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的小报手抄报图片大全

中秋节的小报手抄报图片大全,第1张

中秋节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节日,也是中国人民的传统节日之一。在这个节日里,人们会聚在一起,共同庆祝,传承中华文化。为了更好地表达中秋节的文化内涵,人们会通过各种方式来展现,其中小报手抄报就是一种非常常见的表现形式。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中秋节小报手抄报的大全吧!

步骤一:准备素材

制作小报手抄报的第一步是准备素材。中秋节的素材非常丰富,比如月饼、兔子、桂花、中秋节的传说等等。可以在网上搜索或者自己手绘一些元素。

步骤二:选择模板

选择一款适合自己的小报手抄报模板,可以在网上搜索或者自己设计。模板的选择要根据自己的需求和风格来决定。

步骤三:排版设计

在模板上进行排版设计,将素材进行合理的排版,注意字体、颜色、大小等元素的搭配。排版设计要简洁明了,易于阅读。

步骤四:制作小报手抄报

在完成排版设计后,就可以开始制作小报手抄报了。可以使用彩色笔、彩色纸、剪刀、胶水等工具来制作。制作过程中要注意细节,保证小报手抄报的整洁美观。

步骤五:展示小报手抄报

完成小报手抄报后,可以在家中或者学校里进行展示。可以将小报手抄报贴在墙上或者放在桌子上,与家人或同学分享中秋节的文化内涵。

在中秋节这个特别的日子里,小报手抄报是一种非常好的表现形式,可以让人们更好地了解中秋节的传统文化,也可以让人们更好地感受到中秋节的氛围。希望大家可以通过制作小报手抄报,更好地传承和发扬中华文化。

       中秋佳节是与春节齐名的中国主要节日之一,是我国重要的传统节日。

       作为一个重要的团圆佳节,制作一份精美的手抄报是每个学生都必定要经历的,那么现在我们就来看看中秋节手抄报该如何制作吧!

                                              前方高能!!!多图袭来!!!

       看完这些精美的手抄报,接下来我们就总结一下手抄报必备的内容文案吧!

中秋节简介:

       中秋节,又称月夕、秋节、仲秋节、八月节、八月会、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女儿节或团圆节,是流行于中国众多民族与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自2008年起中秋节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2006年5月20日,国务院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中秋节故事传说:

      “嫦娥奔月”神话源自古人对星辰的崇拜,嫦娥奔月故事最早出现在《归藏》。后来民间把故事进一步发挥,演化成多个故事版本。嫦娥登上了月宫,据西汉《淮南子》中说,是因为她偷吃了她丈夫羿从西王母那里要来的不死药,就飞进月宫,变成了捣药的蟾蜍。

中秋节民谣:

       《拜月娘》、《椅仔姑》、《中秋拜月歌》、《拜月娥》、《全家拜月》、《中秋夜》、《月姐姐》、《月光光》、《月饼》

中秋节歇后语:

八月十五的月亮——正大光明

八月十五吃月饼——节日的美食

八月十五办喜事——人月共团圆

八月十五生孩子——赶上节了

八月十五看桂花——花好月圆

中秋节诗歌:

     《月下独酌》 唐·李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静夜思》    唐·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望月怀远》     唐·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月夜忆舍弟》    唐·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中秋节起源于我国古代秋祀、拜月之俗。《礼记》中载有“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以朝,夕月以夕。”这里的“夕月”就是拜月的意思。两汉时已具雏形,唐时,中秋赏月之俗始盛行,并则销定为中秋节。欧阳孙银游詹(公元785~约827年)于《长安玩月诗序》云:“八月于秋。季始孟终;十五于夜,又月云中。稽于天道,则寒暑均,取于月数,则蟾魂圆,故曰中秋。”

中秋之夜,月色皎洁,古人把圆月视为团圆的象征,因此,又称八月十五为“团圆节”。古往今来,人们常用“月圆”、“月缺”来形容“悲欢离合”,客居他乡的游子,更是以月来寄托深情。唐代诗人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杜甫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宋代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等诗句,都是千古绝唱。

