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然听一点《病隙碎笔》,虽然听不了多久,心儿就不再专心,不再去理解那些话,即便只是有姚科的声音响在耳边,就是一种享受。还把这个听书推荐给同事。
姚科的声音,我最初是在什么时候听的呢?读高中?还是更早?
大学的时候,我是抱着录音机睡觉的——那时有的同学已经有了CD机。那些个夜晚,声音成了我生活的一种依赖。
姚科的声音是我最喜欢的,声音低沉富有磁性,语速慢而让人听着很舒服。那节目叫“千里共良宵”。算来已经有七八年没有听过这个节目了。
我还记得我听过的千里的主持人:姚科、青音、雨亭、林白、小昭和小马哥。
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特点。
姚科喜欢播放《明月千里寄相思》、《城里的月光》,后来我也喜欢上了这两首歌。
姚科的声音特别让人感到温暖,听他的声音你似乎就能感觉到是一个父兄般的人,不远不近地停留在你周围,陪伴着你。
也许你孤独,也许你迷茫,也许你痛苦,他不会问你什么,似乎就那么随意地聊聊别的家常,你就不由自主地跟着他走,不由自主地忘记了自己的忧伤。
听姚科的声音让我想起了那么多关于他的声音的温暖回忆。我在高中的宿舍里听着,我在大学的宿舍里听着,我在教师的单身公寓里听着,如今,又听着。
他的声音有疗愈的作用。
文章《释怀》
那些爱做梦的年纪,如流星般陨落,在黑暗的天际一闪而过,那些记忆是伤还是乐,留下的是幸福、快乐、抑或是忧伤……我不断挣扎,总是喜欢摆出很成熟的摸样,总是假装潇洒。
压力中挣扎,在失落中成长,我强迫自己不要伤心,总是强忍自己的泪水,笑着对到每一天,结果落下满身疲惫,但依然逃脱不出那个年纪。时间不断流逝,逐渐从稚嫩从走向成熟……
我初一那年,留下的是满满伤痛,那些受排挤的岁月,已经成为我心中永远难以抹掉的殇。那些日子强忍泪花,将自己所受的委屈和不公的待遇咽在肚中,独自一人承受,在夜黑化为无情的泪花。初一那年,欢声笑语与我无缘,泪水伴我度过365天。那些走过的路程充满着青春的殇,当一切成为往事,在我的心里怨恨与失落……
这年纪,少了些童真,少了些无知,也少了些言语,更多的是无助,伤心与烦恼。时光荏苒,那些记忆的伤痛随时光流转,慢慢褪色,
我一直都铭记这句话:自己的路自己走,如果自己不帮自己,那么没人能帮的了你。或许这句话是我一直以来的支撑,在我最为艰难时期,默默伴我成长。
些许时候,我特别喜欢埋怨社会不公,埋怨为什么他们对我这么残忍,于是我常常在纠结中生活,最后连自己都迷糊了。其实现在发现我自己纠结的问题,也是毫无意义的。毕竟如何对其纠缠不清,终究是无能为力,这些都是自己在错过后才真正意识到自己根源所在。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境,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天地,每个人都需要自己构建自我世界,无论亦梦亦幻也好,抑或是触手可及也好,都需要自己去努力,揣着最初的梦想出发。
伴随着成长记忆,些许已经淡忘,些许依然历历在目,如昨日之事,快乐与悲伤画面不断交织涌现。其实每个人都有能力书写他的人生,每段徜徉的成长历程,遇到的那些人那些事,都应该值得珍惜,尽管很多事,都未能如我所愿,尝试过就无悔于心。成长历程不是一马平川,旅程中不断给予我些许考研,让自己深陷彷徨痛苦的泥淖里,但也不要一蹶不振,前面的路还长着,这些青春的伤痕或许真的不算什么。
