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浪漫的节日 自制烛光晚餐方法和注意事项

七夕浪漫的节日 自制烛光晚餐方法和注意事项,第1张

七夕浪漫的节日,不管是小情侣还是已婚夫妻,浪漫的烛光晚餐会增加彼此的感情。有人送花,有人送巧克力,或者去高档餐厅等方法取悦对方,不如自己自己亲手制作浪漫的烛光晚餐,现在教大家怎么做浪漫的烛光晚餐。

下面是自制烛光晚餐的方法和注意事项哦!

1、晚餐时间:

最好选择傍晚,因为白天有充足的时间来筹备物品和购制饮食。夏秋两系的傍晚为首选,如果兴趣所致和时间充裕,一年四季皆可。不过进餐的时间,晚间七八点钟为好。在进餐中有充足的时间交流,而在饭后至睡前又有充足的时间来延续浪漫。——时间早晚,可以根据季节相应调整。

2、晚餐地点:

选择家中的餐厅和阳台都可。如果在餐厅,最好在靠近餐桌的墙上挂一幅美丽的画,这样可以烘托气氛。如果有封闭的阳台,也可以采用。试想一边用餐,一边欣赏城市的美丽夜景,如果还能看到日落那将是多么的惬意。

3、餐桌餐椅:

家庭常用的长方形和圆形餐桌皆可,不过要求餐桌面要有一定的面积,才能保证餐桌在摆上东西后不显得局促。餐桌上最好铺上漂亮的台布,可以衬托饭菜的视觉美感,又能遮蔽餐桌面的瑕疵,同时显得高雅。椅子嘛,最好是用高靠背的,最好也有带花边的椅垫。如果能有一套造型精美制作工艺精湛的餐桌椅,那么必定会为烛光晚餐增色不少。

4、桌面布置:

桌面在铺好台布之后,就可以摆上物品。可以为烛光晚餐准备一套比平常略微精致的中式或者西式的餐具,这样显得整齐豪华,同时可以把饭菜的醇香美色衬托的淋漓尽致。最不能缺少的主角还是蜡烛——蜡烛可以用西式的上面有分枝“高塔烛台”,还可以选择那种比较粗壮的蜡烛,还有那种能够放在碗里漂浮在水面上的“蜡烛花”。

市场上可以买到很多种精美的工艺蜡烛,无论用什么蜡烛,最好把蜡烛摆在碟子里,以避免“蜡泪”污染桌面;还有选用的蜡烛最好事先点一下,避免因为冒黑烟影响用餐情绪。可以把多种蜡烛组合使用,制造出立体烛光。

对了,餐桌上不能缺少的还有成束的鲜花,鲜花也可拆出几朵和蜡烛搭配调放烘托气氛。试想一边品尝美味佳肴,一边闻嗅鲜花的芬芳,那种感觉妙极了。

5、饮食种类:

可以选用自己精制的中式美食,但不要过于辛辣和油腻。手工雕花和凉拼是上选——如果不会厨师的雕花工艺,就自己费些心思做一点凉菜的拼盘。再摆上几个色香味俱全的热菜,感觉就很不错。如果有条件或者自己能做西餐甚至日本料理的话——那就更好了。酒水就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取,但要少喝或者不喝白酒——用红酒或者干白甚至啤酒都是不错的选择,最好根据酒的品种选用与其相对应的高脚杯。还可以加一点开胃酒和甜点,如果能品尝自己调制的鸡尾酒,那就更好了。

葡萄酒与美食怎样才是完美邂逅

葡萄酒在西式餐饮中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随着不同的美食佳肴搭配合适的葡萄酒,可让口感更和谐、风味更突出。至于该如何搭配呢有个简单的口诀可遵守——“白肉配白酒,红肉配红酒”,事实上葡萄酒和食物的搭配是相辅相成的,像红葡萄酒中的单宁,可使肉的纤维柔软,让口中的肉质感觉更加滑顺细致,所以红葡萄酒通常用来搭配红肉,如牛肉、羊肉、猪肉、…等;而白葡萄酒的酸,可增加口感清爽,适合搭配海鲜类食物,可祛除其腥味或是搭配如猪肉、鸡肉等口味较淡的肉类,只要选对了酒,嘴里的美味立即加分。