在早期,人们并不把月饼叫“月饼”,其叫法很多,如李渊说的“胡饼”,还有“小饼”、“月团”、“搏模宫饼”、“金饼”(宋代)、“月糕”(元代)等叫法。在唐朝,最流行的叫法自然是胡饼。过去,汉人把生活在中国北方、西方的匈奴、鲜卑、氐、羌、吐蕃、突厥等游牧民族,统称为“胡人”。胡人特有的日常食用的面饼,被汉人称为“胡饼”。这种饼圆圆的,糖馅、包以果仁等,很好吃。

那么,胡饼又是如何改称月饼的?这便与中国四大美女之一的杨玉环——杨贵妃有关了。

杨玉环,原名杨芙蓉,本是唐玄宗李隆基第十八子、寿王李瑁的妃子。杨美人通晓音律,能歌善舞,最重要的是姿色出众,真若出水芙蓉,男人见了没有不动心的。好色的李隆基听说后,便把时年已27岁的儿媳妇搞到了自己的后宫,册封为贵妃,万千宠爱集于她一身。有一年中秋节,李隆基和杨贵妃一起吃胡饼赏月。风流成性的李隆基故作风雅,觉得胡饼一名不好听,想改个名字。但起什么名字好呢?一时想不出来。杨贵妃抬头一望,其时高悬空中的一轮圆月,恰如这圆圆的胡饼,遂脱口而出——月饼。李隆基一听,连连拍手叫绝。“月饼”一名,由此叫出来了。

露从今夜白,月是绞乡明。

十五的月亮圆又圆,家家户户喜连连。

一轮明月千里共, 一声祝福遥相送。

中秋的象征意义是什么

中秋节,是 中国传统节日 之一,为每年的农历八月十五,也是我国仅次于 春节 的第二大传统节日。 传说 是为了纪念嫦娥。

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佳节。根据史籍的记载,“中秋”一词最早出现在《周礼》一书中。到魏晋时,有“谕尚书镇牛淆,中秋夕与左右微服泛江”的记载。直到唐朝初年,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唐书·太宗记》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中秋节的盛行始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 元旦 齐名,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这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

中秋节的寓意也有团圆的意思。中秋节月亮圆满,象征团圆,因而又叫“团圆节”。

中秋节的来历

根据史籍的记载,“中秋”一词最早出现在《周礼》一书中。到魏晋时,有“谕尚书镇牛淆,中秋夕与左右微服泛江”的记载。直到唐朝初年,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唐书·太宗记》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中秋节的盛行始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这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

中秋节起源的另一个说法是:农历八月十五这一天恰好是稻子成熟的时刻,各家都拜土地神。中秋可能就是秋报的遗俗。

中秋节的传说

中秋传说之一——嫦娥奔月

相传,远古时候天上有十日同时出现,晒得庄稼枯死,民不聊生,一个名叫后羿的英雄,力大无穷,他同情受苦的百姓,登上昆仑山顶,运足神力,拉开神弓,一气射下九个多太阳,并严令最后一个太阳按时起落,为民造福。

后羿因此受到百姓的尊敬和爱戴,后羿娶了个美丽善良的妻子,名叫嫦娥。后羿除传艺狩猎外,终日和妻子在一起,人们都羡慕这对郎才女貌的恩爱夫妻。

不少志士慕名前来投师学艺,心术不正的蓬蒙也混了进来。

一天,后羿到昆仑山访友求道,巧遇由此经过的王母娘娘,便向王母求得一包不死药。据说,服下此药,能即刻升天成仙。然而,后羿舍不得撇下妻子,只好暂时把不死药交给嫦娥珍藏。嫦娥将药藏进梳妆台的百宝匣里,不料被小人蓬蒙看见了,他想偷吃不死药自己成仙。三天后,后羿率众徒外出狩猎,心怀鬼胎的蓬蒙假装生病,留了下来。待后羿率众人走后不久,蓬蒙手持宝剑闯入内宅后院,威逼嫦娥交出不死药。嫦娥知道自己不是蓬蒙的对手,危急之时她当机立断,转身打开百宝匣,拿出不死药一口吞了下去。嫦娥吞下药,身子立时飘离地面、冲出窗口,向天上飞去。由于嫦娥牵挂着丈夫,便飞落到离人间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

