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族舞蹈服装的特征

藏族舞蹈服装的特征,第1张

藏族舞蹈服装的特征

 民族舞也叫民间舞,泛指产生并流传于民间、受民俗文化制约、即兴表演但风格相对稳定、以自娱为主要功能的舞蹈形式。下面是我整理的藏族舞蹈服装的特征,欢迎大家分享。

 藏族舞蹈服装的特征

 最早的藏族舞蹈很原始,主要反映劳动和宗教,随着舞蹈艺术的发展,舞蹈加上了音乐并运用化妆、装饰、服装、道具来加强舞蹈的表现力,服装起着装饰和烘托舞蹈表现的作用,并可以加强舞蹈的感染力,我们可以从岩画、壁画、唐卡、彩陶、国画等资料上看到舞蹈艺术和服装的发展情况。

 早在公元八世纪时,莲花生大师在桑耶寺开创了“跳神舞”活动,随着“跳神舞”的发展逐步形成了一种特有的西藏舞蹈服饰艺术。时代发展至今,舞蹈的服装,是以舞蹈为主进行设计的,是为舞蹈表演服务的。因此,服装的式样、色彩、装饰,都由舞蹈本身的内容决定的。

 舞蹈表现的主题思想、时代背景、民族等都要在不同程度上借助服装来表现,因此舞蹈服装设计在主动性上受到了舞蹈主体的约束,舞蹈服装设计者在设计前需要与编导密切的配合。要了解编导的`意图和舞蹈反映的主体和内容,使服装与舞蹈和谐一致,只有协调一致才能产生完美的艺术效果和视觉效果。

 有着歌舞海洋之称的西藏,不但各地区、市、县有着不同的舞蹈形式,而且服饰也有较大的区别。有些舞蹈热情奔放、豪爽、强烈、粗旷,像康巴、藏北的男子舞蹈。有些舞蹈抒情、柔曼、沉静、欢快、活泼,像藏族弦子舞。而凤仪亭在选择表现藏族舞蹈内容的服装上,着意用不同的色彩来进行设计,不同的色彩给人不同的感受,比如:红色给我们感觉温暖、激情,使人联想到阳光、火。

 在舞台上,红色最突出,显得非常鲜明、美丽,使人感到光彩夺目,所以表现一些热情奔放的舞蹈,往往用红色。如特有感染力的西藏昌都地区的热巴舞,不仅从舞蹈形式上还是从欢快的鼓点声中,都能看到和感受到这个舞蹈的热情和奔放。凤仪亭的藏族舞蹈服装大多采用红色或者用红色装饰,这样就会取得较好的视觉效果和表现效果,也可调整红色的明度和纯度,会产生更多不同色阶的红,如粉红色,给人一种娇美、清纯羞涩之感。

 表现柔美、恬静的舞蹈,一般采用粉红色较多。像大型乐舞《珠穆朗玛》中表现母亲河的舞蹈,设计者就用较宽的粉红色作为装饰边,既有藏民族特色又表现了藏族女性柔美的一面。另外像桔红、朱红、桔黄这些典型的暖色调,它给人兴奋活泼、华美之感。**在七彩色中明度最高,最鲜明,往往会在独舞和领舞中采用。

 另外,凤仪亭在制作藏族舞台服装时候,除了颜色之外,也很注重明度和纯度较低的色调,比如黑色、蓝色、咖啡色等的协调,它可以与其它色彩对比采用,能起到衬托的作用,尤其是进行装饰的时候,这种深色能使装饰纹样突出,使整套服装鲜艳度和明度增加,使色彩更加强烈、明亮、欢快。无彩色中的金、银色是华丽的颜色,在舞蹈服装中也是必不可少的,它可以起到装饰和点缀的作用,尤其在舞台灯光的照射下,更能发挥其特有的光亮度和华丽感。

 在造型设计上,凤仪亭的设计观点是舞蹈服装不受流行因素的影响,主要受舞蹈内容的影响,也就是说舞蹈内容所要表现哪个地区、哪个民族,设计者就采用哪个地区原有代表性的民族生活服饰,并在此基础上进行造型变化和色彩的变化,当然,如果能融合尽时尚流行元素,凤仪亭也绝不会吝惜。

 在面料的选用上,舞蹈服装不需要考虑气候冷暖影响,它的选料要配合舞蹈动作的完成,主要注重料子的悬重感、弹性和轻盈度,要用面料去尽量体现舞蹈者在舞台上表演的美感。舞蹈服装通过本身的造型,色彩面料的作用,配合舞蹈表现给观众一种美的视觉享受,使舞蹈增添更多的魅力,烘托舞台的气氛,使舞蹈能够更好地表现舞蹈的主题。

