邂逅的诗句邂逅的诗句是什么

邂逅的诗句邂逅的诗句是什么,第1张

1 有关清明的古诗

1、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杜牧《清明》

2、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3、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晏殊《破阵子·春景》

4、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黄庭坚《清明》

5、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高翥《清明日对酒》

6、风雨梨花寒食过,几家坟上子孙来?——高启《送陈秀才还沙上省墓》

7、满眼游丝兼落絮,红杏开时,一霎清明雨。——冯延巳《鹊踏枝·清明》

8、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杜牧《清明》

9、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王禹偁《清明》

10、清明时节出郊原,寂寂山城柳映门。——杨徽之《寒食寄郑起侍郎》

11、野棠花落,又匆匆过了,清明时节。——辛弃疾《念奴娇·书东流村壁》

12、万条千缕绿相迎。舞烟眠雨过清明。——晏几道《浣溪沙·二月和风到碧城》

13、残杏枝头花几许。啼红正恨清明雨。——赵令畤《蝶恋花·欲减罗衣寒未去》

14、听风听雨过清明。愁草瘗花铭。——吴文英《风入松·听风听雨过清明》

15、拆桐花烂漫,乍疏雨、洗清明。——柳永《木兰花慢·拆桐花烂漫》

16、好风胧月清明夜,碧砌红轩刺史家。——白居易《清明夜》

2 关于描写清明节的诗句古诗大全

清明

(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关于清明节寒食习俗的诗句,最著名的一篇:

《寒食》

(唐)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关于描写清明节的诗句之一:

清明夜

唐白居易

好风胧月清明夜,碧砌红轩刺史家。

独绕回廊行复歇,遥听弦管暗看花。

清明日送邓芮二子还乡

唐戴叔伦

钟鼓喧离日,车徒促夜装。

晓厨新变火,轻柳暗翻霜。

传镜看华发,持杯话故乡。

每嫌儿女泪,今日自沾裳。

3 关于清明节的古诗名句

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

出自宋代晏殊的《破阵子•春景》,诗词大意为: 燕子飞来正赶上社祭之时,清明节后梨花纷飞。几片碧苔点缀着池中清水,黄鹂的歌声知萦绕着树上枝叶,只见那柳絮飘飞。在采桑的路上邂逅巧笑着的东邻女伴。怪不得我昨晚做了个春宵美梦,原来它是预兆我今天斗草获得胜利啊!不由得脸颊上也浮现道出了笑意。

2 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

出自宋代黄庭坚的《清明》,诗词大意为: 清明佳节时分,桃红李白,竟相绽放,犹如笑脸。田野上那些长满杂草的坟墓令人感到凄凉专。春雷滚滚,惊醒了冬眠中的龙蛇百虫,及时的春雨滋润着郊原上柔和的草木。古有齐人出入坟墓间乞讨祭食以向妻妾夸耀,也有介子推拒绝做官而被大火烧死。现在留下来的只不属过是满目乱蓬的野草而已。

4 关于清明节的古诗

1、郊行即事

程颢

芳草绿野恣行事,春入遥山碧四周。

兴逐乱红穿柳巷,固因流水坐苔矶。

莫辞盏酒十分劝,只恐风花一片红。

况是清明好天气,不妨游衍莫忘归。

2、寒食上冢

杨万里

迳直夫何细!桥危可免扶?

远山枫外淡,破屋麦边孤。

宿草春风又,新阡去岁无。

梨花自寒食,进节只愁余。

3、苏堤清明即事

吴惟信

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

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

4、清明日忆诸弟

韦应物

冷食方多病,开襟一忻然。

终令思故郡,烟火满晴川。

杏粥犹堪食,榆羹已稍煎。

唯恨乖亲燕,坐度此芳年。

5、江南清明

郑准

吴山楚驿四年中,一见清明一改容。

旅恨共风连夜起,韶光随酒著人浓。

延兴门外攀花别,采石江头带雨逢。

无限归心何计是,路边戈甲正重重。

5 关于清明的诗句,十首

1清明 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2闾门即事 张继 耕夫召募爱楼船,春草青青万项田; 试上吴门窥郡郭,清明几处有新烟。

3途中寒食 宋之问 马上逢寒食,途中属暮春。 可怜江浦望,不见洛桥人。

北极怀明主,南溟作逐臣。 故园肠断处,日夜柳条新。

4郊行即事 程颢 芳草绿野恣行事,春入遥山碧四周。 兴逐乱红穿柳巷,固因流水坐苔矶。

莫辞盏酒十分劝,只恐风花一片红。 况是清明好天气,不妨游衍莫忘归。

5寒食上冢 杨万里 迳直夫何细!桥危可免扶? 远山枫外淡,破屋麦边孤。 宿草春风又,新阡去岁无。

梨花自寒食,进节只愁余。 6苏堤清明即事 吴惟信 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

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 7清明夜 白居易 好风胧月清明夜,碧砌红轩刺史家。

独绕回廊行复歇,遥听弦管暗看花。 8清明日送邓芮二子还乡 戴叔伦 钟鼓喧离日,车徒促夜装。

晓厨新变火,轻柳暗翻霜。 传镜看华发,持杯话故乡。

每嫌儿女泪,今日自沾裳。 9清明即事 孟浩然 帝里重清明,人心自愁思。

车声上路合,柳色东城翠。 花落草齐生,莺飞蝶双戏。

空堂坐相忆,酌茗聊代醉。 10清明日忆诸弟 韦应物 冷食方多病,开襟一忻然。

终令思故郡,烟火满晴川。 杏粥犹堪食,榆羹已稍煎。

唯恨乖亲燕,坐度此芳年。 11清明 黄庭坚 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

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 人乞祭余骄妾妇,士甘焚死不公候。

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 12清明 王禹俏 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

