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一美术老师用废旧乐高制作梵高画像!你对梵高了解多少?

广东一美术老师用废旧乐高制作梵高画像!你对梵高了解多少?,第1张

近日,广州一名美术老师吴老师用两幅乐高名画征服了众多的网友。吴老师的这两幅作品是用废弃的乐高与铅笔制作而成的梵高的自画像,每幅作品从构思到完成只用了5天时间。吴老师认为艺术就应该带到生活里去,所以除了乐高,电路板、废弃的糖纸、光盘等都能被他制作成了精美的艺术品。一位美术老师用艺术创造了另一位艺术家的自画像,这可以看作是吴老师对梵高的致敬。那么,你了解梵高吗?

一、大器晚成

纵观艺术家似乎大都自幼热爱艺术,从小每天强制训练,到年少时已经有了自己的风格。但梵高不同,他是因为曾以销售艺术品为业最终却告失败,之后他才决定要成为一名画家,那时他已经27岁了。梵高37岁去世,平均每年创作87幅画,这即使在今天也很少有画家能做到这么高产。这应该也是为什么梵高生前没能成名、直到死后才被认可的原因。他的艺术生涯太短暂了,短暂到根本来不及让人们去认识他。

二、受《清教徒前往教堂》启发

梵高1873年时到了伦敦,看到了一幅他最爱的画,艺术史学家们认为这幅画对他的影响非凡。这幅画就是乔治·亨利·波顿在1867年所画的《清教徒前往教堂》,这幅画不仅是艺术上的盛宴,对宗教的启发也颇有意义。就是这幅画令他感到共鸣,体验到了艺术和灵魂的结合是多么令人震撼。

三、是否归属印象派

梵高最负盛名最昂贵的画作都是在1886年他去巴黎以后创作的,这似乎说明梵高是受到了印象派的影响。事实上梵高对印象派的作品并不了解,甚至他说他都没有看过印象派画作。

四、铅中毒

含铅油漆可能是造成梵高心理问题的罪魁祸首,梵高在作画时喜欢吸吮画笔,这种习惯会使其更容易摄入有毒物质。这种有毒物质的摄入似乎影响到了他的画的风格。在梵高晚期的画中,那种发光的意象以及带着光环的物件,都和铅中毒患者的视觉效果很吻合。

写作思路:从梵高的作品入手,把梵高的作品特色鉴赏出来。

梵高的作品中充满天然的悲悯情怀和苦难意识。例如在梵高艺术生涯的初期,绘画最多的题材是矿区阴惨的场景和劳作的矿工。在埃顿时期,落日的翻滚、日里的农夫和农妇更多出现在他作品中。

梵高对农民、对田野生活、对乡村田野风光有着很高的热情,他喜爱农民的一切,尤其是向日葵、麦田、莺尾花、豌豆花等。他经常选取这些散发着泥土清香的物象作为自己的绘画题材,在他短暂的艺术生涯中,梵高凭借着自己敏锐的艺术感知力深情地、细致地描绘着这些质朴、自然的风景、静物及人物,他也因此被称为“画家中最纯粹的画家”。

与那些华丽璀璨的绘画相比,梵高的画更多的是朴实和隽永,他将自己无限的激情倾注于这些朴素的花朵和田野生活中,使画作产生了一种无法超越、无法模仿的艺术魔力。梵高曾经画过许多有关向日葵的画,虽然每次绘制的向日葵数目不一样,花朵的姿态也都不一样,但是它们都体现出了一种饱满和劲头。

此外,梵高还经常选用麦田作为自己的绘画题材,从他所描绘的各式麦田的画作似乎可以感知到麦田里所散发出的一兹兹悲沧之情。如梵高创作于奥维尔的《乌云笼罩下的麦田》就是以恶劣天气下连绵不绝的麦田作为题材,传递出了凄凉、寂寥、压抑和苦闷的情感。

再如,《有乌鸦的麦田》也是以麦田作为主要题材,并在麦田上方加入了一群黑黑的乌鸦,从而呈现出了一种深深的绝望和死一般的沉寂之情。当然,除了这两种题材之外,梵高的绘画还涉及到许多题材物象,但无一例外,它们都是质朴无华的,是和生活紧密相关的。