 中国藏族民间舞蹈的动作特征

 1 果谐 藏族的圆圈舞

 “果”,在藏语中表圆圈,“谐”在藏语中则表歌舞,二者合而为一,则表示圆圈歌舞。“果谐”,流传于西藏广大农村地区,常见于村头、广场、打麦场和旷地上,参加者少则十几人,多则数百人,是最为广大藏族群众喜欢的一种自娱性歌舞。藏族传统节日“望果节”,中的“望”在藏语中表示“田野”或“田地”,“果”则表示“巡游”或“转圈”,二者合起来表示“巡游田野”,在这一节日里除白天要举行民间仪式之外,最主要的就是农民们聚会在一起表演果谐。果谐动作源于农业劳动动作,但其艺术性远高于农业劳动动作。其舞蹈结构和完整的表现形式大体如下:表演时表演者围成圆圈,其中男、女各半圈,队列最前方分别为男、女谐本。歌舞表演时,顺序为男唱一段男女共舞→女唱一段男女共舞(称“谐个”),表演者边唱边舞,并从左到右沿圈顺时针踏步走动。踏步表演分为慢板和快板,表演时先跳慢板(称“觉谐”),慢板表演结束后间以众舞者齐声喊号(如“休休休休”)或说几段快板词,之后为快板表演(称为“谐休”),快板表演结束后再间以众舞者齐声喊号,舞蹈顿节结束。整个舞蹈表演中很少用到演奏乐器。

 2 堆谐 藏族的踢踏舞

 “堆谐”中的“堆”藏语指“上”或“高地”之意,“谐”表示“歌舞”,因此,藏族舞蹈“堆谐”就泛指雅鲁藏布江上游定日、昂仁、拉孜、萨迦县以及阿里一带被称为“堆”的地区的农村圈舞。西藏正式纳入祖国版图后,“堆”区出现了用作民间舞的伴奏乐器―――“扎年”,“扎年”逐渐被当地群众吸收为“果谐”的伴奏乐器,使“果谐”的动作向踢踏转变,在歌舞曲中也出现了前奏、间奏和尾声三个纯的、音乐的部分,这也构成了踢踏舞的雏形。十七世纪中叶,这种舞蹈流入拉萨,其基本变化规律为“三步一变”,同时脚下踏出各种节奏音响,再配以由洋琴、京胡、笛子、六弦等多种弦乐乐器组成的乐队伴奏,“堆谐”舞曲结构形式逐步趋于完整,其整个体系主要由“降谐”(慢歌)→“谐个”(歌头)→“觉谐”(快板歌舞)→“谐休”(尾声)四部分组成,其表演形式也由自娱性向表演性过渡。堆谐流传区域比较广,所流行区域的堆谐的特点也各不相同。总体来看,目前有定日堆谐、拉孜堆谐和拉萨堆谐三种民间堆谐歌舞音乐。拉孜堆谐又称“北派堆谐”,主要在拉孜、昂仁、定结、萨迦等县流行。其音乐曲调优美、韵律感强,音阶以七声音阶为主。伴奏采用一把或多把“扎年”,演奏技巧较高,加花较多。拉孜堆谐按音乐结构不同可分两种:第一种由“降谐”(慢板歌曲)和“觉谐”(快板歌曲)两部分结合组成;第二种只有“觉谐”。拉孜堆谐基本曲调结构包括前奏(“果觉”)、慢板、快板、间奏(“巴尔觉”)或尾声(“休觉”)中的四到五个部分。拉孜堆谐重歌重舞,舞蹈奔放热情。定日堆谐又称“珞谐”或“南派堆谐”,主要流行在定日、吉隆、聂拉木及萨噶等县。定日堆谐具有十分浓厚的高原特点,其音乐表现为古朴粗犷、舒展豪放。音阶以五声调式为主,同时兼有六声音阶。通常用一把“扎年”伴奏,伴奏音型比较简单,多为一拍一音。定日堆谐可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种由“降谐”和“觉谐”组成;第二种则只有“觉谐”,第三种则是由“降谐”和“觉谐”组成,且其散板部分没有乐器伴奏。其中前两种结构的歌曲流行广泛。此外,定日堆谐在演唱方式上较注重集体性,演唱时多采用真声,喉音较重,装饰较少。拉萨堆谐是堆谐中最为典型的一种城市堆谐,主要流传于拉萨、江孜及日喀则等城市。拉萨堆谐的伴奏乐器除“扎年”外,还包括京胡、横笛、扬琴、串铃、特琴等。拉萨堆谐演唱者演唱时音域宽度最宽可达十二度。演唱时,演唱者一般独唱,且需真假声交替。拉萨堆谐舞蹈动作轻而灵巧,舞步稳重而幅度较小,主要注重脚下踢踏动作的节奏变换与技巧。