傍晚,后羿回到家,侍女们哭诉了白天发生的事。后羿既惊又怒,抽剑去杀恶徒,蓬蒙早逃走了,后羿气得捶胸顿足,悲痛欲绝,仰望着夜空呼唤爱妻的名字,这时他惊奇地发现,今天的月亮格外皎洁明亮,而且有个晃动的身影酷似嫦娥。他拼命朝月亮追去,可是他追三步,月亮退三步,他退三步,月亮进三步,无论怎样也追不到跟前。

后羿无可奈何,又思念妻子,只好派人到嫦娥喜爱的后花园里,摆上香案,放上她平时最爱吃的蜜食鲜果,遥祭在月宫里眷恋着自己的嫦娥。百姓们闻知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后,纷纷在月下摆设香案,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

从此,中秋节拜月的风俗在民间传开了。

中秋传说之二——吴刚折桂

关于中秋节还有一个传说:相传月亮上的广寒宫前的桂树生长繁茂,有五百多丈高,下边有一个人常在砍伐它,但是每次砍下去之后,被砍的地方又立即合拢了。几千年来,就这样随砍随合,这棵桂树永远也不能被砍光。据说这个砍树的人名叫吴刚,是汉朝西河人,曾跟随仙人修道,到了天界,但是他犯了错误,仙人就把他贬谪到月宫,日日做这种徒劳无功的苦差使,以示惩处。李白诗中有“欲斫月中桂,持为寒者薪”的记载。

中秋传说之三——朱元璋与月饼起义

中秋节吃月饼相传始于元代。当时,中原广大人民不堪忍受元朝统治阶级的残酷统治,纷纷起义抗元。朱元璋联合各路反抗力量准备起义。但朝庭官兵搜查的十分严密,传递消息十分困难。军师刘伯温便想出一计策,命令属下把藏有“八月十五夜起义”的纸条藏入饼子里面,再派人分头传送到各地起义军中,通知他们在八月十五日晚上起义响应。到了起义的那天,各路义军一齐响应,起义军如星火燎原。

很快,徐达就攻下元大都,起义成功了。消息传来,朱元璋高兴得连忙传下口谕,在即将来临的中秋节,让全体将士与民同乐,并将当年起兵时以秘密传递信息的“月饼”,作为节令糕点赏赐群臣。此后,“月饼”制作越发精细,品种更多,大者如圆盘,成为馈赠的佳品。以后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便在民间流传开来。

中秋传说之四——玉兔捣药

月亮中有一只兔子,浑身洁白如玉,所以人们称为“玉兔”据说玉兔跪地捣药,制成蛤蟆丸,常人若服用蛤蟆丸,便可长生不老。

关于玉兔的来历,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古时候有3位神仙,化身为3个可怜的老人,向狐狸、猴子及兔子乞食。狐狸及猴子都不愿意拿出自己的食物接济他们,但兔子没有食物,它却告诉老人说:“你们饿了,就来吃我吧。”说完,纵身跳入烈火之中。3位神仙深为感动,于是把兔子的魂灵送到了广寒宫,便成了玉兔。后来,玉兔就在广寒宫里和嫦娥相伴,并为百姓捣制长生不老药。

还有一说,在很久以前,有一对修行千年得道成仙的兔子,它们有4个可爱的女儿,个个生得纯白伶俐。

有一天,玉皇大帝召见雄兔,它踏着祥云飞到天宫。当它进入南天门时,突然看到太白金星带领天兵天将押着嫦娥从身边走去。嫦娥无辜受罪,雄兔深表同情。他想,嫦娥一个人关在月宫里,一定非常寂寞悲伤,要是有人陪伴她就好了,于是想到自己的4个女儿,它立即飞奔回家。

雄兔回到家中,把嫦娥的不幸遭遇告诉雌兔,并说想送一个女儿陪伴嫦娥。雌兔舍不得宝贝女儿,女儿也舍不得离开父母,一个个泪流满面。雄兔语重心长地说:“如果我被孤独地关起来,你们愿意陪伴我吗嫦娥为了解救百姓,受到牵累,我们能忍心她常年寂寞孤独吗孩子们,我们可不能只想到自己呀!”

女儿们明白了父亲的心,都表示愿意去。雄兔和雌兔商量,就让最小的女儿送去到月宫陪伴嫦娥去了!