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 13寒食 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14江南清明 郑准 吴山楚驿四年中,一见清明一改容。

旅恨共风连夜起,韶光随酒著人浓。 延兴门外攀花别,采石江头带雨逢。

无限归心何计是,路边戈甲正重重。 15长安清明 韦庄 蚤是伤春梦雨天,可堪芳草更芊芊。

内官初赐清明火,上相闲分白打钱。 紫陌乱嘶红叱拨,绿杨高映画秋千。

游人记得承平事,暗喜风光似昔年。 16清江引 清明日出游 王磐 问西楼禁烟何处好? 绿野晴天道。

马穿杨柳嘶,人倚秋千笑, 探莺花总教春醉倒。 17送陈秀才还沙上省墓 高启 满衣血泪与尘埃,乱后还乡亦可哀。

风雨梨花寒食过,几家坟上子孙来? 18清明 高翥 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 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

日落狐狸眠冢上,夜归儿女笑灯前。 人生有酒须当醉,一滴何曾到九泉。

19清明日自西午桥至瓜岩村有怀 张继 晚霁龙门雨,春生汝穴风。 鸟啼官路静,花发毁垣空。

鸣玉惭时辈,垂丝学老翁。 旧游人不见,惆怅洛城东。

20同锦州胡郎中清明日对雨西亭宴 张籍 郡内开新火,高斋雨气清。 惜花邀客赏,劝酒促歌声。

共醉移芳席,留欢闭暮城。 政闲方宴语,琴筑任遥情。

6 关于清明节的古诗有哪些

清明时节雨纷纷~~~呵呵 这个是最出名的了楼上的古诗给的够多的 我加上对联吧 哈哈清明对联 春风重拂地; 佳节倍思亲。

燕子来时春社; 梨花落后清明。 三月光阴槐火换; 二分消息杏花知。

相逢马上纷桃雨; 喜见树前闹杏花。 清风明月本无价; 近水遥山皆有情。

槐火光阳春替换; 杏花消自雨传知。 睹物思亲常入梦; 训言在耳犹记心。

杏酪榆羹当来次第; 石泉槐火梦到赏时。 百六日佳晨杏酪榆羹何处梦; 甘四番花信石泉槐火为谁新。

烟景催槐叶; 风期数楝花。 山清水秀风光好; 月明星稀祭扫多。

年年祭扫先人墓; 处处犹存长者风。 禁火今年逢节早; 飞花镇日为谁忙。

寒食雨传百五日; 花信风来廿四春。 春风已解千层雪; 后辈难忘先烈恩。

流水夕阳千古恨; 春风落日万人思。 春回大地九千万里寒食雨; 日暖神州二十四番花信风。

1 关于现代清明诗句大全

关于现代清明诗句大全 1关于清明节的现代诗

原发布者:李鹏亚

清明节的现代诗

篇一:清明节经典诗歌朗诵稿

清明节经典诗歌朗诵稿

四年级一班

李嘉茵:“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上卷清明时节

郭明琛:打开中国历史的篇章,每一个节日都浸透着东方文化灿烂的文明,每一个节日都闪烁着神奇的民族凝聚力量。

周欣瑶:在这万物复苏的季节,清明以春回踏青的悠扬,以思念感怀的委婉向我们走来,诉说着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渊源和精粹的人文精华!

朗诵一

《寒食》唐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清明》南宋高翥

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

纸灰飞作白蝴蝶,血泪染成红杜鹃。日暮狐狸眠冢上,夜归儿女笑灯前,

人生有酒须当醉,一滴何曾到九泉。

下卷路上行人

周欣瑶:清明的雨,把永远的唐诗宋词化成了清新的生命水墨,郭明琛:清明的风,把生命的春暖秋寒燃成了岁月澎湃的激情!周欣瑶:杏花春雨江南,让我们想到那些投笔从戎、征战边塞的热血儿男;让我们缅怀那些上下求索的忠烈勇士;