尽管由于时间的距离带来对梵高研究和评价上的各执己见,但梵高被美术史归纳为后期印象派代表画家并在近代美术史上扮演着不亚于塞尚、高更的重要角色,足以说明梵高的一生是伟大的一生。仅仅37年的生命历程,而绘画创作又不超过10年,却形成了印象派中区别于塞尚、高更绘画风格的强调主观世界的表现主义形态。100年来,人们对梵高的热爱越来越强烈,对梵高的研究越来越深入,梵高也由于人们对他的挚爱而在绘画史上享有了无与伦比的地位,这一切正好验证了梵高所说的“我的艺术是献给未来的”这句话是千真万确的。基于此,我认为对于梵高主观表现主义形态的形成有必要进行深入的分析研究。因为梵高作为画家,他的生存方式和对艺术的执着追求与众不同。如果把梵高和我国历代与其有相似之处的艺术家诸如张旭、怀素、米芾、徐渭、朱耷以及当代的石鲁等并列起来看的话,梵高并非真正意义上的精神病人。我认为梵高其实是死于孤独,死于无人对他的理解和认识,绝不是“由于精神病发作而开枪自杀”之类的原因。因为梵高的最终结局完全是他预料中的,他曾说:“创造新东西的艺术家,都会遭到嘲笑,并且被当做精神病看待,艺术家无法忍受冷酷的环境,到了最后就会走上毁灭自己的悲剧之路。”梵高的孤独几乎与所有被褒或贬的孤独都不同。苏东坡的一生虽颠沛流离,但有生之年还是体会到了名满天下的快意,所以才有“高处不胜寒”这样内在与深刻的孤独。李白郁郁寡欢是源自于胸怀大志却无人赏识,才能得不到施展,故“借酒消愁愁更愁,抽刀断水水更流”。他在吟诗作赋上体现出的才华得到举世公认并有诸多知音,杜甫就是其中之一,所以李白才有“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的超越现实的浪漫主义孤独。屈原“众人皆醉我独醒”是源自于他不屑于、不肯与众人同“醉”,他忧国忧民、慨叹人生,所以才有“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大彻大悟,这是一种高雅、富贵、充实的孤独。然而梵高却是孤独得可怜、痛苦,他对亲情渴望,但只有弟弟对他给予过理解;对爱情向往,但只有妓女与之往来;对友情珍视,但高更后来还是离他远去。这一切让梵高体会到了死亡是最彻底的孤独,也是能够寻找到的最彻底的自由。梵高的孤独还体现在,上帝造就了一个超越于时间与空间的旷世奇才,却没有造就出能够理解他的亲人、认识他的朋友、欣赏他的观众,所以他的艺术知音非常寥落。梵高一生是在被误解、被忽视并且被遗忘和几乎无人理睬中度过的。像雷诺阿、莫奈等能够被别人讥讽、嘲笑和咒骂都使梵高非常羡慕。他不知道自己是个天才,不知道自己是位艺术家,他的心声只能向唯一能够理解和珍爱他的弟弟提奥倾诉。在给弟弟的最后一封信中写到:“我不需要故意表达凄凉和极端孤独的心情,我希望你能马上看到这些画,我觉得这些画会把我无法用语言表达的话告诉你……”当弟弟扑到即将死去的梵高身上泣不成声时,梵高却非常平静地说:“兄弟,不要伤心,我是为大家着想才这么做的。”从这两段话分析,梵高是非常理智和清醒的。但是梵高的最后一幅作品《麦田上的乌鸦》却是—种无序笔触的堆砌,占画面几乎1/2的黑蓝色天空,挤压着金**的麦田,一条小路伸向远方但没有到天边就已到了尽头。而翻滚的麦浪好像恐惧空中的袭击,无数只象征着死神的乌鸦在画面上空翻飞盘旋,人们仿佛能听到恐怖的哀鸣。通过这幅画不难看出,梵高在做出最后抉择之际头脑是清醒的,情绪非常稳定,他已经不再激动、不再冲动、不再感动了,创作激情已经完全失去。就在这时梵高永远忧郁的眼神可能有了瞬间的喜悦,因为他已经深刻地认识到孤独比死亡更痛苦。尼采曾说:“在人世间遭受最深苦恼、吃过最多痛苦的人才算伟人。”那么,梵高一生与苦恼抗争不懈,而且总是在超越身心最大承受极限之上痛苦挣扎,为艺术燃烧了自己的一切,这样的一生,无疑是充实和伟大的一生。童年的梵高就体现出了强烈的孤独与任性,他“不喜欢家里炉火的温暖,而喜欢徘徊在荷兰荒芜的原野间”。他对生活的感受是超乎常理的,比如当他看到闪烁在夜空的星星时,却认为晚上比白天还明亮……梵高成人以后,作为美术商店的服务人员,在一位顾客表示要买一幅客厅挂的画时,梵高竟然顶撞顾客说:“画虽然有好有坏,却没有什么挂客厅、挂餐厅之分。”当客人认为有一幅画稍微大了一些时,梵高很不客气地嚷道:“你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根据大小来买画的?”