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推荐许昌有什么好玩的地方,适合年轻人去

求推荐许昌有什么好玩的地方,适合年轻人去,第1张

1、曹丞相府

大家印象

曹丞相府是曹操处理军国大事的地方,奠定曹魏霸业的屯田令和求贤令都在这里诞生。导游讲解很到位。

走进曹丞相府

曹丞相府位于许昌市区魏武帝广场东侧,占地18亩,是目前中国第一个全方位展示曹魏文化的主题景区。曹丞相府是曹操处理军国大事的地方,奠定曹魏霸业的屯田令和求贤令都在这里诞生。据史料记载,曹操于建安年间迎汉献帝于许昌,进位丞相,挟天子以令诸侯,加九锡,封魏王。曹丞相府是由府门、求贤堂、七步阁、议事堂等组成的汉代仿古建筑群,是许昌市三国文化景点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曹魏故都的标志性景观。

景点类型:历史建筑

建议游玩:3小时

门票:6000元

开放时间:08:00~18:00

2、霸陵桥

进霸陵桥

该桥位于甘肃中部渭源县城,南门外的清源河上,清源河是渭河的南源。霸陵桥始建于明朝洪武年(1368—1398)“既济行人,复通车马”原本是座石木平桥,后毁于洪水。

景点类型:其他

地址:许继大道西段霸陵桥公园

3、大鸿寨

走进大鸿寨

大鸿寨位于禹州西北边陲,其主峰高1156米,为许昌第一高山,号称“许昌屋脊”。驻足山巅,俯视四周,可见万壑纵横,群山围拱,峰峦叠翠,气象万千,主峰向东不远,还依次排列着尖峭峻拔的摘墨楼,开阔平坦的坷垃垛,在这三峰的怀抱里,自西向东有水帘洞、金龟出海、雄鸡峰、观音石等30余处景观。这些景点或高悬于峭壁上,或掩映于森林之间,或盘踞于沟壑之中,或凌翅高峰之巅。置身其间,移步换景,变幻莫测,令人游兴盎然。

景点类型:乡村

建议游玩:1天

门票:7000元

开放时间:07:00~18:00

4、文峰塔

走进文峰塔

文峰塔始建于明万历四十二年,历经八个月,由许州太守郑振光创建。因建于文明寺内,又名文明塔或文明寺塔。文明寺是当时有名的佛教寺院,寺已毁,唯有文峰塔巍然雄峙。塔通高五十余米,南向,平面呈八角形,十三层楼阁式砖塔。由基台、基座、塔身、塔刹四部分组成。基台用条砖平卧顺砌而成。基座由青石构筑,饰以浅浮雕。塔身笔直秀丽、巍峨挺拔,由外壁、回廊、塔心三部分组成。各层壁有半圆拱门窗,嵌石质圆形窗花。各层均有塔心室或塔心柱,设有佛龛。整座塔气势雄伟,造型优美,历时390年,至今仍保存完好。从塔的整体造型、建筑结构与雕饰上,体现了明代工匠高超的建筑技巧和精湛的雕刻艺术,富有浓郁的中原文化色彩,在中国建筑领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景点类型:其他

建议游玩:2小时

门票:15元

5、春秋楼

走进春秋楼

春秋楼位于许昌市文庙前街,面朝春秋广场。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春秋楼又名大节亭,曾以关公宅、关王庙、武安王庙、两院英风庙、关帝庙称之。春秋楼是关帝庙的主体建筑,砖木结构,重檐歇山式,高达30余米,殿顶覆盖绿色琉璃瓦,面阔三间,周围16根廊柱,楼上楼下均带回廊,青石柱上雕有花、鸟、虫、鱼和人物等图案。建筑结构严谨、造型大方,廓轩昂然、金碧辉煌。