难忘的中秋节手抄报。

中秋节简介

中秋节始于唐朝初年,盛行于宋朝,至明清时,已成为与春节齐名的中国主要节日之一。中秋节是中国的传统佳节。根据史籍的记载,“中秋”一词最早出现在《周礼》一书中。到魏晋时,有“谕尚书镇牛淆,中秋夕与左右微服泛江”的记载。直到唐朝初年,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唐书·太宗记》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

中秋节的起源和农业生产有关。秋天是收获的季节。“秋”字的解释是:“庄稼成熟曰秋”。八月中秋,农作物和各种果品陆续成熟,农民为了庆祝丰收,表达喜悦的心情,就以“中秋”这天作为节日。“中秋”就是秋天中间的意思,农历的八月是秋季中间的一个月,十五日又是这个月中间的一天,所以中秋节可能是古人“秋报”遗传下来的习俗。

受中华文化的影响,中秋节也是东亚和东南亚一些国家尤其是当地的华人华侨的传统节日。自2008年起中秋节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2006年5月20日,国务院列入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那些令人难忘的中秋节小故事。

  远古时期,传说天上有十个太阳,一个名叫后羿的人射去了九个。于是王母娘娘给了他一颗不死药让他吃了升天,他舍不得离开妻子,就把不死药交给妻子嫦娥保管,有一天,后羿不在家。有个心术不正的人要来抢,嫦娥只好吃下不死药升天,她的小兔子往她怀里一跳,也飞了起来。但她非常想念后羿,于是到了离地球最近的月亮上。大家想念嫦娥,就在每年八月十五这天摆很多东西给嫦娥吃。

相传唐玄宗与申天师及道士鸿都中秋望月,突然玄宗兴起游月宫之念,于是天师作法,三人一起步上青云,漫游月宫。但宫前有守卫森严,无法进入,只能在外俯瞰长 安皇城。在此之际,忽闻仙声阵阵,清丽奇绝,宛转动人!唐玄宗素来熟通音律,于是默记心中。这正是“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日后玄宗回忆月宫 仙娥的音乐歌声,自己又谱曲编舞,这便是历史上有名的“霓裳羽衣曲”。

中秋手抄报的佳句:

1.中秋夜,端一碗水,出门去捉一碗月亮。

2.今天是中秋,我已经拍下了最亮的超级月亮,想送进我喜欢的那个小朋友的梦里,希望他(她)能做一个甜甜的梦,梦里可以有一点点关于我。

3.晚风轻踩着云朵,月亮在售卖快乐,你从银河背后靠近我,我与星辉一同为你沉沦

4.还有星月可以寄望,宇宙浪漫不止

5.淡荡秋光客路长,兰桡桂棹泛天香。月明圆峤人千里,风急轻帆燕一行。

6 千千万万个回忆,酿成一杯感触,浓浓的回味着。

7 中秋相思,意浓浓;泪眼人儿,梦在怀;月适乡明,人是你最好。

8 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未必素娥无怅恨,玉蟾清冷桂花孤。

9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10 中秋夜语寄相思,花好月圆情难圆。带去问候和思恋,心想事成愿缘圆。

中秋节来历

  我国古代很早就有祭祀月亮的礼俗,据《周礼》记载,周代已有“中秋夜迎寒”、“秋分夕月(拜月)”的活动;农历八月中旬,又是秋粮收获之际,人们为了答谢神祗的护佑而举行一系列仪式和庆祝活动,称为“秋报”。中秋时节,气温已凉未寒,天高气爽,月朗中天,正是观赏月亮的最佳时令。因此,后来祭月的成分便逐渐为赏月所替代,祭祀的色彩逐渐褪去,而这一节庆活动却延续下来,并被赋予了新的含义。

  在中秋节的演变过程中,古老的礼俗与众多神话传说及中华传统文化中其他诸多因素结合在一起,最终形成了内涵丰富的重要节庆。这其中最有名的就是围绕着月宫的一系列神话,如嫦娥奔月、吴刚伐桂、唐明皇游月宫等,它们给月宫挂上了七彩霓虹般神秘绚丽的光环,使之充满浪漫色彩。唐代中秋赏月宴饮之俗已颇为盛行。