当梵高成为一名私立学校的临时教员时,经常和校长发生冲突。除了最后从事的绘画,他几乎所有的事情都一事无成。梵高是在传教过程中体会到了人世间的美好。看到矿工生活条件恶劣、缺吃少穿并有疾病缠身的情况,他把自己的衣服施舍给矿工,甚至把自己的床位借给病人而使自己没有住的地方。梵高也同样在传教过程中体会到了人世间隐藏在美好背后的丑恶。那就是梵高所有的慈善友好行为,都被教会视为过分、过火并不能忍受而对其提起申诉。从这时起,一颗炽热的心灵仿佛被浇了一盆凉水。梵高对宗教的信仰开始动摇,对基督开始怀疑,他发现宗教是富人的宗教,适合于有钱人,而与贫苦人没有太大联系。最后他还是选定了绘画,他认为绘画可以施展自己的才华和远大抱负,于是“梵高从眼睛的神色到喉咙的声音都变了”,他开始向自己新开辟的美的世界勇往直前。梵高没有一点绘画基础,也没进过美术学院。当受过严格的学院派教学训练的画家表哥毛佛劝说梵高“应该画些石膏素描之类的画”时,梵高反驳:“这种没有生命的东西根本没有画的价值。”并将石膏像碾碎丢在垃圾堆里。梵高刚开始画就把目光投向了穷苦劳作的庶民而非王侯贵族、大富翁和贵夫人等。他说:“我拼命地画画,画那些雪地里挖人参的女人,这是为了表现农夫的工作状态,我反复不停地画,专画这些本质上现代的人物画,至于希腊时代的人,文艺复兴时代的人或荷兰的古画等等,我都不曾画。”这也恰恰使梵高没有受到任何画家对他的影响。所以才能够以区别他人的方式接近生活、以完全个性化的内心感受去认识生活,以自己独特的语言去表现生活。这体现出梵高自始至终没有把注意力放在技能、技巧的提高上,而是要充分表达情感和意志;没有把目标放在画匠的标准上,而是要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艺术家。不可否认,在艺术上的高度自我是成就梵高最主要的原因,但也曾经有一段时期他的艺术创作确实受到了来自生活中的喜悦心情的影响。那就是生活在位于欧洲南部的阿尔乡村小镇的那些日子。这里与他长期生活的荷兰完全不同,下雪的时候透过寒冷的天气仍然会有温暖的阳光照在身上,在这里他总是忘却寒冷而漫步在明朗的山野之中,长期以来一直遭受打击的身心得到了从未有过的舒展,精神也分外清新爽朗,这时的梵高像复活了一样。在这个小镇子上,他有三个朋友,其中一位是镇上的妓女,这个女人给梵高的生活增添了很多愉悦。这段时间是梵高创造力最旺盛、作品数量最多的时期。他这时的作品多以明亮、华丽、富贵的**、红色、橙色为主调,充分体现了对生命的赞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梵高在这里完成了著名的《阿尔附近的吊桥》、《盛开的桃花》、《向日葵》和最具代表性的《戴麦杆帽的自画像》。《社会的自杀者》一书的作者安东尼·亚尔特通过这幅画给予梵高极高的评价。他说:“梵高的眼睛是伟大的天才之眼,从画布里发出的炯炯目光,好像在对我们进行解剖。在那一瞬间,我觉得这幅画所表现的主人早已经不是画家的梵高,简直就是永恒不朽的天才哲学家。连苏格拉底也没有这种眸子,大概在梵高以前的伟大人物中只有悲剧性人物尼采表现过这种灵魂之窗,这是从精神的出口赤裸裸地来表现人间肉体的眼神。”我认为这段话与其说是对画的评价,不如说是对人的评价,是对梵高真正意义上的评价。亚里士多德曾说过:“没有一个天才不带一点疯狂。”约翰·德莱顿还说:“天才与疯子比邻,其间只有一纸屏风。”我认为这话似乎就是说给梵高的。如果把成功的画家分为两类的话,一类如吴昌硕、齐白石、黄宾虹、潘天寿、傅抱石、李可染、陆俨少等,他们都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大彻大悟的人生境界。另一类如张旭、怀素、米芾、徐渭及当代的石鲁等,他们都时而大喜大悲,时而痴癫疯狂,时而喜怒无度。这两类画家在艺术上的成就可以放在一个平面上类比,但人格完善上则无法相比,梵高应属于后者。 对梵高的评价与其说是“向日葵”因为一位画家的挚爱而在绘画史上享有无与伦比的地位,不如说一位画家因为一种花而被无数普通人认识、理解和怀念。因为这种花是梵高创造的伟大艺术。“若天之自高、地之自厚、日月之自明”,梵高的艺术创造就是天然本真的生命,当世俗形骸消亡之日,就是他的艺术走向永恒之时。

