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对于其他两国,为什么蜀汉的将领更容易得到人们的好感?

相对于其他两国,为什么蜀汉的将领更容易得到人们的好感?,第1张

三国时期,吴国的政治制度,相当于是一个经济团体,有点类似于什么商业联盟之类的,所以他们的盟主也是一个只会精打细算没有深谋远虑的主,而蜀国更像一个宗教团体,类似于古罗马时代的教团,所以二爷死的时候无论如何刘备也会南征的,所以诸葛亮明知道没有胜率也没有直接劝阻,他非常清楚自己的势力的性质,所以这样的团体是有信仰的,刘备和诸葛亮这两个先后的一把手也是必须要拥有十足的人格魅力来凝聚这股势力。 

其中,蜀汉末年这批战死二代们,很多并无战斗能力,即便诸葛瞻、张遵这样的将领,也是最后无奈时候赶鸭子上架。他们最后的死与其说是战死,不如说也是自杀型战斗。他们都知道自己的结果,知道必败必死,却还是义无反顾。我觉得刘谌和他们没有本质不同,都是面临死局时候做出的坚定选择。 

但东汉一亡,三国里蜀汉就是最接近正统的政权,蜀地也就成了想要兴复汉室的人们最后希望了,再加上蜀汉国力比较弱,诸葛亮治理之下的政府也比较廉洁,投机钻营之人在蜀地也就没什么油水可捞。只说先帝仁德,诸葛公断,更因为蜀汉才是正统啊。吴魏怎么说都立国不正,君臣不能一心原因在此。在那个时代,还没有后世各种逐鹿的情况,几次改朝换代至少明面上都有大义的理由,大家心里还没有适应后世的史观。 

而魏晋吴都属于得国不正,其实大臣自己心里也知道,所以也很难有那种死节的想法,毕竟已经背叛了一次,换个主也没啥。但蜀汉不一样,一直还是举着大义的旗帜。刘备军团,起于患难之间,群体多为草根抑或不得志的人,多为义而聚之,魏、吴是群豪利息交集而成的集团,吴的成分是江南望族推举孙氏这个外来豪强的集团,魏则是在汉帝国基础上不断进行中央集权的集团,尤其是魏建国后推出的一系列政策,完全是为了平衡豪族利益而设计的政策,几个集团形成的过程和原因不一样,结果自然也不一样。

事实上,蜀汉立国的时候,时代已经经历过了桓灵昏聩时代,黄巾乱世等等天灾人祸,人心早就已经开始厌恶汉朝了,只有读过书的少部分氏族还在遵守着礼教道义想着复兴汉室。在百姓的心里,皇帝姓什么无所谓,只要过好日子就行了,而汉朝早已经经历了几十年的动荡失了民心。再说割据川地的蜀汉,坐拥川地的老氏族们其实是厌恶以刘备为代表的“外来户”的,只不过经历了武侯治理下的蜀国百姓日子有些好转而暂时忘却,可当大敌来临(邓艾大兵压境),以谯周为首的益州派立刻就选择了投降,丝毫不与刘氏江山有什么留恋……这就是当时的时代。 

总而言之,像姜维,以及其他的一些为蜀国战至最后一丝力气的将领们,自然应该值得我们铭记,在大背景下,投降就是主流的思想(因为诸葛、蒋、费相继去世后益州派就是主要力量),当姜维自刎之后,所有的魏军恨而剖其腹后,又以大将军之礼厚葬了姜维,足以看出这是来自于所有人发自内心的钦佩,为国死战直至到最后一口气!而这些将领有如此的气节,用最后的鲜血去捍卫自己国家的尊严,理应值得人们去铭记。

