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北海公园的琼华岛和白塔山是倍受人们喜爱的园林风景。它的美也在于山水和建筑这两个结构层次的互相衬托和互相辉映。现在的塔山山麓,立有不少石碑,其中有一块刻着清乾隆皇帝的《塔山西面记》,上面有这么一段话:“室之有高下,犹山之有曲折,水之有波澜。故水无波澜不致清,山无曲折不致灵,室无高下不致情。然室不能自以为高下。故因山以构者,其趣恒佳”。这一段关于园林造景的总结是很有见地的,它说出了地形和建筑两个层次结合的一般规律一一互相依托,互相陪衬,相得益彰。北京西城区阜城门内大街北的妙应寺白塔要比北海白塔高大许多(是国内现存元代喇嘛塔中最大的一座),但看上去远没有北海白塔那么突出,那么美丽,其关键原因是那里没有起伏的山地可依靠,没有秀丽的园林环境可相衬。试想一下,如果没有富于地形变化的琼华岛山林给各式各样的园林建筑提供基地,那么山上那巍峨的秀塔,北部临水半圆形的长廊、水榭,高踞在峰岭之上的亭台,顺地势蜿蜒起伏的云墙等就如同海市蜃楼一般,缺少了存在的依据。同样,琼华岛要是没有这些建筑的装点修饰,也只不过是水中普通的一座石相间的岛山,绝下会有如此大的名声。
白塔岭按字面解释,好像应该有岭,且有白塔在其上。不过,杭州的白塔是建在平地上的。那么,白塔岭大约只能是指距离白塔最近的,隔复兴老街北偏西一点的那座山。对与错其实都没什么大关系。在地名以及地名的确认上,我们民族早就习惯了这种似是而非的拿捏不准。不因此,何来争得面红耳赤的学术论坛呢?何来穷尽一辈子自圆其说的权威呢?
好在有一点还是可以达成共识的:白塔岭是晚于白塔而后命名的。至于之前叫什么?不太有人关心。哪怕你说叫珠穆拉玛,也没人来正儿八经的反对。
既然白塔关系到这里地或山的命名,那么先说一下白塔就非常重要了。
杭州的白塔是一尊用白石分段雕凿的八角形九层实心塔,基座、塔身及塔刹通加一起,大约有五层楼高。基座有刻着佛经的束腰和“九山八海”的山海雕饰,须弥座立其上。塔身上部多有残缺。塔身下部可见每层转角有倚柱,每面有两,其中四面设门,门上凿有门钉。现在公论:白塔不仅是五代吴越时期仿木构塔中最精美最典型的珍贵古建筑,还为历史地理的研究提供了十分重要的资料。
观赏白塔宜在无月色的晚间。届时,四周静寂一片,人迹罕至。塔基下后来添置的地灯把几缕白光投射到塔身,塔身便在漆黑的夜中亭亭如着了透明亵衣的少女,无邪、纯真。如若旧时白塔寺仍在,能置身于梵香氤氲和梵音袅袅之中,观白塔而听寺中住持点化觉寤,真乃亲证涅槃止息烦恼及苦的唯一之道。
那么,白塔究竟是怎么来的呢?
先说一个最没文化的,是在人类蒙昧状态下编织的胡诌。
不管我们愿不愿意,不知何时,我们的祖宗成了龙。可是,白塔一带的老百姓不这样认为。他们一直认为,东海那条叫嗤龙的,实在是孽畜。每每钱塘江涨潮,它就乘机兴风作浪,致使田地荒芜,民不聊生。
于是有个叫崔虎的跳将出来。他发誓要与恶龙拼斗到底,还百姓以安宁。接下来好一场“龙虎争霸”。只见崔虎用石块砸嗤龙,足足砸掉了江边的一座石岭。那嗤龙抗击打能力一流,一战三年,仍胜负难定。崔虎便祭起一株凌霄洞石笋,孤注一掷,对嗤龙大叫一声“狗带”。石笋变成擎天玉柱,把个嗤龙罩在了石笋之下,死了。于是,老百姓在擎天玉柱上刻了同期牺牲的崔虎头像,以致崇仰。这就是后来的白塔。
绕了一个大圈,出了两条人命,编织了一个连白痴都不会相信的所谓传说。古代老百姓的智商本来也就是这样。偏偏接踵而来的还有更乏智商和情商的好事者,无知当有趣的一代一代往下传,传的跟真的一样。
虽白塔的建造确实没有加盖公章的文字记载,众说纷纭,但说法还是有比较靠硬的。其中,还是以吴越王钱俶时期为最。依据就是1049年主政杭州的范仲淹写下的《过余杭白塔寺》。范仲淹从白塔的形制判断,这个应该是七十年前归宋的吴越建筑。
说吴越,就要说临安的一个叫婆留的贩盐小无赖。他从小就喜欢以打群架为乐。后来学了武术,读了兵书,当了"义兵",就改了个名,取“成色最好的金子”之“镠”,单名钱镠。果然这姓钱名金的,颇有好运。这厮打仗上瘾不说,还毫发无损,屡战屡胜。五代唐光启年从越州观察使做到杭州刺史,一路官运亨通,独据一方。一直到唐昭宗天复二年(902),受封为越王。两年后改封吴王。到了梁,钱缪成了吴越王。吴越国先后尊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和北宋为正朔,接受其册封,一直到公元978年“纳土归宋”,立国七十二年历三代五王。
吴越时,杭州称“东南佛国”,佛教盛兴,寺院林立。西湖周围先后建了雷峰塔、六和塔、保俶塔,似乎有个白塔也是顺理成章的。
