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尖文案

顶尖文案,第1张

诗句类

1、

石壁云积渐高。溪声绕屋几周遭。自从一两花零乱,却爱微风草动摇。呼玉友,荐溪毛。殷勤野老苦相邀。杖藜忽避行人去,认是翁来却过桥。

—— 鹧鸪天▪辛弃疾

2、

谁共春光管日华。朱朱纷纷野蒿花。闲愁投老无多子,酒病而今较减些。山远近,路横斜。正无聊处管弦哗。去年醉处犹能记,细数溪边第几家。

—— 鹧鸪天(和吴子似山行韵)▪辛弃疾

3、

老病那堪岁月侵。霎时光景值千金。一生不负溪山债,百药难治书史*。随巧拙,任浮沈。人无同处面如心。不妨旧事从头记,要写行藏入笑林。

—— 鹧鸪天(不寐)▪辛弃疾

4、

不向长安路上行。却教山寺厌逢迎。味无味处求吾乐,材不材间过此生。宁作我,岂其卿。人间走遍却归耕。一松一竹真朋友,山鸟山花好弟兄。

——鹧鸪天(博山寺作)▪辛弃疾

5、

细听春山杜宇啼。一声声是送行诗。朝来白鸟背人飞。对郑子真岩石卧,趁陶元亮菊花期。而今堪诵北山移。

—— 浣溪沙▪辛弃疾

6、

疆欲加餐竟未佳。只宜长伴病僧斋。心似风吹香篆过,也无灰。山上朝来云出岫,随风一去未曾回。次第前村行雨了,合归来。

—— 浣溪沙(赋清虚)▪辛弃疾

7、

花向今朝粉面匀。柳因何事翠眉颦。东风吹雨细於尘。自笑好山如好色,只今怀树更怀人。闲愁闲恨一番新。

—— 浣溪沙▪辛弃疾

8、

总把平生入醉乡。大都三万六千场。今古悠悠多少事,莫思量。微有寒些春雨好,更无寻处野花香。年去年来还又笑,燕飞忙。

—— 浣溪沙▪辛弃疾

9、

去年燕子来,帘幕深深处。香径得泥归,都把琴书污。今年燕子来,谁听呢喃语。不见卷帘人,一阵黄昏雨。

—— 生查子▪辛弃疾

10、

人面不如花面。花到开时重见。独倚小阑干。许多山。落叶西风时候。人共青山都瘦。说道梦阳台。几曾来。

—— 昭君怨▪辛弃疾

通俗类

1、心若相知,无言也默契;情若相眷,不语也怜惜。

2、为花结实自殊常,摘下盘中颗颗香。

3、莫说花开,花已落。莫说春好,春已尽。

4、看,那人间枝头一轮月明明哪。

5、春日始,万物生,枝头俏。

6、晚风不吝温柔,人海尽头,静候。

7、人间在等,等着被冬天幽禁的春花,重新在枝头盎然绽放。

8、君子以坦荡立于世间,必将步步生花,一路繁华。

9、想想,不管昨天、今天、明天,能豁然开朗就是美好的一天。

10、我期待见你,又怕见你,边走边爱,反正人山人海。

歌词类

1、

“两个人相互辉映,光芒胜过夜晚繁星”。

——《爱就一个字》

2、

“我口袋只剩玫瑰一片,此行又山高路远”

——《小尖尖》

3、

“后来我总算学会了如何去爱,可惜你早已远去消失在人海”

——《后来》

4、

“原地孤芳自赏,不如自由盛放。”

——《我不知道》

5、

“狼藏起反犬旁,像从了良。”

——《高尚》

6、

“故事要美必须藏着真话。”

——《刚刚好》

7、

“总有一天总有一年你会发现,有人默默的陪在你的身边。”

——《等你下课》

8、

“两个人相互辉映,光芒胜过夜晚繁星。”

——《爱就一个字》

9、

“等到时间颠倒你会来看我。”

——《等到世界颠倒》

10、

你的每次回望,在黑夜里总给我些微光

——《岛中央》

名人名言

1、

什么叫做救自己呢?就是忠实自己的感觉,认真做每一件事,不

要烦,不要放弃,不要敷衍。哪怕写文章时标点符号弄清楚,不要有

错别字——这就是我所谓的自己救自己。我们都得一步一步救自己。

——陈丹青

2、

如果有来生要做一颗树,站成永恒,没有悲伤的姿势:一半在尘

土里安详,一半在空中飞扬,一半散落阴凉,一半沐浴阳光。非常沉

默非常骄傲,从不依靠从不寻找。

——三毛

3、

读书也好,与人交谈也罢,总之那些你认为会对将来有所帮助的

事情,都去尝试做做看吧。

沉浸在某件事情里,把它当成每日必做的

功课,自信,慢慢就会回来。

——松浦弥太郎

4、

你很辛苦,很累了,

那么坐下来歇一会,

喝一杯不凉不烫的清茶。

不纠结、少俗虑,随遇而安,以一颗初心,安静地慢煮生活。

——汪曾祺

5、

你现在是什么人,

就做什么人吧,

别想着要让自己变得更有价值,

而是要怀着善意努力地去做好事。

——梭罗 

 6、

要是无法讨好全世界,那就首先讨好自己吧。别等憔悴了才知道

要对自己好,讨自己欢心,永远不会太早和太迟。

——张小娴

7、

浓人远交,淡人可近处。甜人须设防,拙人有时可爱。世味薄最

好,人情淡最好。

——黎戈

8、

不要害怕全心全意的去做看起来微不足道的事情。每当你完成这

样的一件事,你就会变得更强大。如果你把小事情都做好了,大事情

往往会水到渠成。

——卡耐基

9、

人处在一种默默奋斗的状态时,思想就会从生活的琐碎中得到升华。

——路遥

10、

人之气质,由于天生,本难改变,惟读书则可以变其气质。

——曾国藩

语录类

1、 归来偶过桃花下,春在枝头已十分。

2、 民谣很好听,但小酒馆的酒并不便宜。

3、 父母总是以为我不会长大,我总是以为父母不会变老。

4、 人越长大,分别越匆忙,所以前程似锦是告别的意思。

5、 醉后不知天在水,满船清梦压星河。

6、 人间春已深,古城花开又花落。

7、 慢品人间烟火色,闲观万事岁月长。

8、 命中的不期而遇,都是你努力地惊喜。

9、 季节交替,人来人往,我们也许能说声好久不见。

10、人生无常,而生活的美好,却无处不在。

  “仙人仙去有仙掌,袖中掷下青芙蓉。遗与杨羲书一纸,暂留笙鹤驻中峰。”当我们阅读书籍文章的时候,都少不了接触到优美的句子。优美的句子像糖果一样甜,非常适合大家摘抄下来。你们会写一段关于唯美动听的优美句子呢?以下由我收集整理的《唯美诗句文案简短》, 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请收藏。

 1、《偕陈渭仁吴子见朱引恬南滨游摄山㝛般若台院次日邀释卓群入宝华山·其五》清朝·姚鼐 鸡犬民家带柘桑,志公人说出东阳。寒山一往无寻处,却见鹰窠是道场。

 2、《华山畿四首·其一》明朝·余睦 华山畿,事可悲,华山之女歌有辞。侬昔见君君有思,君为侬死侬不知。

 3、条条大路皆不归,夜夜无眠皆销魂。

 4、宝华山上暗生春,春满书斋不二门。妒病难医今有药,老僧同榻尔何能。

 5、《梦中作·华山敷水本闲人》宋朝·陆游 华山敷水本闲人,一念无端堕世尘。八十余年多少事,药炉丹灶尚如新。

 6、泰华三峰秀可知,官桥驻马已多时。削成平地五千仞,壮观西州第一奇。雪压天池龙卧稳,云深仙掌鹤归迟。先天旧学无从问,几度踌躇剧望思。

 7、《赠兜率庵僧是僧曾随太平周都峰给舍步访关西杨斛山侍御遂游华山而归·其一》明朝·胡直 高迎泉洒落,深踏石嶕峣。崖辟支为户,松颓卧竹桥。女萝藏犬吠,仙吹和莺娇。静者心能惬,相看叹鹿蕉。

 8、《题华山图》元朝·大圭 秋清仙掌净无尘,露洗莲花玉色新。函谷鸡鸣天下晓,云中犹有醉眠人。

 9、别开池馆背山阴,近得幽奇物外心。竹色拂云连岳寺, 泉声带雨出溪林。一庭杨柳春光暖,三径烟萝晚翠深。 自是功成闲剑履,西斋长卧对瑶琴。

 10、《玉华山》元朝·虞集 何处清江拥玉华,手题名榜寄仙家。光凝石殿千年雪,影动银河八月槎。藏药宝函腾玉气,说诗瑶席散天葩。奎章阁吏无能赋,得似新官蔡少霞。

 11、《姜海珊大令以余游华山诗装成长卷属题》清朝·林则徐 真恐山灵笑我顽,白头持节竟生还。烦君玉女峰头问,可有移文到北山?

 12、《仲春自池阳复游华山过华州口占》明朝·李寄 恨无佳句酬山色,幸有馀钱买蹇驴。缓望缓吟因缓骑,痛鞭恶杀是驴夫。

 13、《九华山》清朝·施闰章 山到东岩好,横开翡翠屏。招提含宿雨,洞壁倚寒星。杖底千峰小,烟中九子青。昔人曾燕坐,天柱一荒亭。

 14、《金华山杂咏八首·其二·冰壶洞》明朝·胡应麟 一线悬崖鸟道通,石床钟乳斗玲珑。飞流万尺无人到,谁缩庐山此洞中。

 15、秋风无情吹不散叶 落叶多情留不住它

 16、《和王提学九华山韵》明朝·林瑭 人间清峭说南华,九老风流自一家。半幅春屏开锦帐,一泓秋水浴莲花。偶捐官牒馀晡日,闲捻吟须看落霞。寄语山灵莫相啬,此心风月不须赊。

 17、世间丹粉竞纷纷,若个能知伪里真。但使初心随眼转,不妨延寿写昭君。

 18、《偕陈渭仁吴子见朱引恬南滨游摄山㝛般若台院次日邀释卓群入宝华山·其一》清朝·姚鼐 九月寒初未拟还,江南草树正斑斑。短筇惯识青岩路,白发重携向摄山。

 19、刬袜步香阶,手提金缕鞋。——李煜《菩萨蛮·花明月暗笼轻雾》

 20、《华山畿》明朝·胡应麟 华山畿,不愿生同栖,但愿死同止。上有双比翼,下有双连理。

 21、《和江虞仲华山二绝·仙人掌》宋朝·郑刚中 意象轩轩势入云,为谁出手若经纶。夜扶星斗朝擎日,气力何知几万钧。

 22、独住三峰下,年深学炼丹。一间松叶屋,数片石花冠。酒待山中饮,琴将洞口弹。开门移远竹,剪草出幽兰。荒壁通泉架,晴崖晒药坛。寄知骑省客,长向白云闲。

 23、少华中峰寺,高秋众景归。地连秦塞起,河隔晋山微。 晚木蝉相应,凉天雁并飞。殷勤记岩石,只恐再来稀。

 24、《别九华山二绝·复岭重岩出路赊》明朝·吴兆 复岭重岩出路赊,渐看龙口有人家。行行数里犹回首,秋雪满山荞麦花。

 25、仙人仙去有仙掌,袖中掷下青芙蓉。遗与杨羲书一纸,暂留笙鹤驻中峰。

 26、《陈士淳主簿举似与严庆曾主簿邓伯允仙尉同到·阳华山水自双清》宋朝·李长庚 阳华山水自双清,况弄朱弦金石鸣。我是行人那敢听,恐翻别调作离声。

描写华山的诗句

1乃悲世上人,求醒终不醒。

2平台高数尺,台上结茅茨。 东西疏二牖,南北开两扉。 芦帘前后卷,竹簟当中施。 清冷白石枕 ,疏凉黄葛衣。 开衿向风坐,夏日如秋时。 啸傲颇有趣,窥临不知疲。 东窗对华山,三峰碧参差。 南檐当渭水,卧见云帆飞。 仰摘枝上果,俯折畦中葵。 足以充饥渴,何必慕甘肥。 况有好群从,旦夕相追随。

3万乘华山下,千岩云汉中。灵居虽窅密,睿览忽玄同。 日月临高掌,神仙仰大风。攒峰势岌岌,翊辇气雄雄。 揆物知幽赞,铭勋表圣衷。会应陪玉检,来此告成功。

4委绶来名山,观奇恣所停。山中若有闻,言此不死庭。 遂逢五老人,一谓西岳灵。或闻樵人语,飞去入昴星。 授我出云路,苍然凌石屏。视之有文字,乃古黄庭经。 左右长松列,动摇风露零。

