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浮力的公式

求浮力的公式,第1张

浮力=排开水的重力=液体的密度g物体排开水的体积

悬浮:浮力=自身的重力

上浮:浮力〉物体的重力

下沉:浮力〈物体的重力 F浮=G-F拉

漂浮:浮力等于重力

浮力计算公式

全部或部分浸入静止流体的物体所受流体给它的垂直向上的作用力,其大小等于该物体所排开流体的重量,即F浮=G排(F浮=ρ液gV排)

(1)F浮=G – F 物理量 单位 F浮——浮力 N G ——物体的重力 N F ——物体浸没液体中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 N (2)F浮=G (提示:当物体处于漂浮或悬浮时) 物理量 单位 F浮——浮力 N G ——物体的重力 N (3)F浮=ρgV排 物理量 单位 F浮——浮力 N ρ ——密度 kg/m3 V排——物体排开的液体的体积 m3 g=98N/kg,粗略计算时取g=10N/kg (4)F浮=G排=m排g G排——物体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 N m排——物体排开的液体的质量 kg 当物体所受的浮力与物体的重量相等时,物体就浮在水面上或没入水中而不下沉。 人们利用浮力建造了能在水里和空气中航行的工具,如轮船和飞艇。 浮力有关的资料

浮力:浸在液体(或气体)里的物体受到液体(或气体)向上托的力。

浮力的方向:与重力方向相反,竖直向上。

浮力产生的原因:浸在液体或气体里的物体受到液体或气体对物体向上的和向下的压力差。

扩展资料

产生浮力的原因,可用浸没在液体内的正立方体的物体来分析。该物体系全浸之物体,受到四面八方液体的压力,而且是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的。所以这个正立方体的前后、左右、上下六个面都受到液体的压力。

因为作用在左右两个侧面上的力由于两侧面相对应,而且面积大小相等,又处于液体中相同的深度,所以两侧面上受到的压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两力彼此平衡。同理,作用在前后两个侧面上的压力也彼此平衡。

但是上下两个面因为在液体中的深度不相同,所以受到的压强也不相等。上面的压强小,下面受到的压强大,下面受到向上的压力大于上面受到的向下的压力。液体对物体这个压力差,就是液体对物体的浮力。这个力等于被物体所排开的液体的重力。

浮力的计算公式(四种)

1F浮=G排

2F浮=F向上的压力-F向下的压力

3F浮=G物

4(一个弹簧测力计下挂物体,浸没在水中)F浮=G物-F拉

浮力F与深度h存在什么关系

(如果物体全部浸没在水里)浮力F与深度h没有关系。

(如果物体没有全部浸没在水里)浮力F与深度h存在浮力F等于物体排开的液体重量,深度越大,浮力越大,深度越小浮力越小。

F浮=ρgv(ρ是液体密度,g=98牛顿/千克,v是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

如果物体是形状规则的,浮力F与深度h成直线关系;

如果物体是不规则形状,浮力F与深度h成不规则曲线关系。

扩展资料:

浮力指物体在流体(包括液体和气体)中,各表面受流体(液体和气体)压力的差(合力)。

公元前245年,阿基米德发现了浮力原理。浮力的定义式为F浮=G排(即物体浮力等于物体下沉时排开液体的重力),计算可用它推导出公式F浮=ρ液gV排(ρ液:液体密度,单位千克/立方米;g:重力与质量的比值g=98N/kg在粗略计算时,g可以取10N/kg,单位牛顿;V排:排开液体的体积,单位立方米)。液体的浮力也适用于气体。

浮力:浸在液体(或气体)里的物体受到液体(或气体)向上托的力。

浮力的方向:与重力方向相反,竖直向上。

浮力产生的原因:浸在液体或气体里的物体受到液体或气体对物体向上的和向下的压力差。

物体在液体中下表面受到的压力大于物体在液体中上表面受到的压力,所以合力为F向上-F向下,原因是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那么物体上表面受到液体给它的一个向下的压力,而物体下表面受到液体给它的一个向上的压力。由于在同种液体中,深度越大,压强越大,所以物体下表面受到的压力很明显要大于物体上表面受到的压力,所以是F向上-F向下(理论推导)。

浮力的作用点称为浮心。浮心显然与所排开液体体积的形心重合。

浸入静止流体中的物体受到一个浮力,其大小等于该物体所排开的流体重量,方向竖直向上并通过所排开流体的形心。这结论是阿基米德首先提出的,故称阿基米德原理。结论对部分浸入液体中的物体同样是正确的。同一结论还可以推广到气体。

如果物体的下表面并未全部同流体接触,例如,被水浸没的桥墩、插入海底的沉船、打入湖底的桩子等,在这类情况下,此时水的作用力并不等于原理中所规定的力。

-浮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anai/121365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14
下一篇2023-07-1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