唐之死激发了蔡锷“流血救国”的思想。蔡锷,原名艮寅,1882年12月出生于湖南宝卿一个普通农民家庭。他在当地被称为“神童”,13岁就成了秀才。1988年,16岁的蔡锷考上了湖南时事学校。当时,谭嗣同任校长,梁启超任首席语文教师,维新派唐也曾在此任教。蔡锷和梁启超结下了终生的师生友谊。戊戌变法失败后,他和11名同学受梁启超邀请前往日本。1900年秋,领导唐自卫军武装起义。没想到,一个秘密被提前泄露,唐被杀。蔡锷得知起义失败的消息,泪流满面,义愤填膺之下,将本名“艮隐”改为“华”,意为“磨刀霍霍,重新做人”。他回到日本后,进入陆军成成学校,然后是陆军士官学校,从此参军,立志“流血救国”。1904年,蔡锷毕业回国,进入军队。辛亥革命时期,蔡锷响应武昌起义,发动新军,举行“昆明九九起义”,任起义军临时总司令。起义胜利后,他被选为云南军政府总司令。袁世凯想当皇帝的野心彻底粉碎了蔡锷和梁启超的幻想。袁世凯夺权后,他想当皇帝的野心暂时没有暴露,蔡锷对他抱有很大幻想。当时连梁启超都被袁世凯蒙蔽了,当上了首席大法官。由于云南地处边陲,蔡锷觉得难以施展抱负,于是写信给梁启超,希望能转移云南。袁世凯对军事实力强大的蔡锷始终保持警惕。看到蔡锷有这个想法,就想调到北京。到了蔡锷之后,袁世凯只给蔡锷任命了一大堆空头衔,在暗中对他严加看管。与此同时,袁世凯的称帝阴谋如火如荼,彻底粉碎了蔡锷和梁启超的幻想。蔡锷多次悄悄坐火车到天津,与梁启超等人秘密聚会,商议抵制袁世凯称帝。他们的计划是:一旦袁世凯公开称帝,云南立即宣布独立,然后依靠滇黔桂的力量攻占四川、广东,争取三四个月后在湖北会师“平定中原”。蔡锷把自己伪装成浪子,制造家庭不和的舆论。此后,蔡锷积极准备,同时做出各种假象迷惑袁世凯。他把自己打扮成一个浪荡子,打麻将,吃华三,逛妓院,和云集班的妓女小凤仙混在一起。蔡锷住在花棉胡同,妻子和母亲都在身边,这对他出逃非常不利。他故意利用与小凤仙的关系制造家庭不和的舆论,甚至让袁世凯的亲信给自己找房子,声称要“金屋藏娇”。与此同时,他还经常和妻子公开吵架,妻子趁机带着母亲回了湖南。袁世凯得知情况后,觉得蔡锷堕落无能,实在不足为虑。他称他为“浪漫将军”。蔡锷成功出逃的诸多传说蔡锷见时机基本成熟,于是开始出逃北京。1915年11月11日,蔡锷突然从监视他的特务眼中消失了!蔡锷的成功逃脱神秘而刺激,产生了许多传说。其中一个传说是蔡锷在日本留学的同学曾坤华策划了蔡锷潜逃的计划。11月11日,蔡锷和小凤仙去中央公园金雨轩喝茶,他们跟踪的间谍假扮成游客,坐在不远处的茶几上。过了一会儿,蔡娥假装上厕所。当间谍看到他所有的衣服都还在原处时,他就不会走远了。我是蔡锷直奔街曾坤华家,女扮男装,被曾家的厨师马夫用轿子抬到崇文门火车站,专车送往天津。第二个传说是巴