5上蟠千年枝,阴虬负青冥。 下结九秋霰,流膏为茯苓。取之砂石间,异若龟鹤形。 况闻秦宫女,华发变已青。有如上帝心,与我千万龄。 始疑有仙骨,炼魂可永宁。何事逐豪游,饮啄以膻腥。

6神物亦自閟,风雷护此扃。欲传山中宝,回策忽已暝。

7渭水绿溶溶,华山青崇崇。 山水一何丽,君子在其中。 才与世会合,物随诚感通。 德星降人福,时雨助岁功。 化行人无讼,囹圄千日空。 政顺气亦和,黍稷三年丰。 客自帝城来,驱马出关东。 爱此一郡人,如见太古风。 方今天子心,忧人正忡忡。 安得天下守,尽得如袁公。

8秀色横千里,归云积几重。欲依毛女岫,初卷少姨峰。 盖影随征马,衣香拂卧龙。只应函谷上,真气日溶溶。

9遥知白石室,松柏隐朦胧。月落看心次,云生闭目中。 五更钟隔岳,万尺水悬空。苔藓嵌岩所,依稀有径通。

11云起太华山,云山互明灭。东峰始含景,了了见松雪。

12洪垆作高山,元气鼓其橐。俄然神功就,峻拔在寥廓。 灵迹露指爪,杀气见棱角。凡木不敢生,神仙聿来托。 天资帝王宅,以我为关钥。能令下国人,一见换神骨。 高山固无限,如此方为岳。丈夫无特达,虽贵犹碌碌。

13华山黑影霄崔嵬,金天□□门未开。 雨淋鬼火灭不灭,风送神香来不来。 墙外素钱飘似雪,殿前阴柏吼如雷。 知君暗宰人间事,休把苍生梦里裁。

14荆山已去华山来,日出潼关四扇开。 刺史莫辞迎候远,相公亲破蔡州回。

15客路瞻太华,三峰高际天。夏云亘百里,合沓遥相连。 雷雨飞半腹,太阳在其巅。翠微关上近,瀑布林梢悬。 爱此众容秀,能令西望偏。徘徊忘暝色,泱漭成阴烟。 曾是朝百灵,亦闻会群仙。

16琼浆岂易挹,毛女非空传。 仿佛仍伫想,幽期如眼前。金天有青庙,松柏隐苍然。

17莲华峰下锁雕梁,此去瑶池地共长。 好为麻姑到东海,劝栽黄竹莫栽桑。

古代赞美华山的优美诗句文案通用(40条)

古代赞美华山的优美诗句文案篇一

1诗名华山年代:宋 作者:寇准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举头红日近,回首白云低。

2《陪郑先辈华山罗谷访张隐者》唐朝·李山甫       白云闲洞口,飞盖入岚光。好鸟共人语,异花迎客香。谷风闻鼓吹,苔石见文章。不是陪仙侣,无因访阮郎。

3《题龙华山寺》宋朝·何耕     杰阁山为佛,精庐地布金。水涵空阔净,路绕翠微深。鸟下窥斋钵,龙归识梵音。城中尘眯目,那得此幽寻。

4一莲峰簇万花红,百里春阴涤晓风。九十莲华一齐笑,天台人立宝光中。

5《过青阳县,望九华山,云中不真,来早大露,·山长百里玉孱颜》宋朝·杨万里    山长百里玉孱颜,百里何缘尽好山。只是县前青一簇,九芙蓉出五云间。

6《玉华山中同裕之分韵送钦叔得归字》宋朝·雷渊     洗耳颍川水,疗饥西山薇。山川得佳客,草木生光辉。末路风教薄,此道日巳微。相期千载事,非君谁与归。

7《王玉质秦中才子也居华山芙蓉峰下以此颜其读书之阁顷北来与予定交困索题》明朝·李以笃     王子西京秀,能谈《驷铁》风。读书居小阁,望远欲凌空。玉女烟鬟乱,金仙露掌浓。高歌下易水,不哭阮生穷。

8《仙游道士余岫云为从珠溪余隐士求得华山下黄茅冈一曲规作丹室喜而赋之不觉五首·其五》元朝·虞集       茅冈初割一溪云,玄契华阳旧隐文。谒简自题香案吏,封章先报大茅君。种成和露桃千树,借与摩霄鹤数群。便是宸清真洞府,不烦梦想托纷纭。

9妙有分二气,灵山开九华。--李白

10金天庙下西京道,巫女纷纷走似烟。手把纸钱迎过客,遣求恩福到神前。

11白也风流远,冥搜入九华。龙湫晴浴鹤,雪峤晚明霞。禅榻清分茗,山亭笑问花。登登吟屐瘦,向往藉蓬麻。

12《望华山》宋朝-刘攽     荆山连太华,青翠望难分。岭首明新旭,山腰暝白云。玉攒光自照,波荡势成文。应接宁知倦,清辉远送君。

13南山南面五千仞,瀑步飞来自山顶。真人言我昔曾登,争奈今生都不省。华山北面始披图,万壑千峰一一殊。长记真人言向我,曾登山顶看寰区。

14五华山顶炼丹台,方士虚传太皞开。未悟先天真水火,却依炉鼎拨残灰。

15《楼枢蜜过华山浩然有念古慕希夷之心谨用韵作·四皓已闲犹管事》宋朝·郑刚中    四皓已闲犹管事,留侯事了始求仙。仙人石上出一手,寓意后人非偶然。

16《华山庆云见》唐朝-李绅    圣主祠名岳,高峰发庆云。金柯初缭绕,玉叶渐氛氲。气色含珠日,晴夫吐翠雰。依稀来鹤态,仿佛列山群。万树流光影,千潭写锦文。苍生欣有望,祥瑞在吾君。

17《九华山下柯秀才家》明朝·王守仁     苍峰抱层嶂,翠瀑绕双溪。下有幽人宅,萝深客到迷。

18咏华山

19《太华山》宋朝·谭纶   楼阁凭天起,山门傍斗开。香烟凝碧落,瑞气压苍苔。古殿藏金屋,仙人卧玉隈。泉飞千涧雪,风送万峰雷。星辰光满袖,疑是法镫来。

20华山宫殿白云封,不见当年打睡翁。贪看终南山色好,不知红日下前峰。

古代赞美华山的优美诗句文案篇二

21少华山头雪未消,东风先已入花梢。今朝懒到溪边看,林下流莺似见嘲。

22《别周云厓远游十首·其九·西华山》明朝·王渐逵       日月岩边莲欲丛,芙蓉峰顶露初浓。数声鸣鹤秋空静,惊起希夷一梦中。

23《寄华山人》明朝·边贡    山人归薜萝,迢递两年过。道远情无那,秋来兴若何。隰霜收早稻,江日曝寒蓑。不见云中鹄,空传招隐歌。

24篙师只管信船流,不作前滩水石谋。却被惊湍漩三转,倒将船尾作船头。

25《陈士淳主簿举似与严庆曾主簿邓伯允仙尉同到·阳华山水自双清》宋朝·李长庚     阳华山水自双清,况弄朱弦金石鸣。我是行人那敢听,恐翻别调作离声。

26《偕陈渭仁吴子见朱引恬南滨游摄山㝛般若台院次日邀释卓群入宝华山·其二》清朝·姚鼐    万叶霜凋变锦丛,双岩金碧拥行宫。宫门右畔溪桥石,竟日凉飔响坠红。

27《题华山图》元朝·大圭         秋清仙掌净无尘,露洗莲花玉色新。函谷鸡鸣天下晓,云中犹有醉眠人。

28《赠华山陈希夷》唐朝·范赞时    曾逢毛女话何事,应见巨灵开此山。浓睡过春花满地,静林中夜月当关。纷纷诏下忽东去,空使蒲轮倦往还。

29《题刘世疏庵(《九华山志》卷八作双峰庵)》宋朝·释希坦

30《偕陈渭仁吴子见朱引恬南滨游摄山㝛般若台院次日邀释卓群入宝华山·其四》清朝·姚鼐     路掩青山旧孝陵,村零黄叶古江乘。骑驴共踏秋风里,新识南宗小院僧。

31华山畿,停犊车,生前奇遇卖酒家。棺开棺开慎勿乖,与郎去来事始谐。

32《杏林小隐为华山英先生赋》明朝·解缙     小隐当年远市廛,杏花深处转幽偏。一村矮屋疑勾漏,数亩青山似辋川。流水通桥舂药碓,闲云将雨润芝田。华陀今见孙枝好,雅度浑如董奉贤。

33《题九华山用太白联句韵》宋朝·喻良能       千古池阳郡,九峰应最华。明珠绚晨露,丽绮粲晴霞。岭头过子晋,岩腹憩洪崖。谪仙无复见,空想夏侯家。

34啼着曙,泪落枕将浮,身沉被流去。

35忆昔初平子,蚤龄弃人间。草木自为侣,烟霞驻容颜。珠宫上丹书,玄阁跻仙班。兄弟顾不违,灵踪杳难攀。至今山上石,犹似牧羊还。

36《梦游华山》明朝-孙一元     半空隔风雨,万壑闻长松。我往采三秀,骑龙莲花峰。

37幽深足暮蝉,惊觉石床眠。瀑布五千仞,草堂瀑布边。坛松涓滴露,岳月泬寥天。鹤过君须看,上头应有仙。

38《望见华山》清朝·王士祯      蒲坂南来问钓船,风陵堆上隔风烟。黄河一曲流千里,太华居然落眼前。

39《游黄华山和王庭筠韵·其一》明朝·李森先     寂寞寒峰一古堂,任人传说总荒唐。王君何事偏投老,为爱秋山叶叶黄。

40《过华山》宋朝·潘阆      高爱三峰插太虚,掉头吟望倒骑驴。旁人大笑从他笑,终拟移家向此居。

关于华山的优美句子

关于华山的优美句子

1、坐在索道上,华山雄浑粗犷、险峻陡峭的画面尽收眼底。四周群山环抱,天空万里无云,笔直的山峰直插天际。

2、华山的山上没有尘土,也没有绿荫,仅在石缝处稀疏的点缀零零星星的小草,一座座直戳戳、光秃秃、白花花、赤裸裸的山峰伫立面前。山似刀劈,壁如剑削,巍然伫立,刚直不阿。

3、华山论剑处,仿佛看见当年武林人在此翻云覆雨,奋力搏杀;听着山底松涛怒吼,仿佛听见武林人气壮山河的呐喊声;攀爬悬崖峭壁,仿佛看见武林人飞檐走壁的敏捷身姿;遥望碧云蓝天,又仿佛感受到了武林人的壮志凌云与男儿情怀。

4、华山没有遮掩,就像武林人一样的坦荡与耿直;华山没有纷扰,就像武林人一样的执着与坚韧。华山有的,只有刚直不阿与坚韧不拔,只有默默无闻与雄浑博大。

5、华山素以奇秀着称好似黄河南岸,一朵盛开的莲花,像一匹奔腾的骏马,又像一位羞涩的少女,山中的龟石蛇石惟妙惟肖,奇花异草姿态万千。

6、华山那挺拔伟岸、壮美超群的笔直山峰,真是让我激动不已。它就像一把利剑直插云霄,牵着朦胧的烟雾在山颠弥漫。山颠上的小亭忽隐忽现,仿佛雾中仙阁!