从流传下来的众多描写中秋的诗句中,可以看到当时已把嫦娥奔月等神话与中秋赏月联系在一起了。唐朝初年,中秋节可能已成为固定的节日。不过,当时中秋节似乎还是以赏月和玩月为主,还没有在民间广泛流行。

苏州中秋周边一日游好去处

中秋节游玩一天的规划,可以去太湖西山导感受落日余晖,小镇静美,淳朴民风,和家人一起回归古朴小镇,追忆似水年华。

景点推荐:

1、明月湾

走在明月湾的巷道里,一股质朴的独特气息扑面而来。若天公作美,便能盼来浪漫的云霞。你会发现,黄昏与这古码头是这般搭调。难怪吸引一众文艺的美女,用镜头定格晚霞之美。

在这里除了邂逅古村风情,更有着千年以前吴王携西施赏月的古码头等你去探访。连千年以前的古人都觉得无比浪漫的地儿,相信也会给你和TA的约会增色几分。

2、古码头

码头原系明月湾与外界沟通的主要通道,现存建筑为清乾隆二十一年(1756村民集资重修。相传吴王和西施在此赏月。白居易等历代名人曾由此泊舟登岸。这里有着江南水乡的娴静淳朴,也有着千年古村的神秘幽静,画一般的美景中承载悠悠乡愁。

3、琴山听涛

古称琴山石堤,因波浪拍打岩石会发出悦耳琴音而得名,清乾隆三十八年(1773由堂里徐家捐资兴建。如今,古代琴山已成现代“情山”。作为西山天然的网红婚纱摄影地之一,古朴又清新的古码头成为年轻人的必到打卡地,同时也见证了众多情侣的爱情故事。

4、沉思湾

正如沉思湾这般美丽的名字简单却浓烈的蓝调令人心神开阔,或者这里没有精雕细琢的匠气,没有姹紫嫣红的争奇斗艳却用大自然最简单的鬼斧神工留给你属于山湖的最本初的样子。

它有着远离尘嚣的僻静古朴与之相邻的,有沧桑古典的东村古村,有隔水相望的阴山岛、横山岛,农家水乡晚霞伴渔归,夕阳远山岛,如此意境,引人沉思。

5、水月坞

缥缈峰脚下有一坞,其内种植着大批的茶树和果树,那儿有座小青山,坞名就叫小青坞。水月坞因水月禅寺而出名。水月禅寺始建于南朝梁大同四年(公元538年,为一代江南名刹,相传为观音菩萨三十六相中“水月观音”造像的发源地。映在绿树丛中的寺院,杏**的院墙,苍绿色的参天古木,无一不在吐露着禅意悠然四字。

6、古村:

01后埠古村

这里每一个角落都可以听见岁月的回声,走在这里的巷道上都不忍心大声言语怕是惊扰了这番美景。后埠古村,旧称船埠,故名后埠。这一古村落,是南宋“南渡”后洞庭山最早移民地之一,徐氏、蒋氏、费氏等先后迁居这里。

白墙黑瓦,自有一种画中景的雅致,村子里还有着大批的老宅子,有些保存的完好,有些却已经略显破败。

古村的房屋高低错落,斑驳苍古,墙壁中透出的是大块的古砖,看起来质朴而有意境。

02东村

东村古村是江苏省首批传统村落之一,相传秦末汉初“商山四皓”之一的东园公曾隐居于此,因而得名东园村,简称东村,东村古村至今仍保存着,完整的江南传统村落风貌,一栋栋建于明清时期的宅第见证着古村的历史与传说。

这儿古宅随处可见,芳柱堂、慎思堂、瑞木堂、仁余堂、延圣堂、学圃堂、留耕堂、绍衣堂、孝友堂、仁德堂、敦和堂、萃秀堂、郎润堂、敬修堂另有_贤巷门、永安桥、东园公祠等古迹。敬修堂,传说是清乾隆金屋藏娇之豪宅。

7、缥缈峰

太湖72峰,41峰在西山。缥缈峰为太湖最高峰,因经常被云雾笼罩,犹如传说中的缥缈仙境而得名。在阳光灿烂的日子里登高远眺,太湖三万六千顷风光尽收眼底,领略西山八大胜景“缥缈晴岚”,真乃心旷神怡、此乐何极!