本来蔡娥是用小凤仙做幌子的,但和她相处后,信任她,吐露真情。在这么多人乱糟糟的时候,小凤仙趁机负责班级的生日。首先,他故意掀起窗帘,让外面的人可以看到房间里的情况。蔡锷假装上厕所,没拿衣服和怀表,让看守的人以为他不会走远。这时,小凤仙已经把百叶窗拉了下来,无法判断蔡娥是否还在屋里。蔡锷从容逃脱。我骗了一辈子,结果被蔡松坡骗了。不管过程如何,可以肯定的是,蔡锷于1915年11月11日逃出北京。到达天津后不久,蔡锷乘煤船前往日本,途经上海、香港和越南河内,沿途躲过数次暗杀,历尽艰辛。12月19日,他回到云南老家。袁世凯得知这个消息,不禁感叹:我骗了一辈子,却被蔡松坡骗了!蔡锷抵达云南当天,袁世凯就下令成立登基大典筹备处;25日,云南成立军政府,正式宣布独立。1916年1月1日,袁世凯登基;蔡锷率一方面军主力转战四川,战绩辉煌。在梁启超的积极努力下,各省纷纷立旗,推翻袁。3月22日,袁世凯被迫宣布废除帝制;6月6日暴死。中国政局暂时尘埃落定,蔡锷却因积劳成疾,于1916年9月从上海乘船赴日。11月8日在日本福冈医院去世,享年34岁。

问题一:吴起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 吴起是一代名将,是一流的谋略家,更是最典型的名利狂。为了求名,他不择手段。终于名扬四海,然而每次名成利就,却又遭小人暗算,跌下神坛。如是者,三起三落。他起伏跌宕的一生,淋漓尽至地证明了名利的两面性。因此他特别值得一书。男儿当自强!吴起年少有大志。闻鸡起舞,又博览群书。到十八岁时,已成为文武双全,胸藏百万甲兵的将才。治世出贤臣,末世出小人,乱世出英雄”什么样的世道出什么样的人物。战国初期诸侯混战,正好给吴起这样的将才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表演舞台。他决定离开家乡去求一番大功名。临行前,他对母亲说:“我此去若不能名扬天下,食邑万户,誓不敢回!”说罢,狠狠地从自己手臂上咬下一大块肉,以明其志。(这种决心,可不是现在某些人剃个光头意思意思就能比拟的)他遍走各国,为求得帝王们的赏识,把所有的钱都用来做“敲门砖”去贿赂那些近侍,宠臣。但一点结果也没有。不久,他盘缠用尽,连一日三餐都成了问题。“落难英雄总遇富家千金”历史总在不停地制造英雄美人的浪漫诗篇。怪不得有人说,整部历史就是由无数英雄美人所演绎而成的故事。一个富有的齐女爱上吴起,并摆脱家族的阻挠,带着大量金银珠宝和吴起私奔而去。吴起时来运转,不但美人在抱,而且通过这些钱,很快在鲁国当上了一个小官。因此,他很感激妻子。不过说老实话,吴起是不会满足这样一个小官的。他始终在等待机会。这样过了四年,齐鲁两国大战。齐国很强,把鲁国打得落花流水。危难时刻,方现英雄本色!吴起一见扬名立万的机会来了,马上面见鲁王,要求统帅大军抗击齐国。鲁王被他的才能谋略所打动,便要把大将军的金印给他。这时,边上有人奏道:“大王,吴起的妻子是齐人,恐怕他不能一心一意为鲁国效命!”鲁王顿时犹豫了,任凭吴起怎样解释,他只说了句:“容朕再考虑考虑。”到家后,妻子见他神色忧愤,不由担心的询问。吴起看着妻子。这时揣,在他那双被名利所迷惑的眼里,一点也看不到妻子的美丽贤淑,温柔善良。他更忘了在他落魄无助的时候,谁一往情深,不顾一切的以身相许;忘了在那段策马私奔,浪迹天涯的岁月里,两人共骑时,妻子回眸一笑所展露出来的那一朵苍白孱弱,却又满溢着幸福的俏靥;也忘了风雪寒夜里的小旅店中,两人相守一支红烛到天明的旖旎温馨。当然,或许他什么也没有忘,他只是努力的不去想。现在,此刻,此时,他想的是,妻子就是一块阻挡他名扬天下的拌脚石!吴起绝对酷!可不是那种染着黄毛,带着墨镜的小混混装酷。而是从骨子里散发出来一种狠酷无情。为了求名,他不但能够一口咬下自己的肉,也能杀死任何阻挡他的人。他面寒如冰,说出的话就像石头缝里蹦出来的冰渣子:“你既然是我妻子,就应该为我献出生命!”还没等他妻子反应过来,吴起便一剑砍去!(小议:这一剑,大概算得上”无毒不丈夫“的最佳行动证明吧。)第二天,吴起便提着妻子的头上殿参见鲁王。鲁王和群臣一看,哇,真正无话可说了!当场和吴起拍板成交。一手递去妻子的头,一手接来将军的印,吴起终于打开名利之门!当然,吴起的军事才能是无可挑剔的。没几个回合就把齐军打回老家去了。一战成名,如日中天。回到鲁国后,吴起被授为鲁国上将军之衔。(杀恩妻求名,吴起当真雷霆手段)吴起成名后,暗箭果然来了。看到他人气迅速飚升,那些大臣们妒忌得要死。他们联合起来向鲁王道:“大王,吴起为求名利可以杀死有恩于他的发妻,实乃虎狼之人。这样的人只要为了更大的利益是什么事都敢做,什么人也敢杀的!”又有人道:“吴起在卫国时求官无门,散尽金帛,被乡人嘲笑。吴起恼羞成怒,拔剑连杀三十多人,被卫国通缉。而我但这时吴起已经很有名气了。他在鲁国的业绩可是有目共睹的>>