偏偏有个叫田汝成的,在《西湖游览志》中说白塔是元初杨琏真伽造的。杨琏真伽是个汉译,又译杨辇真加、杨琏真佳的,是个元唐兀人,也就是党项人。世祖至元十四年,他任江南释教都总统,掌江南佛教事。这货十足一个恶棍,“在任十余年,贪赃肆虐,强取民财,纵佛寺影占佃户五十余万。与宰相桑哥勾结,发钱塘、绍兴宋陵,取陵中珍宝,并以陵地建佛寺”……,以至于最后居然“裒诸帝后遗骼,建白塔于临安故宫”,挖了南宋的皇坟,将尸骨堆放在江边,造了个白塔用于镇压。
隔了三百多年后的清朝朱彝尊不知怎么也知道这事,在《曝书亭记》中有鼻子有眼的说,杨琏真伽造塔的白石用的还是宋高宗的御书石经呢。
以讹传讹,一直到民国初期的《新西湖志》也热衷田汝成的这个说法,还赋予理论总结,说杨琏真伽造白塔是为了“以镇王气”。不过,《新西湖志》露出了破绽,说这个在“凤凰山隔岭回峰的尽处”的白塔“高二十丈,垩饰如雪,亦名白塔。其形如瓶,俗呼‘一瓶’。”也就是说,这个所谓的白塔,类似北京北海的大肚瓶子状的白塔,外面涂饰的是白石灰。“回峰”就是今天的馒头山,以前确有一座像北京北海的大肚白塔,可是在1368年被元朝的造反派张士诚扒掉了。一场虚惊,此处白塔非今日白塔之白塔也。
看来,范仲淹的说法重新又占了上风。而基本一锤定音的要全靠学术权威梁思成了。
1930年,梁思成和林徽因来到杭城。对白塔做测绘、调查,得出结论:“这样的建筑实体,跟宋李诫《营造法式》相互印证……甚至日本唐构相比较……得到白塔所体现之五代南方建筑特征及中国建筑古制……”这是目前发现的对白塔最早的研究性论述,也是铁论。
尽管白塔之论尘埃落定,但是白塔也不由自主的冷落在尘埃,寂寞的跨越了两个世纪。一直到2014年的5月,围绕修缮过的白塔做文章的白塔公园建成开园了。杭州百姓多了一处安静的去处,虽然俗气得很。
原来经过此地的铁轨变成了可以散步的游步道。两列火车,一个用来供人凭吊蒸汽机车,另一个用来赚点游客的小钱,20分钟10元一人。
较大规模的是保留了闸口火车站的堆场。龙门吊成了标志建筑。其中一座龙门吊改造成了可以沿台阶爬到最高处,去登高远眺,体会一把幽幽思古情。
为白塔记录历史的,当属塔下的白塔陈列室。馆虽小,对白塔的讲述还是生动而完整的。除了陈列了塔刹残件和一比十的缩小白塔外,逢管理员心情好,还能让你观赏白塔全景的三维扫描影片。
白塔脚下有一片“南宋地经”广场。
《地经》,也叫《朝京里程图》,是南宋时专门兜售给外埠来京城的人用于导游的。隋唐开发的白塔岭,到了吴越时俨然是政治文化中心,甚是繁华了。南宋于是在杭州立都,为方便熙熙攘攘的南来北往客人,街上就有售《地经》的商家。《地经》以京都为中心,把周边的的道路和里程,凉亭、旅店、风景点标志得清清楚楚。元代来访的外国人、意大利的马可波罗就说自己买过《地经》,而且就在白塔桥边。不过,马可波罗来杭州,本来就是个扑朔迷离的悬案,所以据此而言,说服力的是大打折扣的了。
“南宋地经”广场的地上,八块石质大地图与南宋时期的上八府一一对应。轮廓和位置关系参照编纂于南宋末年的《咸淳临安志》中的南宋版图。常常有兴趣的游客,会在石质大地图上研究自己家乡属“哪一府”。结果大体是糊里糊涂的找,莫名其妙的回。原因是这个石质大地图谬误百出。追根寻源,问题出在《咸淳临安志》各版本的差错上。
《咸淳临安志》编纂于南宋灭亡前五年的宋度宗咸淳年间。第一卷中的《皇城图》《京城图》《西湖图》和《浙江图》,也叫宋版“京城四图”,是现存杭州最古老的地图,记载了晚期临安千五百条地名信息。自然岁月的侵蚀,宋版“京城四图”字迹变得模糊不堪,在明清再版摹绘中,矛盾迭出。自然也是多种原因并存,一直至今以讹传讹到了白塔的石质大地图上。
杭州学者姜青青在2013年经历了一场学界对《西湖清趣图》的真伪论战。论罢,他一不做二不休,准备借助《咸淳临安志》来探个真伪究竟,结果从中发现宋、明、清三种版本的“京城四图”中有509条错讹缺失。
姜青青真不愧新时代有为老青年。他采用高分辨率的电脑图像分析手段,参照《咸淳临安志》《梦粱录》《西湖游览志》等古代文献的记载,花一年时间,著50万字的《<咸淳临安志>宋版“京城四图”复原研究》,对宋版“京城四图”释疑和考证、复原和更正,按“修旧如旧”原则,依据宋版原图重新绘制了一套“京城四图”。700年前的西湖梦华再现纸上。
地经广场上,有一组名为“邂逅”的铜雕。一位宋服老者穿越而至,为两位问路的现代青年指路。铜雕旁边原有的清代摹刻《京城图》被姜青青复原的南宋《京城图》取而代之。
说一个白塔建于何时?有“五代”、“五代吴越”、“五代吴越末期”的不同表述。说一个“京城四图”,有宋、明、清的不同版本。历史本来是需要一个十分真实的记载,偏偏最不真实的往往就是记载历史的文字。
本来一个白塔,记载的人稍微上点心,梁思成、姜青青们就可以喝喝小酒,花前月下一番去的,无需鞍马劳顿到杭州或是夜以继日扒古书。所以,明朝的朱国祯发现前人写书办事有信口开河的现象,就在《涌幢小品》中发出一声哀嚎:“人之难信,观者不可不辨也!”