景点类型:历史建筑

建议游玩:2小时

门票:2500元

开放时间:夏季:08:00~18:30冬季:08:00~17:30

6、鄢陵国家花木博览园

走进鄢陵国家花木博览园

鄢陵国家花木博览园占地1500亩,南北长600米、东西长1600米。整个园区划分为博览会展区、腊梅文化展示区、名优花木展示区、热带植物展示区、竹类植物展示区、休闲度假区、儿童乐园区、生态科普展示区、针叶植物展示区和系列景观区等十三大功能区域。鄢陵国家花木博览园是鄢陵花卉发展的结晶,鄢陵历史文化浓缩,花卉成就的汇集,花博园是花的世界、草的海洋、树的故乡、鸟的天堂。在这里可尽情欣赏平原森林的颜容,感受天然氧吧的舒心;远离城市的喧嚣,尽享旷野的清新。

到达与离开:东临予26省道,西接京珠公路和107国道

景点类型:展馆

建议游玩:1天

门票:20元

开放时间:8:00-19:30

7、钧官窑址博物馆

走进钧官窑址博物馆

钧官窑址博物馆,占地面积47000平方米,建筑面积61000平方米。建筑均为仿宋风格,构成了庄严、肃穆、完整的仿宋建筑群,再现了北宋皇家钧窑的建筑风貌。博物馆基本陈列分古代、现代、传统工艺现场演示三部分,古代部分有宋代钧官窑遗址双火膛钧瓷窑炉一座、倒焰窑钧瓷窑炉一座、宋代钧官窑瓷片标本、宋元时期民窑钧瓷片标本,还有部分青花、影青瓷片标本和扒村窑瓷片标本。现代部分有钧瓷恢复时期钧瓷、现代钧瓷精品、钧瓷陶艺品。

景点类型:展馆

建议游玩:2小时

门票:持有效证件免费换取门票。

开放时间:8:00-17:30

8、汉魏许都故城遗址公园

走进汉魏许都故城遗址公园

汉魏许都故城遗址公园位于许昌市区东南18公里处,原系西周时许国都城。后汉建安元年(公元196年)曹操迎汉献帝迁都于此。昔日的许都分内外两城,内城为皇城,围九里一百二十九步,有皇宫、御苑、相府等;外城周围15华里,东南隅有汉献帝祭天的毓秀台等。曹魏时为五都之一,南北朝时被北魏大将周几毁于兵火。目前从遗址上仍然可以看到当年京都的轮廓。逶迤的城垣上有多层夯土,在高出地平面的约三万三千三百平方米的土地上有大量的汉砖汉瓦,汉井、汉磨随处可见。三国时代的印玺、箭簇、货币等不断出土。1986年还发现过一对四神柱础和青石栌斗,经论定,这是当年皇宫柱础和构件。1987年春在故城区盆李村发现了铜铸作坊遗址,当年许都豪华和繁荣景况由此可见一斑。1986年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9、神垕古镇

走进神垕古镇

神垕地处伏牛山余脉,山川秀美,境内名胜古迹众多,灵泉寺、花戏楼、祖师庙、邓禹寨、钧窑遗址等不胜枚举,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使神后的人文景观、旅游资源独具特色,早在1979年就被河南省确定为十八条旅游线路之一。伯灵仙翁庙,也称“窑神庙”,位镇区老街中心。据史料记载,始建于宋代,据现存碑文记载,重建于明朝弘治八年(即1496年),一九八六年被公布为“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钧瓷文化的象征性建筑,是神后“钧都”、“瓷镇”的重要标志。庙内主要建筑物有窑神庙、花戏楼、道房、东西日月厅,正门为花戏楼,窑神殿供奉有三尊神像,第一位是窑神孙伯灵,相传为战国时期军事家孙膑,因其随师鬼谷子学艺,曾烧过炭,既是烧炭的祖师也是瓷业的窑神;第二位是“土山大王”,即历史上的舜帝,据史载,舜曾“陶河于滨”,被窑民们奉为司土之神;第三位是“金火圣母”,相传是一位跃火祭钧的民间女子。