郭明琛:胡马秋风塞北,让我们记住那些精忠报国的英豪才俊,让我们崇敬那些舍生取义的民族精魂。朗诵一

《南乡子

2现代有关清明节的诗句

清明节诗 我写下家乡,稻子;我写下清澈的河流 我写下那水底游鱼,我写下那岸边绿草 我写下夜里点灯寻找爱情的女鬼 我写下奶奶和观世音的传奇 一个人一辈子行善,最后就真的成了仙 虽然她一直说还有未了的心愿 我必须得写下这些,梦里久久缠绕的乡愁啊 我必须从你简陋的农舍写出风景 我必须从你贫困的脊梁写出生命的刚强 就像父亲从田里挖出金娃,我们都知道那是假的 但他挖了一辈子,你能不信 我必须得在清明节之前写出这些 祖坟已经迁移,我快说不出方言 唯一没变的姓氏啊,因你才保留我与母亲的联系 我必须在清明节把这些未尽的诗句 对着北方的天空焚烧 祭魂 死者的节日,泪水的狂欢节 鞭声、贡果和香烛已构成 风景一片 我们从拘谨的许多木架子中走过 那些灵魂挤靠在一起 仿佛为了温暖 彼此靠近 这些灵魂安谧无声 在各自的匣子里 缅怀曾经走过的街道、熟人 某一件事,以及 早年无法得到的爱情 如今身子已被锯过 被雕刻过,油漆过 不同于先前 听呵,鞭炮声不绝,像许多人用手 猛击摆着空瓷碗的桌子 另一种表达方式是 我们将各种感情 骰子一般投到桌面上 然后一把收起 发出同一种声音 哦,洁白的骨灰,道德的极品 这些灵魂已不再使用 语言、动作和眼睛 他们早把生命打扫干净 不再迎候客人,不再出借 他们尚存的一些呼吸 是我们时长时短的回忆 今天我们带来的 糕点与水果,货真价实 在他们看来,如同梦中的一个人 在做各式的梦 间接的事物,丰美的幻想 吃吧,这就是生活 触手可摸 穿过火焰,这些灵魂如鸟 已经安巢,在一个自足的匣子里 不分春夏秋冬;他们开始懊悔了 这些久被禁锢的灵魂 多么渴望如粉尘 在天地间,如风中的雨水 或树间筛落下来的光线 看哪,轻烟四起,我们看见 真挚的怀念,已漫成大雾 一年一度,在台阶上 在草坪间,这些匣子 被我们所崇拜,被泪水所揩擦 而香烛像我们的悲哀 逐渐燃成灰烬 彼此靠近 仿佛为了温暖 那些灵魂挤靠在一起 我们从拘谨的许多木架子中走过 风景一片 鞭声,贡果和香烛已构成 死者的节日,泪水的狂欢节 四月二十六日山中探母所记 一 白云的大手护住一座 荒山秃岭;亲人们失声痛哭 我不为所动,出神入境 我的灵魂在与你的灵魂对话 草枝折断,我手中发出的细微声音 都是给你的信息;经过大自然 生的喧嚣和死的孤寂得以默契 就像两道相对的门敞开 一种情绪缓步其中,安祥而入迷 二 生前和死后,都得到前所未有的荣耀 十一年前,众目仰望一颗慧星 慧尾绕城一周,浩荡而悲壮 所有看到的人都脱帽致意 五彩花环在山上曾叠成怀念的堡垒 灿烂星辰,如今早已朽烂如泥 荒草连天呵,像扯去绸布的旗杆 在凉风中悲歌光荣的过去;墓场倾颓 唯有万千山蚁,日夜守护着你 三 碑石如冰,温暖我的心 四野萧杀,纵横我的情 一如往年,下山时我泪涌如泉 因为最最伤心是别离;我就要投身到 鼎沸的人际间,履行各项义务 为了他人,去坚守职责 以各种感情的波折为人生享受 将辛劳和痛苦作为行动的报酬 最终如你,对人们说:我无愧生命 清明 绵绵春雨 不知道潇潇了多少清明 想这雨 从杜牧的年代就一直这么下着 想这雨 淅淅沥沥的 依旧徐徐拂湿 遍山新添的香灰和纸钱 想这雨 陪着我的外婆 在冥冥的地府里 熬破了多少盏明灭的青灯 这摇曳的风啊、雨啊 冰冰凉凉的在身 凄凄清清的在心 沉沉的行囊啊 背负的不仅仅是祭奠 积淀的也不仅仅是乡愁 借问酒家何处 何处可以让我醉眠 杏花春雨 牧童的笛声 不绝于游子的行旅 春雨江南 低亚的酒旗 可曾是招魂的云幡 我醉欲眠卿且去 明年寒食携酒来。

3关于清明节现代诗(短篇)

1、《清明》

如果下点雨

下点古典的雨

更让人幽古了

千山万山之中

万墓千墓之上

迷离的幡子翻卷

万碑千碑之侧

千坟万坟之旁

灿烂的杜鹃吐艳

黄纸低旋

鞭炮呜咽

碧落之下

千人万人祭拜

黄泉之上

万魂千魂流连

隔着时空一重门

祖先和后代同泫然

连着阴阳一条路

后代与祖宗共缠绵

清明 清明

古今于此同断魂

2、《清明》

视线模糊了

我湿漉漉的心情

由清明引领着

循祖辈以及父辈的足迹

沿山间弯弯曲曲的祭祀之路

去扫墓 给坟头培一锹新土

温暖先人的灵魂

虔诚 点燃一炷香

袅袅绕绕的乡愁 便不断

升向多愁善感的天空

头顶飘过的云朵禁不住

让冰凉的泪水落下来

湿了 刻入碑文的思念

浑浊的清明,在眼窝里泛滥

3、《清明》

清明,一个特别的节日

没有春节的欢声笑语

没有中秋的全家团圆

也没有情人节的甜言蜜语

清明,是一个用来流泪的日子

我们在这一天缅怀先人

承认流年似水,承认万物更替

清明祭奠的不只是逝去的人

还有我们那尘封的记忆

纷纷的雨,断魂的行人

过去的光阴已然不再

只能是用一株湿漉漉的菊花

去沟通阴阳两界

还有过去和现在

来慰藉自己的灵魂

4关于清明节的诗句古诗大全

清明节的诗句

1、算韶华,又因循过了,清明时候。——王雱《倦寻芳慢·露晞向晚》

2、内官初赐清明火,上相闲分白打钱。——韦庄《长安清明》

3、清明时节雨声哗。潮拥渡头沙。——张炎《朝中措·清明时节》

4、今日清明节,园林胜事偏。——贾岛《清明日园林寄友人》

5、清明上巳西湖好,满目繁华。——欧阳修《采桑子·清明上巳西湖好》

清明节的古诗

《清明》

(宋)王禹俏

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

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

《苏堤清明即事》

(宋)吴惟信

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

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

扩展资料

传统食物

1、蒿饼

清明节要吃青的食物。农村中有蒸制蒿饼的习俗。

蒿饼类似江南的青团,制法是:“采新蒿嫩芽和糯米同舂,使蒿汁与米粉融和成一体,以肉、蔬菜、豆沙、枣泥等作馅,纳于各种花式的木模之中,用新芦叶垫底入笼蒸熟。”蒿饼颜色翠绿且带有植物清香,它是清明祭祖的食品之一,也用来馈赠或款待亲友。