颐和园里的白塔的历史
白塔所在之处为一丘陵,原为金大宁宫琼华岛广寒殿旧址,相传是金章宗李妃的妆台。清顺治八年(1651),依西藏喇嘛恼木汗建议,“欲以佛教阴赞皇猷,请立塔寺,寿国佑民”建塔修寺。
白塔自建成以后进行过多次修缮,清康熙十八年夏历七月二十八日,北京发生地震,白塔被震毁。《清史编年》中记载:“七月二十八,巳时至酉时,京师大地震,声如雷,白昼晦暝,势如涛,顺德、德胜、海迨、彰义等城门被震倒,城墙塌毁甚多,宫殿、官廨、民居十倒七八。
二十九、三十日又大震,通州、良乡等城墙俱陷,裂地成渠,流出黄黑水及黑气。”这次地震两年后,重修白塔,康熙二十一年(1681年)重修完成,并在琼华岛的东南山腰处立碑纪念。
扩展资料
塔身正南面是“时轮金刚门”,也叫壶门式眼光门,中间为木质红底金字的“时轮咒”,即所谓“十相自在图”,系“杭、恰、嘛、拉、哇、日、呀”(音译)组成的七字藏文图案,有“吉祥如意”之意。周围用钳子土烧制的西番莲花饰。这组字图为清代藏传佛教著名领袖章嘉国师亲手所写。
整个塔身有306个方形青砖透雕通风孔,这是为塔木构架通风之用,以防塔内木料潮湿糟朽。塔四周有汉白玉石栏环绕。通风孔的纹饰雕刻繁复华丽,包括蝴蝶、芭蕉扇叶、喇叭花、菊花、荷花、宝相花、西番莲花等画像。
-北海白塔
墨脱在西藏哪里
西藏自治区林芝市
墨脱县位于西藏自治区东南部,雅鲁藏布江中下游,总体呈北高南低的走势。全县总面积34万平方千米,平均海拔1200米,县城海拔1100米,年均气温达184℃,年均降雨量达2330毫米以上。
墨脱拥有最优越的气候条件,形成了独特的热带、亚热带、温带及寒带并存的典型立体气候带,有一天经四季、十里不同天之特色,是世界屋脊的低谷、青藏高原的氧吧,境内野生动植物资源极其丰富,有“世界动植物博物馆”“世界生物基因库”之美誉。
墨脱县旅游景点
1、噶龙香格里拉风景区
嘎龙香格里拉风景区地处扎墨机耕道24k至60k之间,是出入墨脱大峡谷的交通要道。该景区内有共有6大自然景区,即草原、雪山、冰川、雪山神湖、瀑布、林海。在此景区内在不同季节可观赏不同的景致,如夏季可观赏草原、雪峰、千年冰川、雪山神湖、瀑布、林海,冬季可观赏林海、雪原、雪山、冰瀑、冰柱。
2、汗密原始生态观光区
汗密原始生态观光区主要以观赏原始生态自然景观为主。汗密驿站周边景点主要有老虎嘴探险、地东天然水溶洞、老虎嘴瀑布、汗密瀑布、跨江铁索桥、千年云冷杉原始生态、高山瀑布、雪山、珍惜杜鹃林等。
3、南迦巴瓦峰
位于墨脱县城的西北方向,海拔7782米,是中国西藏林芝地区最高的山,《格萨尔王传》中的“门岭一战”将其喻为“直刺天空的长矛”。峰体终年积雪,云雾缭绕,每年10月至次年4月是观景的最佳时机。因其独特的山体特征与秀美的景观特色,于2005年被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评选为“中国最美山峰”。
-墨脱县
西藏白塔是什么
白塔是根据尼泊尔带来的佛塔样式建造的,它的蓝本又是古代印度比较原始的覆钵式佛塔,这种覆钵式塔一直被藏传佛教所惯用,所以被人们俗称为“喇嘛塔”。由于它们的表面一般都涂抹着白灰,颜色洁白,又俗称“白塔”。
藏传佛教寺院中的白塔是藏经塔,也叫经塔。藏式白塔是藏人建筑艺术中最具特色、富有内涵的一种建筑艺术,许多塔具有重大纪念意义和象征意义,白塔在藏区随处可见,一般与寺院并存,不少村庄附近也有白塔,一些名山名湖周边也可见到,是雪域高原的一道靓丽的风景。
扩展资料:
塔的概念是随同佛教一起从印度传入的。“塔”字是梵文 “stūpa(堵波)”的音译略写,有时又借 “Bu-ddha(佛)”的译音浮屠、浮图为塔。据记载,中国最早的佛塔建于东汉永平十年(公元67年)洛阳(北魏)的白马寺。
据称白马寺塔是“犹依天竺旧状而重构之”(《魏书·释老志》),已显露了中印建筑融合的迹象;浮屠祠的塔是“上累金盘,下为重楼”(《后汉书·陶谦传》),中国的重楼成了塔的主体。
