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固伦和敬公主府
位于张自忠路7号。和敬公主(1731~1792)是乾隆第三女,17岁下嫁辅国公蒙古族科尔沁部的色布腾巴勒珠儿,乾隆赐此宅。此处东面为多罗贝勒裴苏府,再往东是和亲王弘昼府。
2、弘昼府
位于张自忠路3号。原是康熙帝九子允禟的府第,1733年雍正帝封第五子弘昼为和亲王,赐此宅。
1906年清廷拆除全部原建筑,兴建了现在还能看到的大楼,归陆军部和海军部使用。袁世凯1912年将总统府和国务院设于此地,1924年作为段祺瑞执政府。
3、竺可桢故居
今为国管局招待所。看了20年门的齐老说,竺老去世后,郁文搬了进来。他指着门前两棵碗口粗的丁香树:春天三四月份,一进大院门,你就能闻到从这里飘出去的香味。
为了防潮,一层的地板距底下空着近1米,下面住着老鼠、黄鼠狼、蜈蚣和蝎子,但没见过蛇。
4、僧格林沁府
位于炒豆胡同73、75、77号。1825年科尔沁索郡王病亡,无子,道光让僧格林沁做索养子,袭郡王。僧因抗太平天国有功,咸丰五年进封亲王,世袭罔替。
1860年,他抗击英法联军,1865年被捻军围歼。光绪年间,清廷在今地安门东大街47号为他修祠。
5、欧阳予倩故居
位于张自忠5号。1949年欧阳予倩从香港回到北京,迁居至此直到1962年去世。他担任首任院长的中央戏剧学院就在附近的南锣鼓巷,而好友郭沫若、田汉、老舍也住附近,故经常在此聚会。
夏衍说:中国话剧有三位杰出的开山祖,这就是欧阳予倩、洪深和田汉。
6、荣禄府西洋楼
位于菊儿胡同7号。1836年荣禄出生于菊儿胡同,当时他们家很大,3号院是祠堂,5号院是住宅,7号院是花园。
后来荣禄迁至东厂胡同居住,此宅被分割出售,现已面目全非。西洋楼是荣禄府主要建筑之一,曾作过阿富汗大使馆,现在出租给了童趣出版社。
7、宁郡王府
位于东单北大街北极阁三条。允祥是康熙皇帝第十三子,**《雍正王朝》中侠肝义胆的“十三爷”,他也是雍正最为亲任的兄弟。
雍正八年,允祥病故,皇帝封允祥的第四子弘皎为宁郡王,建府于此。现为国家话剧院、话剧艺术研究会等单位使用。
8、吴佩孚故居
位于什锦花园胡同23号。此宅原为北洋政府行政长官薛之珩的公馆,经张学良出资修葺后,吴佩孚于1932年入住,在此办公会客,直到1939年去世。
当时门牌号为11号,后人称之为“吴公馆”。现为东城区城市管理监督中心办公用房,广亮大门已被砖石水泥填实。
1老舍故居
东城区灯市口西街丰富胡同19号 65142612
门票价格:门票免费,(语音导览10元,押金100元)
开放时间:周二至周日9:00-16:00(15:40停止发票)
交通路线:公交车:103、104、108、111、803路灯市西口站下车十字路口向西行;
地铁:5号线灯市口站下车沿灯市口大街向西行约800米;
自驾线路:王府井大街向西转入灯市口西街或南河沿大街向东转入灯市口西街。
故居看点
老舍纪念馆是典型的北京四合院建筑格局,占地面积400平方米。内容丰富多彩的《老舍的生活与创作》展览,形成老舍纪念馆自有的显著特色。老舍纪念馆的大门坐西朝东,一进大门有一座灰色砖影壁和两间南房;进二门,迎面是一座北京现在已少见的五彩小木影壁。转过影壁,便到了纪念馆的主要部分。院中正房三间,明间和西次间为客厅,东次间是老舍夫人胡絜青的卧室兼画室。西耳房是老舍先生的卧室兼书房,现已按原貌对观众开放。院中的西房和东房现为第一、二展厅,主要通过大量珍贵的手稿、图书、照片及生前遗物,展示老舍一生的生活与创作历程。老舍纪念馆以保护故居和藏品为基本工作任务,紧紧围绕老舍先生“生在北京,长在北京,死在北京,写了一辈子北京。”这个主题,推出适合中小学生的临时展览,以丰富展览内容。