6、背景音乐:

如果烛光晚餐没有音乐的烘托,就显得有些缺憾。在音乐种类中,选择优美萨克斯和钢琴曲做烛光晚餐背景音乐都很不错。

背景音乐的主体还是以西洋音乐为好,因为中国的传统民乐几乎没有什么适合作烛光晚餐背景的——但要避免选用比较激昂的交响曲或爵士和电子音乐,不然就会破坏晚餐的气氛。还有一些比较柔美的轻音乐和日常喜欢的歌曲也是不错的选择。——但一定要控制好音乐的音量,可把音量调得略低一点,可以产生朦胧的美感。

浪漫晚餐的做法

材料

黄油适量、胡萝卜丁、青豆、甜玉米粒、洋葱、牛肉汤(没有的话,就用清水代替)、红酒、牛排、黑胡椒、迷迭香、罗勒、牛至叶、盐。

做法

炒牛排汁用的葱头可以是腌制牛排时的葱头。

1、黄油小火融化润一下锅。

2、下入青豆,胡萝卜丁,甜玉米粒炒匀。

3、再下入葱头丁,翻炒均匀,加入适量的生抽和盐调味。

4、再倒入牛肉汤或者清水,略微煮一下,最后勾芡即可出锅。

腌制牛排的方法

5、超市买好的牛排清洗干净。

6、表面撒上盐,黑胡椒粉,迷迭香,少许罗勒,牛至叶的干料。

腌制和煎牛排的方法

7、在牛排表面铺满洋葱粒,倒入适量的红酒腌制15分钟。

8、黄油一小块低温融化润锅,用煎锅。

9、待油温5成热的时候小火煎牛排,多翻面,保证受热均匀。根据自己的喜好煎至几成熟。煎好后,淋上之前做好的酱汁。

烛光道具准备

1、红蜡烛三根,其它颜色也可以,只要不是白色就行了,烛台一个。

2、鲜花,最好是红玫瑰(一枝或九枝)。

3、红酒,高脚杯一对,这个非常重要的,有没气氛就看这个了。

到现在为止,我们的黑胡椒牛排就做好啦,要是你感觉里面材料太多的话,可以自己发挥想象了,没准做出来的牛排更加的美味呢。点上蜡烛、准备好红酒,就可以等你的另一半回来感受这个大大的惊喜了。

“艺术与美食的邂逅”是指将艺术元素与美食相结合,创造出具有艺术价值和美食价值的作品,以提升人们对美食的审美体验和享受感。这种结合可以表现在不同的方面,例如食材的摆放、菜品的配色、菜品的造型、餐厅的装饰等等。艺术与美食的邂逅旨在创造一种新的美食文化,让人们在享受美食的同时,也能够感受到艺术所带来的美感和情感体验。这种结合也能够促进美食产业的发展和提高消费者对美食的认知和品味。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餐厅和美食爱好者开始尝试将艺术元素融入到美食中,以创造出更加精致和有趣的美食作品。

1跟美食有关的诗句

关于美食的诗句:

1、充肠皆美食 唐 白居易 《松斋自题 时为翰林学士。》

2、与君美食复甘眠 唐 白居易 《偶吟》

3、药物扶持美食眠 宋 陆游 《归三山入秋益凉欣然有赋》

4、或对饮美食 宋 孔平仲 《代小子广孙寄翁翁》

5、踩坏美食 宋 郭印 《病目》

6、美食身非稼 宋 李昉 《侍郎吟思愈清逸才无敌唱弥高而和弥寡我已竭》

7、美食为我餐 宋 邵雍 《欢喜吟》

8、美食无使餍 宋 邵雍 《偶书》

9、美食不中饱人吃 宋 释师观 《偈颂七十六首》

10、至今美食鲜衣者 宋 喻良能 《菲饮泉和韵》

11、美食大官馔 明 刘仁本 《蕨萁行(闽清县饥,不报,民采蕨萁为食而多》

2关于美食的诗句

1 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唤客尝。------唐代李白《金陵酒肆留别》

释义:和风吹着柳絮,酒店里溢满芳香;吴姬捧出新压的美酒,劝客品尝。

2 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唐代李白《客中行》

释义:兰陵的美酒,透着醇浓的郁金的芬芳,盛在玉碗里看上去犹如琥珀般晶莹。

3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唐代孟浩然《过故人庄》

释义:推开窗户面对谷场菜园,手举酒杯闲谈庄稼情况。

4 世间珍果更无加,玉雪肌肤罩绛纱。------明代丘浚《咏荔枝》

释义:世上的珍果没有比它更好的,它像雪一样的肌肤罩着一层红纱。

5 叹息老来交旧尽,睡来谁共午瓯茶。------宋代陆游《幽居初夏》

释义:当年相识不见,午时梦回茶前,谁人共话当年?

6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唐代白居易《问刘十九》

释义:新酿的米酒,色绿香浓;小小红泥炉,烧得殷红。

7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宋代陆游的《游山西村》

释义:不要笑农家腊月里酿的酒浊而又浑,在丰收屿年景里待客菜肴非常丰繁。

8 黄鸡白酒,君去村社一番秋。------宋代辛弃疾的《水调歌头·送杨民瞻》

释义:君返乡后,黄鸡白酒庆祝秋社。

9 酒阑更喜团茶苦,梦断偏宜瑞脑香。------宋代李清照的《鹧鸪天·寒日萧萧上琐窗》

释义:酒后更喜欢品尝团茶的浓酽苦味,梦中醒来特别适宜嗅闻瑞脑那沁人心脾的余香。

10 正是浴兰时节动。菖蒲酒美清尊共。------宋代欧阳修《渔家傲·五月榴花妖艳烘》

释义:这一天正是端午,人们沐浴更衣,想祛除身上的污垢和秽气,举杯饮下雄黄酒以驱邪避害。

3表达食品香味的诗句

友朋设宴庆云楼,

美食十二配郎酒。

觚觥交错杯杯尽,

门前石狮口水流

苏东坡被贬在海南岛詹县。当地有一位卖环饼的老妪,她的手艺好,环饼质量高,可是,因为店铺僻,不为人知,生意一直不好。老妪得知苏东坡是著名文学家,就请他为店铺作诗。苏东坡怜悯她生活贫苦,环饼手艺又委实不错,就挥笔写下一首七绝:

纤手搓来玉色匀,

碧油煎出嫩黄深。

夜来春睡知轻重,

压扁佳人缠臂金。 也有形容酒的:开坛十里香 隔壁千家醉

4描写花的 气味、数量和诗句

一朵忽先变,

百花皆后香。

(陈亮《梅花》)

夜来风雨声,

花落知多少。

(孟浩然:《春晓》)

黄四娘家花满蹊,

千朵万朵压枝低。

(杜甫:《江畔独步寻花》)

忽如一夜春风来,

千树万树梨花开。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吾家洗砚池头树,

个个花开淡墨痕

(王冕《墨梅》)

一去二三里,

烟村四五家。

亭台六七座,

八九十枝花。

(邵雍《一去二三里》)

宁可枝头抱香死,

何曾吹落百花中。

(郑思肖《寒菊》)

梅须逊雪三分白,

雪却输梅一段香。

(卢梅坡《雪梅》)

墙角数枝梅,

凌寒独自开。

(王安石《梅花》)

荷风送香气,

竹露滴清响。

(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人》)