另外还有一种藏族葬俗中最为尊荣的塔葬。即大活佛的肉身塔——灵塔。历代达赖、班禅,藏传佛教根本活佛、被称为“呼图克图”的黄教大师,都用灵塔保存遗体。
《弥漫雪域的藏传佛教》载,遍布信奉佛教国度的佛塔,也是陵寝即灵塔,并有着特殊的佛教含意。佛塔最下层的方形基底,表示坚固的地基;其上为水球,再上为火锥;再上为气托;最上为波动的精神或待脱离物质世界的灵气;而以上元素又都由‘趣悟阶路’而登达。
这基本上是把佛教的“四界”的思想——土、火、水、空集于灵塔一身,使这四种属性通过灵塔表现为有形物质,可通过视觉观察到的实体。
藏式佛塔除了它的使用性,可以盛放圣贤的舍利,还可以放置活佛骨灰或遗体以及经书圣物等外,它的更深层意义和象征性,是供广大信教群众朝觐的。
因此,我们看到藏地藏式佛塔,既是藏族信徒的一种崇拜对象,又是别具风格的藏传佛教建筑雕刻艺术。反映了藏区古老民族的优秀文化和高超的技艺。更是各个民族文化交流的历史见证。
中国人能从墨脱县爬山吗
墨脱概况
西藏东南部,喜马拉雅山脉末端,
在雄伟的南迦巴瓦峰和滚滚的雅鲁藏布江的环抱里,隐藏着一方神秘之地——墨脱
打开APP查看高清大图
▲墨脱地理位置图
墨脱,在藏传佛教经典中称“博隅白玛岗”,意为“隐藏着的莲花”。
藏人认为世上有隐秘胜境十六处,最美之处为白玛岗。
打开APP查看高清大图
因独特的自然环境,造就了这里丰富多彩、千姿百态、气象万千的自然景观。短短几个小时便可体验从雪山茫茫到热带雨林那种极度的错落景致,“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
打开APP查看高清大图
墨脱徒步,曾被评为中国十大徒步线路之首,是驴友心中向往的徒步圣地,因路况复杂,气候多变,不可预测风险多等,有墨脱归来不言路之称。
打开APP查看高清大图
墨脱徒步尊为国内第一线路,并不仅指它路线的难度,更多是精神层面的意义。
《大藏经》里写到:“佛之净土白玛岗,圣地之中最殊胜”,“森林弥漫数千里,花木遍山”。被视为佛乐胜境
人生是一场旅行,更是一场修行。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世外桃源,而墨脱就是我的圆梦之地
Ⅱ 徒步路线及过程
⒈徒步路线图
2徒步过程
D0:6月11日,
拉萨~米拉山口~林芝(八一)~派镇
▲ 整装待发
早8点,拉萨出发至派镇,
全程约530公里,用时9个钟,下午5点到派镇,入住客栈。
▲派镇兄弟客栈
今天全程沿着天路318国道逆行,尼洋河婉转相伴,
蓝天白云相随,雪山垭口相间,美景自在心中。
▲林芝段雅鲁藏布江风光(微微供图)
D1:6月12日
派乡(海拔3170米)~松林口(海拔3730米)~多雄拉山口(海拔4221米)~拉格(海拔3250米)。
全程27公里,累计拔高约600米,下降约1100米。
▲松林口中国第一徒步路线牌
派乡至松林口约9公里是简易机耕路,
其后是山野马帮小道,
积雪垭口路迹不明显,
需借助导航定位设备并结合现场探查确定前进方向。
从松林口开始,地貌、植被随着海拔变化依次为:原始森林、高山乱石、积雪垭口、飞流瀑布、峡谷草甸等。
此段风险主要有高原反应、低温寒冷、山路湿滑、落石滑坡等,需小心谨慎
▲雪山,杜鹃丛中迷途的人
▲登顶在望
▲登山不仅是体力,也是意志的考验。(张琪供图)
▲不明动物尸骸,余威犹存
▲登顶多雄拉山垭口
▲垭口回望,壮丽的多雄拉山主峰(图来自网络)
六月天气变暖,雪山融化,又落雨。下山,一路都在瀑布溪水中穿行
过了小桥,拉格就快到了
树林掩映处,拉格客栈
衣服鞋子全湿,拉格海拔超过三千米,温度大约10度,很冷
客栈老板是个当地门巴族女人,自述祖辈从不丹迁来。先后有过两次婚姻,对象都是当地驻军,转业后分手。两段婚姻育有五个孩子,都留下来由老板娘独自抚养,生活很是艰辛,独自一人在这荒山野岭经营客栈,靠驴友和过往马帮为生