2曹雪芹纪念馆
北京海淀香山正白旗39号 62591561
开放时间:周一至周日 08:00-16:00
票价格:免票
交通线路:地铁苹果园站乘运通112,北京植物园下车。地铁古城站乘318路,北京植物园下车。地铁北宫门站乘563、696卧佛寺站下车。
特别提示:纪念馆属于园中园,纪念馆免费,北京植物园票价5元
故居看点
题壁诗、书箱及曹雪芹生活场景、建馆由来、家世渊源、雪芹一生、千古风流。
3宋庆龄故居
北京市西城区后海北沿46号 010-64044205转800
门票价格:成人20元,大学生10元,中小学生5元,70岁以上凭证件免票
交通路线:乘坐44、5、635、55、919、909、27、380、949、625、914、344、315、305路到德胜门下。
故居看点
院落建筑分前厅“濠梁乐趣”,后厅“畅襟斋”,东厢“观花室”,西厢与新建主楼相连。园内引自什刹海活水绕园而行,湖面上建有长廊、恩波亭,西山脚下立有岁岁平安太湖石,山上建有箑亭、听雨屋、瑰宝亭。
4梅兰芳纪念馆
北京西城护国寺街9号 66014344
门票价格:成人10元,老年人、学生、军人、残疾人持相关证件半价
开放时间:9:00--16:00。
交通路线::乘22、38、47、409、709、726、806、810、826路公交车护国寺站下车,走护国寺街;或13、42、55、107、111、118、701、823、850路公交车厂桥站下车,向北进护国寺街。
故居看点
梅兰芳纪念馆现有两部分:正院保存故居原貌,会客厅、书房、卧室内的各项陈设均按梅兰芳生前生活起居原状陈列。外院展览室,以大量珍贵资料,介绍了梅兰芳一生的艺术生活和社会活动。另两展览室用作专题展览,定期更换内容。
5茅盾故居
北京东城区交道口后国恩寺13号 62252042
门票价格:5元
开放时间:周二至周日
交通路线:乘104、108、753、113、803等在交道口南站下车往西即到。
故居看点
茅盾故居坐北朝南,分前后两进院落,共有大小房间22间。建馆后,故居内的书房、卧室、会客厅等处陈设严格按照茅盾先生生前的原貌布置。前院西厢房是会客厅,室内的沙发、案头的花瓶、壁上的对联都是旧有之物。北房的陈列介绍了茅盾先生及其文学创作的道路。东厢房以和实物展示了茅盾先生在新中国成立后为祖国文化建设和世界和平所做不懈努力。展品中包括委任状、代表证、创作原稿、记录手札以及他使用过的钢笔、录音机、印章等。后院是茅盾先生的书房和卧室,这里四壁皆书,经史子集、中外名著无所不有,多年的藏书连同他自己的著作,已集中建成“茅盾文库”。
6詹天佑纪念馆故居
北京八达岭特区 65634104
门票价格:20元
开放时间:每天8:30-16:30
交通路线:公交车:乘919到八达岭下车即到。
自驾线路:沿八达岭高速公路由18号出口下,至八达岭景区即到。
故居看点
詹天佑纪念馆坐落在京张铁路沿线八达岭长城风景区,是为纪念中国近代科学技术界的先驱、杰出的爱国工程师--詹天佑先生所建的一座专题纪念馆。詹天佑纪念馆依山势而建,造型简朴,与位于长城内侧青龙桥火车站的詹天佑铜像和墓地遥相呼应。陈列展览共分四个展区,按照历史年代布展,馆藏2000余件实物、、图表、沙盘、模型,翔实生动地展现了詹天佑幼年留美、留学回国、投身国家建设的历程