都找不是特别好找。

5关于美食香气的好句

描写美食香气的词语、句子如下:

爽滑酥嫩 肉汁四溢 口感饱满 回味悠长 软嫩滑爽 入口即溶 酥脆香口

玉盘珍馐 秀色可餐 饕餮大餐 凤髓龙肝 回味无穷 唇齿留香 色味俱佳 垂涎欲滴 八珍玉食 其味无穷

近看,白白嫩嫩的小笼汤包饱满,润泽,嗯,看起来就很好吃。瞧,那皮儿是多么的娇嫩呀,娇嫩得就好像胖娃娃肥嘟嘟的小脸蛋儿,轻轻一捏就破碎了。透过外皮儿,你能清清楚楚地看到里面那纯美的汤汁儿

烧卖里碧绿的颜色,透出蒸熟后薄如纸的面皮,犹如翡翠一般。轻轻地咬上一口,皮一点便破,吃到里面由虾仁、韭菜和鸡蛋制成菜茸,爽口清润。吃下去后嘴里还充满虾仁的香味,真可谓齿颊留香。

好词:

美味 清润 浓香 解暑 冰凉 清淡 麻辣 鲜香 爽滑 香醇 甜爽 甘饴 咖啡 秘制 香辣 配制 特产 透亮 开胃 滑润

凉爽爽 黏糊糊 滑溜溜 酸溜溜

香味浓郁 清凉爽口 晶莹如玉 冰凉可口 胃口大开 味甜似蜜 清香扑鼻 色泽分明 酸甜适中

满口生津 玉液琼浆 肥而不腻 大饱口福 回味无穷 香气扑鼻 细嚼慢咽 别有风味 美味佳肴

好句:

柑橘是海盐的特产,橘子皮里面住着一个个金灿灿的小月亮,亲亲热热地住在一所房子里。

盐水鸭皮白柔嫩、肥而不腻、香鲜味美,具有香、酥、嫩的特点。

灌汤小笼包的皮是薄薄的,甚至都透亮了,张嘴咬一口,里面鲜美的汁水流入口中,咬那浸了汁水的肉团,不肥不腻,入口爽滑……那真叫美!

那水灵灵、红艳艳的枣像天上密密麻麻、闪闪烁烁的繁星,一个个都眨着调皮的眼睛。

那些冰糖葫芦红彤彤的,在阳光的照耀下闪闪发光,不知引来多少小孩儿渴求的目光。

小混沌,个小,皮薄,只要往开水中一捞,就能盛入碗中,吃上一口,好鲜美!

我拿来水瓶,朝茶杯里倒上开水,顿时,水中的龙井茶如同千万条小鱼上下翻飞,煞是好看。

烤红薯焦糊糊的,周身满是草灰,嗅一嗅,香喷的气味马上会进入你的五脏六腑,令你"口水直流三千尺"。

臭豆腐干是"热情好客的",她总是把浓郁的烈性的香味弥漫在周围的空气中,让人为谋其面,先文其香。

粽子用绿色的芦叶包着纯白的糯米和红色的枣子,煮熟后,剥开芦叶,只见米团里仿佛嵌着几颗深红油亮的玛瑙,很好看。

。最有趣的要属三楼的满汗全席了,烤全羊、鸡、鸭、鱼、肉样样齐全,可惜的是,这些美味佳肴只能看而不能吃。

正当我游览完这些奇石时,刚要走出门外,这时,来了一群脖子上戴着嘉宾证的人,我的直觉告诉我,跟着他们。果然不出我所料,一位年轻的女导游把其中的一位叫做陈书记,我心想:太好了!是位书记,我没跟错人。跟了好久,他发现我一直在跟着他,而且还不时的用相机拍照,便问我:“小朋友,你几岁了?”我回答道:“11岁了。

谢邀:

中国饮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其中“以花为食”的饮食方式是中国饮食文化中别具特色的。