 3 弦子 藏族的弦乐舞

 “弦子”,藏语为“谐”,西藏腹心地区称为“康谐”。巴塘、昌都一带称“叶”,因其舞蹈伴奏演奏乐器为牛角琴“白旺”而得名。弦子舞主要以下肢动作为主,其动力特点可以分为两种:一是以大腿带动小腿,小腿提得较高,两眼平视前方,舞步刚中有柔;二是送胯幅度较第一种突出,舞起时以臀带腰,前后闪动,柔中有刚或是刚中见刚。在跳弦子舞时,必须掌握“搓步”和“跳步”的基本要素,弱则“搓”步子小,落地轻,强则“跳”步子大,落地重,舞步的大、小、轻、重均随着音乐节奏的变化而变化。巴塘弦子一般在赛马会和“古多节”上出现,其唱词分颂歌、悲歌、情歌和固定唱词。表演时,男女或聚集围圈而舞,或各站一排,相对欢舞。一般排头为操“白旺”者,在其带领下,人群扬袖起舞,有时围集,有时散开,有时似长龙摆尾,绕行而舞,你唱我和,借以抒发内心情趣。在胡琴发出的阵阵“颤音”指导下,舞蹈着的舞蹈也相应的产生一股“颤法”,这种“颤法”的形体特征多以模拟孔雀姿态动为主。其舞姿圆润而流畅、优美而抒情。

 4 热巴 藏族的铃鼓舞

 “热巴”,有人称为“康戏”,流传于西藏东部昌都、工布地区和四川、云南藏区,是一门融合有铃鼓舞、民间歌舞和杂曲三个主要部分的综合表演艺术。“热巴卓”是“热巴”中的骨干部分―――铃鼓舞。其表演风格粗犷奔放,通过各种技巧表演来抒发情绪,是藏族民间舞“卓”类中具有独特风格的一种鼓舞。铃鼓舞表演时,开头先要说称颂吉祥,炫耀技艺的“卡谐”,然后由男者执铜铃,支持手鼓,点点敲击,翩翩起舞,围圈走动。跳到情绪热烈时就可拉开场子进行技巧表演。表演时,先是女演员集体表演“顶鼓旋转”、“扭腰打点”和“缠头击鼓”等鼓技,结束后女者散开站立一旁,男演员上场,在鼓声伴奏下抖肩起“法儿”,各自表演“单腿跨转”、“躺身蹦子”、“躺身平转”、“兔子跳”和“踢腿跨脖”等不同的技巧动作。另外还表演“滚毛”、“抡背”和“抖脚尖”等小玩意儿。藏族舞蹈作为祖国的一块瑰宝,每一位舞蹈工作者,在实际的教育教学、学习和表演过程中都应不断的宣传中国的藏族舞蹈,同时要不断给藏族舞蹈注入新鲜血液,更好的促进藏族民间舞蹈的发展,不断扩大其影响力。

;

服装表演形体训练技巧

 形体训练是指通过各种身体练习以改善形体的状态,提高人体良好形态的控制能力和表现能力,是以塑造形体、培养气质为目的的身体基础练习。那么,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服装表演形体训练技巧,欢迎大家阅读浏览。

 一、对形体训练的认识

 1、形体训练的概念

 形体训练是指通过各种身体练习以改善形体的状态,提高人体良好形态的控制能力和表现能力,是以塑造形体、培养气质为目的的身体基础练习。它通过多种多样的练习方法和手段,塑造体型,培养正确优美的姿态和动作,促进人体形态更加完美。

 2、形体训练的特点

 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形体训练不仅能使模特的机体新陈代谢旺盛、各器官功能得以改善、增强体质,同时也可以有针对性地改善身体形态,使体形匀称、协调、优美。

 3、形体训练的内容及作用

 在日常的教学中,形体训练内容有:镜前形体训练、把杆形体训练、地面形体训练。

 镜前形体包括:基本站姿、头颈部练习、肩部练习、胸部练习、腰部练习、胯部练习、脚踝练习等等。通过这些练习,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肢体协调性及身体各个部位的灵活性;把杆形体是通过压腿、踢腿、下腰等动作的练习,提高身体的柔韧性,力量和平衡能力;地面练习则重点对腰部,腹部,背部,臀部等肌肉拉伸练习,提高肢体的协调性,改善学生的体态美。通过形体训培养学生高雅的气质和运用形体技巧塑造自我,表现自我优美体态的能力。