2、青团

清明时节,江南一带有吃青团子的风俗习惯。青团子是用一种名叫“浆麦草”的野生植物捣烂后挤压出汁,接着取用这种汁同晾干后的水磨纯糯米粉拌匀揉和,然后开始制作团子。

团子的馅心是用细腻的糖豆沙制成,在包馅时,另放入一小块糖猪油。团坯制好后,将它们入笼蒸熟,出笼时用毛刷将熟菜油均匀地刷在团子的表面,这便大功告成了。

青团子油绿如玉,糯韧绵软,清香扑鼻,吃起来甜而不腻,肥而不腴。青团子还是江南一带人用来祭祀祖先必备食品,正因为如此,青团子在江南一带的民间食俗中显得格外重要。

5关于清明节的现代诗词(诗歌)

一、清明的竹子 初次邂逅竹林,是在清明的一场大雾里。

曾祖父的坟墓在深山里,要去祭拜需要走很长的山路。当天凌晨,大雾漫天,几米外的景物已非常模糊。

选择在这样的时候出门是有道理的,因为在今天得去好几个山头祭拜先人。只记得,当天早上,父亲挑着祭品走在后边,我蹦蹦跳跳地跑在前边,如一只脱笼的小鸟。

嘴里似乎还在哼着曲调吧,或许吧。 山路蜿蜒延伸,野草长到我的胸前。

我们经过了田野,绕过了小溪,爬上了陡坡,又翻过几个山头,终于来到一条峡谷里。父亲轻轻喊了一声:“别跑得太快,前边是一片竹林了。”

我应了一声,却一个劲地往峡谷里跑。父亲在后边摇了摇头,微微地笑了。

他明知道我非常喜欢竹子的。 近了,近了。

山风中吹来一阵沙沙的轻响,在弯角处我终于看到了竹林的身影。绿色般的潮水,从此在我的人生里扎了根,再也无法抹去。

竹林上方的叶子雀跃地随风倾倒,发出寒战的声音,宛如一片绿色的急流,所有的叶子都朝着一个方向。那修长而青翠的叶子,恰如急流中的扁舟,朝前争渡。

我站在万千的竹子当中,只觉得自己已被绿色所征服。高大的竹子直耸云霄,一直长到了峡谷的顶端,遮没了天空,嬉戏着白云。

细小的竹子,刚刚破土而出的竹子吧,就像我的手指大小,嫩绿地,也在枝头泼洒出一簇簇细小的舟子,加入这雾中的争流。绿色的震撼铺天盖地,万千的翡翠招摇在我的面前,我抚摸着大大小小的竹子,在林间绕来绕去,只觉得一切都是如此的美妙。

父亲放下肩头的祭品,站在林间,也有点出神。 林间传来清脆的鸟鸣声,那是山雀吧,在绿色的枝头上跳跃着,尽情地享受这天地的气息。

潺潺的声响,那是从岩缝里渗下的清泉吧,如珠玉一般的晶莹。寒雾在竹子身上渗出一颗颗的水珠,有的顺着竹节轻滑而下,留下溪流走过的痕迹;有的从叶尖晃了几晃,便顽皮地荡了开去,如流星般向大地急坠而去。

后来,或许是第一缕刺破林间雾气的阳光唤醒了父亲吧。他用一把小刀削下拇指大小的一根竹子,递给了我。

轻轻拍了拍我的小脑袋,唤道:“走吧,我们还有很多路要走。”或许是年幼吧,也或许是不对先祖们感情不够深沉。

荒山中的孤冢总让我感觉阴森,要是没有父亲在身旁的话,我敢担保我会吓哭的。那年的清明没有留下太多关于祖先的记忆,却永远铭记了那片竹林,那片绿色的,空灵的世界。

也记得了父亲削给我的那根竹子,那根在清明的夜里削成了笛子的竹子,在父亲唇边吹响的竹子。那一缕悠扬而深邃的声音,就这样贯穿了我的整个童年,也贯穿了我的整个人生。

是的,后来我长大了。读到了许多关于竹子的诗句,例如“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是苏轼的吧,又读到了“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是王维的吧。

读了很多很多,也见过许多人画竹,如郑板桥的画,但却总觉得失落。那片空灵的世界,没有任何诗句,没有任何画笔可以替代的。

是的,至少在我心里是这样的。 二、清明的雨 失去了竹子的清明,总觉得缺少太多的韵味。

但,在遗憾中突如其来的雨,却又让我对清明有了重新的体会。 那年的清明,我在外地友人那里寄居。

或许是觉得我有些落寞吧,便邀上我一起去扫墓。那日的天空,一片阴沉,雷声隐隐,或许,是要下雨了吧。

萧瑟的野草,低矮的坟墓,坟头的压钱,坟后的黄纸,墓碑前的祭品,蜡烛与纸钱,还有那白色的幡,一切对我来说都太过熟悉,熟悉地有些冷漠了。走过童年之后,我再不怕坟墓了,也曾深夜里在山里行走,也曾在陌生的坟墓边上小憩,这一切早已司空见惯了。