7、华山的险峻,虽比不上泰山的挺拔、千佛山的俊美,但它却有自己独特的风韵朴实无华。

8、华山众山霸屡争不宁,便徙身移足、跋山涉水、徒步异至华山,骚岳书水、服气辟谷、瘾壑复道、人各随志;静心孑影、远无它虑,独云石松烟瀑而心旷神怡。

9、置身于华山之中,山的模样才依稀可辨:枯黄干涩而又严实的植物为大山披上了冬被,没有花香,没有鸟语,没有绿色,没有生机,这里是一个美丽而萧条的世界。

10、仰望西岳华山,顿生无限遐思,险峻峭拔、伟岸豪迈的华山根植于渭南大地、吮吸着渭河的乳汁,有丰厚的关中文化底蕴润泽。

11、华山风光,奇险见长。六月论道,剑拔弩张。登临绝顶,神怡心旷。

12、西安的华山真奇啊,像一朵盛开的莲花,像一匹奔腾的骏马,又像一位羞涩的少女,真是奇峰罗列,姿态万千。

13、越接近华山的山顶,山风越凛冽,觉得山上的风,是山韵味的一部分,也只有这样的风,才能配的上华山的豪放气魄。

14、华山烟雾飘渺,轻轻的包裹着原本铿锵的山峰,让他们多了几分少女的婀娜,仙女的柔美。天空湛蓝湛蓝,白色的云,随着山上的风演绎这各色的景,一秒及一景,各不相同,都不忍心眨眼睛。

15、华山那蓝色的天,白色的云,淡淡的雾,绿色的树,灰白色的山体,陡峭悬崖峭壁,直插云霄的连绵山峰,切组成美景的元素,被山风吹动着,一刻都不停息的分散再组合,一刻都不间断的上演着山云之恋。

16、华山的美,是千姿百态的,他既有彰显北方气魄的豪迈气势,又有谱写出中华之魂的大气凛然,但是又不乏婉约柔美的少女情怀,和水墨丹青般的清新淡雅17、在走向西峰的路上,华山仿佛换了衣服容颜,温文尔雅,宛如烟雨朦胧的江南,翠绿色的树木包裹着原本赤裸的华山肌肤,将他的阳刚之气,掩盖在一片柔美之中,路边会传来阵阵鸟鸣,远处会呈现薄薄的晨雾。

18、华山清晨的露水,点缀着树下的绿草,一席瑟瑟秋风,一阵蒙蒙雾雨,如果再配着一壶清酒和着一首古筝曲,一古色长亭或者乌蓬流水,乃人间之仙境。

19、华山万丈山涧,被座座拔地而起的山峰包围着,群山高低错落,连绵起伏,有直插入云霄的霸气,也有如诗如画的缠绵。

20、华山苍龙岭两旁皆为千仞绝壁,探头下望,无不触目惊心。我们上山时,鹅毛大雪,漫天遍野。远处,天地一色,雪雾朦朦;近处,山披白甲,树裹银枝。

古人赞美华山的优美诗句锦集四十六句

古人赞美华山的优美诗句篇一

1华山畿,停犊车,生前奇遇卖酒家。棺开棺开慎勿乖,与郎去来事始谐。

2华山黑影霄崔嵬,金天门未开。雨淋鬼火灭不灭,风送神香来不来。墙外素钱飘似雪,殿前险柏吼如雷。知君暗宰人间事,休把苍生梦里裁。

3《王玉质秦中才子也居华山芙蓉峰下以此颜其读书之阁顷北来与予定交困索题》明朝·李以笃     王子西京秀,能谈《驷铁》风。读书居小阁,望远欲凌空。玉女烟鬟乱,金仙露掌浓。高歌下易水,不哭阮生穷。

4《马戴居华山因寄》唐朝·贾岛 玉女洗头盆,孤高不可言。瀑流莲岳顶,河注华山根。 绝雀林藏鹘,无人境有猿。秋蟾才过雨,石上古松门。

5诗名宿华山年代:唐 作者:许棠 体裁:五律异境良难测,非仙岂合游。星辰方满岳,风雨忽移舟。喷月泉垂壁,栖松鹤在楼。因知修养处,不必在嵩丘。

6《为御史衔命出关谳狱,道中看华山有诗》唐朝·韩常侍      野麋蒙象暂如犀,心不惊鸥角骇鸡。一路好山无伴看,断肠烟景寄猿啼。

7《题龙华山》唐朝·郭元振    昔年曾到此山来,百鸟声中酒一杯。最好寺边开眼处,段文昌有读书台。

8《别周云厓远游十首·其九·西华山》明朝·王渐逵       日月岩边莲欲丛,芙蓉峰顶露初浓。数声鸣鹤秋空静,惊起希夷一梦中。

9泰华三峰秀可知,官桥驻马已多时。削成平地五千仞,壮观西州第一奇。雪压天池龙卧稳,云深仙掌鹤归迟。先天旧学无从问,几度踌躇剧望思。

10一莲峰簇万花红,百里春阴涤晓风。九十莲华一齐笑,天台人立宝光中。

11诗名华山歌年代:唐 作者:刘禹锡 体裁:五古洪垆作高山,元气鼓其橐。俄然神功就,峻拔在寥廓。灵迹露指爪,杀气见棱角。凡木不敢生,神仙聿来托。天资帝王宅,以我为关钥。能令下国人,一见换神骨。高山固无限,如此方为岳。丈夫无特达,虽贵犹碌碌。

12《寄九华山费拾遗》唐朝·顾非熊

13层标遏迟日,半壁明朝霞。--高霁

14《华山孤松》唐朝·张蠙      石罅引根非土力,冒寒犹助岳莲光。 绿槐生在膏腴地,何得无心拒雪霜。

15《固园席上次韵答茅原华山》宋朝·赵钟麒      百尺云中五凤楼,樱花墨凤竞千秋。春来瀛海无双色,人占扶桑第一流。文字缘深风义合,林泉景丽醉吟收。与君诗酒开怀饮,胜作山阴十日游。

16《题法华山天衣寺》宋朝·曾会     十里湖光十里松,松阴路到十高峰。窗看渡口随湖月,楼听云门度岭钟。梁帝钵含山雨润,普贤台鏁藓花重。谁人的是忘机子,香稻寒蔬养瘦容。

17三峰云满紫芝田,十丈花开玉井莲。白帝真源深固地,金精灏气远浮天。一杯沧海波摇月,九点齐州树带烟。千首新诗百壶酒,醉来骑鹤访群仙。

18牧羊金华山,早通玉帝籍。至今风低草,戢戢见白石。金华风烟下,亦有君履迹。何为红尘里,颌须欲雪白。

19庵在半山处,山腰云数层。上方无觅路,古壁有悬灯。积霭沈崖栈,消冰见屋棱。往来舟上客,试问几人登。

20《和曹宪金华山韵上李雁湖·椅梧未成琴》宋朝·吴泳    椅梧未成琴,修干埋积雪。{左山下解}竹断成律,其窍春自发。所遇时使然,谁与指标月。仙翁急抽关,乞我云母屑。

21《望华山》宋朝-刘攽     荆山连太华,青翠望难分。岭首明新旭,山腰暝白云。玉攒光自照,波荡势成文。应接宁知倦,清辉远送君。

22白缘襕袗碧玉环,身于世事玛相关。风情抵老如潘朗,颠倒骑驴过华山。

23诗名华山寻隐者年代:唐 作者:李频 体裁:五律自入华山居,关东相见疏。瓢中谁寄酒,叶上我留书。巢鸟寒栖尽,潭泉暮冻余。长闻得药力,此说又何如。

古人赞美华山的优美诗句篇二

24登山临水为谁留,蓼白苹青起暮愁。万顷涛声行木末,千寻岳色倚池头。石鲸不见秋风动,金马来追夜月游。何限乾坤萧瑟意,依然缥缈一飞楼。

25华顶苕荛四望开,正逢萧瑟气悲哉。黄河忽堕三峰下,秋色遥从万里来。北极风尘还郡国,中原日月自楼台。君王傥问仙人掌,愿上芙蓉露一杯。

26《初霁望金华山雪》元朝·柳贯     冱阴岩谷变晶荧,冻裂仙家月石屏。云影浑沦涵太素,天光摇曳到空青。波心双捧金人剑,霞际横驱玉女軿。皓鹤不来诗梦破,鲜飙吹袂酒初醒。

27岩屏晚树噪寒鸦,岚翠楼台释子家。池面镜光功德水,金波影里石莲花。

28《赠兜率庵僧是僧曾随太平周都峰给舍步访关西杨斛山侍御遂游华山而归·其一》明朝·胡直    高迎泉洒落,深踏石嶕峣。崖辟支为户,松颓卧竹桥。女萝藏犬吠,仙吹和莺娇。静者心能惬,相看叹鹿蕉。

29《同东云雏王心古诸君登华山云台峰》清朝·宋琬       丹梯千仞倚嵯峨,万转盘纡出薜萝。少华西来朝白帝,太行东望走黄河。欲从玉女窥莲井,须向仙人借斧柯。襆被同君星汉外,方知天上白榆多。

30《九华山》清朝·施闰章     山到东岩好,横开翡翠屏。招提含宿雨,洞壁倚寒星。杖底千峰小,烟中九子青。昔人曾燕坐,天柱一荒亭。

31《和曹宪金华山韵上李雁湖·奔鲸甫息波》宋朝·吴泳      奔鲸甫息波,猘子还吠雪。忧端压不住,耿耿及明发。师费辄千金,粮储亡三月。智哉陶士行,先贮头与屑。

32《华山题王母祠》唐朝-李商隐   莲华峰下锁雕梁,此去瑶池地共长。好为麻姑到东海,劝栽黄竹莫栽桑。

33华山畿!君既为侬死,独生为谁施?欢若见怜时,棺木为侬开!

34故人相别动相思,此地相逢岂素期。九子峰前闲未得, 五溪桥上坐多时。甘泉从幸余知忝,宣室征还子未迟。 且饮一杯消别恨,野花风起渐离披。

35《过华山怀陈希夷》宋朝·雷渊     五季乾坤半晦冥,先生有意事澄清。齁齁四十年来睡,开眼东方日已明。

36九华闲望簇清虚,气象群峰尽不如。 惆怅都南挂冠吏,无人解向此山居。

37奈何许!天下人何限,慊慊只为汝!

38《仙游道士余岫云为从珠溪余隐士求得华山下黄茅冈一曲规作丹室喜而赋之不觉五首·其三》元朝·虞集石人屹立古仙坛,双涧交流拱一盘。临水种松须匼匝,就中作室要宽安。洞经即日脩真诀,玉臼逢春浴旧丹。却恐山中添故事,题诗莫与世传看。

39寺前秋净万峰闲,正好寻山又别山。谷转溪回留不住,水声相送到人间。

40寻危兼采药,渡水又登山。独与高僧去,逍遥落日间。 渐看闾里远,自觉性情闲。回首知音在,因令怅望还。

41马上行人思九华,飘飘高兴满天涯。排空峭石生玄笋,落日奇峰挂赤霞。仙掌九秋倾露屑,天河半夜碍星槎。云中五老应招手,呼我来游太乙家。

42《金华山杂咏八首·其二·冰壶洞》明朝·胡应麟       一线悬崖鸟道通,石床钟乳斗玲珑。飞流万尺无人到,谁缩庐山此洞中。

43《东华山》宋朝·曾原       行尽青山路,楼居傍石安。环云疑世隔,弯沼倒涵山。瀑近晴如雨,岩深暑亦寒。道人弄刀镊,怪我鬓毛斑。

44《桃源忆故人-题华山图》宋朝-陆游     中原当日三川震。关辅回头煨烬。泪尽两河征镇。日望中兴运。秋风霜满青青鬓。老却新丰英俊。云外华山千仞。依旧无人问。

45《玉华山中同裕之分韵送钦叔得归字》宋朝·雷渊     洗耳颍川水,疗饥西山薇。山川得佳客,草木生光辉。末路风教薄,此道日巳微。相期千载事,非君谁与归。

46白云深似海,长日睡瞢腾。脱帽露双髻,支颐曲一肱。闻鹃时已定,化蝶梦无凭。惆怅华山顶,无人得解登。

关于华山的优美句子

1、坐在索道上,华山雄浑粗犷、险峻陡峭的画面尽收眼底。四周群山环抱,天空万里无云,笔直的山峰直插天际。

2、华山的山上没有尘土,也没有绿荫,仅在石缝处稀疏的点缀零零星星的小草,一座座直戳戳、光秃秃、白花花、赤裸裸的山峰伫立面前。山似刀劈,壁如剑削,巍然伫立,刚直不阿。

3、华山论剑处,仿佛看见当年武林人在此翻云覆雨,奋力搏杀;听着山底松涛怒吼,仿佛听见武林人气壮山河的呐喊声;攀爬悬崖峭壁,仿佛看见武林人飞檐走壁的敏捷身姿;遥望碧云蓝天,又仿佛感受到了武林人的壮志凌云与男儿情怀。

4、华山没有遮掩,就像武林人一样的坦荡与耿直;华山没有纷扰,就像武林人一样的执着与坚韧。华山有的,只有刚直不阿与坚韧不拔,只有默默无闻与雄浑博大。

5、华山素以奇秀着称好似黄河南岸,一朵盛开的莲花,像一匹奔腾的骏马,又像一位羞涩的少女,山中的龟石蛇石惟妙惟肖,奇花异草姿态万千。

6、华山那挺拔伟岸、壮美超群的笔直山峰,真是让我激动不已。它就像一把利剑直插云霄,牵着朦胧的烟雾在山颠弥漫。山颠上的小亭忽隐忽现,仿佛雾中仙阁!