万里之外边陲,荒山野岭,围着火塘烤火,听听客栈老板娘的故事,终生难忘的经历。
▲徒步墨脱每晚必做功课,烤衣服,烤鞋子
D2,6月13日
拉格(海拔3250米)~大岩洞(海拔2850米)~小岩洞(海拔2600米)~汉密(海拔2240米)
全程28公里,无拔高,全程下降约1000米
冒雨出发,溯溪而行,9个钟头,到汉密
▲ 汉密马帮客栈
拉格到汉密是雪山垭口往亚热带雨林过渡,全程都在原始森林穿行,路途长,一路下降
▲塌方区
沿途地貌植被、路况主要是:原始森林、溪水河流瀑布、湿滑乱石马道
此段路风险主要有路况湿滑、乱石溪流多,小心扭伤滑倒滑坠,要注意保护膝盖,另外随着海拔降低,原始森林里潮湿闷热,要小心毒蛇、野兽及蚂蝗叮咬
墨脱徒步一线偏僻原始,人迹罕至,生态环境良好。有不少动物在此生存繁衍,如黑熊、孟加拉虎等,蛇类尤其繁多,且以眼镜蛇和眼镜王蛇常见
▲边防战士抓的眼镜王蛇(无语供图)
▲坠崖而亡的驴子
峡谷两旁壁立的雪山,以及沿着雅鲁藏布江大峡谷逆流而上丰富的印度洋水汽,给墨脱这个神秘的高原孤岛带来了大量的水资源,也孕育了这片国内罕见的亚热带原始森林。
▲奇异的根茎,神奇的造型
▲恐龙时代的桫椤,横卧的枯木
▲一棵棵参天大树,高耸不见其端
D3:6月14日
汉密(海拔2240米)~老虎嘴(栈道)~1号桥~2号桥~3号桥~塌方区~4号桥~解放大桥~背崩(海拔900米)
本日行程约32公里,海拔下降约1300米
汉密到3号桥之间即墨脱著名的蚂蟥区
用时9个钟,到达背崩,晚住宿在此
▲背崩乡,充满珞瑜风情的边陲小镇(图来自网络)
▲军人操练,背崩距麦克马洪线已不远,战备紧张
汉密到背崩段路况主要是原始森林、过河、溯溪、栈道、滑坡塌方、蚂蟥区等
主要风险是老虎嘴栈道小心滑坠,滑坡区小心落石、塌方等
▲1号桥,又称阿尼桥
▲2号桥 已废弃,徒步不过此桥
▲3号桥,两边木板已腐烂不堪
▲4号桥,两端都是大滑坡
解放大桥建在雅鲁藏布江和多雄拉河交汇处,由军方投资建设。大桥左岸背崩端桥头处,有军人守护。过往此桥检查甚严,身份证、边防证齐备才予放行,并需持证拍照留档备查。
原计划在解放大桥处,沿着雅鲁藏布江大峡谷右岸,往下游途径地东、希让村寨,徒步到麦克马洪线。因此处属边境军事管理区,管理严格,遗憾没能成行
▲驴友拍摄的麦克马洪线附近风光-1
▲驴友拍摄的麦克马洪线附近风光-2
老虎嘴是在多雄拉河峡谷半山腰人工开凿的栈道,宽则米余,窄则仅容一脚位,是墨脱通往林芝的唯一必经通道。远远望去,弯曲的栈道绝壁上怪石悬空,仿佛张开大嘴的虎口,其下是湍急的多雄拉河。
栈道山顶常年化雪融水,道路湿滑,塌方、落石频发,需小心谨慎,认真观察通过
▲栈道标志点-老虎嘴
▲湿滑的栈道
墨脱徒步让人终生难忘的因素有两个,一是蚂蝗揪心 ,再一个滑坡要命。
蚂蝗叮咬除了引发心理紧张、恶心外,一般不会导致生命危险。滑坡事故多年来则把十多位驴友永远留在了墨脱。
墨脱蚂蝗主要分布于海拔1300米-2000米范围,尤以海拔1600米向阳坡为多。树叶上,草丛里密密麻麻。
蚂蟥区穿越,尽量加速通过,无故不要逗留。
百密一疏,难逃一劫。脸上咬的更厉害,半边都是血
蚂蝗的防治:
1过蚂蟥区用胶带把裤脚扎紧,上衣束进裤腰,尽量避免蚂蝗钻进衣服。
2驱赶杀死蚂蝗最有效的方法是食盐,用手指蘸食盐或浓盐水,往蚂蝗身上涂抹,片刻蚂蝗则自动脱落死亡。原因是食盐可使蚂蝗体表细胞渗透压增高,导致蚂蝗体内大量脱水死亡。
3蚂蝗上身,切忌生拉硬扯,这样蚂蝗口器容易断在身体里,留下后遗症。
4也不要用打火机烧烤,实践证明,往往皮肤烧伤,蚂蝗还没脱落。
一只刚吸饱血的蚂蝗,在食盐作用下,身体爆裂而亡
墨脱滑坡区主要有三处
其一位于老虎嘴附近,比较小。
另两处位于4号桥两端,滑坡面积大,边坡陡,十分危险,队员之间要彼此帮助观察通过
▲滑坡区-1
▲滑坡区-2