在远古时代,我们的先民在人与自然的接触中,用自己的味蕾在探索哪些食物既有着宜人的味道又可以食用的同时,带着芬芳味道的鲜花无意间触发了他们的味蕾,由此以花为食逐渐进入了先民的视野并成为他们饮食中不可或缺的一种选择。

以花为食,就是以四时花卉为食材,进行烹饪加工,做成菜肴或点心食用。早在商代,精通烹调术的大臣伊尹就善于用鲜花制作饮食美味。以花为食,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将近三千年

《诗经·幽风·七月》中的“春日迟迟,采繁祁祁”,说的就是人们在春暖花开的时节采白色野菊花的情景;《诗经·大雅》中的“周原膴膴,堇荼如饴”,说的就是诗经时代的人们采摘木槿花当食材的情形;诗经《小雅·采薇》中的“采薇采薇,薇亦作止”,说的就是人们采食用野豌豆花的场景。

诗人屈原《九歌》中有“奠桂酒兮椒桨”,《离骚》中有“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由此也可以得知,在屈原生活的战国时代,桂花酒、椒酒、木兰,秋菊这些以花为主要元素的食材在人们的餐桌上已经很常见了。

在屈原生活的战国时代,菊花以从食材进入文学领域,后来逐渐形成爱菊、赏菊与食菊并行的风雅传统。晋代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唐代孟浩然笔下“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就是古人理想的田园生活中。从他们的诗句中,不难看出,菊花一直是诗言志的美好意象,菊花也被认为是浪漫主义情怀的体现。

除了菊花有“以花为食”的文化内涵之外,桂花也是既有作为食材同时也兼具深厚文化内涵的花卉之一。

唐代著名的点心“百花糕”,就是由武则天开创的一道以花为食的美食。有一年花朝节游园看花时,武则天被百花盛开的景象感染,她让宫女采下各种花朵,和米捣碎,蒸制成糕,命名为“百花糕”,这种花糕兼具花瓣的芬芳和谷物的香味,味道极好。从此以后,每逢花朝节,武则天都会制作百花糕并赏赐给群臣品尝。

后来的桂花糕也是从武则天的以花为食的创举中得到灵感并成为人们餐桌上的一道美食的。桂花除了制作桂花糕以外,还可以制作更多的食物,如桂花元宵、桂花饼、藕粉桂花糕等,另外,桂花还可制作盐渍桂花、桂花酒、桂花鱼骨、桂花里脊、桂花粥等食品。

到了宋代,以花为食的专著应运而生。宋代林洪著述的《山家清供》,全书广收博采,收录以山野所产的蔬菜、水果为主要原料的食品,记述名称、用料、烹制方法,行文间有涉掌故、诗文等,其中以花为食的记载就多达15种。

明代戴羲著述的《养余月令》,其书分纪岁序,而附以蚕、鱼、竹、牡丹、芍药、兰、菊等诸《谱》,该书记载的花食就有16种。此外,明代卢和在《食物本草》中说“玫瑰花食之芳香甘美,令人神爽”;到了清代,顾仲还写出了花卉食谱《餐芳谱》,对花卉的食用部位、调理方法作了明确记述。

从屈原“饮木兰之露,餐秋菊之英”到武则天撷百花为糕分赐群臣;从林洪的《山家清供》、明代高濂的《食物本草》到清代顾仲的《餐芳谱》,时光的脚步不从停留,人们对以花为食的情结与日俱增,以花为食也成为浪漫主义情怀的体现。

如今,以花为食已成为一种吃的艺术,将花卉引入烹调料理,不仅可以使菜色艳丽,而且能够利用花卉的香气和外型,增加饮食的情趣,满足人们味觉和视觉的享受。

我国很多地方依然保留着以花为食的传统。黄花菜,又叫金针菜,新鲜的黄花可以食用,晒干后也是某些美食中必不可少的好伴侣。用南瓜花调面炸饼,清香黄亮,别具美味,鲜嫩的洋槐花,因其清香微甜,更是成为人们儿童生食的佳品。