7、华山的险峻,虽比不上泰山的挺拔、千佛山的俊美,但它却有自己独特的风韵朴实无华。

8、华山众山霸屡争不宁,便徙身移足、跋山涉水、徒步异至华山,骚岳书水、服气辟谷、瘾壑复道、人各随志;静心孑影、远无它虑,独云石松烟瀑而心旷神怡。

9、置身于华山之中,山的模样才依稀可辨:枯黄干涩而又严实的植物为大山披上了冬被,没有花香,没有鸟语,没有绿色,没有生机,这里是一个美丽而萧条的世界。

10、仰望西岳华山,顿生无限遐思,险峻峭拔、伟岸豪迈的华山根植于渭南大地、吮吸着渭河的乳汁,有丰厚的关中文化底蕴润泽。

11、华山风光,奇险见长。六月论道,剑拔弩张。登临绝顶,神怡心旷。

12、西安的华山真奇啊,像一朵盛开的莲花,像一匹奔腾的骏马,又像一位羞涩的少女,真是奇峰罗列,姿态万千。

13、越接近华山的山顶,山风越凛冽,觉得山上的风,是山韵味的一部分,也只有这样的风,才能配的上华山的豪放气魄。

14、华山烟雾飘渺,轻轻的包裹着原本铿锵的山峰,让他们多了几分少女的婀娜,仙女的柔美。天空湛蓝湛蓝,白色的云,随着山上的风演绎这各色的景,一秒及一景,各不相同,都不忍心眨眼睛。

15、华山那蓝色的天,白色的云,淡淡的雾,绿色的树,灰白色的山体,陡峭悬崖峭壁,直插云霄的连绵山峰,切组成美景的元素,被山风吹动着,一刻都不停息的分散再组合,一刻都不间断的上演着山云之恋。

16、华山的美,是千姿百态的,他既有彰显北方气魄的豪迈气势,又有谱写出中华之魂的大气凛然,但是又不乏婉约柔美的少女情怀,和水墨丹青般的清新淡雅17、在走向西峰的路上,华山仿佛换了衣服容颜,温文尔雅,宛如烟雨朦胧的江南,翠绿色的树木包裹着原本赤裸的华山肌肤,将他的阳刚之气,掩盖在一片柔美之中,路边会传来阵阵鸟鸣,远处会呈现薄薄的晨雾。

18、华山清晨的露水,点缀着树下的绿草,一席瑟瑟秋风,一阵蒙蒙雾雨,如果再配着一壶清酒和着一首古筝曲,一古色长亭或者乌蓬流水,乃人间之仙境。

19、华山万丈山涧,被座座拔地而起的山峰包围着,群山高低错落,连绵起伏,有直插入云霄的霸气,也有如诗如画的缠绵。

20、华山苍龙岭两旁皆为千仞绝壁,探头下望,无不触目惊心。我们上山时,鹅毛大雪,漫天遍野。远处,天地一色,雪雾朦朦;近处,山披白甲,树裹银枝。

描写华山的诗句

描写华山的诗句

1乃悲世上人,求醒终不醒。

2平台高数尺,台上结茅茨。 东西疏二牖,南北开两扉。 芦帘前后卷,竹簟当中施。 清冷白石枕 ,疏凉黄葛衣。 开衿向风坐,夏日如秋时。 啸傲颇有趣,窥临不知疲。 东窗对华山,三峰碧参差。 南檐当渭水,卧见云帆飞。 仰摘枝上果,俯折畦中葵。 足以充饥渴,何必慕甘肥。 况有好群从,旦夕相追随。

3万乘华山下,千岩云汉中。灵居虽窅密,睿览忽玄同。 日月临高掌,神仙仰大风。攒峰势岌岌,翊辇气雄雄。 揆物知幽赞,铭勋表圣衷。会应陪玉检,来此告成功。

4委绶来名山,观奇恣所停。山中若有闻,言此不死庭。 遂逢五老人,一谓西岳灵。或闻樵人语,飞去入昴星。 授我出云路,苍然凌石屏。视之有文字,乃古黄庭经。 左右长松列,动摇风露零。

5上蟠千年枝,阴虬负青冥。 下结九秋霰,流膏为茯苓。取之砂石间,异若龟鹤形。 况闻秦宫女,华发变已青。有如上帝心,与我千万龄。 始疑有仙骨,炼魂可永宁。何事逐豪游,饮啄以膻腥。

6神物亦自閟,风雷护此扃。欲传山中宝,回策忽已暝。

7渭水绿溶溶,华山青崇崇。 山水一何丽,君子在其中。 才与世会合,物随诚感通。 德星降人福,时雨助岁功。 化行人无讼,囹圄千日空。 政顺气亦和,黍稷三年丰。 客自帝城来,驱马出关东。 爱此一郡人,如见太古风。 方今天子心,忧人正忡忡。 安得天下守,尽得如袁公。

8秀色横千里,归云积几重。欲依毛女岫,初卷少姨峰。 盖影随征马,衣香拂卧龙。只应函谷上,真气日溶溶。

9遥知白石室,松柏隐朦胧。月落看心次,云生闭目中。 五更钟隔岳,万尺水悬空。苔藓嵌岩所,依稀有径通。

10幽深足暮蝉,惊觉石床眠。瀑布五千仞,草堂瀑布边。 坛松涓滴露,岳月泬寥天。鹤过君须看,上头应有仙。

11云起太华山,云山互明灭。东峰始含景,了了见松雪。

12洪垆作高山,元气鼓其橐。俄然神功就,峻拔在寥廓。 灵迹露指爪,杀气见棱角。凡木不敢生,神仙聿来托。 天资帝王宅,以我为关钥。能令下国人,一见换神骨。 高山固无限,如此方为岳。丈夫无特达,虽贵犹碌碌。

13华山黑影霄崔嵬,金天□□门未开。 雨淋鬼火灭不灭,风送神香来不来。 墙外素钱飘似雪,殿前阴柏吼如雷。 知君暗宰人间事,休把苍生梦里裁。

14荆山已去华山来,日出潼关四扇开。 刺史莫辞迎候远,相公亲破蔡州回。

15客路瞻太华,三峰高际天。夏云亘百里,合沓遥相连。 雷雨飞半腹,太阳在其巅。翠微关上近,瀑布林梢悬。 爱此众容秀,能令西望偏。徘徊忘暝色,泱漭成阴烟。 曾是朝百灵,亦闻会群仙。

16琼浆岂易挹,毛女非空传。 仿佛仍伫想,幽期如眼前。金天有青庙,松柏隐苍然。

17莲华峰下锁雕梁,此去瑶池地共长。 好为麻姑到东海,劝栽黄竹莫栽桑。

古代赞美华山的优美诗句文案通用(40条)

古代赞美华山的优美诗句文案篇一

1诗名华山年代:宋 作者:寇准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举头红日近,回首白云低。

2《陪郑先辈华山罗谷访张隐者》唐朝·李山甫       白云闲洞口,飞盖入岚光。好鸟共人语,异花迎客香。谷风闻鼓吹,苔石见文章。不是陪仙侣,无因访阮郎。

3《题龙华山寺》宋朝·何耕     杰阁山为佛,精庐地布金。水涵空阔净,路绕翠微深。鸟下窥斋钵,龙归识梵音。城中尘眯目,那得此幽寻。

4一莲峰簇万花红,百里春阴涤晓风。九十莲华一齐笑,天台人立宝光中。

5《过青阳县,望九华山,云中不真,来早大露,·山长百里玉孱颜》宋朝·杨万里    山长百里玉孱颜,百里何缘尽好山。只是县前青一簇,九芙蓉出五云间。

6《玉华山中同裕之分韵送钦叔得归字》宋朝·雷渊     洗耳颍川水,疗饥西山薇。山川得佳客,草木生光辉。末路风教薄,此道日巳微。相期千载事,非君谁与归。

7《王玉质秦中才子也居华山芙蓉峰下以此颜其读书之阁顷北来与予定交困索题》明朝·李以笃     王子西京秀,能谈《驷铁》风。读书居小阁,望远欲凌空。玉女烟鬟乱,金仙露掌浓。高歌下易水,不哭阮生穷。

8《仙游道士余岫云为从珠溪余隐士求得华山下黄茅冈一曲规作丹室喜而赋之不觉五首·其五》元朝·虞集       茅冈初割一溪云,玄契华阳旧隐文。谒简自题香案吏,封章先报大茅君。种成和露桃千树,借与摩霄鹤数群。便是宸清真洞府,不烦梦想托纷纭。

9妙有分二气,灵山开九华。--李白

10金天庙下西京道,巫女纷纷走似烟。手把纸钱迎过客,遣求恩福到神前。

11白也风流远,冥搜入九华。龙湫晴浴鹤,雪峤晚明霞。禅榻清分茗,山亭笑问花。登登吟屐瘦,向往藉蓬麻。

12《望华山》宋朝-刘攽     荆山连太华,青翠望难分。岭首明新旭,山腰暝白云。玉攒光自照,波荡势成文。应接宁知倦,清辉远送君。

13南山南面五千仞,瀑步飞来自山顶。真人言我昔曾登,争奈今生都不省。华山北面始披图,万壑千峰一一殊。长记真人言向我,曾登山顶看寰区。

14五华山顶炼丹台,方士虚传太皞开。未悟先天真水火,却依炉鼎拨残灰。

15《楼枢蜜过华山浩然有念古慕希夷之心谨用韵作·四皓已闲犹管事》宋朝·郑刚中    四皓已闲犹管事,留侯事了始求仙。仙人石上出一手,寓意后人非偶然。

16《华山庆云见》唐朝-李绅    圣主祠名岳,高峰发庆云。金柯初缭绕,玉叶渐氛氲。气色含珠日,晴夫吐翠雰。依稀来鹤态,仿佛列山群。万树流光影,千潭写锦文。苍生欣有望,祥瑞在吾君。

17《九华山下柯秀才家》明朝·王守仁     苍峰抱层嶂,翠瀑绕双溪。下有幽人宅,萝深客到迷。

18咏华山

19《太华山》宋朝·谭纶   楼阁凭天起,山门傍斗开。香烟凝碧落,瑞气压苍苔。古殿藏金屋,仙人卧玉隈。泉飞千涧雪,风送万峰雷。星辰光满袖,疑是法镫来。

20华山宫殿白云封,不见当年打睡翁。贪看终南山色好,不知红日下前峰。

古代赞美华山的优美诗句文案篇二

21少华山头雪未消,东风先已入花梢。今朝懒到溪边看,林下流莺似见嘲。

22《别周云厓远游十首·其九·西华山》明朝·王渐逵       日月岩边莲欲丛,芙蓉峰顶露初浓。数声鸣鹤秋空静,惊起希夷一梦中。

23《寄华山人》明朝·边贡    山人归薜萝,迢递两年过。道远情无那,秋来兴若何。隰霜收早稻,江日曝寒蓑。不见云中鹄,空传招隐歌。

24篙师只管信船流,不作前滩水石谋。却被惊湍漩三转,倒将船尾作船头。

25《陈士淳主簿举似与严庆曾主簿邓伯允仙尉同到·阳华山水自双清》宋朝·李长庚     阳华山水自双清,况弄朱弦金石鸣。我是行人那敢听,恐翻别调作离声。

26《偕陈渭仁吴子见朱引恬南滨游摄山㝛般若台院次日邀释卓群入宝华山·其二》清朝·姚鼐    万叶霜凋变锦丛,双岩金碧拥行宫。宫门右畔溪桥石,竟日凉飔响坠红。

27《题华山图》元朝·大圭         秋清仙掌净无尘,露洗莲花玉色新。函谷鸡鸣天下晓,云中犹有醉眠人。

28《赠华山陈希夷》唐朝·范赞时    曾逢毛女话何事,应见巨灵开此山。浓睡过春花满地,静林中夜月当关。纷纷诏下忽东去,空使蒲轮倦往还。

29《题刘世疏庵(《九华山志》卷八作双峰庵)》宋朝·释希坦

30《偕陈渭仁吴子见朱引恬南滨游摄山㝛般若台院次日邀释卓群入宝华山·其四》清朝·姚鼐     路掩青山旧孝陵,村零黄叶古江乘。骑驴共踏秋风里,新识南宗小院僧。

31华山畿,停犊车,生前奇遇卖酒家。棺开棺开慎勿乖,与郎去来事始谐。

32《杏林小隐为华山英先生赋》明朝·解缙     小隐当年远市廛,杏花深处转幽偏。一村矮屋疑勾漏,数亩青山似辋川。流水通桥舂药碓,闲云将雨润芝田。华陀今见孙枝好,雅度浑如董奉贤。