 二、服装表演与形体训练的关系

 形体训练是模特的基础训练,它是以人体运动学为基础的身体动作练习,以改变自身体型不合理的原始状态,提高身体的灵活性,培养良好的身体姿态和韵律感,增强身体的可塑性和形体的表现力。

 服装表演和形体训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模特通过形体训练提高自身的身体协调性、灵活性,在服装表演中能更加优美的展示服装。例如在形体训练中,通过对头颈部的练习,能改善头部的血液循环,使头颈形体优美;胯部练习为了增加胯部的灵活性,为模特走台送胯及造型打下基础;而压腿、踢腿则是为了增加腿部直线感和肌肉弹性,纠正腿型使臀部肌肉上翘。

 三、形体训练在服装表演中的重要性

 对于服装表演专业的学生而言,良好的身形条件与独特的气质是成为模特的基础条件,只有具备了这种基础条件,加上一定的肢体表现力和文化艺术修养,模特才能通过对服装的展示,较准确的向观众传达服装设计师的创意理念、服饰文化内涵和自身对服饰的理解与把握。因此,对服装表演专业的学生进行科学、有效的"形体训练"显得极为重要。

 1、有利于纠正体形,塑造良好的身体姿态

 部位塑形练习是模特形体训练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大量的练习,可以对模特的颈、肩、胸、腰、腹、臀、腿等部位进行训练,以提高模特良好的身体形体。持之以恒的练习,使畸形、不良或不正确姿态得以纠正,不仅塑造良好的身体外形,也增强学生的自信。

 2、有利于提高身体的平衡力,灵活性

 在训练中,把杆练习和地面练习对姿态、平衡与稳定、移动等都有比较详细的要求,通过不同的训练方式,可提高学生的柔韧、协调、灵活性、控制能力、力量及耐力等身体素质。

 3、达到健身、减脂、塑形的目的

 在训练中“以减少围度、降低脂肪”为目的的训练,每个部位的总组数至少在9-12组以上,要反复不断的练习,尤其是一些容易堆积脂肪的部位,如腰部、腹部、臀部、大腿等是女模特比较容易堆积脂肪的部位。

 3、塑造优美姿态,增强服装的表现力

 对于不同风格的服装,模特都要用不同的造型去展示对于一个模特来说无论是动态造型还是静态造型,都要能够准确优美的表达服装的风格诠释设计师的设计理念,这也是模特的基本素养也只有通过系统的、科学的学习及练习形体,使身体更加协调、灵活,体态更加优美,才能使所摆的造型增强服装的表现力

 4、培养高雅气质,提高审美情趣

 形体训练是融音乐、舞蹈等于一体的活动,通过站、走、坐等姿态的训练,提升模特的职业素养,对培养学生的审美观、高雅气质,提高美的鉴赏能力具有独特的作用。

 四、在日常教学中制定形体训练计划

 模特形体训练的方法简单有效而且易于开展,但任何一种训练都必然有它的科学性、系统性、连贯性。所以在开始训练之前,一定要先制定一个科学的训练计划。

 1、训练内容、训练任务与要求的制定

 根据学生的体形情况。科学、系统的制定训练内容、训练任务与要求,锻炼的身体部位及采用的锻炼方法。让学生明白训练目标和要求,积极、主动地配合老师教学和训练。

 2、重复次数及组数

 每个部位训练的次数,组数可以根据“竭尽全力原则”,即每组练习必须以“竭尽全力”为标准来决定每个动作应重复的次数。如地面训练中仰卧起坐重复的次数一般不少于30次;后踢腿重复的次数一般不少于10次,当可以比较轻松地完成规定次数时,就要考虑适当的加量训练。

 练习的目的不同,来决定练习的组数。如哑铃侧平举,主要是减手臂脂肪和塑造肌肉线条,练习的组数一般应控制在5-8组,每组10次左右。

 3、形体训练计划

 以地面运动为例

 五、形体训练的基本要求及注意事项

 1、训练前必须做好准备活动,活动开身体的各关节,以免受伤。

 2、训练时,应穿棉质的、有弹性的紧身服装。棉质的服装有助于吸汗、透气,弹性面料有助于舒展动作,同时也可以有助于老师纠正学生不正确的动作。应穿运动鞋或者舞蹈鞋,不能穿过硬的鞋,太过硬的鞋会在训练时崴伤脚踝。

 3、训练时要有计划、有步骤的进行。要持之以恒,力求系统的掌握形体训练的有关方法。

;

青田服装,青田侨乡服饰广场,根据百度地图查询得知。

1、青田服装位于衡水市桃城区永安东路东康小区,卖舞蹈形体服。

2、青田侨乡服饰广场位于泰安市宁阳县朝阳路好运佳园东南侧约50米,卖舞蹈形体服。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anai/824174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14
下一篇2023-09-1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