生活中我们或许真的应该多一份包容,用快乐的心态对待每一天,通过朝朝暮暮点点滴滴的沉淀,幸福时光离你不会很远。现在没必要苛求什么,人生旅程有舍有得,都是在得失游戏中游弋。
其实我们每个人的内心都有一个属于自己追求的世界,如果将自己裹在自己所构建的世界里,那么你觉得所有人都是面目可憎的。如果自己走不出来,别人也闯不进去,那么这样的世界真的很无趣。或许我们真的应该慢慢的学会释怀,用真心对待周遭世界,那么或许这样的世界才是幸福的。尽管些许时候很无助,很痛楚,或许痛楚的中,我们真正在学着成长。
人生路途,当我们真的学会释怀,真的去简单面对生活,或许我们的人生才是完美人生吧!如果真能如此,那么我们所谓的殇,所谓的痛也就是烟消云散了。
可是,在爱做梦的年纪,我们如何去挣扎,在在做梦的年纪,我们无所畏惧去争取,多少次违背心中最真实的言语,奋不顾身竭尽全力去做,可惜什么都得不到,却傻傻地荒芜了宝贵的年华。
岁月蹉跎了苍白的回忆,时光苍老了心灵的伤痕,却也在伤透自己的心,荒自己的似水年华。活血在那些年纪,带着淡淡的、而又急切的朦胧冲动,注定让我们,满是伤,注定让我们黯然神伤。而我们却偏偏心甘情愿付出全部。
那些时候,我觉得自己很坚强,其实不然,只不过是用自己的方式伪装而已,不想让别人看穿自己而已。而自己所受的那些委屈,心中的无助却不知道自己去申诉。继而生活在迷惘中,每天就是悲秋惜春,不断感伤,不断落泪。
今儿,我喜欢用文字记录那些历程,时不时品味,现在简单、自由与幸福,如今我发现连我的心跳也是快乐的。文字给予我无穷的能量,用最为质朴的语言,书写我这一生的历程。喜怒哀乐,酸甜苦辣,都在字里行间透出淡淡的喜乐。文字与我那份感情都是无可替代的!
我现在觉得自己真的变了,些许时候在寝室不喜欢太多言语,更多时候便是呆在电脑旁,敲击键盘,用文字表达我思我想。如今再回首自己稚嫩年纪犯傻,不免在闲暇日志在笑自己那是是多么傻。而后,又庆幸遇见过那样的人,发生过那些事,让自己坚强,让自己成熟。
当一切还在待续的时候,应该学会如何释怀,珍惜现在,珍惜自己拥有就足够了,不要奢求太多,顺其自然,或许这样的生活方式才是最幸福,最快乐的。
《人在他乡》 作者:舒振东
漂泊的年月像一朵流云,总希望有一个人可以贴近身旁,分享所有的寂寥,艰辛,成功,和酸楚,让我们在别人的城市里,也可以找到幸福的模样。 许多年以来,都是这样一个人默默的走,不知起点不问终点,没有可以停留的驿站,密密麻麻的高楼大厦,找不到我的家,在匆忙的人海中浪迹天涯。
淡淡的风吹过单薄的身体,岁月的年华从脚下走过,只有身边扬起的尘土,为历尽的艰辛作最忠实的记录。
多少年多少次,我梦回故里,思乡的泪水独自一人品尝,多少年多少次,我静静的坐在路旁,任凭飞扬的尘土风化我不灭的梦想。就这样走着,从白天到黑夜,城市的喧嚣中,我看不清属于自己的方向。生活中的酸甜苦辣、悲欢离合、包罗万象的情感,被岁月的雨水冲刷过后,我已经记不清我原来的模样了。