地址: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

10、花都温泉度假村

大家印象

位于素有花都之称的河南鄢陵县陈化店镇,是集温泉养生,休闲度假,餐饮,会议,赏花观光,旅游等于一体的多元化大型综合度假区。服务非常好,温泉很干净也很舒服。

走进花都温泉度假村

位于素有“花都”之称的河南鄢陵县陈化店镇,是集温泉养生、休闲度假、餐饮、会议、赏花观光、旅游等于一体的多元化大型综合度假区。花都温泉的温泉井深1500米,出水温度63℃,水质量属低钠盐、重碳酸钙镁型,泉水富含多种有益与人体的矿物质微量元素,均超过天然矿泉水水质的国际标准,据专家论证,长期饮用和沐浴,具有软化血管、降低血压、调节神经等功效,而且可以起到预防心脑血管疾病,骨关节病及精神功能紊乱等引起的多种疾病。“花都温泉”首期建设内容有:按四星标准建设的温泉度假酒店及按五星标准装修的9种风格迥异的豪华家庭别墅、80种温泉汤池、人造天鹅湖,以及以四季为主题的亭台廊榭、山峦飞瀑,奇花名木等主题园林景观。度假区分期开发建设,第一期工程投资8500万元,预计接待能力温泉汤池可达到5000人/日、酒店会议接待可达300人/日。

景点类型:其他

最佳季节:秋冬最佳。花都温泉水源来自深藏第三季地热温泉,水温高达55度,飞流直下的温泉瀑布冷热水浴,对人体进行冷热交替刺激,锻炼身体耐寒能力。

门票:温泉258元

最早对许昌有印象,是因为我的舅妈是许昌人。当时,农村人嫁娶,还是村北头小伙儿娶了村南头的女儿,隔壁村闺女嫁了邻村小子。最远,也不过是从这个乡镇嫁娶到那个乡镇。可我那多才多艺的盲舅,他竟然在广播上征婚,给自己娶了一个许昌媳妇儿。

我那时小,觉得许昌实在是个遥远又陌生的地方。看着瘦瘦高高的舅妈,我忍不住发问,许昌在哪儿啊,你为什么嫁这么远?舅妈总是笑而不语。

再大一点,发现周围大人,总吸一种叫“老黄皮”的烟。我认得字,老黄皮上,方方正正写着“许昌”二字,我想,哈,原来许昌是做卷烟的地方。

又大一点,读了三国。知道了曹操在许昌挟天子以令诸侯,知道了曹丕在此登基称帝。顿时觉得,哇,原来许昌还曾是帝都啊!原来许昌是大地方啊!

我心里想着,那我要找机会去许昌瞧一瞧了。

可当我真长大了,当我真的开始四处远游,才发现,许昌距离我家不过百余公里,才听说,许昌小的都不分区(从前只有魏都区,目前加上新区好像有三个)。对于这种家门口的古都旧地,我突然就兴味索然了。毕竟,宋时号称富丽天下的东京开封,在我眼里,都显得局促而破落,那一个个围起来的游园,实在难撑八朝古都的颜面。我想,许昌,虽是魏时重地,但千载流云过,还能有几分旧时颜色?

所以,当周同学提议说,我们去许昌逛逛吧?我真是有几分犹疑。他看出我的顾虑,笑说,想那么多,去看看不就知道好不好了。再说,旅途之乐,全在路上。我一想,的确如此。于是,简单收拾一下,轻松前往。

2

一路上,都有白云悠悠。我本来看了天气预报说是阵雨天气,心里还期待着能有一场细雨,好让我们在薄雾轻烟里,邂逅一个浪漫的古城。可这云实在太美,有大朵大朵垂在天幕里,像是俯首来逗人的,有一团一团簇拥着,像是在轻声低语着什么的,更有缥缈的流云,如烟一般,丝丝缕缕地飞,直看的让人心痒。

我已经完全忘记想要一场雨了,我已经完全不在乎头顶上的骄阳。车子刚刚驶离许昌收费站。周同学就靠边停车。我们忍不住要下车去看云。

下了车,热浪滚滚来袭。正午时分,路上竟连一个行人也没有。极目四望,大路开阔,绿树成行,真是齐整模样。我不由叹一句,好干净!

