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回中运用了许多的诗词,营造出了什么样的氛围?的氛围对故事情节的发展有什么帮助?

第94回中运用了许多的诗词,营造出了什么样的氛围?的氛围对故事情节的发展有什么帮助?,第1张

西游记第94回中运用了许多诗词,这些诗词主要描述了唐僧师徒四人一路走来的景色和心情,营造出了浓郁的诗意氛围。

这些诗词通过描绘自然风光、人物形象和情感世界,使得整个故事更加生动形象,充满了诗意和文学性。同时,这些诗词还有助于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首先,诗词中的描写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人物所处的环境和心情,为接下来的故事情节做好铺垫。

其次,诗词中往往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和思想,可以激发读者对于故事情节的思考和感悟,使得整个故事更加有深度和内涵。

最后,诗词还有助于营造出特定的氛围和情感,为故事情节的展开提供必要的情感基础,使得读者更加容易产生共鸣和情感共鸣。

综上所述,西游记第94回中运用了许多诗词,营造出了浓郁的诗意氛围,这些诗词不仅有助于描绘人物和环境,还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和思想,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营造出特定的氛围和情感,使得整个故事更加生动形象、有深度和内涵。

好词:荣归故里,操演,砍竹为标,削木为刀,惊恐,顽耍,六街三市,万户千门,来来往往,光天化日,推辞,胆战心惊,魂飞魄散;一客不犯二主,冒渎,逞强,欢喜,

好句:却说美猴王荣归故里,自剿了混世魔王,夺了一口大刀,逐日操演武艺,教小猴砍竹为标,削木为刀,治旗幡,打哨子,一进一退,安营下寨,顽耍多时。

好猴王,急纵筋斗云,霎时间过了二百里水面。果然那厢有座城池,六街三市,万户千门,来来往往,人都在光天化日之下。

直到兵器馆、武库中,打开门扇,看时,那里面无数器械:刀、枪、剑、戟、斧、钺、毛、镰、鞭、钯、挝、简、弓、弩、叉、矛,件件俱备。

好猴王,即拔一把毫毛,入口嚼烂,喷将处去,念动咒语,叫声:“变!”变做千百个小猴,都乱搬乱抢;有力的拿五七件,力小的拿三二件,尽数搬个罄净。径踏云头,弄个摄法,唤转狂风,带领小猴,俱回本处。

众猴称谢毕,都去抢刀夺剑,挝斧争枪,扯弓扳弩,吆吆喝喝,耍了一日。

好猴王,跳至桥头,使一个闭水法,捻着诀,扑的钻入波中,分开水路,径入东洋海底。

那宝贝真个又细了几分。悟空十分欢喜,拿出海藏看时,原来两头是两个金箍,中间乃一段乌铁;紧挨箍有镌成的一行字,唤做“如意金箍棒”,重一万三千五百斤。心中暗喜道:“想必这宝贝如人意!”一边走,一边心思口念,手颠着道:“再短细些更妙!”拿出外面,只有二丈长短,碗口粗细。

他就长的高万丈,头如泰山,腰如峻岭,眼如闪电,口似血盆,牙如剑戟;手中那棒,上抵三十三天,下至十八层地狱,把些虎豹狼虫,满山群怪,七十二洞妖王,都唬得磕头拜礼,战兢兢魄散魂飞。霎时收了法像,将宝贝还变做个绣花针儿,藏在耳内,复归洞府。慌得那各洞妖王,都来参贺。

西游记四字词语

铜筋铁骨 手疾眼快 四马攒蹄 蜀锦吴绫 树大招风 停留长智 腾云驾雾 提心吊胆

饿虎扑食 重生父母 撮土焚香 出头露面 粗中有细 倒打一耙 大显神通 道高一尺

魔高一丈 没世不忘 家长里短 惊恐失色 叫苦连天 没齿不忘 流星赶月 冒名顶替

怡颜悦色 斩尽杀绝 众毛攒裘 真人不露相 贼头鼠脑 钻天入地 抓乖弄俏 整旧如新

白头蹀跇 摇身一变 一物降一物 一望无际 一窝蜂 安神定魄 拙口钝腮 走花溜水

如醉方醒 身强力壮 七长八短 祛病延年 强龙不压地头蛇 情投意合 筛锣擂鼓

全始全终 鹰头雀脑 压雪求油 一心同体 眼花雀乱 移星换斗 詀言詀语 一门同气 迎风冒雪 事无三不成 人不可貌相 伸头探脑 事不过三 手急眼快 撒诈捣虚

山高水险 沈思默想 七窝八代 弄嘴弄舌 铺胸纳地 飘洋过海 破烂流丢 青枝绿叶 青枝绿叶 千难万险 女貌郎才 密密层层 念念有词 眉花眼笑 没头没脸 袅袅娜娜 扭扭捏捏 拿贼拿赃,拿奸拿双 火上弄冰 恩将仇报 花容月貌 功到自然成 黑天摸地 混世魔王 花颜月貌 昏头昏脑 穿荆度棘 绷巴吊拷 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 比众不同 背前面后 趁哄打劫 秤砣虽小压千斤 餐风宿露 关门闭户 大吹大打 毒魔狠怪 典身卖命 顶名替身 公平交易 放屁添风 翻江搅海 懵懵懂懂 家长礼短 今蝉蜕壳 家丑不可外谈 蛟龙戏水 拉闲散闷 空心架子 来去无踪 庸医杀人 武不善作