问题二:吴起是一位怎样的将领? 1、《尉缭子》:有提十万之众,而天下莫当者谁曰桓公也。有提七万之众,而天下莫当者谁曰吴起也。有提三万之众,而天下莫当者谁曰武子也。

2、天%%朝史上名将众多,但能百战百胜,从无一败的,不多。春秋战国时期也就吴起、孙膑、白起、李牧等少数几个人能做到。《吴子》:吴起与诸侯大战七十六,全胜六十四,余则钧解。

问题三:吴起是一个怎么样的一个人? 吴起是战国初期著名的政治改革家,卓越的军事家、统帅、军事改革家。汉族,卫国左氏(今山东省定陶,一说曹县东北)人。后世把他和孙武连称“孙吴”,著有《吴子》,《吴子》与《孙子》又合称《孙吴兵法》,在中国古代军事典籍中占有重要地位。

吴起喜好用兵,一心想成就大名。齐国进攻鲁国,鲁国国君想用吴起为将,但因为吴起的妻子是齐国人,对他有所怀疑。吴起由于渴望当将领成就功名,伐毅然杀了自己的妻子,表示不倾向齐国,史称杀妻求将。 他小时候,家资十全,他想当官,从事游说活动没有成功,以致家庭破产。乡邻都耻笑他,吴起就杀了三十多个诽谤他的人。逃出卫国而东去。他和母亲告别时,咬着臂膀发誓说:‘不为卿相,不复入卫’。此后他就在曾申门下学习。过了不久,他母亲去世,他竟然没有回家。曾申为此很鄙视他的为人,和他断绝了关系。吴起这才跑到各国,学习兵法奉事鲁君。鲁君对他有怀疑,他就杀了自己的妻子以争取做将军。

吴起贪荣名而好色。 就是说吴起和许多武将一样也有“好色,性格残忍,好大喜功,看重名誉地位”等性格缺点。 但他善于用兵,廉洁而公平,能得到士卒的拥护。是个十足的好将领,一代名将。

问题四:吴起将军是谁的手下 吴起(前440年-前381年),中国战国初期军事家、政治家、改革家,兵家代表人物。卫国左氏(一说今山东省菏泽市曹县,一说今山东菏泽市定陶区)人。

吴起一生历仕鲁、魏、楚三国,通晓兵家、法家、儒家三家思想,在内政、军事上都有极高的成就。在楚国时,曾主持“吴起变法”。后因变法得罪贵族,遭其杀害。唐肃宗时位列武成王庙内,被称为武庙十哲。宋徽宗时被追尊为广宗伯,为武庙七十二将之一。