人在他乡总会有太多的牵挂和感伤,离家的日子里,一条路、一个人、一段情、都可以让人相思成灾,离家的日子里,一个电话、一张相片、一首老歌、都会让人潸然泪下,无处不是大漠孤烟的落寞,无处不是花谢花飞的哀伤,活着;累着;爱着;恨着;流淌的血液总是跳动着对人生的思考,对人性的参悟,脆弱的心灵承受得起生活的负累,却承受不起别人哪怕是一句善意的恶语,壮志凌云扶摇直上九宵,失望来袭却犹如坠入万丈深渊……站在十字路口,迷惘如掉队的大雁;睡在公园的草坪上,孤寂如哭泣的骆驼。
都说在旁人的目光中,我们背井离乡,到一个异地去打拼,去漂泊,很多人会关心我们飞的远不远,高不高,可是真正的朋友,只会问一句,那就是:我们飞的累不累 在深圳这座城市已经多年了,刚来深圳的时候就曾经有过感言和期待,多年过去了,身边的人和事都有了太多的变化,回忆那个时候,乘车,环绕深南大道的时候,周边大多是绿草莺莺,让我对这个城市充满了无尽的好奇;当年的那座由灰色和白色相间的高楼,是我印象最深的建筑,当下,它早已淹没于无边无际的钢铁水泥森林之中。
深圳,这里承载了太多人的梦想,成就了太多人的辉煌,也折磨了太多人的青春。
多年来,身边的人来去匆匆,不要问我认识有多少人,我只能告诉你;我实际上没有能记住多少人,我想,这可能就是所说的深圳冷漠的原因之一吧。来的时候每个人都充满了希望,走的时候也都怀有不舍。
许多人来了再走,走了又来,如同我们看见在十字路口不停穿梭的行人,当你停下脚步的时候你可以当一个看客,当你抬起双脚的时候,你也可以和我们一样,做这忙忙碌碌的一员。
工作中认识的人很多,成为朋友的屈指可数,因为即使你不流动,他也会流动,即使你有时间同他聊聊,他也没有时间和你谈天,反倒是同学间的感情更容易拉近,毕竟出门在外,才会想起学生时代友谊的单纯,,,至于亲人,我常说,在深圳打拼的人往往对父母更加孝顺,因为他们知道,当你最无助的时候,最需要帮助的时候,你才能明白:父母才是最重要的人, 我已经很少傻傻的站在天桥上看着过往的车辆,也很少到的山上去享受发呆的时光,大梅沙的沙滩上密密麻麻的那些喧嚣的人群,早已容不下你所期盼的片刻宁静,一切都在变,生活慢慢的磨砺着每个人的个性,时间每天都在残忍的揭开你的伤痕,
记得有这么一个故事:说非洲有一个部落,走几天就会休息一天,他们怕自己的灵魂跟不自己的脚步,我想现在的问题不是灵魂能不能跟上这么简单,而是我们自己都难以认清自己了,说的有些远了。
深圳,的确有太多的感慨,也渐渐的有所麻木,只是,曾经的那些好友要嚷嚷着要聚会的时候,才发现自己在这座城市里真的已经太久太久了……
漫漫人生,不以昨日之旧我,奔袭在没有终点的路上,种种人间,不以无妄之内心,迷失在喧嚣热闹的生活里。
对于周涛,你永远不知道她的人生边界在哪里,不知道她还会再征服哪座山,再淌过哪条河,再去何处,看怎样的风景。
苍苍岁月,她总是这般波澜不惊,又总是让人惊喜不断。
入行30年,从主持人到制片人、导演、演员,每一种身份的转换,每一个角色的倾入,都是她破茧成蝶地重生,也是她别样人生地写照。
然而,时间这把无情的刻刀,似乎对周涛并没有用,如今,54岁的她,依旧春时烂漫,优雅从容。
在她不设限的人生里,永远热泪盈眶,永远保持年轻。
一、“小城姑娘”成长记
10月,橘子红了,那崩脆的红,缀满枝头,给这萧瑟的冬日添了一抹喜色,孩子们围在树下,笑得合不拢嘴,小县城里橘香四溢,人们的心里也甜腻腻的。
1968年,周涛出生在安徽淮南,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父亲是中学教师,母亲早年是舞蹈老师,祖父母也都是读书识字的文化人。