8、古樟

在明月湾的村口,欣赏一棵1200年的古樟树静静地倾听着古村千年的故事,村子里还有古宅祠堂等各类清代建筑近百幢。

唐代大诗人刘长卿当年寻找贺九,但是不凑巧没找到,便种下了这棵樟树还留下诗句“故人不在明月在,谁见孤舟来去时”。

于是这棵千年古树,便一直驻守在村口,守护着一方风水也让后代人对明月湾充满了无限的遐想。

9、古樟园

园内有两棵古樟树,一宋一元古樟园也因它而出名。

宋代古樟挺拔舒展,端庄雍容,干粗8米有余元代古樟拔地而起气宇轩昂,干粗将近5米这两棵翠苍入画的古樟,交枝接叶,遮天蔽地,气势恢宏、丰姿不凡。

10、古建筑

01、黄氏宗祠

黄氏宗祠建于乾隆49年,距今已有200年的历史。坐北朝南,面积足足有930平方米。

这门前台阶,是明月湾古村特色之一,越走越高,象征官越升越高,取了“步步高升”之意。

门边这两块圆圆的石头便是我们口中常说的“户对”,行话叫抱鼓石。

“彝伦悠叙”,门匾之意是指祖宗遗留下来的好的家规家风我们一直要保持。

两边柱子挂着一幅对联,“守古老家风唯孝唯友,教后来恒业曰读曰耕”,意思是作为一个古老的家风,对朋友和善,对老人孝顺,以后不管做什么一定要累积经验。

02、礼和堂

礼和堂,俗称吴家老宅,建于清乾隆四十八年(1785年,坐北朝南,占地450平方米。建筑均高两层,分成东西两路,西路为主轴,依次设大厅和内厅,东路为门厅和书房。

南寿轩,是书斋的名字,据说是由古人字号(吴廷枢:字载南,号寿轩命名的。

书房内陈设非常讲究,除了台、椅、茶几之外,还挂有字画对联。

03、邓氏宗祠

裕耕堂,建于清嘉庆年四年(1799,民国年间由邓家买下,并改今名。整个祠堂坐北朝南,是明月湾保存最完好的古建筑之一。

来邓氏宗祠,少不了要参观暴式昭纪念馆。门口3米高的花岗石格外引人注目,上刻文字“世上穷官谁与比,罢官不见炊烟起”。

04、石板街石板街

村内的石板街堪称江南一绝,长1146米,4568块花岗条石组成。上面走人,下面是沟渠,清乾隆年间修建的石板街它由4560块花岗石铺就下面是排水沟能够迅速排干雨水和山洪因此有“古有明月湾,雨后穿绣鞋”的说法。

11、石公山

石公山三面环水,日月同辉亭临水而建,是近距离观赏太湖美景的绝佳之地。前方,湖中三山、龙床、笠帽、大姑山、小姑山等岛礁星罗棋布,湖光山色,举目入画。西南,茫茫太湖,水天一色,湖天相连,烟波浩渺,气势壮阔。湖东,洞庭东山峰峦叠翠,构成山外山,岛中岛,湖外湖,天外天的壮丽景观。每当夕阳西下,晚霞笼罩下的太湖湖面波光粼粼,点点渔帆,水波荡漾,“烟霞环绕三山外,吴越平分一水间”。

12、雕花楼

西山雕花楼的原名是“仁本堂”取自“以仁为本、礼为教本”的意思始建于清康熙年间徐氏后人在康熙、乾隆、咸丰、道光四个朝代中陆陆续续的添砖加瓦、慢慢的修建而成如今的雕花楼。

这座留存着明清历史的建筑群拥有着巧夺天工的雕刻其中的梁柱、门楣、长窗到处都是美妙的木雕花饰其门楼和照壁、墙体则是用沉稳厚重的砖雕而成。从大的砖雕匾额,到小的木雕花窗,或花鸟鱼虫,或戏文故事,绝无雷同。