心虔志诚 相貌堂堂 心神不宁 与人方便,自己方便 心痒难挝 一通百通 咬定牙关 养老送终 杳无人烟 一来一往 遇水叠桥 一般无二 一毫不差 扬威耀武 言之有理 头破血流 心灰意冷 无拘无束 心灰意懒 悬心吊胆 星落云散 虚情假意 急处从宽 骨软筋麻 浑然无知 浑身解数 划地为牢 金璧辉煌 魂飘魄散 讲经说法 蝼蚁贪生 运蹇时乖 左邻右舍 油嘴油舌 一十八层地狱 争名夺利 作恶多端 龇牙咧嘴

趁火打劫 火眼金睛 半路出家 安心定志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不知好歹 不打自招 不识高低

叫苦连天、

密密层层、

龇牙咧嘴、

腾云驾雾、

念念有词、

浑身解数、

心灰意冷、

无拘无束、

左邻右舍、

头破血流、

扭扭捏捏、

身强力壮、

一来一往、

一望无际、

不打自招、

情投意合、

不分胜负、

洪福齐天、

飘洋过海、

斩尽杀绝、

事不过三、

懵懵懂懂、

大显神通、

作恶多端、

不知好歹、

虚情假意、

冒名顶替、

心神不宁、

树大招风、

胡说八道

摇身一变、

趁火打劫、

火眼金睛、

相貌堂堂、

穿花纳锦、

詀言詀语、

移星换斗、

昏头昏脑、

半路出家、

武不善作、

关门闭户、

公平交易、

撒诈捣虚、

放屁添风、

蛟龙戏水、

走花溜冰、

蝼蚁贪生、

破烂流丢、

抓乖弄俏、

今蝉蜕壳、

安心定志、

青枝绿叶、

急处从宽、

七长八短、

典身卖命、

东游西荡、

庸医杀人、

毒魔狠怪、

袅袅娜娜、

流星赶月

心虔志诚、

计穷力竭、

来去无踪、

驻颜益寿、

全始全终、

不管一二、

七窝八代、

压雪求油、

一般无二、

花颜月貌、

一心同体、

背前面后、

养老送终、

铺胸纳地、

没头没脸、

呼来喝去、

一毫不差、

鹰头雀脑、

怡颜悦色、

一门同气、

蜀锦吴绫、

顶名替身、

拉闲散闷、

登界游方、

讲经说法、

一通百通、

聆音察理

1孙悟空到东海借兵器。没一件满意的。这时龙王说:“我们这还有块神珍铁。”悟空便说:“拿来看看。”龙王摇头说:“扛不动!”悟空于是问:“在那里?带我去。”龙王指这那放光的地方:“这就是。”悟空把衣服撩起来,走上前去,一摸,是根铁柱子,约有一斗来粗,二丈来长。他两手一抓:“太粗太长了,短点细点才好用。”话音刚落,那宝贝就短了几尺,细了一围。悟空用手掂一掂,说:“再细些更好。”那宝贝又细了几分。悟空十分欢喜,拿出海底,一看,这铁柱子两头是两个金箍,中间乃一段乌铁,紧挨箍有刻成的一行字“如意金箍棒,重一万三千五百斤”。悟空心中暗喜道:“想必这宝贝顺心。”一边走,一边掂着这个宝贝,说:“再短细些更妙!”拿出外面,只有丈二长短,碗口粗细。\x0d\\x0d\2唐僧师徒四人前往西天取经,艰难跋涉,来到宛子山。山中波月洞内住着一只千年尸魔白骨精。她残暴、狡猾,善用伎俩,阴谋吃到唐僧肉以保长生不老。为让计谋得逞,她幻化成村姑但被孙悟空识破,后又变成一个老婆婆,又被孙悟空识破。孙悟空两次将妖怪的肉身打死,但唐僧不识妖怪,反而责怪孙悟空连伤母女二人,念了20遍紧箍咒。白骨精第三次化身为一个老公公,再次来到唐僧面前,孙悟空一眼认出妖怪,为保师父安全,强忍紧箍咒的痛苦,终于把妖怪打死唐僧见悟空屡教不改,贬走了悟空。悟空恳求不成,只得返回花果山。随后,唐僧、沙僧中计就擒,八戒侥幸逃出,知道妖怪厉害,跑到花果山请孙悟空回来救师父。孙悟空得知师父遭难,毅然与八戒离开花果山,智斗妖精,救出唐僧,师徒四人又同心同德踏上西行的征途。\x0d\\x0d\3 孙悟空只好又来到翠云山,这次他变成了铁扇公主的丈夫牛魔王的样子。铁扇公主不辨真假,把他接了进去。说到孙悟空借扇一事,假牛魔王故意捶胸道:"可惜,可惜,怎么就把那宝贝给了猢狲?"铁扇公主笑道:"大王息怒,给他的是假扇。"假牛魔王到:"真扇子你藏在哪儿了?仔细看管好,那猢狲变化多端,小心他再骗了去。"铁扇公主说:"大王放心。"说着将真扇从口中吐出,只有一片杏叶儿大小。悟空大喜过望,连忙抓在手中,问道:"这般小小之物,为何能扇灭八百里火焰?"铁扇公主道:"大王,你离家两年,怎么连自家的宝贝也忘了?只要念一声口诀,这扇就能长到一丈二尺长短。"孙悟空记在心上,将扇儿噙在口中,把脸一抹,现了本像,径自出了芭蕉洞。铁扇公主气得一下子跌倒在地。\x0d\\x0d\4大圣问土地公:“此树有多少株数?”土地道:“有三千六百株。前面一千二百株,花微果小,三千年一熟,人吃了成仙了道,体健身轻。中间一千二百株,层花甘实,六千年一熟,人吃了霞举飞升,长生不老。后面一千二百株,紫纹缃核,九千年一熟,人吃了与天地齐寿,日月同庚。”大圣当日查明了株树,点看了亭阁回府。自此后,三五日一次赏玩,也不交友,也不他游。\x0d\一日,大圣见那老树枝头,桃熟大半,他心想尝尝看。可本园土地、力士并齐天府仙吏紧随不便。大圣忽设一计道:“你们都下去吧,让我一个人在这亭上休息一会。”那众仙果退。