▲滑坡区-3 (图来自网络)
▲4号桥右岸滑坡区,路线示意图
过此处,队友野草一不小心,登山杖掉进激流,人幸好有惊无险
汉密到背崩段,不仅险、虐,景致也更加原始美丽,一派热带风光
▲多雄拉河风光-1
▲多雄拉河风光-2
▲冰消雪融,瀑布成群
▲茂密的原始森林,林间飞瀑
▲背崩大瀑布
▲野生真菌
▲古道依旧,马帮匆匆 (张琪供图)
至背崩,墨脱徒步路段就已结束,后面的路,坐车或步行皆可出去。
墨脱地形东、西、北三面环山,
西面是多雄拉山和南迦巴瓦峰及雅鲁藏布江大峡谷;
北面是嘎隆拉山;东面和南面紧邻麦克马洪线印控区。
内陆进出墨脱,一是北向翻越海拔4700米的嘎隆雪山,通联波密;
或西向翻越海拔5300米的多雄拉山,通联林芝。
完整的墨脱徒步线路即林芝方向翻越多雄拉山至墨脱,然后翻越嘎隆山到达波密,全程约200公里,翻越两座地形复杂、气候恶劣的雪山,用时约10天
▲墨脱区位地形图,明显看出高原孤岛交通闭塞
背崩至墨脱县城,距离约28公里,沿着雅鲁藏布江左岸,公路已修通。
▲半山回望,背崩一角
14日晚,到达背崩。
向当地猎人了解麦克马洪线事宜,因背崩靠近边境,边防严,去麦线很难。
猎人说,从墨脱县城后面翻越两座海拔4500米雪山去麦线,没人盘查,但来回要六天时间,且沿途是深山老林无人区,需重装露营。据说此处去麦线,边境附近有一高山圣湖,风景特靓,湖底宝藏无数。
此行本没考虑重装,帐篷等露营装备没带,再加上下雨,翻山越岭风险也大,只好作罢。希望下次有机会,再来圆梦
▲背崩段雅鲁藏布江风光
15日上午,背崩闲逛。
边境前线,军营比比皆是,管制甚严,军营、训练场、后勤基地可以近看,敏感地方禁止拍照。
早训练后,部分军人,手推肩抗,种菜施肥,喂猪养鸡。
“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优良革命传统,在这万里之遥的边疆得到了很好的传承。
▲部队蔬菜大棚
下午,赶去墨脱县城。沿着雅鲁藏布江左岸上行,风光怡人。
途中,参观游览著名的德兴藤桥及雅鲁藏布江果果糖大转弯。
所谓藤桥,顾名思义是以藤条为主材料架设的桥。
西南边陲山区历史上经济落后,交通闭塞,藤桥可就地取材架设,曾是山民过河主要桥梁形式之一。
人走在软软的藤桥上,牛羊等牲畜则绑在木架上抬过去,脚下是奔腾的雅鲁藏布江,眼前是摇晃的藤条,仿佛一曲危险的舞蹈
▲ 德兴藤桥
雅鲁藏布江在大峡谷果果糖盘了一个弯,当地人称蛇形弯。大拐弯因其俯瞰像一个棒棒糖,因此得名果果糖大转弯。
公路开通短短几年,墨脱县城已发展的颇具现代化,街景和内陆城镇无异。经济要发展,生活水平要提高,不可避免,一些传统风俗元素注定也会消失。
▲街景一隅
2013年10月,墨脱县城向北通往大山外的公路(墨脱至波密扎木镇,即扎墨公路)全线贯通,墨脱彻底结束全国唯一不通公路的历史,莲花秘境也逐渐向世人揭开了神秘面纱。
目前,东西向的派墨公路(基本沿墨脱徒步线路走)正抓紧施工,完工后,墨脱徒步这一经典线路因少人行走,无人维护修复地质灾害导致的路线损坏,也终将被废弃走进历史。
▲墨脱徒步路线及对外交通示意图
16日,墨脱至波密。虽然号称扎墨公路,连内陆乡村公路也不如。路面坑坑坑洼洼,间或塌方落水。短短120公里,越野车竟用了八个小时。
▲沿途桥梁按野战标准搭建
千百年来,海拔4700米的嘎隆拉山,
在墨脱和山外的繁华红尘之间,划下了一道难以逾越的天险。
隧道开通前,每年都有两位数以上的来往行客,意外长眠在这雪山之巅。
当车吃力地盘延在婉转的嘎隆拉山雪线之上,穿过嘎隆拉隧道,
再回首,云雾里,墨脱渐行渐远
▲嘎隆拉雪山
翻越嘎隆拉山的路上,
红墙白塔、金顶碧瓦的嘎隆拉寺,
是茫茫雪海中最鲜艳的色彩。
这座藏传佛教寺庙,
寄托着来往行人对平安的殷殷期待,
也超度着那些不幸的孤魂
再一次转起经筒,
曾经多年的莲花秘境追梦,伴着经声,飘向远方
内容整理自:户外Or旅行
白塔的介绍语咋写?