是啊,清明不过是一种形式罢了。“祭之丰不如养之薄”,生前对待自己的亲人好一点才更重要,死去之后,再多的形式又有什么意义呢。

但,友人却突然泪水纵横。埋在坟墓里的是他的父亲! 山风突然吹起,几声隐隐的闷雷之后,黑色的天空里撕开了一个口子。

雨线便从天空中连绵而至,刹那间整个世界成了雨声的世界。如泣如诉的声音,在这样的日子里翩然而至,墓碑、树木、行人以及眼睛里都满是斑斑的泪痕。

友人的眼眶里布满了血丝,在风雨中哭得有点凄然。几个亲人将他从墓前扶起,他的眼睛始终没有离开那块湿漉漉的墓碑,上边刻着他父亲的名字。

突然间,我也哭了。风雨中,我突然想起了远方的父亲,想起了一年又一年的清明,想起了远方荒草里低矮的坟墓。

雨在山头就这样下着,倾泻着所有的哀伤。或长或短,或高或低,一段段的往事在雨缝里浮现。

我突然很想家,真的很想,很想! 夜里,躺在床上,在昏黄的灯光下,听着外边大雨敲打窗棂的声音,听着芭蕉叶子在雨中颤抖的声音,手边的书本一页一页翻开。不知怎的,有一句话直到今天我始终忘不了,说的是“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在。”

那时突然泪落如雨,暗夜里爬了起来,对着窗外的大雨轻轻地吟咏着《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那一年的清明,我似乎长大了很多,也开始懂得了苦涩的滋味。

6有关清明的现代诗

有关清明节的现代诗 [2009-4-2 10:06:06] 作者:佚名 来源:网络 进入 论坛/博客 四月二十六日山中探母所记 一 白云的大手护住一座 荒山秃岭;亲人们失声痛哭 我不为所动,出神入境 我的灵魂在与你的灵魂对话 草枝折断,我手中发出的细微声音 都是给你的信息;经过大自然 生的喧嚣和死的孤寂得以默契 就像两道相对的门敞开 一种情绪缓步其中,安祥而入迷 二 生前和死后,都得到前所未有的荣耀 十一年前,众目仰望一颗慧星 慧尾绕城一周,浩荡而悲壮 所有看到的人都脱帽致意 五彩花环在山上曾叠成怀念的堡垒 灿烂星辰,如今早已朽烂如泥 荒草连天呵,像扯去绸布的旗杆 在凉风中悲歌光荣的过去;墓场倾颓 唯有万千山蚁,日夜守护着你 三 碑石如冰,温暖我的心 四野萧杀,纵横我的情 一如往年,下山时我泪涌如泉 因为最最伤心是别离;我就要投身到 鼎沸的人际间,履行各项义务 为了他人,去坚守职责 以各种感情的波折为人生享受 将辛劳和痛苦作为行动的报酬 最终如你,对人们说:我无愧生命 清明 作者:石望湘 绵绵春雨 不知道潇潇了多少清明 想这雨 从杜牧的年代就一直这么下着 想这雨 淅淅沥沥的 依旧徐徐拂湿 遍山新添的香灰和纸钱 想这雨 陪着我的外婆 在冥冥的地府里 熬破了多少盏明灭的青灯 这摇曳的风啊、雨啊 冰冰凉凉的在身 凄凄清清的在心 沉沉的行囊啊 背负的不仅仅是祭奠 积淀的也不仅仅是乡愁 借问酒家何处 何处可以让我醉眠 杏花春雨 牧童的笛声 不绝于游子的行旅 春雨江南 低亚的酒旗 可曾是招魂的云幡 我醉欲眠卿且去 明年寒食携酒来。

7关于清明节的古诗和现代诗各一首

诗首句清明时节雨纷纷 点明诗人所置身时间、气象等自条件清明节唐代大节日之 天 或合家团聚或上坟扫墓或郊游踏青活动多样杜牧池州所过清明节却见阳光只天街小雨润酥细雨纷纷

第二句路上行人欲断魂 由写客观转入状摹主观着重写诗人感情世界看见路上行人吊念逝去亲人伤心欲绝悲思愁绪

借问酒家何处有句 诗人融景伤怀至极而又要冒雨赶路雨湿衣衫、春寒料峭诗人希冀借酒消愁于便向人问路了

结句牧童遥指杏花村 点明了上句诗人问路对象 牧童遥指把读者带入了与前面哀愁悲惨迥异焕新境界小牧童热心甜润声音远处杏花似锦春意闹枝村头酒旗飘飘真有柳暗花明又村韵致诗前两句创造了幅凄迷感伤艺术画面两句则创造了幅鲜明生动画面前抑扬对比交错相映成趣与诗人感情脉搏致

8现代人写的关于清明的古诗

清 明 祭 作者:冷月花魂 这是一个古老的节 比任何节都神圣 你看,雨又在下 还是那个季节,还是那片天 却不再是那场雨 思念绵绵,低泣蔓延… 雨水轻轻的落 在眉头上漫成水帘 绵绵春雨 不知能否记起遥远的牧童 绵绵春雨 不知熬破了多少盏明灭的灯 绵绵春雨 不知潇潇了多少清明 绵绵春雨 不知打湿多少久未痊愈的疼痛 从没有停止对他们的怀念。