梅花可以做梅花粥,也可以做梅花汤饼。月季花可制作月季花酱,还可制作月季花糕、月季果酱、月季糖豆瓣等。茉莉花是熏制茶叶的极好原料,用鲜茉莉花熏制而成的茉莉花茶,既有浓郁爽口的茶味,又具馥郁宜人的花香。白兰花香浓烈,是香料工业和熏制茶叶的上好原料,同时白兰花也可粥食。其他如荷花、樱花、昙花、康乃馨、洛神花等等皆可食用。

以花为食已升华为融汇养生和营养学的中国饮食文化。在我们常见的花卉中,芬芳怡人的玫瑰花可清热解渴、益人容颜;月季花能活血消肿、治疗痈痛;菊花素有“延寿客”的美誉,可明目、养肝、益寿;兰花能清除肺热,桂花有暧胃散寒的功效,茉莉花生发强肌,桃花美人容颜等等。

现代医学研究也表明:鲜花之中含有多种于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及营养成分,以花为馔,不仅色香味美,具有很高的食用价值,还具有促进新陈代谢,提高人体免疫力、疗疾祛病、延年益寿的医疗、保健功效。

以花为食,是中国饮食文化中生活意趣与养生哲理的凝练,也是中国饮食文化中有机的组成部分,更是中国饮食文化中漫主义情怀的体现。

腊梅花性味寻温,无毒,可泡饮,可药用,有解暑生津的功效。木槿花清热凉血,可内服。白兰花、石榴花、连翘花、金银花、扶桑花、桂花、月季、茉莉花都无毒,可食可入药。

香花有:茉莉、水仙、月季、桂花、瑞香、兰花、白兰花、百合花、丁香、含笑、金银花、米兰等。

蜀葵全草入药,根叶花籽入药内服,主治大小便不得;鲜花或叶捣外敷,治痈肿疮疡、蜂蝎螫伤;根治肠炎、痢疾。它的嫩苗可作疏菜食用;花茎剥皮可作绳索。

蜀葵花还可入中草药与美容。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它已发展成为一种绿色食品,用其花烹调出的多种美味佳肴,已成为营养成份极高的特色食品。兼具食用、药用、美容、观赏等多项使用价值。

冬珊瑚可入药,但有毒。夹竹桃、虞美人、曼佗罗、水仙等都有毒,千万不能入口。在市场上出售的鲜花,不要随意用来做菜。因为要防止有农药。

鲜花菜肴早在2000多年前就在我国兴起,屈原《离骚》就有“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的描述。唐宋时期,食花之风盛行于皇室。宋代林洪花馔专著《山家清供》问世后,花馔逐渐传入民间,至今盛行不衰。

据载,慈禧太后就嗜花成癖,她把玫瑰花、茉莉花、野冬花晒干,混在茶叶内一起饮用;她还常常命御膳房采花入馔,制成一道道美食。慈禧太后发明了一种用玫瑰花和糖制作而成的甜酱,其香味和滋味都十分美妙。到了夏天,她又叫御膳房采来许多新鲜的荷花,剥下最完整的瓣,浸入用鸡蛋调和的面粉里,加入鸡汤或精糖,分为甜咸两种,放入油锅内炸透,做成一种极可口的小食品。而在清明前后,宫苑里高大的玉兰树盛开之际,那一片片肥硕的花瓣,也都会被采下来送入御膳房,依照加工荷花的方法,煎成又香又甜的玉兰片,随时供慈禧享用。

鲜花成为美食家的佳肴,是因为它对人体有独特的营养、美容和医疗价值,据现代营养学家测定证明,花朵大多富含淀粉、脂肪、蛋白质等营养物质,而且还含有多种维生素及锌、铁、钾等微量元素,而且还含有对人体有益的植物化学素。并且,鲜花菜肴花香浓郁、滑嫩可口,又富含大量氨基酸和维生素,既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又有外形美观新颖的特点。