我们停车的地方,恰是一个路边游园。我和周同学也顾不得骄阳似火,傻楞楞地,又满是开心地,沿湖而走。

我惊叹,哇,你看那朵云!

周同学说,快过来,这里有一尾鱼。

我们步履轻快,心思飞扬。我那生怕来错的悬着的心,也终于轻松落怀。哪怕只为了看一眼湖心里的云影,哪怕只为了看两只落在莲瓣上的蜻蜓,哪怕只为了和周同学比试谁拍的照片好看,我这一趟许昌之行,都不算枉来。

许昌啊许昌,你把门户修的如此之美,可真是让人生出期待了。

3

我和周同学一遍又一遍的在市区里兜圈。嗯,作为一个从不做攻略,信奉走到哪里,哪里便是风景的蠢萌旅行者,我们终于在第三次来到同一条路上时,傻笑着承认。许昌,你还真是不出意外的小。

找好酒店,停好车子。我们决定步行出街。我们一路沿着护城河走。护城河两岸,遍植荷花,有莲叶田田。河湖中央,偶过游船,竟有江南的风韵。我是到了这里,才知道许昌又称莲城。几乎随便去到哪个园子里,只要有水的地方,必有莲花,也算是一景了。

后来,我们去了春秋楼,听说这是许昌现存比较古老的建筑了。我们请了一个肤白貌美的年轻导游来讲解。原来,春秋楼,是关羽兵败,带着两个嫂嫂投靠曹操后,曹操赐给他的宅院。因他思念大哥刘备,常在此楼夜读春秋。后人便以春秋楼为名,以纪念他的义薄云天,忠贞不移。这些建筑,多为明清时期的,又有近年翻修的,想来和一千多年前的关羽,也没什么关系,不过是后人附会一个地方,聊以凭吊。

我们听听导游讲三国故事,我们爬爬鼓楼钟楼,我们在亭子里静坐,看启功书法,看游鱼穿草而过。时空不曾转换,关羽的青龙偃月刀,兀自伫立,不曾使我怀想那英雄辈出的年代。

一个园子转下来,已是日落时分。我们问了导游其他好玩的地方,导游说,别的地方,你们去了,也该关门了,还是明天再游玩吧!

可明明天还这么大白着,可也就是这一会儿,才有一点凉快的气息。我们怎么可能浪费这么好的时光,商量了一下,决定去本地的一个西湖公园。公园,总不至于要关门吧!

本来要打车的,可是左等右等,也没有看到一辆出租车。(吐槽一下:我竟然一路上都没看到一辆出租车,不知道许昌的公共交通到底如何。)

最后,只好开了百度导航,步行前往。

我们漫步在别人的街头。

我们隐去面目,如当地人一般,走走又停停。热了,就吃一杯冰豆,累了,就找个临街小店,歇歇脚。我们的心情,一如当时的晚风,有一种轻暖温柔的蜜意。

4

西湖公园有多少好处,我也不知。因为一到了那里,我就踢掉鞋子,靠在临湖的长亭栏杆上,再也不肯往里走了。周同学也不管我,径自去和垂钓的老者闲聊。我呢,就静静地看别人在湖面泛舟。

其时,阳光将隐未隐,湖面还有一层淡淡的金波。有微风来,吹动发丝,吹动心田。湖面小船里,有一家三口,妈妈在奋力蹬船,爸爸却一脸轻笑,逗弄着怀里的小儿。又一只小船,两个不算年轻的女子,不知说的什么,笑得把后背都要仰到湖水里去了。目光放远,远方有一亭,一塔,有一只大的游船正荡荡而来。