北海公园白塔介绍 简介
北海白塔,位于北京北海公园的琼华岛上,始建于清初顺治八年,属于藏式喇嘛塔。塔高359米,塔上是圆形下面是方形。北海白塔的结构是砖木石混合结构,是塔基、塔身、相轮、华盖、塔刹等五部分组成,属于覆钵式塔。北海白塔的四周有天王殿、意珠心镜殿、七佛宝殿、具六神通殿等建筑。琼岛的东北坡是著名的“燕京八景”之一的“琼岛春荫”。
北海公园位于北京市中心区景山西侧,在故宫的西北面,与中海、南海一起称三海。是中国古代皇家园林,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皇家园林之一,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主要景点有:濠濮间、画舫斋、静心斋、天王殿、快雪堂、九龙壁、五龙亭、小西天。
九龙壁,建于公元1756年,已有二百多年历史,材料是用彩色琉璃砖砌成的,长2586米,高665米,厚142米。九龙壁的上方两面各有九条龙。
宫廷风筝:在这里你可以买一个具有宫廷特色的风筝,在草地上放风筝,感受古代皇家园林的人放风筝的乐趣。
公园活动:牡丹花展,祈福文化盛典,文化长廊,宫廷风筝。
公园门票:
北海公园门票15元
琼华岛门票10元
善因殿门票2元
开放时间:
北海公园6:00-22:00
琼华岛景区8:30-18:00
大船码头9:00-18:00。
交 通:
公共汽车5、101、103、109、124、685、814、846到北海前门;
公共汽车13、42、107、111、118、810、701、823到北海后门。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文津街1号
西藏旅游十大必去景点介绍
西藏旅游十大必去景点介绍
西藏旅游资源丰富,雄奇壮观的布达拉宫、日日被信徒膜拜的大昭寺、热闹的八廓街、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圣湖纳木错、神山冈仁波齐所有的一切对于旅游者来说,都是其它地方无可替代的。以下为您带来西藏旅游十大必去景点介绍,欢迎浏览!
1:拉萨
拉萨,藏语里的意思是神居住的地方。它是西藏自治区首府,海拔3700米,被称为“日光城”。拉萨是一个神秘的存在,它是藏族人心中的圣城,如今也成为四方游客的“圣城”。
布达拉宫广场前的双手合十,大昭寺前凝望信仰的力量,用指甲去触摸经筒的温暖,甜茶馆里聆听市井的声音,慵懒地卧于被阳光包围的躺椅之中,闲散地漫步于拉萨河边。
当然,你能做的还不止这些,色拉寺后山上俯瞰拉萨城会给你一个不同的视角,拉鲁湿地远眺布达拉宫更能让你体味她的伟岸,或者你什么也不做,只是矗立在八廓街的转经道上,任凭朝圣者和游客与你擦肩而过,也便体会到了最真实的拉萨。
2:纳木错
纳木措位于西藏中部,是中国第二大的咸水湖,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大型湖泊。纳木措的湖面像海一样辽阔,玛尼堆连成的轨迹,摇曳的五彩经幡,她圣洁的美让人无法抗拒。
在纳木措,无比真实的云彩蔓延在青绿色的湖水上,内心感觉一片宁静。经幡寄托着藏民对于天神的虔诚,飞扬中绘出神圣的美。红色的光芒染上云彩,镜子般的湖泊倒映美景。巨石耸立,像极了千年不动的神灵俯瞰大地。
每个到过纳木措的人,整个灵魂都仿佛被纯净的湖水所洗涤。站在纳木措湖边,这世界上最高最美的神湖让人震撼,仿佛置身于一个蓝色的世界。淡蓝、浅蓝、灰蓝、宝蓝、深蓝以及深邃如墨一样的蓝黑,这由浅而深的蓝色,蓝得清澈,蓝得丰润,蓝得迷人,似乎包容了世界上一切的蓝色。
3:羊卓雍措
羊卓雍措,简称羊湖,距拉萨不到100公理,与纳木措、玛旁雍措并称西藏三大圣湖,是喜马拉雅山北麓最大的内陆湖泊,湖光山色之美,冠绝藏南。羊卓雍错被誉为世界上最美丽的水。
羊湖在藏人心目当中被看做是“神女散落的绿松石耳坠”,她的身躯蜿蜒在群山中达一百三十多公里,只有在地图或是高空你才能惊喜的发现她犹如耳坠,镶嵌在山的耳轮之上。
不同时刻阳光的照射,她会显现出层次极其丰富的蓝色,好似梦幻一般。 羊卓雍错集湖泊、雪峰与蓝天融为一体,湖光山色,景色如画,仿佛置身人间仙境,让人流连忘返。
4:雅鲁藏布大峡谷
雅鲁藏布江下游的雅鲁藏布大峡谷是地球上最深的峡谷,大峡谷核心无人区河段的峡谷河床上有罕见的四处大瀑布群,其中一些主体瀑布落差都在30—50米。峡谷具有从高山冰雪带到低河谷热带季雨林等9个垂直自然带,麋集了多种生物资源。
整个峡谷地区冰川、绝壁、陡坡、泥石流和巨浪滔天的大河交错在一起,环境十分恶劣。许多地区至今仍无人涉足,堪称“地球上最后的秘境”,是地质工作少有的空白区之一。
