杨柳,楼台笙歌,酒旗招风。玉瓶沽美酒,听琴入怀暖。色彩鲜艳、清淡平和的淮扬菜,和那铮铮琴声、迎风柳絮、仄仄女子身影,留在中国文人士大夫的心间,成为一道挥之不去的江南侧影,流传至今。

苏州园林

园林“是一种模拟自然山水为目的,把自然或经人工改造的山水、植物和建筑物,按一定的审美要求组成的建筑综合艺术”。中国的园林历史悠久,文化含量丰富,个性特征鲜明,而又多采多姿,极具艺术魅力,为世界三大园林体系之最(另两系为西亚园林体系和欧洲园林体系)。中国园林以江南园林为最,江南园林又以苏州园林为代表。以拙政园、留园、沧浪亭、狮子林等为代表的苏州古典园林,在1997年入列世界文化遗产名单。

玲珑秀美的江南园林,主要集中在江苏、浙江一带,尤以杭州、扬州、苏州为多。江南的私家园林一般都建在城内,周围都是民房,仅用一道高墙把园林围起来,与外景隔绝,住赏共用。园景采用浓缩的手法,造以假山假水,点缀以花草树木,给人以小见大的效果。亭台楼阁等建筑物小巧玲珑,活泼自然,表现其淡雅的色彩。

江南园林的主人多为退谪官员士大夫,有经济实力又有文化品味,遂将生活和艺术结合于园林中,追求精巧素雅、玲珑多姿,推崇山林野趣和朴实自然,恣情于山水,相忘于江湖。于是,以山、水、建筑、花木为骨干的古典园林产生,园中山衬水,水映山,山因水活,水绕山转,青山绿水构成古典园林的基调。在这形式多样、内容复杂的园林内,自然美表现得淋漓尽致,诗情画意充溢其间,自然美和艺术美达到高度的统一。

步入江南,看不厌的古朴园林。那小桥、流水,那鱼池、假山,那回廊、飞檐,那疏竹、红花,踏上青青台阶,轻轻的脚步里回响着多少古人的“荷锄向田,躹躬南阳”的退隐致趣,又寄托了多少今人抚今思古的情怀。江畔月还在,残花仍胜,何处可寻前人的淡泊宁静?唯此园林而已。

水乡风情

江南水乡,消逝岁月雕刻的风景。

由于地处下游,地势平坦,江南地区河湖交错,水网纵横,便利的水陆交通,丰饶的物产,富庶悠闲的生活,锻造出江南特色的水乡古镇。周庄、同里、角直、乌镇、南浔、西塘、锦溪、木渎、新市、朱家角……个个如出同门而又风格独具,如江南女子般灵秀,浸透江南的多情山水。哪一个不是让人梦回萦绕难舍难弃?

白墙,黑瓦,长长的小巷,临水的房屋,深深的院落,出墙的修竹,泛青的石板路,沧桑的古桥,弯弯的河道,咿呀的乌蓬船……江南水乡,那消逝了的岁月,那雕刻了的风景,那飘散于风中的幽香,仿佛一幕怀旧的黑白**,让人深深回味;又仿佛一曲消逝的韵曲,只留浅浅余音,袅袅不绝。

行走江南,看不尽的古镇风貌。木质的楼台,雕刻花纹的门窗,泛光的铜环,斜靠阶前的老阿婆,浅浅的阳光下是流逝的岁月,岁月在这里停驻。寻梦江南,舍不去的水乡风情。那古朴的石板、精致的小桥、弯弯的水道、小巧的蓬船、晃动的身影,让人生出几许浅浅的梦,永远可以寄托。

走进江南水乡,仿佛时光倒流,那黑瓦白墙、那修竹红杏、那小桥流水,让人想起陆游与唐婉凄美哀怨的爱情,想起李清照“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的相思,想起温酒照斜阳的悠然,远远又近近。