33《题九华山用太白联句韵》宋朝·喻良能       千古池阳郡,九峰应最华。明珠绚晨露,丽绮粲晴霞。岭头过子晋,岩腹憩洪崖。谪仙无复见,空想夏侯家。

34啼着曙,泪落枕将浮,身沉被流去。

35忆昔初平子,蚤龄弃人间。草木自为侣,烟霞驻容颜。珠宫上丹书,玄阁跻仙班。兄弟顾不违,灵踪杳难攀。至今山上石,犹似牧羊还。

36《梦游华山》明朝-孙一元     半空隔风雨,万壑闻长松。我往采三秀,骑龙莲花峰。

37幽深足暮蝉,惊觉石床眠。瀑布五千仞,草堂瀑布边。坛松涓滴露,岳月泬寥天。鹤过君须看,上头应有仙。

38《望见华山》清朝·王士祯      蒲坂南来问钓船,风陵堆上隔风烟。黄河一曲流千里,太华居然落眼前。

39《游黄华山和王庭筠韵·其一》明朝·李森先     寂寞寒峰一古堂,任人传说总荒唐。王君何事偏投老,为爱秋山叶叶黄。

40《过华山》宋朝·潘阆      高爱三峰插太虚,掉头吟望倒骑驴。旁人大笑从他笑,终拟移家向此居。

古人赞美华山的优美诗句锦集四十六句

古人赞美华山的优美诗句篇一

1华山畿,停犊车,生前奇遇卖酒家。棺开棺开慎勿乖,与郎去来事始谐。

2华山黑影霄崔嵬,金天门未开。雨淋鬼火灭不灭,风送神香来不来。墙外素钱飘似雪,殿前险柏吼如雷。知君暗宰人间事,休把苍生梦里裁。

3《王玉质秦中才子也居华山芙蓉峰下以此颜其读书之阁顷北来与予定交困索题》明朝·李以笃     王子西京秀,能谈《驷铁》风。读书居小阁,望远欲凌空。玉女烟鬟乱,金仙露掌浓。高歌下易水,不哭阮生穷。

4《马戴居华山因寄》唐朝·贾岛 玉女洗头盆,孤高不可言。瀑流莲岳顶,河注华山根。 绝雀林藏鹘,无人境有猿。秋蟾才过雨,石上古松门。

5诗名宿华山年代:唐 作者:许棠 体裁:五律异境良难测,非仙岂合游。星辰方满岳,风雨忽移舟。喷月泉垂壁,栖松鹤在楼。因知修养处,不必在嵩丘。

6《为御史衔命出关谳狱,道中看华山有诗》唐朝·韩常侍      野麋蒙象暂如犀,心不惊鸥角骇鸡。一路好山无伴看,断肠烟景寄猿啼。

7《题龙华山》唐朝·郭元振    昔年曾到此山来,百鸟声中酒一杯。最好寺边开眼处,段文昌有读书台。

8《别周云厓远游十首·其九·西华山》明朝·王渐逵       日月岩边莲欲丛,芙蓉峰顶露初浓。数声鸣鹤秋空静,惊起希夷一梦中。

9泰华三峰秀可知,官桥驻马已多时。削成平地五千仞,壮观西州第一奇。雪压天池龙卧稳,云深仙掌鹤归迟。先天旧学无从问,几度踌躇剧望思。

10一莲峰簇万花红,百里春阴涤晓风。九十莲华一齐笑,天台人立宝光中。

11诗名华山歌年代:唐 作者:刘禹锡 体裁:五古洪垆作高山,元气鼓其橐。俄然神功就,峻拔在寥廓。灵迹露指爪,杀气见棱角。凡木不敢生,神仙聿来托。天资帝王宅,以我为关钥。能令下国人,一见换神骨。高山固无限,如此方为岳。丈夫无特达,虽贵犹碌碌。

12《寄九华山费拾遗》唐朝·顾非熊

13层标遏迟日,半壁明朝霞。--高霁

14《华山孤松》唐朝·张蠙      石罅引根非土力,冒寒犹助岳莲光。 绿槐生在膏腴地,何得无心拒雪霜。

15《固园席上次韵答茅原华山》宋朝·赵钟麒      百尺云中五凤楼,樱花墨凤竞千秋。春来瀛海无双色,人占扶桑第一流。文字缘深风义合,林泉景丽醉吟收。与君诗酒开怀饮,胜作山阴十日游。

16《题法华山天衣寺》宋朝·曾会     十里湖光十里松,松阴路到十高峰。窗看渡口随湖月,楼听云门度岭钟。梁帝钵含山雨润,普贤台鏁藓花重。谁人的是忘机子,香稻寒蔬养瘦容。

17三峰云满紫芝田,十丈花开玉井莲。白帝真源深固地,金精灏气远浮天。一杯沧海波摇月,九点齐州树带烟。千首新诗百壶酒,醉来骑鹤访群仙。

18牧羊金华山,早通玉帝籍。至今风低草,戢戢见白石。金华风烟下,亦有君履迹。何为红尘里,颌须欲雪白。

19庵在半山处,山腰云数层。上方无觅路,古壁有悬灯。积霭沈崖栈,消冰见屋棱。往来舟上客,试问几人登。

20《和曹宪金华山韵上李雁湖·椅梧未成琴》宋朝·吴泳    椅梧未成琴,修干埋积雪。{左山下解}竹断成律,其窍春自发。所遇时使然,谁与指标月。仙翁急抽关,乞我云母屑。

21《望华山》宋朝-刘攽     荆山连太华,青翠望难分。岭首明新旭,山腰暝白云。玉攒光自照,波荡势成文。应接宁知倦,清辉远送君。

22白缘襕袗碧玉环,身于世事玛相关。风情抵老如潘朗,颠倒骑驴过华山。

23诗名华山寻隐者年代:唐 作者:李频 体裁:五律自入华山居,关东相见疏。瓢中谁寄酒,叶上我留书。巢鸟寒栖尽,潭泉暮冻余。长闻得药力,此说又何如。

古人赞美华山的优美诗句篇二

24登山临水为谁留,蓼白苹青起暮愁。万顷涛声行木末,千寻岳色倚池头。石鲸不见秋风动,金马来追夜月游。何限乾坤萧瑟意,依然缥缈一飞楼。

25华顶苕荛四望开,正逢萧瑟气悲哉。黄河忽堕三峰下,秋色遥从万里来。北极风尘还郡国,中原日月自楼台。君王傥问仙人掌,愿上芙蓉露一杯。

26《初霁望金华山雪》元朝·柳贯     冱阴岩谷变晶荧,冻裂仙家月石屏。云影浑沦涵太素,天光摇曳到空青。波心双捧金人剑,霞际横驱玉女軿。皓鹤不来诗梦破,鲜飙吹袂酒初醒。

27岩屏晚树噪寒鸦,岚翠楼台释子家。池面镜光功德水,金波影里石莲花。

28《赠兜率庵僧是僧曾随太平周都峰给舍步访关西杨斛山侍御遂游华山而归·其一》明朝·胡直    高迎泉洒落,深踏石嶕峣。崖辟支为户,松颓卧竹桥。女萝藏犬吠,仙吹和莺娇。静者心能惬,相看叹鹿蕉。

29《同东云雏王心古诸君登华山云台峰》清朝·宋琬       丹梯千仞倚嵯峨,万转盘纡出薜萝。少华西来朝白帝,太行东望走黄河。欲从玉女窥莲井,须向仙人借斧柯。襆被同君星汉外,方知天上白榆多。

30《九华山》清朝·施闰章     山到东岩好,横开翡翠屏。招提含宿雨,洞壁倚寒星。杖底千峰小,烟中九子青。昔人曾燕坐,天柱一荒亭。

31《和曹宪金华山韵上李雁湖·奔鲸甫息波》宋朝·吴泳      奔鲸甫息波,猘子还吠雪。忧端压不住,耿耿及明发。师费辄千金,粮储亡三月。智哉陶士行,先贮头与屑。

32《华山题王母祠》唐朝-李商隐   莲华峰下锁雕梁,此去瑶池地共长。好为麻姑到东海,劝栽黄竹莫栽桑。

33华山畿!君既为侬死,独生为谁施?欢若见怜时,棺木为侬开!

34故人相别动相思,此地相逢岂素期。九子峰前闲未得, 五溪桥上坐多时。甘泉从幸余知忝,宣室征还子未迟。 且饮一杯消别恨,野花风起渐离披。

35《过华山怀陈希夷》宋朝·雷渊     五季乾坤半晦冥,先生有意事澄清。齁齁四十年来睡,开眼东方日已明。

36九华闲望簇清虚,气象群峰尽不如。 惆怅都南挂冠吏,无人解向此山居。

37奈何许!天下人何限,慊慊只为汝!

38《仙游道士余岫云为从珠溪余隐士求得华山下黄茅冈一曲规作丹室喜而赋之不觉五首·其三》元朝·虞集石人屹立古仙坛,双涧交流拱一盘。临水种松须匼匝,就中作室要宽安。洞经即日脩真诀,玉臼逢春浴旧丹。却恐山中添故事,题诗莫与世传看。

39寺前秋净万峰闲,正好寻山又别山。谷转溪回留不住,水声相送到人间。

40寻危兼采药,渡水又登山。独与高僧去,逍遥落日间。 渐看闾里远,自觉性情闲。回首知音在,因令怅望还。

41马上行人思九华,飘飘高兴满天涯。排空峭石生玄笋,落日奇峰挂赤霞。仙掌九秋倾露屑,天河半夜碍星槎。云中五老应招手,呼我来游太乙家。

42《金华山杂咏八首·其二·冰壶洞》明朝·胡应麟       一线悬崖鸟道通,石床钟乳斗玲珑。飞流万尺无人到,谁缩庐山此洞中。

43《东华山》宋朝·曾原       行尽青山路,楼居傍石安。环云疑世隔,弯沼倒涵山。瀑近晴如雨,岩深暑亦寒。道人弄刀镊,怪我鬓毛斑。

44《桃源忆故人-题华山图》宋朝-陆游     中原当日三川震。关辅回头煨烬。泪尽两河征镇。日望中兴运。秋风霜满青青鬓。老却新丰英俊。云外华山千仞。依旧无人问。

45《玉华山中同裕之分韵送钦叔得归字》宋朝·雷渊     洗耳颍川水,疗饥西山薇。山川得佳客,草木生光辉。末路风教薄,此道日巳微。相期千载事,非君谁与归。

46白云深似海,长日睡瞢腾。脱帽露双髻,支颐曲一肱。闻鹃时已定,化蝶梦无凭。惆怅华山顶,无人得解登。

1 文言文 吴起杀妻求将

吴起杀妻求将

吴起者,卫人也,〔1〕好用兵。尝学于曾子,〔2〕事鲁君。〔3〕齐人攻鲁,鲁欲将吴起,吴起取齐女为妻,而鲁疑之。吴起于是欲就名,遂杀其妻,以明不与齐也。鲁卒以为将。将而攻齐,大破之。

注释〔1〕《韩非子·外储说右上》:“吴起,卫左氏中人也。”〔2〕“曾子”,据《经典释文叙录》,即曾申。曾申从子夏受《毛诗》,传李克;从左丘明受《左传》,传吴起。曾申是曾参之子,字子西。〔3〕吴起事鲁为将伐齐,年数无可考。

鲁人或恶吴起曰:“起之为人,猜忍人也。〔1〕其少时,家累千金,游仕不遂,〔2〕遂破其家。乡党笑之,〔3〕吴起杀其谤己者三十余人,而东出卫郭门。〔4〕与其母诀,〔5〕啮臂而盟曰:〔6〕‘起不为卿相,不复入卫。’遂事曾子。居顷之,其母死,起终不归。曾子薄之,而与起绝。起乃之鲁,学兵法以事鲁君。鲁君疑之,起杀妻以求将。夫鲁小国,而有战胜之名,则诸侯图鲁矣。且鲁卫兄弟之国也,〔7〕而君用起,则是弃卫。”鲁君疑之,谢吴起。〔8〕

注释〔1〕“猜忍”,猜忌残忍。〔2〕“游仕”,出外找官做。“不遂”,不遂愿。〔3〕“乡党”,《周礼》所记乡遂居民组织以五族即五百家为党,五州即一万二千五百家为乡,这里是泛指吴起的同乡。〔4〕“郭门”,外城的城门。鲁在卫之东,所以说东出卫郭门。〔5〕“诀”,诀别。〔6〕“啮”,音niè,咬。“盟”,发誓。〔7〕鲁的始封君周公旦和卫的始封君康叔封为同胞兄弟,所以称“兄弟之国”。〔8〕“谢”,辞退。