问题五:吴起是个怎样的人 战国初期著名的政治改革家,卓越的军事家、统帅、军事理论家、军事改革家。卫国左氏(今山东省定陶,一说曹县东北)人。后世把他和孙子连称“孙吴”,著有《吴子》,《吴子》与《孙子》又合称《孙吴兵法》,在中国古代军事典籍中占有重要地位。

吴起喜好用兵,一心想成就大名。曾经在孔子弟子曾参门下求学,在鲁国为臣。周威烈王十四年(前412年),齐国进攻鲁国,鲁国国君想用吴起为将,但因为吴起的妻子是齐国人,对他有所怀疑。吴起由于渴望当将领成就功名,就毅然杀了自己的妻子,表示不倾向齐国,史称杀妻求将。鲁君终于任命他为将军,率领军队与齐国作战。吴起治军严于己而宽于人,与士卒同甘共苦,因而军士皆能效死从命。吴起率鲁军到达前线,没有立即同齐军开仗,表示愿与齐军谈判,先向对方“示之以弱”,以老弱之卒驻守中军,给对方造成一种“弱”、“怯”的假象,用以麻痹齐军将士,骄其志,懈其备,然后出其不意地以精壮之军突然向齐军发起猛攻。齐军仓促应战,一触即溃,伤亡过半,鲁军大获全胜。

问题六:吴起将军是哪个朝代的 吴起是战国时期的人物。他去过三个诸侯国。

吴起(前440年-前381年),中国战国初期军事家、政治家、改革家,兵家代表人物。卫国左氏(今山东省定陶县,一说山东省曹县东北)人。

吴起一生历仕鲁、魏、楚三国,通晓兵家、法家、儒家三家思想,在内政、军事上都有极高的成就。仕鲁时曾击退齐国的入侵;仕魏时屡次破秦,尽得秦国河西之地,成就魏文侯的霸业;仕楚时主持改革,史称“吴起变法”,

问题七:孙膑和吴起,谁的军事才能更高一些 孙膑是单纯的谋士,计谋出众,但是不具备带兵能力。吴起本身就是将军,精通练兵,魏国初期名镇各国的魏武卒就是吴起训练的,此外,吴起同样精通兵法谋略。两者相比较无疑吴起更全面。

问题八:吴起这么强,为什么不自己当老大 提供参照:吴起遂被任命为将军。而他也的确有本事,率领几万人竟将齐国打败了,挽救了鲁国亡国的命运。就因为杀妻求将这事,遭人诟病,吴起可以为了将相之位而杀妻,说不定以后还要弑君,一时间鲁国对吴起是议论纷纷。

他虽然强,但是你会让杀妻之人当吗?

问题九:吴起将军的墓室在哪 吴起(约前440~前381),战国初期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约周考王元年(前440)出生于卫国左氏(今山东定陶县西)一个富裕家庭。他早年就学于儒家曾申门下,却独好用兵之道,为谋取进步,四处奔波,散金求仕,终于在鲁国得到一个小官。周威烈王十四年(前412),齐国向鲁国发起进攻,仅一年多时间,相继占领了鲁国东起莒(今山东莒县)西至安阳(今山东曹县东)的诸多城邑。吴起不惜“杀妻(齐国之女)求将”,率兵反击齐国,以弱胜强,初步显示了他的军事才能。后来,鲁元公听信谗言对他产生猜疑,他只好离开鲁国。

吴起听说魏文侯求贤任能,便来到魏国。当时,晋国已经名存实亡,韩、赵、魏三家分晋的局面正在形成,魏正值用人之际。魏文侯听说吴起来投,便询问李悝:“吴起这个人到底怎么样?”李悝介绍说:“吴起过于看重功名,又有点好色。但论起带兵打仗,连司马穰苴也比不过他。”魏文侯便用其所长,拜吴起为大将,令其征讨秦国。