“云千重,水千重,身处千重云水间;桥如虹,水如空,一叶飘然烟雨中。” 宛若梦境的江南就如婉约淡彩的国画,让人神往,让人沉醉,一梦再梦。

亮丽女子

窈窕倩影,永远是江南最美的风景。“谁堪朱丹轻采撷,宛却心头明月霜。”

行走江南,看不尽的烟雨青山,听不完的吴歌越调,走过水乡,驻足秦淮,心底似乎浅浅的遗憾淡淡的不足,梦中转寻千侧的是谁?“紫薇疏朗,朱槿稀绽,陌上初熏。翠叶藏莺,杨柳堆烟,小桥流水……” 多少帝王将相、文人骚客对江南的景色神驰梦想,而最美的景致是阿娜多姿、风情万种的江南女子。

“扬州驿里梦苏州,梦到花桥水阁头。”江南的女子,就如同春日江南的小镇一样,惆怅,婉约,秀美。

江南女子的美,与生俱来,集天时、地利于一身。“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深情、含蓄、细腻、温婉,迷朦中而又分明带有一丝伤感的浅调,明眸善睐、柔情似水、风情万种。走过江南,只那一抹别头后幽幽而深情眼神,留存心底,难舍难弃。

江南女子的美,美在容貌。青山秀水的江南,有活灵的水的滋润,有丰饶的物的哺育,养出水灵灵的江南女子,白晰、细腻、清秀,清纯而美丽。

江南女子的美,美在气质。似柔而不弱,似艳而不妖,可亲而不媚,绝色而不盛气。那明媚的一笑,就象春风拂面,暖人心脾,又仿佛山边小溪潺潺的流水,又象西子湖畔盛放的鲜花,如诗如画。

江南女子的美,美在韵致。含蓄、温柔、婉约,清纯的容貌下是厚厚的文化素养,举手投足间轻轻的动作,体现的是内在深深的气质和涵养。论及江南女子,让人想起那极致情调的爱情,缠绵、幽深而波涛起伏,那多情的泪水滴在江南湿漉漉的石板路面,几声管弦丝竹慢慢,于是荡气回肠、一咏千年。

江南女子的美,更美在不羁的才情。明山秀水孕育了江南文化,江南文化又滋养了江南女子的灵心与慧性。如诗如画的江南,古老朴拙的小巷里走过丁香一样的女子,温婉细腻,灵秀十足。

“江南好,佳丽映琼花。谁解风情三月夜,馨香遍洒染烟霞,诗酒醉千家。”在无数文人骚客的脑海和心里,美丽的江南梦永远是和江南女子连在一起。多情而妩媚,娇羞而秀丽,深情的眼神,迷人的微笑,是最难逝去的风景。

江南女子,是伫立莲荷里的花中仙子,亭亭玉立;江南女子,是淡淡国画里的艳艳颜青,点动江南所有的节律;江南女子,是传唱千年的古曲,流过心里而渐渐远去,余韵空悠。

走过江南,穿过细细的烟雨,心中存留的是抹不走的江南意境,及碧水青山间的、江南女子所特有的流动景致

结语

不经意间,路过江南,行走其间,如一幅画一乐曲一诗歌,深深陶醉。水波荡漾的江南,青山隐隐绿水迢迢,晃动着迷朦身影,弥漫着灵秀气息,让人宁静,长醉一生。

江南,一曲唱不完的歌。江南,永远的梦。

作者:严复

诗名:送沈涛园备兵淮扬四首 其一

朝代:清

全文:

忠孝名家沈隐侯,分巡弭节向扬州。

楹书庭训皆成宪,锦缆牙旗得上游。

一约共传支半壁,三年行见少全牛。

未能出饯成邂逅,惟有离情逐水流。

  1品味江南

  江南,是一块上天眷顾的地方,一块没有污染的灵土。广阔的天空,如一汪清水,没有半点瑕疵。岁月流逝的洗刷使江南变得总让人觉得有一种空灵之感。这到底是江南水乡的清秀,还是江南细雨的温柔,还是江南烟花的妩媚,还是江南文杰的灵韵……