我想,他们只是去了异乡生活 猜想那异乡定是极乐世界 去的人,都没有回来 那场黑色的葬礼 就是与他们的决别 昔日的时光碎落一地 我一片片粘在一起 我知道 岁月无法复制 却锁不对往事的回忆 香烛袅袅 燃烧着真挚的怀念 一束束哀思的火焰 修复搁浅的往事 一串串飘远的低泣 窜入绵绵雨的低鸣 香烛袅袅 摇曳幽怨,往事纷扰 一颗惆怅的心 和着 那躲在雨丝里的忧伤 在微寒的风中颤栗 香烛袅袅 像我们的哀伤 逐渐燃成灰烬 冰冰冷冷在身 凄凄凉凉在心 湿得令我们揪心 坐在四月 等无数眼泪来把自己淹没 将身躯一次次折叠 看那些黑色的蝶,飘起又飘落 绵绵丝雨也被分割成一滴一滴的眼泪 再莫哭,再莫哭 他们的眼睛 一定在雾一般的雨水里 将我们看护 别让,别让 呜呜泣泣的哽咽 惊乱他们在异乡的生活。

9关于清明节的古诗和现代诗各一首

古诗:一、清明唐代:杜牧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二、清明宋代:王禹偁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

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三、清明宋代:黄庭坚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

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人乞祭余骄妾妇,士甘焚死不公侯。

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现代诗:又是一年清明节作者:王情水又是一年清明节天沉沉 雨蒙蒙飘落发丝间晶莹的水珠苍天泪微风凉 心潮湿天地两行路泪行行 结相思杨柳绿丫渐出头延续着昨日落叶的 轮替杏儿花枝满头浅淡的 白粉色花瓣落满地延续着花开花落的 生息白茫茫 寄哀思今非昨 昨非今同安唯努力与幸福可天地同笑2、祭奠清明节作者:邢哲平古老的祖先定下了这个特殊的节日,祭奠所有的故人。

使他(她)们在天堂那边不要孤独,不管是自己亲人祖先还是革命的烈士。他们曾经走过的土地,血脉仍在延续。

你们的事迹,你们的历史,我们永远也不会忘记。此时荒原的坟墓上插满了鲜花,烧尽了纸币。

愿你们在那头不要再贫穷,不要孤寂。泪水洒满了记忆,光荣飘满了思绪。

我赞扬革命的烈士,你们留下了坚强的意志。中国的军魂,影响深远,永不停止。

我思念已故的亲人,泪水淋湿了双眸。你们的劳累,我们的幸福,永远联系在一起。

10关于清明的现代诗50行

清明 绵绵春雨 不知道潇潇了多少清明 想这雨 从杜牧的年代就一直这么下着 想这雨 淅淅沥沥的 依旧徐徐拂湿 遍山新添的香灰和纸钱 想这雨 陪着我的外婆 在冥冥的地府里 熬破了多少盏明灭的青灯 这摇曳的风啊、雨啊 冰冰凉凉的在身 凄凄清清的在心 沉沉的行囊啊 背负的不仅仅是祭奠 积淀的也不仅仅是乡愁 借问酒家何处 何处可以让我醉眠 杏花春雨 牧童的笛声 不绝于游子的行旅 春雨江南低亚的酒旗 可曾是招魂的云幡 我醉欲眠卿且去 明年寒食携酒来 是偶然还是必然 是无意还是巧合 天空——你的脸 为何总到这个时节 便开始阴沉哭泣 大地——你的心 为何莫名开始颤抖 仿佛要将整片大地颠覆 (二) 风萧萧 雨绵绵 人终惶惶而又凄凄 我默默站在 堆堆乱岗坟前 凭吊每颗游荡的孤魂 我听到了 你们在鬼嚎 你们在狂笑 所有声音 和着风声,呜咽 (三) 不知是堆堆黄土 还是坟头孤伶摇摆的狗尾巴草 还有被风雪涤涤后的斑驳碑文字迹 像把把锋励的剑 刺向我的眼睛 剖开我的泪腺 于是 毫无意义的泪滴 润湿了我的唇齿——苦涩 (四) 他们都跪拜在那里 尽管路是泥泞 崭新的裤子上满是黄泥 他们依然如雕像般 久久不愿离去 香烛袅袅 鞭炮轰鸣 是为那些亡死的灵魂追悼魂灵吗? 我不想 我只想用我的双指 挖开每一座坟墓 让那些魂灵能透一透气清明节诗 我写下家乡,稻子;我写下清澈的河流 我写下那水底游鱼,我写下那岸边绿草 我写下夜里点灯寻找爱情的女鬼 我写下奶奶和观世音的传奇 一个人一辈子行善,最后就真的成了仙 虽然她一直说还有未了的心愿 我必须得写下这些,梦里久久缠绕的乡愁啊 我必须从你简陋的农舍写出风景 我必须从你贫困的脊梁写出生命的刚强 就像父亲从田里挖出金娃,我们都知道那是假的 但他挖了一辈子,你能不信 我必须得在清明节之前写出这些 祖坟已经迁移,我快说不出方言 唯一没变的姓氏啊,因你才保留我与母亲的联系 我必须在清明节把这些未尽的诗句 对着北方的天空焚烧 古诗 《寒食》 (唐)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清明节作为我国传统节日,历代文豪都少不了创作一些以清明节为题材的诗句。接下来我搜集了关于清明节的七言古诗,仅供大家参考,希望帮助到大家。

