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龙生龙,风生风老鼠儿子会打洞。父母是农民,孩子也不会有太大的出息,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

有人说:“龙生龙,风生风老鼠儿子会打洞。父母是农民,孩子也不会有太大的出息,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第1张

我们都知道,影响一个人的成长主要有三种因素:家庭、环境和教育!

家庭环境对一个人的成长是有非常重要的影响的,但这影响未必是绝对的。关键还在自己的认识和发展。我也认识出身于很好的家庭环境的朋友,家庭对他也是寄与了很高的期望并且非常讲究教育方法,但他在离开家庭独立的日子里对自己的把握能力不足,所以并没有取得很好的发展。

遗传

试题分析:生物的生殖是指每种生物都有能产生自己的后代的能力;发育是指生命现象的发展,是一个有机体从其生命开始到成熟的变化,是生物有机体的自我构建和自我组织的过程;“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说明了生物的亲子代之间在性状上的相似性,是生物的遗传现象.

关于遗传的谚语:

1、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

2、虎父无犬子。

3、一母生九子,连母十个样。

4、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5、爹矮矮一个,娘矮矮一窝。

关于变异的谚语:

1、龙生九子,个个不同。

2、鸡窝里飞出了金凤凰。

3、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4、桔生淮南为桔,生淮北则为枳。

5、一树之果有苦有甜,一母之子有愚有贤。

遗传:

亲子之间以及子代个体之间性状存在相似性,表明性状可以从亲代传递给子代,这种现象称为遗传(heredity)。遗传学是研究此一现象的学科,目前已知地球上现存的生命主要是以DNA作为遗传物质。除了遗传之外,决定生物特征的因素还有环境,以及环境与遗传的交互作用。遗传起源于早期生命过程的信息化或节律化。

遗传就是子代在这个连续系统中重复亲代的特性和特征(性状)的现象,其实质则是由于亲代所产生的配子,带给子代按亲代性状进行发育的遗传物质──基因。相同的基因规定着生物体发育相同的性状,于是表现为遗传,体现了生物界的稳定性。一种生物的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叫相对性状,这种性状能稳定的遗传给后代。

变异:

变异是生物繁衍后代的自然现象,是遗传的结果。亲子之间性状表现存在差异的现象称为变异(variation)。可分为可遗传的变异与不可遗传的变异。

遗传的稳定性是相对的,因为基因在世代延绵的长期发展过程中,难免会在此时或彼时发生结构的改变。结构改变了的基因使生物体发育不同于改变前的性状,于是出现了变异(可遗传变异)。

可遗传变异使遗传有了新的内容,也使生物的漫长生命连续系统得以持续的发展、进化。没有遗传,不可能保持性状和物种的相对稳定性;没有变异,不会产生新的性状,也就不可能有物种的进化和新品种的选育。

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因为老鼠会打洞是天性,生来就会。

种群数量的增长,从理论上说应按几何级数倍增,但是实际上因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增长速度有限,在密度达到该环境的容纳限量时,增长速度在0的左右波动。

治理鼠害最重要的一条,便是降低容纳限量。在人类不干预的情况下,鼠的数量既有季节变动又有年度变动。不同鼠种的变动幅度差别较大,个别的鼠种高举与低谷可相差50倍甚至更多。 

生活习性:

老鼠来无影去无踪,从来不与人打照面。它们的嗅觉很灵敏,尤其对人的气味更是熟悉。只要一闻到便远远地避开。它们的巢同样也在不为人知的地方,从来不会受到干扰。 

警觉性高:凭嗅觉就知道哪里有什么,夜间出来活动,白天藏匿。智商高:相当机灵,非常灵活且狡猾,怕人,活动鬼鬼祟祟,出洞时两只前爪在洞边一爬,左瞧右看,确保安全方才出洞;它喜欢把窝建在有食物有水源之间,建立固定路线,以避免危险。

略有动静或者变化,立即会引起它的警觉,不敢向前,经反复熟悉后方敢向前;老鼠具有很强的记忆性和拒食性,如果受过袭击,它会长时间回避此地。

-老鼠 

这是生物的遗传,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现象。产生的原因是生物在生殖过程中,亲代把自己的遗传物质准确地复制出二份传给后代,使后代得到了亲代的遗传物质,从而表现出与亲代相似的性状。由于生物具有遗传的特性,所以每种生物的后代都与它们的亲代基本相同,因而使生物界的物种能够保持相对稳定。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anai/1155115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2-03
下一篇2023-12-0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