周威烈王十七年(前409),吴起率领魏国军队渡过黄河向秦军发起进攻。他身为大将,与普通士兵同甘共苦,行军不骑马,休息不设铺,连干粮都是自己亲自携带。有一次,一个士兵身上生了病疮,很痛苦,吴起看到后,亲自为他吸脓疗伤。后来,这个士兵的母亲听到这件事,伤心地哭了。别人劝她:“你儿子只是个士兵,将军却为他吸脓疮,你还哭什么?”她说:“不是为这个,先前将军曾为孩子他爹吸脓,孩子他爹打起仗来不要命,结果战死了。现在将军又为孩子吸脓疮,我不知道这孩子会死在哪里,所以才哭。”吴起率领的军队果然十分勇猛,很快便拿下了秦国的临晋城(今大荔县朝邑镇一带)。在对该城进行修筑加固之后,又乘胜向西北方向进军,至洛河附近,驻军修筑了元里城(今澄城县交道镇元里村)。第二年,吴起的军队又南征北战,先后攻克并修筑了合阳(今合阳县东南20公里)、洛阴(今大荔县羌白镇明水村)两个城邑,使黄河以西大片土地尽归魏国,迫使秦国退守洛河以西,沿洛河西岸挖壕防御,并修筑重泉(今蒲城县钤铒乡重泉村)城以固守。魏文侯见吴起能征善战,便于周威烈王二十年(前406)在吴起夺得的领土上设置了西河郡(今洛河以东、黄河以西地区),任用吴起为郡守,以对抗秦国和韩国。

吴起深知河西之地历来是秦晋、秦魏争夺的要地,要保持这个地方稳定发展,必须建立一支强有力的军队。他任西河郡守以后,做的第一件事便是改革兵制,建立常备军“武卒”。他选择士兵非常严格,要求能够穿3层铠甲,使用20石的强弓,携带50支箭,扛一杆长矛,背3天的干粮,日行100里路。在士兵编队上,吴起很重视发挥个人的特长来进行分类编队。他把善于近战的编成一队,把能够爬坡越沟进行突然袭击的编成一队,把能长途跋涉进行远征的编成一队,这样打起仗来可以因时因地用兵,扬长避短,克敌制胜。对将帅的选拔使用,吴起坚持“使贤者居上,不肖者处下”。这样组建起来的军队具有很强的战斗力。周安王十三年(前389),秦国向魏国西河郡发动进攻。吴起训练的“武卒”群情激昂,士气高涨,踊跃要求参战。吴起精选了过去没有立过战功的5万将士,配备战车500辆、战马3000匹,进行了战前誓师动员,宣布了严明的纪律,开赴前线,在阴晋(今华阴市东)与号称50万大军的秦军展开激战。吴起军队的将士个个奋勇向前,争先杀敌,势不可挡。秦国50万大军很快溃不成军,败下阵来。吴起的“武卒”创下了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

吴起不仅长于军事,在政治上也很有见地。周安王六年(前396),魏文侯去世以后,魏武侯继位。有一次,魏武侯与吴起乘船沿西河(今陕西、山西之间的黄河)顺流而下。船到中间,魏武侯眺望四周,>>

问题十:吴起是什么人? 吴起是卫国人,善于用兵。曾经向曾子求学,奉事鲁国国君。齐国的军队攻打鲁国,鲁君想任用吴起为将军,而吴起娶的妻子却是齐国人,因而鲁君怀疑他。当时,吴起一心想成名,就杀了自己的妻子,用来表明他不亲附齐国。鲁君终于任命他做了将军,率领军队攻打齐国,把齐军打得大败。