  关于清明节的七言古诗

 1、《清明》

 唐朝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2、《寒食》

 唐朝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3、《清明夜》

 唐朝白居易

 好风胧月清明夜,碧砌红轩刺史家。

 独绕回廊行复歇,遥听弦管暗看花。

 4、《清明日曲江怀友》

 唐朝罗隐

 君与田苏即旧游,我于交分亦绸缪。

 二年隔绝黄泉下,尽日悲凉曲水头。

 鸥鸟似能齐物理,杏花疑欲伴人愁。

 寡妻稚子应寒食,遥望江陵一泪流。

 5、《寒食》

 唐朝孟云卿

 二月江南花满枝,他乡寒食远堪悲。

 贫居往往无烟火,不独明朝为子推。

 6、《长安清明》

 唐朝韦庄

 蚤是伤春梦雨天,可堪芳草更芊芊。

 内官初赐清明火,上相闲分白打钱。

 紫陌乱嘶红叱拨,绿杨高映画秋千。

 游人记得承平事,暗喜风光似昔年。

 7、《闾门即事》

 唐朝张继

 耕夫召募爱楼船,春草青青万项田。

 试上吴门窥郡郭,清明几处有新烟。

 8、《清明》

 宋朝王禹俏

 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

 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

 9、《郊行即事》

 宋朝程颢

 芳草绿野恣行事,春入遥山碧四周;

 兴逐乱红穿柳巷,固因流水坐苔矶;

 莫辞盏酒十分劝,只恐风花一片红;

 况是清明好天气,不妨游衍莫忘归。

 10、《清明》

 宋朝黄庭坚

 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

 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

 人乞祭余骄妾妇,士甘焚死不公候。

 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

 11、《送陈秀才还沙上省墓》

 明朝高启

 满衣血泪与尘埃,乱后还乡亦可哀。

 风雨梨花寒食过,几家坟上子孙来?

 12、《清明》

 唐朝杜甫

 著处繁花务是日,长沙千人万人出。

 渡头翠柳艳明眉,争道朱蹄骄啮膝。

 此都好游湘西寺,诸将亦自军中至。

 马援征行在眼前,葛强亲近同心事。

 金镫下山红粉晚,牙樯捩柁青楼远。

 古时丧乱皆可知,人世悲欢暂相遣。

 弟侄虽存不得书,干戈未息苦离居。

 逢迎少壮非吾道,况乃今朝更祓除。

 13、《清明日对酒》

 宋朝高翥

 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

 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

 日落狐狸眠冢上,夜归儿女笑灯前。

 人生有酒须当醉,一滴何曾到九泉。

  拓展:古人清明时节习俗

 1、祭祀

 清明是古人一展孝思之日,唐朝大诗人杜牧的名句:“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描述的就是古人外出扫墓祭祖情景。《新唐书·礼乐志四·拜陵》有“凡国陵之制,皇祖以上至太祖陵,皆朔、望上食,元日、冬至、寒食、伏、腊、社各一祭”的记载。古人的清明,已包括帝王的拜陵、王公以下的拜扫、士庶的上墓奠祭和寒食清明的祭墓活动。

 2、改火

 古人生火不易,只好长保火种,随时取用。但长时间燃烧的火对身体不利,甚至容易引发灾害。因此每年要举行一次改火仪式。到了清明,万物复苏,一年的生活正式开始,一定要启用新火。所以在清明节,中国有“改火”的习俗,据《辇下岁时记》所记,长安每年“至清明,尚食内园官小儿于殿前钻火,先得火者进上,赐绢三疋、金椀一口”,得火之后由百官逐一点燃廊下的火炬,接着由皇帝开展赐新火的仪式。

 3、拔河

 拔河早期叫“牵钩”、“钩强”,唐代就开始叫“拔河”。它发明于春秋后期,开始盛行于军中,后来发传入民间,但并不盛行。真正开始大规模盛大是在,唐玄宗时曾在清明时举行大规模的拔河比赛,使得拔河成为清明习俗的一部分,寓言在时值春耕春种的清明节举行拨河,具有祈求丰收、强身健体的意味。

 4、踏春

 清明时节春光正好,伴随着清明扫墓的同时,古人也伴以踏春游乐,宋代之后,清明时节游春踏春大兴起来。范成大《春日田园杂兴》第三首中说:“高田二麦接山青,傍水低田绿未耕;桃杏满村春似锦,踏歌椎鼓过清明。”就生动地描述了清明踏青的场景。隋代展子虔所作《游春图》描给了贵族士春日郊野踏青游乐了场景。

 旧时城中人家的女子不轻易出门,清明踏青活动提供了“仕女”野外活动的机会,邵长蘅《冶游》诗云:“二月春始半,踏春邀女伴”,这一日是她们放飞青春的是日子,也是她们邂逅情人的机会。如评弹《白蛇传》中,许仙与白娘子,就是在清明踏青时,一见钟情,并就此演绎了一出动人肺腑、可歌可泣的爱情故事。

 5、插柳、戴柳

 古代清明有“清明不插柳,死后变黄狗”和“清明不戴柳,红颜变白首”的谚语。在古人的观念中,取柳枝著户上,百鬼不入家。因此,清明插柳戴柳,主要是为了辟邪之用。除此之外,这种习俗在一些地方还有“纪年华”之义,这种习俗是宋代冠礼的遗存,男女戴柳即为成年标志,后来更是演化成妇女戴柳球于鬓畔以祈红颜永驻的民间习俗。

 6、放风筝

 人放风筝,除了娱乐之外,还有祛除晦气之意。如《红楼梦》中,李纨劝黛玉“放风筝图的就是这一乐,所以叫放晦气,你该多放些,把病根儿带去就好了。”因此,在春暖花开,二月风朝上,最适合放风筝之际,人们把自己的疾病与苦难,都写在风筝上,待风筝放上蓝天后,便剪断牵线,随风而去。