雕花楼内的清新绿意也实属一处天然氧吧,从门楼、大厅再到客房,好似行走于自家住宅。在浪漫的雕花楼里,遇见触动心弦的你~

13、天王坞

天王坞位于西山大昆山北的深林密处无人居住,也鲜有游人是拥有乡间野趣和自然风光的绝色山坞堪称西山岛上的“小九寨沟”。

四周青山环绕,碧水泛蓝绿犹如小九寨般清澈山上是附近著名的徒步步道和TA在郁葱山间攀爬一起探寻山间的秘境吧~除去了文人墨客的游迹,人工雕琢的痕迹,天王坞笼罩在一片自然诗意中。自然的山、自然的水、自然的花草树木无一不让人沉醉。

14、横山岛

位于西山岛以北面积08平方公里,最高海拔79米居住着600多位村民很多人家都是开门见湖享受着都市人艳羡的太湖生活。这里的民居依山傍水没有深宅大院的气势但也与山势结合得巧妙为横山增色不少。登上横山顶山底的民居、横山岛大堤和大大小小的岛屿尽收眼底湖中山连着山,宛如一幅山水画。

在横山可东观日出、西赏晚霞。每当晴天拂晓,一轮红日冉冉升起云霞彤红一片,水上金光闪闪山山水水沐浴在红色的朝晖之中实在是一幅罕见的神奇画卷。

自驾,导航到横山岛即可。

坐车:苏州站出发,再坐地铁+快线11路+694路。

15、阴山岛

位于西山岛北侧面积不足1平方公里岛上仅有几十户人家在太湖诸岛中,毫不起眼。过了太湖大桥右转进入环岛公路行不多时,便会看到一处长长的堤路路的尽头,连接着的便是阴山岛。

阴山岛村口有一株千年参天古樟它植于东吴孙皓天纪四年距今已有近1800年历史远看过去几乎将小岛严实地纳入它的怀抱之中。

岛上遍布种植着花树和果树,其中最著名的便是洞庭碧螺春茶真可谓是半山茶树半边湖拥有如此钟灵毓秀的成长环境也难怪碧螺春在茶叶界如此有名。

自驾:直接导航至阴山岛。

坐车:公交乘坐694路公交车至阴山堤坝,通过堤坝步行至阴山岛。

16、林屋洞

林屋洞是徐霞客首游第一站号称“天下第九洞天”,独特的喀斯特地貌,洞内景观变幻莫测、鬼斧神工洞内冬暖夏凉实属一处避暑纳凉胜地。

洞内钟乳倒挂、鬼斧神工、洞中有洞、洞洞相连,行走在其中能感受洞内丝丝凉意。洞外登山,望目远眺,渔帆疏影,袅袅炊烟,有西山著名古十景之一“林屋晚烟”。

林屋梅海

太湖西山岛种梅历史悠久,始于汉唐,盛于南宋,千百年来,梅林几度起落,但种植遍及西山,有“望衡千余家,种梅如种谷”一说。“林屋梅海”就是岛上最具代表性的赏梅佳境,面积之大、梅种之多、密度之高堪称全国之最,是中国梅文化活动中心之一,一年一度的梅花节,已成为苏城早春第一大旅游节庆活动,也是太湖西山岛最具影响力及品牌效应的旅游活动。

17、水映长滩

俗称_里大圩,公元前494年,吴王夫差率水军在此周围击败越王勾践,史称“夫椒之战”。2010年起因保护生态改为水映长滩生态湿地。深秋时节,看湖边水鸟掠过,水杉渐红,油画般染红湖面。远眺太湖,好一幅“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美丽画卷!

18、消夏粮仓

原为湖湾,因2500多年前吴王夫差和美女西施曾在此避暑消夏而得名。年起在这里实施土地综合整治,建设高标准农田,实行生态种植。春日里万亩油菜花热烈绽放,春风送暖醉游人。待到秋季,沉甸甸的稻穗铺满田野,沁人心脾的稻香和丰收的喜悦一起扑面而来。

19、藤樟交柯

位于罗汉坞,两株名木香樟并列依溪,一株盘根错节,屹立长青,茂如翠盖;一株苍劲挺拨,深荫翳日,姿态古拙。两树同被一株径粗60余厘米的古紫藤缠绕,遍体瘤疖,似云龙戏珠,称“藤樟交柯”,蔚为奇观。