我插上耳机。听一首情歌。直听得月色上来,直听的肚子咕咕大叫,才恋恋不舍,起身跟周同学去吃晚饭,结束这大半日的游玩。

第二天一早,我们就离开了许昌。周同学说,我们不玩了吗?还有好多地方没去。

是啊,还有好多好地方。许昌,这个北方的小城,竟以我想不到的清丽面目出现,予我以柔情,予我以缱绻。让我竟不忍心一次览尽她的风华。

我还不曾去丞相府,一睹枭雄曹操的风采,我还不曾,坐一坐护城河里的游船,欣赏两岸旖旎的风光,我还不曾去灞陵桥上,看云长携嫂奔兄,我还不曾,好好地,细细地,品味莲城的清雅。

我愿意留一点遗憾,我愿意留一点期许,这样子,我们好再会!

你好,我来为你解答:

  送神慌年忙祭灶

  农历腊月二十三,是春节前的一个重要民间节日,人们称它为“祭灶节”。每到这个时候,人们按捺不住迎接新年的喜悦心情,停下手中各种活计,忙忙碌碌地例行年前的祭灶送神活动。

  河南腊月二十三祭灶的习俗,伴有一则凄凉的民间传说。古代的时候,一对老夫妇仅有一子,两人视儿子如掌上明珠,十分疼爱。但因家中贫困,无以糊口,只得忍痛让儿子到煤矿去挖煤。

  儿子久去不归,老人格外想念。这天,老太婆嘱老汉到煤矿看看。路上,老汉遇到一个光脚片的同路人,两人越走越熟,相处十分融洽。闲谈之中,老汉得知光脚片是受阎王指使,来矿上收回一百名矿工。老汉心急如焚,乞求光脚片留下自己的儿子。光脚片慷慨应允,嘱他不要告诉别人。

  见了儿子,老汉佯装害病,儿子侍奉左右,一直无法下井。不久,煤矿出了事故,老汉赶忙把儿子领回家里。

  转眼三年过去了,这年腊月二十二夜里,老汉想起当年的风险,忍不住对老伴说了。谁知此话被灶君听走了,二十三晚上,灶君上天后,对玉帝讲了这件事。玉帝恼羞成怒,立即惩罚了光脚片,并收走了老汉的儿子。

  为此,每到腊月二十三这天,人们敬灶君吃灶糖,希望他到天宫后,不要再搬弄人间是非。久而久之,人们都在腊月二十三祭灶。

  每到腊月二十三这天,中原城乡噼噼叭叭燃放起新年的第一轮鞭炮。城镇居民忙于购买麻糖、火烧等祭灶食品。而在广大农村,祭灶的准备活动和隆重的祭灶仪式便在震耳欲聋的炮声中渐渐拉开了帷幕。

  祭灶仪式多在晚上进行。祭灶时,祭灶人跪在灶爷像前,怀抱公鸡。也有人让孩子抱鸡跪于大人之后。据说鸡是灶爷升天所骑之马,故鸡不称为鸡,而称为马。若是红公鸡,俗称“红马”,白公鸡,俗称“马”。

  焚烧香表后,屋内香烟缭绕,充满神秘的色彩。男主人斟酒叩头,嘴里念念有词。念完后,祭灶人高喊一声“领”!然后天执酒浇鸡头。若鸡头扑楞有声,说明灶爷已经领情。若鸡头纹丝不动,还需再浇。

  祭灶仪式结束后,人们开始食用灶糖和火烧等祭灶食品,有的地方还要吃糖糕、油饼,喝豆腐汤。

  在河南,典型的祭灶食品要首推灶糖。灶糖,是一种又粘嘴又粘牙的麦芽糖。祭灶供灶糖的原因,是为了粘住灶爷的嘴巴。传说灶爷是玉帝派往人间监督善恶之神,它有上通下达,联络天上人间感情,传递仙境与凡