只见那猴王脱冠服,爬上大树,拣那熟透的大桃,摘了许多,就在树枝上自在受用,吃了一饱,却才跳下树来,簪冠着服,唤众等仪从回府。迟三二日,又去设法偷桃,尽他享用。\x0d\\x0d\5悟空为了惩恶扬善,数次打杀恶人强盗,以及妖魔鬼怪。这令唐僧十分不满,认为他即是出家人,便因以慈善为怀,更不能杀生!唐僧便将他赶走,六耳猕猴得知此事想去西天,就打伤唐僧,将行李、包袱拿到花果山。沙僧到花果山寻找悟空,结果又不识六耳猕猴,给赶出了花果山。沙和尚到观音那儿告悟空,结果发现悟空在那里受苦。悟空得知有人在他花果山坏他名声,就赶了过去。结果两个猴子打将起来,便无法辨认了。两个猴子一模一样,连手段都一样,只好找人来区分,天上无人能识;水中亦无人能识;地府的谛听能识别,但由于无力收服此妖,不敢道破,便指点他们去大雷音寺。佛祖用金钵将六耳猕猴罩住,现出原形,悟空因他打伤师父,遂将他击毙。最后师徒和好如初。\x0d\\x0d\6有一天,祖师和门下众人在三星洞前观赏夜色。祖师问:“悟空,事成了没有?”悟空回答:“多蒙师傅大恩,弟子功果已经完备,现在可以腾飞了。”祖师:“你腾飞给我瞧瞧。”悟空将身子一耸,连翻了几个跟头,往上一跳,离开地面只有五六丈,脚踏云霞而去,一个来回,有三里远。悟空:“师傅,这就是腾飞了。”祖师笑着说:“这还算不得腾飞,只算得爬云。”悟空:“那怎么才能算腾飞呢?”祖师说:“一天之内,从北海游过东海、西海、南海,又转到苍梧,就是北海零棱,将四海全都游遍,才能算上腾飞。”悟空:“这样说来却难,却难。”祖师说:“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啊!”悟空听得这句话,叩头礼拜,说:“师傅,干脆您大发慈悲,将这个腾飞的方法,也传给我吧,悟空决不会忘恩的!”祖师说:“看在你诚心诚意的份上,我传你‘筋斗云’的方法吧。”悟空听了,再次礼拜谢恩。\x0d\\x0d\7.告别了樵夫,来到芭蕉洞,见那两扇门紧闭,洞外风光秀丽。悟空上前叫:“牛大哥,我是孙悟空,开门啊!”铁扇公主听到“孙悟空”这三个字,心中不免起火,大骂:“这个泼猴,到这里来了!”拿着青峰宝剑,走到门前。看见孙悟空,不容分说,冲向行者。铁扇公主和孙悟空相斗到晚。铁扇公主取出芭蕉扇,只轻轻一晃,就有一股阴风,把孙悟空扇的无影无形,根本停不住脚。铁扇公主一脸欢喜的回了山洞。大圣飘飘荡荡,左沉不能落地,右坠不得存身,滚了一夜,一直到第二天天亮,才落在一座山上,大圣双手抱住一块峰石。静心良久,仔细查看这座山,认出这山是小须弥山。大圣长叹一声:“哎,好厉害的妇人!怎么把老孙送到这儿来了?我记得当年在这里求菩萨去降黄风怪,救我师傅。这小小的扇子,威力可真大啊!”\x0d\\x0d\8太白金星领着美猴王,来到玉帝的面前。玉帝垂帘问:“谁是妖仙?”悟空才鞠了一躬,回答:“老孙便是!”玉帝便命各位仙卿,查看何处有空缺的官职,以便安排孙悟空去担任。武曲星君向前启奏,说:“天宫里各宫各殿,各方各处,都有人负责,只有御马监里缺一个正堂管事。”玉帝传下旨意:“就安排他去做‘弼马温’吧!”猴王欢欢喜喜前去上任。召集御马监里的大小官员开会,问清楚了需要做的事情:天马千匹需要照料。弼马温尽心尽力,昼夜不睡,照料马匹。那些天马被养的更加肉瞟肥满。半个月后的一天,大家休息时,众位监官摆下酒席,给猴王接风贺喜。猴王问:“我这个‘弼马温’是个什么官?”众位便说:“这个官,最低最小。”猴王听后,不觉心头起火,咬牙大怒,把桌子推倒,打出天门而去了。\x0d\\x0d\9龙王辞别,出了长安,回了水府。见到大小水神,便把算卦的打赌一事说了一遍。众水神笑道:“大王就是八河都总管,负责下雨的大龙神,有雨无雨,只有大王知道,他怎么敢这样胡说。”正当龙子龙孙和鱼卿蟹士在一起议论,只听得半空中叫道:“泾河龙王接旨。”众位抬头向上一看,是一个金衣力士,手里拿着玉帝的圣旨,往水府来了。慌得龙王连忙焚香接旨。金衣力士回去了。龙王谢恩,拆开信封一看,上面写着:八河都总管,明天在长安城下雨。”旨意上写的下雨的时间和下雨的雨量,都和那位算卦的先生所判断的一点不差,这让龙王吓得魂飞魄散。龙王用颤抖的声音对众位水神说:“世上竟然会有这样的神人!这回可是输给他了啊!”军师说:“大王放心,要赢他有什么难的?臣有个小计,把下雨的时间略微改一改,还怕赢不了他?”龙王大喜。\x0d\\x0d\10老僧问:“长老有什么好的宝贝给弟子欣赏欣赏?”三藏回答:“可怜!我那东土,没有什么宝贝,就是有时,路程遥远,也不能戴在身上。”行者在一边说:“师父,我前天在包袱里,曾经见到那领袈裟,不就是件宝贝?”三藏把行者扯住,悄悄地说:“徒弟,不要拿出来。你我单身在外,搞不好只怕有错。”行者说:“看看袈裟,能有什么差错?”三藏说:“古人有言‘奇珍异宝,不可轻易拿给别人看。万一被贪婪奸伪的人看到,必然动了坏心思;有了坏心思,必然设计谋取。’”行者说:“放心放心!有什么事会发生呀?若发生了什么事情,全都包在老孙身上!”只见孙悟空不由分说,急急地走了出去,把包袱解开,早有霞光溢出,取出袈裟,红光满室。那老僧见了这般宝贝,果然动了奸心