7徐悲鸿故居
北京西城新街口北大街53号 62252042
门票价格:免费
开放时间:周二至周日9:30-17:00(16:00停止入馆)。
交通路线:乘公交车22、38、47、626、726、409、810、826、新街口豁谷口站下车,积水潭桥南行200米,路西即到;或乘地铁至积水潭站下车即到。
故居看点
纪念馆分为序幕厅和7个展室。序幕厅陈列着徐悲鸿自画像,各展室分别陈列着画家的国画、油画、素描作品和介绍画家生平的照片、实物等史料。
8李大钊故居
北京市西城区佟麟阁路文华胡同24号
门票价格:10元
开放时间:周三到周日9点-16点。
交通路线:7、10、38、626、395、477路新文化街西口站;7、15、37、10、626路民族文化宫站;地铁1号线复兴门站、西单站、地铁2号线复兴门站、长椿街站。
故居看点
这是一套三合院,正房三间做卧室,西厢房三间做书房和客厅,东西耳房各两间,东西厢房各3间,北房东间是卧室,中间餐室,西间为子女读书处。
9郭沫若故居
北京前海后街18号 66034681
门票价格:13
开放时间: 9:00-16:30周一闭馆
交通线路:地铁6号线(海淀五路居方向)在北海北站下车
故居看点
银杏树:郭沫若亲手种的“妈妈树”与主人心有灵犀 郭沫若喜欢这座院子,直到现在,我们走在里面仍然能感觉到他的喜欢。进了院门往左一拐,首先就能看见一株漂亮的银杏树,这是郭先生的“妈妈树”。
“沧海遗粟”木匣 :他在日本期间的大量珍贵手稿都留在了这只木匣里,放在日本。直到1957年春,木匣才被友人送回到主人身边。郭沫若对此感慨许久,题写了“沧海遗粟”四个大字,并写下几行小字记述了木匣的辗转经历。
10鲁迅故居
北京阜成门内宫门口二条19号 66156549
门票价格:5元
开放时间: 周二 - 周日 (09:00 - 16:00)
交通线路:地铁2号线(外环)在阜成门站下车(B东北口出)
1 中山陵:中山陵是纪念我国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的陵墓,是南京的标志性建筑之一。2 南京博物院:南京博物院是国内一级博物馆,馆内收藏着大量珍贵的文物、艺术品和历史遗迹,是了解南京历史和文化的好去处。3 明孝陵:明孝陵是明朝第皇帝朱元璋和其皇后的陵墓,被誉为“明陵之冠”。4 总统府:总统府是中国近现代史上著名的政治与文化中心,现在是一座历史博物馆。5 雨花台:雨花台是抗日战争中著名的战役和纪念轮船“南京”沉没的地点。6 江宁织造博物馆:江宁织造博物馆是一座保存完好的明清盐水织造业博物馆,通过展示织造工艺和历史变迁,展现了中国传统工艺美术的魅力。7 南京城墙:南京城墙是中国明代最大的城墙之一,包括内城和外城两个部分,是南京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8 水陆门遗址博物馆:水陆门遗址博物馆保存了明代水陆门城楼的遗址,是对明代城市规划和抗金战争的重要见证。9 李时中太原旅馆:太原旅馆是民国时期著名的情报机构,展示了国共内战时期重要的一段历史。