  间信息的职责。在它上天之时,人们供它灶糖,希望它吃过甜食,在玉帝面前多进好言。也有人说,祭灶用灶糖,并非粘灶爷的嘴,而是粘嘴馋好事、爱说闲话的灶君奶奶的嘴。

  祭灶这天除吃灶糖之外,火烧也是很有特色的节令食品。每到腊月二十三祭灶这天,城市中的烧饼摊点生意非常兴隆。人们挤拥不动,争买祭灶火烧。农村大多是自己动手,发面、炕制,一家人热热闹闹,很有过小年的味道。

  在河南,人们把祭灶节看作仅次于中秋的团圆节。凡在外地工作、经商、上学的人,都争取在腊月二十三之前赶回家里。能吃到家里做的祭灶火烧,便会得到灶神的保护,来年家人就能平安无事。

  开封过年

  开封民间称春节为“过年”。但是,过年并非单指阴历正月初一,还包括年头、年尾,从旧岁的十二月初八至新年正月初五均是年日。旧时,开封流传有句俗语说:“腊八、祭灶,新年来到,姑娘要花,小子要炮。”所以,一到“腊八”,开封城乡便有“年味儿”了。

  二十三、祭灶官。十二月二十三日为我国民间祭灶节,人们为了让灶王向天上玉皇大帝多说好话,家家都要摆上灶王爷的牌位,有的在牌位两边对子上写着“上天言好事,下界送吉祥”。意为灶王爷饯行。

  祭灶过后,家家都忙于置买年货,打扫房子迎接新年,尤其是烟、酒、鱼、肉和走亲戚用的礼品更不能少。置办年货一直忙到腊月三十。于今开封仍流传有一首过春节的民谣:“二十三,祭灶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打豆腐;二十六,去割肉;二十七,杀只鸡;二十八,杀只鸭;二十九,去打酒;年三十儿,贴门旗儿。”

  大年三十儿惯称除夕,家家户户都要贴春联。以往这一天,开封还有诸多旧俗。如“文官封印”、“武官封操”、“商业封门”、“说书封板”、“讨饭的封棍”等,诸如此类。而民间最重要的活动除夕之夜的祭祖和守岁。现在除夕,开封人仍沿袭以往许多好的习俗。除夕之夜虽然不再“祭祖”了。但有的互拜亲友,看电视,猜迷语,直至深夜,有的全家人团聚一堂,互相勉励,总结一年来收获,制定新的一年工作和学习计划。"守岁"在新时代赋予了新的内容。当午夜的钟声响过,人们争放第一挂鞭炮,这又意味着开封人开启未来的决心和干劲。

  正月初一,家家即早起床,更换新衣,洗涮完毕,首先燃放鞭炮,拜祝先祖遗像。接着,晚辈向长辈拜年,长辈要给晚辈“压岁钱”。全家人吃过年饺子,随后开始到亲友家拜年。旧时拜年一般多由家长带领,先拜长辈近族、邻友,以后再去远处各家。各家为接等贺年客人,家里常备烟、茶、瓜子、花生、糖果等。按开封"早拜年,晚拜寿"的习惯,初一午后,拜年活动即告结束。

  正月初二是闺女回娘家的日子。旧时初二,开封城关四乡,鞭炮声、鸣笛声、哨子声响成一片,骡马大车往来穿梭,络绎不绝。

  正月初三为祭坟、祭宗祖的日期,因旧皇历中说这一天“诸事不宜”,初三开封忌走亲戚。初五为破五节,民间认为初五是年后第一个不吉日,亲友之间亦忌相互串访。除此两日之外,节日期间,开封民间走亲串友,几无闲日。