下面是原文摘抄,可以从里面挑30个。

第三十九回 一粒金丹天上得 三年故主世间生

动作描写那魔王在金銮殿上,闻得这一篇言语,唬得他心头撞小鹿,面上起红云,急抽身就要走路,奈何手内无一兵器,转回头,只见一个镇殿将军,腰挎一口宝刀,被行者使了定身法,直挺挺如痴如痖,立在那里。他近前,夺了这宝刀,就驾云头望空而去。气得沙和尚爆躁如雷

第四十回 婴儿戏化禅心乱 猿马刀归木母空

环境描写高不高,顶上接青霄;深不深,涧中如地府。山前常见骨都都白云,傣腾腾黑雾。红梅翠竹,绿柏青松。山后有千万丈挟魂灵台,台后有古古怪怪藏魔洞,洞中有叮叮当当滴水泉,泉下更有弯弯曲曲流水涧。又见那跳天搠地献果猿,丫丫叉叉带角鹿,呢呢痴痴看人獐。至晚巴山寻穴虎,待晓翻波出水龙。登得洞门唿喇的响,惊得飞禽扑鲁的起,看那林中走兽鞠律律的行。见此一伙禽和兽,吓得人心傣磴磴惊。堂倒洞堂堂倒洞,洞堂当倒洞当仙。青石染成千块玉,碧纱笼罩万堆烟。

第四十八回 魔弄寒风飘大雪 僧思拜佛履层冰

环境描写彤云密布,惨雾重浸。彤云密布,朔风凛凛号空;惨雾重浸,大雪纷纷盖地。真个是六出花,片片飞琼;千林树,株株带玉。须臾积粉,顷刻成盐。白鹦歌失素,皓鹤羽毛同。平添吴楚千江水,压倒东南几树梅。却便似战退玉龙三百万,果然如败鳞残甲满天飞。那里得东郭履,袁安卧,孙康映读;更不见子猷舟,王恭币,苏武餐毡。但只是几家村舍如银砌,万里江山似玉团。好雪!柳絮漫桥,梨花盖舍。柳絮漫桥,桥边渔叟挂蓑衣;梨花盖舍,舍下野翁煨骨柮。客子难沽酒,苍头苦觅梅。洒洒潇潇裁蝶翘,飘飘荡荡剪鹅衣。团团滚滚随风势,迭迭层层道路迷。阵阵寒威穿小幕,飕飕冷气透幽帏。丰年祥瑞从天降,堪贺人间好事宜。

1猴王出世。那座山正当顶上,有一块仙石。其石有三丈六尺五寸高,有二丈四尺围圆。三丈六尺五寸高,按周天三百六十五度;二丈四尺围圆,按政历二十四气。上有九窍八孔,按九宫八卦。四面更无树木遮阴,左右倒有芝兰相衬。盖自开辟以来,每受天真地秀,日精月华,感之既久,遂有灵通之意。内育仙胞。一日迸裂,产一石卵,似圆球样大。因见风,化作一个石猴。五官俱备,四肢皆全。便就学爬学走,拜了四方。目运两道金光,射冲斗府。惊动高天上圣大慈仁者玉皇大天尊玄穹高上帝,驾座金阙云宫灵霄宝殿,聚集仙卿,见有金光焰焰,即命千里眼、顺风耳开南天门观看。二将果奉旨出门外,看的真,听的明。

2排比 春采百花为饮食,夏寻诸果作生涯。秋收芋栗延时节,冬觅黄精度岁华

3人物描写头戴乌金盔,映日光明;身挂皂罗袍,迎风飘荡。下穿着黑铁甲,紧勒皮条;足踏着花褶靴,雄如上将。腰广十围,身高三丈。手执一口刀,锋刃多明亮。称为混世魔,磊落凶模样

4环境描写镇汪洋,威宁瑶海。势镇汪洋,潮涌银山鱼入穴;威宁瑶海,波翻雪浪蜃离渊。水火方隅高积土,东海之处耸崇巅。丹崖怪石,削壁奇峰。丹崖上,彩凤双鸣;削壁前,麒麟独卧。峰头时听锦鸡鸣,石窟每观龙出入。林中有寿鹿仙狐,树上有灵禽玄鹤。瑶草奇花不谢,青松翠柏长春。仙桃常结果,修竹每留云。一条涧壑藤萝密,四面原堤草色新。正是百川会处擎天柱,万劫无移大地根