吴起(约公元前440—前381年)

战国初期著名的政治改革家,卓越的军事家、统帅、军事理论家、军事改革家。卫国左氏(今山东省定陶,一说曹县东北)人。后世把他和孙子连称“孙吴”,著有《吴子》,《吴子》与《孙子》又合称《孙吴兵法》,在中国古代军事典籍中占有重要地位。

吴起喜好用兵,一心想成就大名。曾经在孔子弟子曾参门下求学,在鲁国为臣。周威烈王十四年(前412年),齐国进攻鲁国,鲁国国君想用吴起为将,但因为吴起的妻子是齐国人,对他有所怀疑。吴起由于渴望当将领成就功名,就毅然杀了自己的妻子,表示不倾向齐国,史称杀妻求将。鲁君终于任命他为将军,率领军队与齐国作战。

2 翻译:昔吴起杀妻求将,鲁人谮之;乐羊伐中山,对使者食其子,文侯

勉力一试:

当年鲁国的吴起杀死自己的妻子来谋求大将之位(齐国将伐鲁,鲁国想用吴起为将,但吴曾娶齐女为妻,鲁人疑之,吴就杀死自己的妻子以取得鲁国的信任),吴起战胜齐国回来,鲁国有人诬陷他,说他残忍,德行低下;乐羊子讨伐中山君,对着中山国的使者吃了自己儿子的肉(乐羊作为魏国的将领攻打中山国。当时他的儿子就在中山国内,中山国国君把他的儿子煮成人肉羹送给他。乐羊就坐在军帐内端着肉羹喝了起来,一杯全喝完了。魏文侯对睹师赞说:“乐羊为了我的国家,竟吃了自己儿子的肉。”睹师赞却说:“连儿子的肉都吃了,还有谁的肉他不敢吃呢!”乐羊攻占中山国之后,魏文侯虽然奖赏了他的战功,却怀疑起他的心地来。),魏文侯虽然奖赏了他的战功,却怀疑起他的心地来。这都是因为能做出不近人情的事情的人,他们中直正达的心地是不可以预料的。天顺年中,都指挥使马良深受君王宠爱。马良的妻子死了,君王还常常对他表示慰问。正好马良几天都没有出门,君王问起他,身边的人回答说马良娶了新妻。君王非常生气说:“此小子连夫妻情份都如此凉薄,怎能忠心对我呢?”杖责并疏远了他。宣德年中,金吾卫指挥使傅广自已阉了自己,请求进宫廷效劳。皇上说:“这人已经是三品官,还想要做什么呢?自残身体来谋求重用,应该下法司问罪!”唉!这也是圣人的远见卓识啊!

3 《吴起守信》文言文解释

下面的译文仅供参考

一、

昔吴起出遇故人②,而止之食。故人曰:“诺。”起曰:“待公而食。”故人至暮不来,起不食待之。明日早,令人求故人,故人来,方与之食。起之不食以俟者,恐其自食其言也。其为信若此,宜其能服三军欤③?欲服三军,非信不可也。

(选自《龙门子凝道记》)

从前吴起外出遇到了老友,就留他吃饭。老友说:“好啊。”吴起说:“(我在家里)等待您一起进餐。”老友到了傍晚还没有来,吴起不吃饭而等候他。第二天早晨,(吴起)派人去找老友,老友来了,才同他一起进餐。吴起不吃饭而等候老友的原因是怕自己说了话不算数啊。他坚守信用到如此程度,这是能使军队信服的缘由吧!要使军队信服,(作为将领)不守信用是不行的。

子之(战国燕王哙的宰相)为燕相时,有一天坐在厅堂上假装说:“刚才走出门的是一匹白马吗?” 左右亲信都说没看见,只有一人追出门外,回来时禀报说:“确实有一匹白马。”子之借这事知道了左右对他的不诚实。 子之为燕相,应该用诚实信用来教化国人,为什么要使用诡计呢?以正道来教导(国人)尚且都有人不听从,何况用诡计呢! 这只能扰乱国人啊。凡是那些扰乱国人的,都那些喜欢耍巧弄诈玩弄智谋的人。

二、

从前吴起外出遇到了老友,就留他吃饭。老友说:“好啊。”吴起说:“(我在家里)等待您一起进餐。”老友到了傍晚还没有来,吴起不吃饭而等候他。第二天早晨,(吴起)派人去找老友,老友来了,才同他一起进餐。吴起不吃饭而等候老友的原因是怕自己说了话不算数啊。他坚守信用到如此程度,这是能使军队信服的缘由吧!要使军队信服,(作为将领)不守信用是不行的。

子之为燕相,应该用诚实信用(来教化国人),为什么要使用诡计呢?以正道来教导(国人)尚且可能不听从,何况用诡计呢。何以用这个来扰乱一个国家的。那些扰乱国家的,都是机巧狡诈的人。

4 翻译昔吴起杀妻求将翻译:昔吴起杀妻求将,鲁人谮之;乐羊伐中山,

昔日吴起为了谋求将军的职位而杀害妻子,鲁国的舆论一直的对他进行声讨,魏国将军乐羊在讨伐中山国的时候,当着中山国的使者吃自己儿子的肉,其伐中山国的功劳虽然得到魏文侯褒奖和赏赐,但却质疑他是否会对自己忠心。

所以,凡是能做出有悖常理、不进人情的事情的人,他的忠诚和其德行的端正,都是难以预料的。在天顺年间,都指挥使马良颇得皇帝宠信。

马良的妻子去世了,皇帝经常慰问他。马良好几天没有来朝见皇帝,当皇帝问到马良为什么没有来的时候,周围的大臣们回答道:“马良新娶了夫人。”

皇帝大怒道:“此人连夫妇之间的基本操守都如。此淡漠,如何能忠心为我办事?”于是将马良施以杖刑并不再重用。

宣德年间,金吾卫指挥使傅广自宫,请皇帝把他安排到宫廷里当差。皇帝说:“此人已经是三品官职在身,还要如何?他自残身体妄图博得高官要职,把他交付到法司去治罪!”哎!这就是圣人的远见啊。

5 文言文吴起杀妻的译文是什么

吴起,是卫国人,喜欢用兵。

曾向曾子求学并臣事鲁国国君。齐人攻打鲁国,鲁国想任吴起为将,但吴起娶了齐国女子为妻,而鲁国人怀疑他。

当时吴起为了成就功名,竟杀了自己的妻子,以表白自己与齐国没关系。鲁国终于任他为将,率兵攻打齐国,大破齐国。

鲁国有人说吴起的坏话:“吴起的为人,属于猜忌残忍之人。他年轻时,家有千金,出外求仕不顺利,弄得倾家荡产。

乡里人都笑话他,吴起竟杀死毁谤自己的三十多人,出卫的郭门东去。临行向他的母亲告别,咬着自己的胳臂发誓说:‘我吴起不做卿相,决不再回卫国。

’这样吴起求学于曾子。但过了不久,他的母亲去世,吴起却始终也没有回去。

曾子看不起他,而与吴起断绝关系。吴起只好去鲁国,学习兵法,求事于鲁国国君。

鲁国国君怀疑他(与齐国有关系),吴起又杀妻求将。像鲁国这样的小国而有打胜仗的名声,那么诸侯就要打鲁国的主意了。

而且鲁国和卫国是以兄弟相称,我们的国君若起用吴起,那么就等于抛弃卫国。”鲁国国君因而疑心,辞退吴起。

当时吴起听说魏文侯贤明,想去投靠他。魏文侯问李克说:“吴起是个什么样的人?”李克说:“吴起贪财好色,但用兵即使司马穰苴也超不过他。”

因此魏文侯任吴起为将,进攻秦国,拔取秦的五座城池。

6 这篇文言文的翻译

孙子吴起列传 史记卷六十五·孙子吴起列传第五 [编辑本段]翻译 孙子叫做武的,是齐国人。

他以所著兵法求见于吴王阖庐。阖庐说:“您的十三篇我已全部拜读,可以试着为 演一番吗?”孙子说“可以。”

阖庐问:“可用妇女来操演吗?”孙子说:“可以。”于是答应孙子,选出宫中美女,共计一百八十人。

孙子把她们分为两队,派王的宠姬二人担任两队的队长,让她们全部持戟。命令她们说:“你们知道你们的心口、左手、右手和背的方向吗?”妇女们说:“知道。”

孙子说:“前方是按心口所向,左方是按左手所向,右方是按右手所向,后方是按背所向。”妇女们说:“是。”

规定宣布清楚,便陈设斧钺,当场重复了多遍。然后用鼓声指挥她们向右,妇女们大笑。

孙子说:“规定不明,申说不够,这是将领的过错。”又重复了多遍,用鼓声指挥她们向左,妇女们又大笑。

孙子说:“规定不明,申说不够,是将领的过错;已经讲清而仍不按规定来动作,就是队长的过错了。”说着就要将左右两队的队长斩首。

吴王从台上观看,见爱姬将要被斩,大惊失色。急忙派使者下令说:“寡人已知道将军善于用兵了。

但寡人如若没有这两个爱姬,吃饭也不香甜,请不要斩首。”孙子说:“臣下既已受命为将,将在军中,国君的命令可以不必完全照办。”

于是将队长二人斩首示众。用地位在她们之下的人担任队长,再次用鼓声指挥她们操练。

妇女们向左向右向前向后,跪下起立,全都合乎要求,没有一个人敢出声。然后孙子派使者回报吴王说:“士兵已经阵容整齐,大王可下台观看,任凭大王想让她们干什么,哪怕是赴汤蹈火也可以。”

吴王说:“将军请回客舍休息,寡人不愿下台观看。”孙子说:“大王只不过喜欢我书上的话,并不能采用其内容。”

从此阖庐才知道孙子善于用兵,终于任他为将。吴国西面击破强楚,攻入郢,北威齐、晋,扬名于诸侯,孙子在其中出了不少力。

孙武死后,过了一百多年又有孙膑。孙膑出生在阿、鄄之间,也是孙武的后世子孙。

孙膑曾与庞涓一起学习兵法。庞涓为魏国做事因而当上魏惠王的将军,但自认才能不如孙膑,便暗地派人召见孙膑。

孙膑到了魏国,庞涓唯恐孙膑超过自己,嫉妒他,而以刑罚砍去他的双脚并施以墨刑,想使他埋没于世不为人知。 齐国的使臣来到大梁,孙膑以犯人的身份秘密地会见了齐使,进行游说。

齐国的使臣认为他是个难得的人才,就偷偷地用车把他载回齐国。齐国将军田忌不仅赏识他而且还象对待客人一样对待他。

田忌经常跟齐国贵族子弟赛马,下很大的赌注。孙膑发现他们的马脚力都差不多,可分为上、中、下三等。

于是孙膑对田忌说:“你尽管下大赌注,我能让你取胜。”田忌信以为然,与齐王和贵族子弟们比赛下了千金的赌注。

到临场比赛,孙膑对田忌说:“现在用您的下等马对付他们的上等马,拿您的上等马对付他们的中等马,让您的中等马对付他们的下等马。”三次比赛完了,田忌败了一次,胜了两次,终于赢得了齐王千金赌注。

于是田忌就把孙子推荐给齐威王。威王向他请教兵法后,就把他当做老师。

后来魏国攻打赵国,赵国形势危急,向齐国求救。齐威王打算任用孙膑为主将,孙膑辞谢说:“受过酷刑的人,不能任主将。”

于是就任命田忌做主将,孙膑做军师,坐在带蓬帐的车里,暗中谋划。田忌想要率领救兵直奔赵国,孙膑说:“想解开乱丝的人,不能紧握双拳生拉硬扯;解救斗殴的人,不能卷进去胡乱搏击。

要扼住争斗者的要害,争斗者因形势限制,就不得不自行解开。如今魏赵两国相互攻打,魏国的精锐部队必定在国外精疲力竭,老弱残兵在国内疲惫不堪。

你不如率领军队火速向大梁挺进,占据它的交通要道,冲击它正当空虚的地方,魏国肯定会放弃赵国而回兵自救。这样,我们一举解救了赵国之围,而又可坐收魏国自行挫败的效果。”

田忌听从了孙膑的意见。魏军果然离开邯郸回师,在桂陵地方交战,魏军被打得大败。

十三年后,魏国和赵国联合攻打韩国,韩国向齐国告急。齐王派田忌率领军队前去救援,径直进军大梁。

魏将庞涓听到这个消息,率师撤离韩国回魏,而齐军已经越过边界向西挺进了。孙膑对田忌说:“那魏军向来凶悍勇猛,看不起齐兵,齐兵被称作胆小怯懦,善于指挥作战的将领,就要顺应着这样的趋势而加以引导。