鲁国就有的人诋毁吴起说:“吴起为人,是猜疑残忍的。他年轻的时候,家里积蓄足有千金,在外边求官没有结果,把家产也荡尽了,同乡邻里的人笑话他,他就杀掉三十多个讥笑自己的人。然后从卫国的东门逃跑了。他和母亲决别时,咬着自己的胳膊狠狠地说:‘我吴起不做卿相,绝不再回卫国。’于是就拜曾子为师。不久,他母亲死了,吴起最终还是没有回去奔丧。曾子瞧不起他并和他断绝了师徒关系。吴起就到鲁国去,学习兵法来奉事鲁君。鲁君怀疑他,吴起杀掉妻子表明心迹,用来谋求将军的职位。鲁国虽然是个小国,却有着战胜国的名声,那么诸侯各国就要谋算鲁国了。况且鲁国和卫国是兄弟国家,鲁君要是重用吴起,就等于抛弃了卫国。”鲁君怀疑吴起,疏远了吴起。

这时,吴起听说魏国文侯贤明,想去奉事他。文侯问李克说:“吴起这个人怎么样啊?”李克回答说:“吴起贪恋成名而爱好女色,然而要带兵打仗,就是司马穰苴也超不过他。”于是魏文侯就任用他为主将,攻打秦国,夺取了五座城池。

吴起做主将,跟最下等的士兵穿一样的衣服,吃一样的伙食,睡觉不铺垫褥,行军不乘车骑马,亲自背负着捆扎好的粮食和士兵们同甘共苦。有个士兵生了恶性毒疮,吴起替他吸吮浓液。这个士兵的母亲听说后,就放声大哭。有人说:“你儿子是个无名小卒,将军却亲自替他吸吮浓液,怎么还哭呢?”那位母亲回答说:“不是这样啊,往年吴将军替他父亲吸吮毒疮,他父亲在战场上勇往直前,就死在敌人手里。如今吴将军又给他儿子吸吮毒疮,我不知道他又会在什么时候死在什么地方,因此,我才哭他啊。”

魏文侯因为吴起善于用兵打仗,廉洁不贪,待人公平,能取得所有将士的欢心,就任命他担任西河地区的长官,来抗拒秦国和韩国。

魏文侯死后,吴起奉事他的儿子魏武侯。武侯泛舟黄河顺流而下,船到半途,回过头来对吴起说:“山川是如此的险要、壮美哟,这是魏国的瑰宝啊!”吴起回答说:“国家政权的稳固,在于施德于民,而不在于地理形势的险要。从前三苗氏左临洞庭湖,右濒彭蠡泽,因为它不修德行,不讲信义,所以夏禹能灭掉它。夏桀的领土,左临黄河、济水,右靠泰山、华山,伊阙山在它的南边,羊肠坂在它的北面。因为他不施仁政,所以商汤放逐了他。殷纣的领土,左边有孟门山,右边有太行山,常山在它的北边,黄河流经它的南面,因为他不施仁德,武王把他杀了。由此看来,政权稳固在于给百姓施以恩德,不在于地理形势的险要。如果您不施恩德,即便同乘一条船的人也会变成您的仇敌啊!”武侯回答说:“讲的好。”

吴起做西河守,取得了很高的声望。魏国设置了相位,任命田 国相。吴起很不高兴,对田文说:“请让我与您比一比功劳,可以吗?”田文说:“可以。”吴起说:“统率三军,让士兵乐意为国去死战,敌国不敢图谋魏国,您和我比,谁好?”田文说:“不如您。”吴起说:“管理文武百官,让百姓亲附,充实府库的储备,您和我比,谁行?”田文说:“不如您。”吴起说:“拒守西河而秦国的军队不敢向东侵犯,韩国、赵国服从归顺,您和我比,谁能?”田文说:“不如您。”吴起说:“这几方面您都不如我,可是您的职位却在我之上,是什么道理呢?”田文说:“田君还年轻,国人疑虑不安,大臣不亲附,百姓不信任,正当处在这个时候,是把政事托付给您呢,还是应当托付给我?”吴起沉默了许久,然后说:“应该托付给您啊。”>>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angman/55207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3
下一篇2023-07-0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