  林州民间的春节

  林州民间将春节称为过年,但过年并非专指正月初一,而是包括年头和年尾。一进入腊月便有"年味儿"了。

  腊月初八这天的早餐,民间要吃"腊八粥"。粥用小米、柿块熬制而成,味道甜香,俗称"柿疙瘩白汤"。农妇均要在太阳未出前将粥做好,扳上南墙一谷堆儿,口曰:"腊八粥早些做,扳上南墙一谷堆儿,小鸹不蹬俺家谷"。吃"腊八粥"据文献记载,林州是从宋朝开始的。原来的意思是人们用一年的收获祭祀祖先、祭祀众神并庆祝丰收。后来,由于林州灾害频繁,逐渐演变为吃"腊八粥",预祝来年粱谷丰登。目前林州民间尚有"吃了腊八粥,来年好收田"的俗语。

  二十三,打发老灶爷上天。人们为了让灶王向玉帝为民请命,好话多说,就在灶王牌位两边的对子上写道:"上天言好事,下界降吉祥"。为了防止灶王汇报假情况,就用芝麻糖当供果,粘住灶王的嘴。

  二十四扫房子。民间传说灶王为天帝督使,负责察看家人功过,凡是有过者,要在墙上划道记号,到年终腊月二十三上天汇报,禄一五更接天旨后带天兵回民间按墙上记号进行惩罚。人们为了消除隐患,待打发灶王爷上天后的第二天,立即动手打扫房子,这就形成了"二十四扫房子"的习俗。

  二十五磨豆腐。是日,人们将浸泡的黄豆磨碎,揉沫过箩去渣,煮沸点浆成块,捞入筛子积压而成。事后均将豆腐切小块放入加盐的清水里保存,供春节期间食用。

  二十六去割肉。是日,集市上肉架林立,村上支大锅宰杀猪羊,割肉者,量家财而行,富者备至正月十五;贫者备至正月初五左右。

  二十七蒸着吃。是贫家富家都要办的一件事,也是过年的特征之一。每家都要根据人口大小,客人多少,要蒸够吃到正月十五,至少也要吃到"破五"的数量。

  二十八大贴刮。1949年以前,林州民间大都请人写对联,有个别农家利用家花来表示自己的心愿,除此之外,六上还要贴门神。门神像多为秦琼、敬德、大刀关公、五子登科等,大都是刻板印的。贴对子讲究"穷签(横联),富对子",即横楣纸要小,对子纸要肥。1980年以后,农村又兴起了贴双对联,即除在门框上贴一幅外,另在门垛墙上再贴一幅巨联。还有用菱形纸写上一斗方子,上写"福"字,下竖写一条"出门见喜",或"迎喜接福",或"欢度春节"之类,贴在门口或迎壁墙上。庭树上贴有"满院春色",石磨上贴有"白虎大吉",石碾上贴"青龙大吉",车上贴"日行千里",牲口槽目贴"六畜兴旺",粮食屯上贴"米麦满仓",桌子上贴"日进斗金",衣柜上贴"衣服满箱",床头上贴"身体平安"。与此同时,各种神牌写刷一新,除厨房用绿色纸(意在免火灾)写外,其余均用红纸写成。里里外外一派红光吉祥。

  二十九撒蜡走。是日晚上,以相邻近的大村庄为首,组成数十人提灯笼、敲大鼓、拍大铙、捧香卷,到各村寺庙神位前,点燃蜡烛,焚烧香箔,意在祭神驱邪送福音。村上的人们集中在圣地,等候着送福音的队伍到来。一村送,另村接,四野灯火辉煌。1950年后,此俗消失,改为二十九去打酒。