20、开心农场

西山岛开心农场将在五一正式亮相,升级后的开心农场是集展示、互动、游乐、体验、科普于一体的新型主题乐园,园内饲养展示了兔子、羊驼、孔雀、小熊猫等多种萌宠,可供孩子们接触与了解各类小动物,体验大自然的奥妙,是亲子出游的首选地。

21、玫瑰花园

岭东玫瑰生态园东北环太湖大道,西南临太湖。地块总面积约83亩,这里种植了保加利亚的大马士革和丰花两个品种的玫瑰将近6万株玫瑰,同时园内还种有近二十个品种的观赏月季,初夏时节园内花朵竞相开放,浪漫至极!

注:以上来自苏州太湖西山岛官微,以获取官方授权,转载请标明来处。

☆苏州中秋节全攻略专题☆活动汇总活动大全景区活动演出活动亲子活动展览活动中秋灯会夜游活动免费活动各大景区活动周庄古镇冯梦龙村苏州重元寺太湖园博园苏州戏曲博物馆苏州虞城苏州梦幻乐园昆曲传习所旅游推荐景点预约旅游全攻略亲子游景点周边游推荐亲子游推荐人少景美推荐自驾路线高铁游玩登山好去处骑行推荐烧烤好去处赏月好去处其他推荐中秋节特产农家乐推荐采摘好去处中秋最有情调的地方更新中

中秋节,又称拜月节、月光诞、月夕等,节期在每年的农历八月十五日。中秋节自古以来就有祭月、赏月、吃月饼、玩花灯、赏桂花、饮桂花酒等民俗,流传经久不息。中秋节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为寄托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之情,祈盼丰收、幸福,成为丰富多彩、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

中秋节起源于上古时代,普及于汉代,定型于唐朝初年,盛行于宋朝以后。 中秋节是流行于中国及世界华人地区的传统文化节日。中秋节和春节、清明节、端午节共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自2008年起中秋节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2006年5月2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将其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中秋习俗:

1、吃月饼

吃月饼是中秋节的主要习俗,据现有记载,吃月饼的习俗最早源于唐代,唐僖宗在中秋节吃月饼,感觉味道极美,便命御膳房用红绫包裹月饼赏赐给新科进士们。到了宋代,月饼有“荷叶”、“金花”、“芙蓉”等雅称,其制作方法也更加精致。诗人苏东坡有诗称赞说:“小饼如嚼月,中有酥与饴。”其美味可想而知。

2、祭月

在古代有“秋暮夕月”的习俗,夕月,即祭拜月神。在月下,设大香案,将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个方向,红烛高燃,摆上月饼、西瓜、苹果、红枣、李子、葡萄等祭品,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然后由当家主妇切开团圆月饼,全家有多少人就切成多少块。

3、赏月

除了祭月,中秋节自古就有赏月的习俗,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设大香案,摆上吃食和酒,一群人围在一起饮酒赏月。

节日由来

起源

中秋节的起源和月亮密不可分,中秋节是上古天象崇拜——敬月习俗的遗痕。在秋分时节,是古老的“祭月节”。 [26]  祭月,在我国是一种十分古老的习俗,实际上是古时代我国一些地方古人对“月神”的一种崇拜活动。中秋节则是由传统的“秋分祭月”而来。在传统文化中,月亮和太阳一样,这两个交替出现的天体成了先民崇拜的对象。中秋节起源自古人对月亮的祭祀,是中华民族祭月习俗的遗存和衍生。

节名

根据我国的历法,夏历(农历)八月在秋季中间,为秋季的第二个月,称为“仲秋”,而八月十五日又在“仲秋”之中,所以称为“中秋”。中秋节还有许多别称:因节期在八月十五日,所以称“八月节”、“八月半”;因中秋节的主要活动都是围绕“月”进行的,所以又俗称“月节”。中秋节月亮圆满,家人团聚,出嫁的女儿回家团圆,因此又称“团圆节”、“女儿节”。秋夕为月光诞辰拜月光,因此有“月光诞”之称。仲秋时节各种瓜果成熟上市,因称“果子节”。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anai/1155486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2-03
下一篇2023-12-0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