5环境描写势镇汪洋,威宁瑶海。势镇汪洋,潮涌银山鱼入穴;威宁瑶海,波翻雪浪蜃离渊。水火方隅高积土,东海之处耸崇巅。丹崖怪石,削壁奇峰。丹崖上,彩凤双鸣;削壁前,麒麟独卧。峰头时听锦鸡鸣,石窟每观龙出入。林中有寿鹿仙狐,树上有灵禽玄鹤。瑶草奇花不谢,青松翠柏长春。仙桃常结果,修竹每留云。一条涧壑藤萝密,四面原堤草色新。正是百川会处擎天柱,万劫无移大地根。

翻波跃浪 吐雾喷风 寻蛇拨草 扑鹞分松 星辰灿烂 洗心涤虑 芥纳须弥 曹溪路险 鹫岭云深 千丈冰崖 五叶莲开 帘垂香袅

抖擞神威 磨砖作镜 积雪为粮 天龙围绕 花雨缤纷 理圆四德

指解源流 三乘妙典 五蕴楞严 共乐天真 智满金身 恶气遮漫

第五十回 情乱性从因爱欲 神昏心动遇魔头

  词曰:

  心地频频扫,尘情细细除,莫教坑堑陷毗卢。本体常清净,方可论元初。  性

烛须挑剔,曹溪任吸呼,勿令猿马气声粗。昼夜绵绵息,方显是功夫。

这一首词,牌名《南柯子》,单道着唐僧脱却通天河寒冰之灾,踏白鼋负登彼岸。

四众奔西,正遇严冬之景,但见那林光漠漠烟中淡,山骨棱棱水外清。师徒们正当

行处,忽然又遇一山,阻住去道。路窄崖高,石多岭峻,人马难行。三藏在马上兜

住缰绳,叫声“徒弟”。时有孙行者引八戒、沙僧近前侍立道:“师父,有何吩咐?”

三藏道:“你看那前面山高,只恐有虎狼作怪,妖兽伤人,今番是必仔细!”行者道:

“师父放心莫虑。我等兄弟三人,性和意合,归正求真,使出荡怪降妖之法,怕甚

么虎狼妖兽!”三藏闻言,只得放怀前进。到于谷口,促马登崖,抬头观看,好山:

  嵯峨矗矗,峦削巍巍:嵯峨矗矗冲霄汉,峦削巍巍碍碧空。怪石乱堆如坐虎,

苍松斜挂似飞龙。岭上鸟啼娇韵美,崖前梅放异香浓。涧水潺�流出冷,巅云黯淡

过来凶。又见那飘飘雪,凛凛风,咆哮饿虎吼山中。寒鸦拣树无栖处,野鹿寻窝没

定踪。可叹行人难进步,皱眉愁脸把头蒙。

  师徒四众,冒雪冲寒,战澌澌,行过那巅峰峻岭,远望见山凹中有楼台高耸,

房舍清幽。唐僧马上欣然道:“徒弟啊,这一日又饥又寒,幸得那山凹里有楼台房

舍,断乎是庄户人家,庵观寺院;且去化些斋饭,吃了再走。”

  行者闻言,急睁睛看,只见那壁厢凶云隐隐,恶气纷纷,回首对唐僧道:“师

父,那厢不是好处。”三藏道:“见有楼台亭宇,如何不是好处?”行者笑道:“师

父啊,你那里知道西方路上多有妖怪邪魔,善能点化庄宅。不拘甚么楼台房舍,

馆阁亭宇,俱能指化了哄人。你知道‘龙生九种’,内有一种名‘蜃’,蜃气放出,

就如楼阁浅池。若遇大江昏迷,蜃现此势。倘有乌鹊飞腾,定来歇翅。那怕你上万

论千,尽被他一气吞之。此意害人最重。那壁厢气色凶恶,断不可入。”

  三藏道:“既不可入,我却着实饥了。”行者道:“师父果饥,且请下马,就在

这平处坐下,待我别处化些斋来你吃。”三藏依言下马。八戒采定缰绳,沙僧放下

行李,即去解开包裹,取出钵盂,递与行者。行者接钵盂在手,吩咐沙僧道:“贤

弟,却不可前进。好生保护师父稳坐于此,待我化斋回来,再往西去。”沙僧领诺。

行者又向三藏道:“师父,这去处少吉多凶,切莫要动身别往。老孙化斋去也。”唐

僧道:“不必多言,但要你快去快来。我在这里等你。”行者转身欲行,却又回来道:

“师父,我知你没甚坐性,我与你个安身法儿。”即取金箍棒,幌了一幌,将那平

地下周围画了一道圈子,请唐僧坐在中间;着八戒、沙僧侍立左右,把马与行李都

放在近身。对唐僧合掌道:“老孙画的这圈,强似那铜墙铁壁。凭他甚么虎豹狼虫,

妖魔鬼怪,俱莫敢近。但只不许你们走出圈外,只在中间稳坐,保你无虞;但若出

了圈儿,定遭毒手。千万,千万!至嘱,至嘱!”三藏依言,师徒俱端然坐下。

  行者才起云头,寻庄化斋,一直南行,忽见那古树参天,乃一村庄舍。按下云

头,仔细观看,但只见:

  雪欺衰柳,冰结方塘。疏疏修竹摇青,郁郁乔松凝翠。几间茅屋半装银,一座

小桥斜砌粉。篱边微吐水仙花,檐下长垂冰冻箸。飒飒寒风送异香,雪漫不见梅开

处。

行者随步观看庄景,只听得呀的一声,柴扉响处,走出一个老者,手拖藜杖,头顶

羊裘,身穿破衲,足踏蒲鞋,拄着杖,仰身朝天道:“西北风起,明日晴了。”说不

了,后边跑出一个哈巴狗儿来,望着行者,汪汪的乱吠。老者却才转过头来,看见

行者捧着钵盂,打个问讯道:“老这施主,我和尚是东土大唐钦差上西天拜佛求经

者。适路过宝方,我师父腹中饥馁,特造尊府募化一斋。”老者闻言,点头顿杖道:

2“长老,你且休化斋,你走错路了。”行者道:“不错。”老者道:“往西天大路,在

那直北下。此间到那里有千里之遥,还不去找大路而行?”行者笑道:“正是直北

下。我师父现在大路上端坐,等我化斋哩。”那老者道:“这和尚胡说了。你师父在

大路上等你化斋,似这千里之遥,就会走路,也须得六七日;走回去又要六七日,

却不饿坏他也?”行者笑道:“不瞒老施主说。我才然离了师父,还不上一盏热茶

之时,却就走到此处。如今化了斋,还要趁去作午斋哩。”老者见说,心中害怕道:

“这和尚是鬼,是鬼!”急抽身往里就走。行者一把扯住道:“施主那里去有斋快

化些儿。”老者道:“不方便,不方便,别转一家儿罢!”行者道:“你这施主,好不

会事!你说我离此有千里之遥,若再转一家,却不又有千里真是饿杀我师父也。”

那老者道:“实不瞒你说。我家老小六七口,才淘了三升米下锅,还未曾煮熟。你

且到别处去转转再来。”行者道:“古人云:‘走三家不如坐一家。’我贫僧在此等一

等罢。”那老者见缠得紧,恼了,举藜杖就打。行者公然不惧,被他照光头上打了

七八下,只当与他拂痒。那老者道:“这是个撞头的和尚!”行者笑道:“老官儿,

凭你怎么打,只要记得杖数明白。一杖一升米,慢慢量来。”那老者闻言,急丢了

藜杖,跑进去把门关了,只嚷:“有鬼,有鬼!”慌得那一家儿战战兢兢,把前后门

俱关上。行者见他关了门,心中暗想:“这老贼才说淘米下锅,不知是虚是实。常

言道:‘道化贤良释化愚。’且等老孙进去看看。”好大圣,捻着诀,使个隐身遁法,

径走入厨中看处,果然那锅里气腾腾的,煮了半锅干饭。就把钵盂往里一�,满满

的�了一钵盂,即驾云回转不题。

  却说唐僧坐在圈子里,等待多时,不见行者回来,欠身怅望道:“这猴子往那

里化斋去了!”八戒在旁笑道:“知他往那里耍子去来!化甚么斋,却教我们在此坐

牢!”三藏道:“怎么谓之坐牢?”八戒道:“师父,你原来不知。古人划地为牢。

他将棍子划个圈儿,强似铁壁铜墙,假如有虎狼妖兽来时,如何挡得他住只好白

白的送与他吃罢了。”三藏道:“悟能,凭你怎么处治。”八戒道:“此间又不藏风,

又不避冷,若依老猪,只该顺着路,往西且行。师兄化了斋,驾了云,必然来快,

让他赶来。如有斋,吃了再走。如今坐了这一会,老大脚冷!”三藏闻此言,就是

晦气星进宫:遂依呆子,一齐出了圈外。沙僧牵了马,八戒担了担,那长老顺路步

行前进。

  不一时,到了那楼阁之所,原来是坐北向南之家。门外八字粉墙,有一座倒垂

莲升斗门楼,都是五色装的。那门儿半开半掩。八戒就把马拴在门枕石鼓上。沙僧

歇了担子。三藏畏风,坐于门限之上。八戒道:“师父,这所在想是公侯之宅,相

辅之家。前门外无人,想必都在里面烘火。你们坐着,让我进去看看。”唐僧道:“仔

细耶!莫要冲撞了人家。”呆子道:“我晓得。自从归正禅门,这一向也学了些礼数,

不比那村莽之夫也。”

  那呆子把钉钯撒在腰里,整一整青锦直裰,斯斯文文,走入门里。只见是三间

大厅,帘栊高控,静悄悄全无人迹,也无桌椅家火。转过屏门,往里又走,乃是一

座穿堂。堂后有一座大楼,楼上窗格半开,隐隐见一顶黄绫帐幔。呆子道:“想是

有人怕冷,还睡哩。”他也不分内外,拽步走上楼来,用手掀开看时,把呆子唬了

一个�踵踵。原来那帐里,象牙床上,白媸媸的一堆骸骨,骷髅有巴斗大,腿挺骨

有四五尺长。呆子定了性,止不住腮边泪落,对骷髅点头叹云:“你不知是:

那代那朝元帅体,何邦何国大将军。

当时豪杰争强胜,今日凄凉露骨筋。

不见妻儿来侍奉,那逢士卒把香焚

谩观这等真堪叹,可惜兴王霸业人。”

八戒正才感叹,只见那帐幔后有火光一幌。呆子道:“想是有侍奉香火之人在后面

哩。”急转步过帐观看,却是穿楼的窗扇透光。那壁厢有一张彩漆的桌子,桌子上

3乱搭着几件锦绣绵衣。呆子提起来看时,却是三件纳锦背心儿。

  他也不管好歹,拿下楼来,出厅房,径到门外道:“师父,这里全没人烟,是

一所亡灵之宅。老猪走进里面,直至高楼之上,黄绫帐内,有一堆骸骨。串楼旁有

三件纳锦的背心,被我拿来了,也是我们一程儿造化。此时天气寒冷,正当用处。

师父,且脱了褊衫,把他且穿在底下,受用受用,免得吃冷。”三藏道:“不可,不

可!律云:‘公取窃取皆为盗。’倘或有人知觉,赶上我们,到了当官,断然是一个

窃盗之罪。还不送进去与他搭在原处!我们在此避风坐一坐,等悟空来时走路。出

家人不要这等爱小。”八戒道:“四顾无人,虽鸡犬亦不知之,但只我们知道,谁人

告我有何证见就如拾到的一般,那里论甚么公取窃取也!”三藏道:“你胡做啊!