  江南的美,是一种自然而朴素的美,小桥,流水,人家,构成了江南独有的细腻风情。江南如画,朦胧而恬静。犹如在月下吟诗,在庭中品茶,在花间扑蝶。明朗的天空上有几朵白花做点缀,轻盈的飞鸟使它生机盎然。在幽静的古镇上,桥,是似水流年的痕迹和岁月的沧桑的见证,为江南增添了古朴的一笔。站在桥面上,凉风习习,凌波水韵,涟漪荡漾,蜿蜒曲回的小河向人们讲述着江南古镇的历史。乘一叶舟,撑一支蒿,独自穿行在青山绿水中,体会着江南的风韵,寻找着自己的梦。款款清流,清凉入心。或是坐在乌篷船内,轻轻吟唱,荡漾在碧波涟漪的河面上,感受着江南千年的历史与轮回。漫步于江南小巷,望着恬静的古镇,远离城市的喧嚣,品味一份幽雅的淡然,任心绪无尽飞扬。真觉得每一个小镇都镶着千年的传说,嵌着梦想的故事。

  江南多雨,雨更是秀出了江南的灵韵,江南春天的烟雨,温柔如丝,给了它特有的滋润,使得江南有了江南水乡的美称。有人说:雨是江南水乡的灵气。的确,在江南,雨更增添了朦胧飘渺的气息,春雨带来了大自然的活力,一泓清水粼粼而起,莺飞草长,杨柳拂堤,碧草如丝,桃花飘落片片红。雨后的泥土溢出清新的芳香,和空气搅合在一起,形成了大自然独有的芬芳。像一杯美酒,沁人心脾,让人深深沉醉在江南的怀抱中。只有在这个时候,你才能真正体会到江南的妙处,品出江南的独特风韵。

  江南,融合了四季之美,春日万物复苏,草长莺飞,桃花微醉,虫燕呢喃。夏日荷香万里,独上兰舟,采莲拾趣,谈笑风生。秋日淡菊飘香,飞雁归南,悠然赏菊,怡然自乐。冬日雪恋白梅,银装素裹,幽香萦绕,无尽娇纯。也只有大自然,才能有这么精雕细刻的功夫,使得江南一年四季虽然风格各异,但都是一幅淡淡的水墨画。

  漫步在江南的古镇上,偶尔会听到筝声渺渺,时远时近,连琴音都是模糊的。原来江南的女子在抚琴。或亭台水榭,或小巷深处,或杨柳树下。轻拂琴弦,一曲心灵的绝唱在纤纤玉手下流淌,或荡气回肠,或柔肠百转。含蓄,静美,娇柔。一切美好都在江南女子的一笑一颦,一歌一吟中如泉水般涌流出来。都说女人是水做的,如水的女子,集清丽脱俗之雅韵,回眸一笑百媚生。

  江南不仅聚集山川之美,而且汇聚文化之灵。江南四大才子之一唐伯虎。唐寅的绝世丹青书画,鹤立鸡群,堪称一绝。唐伯虎与秋香之爱情故事,千古传诵,堪称佳话。江南才女李清照,柳如是,董小婉,都是集德,才,貌于一身的女子。

  品味江南,千娇百媚,说不完也道不尽。就像一杯清茶,只有自己慢慢品味,才能品出它自己的味道。

  2烟雨江南梦

  携一缕清风,踏歌起舞,用灵巧的双手勾勒江南的婉约与清新;捧一片落红,抚箫而唱,用清冷的箫声吟唱江南的古老与灵动。千年前的曲调依旧在唱,千年前的古筝依旧在弹,江南依旧,依旧是江南

  素墙黛瓦,黑的彻底,白的坦然。与沈从文笔下湘西的小镇相比,江南的小镇少了一分古朴庄重,却多了一分轻巧灵动。它的前面没有险滩,后面没有激流,有的只是潺潺河水无声地流淌