兵法上说:“用急行军走百里和敌人争利的,有可能折损上将军;用急行军走五十里和敌人争利的,可能有一半士兵掉队。命令军队进入魏境先砌十万人做饭的灶,第二天砌五万人做饭的灶,第三天砌三万人做饭的灶。”

庞涓行军三日,特别高兴地说:“我本来就知道齐军胆小怯懦,进入我国境才三天,开小差的就超过了半数啊!”于是放弃了他的步兵,只和他轻装精锐的部队,日夜兼程地追击齐军。孙膑估计他的行程,当晚可以赶到马陵。

马陵的道路狭窄,两旁又多是峻隘险阻,适合埋伏军队。孙膑就叫人砍去树皮,露出白木,写上:“庞涓死于此树之下。”

于是命令一万名善于射箭的齐兵,隐伏在马陵道两边,约定说:“晚上看见树下火光亮起,就万箭齐发。”庞涓当晚果然赶到砍去树皮的大树下,看见白木上写着字,就点火照树干。

7 文言文吴起杀妻的译文是什么

吴起,是卫国人,喜欢用兵。

曾向曾子求学并臣事鲁国国君。齐人攻打鲁国,鲁国想任吴起为将,但吴起娶了齐国女子为妻,而鲁国人怀疑他。

当时吴起为了成就功名,竟杀了自己的妻子,以表白自己与齐国没关系。鲁国终于任他为将,率兵攻打齐国,大破齐国。

鲁国有人说吴起的坏话:“吴起的为人,属于猜忌残忍之人。他年轻时,家有千金,出外求仕不顺利,弄得倾家荡产。

乡里人都笑话他,吴起竟杀死毁谤自己的三十多人,出卫的郭门东去。临行向他的母亲告别,咬着自己的胳臂发誓说:‘我吴起不做卿相,决不再回卫国。

’这样吴起求学于曾子。但过了不久,他的母亲去世,吴起却始终也没有回去。

曾子看不起他,而与吴起断绝关系。吴起只好去鲁国,学习兵法,求事于鲁国国君。

鲁国国君怀疑他(与齐国有关系),吴起又杀妻求将。像鲁国这样的小国而有打胜仗的名声,那么诸侯就要打鲁国的主意了。

而且鲁国和卫国是以兄弟相称,我们的国君若起用吴起,那么就等于抛弃卫国。”鲁国国君因而疑心,辞退吴起。

当时吴起听说魏文侯贤明,想去投靠他。魏文侯问李克说:“吴起是个什么样的人?”李克说:“吴起贪财好色,但用兵即使司马穰苴也超不过他。”

因此魏文侯任吴起为将,进攻秦国,拔取秦的五座城池。

1 文言文 吴起杀妻求将

吴起杀妻求将

吴起者,卫人也,〔1〕好用兵。尝学于曾子,〔2〕事鲁君。〔3〕齐人攻鲁,鲁欲将吴起,吴起取齐女为妻,而鲁疑之。吴起于是欲就名,遂杀其妻,以明不与齐也。鲁卒以为将。将而攻齐,大破之。

注释〔1〕《韩非子·外储说右上》:“吴起,卫左氏中人也。”〔2〕“曾子”,据《经典释文叙录》,即曾申。曾申从子夏受《毛诗》,传李克;从左丘明受《左传》,传吴起。曾申是曾参之子,字子西。〔3〕吴起事鲁为将伐齐,年数无可考。

鲁人或恶吴起曰:“起之为人,猜忍人也。〔1〕其少时,家累千金,游仕不遂,〔2〕遂破其家。乡党笑之,〔3〕吴起杀其谤己者三十余人,而东出卫郭门。〔4〕与其母诀,〔5〕啮臂而盟曰:〔6〕‘起不为卿相,不复入卫。’遂事曾子。居顷之,其母死,起终不归。曾子薄之,而与起绝。起乃之鲁,学兵法以事鲁君。鲁君疑之,起杀妻以求将。夫鲁小国,而有战胜之名,则诸侯图鲁矣。且鲁卫兄弟之国也,〔7〕而君用起,则是弃卫。”鲁君疑之,谢吴起。〔8〕

注释〔1〕“猜忍”,猜忌残忍。〔2〕“游仕”,出外找官做。“不遂”,不遂愿。〔3〕“乡党”,《周礼》所记乡遂居民组织以五族即五百家为党,五州即一万二千五百家为乡,这里是泛指吴起的同乡。〔4〕“郭门”,外城的城门。鲁在卫之东,所以说东出卫郭门。〔5〕“诀”,诀别。〔6〕“啮”,音niè,咬。“盟”,发誓。〔7〕鲁的始封君周公旦和卫的始封君康叔封为同胞兄弟,所以称“兄弟之国”。〔8〕“谢”,辞退。

吴起(约公元前440—前381年)

战国初期著名的政治改革家,卓越的军事家、统帅、军事理论家、军事改革家。卫国左氏(今山东省定陶,一说曹县东北)人。后世把他和孙子连称“孙吴”,著有《吴子》,《吴子》与《孙子》又合称《孙吴兵法》,在中国古代军事典籍中占有重要地位。

吴起喜好用兵,一心想成就大名。曾经在孔子弟子曾参门下求学,在鲁国为臣。周威烈王十四年(前412年),齐国进攻鲁国,鲁国国君想用吴起为将,但因为吴起的妻子是齐国人,对他有所怀疑。吴起由于渴望当将领成就功名,就毅然杀了自己的妻子,表示不倾向齐国,史称杀妻求将。鲁君终于任命他为将军,率领军队与齐国作战。

2 文言文吴起杀妻的译文是什么

吴起,是卫国人,喜欢用兵。

曾向曾子求学并臣事鲁国国君。齐人攻打鲁国,鲁国想任吴起为将,但吴起娶了齐国女子为妻,而鲁国人怀疑他。

当时吴起为了成就功名,竟杀了自己的妻子,以表白自己与齐国没关系。鲁国终于任他为将,率兵攻打齐国,大破齐国。

鲁国有人说吴起的坏话:“吴起的为人,属于猜忌残忍之人。他年轻时,家有千金,出外求仕不顺利,弄得倾家荡产。

乡里人都笑话他,吴起竟杀死毁谤自己的三十多人,出卫的郭门东去。临行向他的母亲告别,咬着自己的胳臂发誓说:‘我吴起不做卿相,决不再回卫国。

’这样吴起求学于曾子。但过了不久,他的母亲去世,吴起却始终也没有回去。

曾子看不起他,而与吴起断绝关系。吴起只好去鲁国,学习兵法,求事于鲁国国君。

鲁国国君怀疑他(与齐国有关系),吴起又杀妻求将。像鲁国这样的小国而有打胜仗的名声,那么诸侯就要打鲁国的主意了。

而且鲁国和卫国是以兄弟相称,我们的国君若起用吴起,那么就等于抛弃卫国。”鲁国国君因而疑心,辞退吴起。

当时吴起听说魏文侯贤明,想去投靠他。魏文侯问李克说:“吴起是个什么样的人?”李克说:“吴起贪财好色,但用兵即使司马穰苴也超不过他。”

因此魏文侯任吴起为将,进攻秦国,拔取秦的五座城池。

3 翻译:昔吴起杀妻求将,鲁人谮之;乐羊伐中山,对使者食其子,文侯

勉力一试:

当年鲁国的吴起杀死自己的妻子来谋求大将之位(齐国将伐鲁,鲁国想用吴起为将,但吴曾娶齐女为妻,鲁人疑之,吴就杀死自己的妻子以取得鲁国的信任),吴起战胜齐国回来,鲁国有人诬陷他,说他残忍,德行低下;乐羊子讨伐中山君,对着中山国的使者吃了自己儿子的肉(乐羊作为魏国的将领攻打中山国。当时他的儿子就在中山国内,中山国国君把他的儿子煮成人肉羹送给他。乐羊就坐在军帐内端着肉羹喝了起来,一杯全喝完了。魏文侯对睹师赞说:“乐羊为了我的国家,竟吃了自己儿子的肉。”睹师赞却说:“连儿子的肉都吃了,还有谁的肉他不敢吃呢!”乐羊攻占中山国之后,魏文侯虽然奖赏了他的战功,却怀疑起他的心地来。),魏文侯虽然奖赏了他的战功,却怀疑起他的心地来。这都是因为能做出不近人情的事情的人,他们中直正达的心地是不可以预料的。天顺年中,都指挥使马良深受君王宠爱。马良的妻子死了,君王还常常对他表示慰问。正好马良几天都没有出门,君王问起他,身边的人回答说马良娶了新妻。君王非常生气说:“此小子连夫妻情份都如此凉薄,怎能忠心对我呢?”杖责并疏远了他。宣德年中,金吾卫指挥使傅广自已阉了自己,请求进宫廷效劳。皇上说:“这人已经是三品官,还想要做什么呢?自残身体来谋求重用,应该下法司问罪!”唉!这也是圣人的远见卓识啊!

4 文言文吴起杀妻的译文是什么

吴起,是卫国人,喜欢用兵。

曾向曾子求学并臣事鲁国国君。齐人攻打鲁国,鲁国想任吴起为将,但吴起娶了齐国女子为妻,而鲁国人怀疑他。

当时吴起为了成就功名,竟杀了自己的妻子,以表白自己与齐国没关系。鲁国终于任他为将,率兵攻打齐国,大破齐国。

鲁国有人说吴起的坏话:“吴起的为人,属于猜忌残忍之人。他年轻时,家有千金,出外求仕不顺利,弄得倾家荡产。

乡里人都笑话他,吴起竟杀死毁谤自己的三十多人,出卫的郭门东去。临行向他的母亲告别,咬着自己的胳臂发誓说:‘我吴起不做卿相,决不再回卫国。

’这样吴起求学于曾子。但过了不久,他的母亲去世,吴起却始终也没有回去。

曾子看不起他,而与吴起断绝关系。吴起只好去鲁国,学习兵法,求事于鲁国国君。

鲁国国君怀疑他(与齐国有关系),吴起又杀妻求将。像鲁国这样的小国而有打胜仗的名声,那么诸侯就要打鲁国的主意了。

而且鲁国和卫国是以兄弟相称,我们的国君若起用吴起,那么就等于抛弃卫国。”鲁国国君因而疑心,辞退吴起。

当时吴起听说魏文侯贤明,想去投靠他。魏文侯问李克说:“吴起是个什么样的人?”李克说:“吴起贪财好色,但用兵即使司马穰苴也超不过他。”

因此魏文侯任吴起为将,进攻秦国,拔取秦的五座城池。

5 《吴起守信》文言文解释

下面的译文仅供参考

一、

昔吴起出遇故人②,而止之食。故人曰:“诺。”起曰:“待公而食。”故人至暮不来,起不食待之。明日早,令人求故人,故人来,方与之食。起之不食以俟者,恐其自食其言也。其为信若此,宜其能服三军欤③?欲服三军,非信不可也。

(选自《龙门子凝道记》)

从前吴起外出遇到了老友,就留他吃饭。老友说:“好啊。”吴起说:“(我在家里)等待您一起进餐。”老友到了傍晚还没有来,吴起不吃饭而等候他。第二天早晨,(吴起)派人去找老友,老友来了,才同他一起进餐。吴起不吃饭而等候老友的原因是怕自己说了话不算数啊。他坚守信用到如此程度,这是能使军队信服的缘由吧!要使军队信服,(作为将领)不守信用是不行的。

子之(战国燕王哙的宰相)为燕相时,有一天坐在厅堂上假装说:“刚才走出门的是一匹白马吗?” 左右亲信都说没看见,只有一人追出门外,回来时禀报说:“确实有一匹白马。”子之借这事知道了左右对他的不诚实。 子之为燕相,应该用诚实信用来教化国人,为什么要使用诡计呢?以正道来教导(国人)尚且都有人不听从,何况用诡计呢! 这只能扰乱国人啊。凡是那些扰乱国人的,都那些喜欢耍巧弄诈玩弄智谋的人。

二、

从前吴起外出遇到了老友,就留他吃饭。老友说:“好啊。”吴起说:“(我在家里)等待您一起进餐。”老友到了傍晚还没有来,吴起不吃饭而等候他。第二天早晨,(吴起)派人去找老友,老友来了,才同他一起进餐。吴起不吃饭而等候老友的原因是怕自己说了话不算数啊。他坚守信用到如此程度,这是能使军队信服的缘由吧!要使军队信服,(作为将领)不守信用是不行的。