来京数年,周末的光景总是在碌碌匆匆中浪费掉,甚为可惜。北京为多个朝代都城,文化荟萃,名流辈出。细想之下,快速增加知识,了解历史文化的方式,参观名人故居算是一种捷径。北京的名人成百数千,留存的故居也有数十所,但是脑海里的名单一串串,首先想到的却是鲁迅先生。于是,游故居的第一个周末,便选择先从鲁迅先生在北京的故居开始。
鲁迅一生转战南北,留学海外,又年少出名,所居住的地方有多个,鉴于其文化的影响力,大多保留下来被当地人所纪念,因而故居较多,在绍兴、南京、上海、厦门、广州都有。
即使在北京,鲁迅也曾住过多个地方。刚来北京时,鲁迅作为教育部的公务员被安排在绍兴会馆居住,绍兴会馆应该是类似现在的驻京办类的招待所。史料记载,鲁迅在这里住的时间还比较长,大概有六七年的时间,后来其弟周作人来京工作,也是住在这里。当时,鲁迅已在《新青年》上发表了《狂人日记》,引起全国巨大反响,随后又发表了《孔乙己》《药》等著作,已经成了北京的文化名人。公务员的薪资加上稿费,让鲁迅有了稳定且比较丰裕的收入。鲁迅决定在北京购置房产,把全家老少都迁至北京,当时,周作人一家已经在北京,我猜测这应该是弟兄两个一起商量的结果。在1919年年末共花了三千一百块大洋买了北京八道湾11号的住宅,按当时的物价一个普通的职员平均月收入也就几十元,三千一百元算是巨资,所以买的院子也足够大,是个三进大院的大四合院。后来鲁迅搬出这所宅子,也没提钱的事情,据了解也是卖了绍兴的老宅,弟兄一起凑钱购买,鲁迅肯定是付了大多数的。当时并不知道其弟周作人凑了多少钱,却把居住环境最好的后院里那九罩房让其和日本媳妇居住。房子建好后,鲁迅把在绍兴老家的母亲和妻子朱安,还有三弟周建人都接了过来,一大家子都住在一起,其乐融融。这件事足以说明,鲁迅先生是讲孝道、善持家的,安家立业,照顾兄弟家人。大家印象里的鲁迅,是个刚直不阿、横眉冷对、执笔当枪的硬汉子,在置办房产,安顿家人方面,竟然也是个有情有义,能食人间烟火的普通人。在这个大院子里,鲁迅创作了《阿Q正传》《故乡》等脍炙人口的名篇。然而,难料之事却戏剧上演,鲁迅在这里仅仅住了三年多的时间,由于和其弟周作人发生了至今都不明就里地争吵,曾经亲密无间地兄弟感情,却反目为仇,关系断裂,而后这种感情却再也没有恢复过,甚为可惜。具体原因传言很多,流传较多的说法是,鲁迅偷看弟媳洗澡,被弟媳告发给周作人,从而导致兄弟关系失和。有证据地是,周作人愤而写信给鲁迅,警告他以后不要再来后院。鲁迅却从来没有解释,只是默默地搬离了那处宅子。自古都有好事者,这些传说也是好事者的流言蜚语。有人记载周作人的日本妻子花钱大手大脚,又爱无事生非,经常在家里吵吵闹闹不得安生。故有人猜测,是日本女人故意挑拨离间兄弟感情所作。只是这种家长里短之事,无从考证,且当作绯闻来证明名人也是普通人而已。
搬出八道湾后,鲁迅在砖塔胡同61号租住了九个月的时间,在这里他写了《祝福》《肥皂》等作品,从文字里能看出鲁迅在这期间心情是落寞的。
1923年,鲁迅在宫门口西三条买了一套旧宅子,也即是现在的鲁迅故居,这里在北京阜成门附近,在巷子里能看到白塔寺地白塔,风景倒是不错。这也是鲁迅先生在北京的最后一处寓所,如今保存完好,留有先生多件遗物,尚能感受到当年先生在此居住时的光景。鲁迅先生购买的这处宅子,仅花了800元,从价格看出,仅仅还不及上一处宅子的四分之一,面积也小得多,只是一个普通的四合院子。但是鲁迅先生对房子特别用心,决定重新翻盖。亲自设计房屋的架构,物料人工也是自己精心挑选。房子青砖白墙,改建后焕然一新,院内盖有北屋三间,母亲住东间,妻子朱安住西间,中间是吃饭和洗漱的堂屋。在北屋的后面接了一小间,北京称为“老虎尾巴”,鲁迅把这小屋当作自己的卧室和书房,并自嘲为“绿林书屋”。院子里的西屋是厨房,东屋为佣人的房间。南屋是鲁迅的会客厅和藏书房,中间有屏风相隔,会客厅里有藤椅木桌,藏书房里有书橱、书架和几个藏书的大箱子。