梵高生前不被人理解,直到他死后,他的作品和才华才真正为人所知。世人才真正知道一副《向日葵》倾注了他的多少热情和希望。形成极大对比的是他生前只卖出了一副画,而死后却是追随者无数,听起来令人讽刺。

艺术家,很少有精神比较正常的,当然,梵高也不例外。说到梵高,人们不仅会想起他的画作的超凡表现力,同时也会想到他怪异、疯癫的性格。梵高的作品中包含着深刻的悲剧意识,强烈的个性和形式上的独特追求,一切形式都在激烈的精神支配下跳跃和扭动。但也由于他的作品色彩太过强烈、色调过于明亮,而因此很难被世人接受。

癫狂的他,创作的作品当然也是癫狂的,他的画作及其抽象,以至于直到他死后,人们才开始关注这位绘画艺术界的天才,才发现他画作中表现出的强烈的内心情感和意识。梵高的故事十分励志,尽管精神已经失常,但却是一位真正具有使命感的艺术家,在谈到他的创作时,他这样总结道:“为了它,我拿自己的生命去冒险;由于它,我的理智有一半崩溃了;不过这都没关系……”。梵高很晚才成为一个极具个性化的画家而崭露头角,他的励志故事让我们明白即使刚开始世人无法理解,只要我们专注于自己的梦想,专注于自己所爱,终有一天世人会理解。

文森特·威廉·梵·高(Vincent Willem van Gogh,1853—1890),荷兰后印象派画家。代表作有《星月夜》、自画像系列、向日葵系列等。

梵高出生于1853年3月3 0日荷兰乡村津德尔特的一个新教牧师家庭,早年的他做过职员和商行经纪人,还当过矿区的传教士最后他投身于绘画。他早期画风写实,受到荷兰传统绘画及法国写实主义画派的影响。1886年,他来到巴黎,结识印象派和新印象派画家,并接触到日本浮世绘的作品,视野的扩展使其画风巨变,他的画,开始由早期的沉闷、昏暗,而变得简洁、明亮和色彩强烈。1888年,来到法国南部小镇阿尔,已经摆脱印象派及新印象派的影响,走到了与之背道而驰的境地。

_梵高

梵高的画如下:

1《吃马铃薯的人》2《两棵丝柏树》 3圣雷米时期的《自画像》 4《有乌鸦的麦田》 5《割草的少年》 6《煤矿的妇女们》 7《静物:打开的圣经》 8《街上的成排房屋》 9《手拿康乃馨的女人》 10《马车通过的吊桥》 11《夕阳下的播种者》 12《抱着头的老人》 13《悲哀》 

14《向日葵》 (经典代表作,流传至今还剩有四幅,分别在伦敦国家画廊,慕尼黑巴伐利亚美术馆,东京安田·葛西艺术博物馆,阿姆斯特丹梵高美术馆) 15《星月夜》 16《夜间咖啡馆—室内景》 17《夜间咖啡馆—外景》 18《梵高的卧室》 19《阿尔之妇女吉努夫人》、 20《红色葡萄园》

21《阿尔及利亚的士兵》(半身像) 22《高更的椅子》 23《日本情趣:梅花(模仿广重)》 24《日本情趣:花魁(模仿英泉)》 25《海滨的渔船》 

26《自画像》 27《开花的巴旦杏树枝》 28《生养紫色鸢尾花的花瓶》 29《铃鼓咖啡馆的妇女》 30《梵高的椅子》 

31《野生植物》 32《卷心菜和木鞋》 33《沙丘》 34《两辆马车前的少女》 35《林中的白衣少女》 36《拿铁锹或棒子的正在俯身的男人》 37《暴风雨下的海滨》 38《田地》 39《沙丘风景》 40《耳朵绑着绷带叼烟斗的自画像》

