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克斯名曲有哪些?

萨克斯名曲有哪些?,第1张

01《Going Home》

这首乐曲作者为美国著名萨克斯演奏家肯尼·基(KennyG)。其优美的旋律为全世界的人所熟知,也恰恰因为这首乐曲,全世界的音乐爱好者了解并熟知了萨克斯这一乐器。

02 《Forever In Love》

这首也是Kenny G的一部音乐作品。该作品蕴含着丰厚的爱。全曲感人至深。

03 《茉莉花》

专注地听《茉莉花》感觉就像穿堂入室的微风,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茉莉花香拂过你的心头。萨克斯的声音荡气回肠,让人忍不住浮想联翩。虽说是外国友人改编的乐曲,但它仍富有中国民歌的鲜明特点,有较强的旋律性,同样具有中国乐曲的婉转优美的特点。

04 《月亮代表我的心》

《月亮代表我的心》是由孙仪作词,翁清溪作曲,陈芬兰首唱的歌曲,由邓丽君翻唱从此走红。该曲虽然是一首爱情歌曲,但歌词绝少庸俗艳词,没有功利、私欲、杂念和说教,具有中国传统的含蓄美。

05 《My Heart Will Go On》

作为1997年卖座**《泰坦尼克号》的主题曲,《My Heart Will Go On》由好莱坞主流**作曲家詹姆斯·霍纳一手制作 。歌曲的歌词由韦尔·杰宁斯编写,歌词的创作灵感来源于**中那位百岁老人年轻时候的爱情故事。

06 《If I Ain't Got You》

是美国女歌手艾丽西亚·凯斯演唱并填词、谱曲的一首歌曲,作为艾丽西亚·凯斯第二张录音室专辑《The Diary of Alicia Keys》的第二发单曲,于2004年2月17日发行。2005年2月13日提名第47届格莱美奖“年度歌曲”奖项,艾丽西亚·凯斯凭借该歌曲获“最佳节奏蓝调女歌手”奖项。 

07 《莫斯科郊外的晚上》

又称《莫斯科之夜》。歌曲原唱者弗拉基米尔·特罗申,作曲为瓦西里·索洛维约夫·谢多伊,作词者为米哈伊尔·马都索夫斯基。原是为1956年莫斯科**制片厂拍摄的纪录片《在运动大会的日子里》而作。

08 《贝加尔湖畔》

《贝加尔湖畔》是李健作词、作曲并演唱的一首歌曲,收录于李健2011年12月10日发行的专辑《依然》中。该曲曾被英国国王歌手合唱团、美国圣歌旋律阿卡贝拉合唱团 、中国歌剧舞剧院歌剧团等国内外合唱团翻唱。

09 《北国之春》

《北国之春》(北国の春)是日本歌手千昌夫演唱的一首歌曲,词曲由井出博正和远藤实创作,发行于1977年4月5日。 1979年,该曲获得第21回日本唱片大奖“长期畅销”奖 。该曲在日本售出超过500万张(截至1979年),并在中国、泰国、蒙古、印度、越南、菲律宾、美国夏威夷、巴西等地广为翻唱流传。

10 《望春风》

《望春风》是由李临秋作词,邓雨贤作曲的一首闽南语民歌,1997年,陶喆改编并演唱了这首歌曲,并收录在陶喆的第一张专辑《DAVID TAO》中。80年前,台湾社会被封建礼教捆绑,女子只是生育工具,表达与追求个人情感是大逆不道,如花少女只能默默承受工具的命运到老到死。当时的台北少年李临秋想为当年的少女们争取发言权,为女性打抱不平,因此写下了《望春风》这首歌。 

以中高音、中音、次中音、上低音四种最多见。

1、 高音萨克斯管(Soprano Saxophone) 通常为降B调,实际音高比记谱低大2度。是萨克斯家族中音调第二高的乐器,仅次于超高音萨克斯管(Sopranino),管的体积也是第2小。常见的为直管,略微曲颈或类似中音萨克斯管的形状。

相对于黑管,高音萨克斯音量更大,更有穿透力。但由于小管身,使得高音部分更难以控制音准,较难上手。高音萨克斯主要用于独奏,在木管重奏中常用来替代双簧管。著名的高音萨克斯管演奏家有Sidney Bechet,约翰·柯川,Wayne Shorter,肯尼·基等。

2、 中音萨克斯管(Alto Saxophone)是最常见的萨克斯,降E调,实际音高比记谱低大6度,也是应用在古典乐独奏、合奏中最多的萨克斯管。

由于按键距离适中,气息要求和嘴部控制难度介于高音萨克斯和次中音萨克斯管之间,以及相对便宜的价格和搬运容易,成为初学者入门最常使用的萨克斯。中音萨克斯音色较次中音清亮,较高音温和。中音萨克斯管构成了管乐队萨克斯声部的最主要部分,在爵士大乐队编制中和次中音占同等重要位置。

作为独奏乐器出现相对少一些。中音萨克斯管是萨克斯管家族最有代表性的种类。

著名的中音萨克斯管演奏家有爵士乐:Charlie Parker,Cannonball Adderley,Kenny Garrett,古典乐:Marcel Mule(法国),Sigurd Raschèr(美国),Claude Delangle(法国),须川展也(日本)等。