  不只一次的,在脑海中寻觅江印象中的江南,却了无踪迹。是时间太久忘却了么?只记得那里的芬芳太浓,桃花太艳,就连名满天下的淮扬菜也甜的腻人。亦或是淡忘了些什么?千年时光缓缓流过,曲曲回环中岂能尽是空灵与安逸?于是,沉默了千年的江南终于爆发,在一段叫做“明”的岁月里留下了再难磨灭的印记。

  面对京城腐朽的统治,出人意料的,最顽强的抵抗竟然来自苏州。先是对“九千岁”的声讨,再到对东林党人的保护,这哪里还是吴越之争时的亡国之都?这分明是一位铁骨铮铮的汉子惊天动地的壮举!一切皆在王朝交替时烟消云散。举国欢庆的同时,苏州人只是悄然将五位无辜受难的同乡葬在虎丘塔旁,然后依旧静坐庭院,淡看花开花落。《后庭花》的弹唱依旧撩人

  江南从来多才子,他们没有狂士的傲气,没有游侠的潇洒。他们渴望容登龙台而终不可得。于是苦笑一声,只得寄情山水,学做半个林和靖罢,隐于江南,在梅妻鹤子间低吟,只是不知伯牙抚琴,是否有钟子期在听?

  时光似水,滑落无声。三千年的风雨飘摇,淡没了六朝金粉,远去了鼓角争鸣,唯余江南烟雨朦胧。江南的酒肆依旧浓密,江南的茶座依旧清雅,烟雨江南,只有春江花月夜在低吟

  3乌镇

  ­清透的水古老的城墙 美丽的女子 还有淳朴的农家人 偶尔的顽皮孩子……

  ­船橹搅动着细碎的月亮 也搅动着千年古镇迷人的气息 ­

  古老的城镇 哪一样 都让我深深陷进去

  ­看着乌镇氤氲的雨 在古朴的油纸伞下缠绕

  ­那无数佳人摩娑千年的伞柄好似依旧散发着淡淡馨香 渗透着丁香的忧愁

  ­卡卡夫说 我们在不停的轮回 直到天堂

  我想说 我在天堂 现在请让我轮回

  ­和安安坐在乌篷船上 我拿着相机照个不停 生怕错过些什么

  ­安安坐在船那头 抿着嘴 面朝我笑 露出洁白的牙齿

  4碎语乌镇江南旧梦

  女孩子的美好形象在我看来有两种:一曰大家闺秀,一曰小家碧玉。就连小时候画画,也偏爱画些娉婷娴静的仕女图,女孩儿静若止水,行若弱柳临风,说不尽的仪态万千,婀娜多姿……独倚妆楼凭栏望、轻罗小扇扑流萤,想象中这些诗情画意总是应该以流风溢雅的江南水乡为背景的。

  江南好,好江南,可这江南水乡为何处呢?

  后来长大了些,知道自己正是身处梦蕴魂牵江南,可举目四望却怎么也找不到江南水乡的典雅情调,但见呼拉拉的车子,轰隆隆的机器,匆忙忙的人流,哪有闲人朝看晓风残月、晚沫凉风舒卷。想起来最贴近的倒是记忆中,外婆家门前的那条依依伢伢流淌不尽的小河,某个我叫不出名字习俗日子的晚上,乡人会在蚌壳里放上点燃的蜡烛,小心翼翼地放入水中,任其漂流远去……也不知道现在是否依然保留着这样的习俗,那时,我极小,如今回想起来倒不能确定是否真有这样的事了,仿佛是亲历过的,又好象只是我臆想的一部分。“一把青秧趁手青”是领略过的,“几行白鹭上青天”却不曾看见过,“春风又绿江南岸”吟咏起来是如何地意境悠远……

  江南好,江南可曾好?