 清明放风筝还有其农业意义:清明之前,刚开春,麦苗在长根、长叶的苗期阶段,麦田不怕踩踏,可放任儿童玩耍。清明前后,麦苗开始长茎、分蘖,禁不起重压,不能再踩踏。苏州一带有“清明放鹞,乌龟放鹞”的说法,意思是过了清明,就不能放风筝了,即使是小孩,也要帮大人参与农忙了,如果还放风筝,那就是乌龟,就“不是人”,这是一种对孩子的激励,清明玩过了,已到春忙,要帮着大人干活。

 7、吃寒食

 寒食节早于清明节,但至唐之后,两者渐渐混为一谈。有民俗专家表示:寒食节在清明节的前一天,古人常把寒食节的活动延续到清明,久而久之,二者便合而为一。寒食节的起源有不同说法,民间流传最广的是为纪念春秋时期晋国介子推,介子推随晋国公子重耳,即晋文公流亡国外十九年,回国之后,介子推避入深山,重耳放火希望逼出介子推,反把他烧死。后人为纪念他,便有禁火之举,形成寒食节。后明清时期,寒食节期间不禁火,寒食的习惯便渐渐取消了。

 8、荡秋千

 清明节也叫“秋千节”,荡秋千在南北朝时便已流行,唐代以来经过官方推广更是盛行于大江南北。秋千原叫千秋,后为民避忌讳而改为"秋千",古时秋千多用树桠枝为架,再栓上彩带做成,后逐步发展为用两根绳索加上踏板。古人荡秋千主要为增进健康,培养勇敢精神,但在唐代韩偓《想得》一诗中,“两重门里玉堂前,寒食花枝月午天。想得那人垂手立,娇羞不肯上秋千。”从墙的另一侧设想墙内之人“不肯上秋千”的娇羞模样,增加了这一活动的想象空间。

 9、植树

 自古以来,我国就有清明植树的习惯,甚至在民国七年一份《呈报七年分清明植树情形并请核销经费》的文件中称:“每年清明植树节应行植树典礼,着为定章”,由此可见,在民国时清明节曾也是植树节。

 清明前后,春阳照临,春雨飞洒,种植树苗成活率高,长得快,因此清明时有"清明前后,种瓜点豆"的谚语。清明节时,人们多喜种松树柏树于墓前,以寄托思念,而在台湾和闽南民间,人们更喜种植相思树,让逝去的亲人有个归宿,让在世的人有思念的寄托。

 10、蹴鞠

 蹴鞠,就是现在足球的前身,球皮是用皮革做成,球内用毛塞紧。相传蹴鞠在商代就有,战国时期流入民间,至汉代更成了军中用以练身习武,并列于兵书。三国曹植《名都篇》中就有“连翩击鞠壤”之句。

 蹴鞠在唐宋时期最为繁荣,经常出现“球终日不坠”,“球不离足,足不离球,华庭观赏,万人瞻仰”的情景,唐代杜甫的《清明》诗中写到,“十年蹴鞠将雏远,万里秋千习俗同”,说明这一活动的'普及。而到了宋代,更是盛行,大家所熟悉的《水浒传》中,高逑就是凭借踢技出众而得到宋朝皇帝的赏识,宋代爱踢球,在古画《宋太祖蹴鞠图》也有体现。

 11、斗鸡

 清明游戏重在喧闹,古人清明盛行斗鸡游戏,斗鸡的时间很长,从清明开始,一直斗到夏至。我国最早的斗鸡记录可见于《左传》。到了唐代,斗鸡成风,不仅是民间斗鸡,连皇上也参加斗鸡,如唐玄宗最喜斗鸡。皇宫里举行斗鸡比赛,还用10床红罗被当作赌,可见斗鸡游戏之盛,五代女词人花蕊夫人有诗描述了这一情况:”寒食清明小殿旁,彩楼双夹斗鸡场。内人对御分明看,先睹红罗被十床”。

 12、射柳

 射柳是一种时尚高雅的活动。古人讲究“礼、乐、射、御、书、数”六艺同步发展,射便是其中一项。射柳是在细长摇曳的柳枝上,拴上一缕红绸,即是被射的目标,大多是青年男子,骑马挽弓,在百步以外,用特制的前头分杈的箭,射断那枝柳条,待柳条落地之前,飞马前往,将柳条接住。这是考验骑射真功夫的一项运动。

 随着后来游戏的发展,具体游戏规则有所变化,据明朝人的记载,射柳就是将鸽子放在葫芦里,然后将葫芦高挂于柳树上,弯弓射中葫芦,鸽子飞出,以飞鸽飞的高度来判定胜负。如此一来,游戏的不确定性就增加了,但游戏难度也有所减小。

一、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宋·晏殊《破阵子·春景》

译文:燕子飞来正赶上社祭之时,梨花落去之后又迎来了清明。

二、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唐·杜牧《清明》

译文:江南清明时节细雨纷纷飘洒,路上羁旅行人个个落魄断魂。

三、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宋·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译文:不要叹息那京都的尘土会弄脏洁白的衣衫,清明时节还来得及回到镜湖边的山阴故家。

四、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宋·高翥《清明日对酒》

译文:南北山上有很多的墓地,清明时节都是忙于上坟祭扫的人群。

五、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宋·黄庭坚《清明》

译文:清明时节,桃红李白,含笑盛开。田野上那些长满杂草的坟墓令人感到凄凉。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anai/816314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10
下一篇2023-09-1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