食用鲜花是养颜、美肤的好方法。比如桃花含有多种营养成分,这些物质能改善血液循环,促进皮肤营养和氧供给,滋润皮肤。并有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能防止黑色素在皮肤内慢性沉积,有效清除黄褐斑、雀斑、黑斑。桃花中的植物蛋白和呈游离状态的氨基酸,容易被皮肤吸收,对防治皮肤干燥、粗糙及皱纹等有效。梨花花色洁白,晶莹秀美,质朴清纯,味苦气香,外用可以除粉刺,使肤色有光泽,还能使面部皮肤细腻嫩白,光洁如玉。

以花入菜,不仅色彩雅丽,清香四溢,有利于增进食欲,更重要的是以简便廉价的方法来治疗某些轻微的疾病。《全国中草药汇编》一书中,列举了2200多种药物,其中花卉入药约占1/3。如美人蕉以根茎入药,活血利湿、安神降压。百合以鳞茎入药,可润肺止咳,清心安神,主治肺癌久咳,咳唾痰血,热后余热未清,虚烦惊悸,神志恍惚。茉莉能消暑降温、舒缓情绪;菊花可以醒脑提神、清肝明目。

另外,花香也可治病。已发现300多种鲜花的香味中含有不同杀菌素,其中许多是对人体有益的,不同的花香对不同的疾病有辅助治疗功效。

春季是百花盛开的季节,可食用的花卉自然很多,有白玉兰、玫瑰、月季、梨花、中国杨花、金银花、槐花等等。

据山东省千佛山医院营养科主任营养师杜慧真教授介绍,并不是所有的花都能做菜,所以在挑选花入菜的时候,一定要先确定是不是无毒的,比如,一些花卉如夹竹桃、曼陀罗、光棍花、一品红等,含有对人体有害的成分,不能随意食用。同时,一般可以食用的花卉都是含高淀粉和高糖类,这样才可以入口,尝起来口感才不错。

花粉被称为高级营养品,它含有很高的蛋白质,及人体需要的氨基酸、矿物质、维生素以及天然性酶和激素等多种成分。

从古代食用腌韭菜花、面托玉兰花、兰花、玫瑰花、茉莉花、栀子花等记载来看,可供食用花卉的品种相当多,可以说花既可供观赏,又可给人美味。

在我国苏州,每年农历二月十二日为“花朝节”。以庆贺“百花生日”。其中有一个诱人的节目就是“吃花粥”。近年调查研究发现,我国云南的少数民族,食用花的现象相当普遍,食用的花类达到上百种。在寻常人家餐桌上也少不了花卉美食,如用玉兰花瓣制作玉兰饼、芙蓉花炒豆腐、茉莉花炒鸡丝等。

花卉食品在国外也备受欢迎。在美国,人们已普遍接受了鲜花食物,各种各式的花卉宴层出不穷。在日本,“鲜花当美食”更加流行。其他一些国家的人民也逐渐喜欢上了花卉食物。

清朝的慈禧太后,就曾以鲜花为食。取鲜嫩的玫瑰花瓣,将其捣烂,拌上红糖,经过御膳房特殊的配料加工,制成一种花酱。吃时将花酱涂在面食点心上,吃后齿颊留香,久久不散。

正月里梅花凌寒而开;二月杏花缀满枝头;三月寒意未退,春意来临,烂漫桃花开满园;四月蔷薇花顺着篱架爬个不停;五月石榴红似火;到了六月,夏季悄悄一临,阵阵荷香溢满地;七月凤仙展奇葩;八月桂花十里香;九月菊花傲骨笑;十月,霜降来临,气候开始变冷,芙蓉花孤芳自赏;十一月水仙凌波开;十二月梅花闹春。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anai/827766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15
下一篇2023-09-1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