雅鲁藏布江下游,江水绕行南迦巴瓦峰,峰回路转,作巨大马蹄形转弯,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峡谷。 整个大峡谷的自然景观可以用“雅鲁藏布江大峡谷秀甲天下”概括。
5:珠穆朗玛峰
珠穆朗玛峰是世界最高大的山系喜马拉雅山的主峰,位于中国和尼泊尔交界,北坡在中国西藏定日县境内,南坡在尼泊尔境内。山顶终年积雪,高度884813米,为世界第一高峰。
珠穆朗玛峰上部终年为冰雪覆盖,抬头就是雪山冰川,冰川上有千姿百态、瑰丽罕见的冰塔林,又有高达数十米的冰陡崖和步步陷阱的明暗冰裂隙,还有险象环生的冰崩雪崩区;山下有世界上最高的寺院绒布寺,是观赏日照金山的绝佳地点。
眺望珠穆朗玛峰,无论那云雾之中的山峦奇峰,还是那耀眼夺目的冰雪世界,无不引起人们莫大的兴趣。不过,人们最感兴趣的'还是飘浮在峰顶的云彩,仿佛是在峰顶上飘扬着的一面旗帜,因而这种云被称为旗帜云。
6:林芝
林芝,藏语意为“太阳宝座”,指太阳升起的地方。有人称它是西藏的瑞士,也有人称为西藏的江南。它山高水长、人力难及,原始自然风貌保存完好,是世界仅存的绝少为人类所涉足的净土之一。
林芝地区境内雪峰林立、森林密布、山清水秀,自然风光旖旎多姿,峡谷内奔涌着尼洋河、帕隆藏布、雅鲁藏布江等多条河流,河流两侧有幽静的村庄、古老的巨柏、飞泻的瀑布和陡峭的悬崖、松涛起伏的森林,这些充满着迷人魅力的自然景观,被一些外来者盛誉为“西藏的瑞士”。
她的美非比寻常,美中透着大气、狂野、超脱,那种雪山下、峡谷中、村里村外布满粉黛鲜花的盛况,只有身临其境才能体会到那种超然脱俗的美。
7:日喀则
日喀则地处西藏西南部,位于雅鲁藏布江和年楚河的交汇处,是目前西藏的第二大城市,美丽旖旎的自然风光,独具特色的后藏生活,这里被誉为“最如意美好的庄园”。
北京的三个白塔分别在:
妙应寺白塔:
妙应寺白塔是藏传佛教系古塔,全名灵通万寿宝塔,位于北京西城区阜城门内大街路北的妙应寺内。国家重点保护文物。
该塔是元大都保留至今的重要标志,也是我国现存最早最大的一座藏式佛塔。1961年,妙应寺白塔被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北海白塔:
北海白塔,位于北京北海公园琼华岛上 ,建于清初顺治八年,是一座藏式喇嘛塔,也是北海的标志性景点。
北海白塔塔高359 米,上圆下方,富有变化,为须弥山座式,塔顶设有宝盖、宝顶,并装饰有日、月及火焰花纹,以表示佛法像日、月那样光芒四射,永照大地。
白塔庵塔:
白塔庵塔在中国画研究院内。20世纪40年代此处有庵因塔而名。相传明建文帝在靖难之役中逃出南京,削发为僧,晚年来到北京,死后葬于西山,并建衣钵塔,塔讹称建文帝衣钵塔。
扩展资料:
北海白塔塔身全部为砖木石混合结构,由塔基、塔身、相轮、华盖、塔刹五部分组成。塔身为覆钵式,因此从塔的表面只能看到砖和石料而见不到木构架。
基座是十字折角形的石砌须弥座。塔座边长182米,基座部分安有角柱石、压面石和挑檐石。座上为三层圆台,中部塔肚为圆形,最大直径14米。上部由十三重相轮组成的细长十三天塔刹。
顶部为两层铜铸镏金华盖,下层为地盘,上层为天盘。地盘重约2000多公斤,下面铸有4个预埋的铁环,悬挂着4根粗大的牵杆,牢固地将整个华盖与塔身连在一起。
地盘下面挂有16个铜制风铃,每个铜铃重约8公斤,铜铃成六角形,外面铸有六字箴言,风铃内挂着十字悬垂,下面坠有十字交叉的风叶。
—妙应寺白塔
—北海白塔
—白塔庵塔
颐和园白塔和北海白塔在建筑风格和地理位置上存在明显的区别。
1 建筑风格:颐和园的白塔是藏式喇嘛塔的建筑风格,塔身为单层,造型厚重。北海公园的白塔则是蒙古式白塔,具有清净,且灵巧、雅致的特点。
2 地理位置:颐和园白塔位于北京市海淀区新建宫门路19号,北海公园白塔位于北京市西城区文津街1号。
总结来说,颐和园白塔和北海白塔在建筑风格和地理位置上存在明显的差异,每个建筑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魅力。
据说白塔底下有舍利子(即圆寂后火化真身留下的),但是具体是谁的就不太清楚了。
北京现存的白塔当属北海公园的白塔和白塔寺的白塔,参看一下白塔寺白塔的介绍:妙应寺所处地区是辽南京城的北郊,早在寿昌二年(1096年)便建造过一座佛塔,供奉佛舍利以及香塔、佛经等佛教圣物,後来毁于战火。元至元八年(1271年),忽必烈敕令在辽塔遗址的基础上重新建造一座喇嘛塔。
另外,您游玩北海公园之后可以到什刹海地区游玩,相关信息可以参看什刹海网站。
北海白塔全部为砖木石混合结构,由塔基、塔身、相轮、华盖、塔刹五部分组成。
白塔是一座覆钵式塔,外形与北京西城区的妙应寺白塔颇为相似,但北海的白塔在外形上看起来更为秀丽。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