3、 次中音萨克斯管(Tenor Saxophone) 通常为降B调,实际音高比记谱低大9度(一个8度又大2度),外形比中音萨克斯管稍大,弯管前端多了一个弯曲,音色温和稳重。在管乐队中次中音萨克斯数量少于中音,一般具备与作为辅助角色的长号和上低音号同样的功能。

而在爵士乐中次中音起核心作用。1920年代Coleman Hawkins沙哑厚重的声音重新定义了人们对次中音音色的概念。后来的约翰·柯川,Stan Getz,Sonny Rollins,Lester young,Michael Brecker一步一步地奠定了次中音声音的个性。

4、 上低音萨克斯管(Baritone Saxophone)通常为降E调,实际音高比记谱低大13度(一个8度又大6度),是4种中相对少见的类型。

体积重量较大,近中音两倍左右,很少有人用它作为独奏乐器,而在萨克斯四重奏中上低音萨克斯管以它低沉浑厚的音色把其他声音承托起来,以较简单的吹奏维持着音乐进行的稳定步伐。

在爵士大乐队中可作为低音支持,有时也会演奏旋律声部(通常演奏比中音萨克斯低一个8度的旋律,以此与其他萨克斯一起演奏出流动的七和弦);在管乐队中常和低音号起类似的作用,有时让人联想起大提琴的声音。

上低音萨克斯管最低音域原本与其他萨克斯管一样是降B,但自1980年代起开始设有低音Alow A键(可以演奏记谱上的A,即实际音高的C,过去亦存在为了获得更轻快的音色而省略此构造的)之后上低音萨克斯管渐趋流行。著名演奏家有Gerry Mulligan。

扩展资料:

音乐表现力

由于其结构特性,同时具备了木管乐器的细腻和灵活以及铜管乐器的大音量和爆发力,并发展出了介于铜管和木管间的演奏技巧。萨克斯管音域宽广,乐器通常提供从降B音到高两个八度的F音或升F音,通过技巧还能扩大。

相对于其他木管乐器萨克斯管的音色变化灵活,萨克斯演奏家因此容易发展出有别于他人的个人音色。总体来说萨克斯管是高灵活性低约束性的乐器,有时也会让人有过于自我表现而不够内敛的印象。这也是萨克斯风在古典乐中出现相对较少而多在爵士乐或摇滚乐为人喜爱的原因之一。

法国知名作曲家柏辽兹(Hector Berlioz)曾经形容萨克斯管是:“时而庄严、平静,时而梦幻、忧伤;时而 如林间微风般难以察觉,有时却又如同钟鸣过后,留于谜样般的撼动。”

萨克斯管学习和技巧

一般认为萨克斯入门学习相对于其他木管类乐器要容易。尤其是从其他木管转向萨克斯管学习在一定量的练习保证下可以较快上手。

萨克斯管技巧包括指法掌握和声色控制,具体则根据音乐风格(古典, 爵士, 流行等)要求不尽相同。当然从音乐本身的意义上看,萨克斯管包括其他乐器技巧学习都是为了演奏者能尽量无碍地音乐表达而服务的,演奏者对于音乐的理解和表达比技巧高低重要的多。

有一种误解认为萨克斯管作为管乐器演奏时很费力气,需要强健的体魄才能控制它。其实萨克斯管的吹奏主演取决于乐器的状态和演奏者的方法,正常演奏一场音乐会(大约90分钟)是丝毫没有负担的。

由于萨克斯制造工艺的迅速发展和科学的演奏方法,一般来说在七、八岁门牙发育完成后开始学习会比较妥当。 萨克斯管的技巧包括:

1、  颤音:产生抖动的效果,发出“呜啊呜啊”或者“啊一啊一”的声音。萨克斯颤音可以通过下颚抖动、喉部控制或气息控制。

2、 滑音:使一个音利用演奏者舌部控制内腔大小来调整音高并“滑动”过度到另一个音上。常见于爵士乐,典型的例子是蓝色狂想曲开始部分的大范围上行滑音。

3、  泛音:透过气息与喉部肌肉的控制,在基本指法范围内以同一指法吹出基音以上的泛音(例如按低音C而发出高八度的C、再高五度的G等等)。

4、  超吹:结合泛音的使用与特殊的指法,吹出比最高音F#或G还高的音,是常见的进阶演奏技巧,在古典乐上时有应用,在其他音乐领域也被用来炫技。

5、  咆哮音:使萨克斯发出沙哑粗糙的声音,常见于爵士乐,摇滚乐等。

6、  和声:同时吹几个音,非常高阶的技巧。约翰·柯川曾钻研过和声演奏,麦克·布雷克和James Carter也熟悉此技。

7、  循环呼吸法:最早用于唢呐的吹奏中,后被引入笛子的演奏中。笛子循环呼吸的特点,主要在于循环“换气”。常规换气是以鼻、口同时呼吸,间隔进行循环换气则由鼻吸口呼,同步进行。

这一反常规现象,要求吹奏者必须能够以其理智指令去调动人体各有关肌肉的运动机能作出相应配合,改变其自然的呼吸习惯。而腹膈肌肉的对搞能力是这一机制的重要环节。

8、  同奏:同时吹奏多于一支萨克斯管,是很罕见的技巧,著名乐手有 Rahsaan Roland Kirk。

参考资料:-萨克斯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anai/1163409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2-05
下一篇2023-12-0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