他出生于荷兰乡村的一个新教牧师家庭,早年的他做过职员和商行经纪人,还当过矿区的传教士。他充满幻想、爱走极端,在生活中屡遭挫折和失败,最后他投身于绘画,决心“在绘画中与自己苦斗”。他早期画风写实,受到荷兰传统绘画及法国写实主义画派的影响。1886年,他来到巴黎,结识印象派和新印象派画家,并接触到日本浮世绘的作品。视野的扩展使其画风巨变,他的画,开始由早期的沉闷、昏暗,而变得简洁、明亮和色彩强烈。而当他1888年来到法国南部小镇阿尔的时候,则已经摆脱印象派及新印象派的影响,走到了与之背道而驰的境地。在阿尔,梵高想要组织一个画家社团。1888年,高更应邀前往,但由于二人性格的冲突和观念的分歧,合作很快便告失败。此后,梵高的疯病(有人记载是“癫痫病”)时常发作,但神志清醒时他仍然坚持作画。1890年7月,他在精神错乱中开枪自杀,年仅37岁。这位易于激动而富于神经质的艺术家,在其短暂一生中留下大量震撼人心的杰作。他的艺术,是心灵的表现。他曾说:“作画我并不谋求准确,我要更有力地表现我自己”,他并不关注于客观物象的再现,而注重表现对事物的感受。亨利·福西隆在论述凡高时说道:“他是他时代中最热情和最抒情的画家。……对他来说,一切事物都具有表情、迫切性和吸引力。一切形式、一切面容都具有一种惊人的诗意”,“他感到大自然生命中具有一种神秘的升华,他希望将它捕捉。这一切对他意味着是一个充满狂热和甜蜜的谜,他希望他的艺术能将其吞没一切的热情传达给人类” (奥夫沙罗夫编《凡高论》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7年,第95页)。为了能更充分地表现内在的情感,梵高探索出一种所谓表现主义的绘画语言。他认为:“颜色不是要达到局部的真实,而是要启示某种激情。”在他画中,浓重响亮的色彩对比往往达到极限。而他那富于激情的旋转、跃动的笔触,则使他的麦田、柏树、星空等,有如火焰般升腾、颤动,震撼观者的心灵。在他的画上,强烈的情感完全溶化在色彩与笔触的交响乐中。1853年3月30日生于津德尔特,早期因为表达内心的悲痛,曾割断了自己的耳朵。1890年7月29日在法国瓦兹河畔因困扰其多年的精神病发作自杀身亡。早年经商,后热衷于宗教,1880年以后开始学习绘画。曾在巴黎结识E·贝尔纳、P·西涅克和P·高更等画家。

1、梵高的作品中充满天然的悲悯情怀和苦难意识。例如在梵高艺术生涯的初期,绘画最多的题材是矿区阴惨的场景和劳作的矿工。

2、梵高对农民、对田野生活、对乡村田野风光有着很高的热情,他喜爱农民的一切,尤其是向日葵、麦田、莺尾花、豌豆花等。

3、梵高的画更多的是朴实和隽永,他将自己无限的激情倾注于这些朴素的花朵和田野生活中,使画作产生了一种无法超越、无法模仿的艺术魔力。

4、画作中的色彩都是较为奔放、夸张的。

扩展资料:

主要作品:《吃土豆的人》 1883年、《收获景象》 1888年、《星月夜》 1889年、《向日葵》1888年、《夜间咖啡馆》 1888年、《柏树》 1889年等。

1、《吃土豆的人》 1883年

这幅画上,朴实憨厚的农民一家人,围坐在狭小的餐桌边,桌上悬挂的一盏灯,成为画面的焦点。昏黄的灯光洒在农民憔悴的面容上,使他们显得突出。低矮的房顶,使屋内的空间更加显得拥挤。画面构图简洁,形象纯朴。画家以粗拙、遒劲的笔触,刻画人物布满皱纹的面孔和瘦骨嶙峋的躯体。背景设色稀薄浅淡,衬托出前景的人物形象。

2、《夜间咖啡馆》 1888年

在”夜间咖啡馆“中,藉由笔触本身所带有的生命力、油彩的厚度与明显分开的线条,使整幅画沉浸在一种人为的光线之下,这些都是梵高所欲呈现的视觉要素。

夜间咖啡馆的内容是从前许多画家处理过的题材,但大多数画家都把咖啡馆写成欢乐的场所,而梵高却在此引出了一群无处可去的不快乐人,背景左侧人物甚至趴在桌上昏睡,十足是个不幸的人。这是一幅悲惨的社会景象,散落在房间里的哀伤形象都令人深表同情。

-梵高

-吃土豆的人

-夜间咖啡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anai/828372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15
下一篇2023-09-1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