虽是人不知之,天何盖焉!玄帝垂训云:‘暗室亏心,神目如电。’趁早送去还他,

莫爱非礼之物。”

  那呆子莫想肯听,对唐僧笑道:“师父啊,我自为人,也穿了几件背心,不曾

见这等纳锦的。你不穿,且待老猪穿一穿,试试新,晤晤脊背。等师兄来,脱了还

他走路。”沙僧道:“既如此说,我也穿一件儿。”两个齐脱了上盖直裰,将背心套

上。才紧带子,不知怎么立站不稳,扑的一跌。原来这背心儿赛过绑缚手,霎时间,

把他两个背剪手贴心捆了。慌得个三藏跌足报怨,急忙上前来解,那里便解得开

三个人在那里�喝之声不绝,却早惊动了魔头也。

  话说那座楼房果是妖精点化的,终日在此拿人。他在洞里正坐,忽闻得怨恨之

声,急出门来看,果见捆住几个人了。妖魔即唤小妖,同到那厢,收了楼台房屋之

形,把唐僧搀住,牵了白马,挑了行李,将八戒、沙僧一齐捉到洞里。老妖魔登台

高坐,众小妖把唐僧推近台边,跪伏于地。妖魔问道:“你是那方和尚怎么这般胆

大,白日里偷盗我的衣服?”三藏滴泪告曰:“贫僧是东土大唐钦差往西天取经的。

因腹中饥馁,着大徒弟去化斋未回,不曾依得他的言语,误撞仙庭避风。不期我这

两个徒弟爱小,拿出这衣物。贫僧决不敢坏心,当教送还本处。他不听吾言,要穿

此晤晤脊背,不料中了大王机会,把贫僧拿来。万望慈悯,留我残生,求取真经,

永注大王恩情,回东土千古传扬也!”

  那妖魔笑道:“我这里常听得人言:有人吃了唐僧一块肉,发白还黑,齿落更

生。幸今日不请自来,还指望饶你哩!你那大徒弟叫做甚么名字往何方化斋?”八

戒闻言,即开口称扬道:“我师兄乃五百年前大闹天宫齐天大圣孙悟空也。”

  那妖魔听说是齐天大圣孙悟空,老大有些悚惧,口内不言,心中暗想道:“久

闻那厮神通广大,如今不期而会。”教:“小的们,把唐僧捆了;将那两个解下宝贝,

换两条绳子,也捆了。且抬在后边,待我拿住他大徒弟,一发刷洗,却好凑笼蒸吃。”

众小妖答应一声,把三人一齐捆了,抬在后边。将白马拴在槽头,行李挑在屋里。

众妖都磨兵器,准备擒拿行者不题。

  却说孙行者自南庄人家摄了一钵盂斋饭,驾云回返旧路;径至山坡平处,按下

云头,早已不见唐僧,不知何往。棍划的圈子还在,只是人马都不见了。回看那楼

台处所,亦俱无矣,惟见山根怪石。行者心惊道:“不消说了!他们定是遭那毒手也!”

急依路看着马蹄,向西而赶。

  行有五六里,正在凄怆之际,只闻得北坡外有人言语。看时,乃一个老翁,毡

衣苫体,暖帽蒙头,足下踏一双半新半旧的油靴,手持着一根龙头拐棒,后边跟一

个年幼的僮仆,折一枝腊梅花,自坡前念歌而走。

  行者放下钵盂,觌面道个问讯,叫:“老公公,贫僧问讯了。”那老翁即便回礼

道:“长老那里来的?”行者道:“我们东土来的,往西天拜佛求经。一行师徒四众。

我因师父饥了,特去化斋,教他三众坐在那山坡平处相候。及回来不见,不知往那

条路上去了动问公公,可曾看见?”老者闻言,呵呵冷笑道:“你那三众,可有一

4个长嘴大耳的么?”行者道:“有,有,有!”又有一个晦气色脸的,牵着一匹白马,

领着一个白脸的胖和尚么?”行者道:“是!是,是!”老翁道:“你们走错路了。你

休寻他,各人顾命去也。”行者道:“那白脸者是我师父,那怪样者是我师弟。我与

他共发虔心,要往西天取经,如何不寻他去!”老翁道:“我才然从此过时,看见他

错走了路径,闯入妖魔口里去了。”行者道:“烦公公指教指教,是个甚么妖魔,居

于何方,我好上门取索他等,往西天去也。”老翁道:“这座山,叫做金�山。山前

有个金�洞。那洞中有个独角兕大王。那大王神通广大,威武高强。那三众此回断

没命了。你若去寻,只怕连你也难保,不如不去之为愈也。我也不敢阻你,也不敢

留你,只凭你心中度量。”