  今年初春的时候,去了乌镇,那天,春寒料肖细雨斜飘。到了乌镇,发现比想象中的要好得多,真正是一派小桥流水人家的景致,却绝不会带来怅然若失、黯然伤神的情绪,吴侬软语声中整个儿就是一幅晕染开来的水墨画。撑柄伞走在铺着石板的巷子里,两边是褐色木构制楼屋,雕花门楣上镂刻着千年风雨沧桑,青石门槛上踩蹈过多少悲欢离合,有风拂面好似带着岁月亘古流转的回声。偶尔,有个鲜灵的江南女子与你擦身而过,待你回头望时,纤纤雨中,一身蓝印花布的背影、留给你无尽的回味。在廊桥下站会儿吧,静静地看雨斜斜地落在水上又自然而然地泛开层层涟漪,极其轻巧、极其舒缓,如此简单,如此相似,却让人怎么也无法把目光从水面上移开……

  原来,离我不远处有如此风景,如此江南,如此受用!

  想来,端庄秀丽地如同西湖者是大家闺秀,纯朴静娴如乌镇者为小家碧玉。哦,今夜吾梦江南!

  5江南之韵(申精)

  帆起桨落之间,荡漾着水色的清丽和难言的惆怅,每一朵溅起的浪花,都应和着千年来最高绝的寂寞,书写着那仿佛传自魏晋的千古风流,这是我的江南,我沉淀了无数文思才情的江南

  落日熔金,渔舟唱晚,三万六千顷太湖终成金色海洋,游船缓缓漂来,载不动太多繁华旧事,歌女弹着琵琶唱了又唱,诉不尽人间悲欢离合不用言语雕琢,无需间藻粉饰,山水人情自成诗行这是我的江南,我举手投足皆是风情万种的江南

  江南的故事如痴如醉,江南的传说如泣如诉,在水光波影间,自有风月无边

  间隔交错在旧居与老宅之间,旧居老宅与堤岸水阁之间的小巷像纵横交错的丝线把江南的风花雪月编织在经纬中,随手一拈,便是丁香之恋

  不知诗者遇到那个丁香般结着愁怨的姑娘时,他是否会想到这一次偶然的邂逅就注定了他今生牵挂和等待的维系傍水而居,任"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的心絮牵丝攀藤,在西园的飞檐下,耐心的等待着那个清纯如往昔的姑娘,撑着一把柔情万斛的油纸伞纵然是退去了年少多情,淡去了红尘多梦,纵然没有一地雨打芭蕉的寂寞,一地风吹落叶的孤独,一种对月独酌的凄清,一段没有结尾的雨中曲,我也愿意收后,守候在这个幽静的小巷,你不来我不走

  这些深情地低语散落在江南的河床上,一丝微风,一股清水,就会使它生长使它蔓延这是我的江南,我清音古韵情深意重的江南

  恍然间,忆起了一代风尘女子苏小小多少次暮色下的守望,多少次夕阳里的心伤,都化作尘埃散去,这位奇女子不愿再蹉跎自己的年华,她决然抛下一切,让自己的美展现于世人面前她不守贞节只守美,傲视着华丽的高墙,嘲笑着显贵的达官,在无数锦绣包裹下过完短暂却无悔的一生这个多清又决绝的江南名妓,用她的一生证明了被万古传送的爱情不过仅此而已人们心中的苏小小是回眸一笑百媚生,轻移莲步牵梦魂的华美尤物谁还记得那个与情人西陵松柏下永结同心的西子姑娘呢

  潮来潮去夕复朝,江南的传说中只留下一个在湖畔望穿秋水的剪影,日益消散这是我的江南,我柔颜锐骨人格独立的江南

  静听东岳禅院的钟声雨韵,默读永宁桥"人踏彩虹过,船自碧云出"的诗情画意,让思绪缱绻在"雁飞秋水阔,僧定白云闲"的雁塔湾里,感受这声声入耳,景景入目的江南

  光影迷离,星星点点,揉碎了西湖里谁的容颜沧海桑田,亘古不变,是江南动人的华年声声碎,声声慢,声声问:何处是江南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anai/1153201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2-02
下一篇2023-12-0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