四合院的天井里,是鲁迅亲手种的两颗白丁香树,如今绿叶银花,枝繁叶茂,夏日里遮荫蔽日,且香气逼人。记得鲁迅在《秋夜》里说:“在我的后院,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棵树,一株是枣树,另一株也是枣树。”四处张望不知后院在哪,于是寻找去后院的道路,在西屋的边上却看到一个小门,推门出去,院墙与北屋的山墙造成一个极窄的小巷子,沿着山墙向前走,果然看到了屋后有一个不大的院子。却没看到文章里记载的那两株枣树,倒是有一大丛开满了**花朵的扇形灌木,占了大半个院子,煞是好看。走近一看,上面写着“鲁迅先生手植黄刺玫”,时间记录是1925年的4月,距今已有97年树龄。这时又想起了那两棵枣树,四处张望,在院墙外也看不到。《秋夜》的文章写于1924年,想必是那两棵枣树移走了,才种的这黄刺玫吧。
就在这个院子里,也是在那个被称作“老虎尾巴”的小屋子里,鲁迅创作了《华盖集》《野草》《朝花夕拾》等。在这所自己亲手设计和翻盖的院子里,鲁迅仅仅住了两年三个月,就离开了北京。不知鲁迅在这里是否过的开心,但是在这个院子里的日子,有一个女人一定是最开心的。在这里,是她和她的“大先生”离得最近的一段时光,虽然没有同床之好,但是,可以天天见到她的“大先生”,能够同屋同食,对她来说,这辈子也就知足了。这个被鲁迅称为“这是母亲给我的礼物”的女人就是朱安,做了鲁迅46年的妻子,有妻子之名却无行夫妻之实,默默追随,不离不弃,从一而终。旧时的婚姻,嫁鸡随鸡嫁狗随狗的观念,让朱安认为这就是命运,她应该是一直深爱着大先生的,虽然她不懂爱,却用自己的方式默默的付出着。鲁迅去世后,她极力邀请许广平母子到北京居住,且把鲁迅的独子周海婴视若己出,并把这个四合院转到了海婴的名下,充分表明了她对大先生的爱。朱安在临终前,希望自己能葬在鲁迅的身边,或因多个缘由,最终没有如愿,在距离北京故居不远处,孤零零地被葬在了西直门地保福寺,远望者她和大先生一起居住的旧宅。这段广为人知的不幸婚姻,是一段人间杂剧,喜悲自知。也算是著名的鲁迅先生留给后人的一段警示吧。
逛完了鲁迅的北京故居,买一本丰子恺配图的《鲁迅全集》,在回去的地铁上翻看先生的文章,就更有一番别样滋味了。老舍说:“看看鲁迅全集的目录,大概就没人敢说这是个不渊博的人。可是渊博二字,还不是对先生的恰好赞同。”从初中课本就开始读鲁迅的文章,说实话,我一直是读不懂的。直到长大才明白,原来《孔乙己》《阿Q》是映射社会的,也才知道《药》里的精神麻木的华老栓就是在写我们这些浑然不知的自己,而《祝福》里失去阿福的祥林嫂,对着吃人社会不停地唠叨,似乎就是我们邻居家的大妈,那些话语熟悉而亲切。
而我最喜欢的,还是先生写的《故乡》,每每读到那段“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一个项带银圈,手拿钢叉的少年,尽力刺向一匹偷瓜的野猹。”仿佛就回到了儿时的故乡,闭上眼睛,跟着少年到了有月光的田地里,情不自禁地便潸然泪下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