子之为燕相,应该用诚实信用(来教化国人),为什么要使用诡计呢?以正道来教导(国人)尚且可能不听从,何况用诡计呢。何以用这个来扰乱一个国家的。那些扰乱国家的,都是机巧狡诈的人。

6 吴起杀妻的译文

吴起,是卫国人,善于用兵。

曾向曾子求学并臣事鲁国国君。齐人攻打鲁国,鲁国想任吴起为将,但吴起娶了齐国女子为妻,而鲁国人怀疑他。

当时吴起为了成就功名,竟杀了自己的妻子,以表视自己与齐国没关系。鲁国终于任他为将,率兵攻打齐国,大破齐国。

鲁国有人说吴起的坏话:“吴起的为人,属于猜忌残忍之人。他年轻时,家有千金,出外求仕不顺利,弄得倾家荡产。

乡里人都笑话他,吴起竟杀死毁谤自己的三十多人,出卫的郭门东去。临行向他的母亲告别,咬着自己的胳臂发誓说:‘我吴起不做卿相,决不再回卫国。

’这样吴起求学于曾子。但过了不久,他的母亲去世,吴起却始终也没有回去。

曾子看不起他,而与吴起断绝关系。吴起只好去鲁国,学习兵法,求事于鲁国国君。

鲁国国君怀疑他(与齐国有关系),吴起又杀妻求将。像鲁国这样的小国而有打胜仗的名声,那么诸侯就要打鲁国的主意了。

而且鲁国和卫国是以兄弟相称,我们的国君若起用吴起,那么就等于抛弃卫国。”鲁国国君因而疑心,辞退吴起。

当时吴起听说魏文侯贤明,想去投靠他。魏文侯问李克说:“吴起是个什么样的人?”李克说:“吴起贪财好色,但用兵即使司马穰苴也超不过他。”

因此魏文侯任吴起为将,进攻秦国,拔取秦的五座城池。 。

7 吴起杀妻求将,当时没有法律制裁他的吗

杀妻求将,为了谋得将军的职位,不惜杀害自己的妻子。

比喻为了追求功名而不惜伤天害理,为了成功不择手段。含贬义。

出自《史记·孙子吴起列传》。吴起为了取得鲁国信任,不惜杀死来自敌国(齐国)的妻子以获得将军位。

后比喻为了成功不择手段。“吴起贪官,母死不归,不孝之甚。

”《晋书·段灼传》客观的说吴起是位名将,但同时也是个官迷,试想古人以孝为先,他居然为了求官,连丧母都不肯回家奔丧,可见其人品,所以他杀妻求将的行为,也不过是这种人品的延续罢了。他杀死的妻子是鲁国敌国齐国人,自然就没有人追究他的法律责任了。

鲁国当时求贤若渴,对于他的投奔当然是非常欢迎了。

1 文言文 吴起杀妻求将

吴起杀妻求将

吴起者,卫人也,〔1〕好用兵。尝学于曾子,〔2〕事鲁君。〔3〕齐人攻鲁,鲁欲将吴起,吴起取齐女为妻,而鲁疑之。吴起于是欲就名,遂杀其妻,以明不与齐也。鲁卒以为将。将而攻齐,大破之。

注释〔1〕《韩非子·外储说右上》:“吴起,卫左氏中人也。”〔2〕“曾子”,据《经典释文叙录》,即曾申。曾申从子夏受《毛诗》,传李克;从左丘明受《左传》,传吴起。曾申是曾参之子,字子西。〔3〕吴起事鲁为将伐齐,年数无可考。

鲁人或恶吴起曰:“起之为人,猜忍人也。〔1〕其少时,家累千金,游仕不遂,〔2〕遂破其家。乡党笑之,〔3〕吴起杀其谤己者三十余人,而东出卫郭门。〔4〕与其母诀,〔5〕啮臂而盟曰:〔6〕‘起不为卿相,不复入卫。’遂事曾子。居顷之,其母死,起终不归。曾子薄之,而与起绝。起乃之鲁,学兵法以事鲁君。鲁君疑之,起杀妻以求将。夫鲁小国,而有战胜之名,则诸侯图鲁矣。且鲁卫兄弟之国也,〔7〕而君用起,则是弃卫。”鲁君疑之,谢吴起。〔8〕

注释〔1〕“猜忍”,猜忌残忍。〔2〕“游仕”,出外找官做。“不遂”,不遂愿。〔3〕“乡党”,《周礼》所记乡遂居民组织以五族即五百家为党,五州即一万二千五百家为乡,这里是泛指吴起的同乡。〔4〕“郭门”,外城的城门。鲁在卫之东,所以说东出卫郭门。〔5〕“诀”,诀别。〔6〕“啮”,音niè,咬。“盟”,发誓。〔7〕鲁的始封君周公旦和卫的始封君康叔封为同胞兄弟,所以称“兄弟之国”。〔8〕“谢”,辞退。

吴起(约公元前440—前381年)

战国初期著名的政治改革家,卓越的军事家、统帅、军事理论家、军事改革家。卫国左氏(今山东省定陶,一说曹县东北)人。后世把他和孙子连称“孙吴”,著有《吴子》,《吴子》与《孙子》又合称《孙吴兵法》,在中国古代军事典籍中占有重要地位。

吴起喜好用兵,一心想成就大名。曾经在孔子弟子曾参门下求学,在鲁国为臣。周威烈王十四年(前412年),齐国进攻鲁国,鲁国国君想用吴起为将,但因为吴起的妻子是齐国人,对他有所怀疑。吴起由于渴望当将领成就功名,就毅然杀了自己的妻子,表示不倾向齐国,史称杀妻求将。鲁君终于任命他为将军,率领军队与齐国作战。

2 写出与下面词语故事有关的主角,将其填在括号内

描写历史人物的成语》背水一战(韩信)完壁归赵(蔺相如)负荆请罪(廉颇)望梅止渴(曹操)四面楚歌(项羽)破釜沉舟(项羽)卧薪尝胆(勾践)纸上谈兵(赵括)指鹿为马(赵高)三顾茅庐(刘备)东窗事发(秦桧)如鱼得水(刘备)退避三舍(重耳)初出茅庐(诸葛亮)图穷匕见(荆柯)草木皆兵(苻坚)围魏救赵(孙膑)退避三舍(重耳)毛遂自荐(毛遂)一鼓作气(曹刿)千金买骨(郭隗)讳疾忌医(蔡桓公)杀妻求将(吴起)惊弓之鸟(更羸)高山流水(俞伯牙、钟子期)一字千金(吕不韦)指鹿为马(赵高)焚书坑儒(秦始皇)悬梁刺股(苏秦、孙敬)一饭千金(韩信)约法三章(刘邦)孺子可教(张良)手不释卷(刘秀)金屋藏娇(刘彻)暗渡陈仓(韩信)十面埋伏(项羽)投笔从戎(班超)。

3 翻译:昔吴起杀妻求将,鲁人谮之;乐羊伐中山,对使者食其子,文侯

勉力一试:

当年鲁国的吴起杀死自己的妻子来谋求大将之位(齐国将伐鲁,鲁国想用吴起为将,但吴曾娶齐女为妻,鲁人疑之,吴就杀死自己的妻子以取得鲁国的信任),吴起战胜齐国回来,鲁国有人诬陷他,说他残忍,德行低下;乐羊子讨伐中山君,对着中山国的使者吃了自己儿子的肉(乐羊作为魏国的将领攻打中山国。当时他的儿子就在中山国内,中山国国君把他的儿子煮成人肉羹送给他。乐羊就坐在军帐内端着肉羹喝了起来,一杯全喝完了。魏文侯对睹师赞说:“乐羊为了我的国家,竟吃了自己儿子的肉。”睹师赞却说:“连儿子的肉都吃了,还有谁的肉他不敢吃呢!”乐羊攻占中山国之后,魏文侯虽然奖赏了他的战功,却怀疑起他的心地来。),魏文侯虽然奖赏了他的战功,却怀疑起他的心地来。这都是因为能做出不近人情的事情的人,他们中直正达的心地是不可以预料的。天顺年中,都指挥使马良深受君王宠爱。马良的妻子死了,君王还常常对他表示慰问。正好马良几天都没有出门,君王问起他,身边的人回答说马良娶了新妻。君王非常生气说:“此小子连夫妻情份都如此凉薄,怎能忠心对我呢?”杖责并疏远了他。宣德年中,金吾卫指挥使傅广自已阉了自己,请求进宫廷效劳。皇上说:“这人已经是三品官,还想要做什么呢?自残身体来谋求重用,应该下法司问罪!”唉!这也是圣人的远见卓识啊!

4 文言文吴起杀妻的译文是什么

吴起,是卫国人,喜欢用兵。

曾向曾子求学并臣事鲁国国君。齐人攻打鲁国,鲁国想任吴起为将,但吴起娶了齐国女子为妻,而鲁国人怀疑他。

当时吴起为了成就功名,竟杀了自己的妻子,以表白自己与齐国没关系。鲁国终于任他为将,率兵攻打齐国,大破齐国。

鲁国有人说吴起的坏话:“吴起的为人,属于猜忌残忍之人。他年轻时,家有千金,出外求仕不顺利,弄得倾家荡产。

乡里人都笑话他,吴起竟杀死毁谤自己的三十多人,出卫的郭门东去。临行向他的母亲告别,咬着自己的胳臂发誓说:‘我吴起不做卿相,决不再回卫国。

’这样吴起求学于曾子。但过了不久,他的母亲去世,吴起却始终也没有回去。

曾子看不起他,而与吴起断绝关系。吴起只好去鲁国,学习兵法,求事于鲁国国君。

鲁国国君怀疑他(与齐国有关系),吴起又杀妻求将。像鲁国这样的小国而有打胜仗的名声,那么诸侯就要打鲁国的主意了。

而且鲁国和卫国是以兄弟相称,我们的国君若起用吴起,那么就等于抛弃卫国。”鲁国国君因而疑心,辞退吴起。

当时吴起听说魏文侯贤明,想去投靠他。魏文侯问李克说:“吴起是个什么样的人?”李克说:“吴起贪财好色,但用兵即使司马穰苴也超不过他。”

因此魏文侯任吴起为将,进攻秦国,拔取秦的五座城池。

5 《吴起守信》文言文解释

下面的译文仅供参考

一、

昔吴起出遇故人②,而止之食。故人曰:“诺。”起曰:“待公而食。”故人至暮不来,起不食待之。明日早,令人求故人,故人来,方与之食。起之不食以俟者,恐其自食其言也。其为信若此,宜其能服三军欤③?欲服三军,非信不可也。

(选自《龙门子凝道记》)

从前吴起外出遇到了老友,就留他吃饭。老友说:“好啊。”吴起说:“(我在家里)等待您一起进餐。”老友到了傍晚还没有来,吴起不吃饭而等候他。第二天早晨,(吴起)派人去找老友,老友来了,才同他一起进餐。吴起不吃饭而等候老友的原因是怕自己说了话不算数啊。他坚守信用到如此程度,这是能使军队信服的缘由吧!要使军队信服,(作为将领)不守信用是不行的。

子之(战国燕王哙的宰相)为燕相时,有一天坐在厅堂上假装说:“刚才走出门的是一匹白马吗?” 左右亲信都说没看见,只有一人追出门外,回来时禀报说:“确实有一匹白马。”子之借这事知道了左右对他的不诚实。 子之为燕相,应该用诚实信用来教化国人,为什么要使用诡计呢?以正道来教导(国人)尚且都有人不听从,何况用诡计呢! 这只能扰乱国人啊。凡是那些扰乱国人的,都那些喜欢耍巧弄诈玩弄智谋的人。

二、

从前吴起外出遇到了老友,就留他吃饭。老友说:“好啊。”吴起说:“(我在家里)等待您一起进餐。”老友到了傍晚还没有来,吴起不吃饭而等候他。第二天早晨,(吴起)派人去找老友,老友来了,才同他一起进餐。吴起不吃饭而等候老友的原因是怕自己说了话不算数啊。他坚守信用到如此程度,这是能使军队信服的缘由吧!要使军队信服,(作为将领)不守信用是不行的。

子之为燕相,应该用诚实信用(来教化国人),为什么要使用诡计呢?以正道来教导(国人)尚且可能不听从,何况用诡计呢。何以用这个来扰乱一个国家的。那些扰乱国家的,都是机巧狡诈的人。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anai/35421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6-24
下一篇2023-06-2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