  三十捏仁、出锅。捏仁即捏扁食,出锅即用油炸食品。这两项是腊月三十这天最紧张而繁重的活儿。是日,从早开始,家中所有的女子一起动手,盘馅的盘馅,和面的和面,待盘好馅和好面后,就围在炕边捏扁食。婆媳小姑边捏边逗,十分快乐。所包的扁食要足够三十晚上和初一早起食用。一直忙到下午5点左右。扁食包好后,要先煮一锅,捞到小盘内,每个盘子两个,由主妇在家烧香点纸祷告列祖列宗:"有话您先知,有饭您先吃,保佑一家平安,人旺财发。"另由家中男人用条盘端着到坟上祭祖,每个坟头放一小盘,燃炮叩头。这些事办完后,开始油炸,凡是该过油的食物都要炸完,酥肉、丸子、刀头(上供用的猪肋条),菜类食品统统下锅炸,但头一锅都要先拿一点,填入灶膛里,让灶王初一五更回来吃。当然,如果农历腊月小,这一天的活动就放在二十九了。

  硬币扁食。这是林县民间盛行的习俗。在三十包扁食时,将数枚硬币分别包入扁食里,初一早饭,谁吃到硬币扁食谁在这一年就有福,给全家老少带来极大的乐趣。人们都争先恐后地早起,尤其小孩为了吃住钱,破例地多吃扁食,乐得全家哈哈大笑。

  送灯。三十傍晚,县南乡村各家各户要将用纸扎成的灯笼,接上立柱,送于坟上,长夜照明,以让先祖随人过年。此灯于初一早上收回。

  拦门棍。三十晚上,人们习惯在大门里门槛跟放一根桃木棍,没有桃木的用其它棍,以防"野鬼"进家。

  熬年。又叫"守岁"。民间传说三十夜晚,只要有恒心,一定会等到老天爷的闺女打开南天门向人间赐福的时候,如果早睡就没有福了。人们怀着美好的愿望,每年腊月三十夜,全家一起聊天不休,趁此享受天伦这乐。主妇也要摆好香案供上祭品,通夜秉烛,上香5遍。是夜禁大声喧哗,以免惊动神灵;禁开箱柜,以免跑财;禁照镜子,拿木梳,以免见"鬼";禁见刀剪,以免破家;禁扫地,以免金银外流;禁倒尿盆,以免污秽神灵。三十晚上要丢剩饭,叫隔年饭。初一早起也要丢剩饭,以兆吉庆有余。1980年以后,熬年增加了新的内容,很多有条件的人家聚集在电视机旁,观看精彩的电视节目,将近子时,各家的青年右手掂着炮,左手拿着火,右脚跨门外,左脚踩门里,眼观电视屏,摆开抢点头响炮的架式。电视屏上子时一到,随着悠扬的钟声,千家万户的鞭炮声齐鸣,起火、烟花、两响等各种彩炮将天空点缀得五光十色,眼花缭乱。

  初一磕头。人们天不明吃罢扁食后,晚辈先给家中长辈磕头,然后结伙去别家(一般是本族)磕头拜年。家里除留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受头外,其余都到左邻右舍,甚至三里五村向亲族新友拜年。若晚辈是小孩,或新婚媳妇,长辈要给几个压岁钱。

  走亲戚。走亲戚的次序是:外甥走姥姥家,闺女携婿走娘家,然后是去姑、姨、姐家。除特殊情况外,都要回拜。民间有"初一初二娥媚月,初三初四好拜节"之说。

  破五节。农历正月初五为破五日,具有迷信色彩。人们认为,初五、十四、二十三为不吉之日。正月初五是年后的第一个不吉日,非常忌讳"走亲串友",积压自在家改善生活过节。是日寅时,家庭主妇还掏炉灰少许,送至当街十字路口,俗称"送穷灰"。

  从腊月三十到正月初五这段时间,孩子们一律不挨打挨骂,吃得好,穿得漂亮,玩得开心,那怕有了过失,也不挨打挨骂,这是老辈人传下的规矩。如打骂孩子,就会遭到众人谴责。所以孩子们最盼望的是过年。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anai/1167962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2-06
下一篇2023-12-0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