  行者再拜称谢道:“多蒙公公指教。我岂有不寻之理!”把这斋饭倒与他,将这

空钵盂自家收拾。那老翁放下拐棒,接了钵盂,递与僮仆,现出本象,双双跪下,

叩头叫:“大圣,小神不敢隐瞒。我们两个就是此山山神、土地,在此候接大圣。

这斋饭连钵盂,小神收下,让大圣身轻好施法力。待救唐僧出难,将此斋还奉唐僧,

方显得大圣至恭至孝。”行者喝道:“你这毛鬼讨打!既知我到,何不早迎却又这般

藏头露尾,是甚道理?”土地道:“大圣性急,小神不敢造次,恐犯威颜,故此隐

象告知。”行者息怒道:“你且记打!好生与我收着钵盂,待我拿那妖精去来!”土地、

山神遵领。

  这大圣却才束一束虎筋绦,拽起虎皮裙,执着金箍棒,径奔山前,找寻妖洞。

转过山崖,只见那乱石磷磷,翠崖边有两扇石门,门外有许多小妖,在那里轮枪舞

剑。真个是:

  烟云凝瑞,苔藓堆青。��怪石列,崎岖曲道萦。猿啸鸟啼风景丽,鸾飞凤舞

若蓬瀛。向阳几树梅初放,弄暖千竿竹自青。陡崖之下,深涧之中;陡崖之下雪堆

粉,深涧之中水结冰。两林松柏千年秀,几簇山茶一样红。

这大圣观看不尽,拽开步径至门前,厉声高叫道:“那小妖,你快进去与你那洞主

说,我本是唐朝圣僧徒弟齐天大圣孙悟空。快教他送我师父出来,免教你等丧了性

命!”

  那伙小妖,急入洞里报道:“大王,前面有一个毛脸勾嘴的和尚。称是齐天大

圣孙悟空,来要他师父哩。”那魔王闻得此言,满心欢喜道:“正要他来哩!我自离

了本宫,下降尘世,更不曾试试武艺。今日他来,必是个对手。”即命:“小的们取

出兵器。”那洞中大小群魔,一个个精神抖擞,即忙抬出一根丈二长的点钢枪,递

与老怪。老怪传令,教:“小的们,各要整齐。进前者赏,退后者诛!”众妖得令,

随着老怪,腾出门来。叫道:“那个是孙悟空?”行者在旁闪过,见那魔王生得好

不凶丑:

  独角参差,双眸幌亮。顶上粗皮突,耳根黑肉光。舌长时搅鼻,口阔版牙黄。

毛皮青似靛,筋挛硬如钢。比犀难照水,象牯不耕荒。全无喘月犁云用,倒有欺天

振地强。两只焦筋蓝靛手,雄威直挺点钢枪。细看这等凶模样,不枉名称兕大王!

孙大圣上前道:“你孙外公在这里也!快早还我师父,两无毁伤!若道半个‘不’字,

我教你死无葬身之地!”那魔喝道:“我把你这个大胆泼猴精!你有些甚么手段,敢

出这般大言!”行者道:“你这泼物,是也不曾见我老孙的手段!”那妖魔道:“你师

父偷盗我的衣服,实是我拿住了,如今待要蒸吃。你是个甚么好汉,就敢上我的门

来取讨!”行者道:“我师父乃忠良正直之僧,岂有偷你甚么妖物之理?”妖魔道:

“我在山路边点化一座仙庄,你师父潜入里面,心爱情欲,将我三领纳锦绵装背心

儿偷穿在身,见有赃证,故此我才拿他。你今果有手段,即与我比势。假若三合敌

得我,饶了你师之命;如敌不过我,教你一路归阴!”

  行者笑道:“泼物,不须讲口!但说比势,正合老孙之意。走上来,吃吾之棒!”

那怪物那怕甚么赌斗,挺钢枪劈面迎来。这一场好杀!你看那:

  金箍棒举,长杆枪迎:金箍棒举,亮藿藿似电掣金蛇;长杆枪迎,明幌幌如龙

离黑海。那门前小妖擂鼓,排开阵势助威风;这壁厢大圣施功,使出纵横逞本事。

他那里一杆枪,精神抖擞;我这里一条棒,武艺高强。正是英雄相遇英雄汉,果然

对手才逢对手人。那魔王口喷紫气盘烟雾,这大圣眼放光华结绣云。只为大唐僧有

难,两家无义苦争抡。

他两个战经三十合,不分胜负。那魔王见孙悟空棍法齐整,一往一来,全无些破绽,

喜得他连声喝采道:“好猴儿,好猴儿!真个是那闹天宫的本事!”这大圣也爱他枪

法不乱,右遮左挡,甚有解数,也叫道:“好妖精,好妖精!果然是一个偷丹的魔头!”

二人又斗了一二十合。

  那魔王把枪尖点地,喝令小妖齐来。那些泼怪,一个个拿刀弄杖,执剑轮枪,

把个孙大圣围在中间。行者公然不惧,只叫:“来得好,来得好!正合吾意!”使一

条金箍棒,前迎后架,东挡西除。那伙群妖,莫想肯退。行者忍不住焦躁,把金箍

棒丢将起去,喝声“变!”即变作千百条铁棒,好便似飞蛇走蟒,盈空里乱落下来。

那伙妖精见了,一个个魄散魂飞,抱头缩颈,尽往洞中逃命。老魔王唏唏冷笑道:

“那猴不要无礼,看手段!”即忙袖中取出一个亮灼灼白森森的圈子来,望空抛起,

叫声“着!”唿喇一下,把金箍棒收做一条,套将去了。弄得孙大圣赤手空拳,翻

筋斗逃了性命。那妖魔得胜回归洞,行者朦胧失主张。这正是:

道高一尺魔高丈,性乱情昏错认家。

可恨法身无坐位,当时行动念头差。

  毕竟不知这番怎么结果,且听下回分解。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anai/1169409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2-06
下一篇2023-12-0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