小县城的生活,没有那么多的顾念和束缚,推开门就是山野人家,橘林和耕牛,在这片水土的滋养下,周涛的性子生得朴实又善良。
小时候,由于父母工作忙,周涛就跟着奶奶生活,但她却没有像其他留守孩子一样,被彻底放任不管,反倒,她的童年却是一生中最快乐的时光。
奶奶对周涛的教育很严格,从不因为她是个女孩子,就过度保护和溺爱,她要求周涛学会独立,不用哭鼻子的方式来解决问题。
十多岁时,周涛就会自己做饭,宰鸡杀鱼,十分麻利,上学时,一个人把自行车从楼上扛到楼下,从不让人操心。
而奶奶的阅读习惯,也深深地影响到了周涛,从小,她就陪着周涛读书,不管是童话书,还是 历史 书,或是百科全书,统统尽览眼下。
稍大一点,奶奶就让周涛做读书笔记,父亲还专门为女儿准备一个小书箱,装的全是她看过的书,对女儿的教育亦是非常用心。
上小学时,周涛跟随父亲去北京出差,这是她第一次出远门,还是去祖国的首都,这让她抑制不住心里的喜悦。
站在天安门广场前,望着身后的故宫,周涛只觉得壮观,她趴在门边铜狮子的背上,照了一张照片。
回家之后,她就把这张照片压在书桌下,用来激励自己好好学习,未来可以考到北京,而这样的梦想,在她的心里慢慢生了根。
后来,父母就在合肥找了个老师,让女儿专门学习表演,希望她以后可以做一名演员。
每天早上4点钟,周涛就从被窝里爬出来,赶上合肥的火车,颠簸6、7个小时的车程,下车后就往老师家跑,常常午饭也忘了吃,晚上摸着黑再赶回来。
半年后,没等来表演类学校招考,却得知北京广播学院(现中国传媒大学)在安徽招生,周涛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报名了,于她而言,一旦决定的事情,就要做到最好。
为此,周涛努力攻克普通话大关,因为说话带着家乡口音,经常前后鼻音不分,周涛就拼命对着镜子练习发音,一个字一个音地纠正。
考试现场,她现学的舞蹈和小品片段,一个都没用上,倒是凭着过人的表达能力及机敏的应变能力,以及标准的诗朗诵,顺利从5000人中脱颖而出。
之后,18岁的她以专业课和文化课双第一的成绩,被北京广播学院录取,也成为当年安徽省被该校录取的唯一学生。
二、北京爱情故事
命运就像是一枚硬币,你永远不知道下一次翻开的是哪一面,只能顺从地听之安排,去向你要去的地方。
那个年代,能有机会上大学,简直就是十里八乡的“大人物”,家家扬颂的榜样故事,然而,对于周涛来说,她却有些不知所措,因为她根本不知道主持专业是干什么的。
之后,她以最快的速度调整自己,进入学习状态,并下定决心要学好主持专业,未来留在北京工作。
然而,在如花的年纪,象牙塔里才子佳人,不谱一首相思传于坊间,不来一场浪漫的邂逅,都惭愧于这明媚的青春。
那是诗词大会的现场,高了三届的学长姚科,以文采出众得名,他最后压轴登场,一首《鹊桥仙》,在他磁性温柔的声音里,缓缓流淌而出,曲、意、韵,神形合一,让周涛听得入了迷。
而广播系的大美女周涛,也早被姚科留意到,这场看似意外的相遇,让两人互通了心意,很快便坠入了爱河。
毕业后,姚科被分配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担任《千里共良宵》节目主持人,也成为国内三大资深解说之一,拥有很多粉丝听众。
3年后,周涛也顺利毕业,并与姚科领证结婚。
然而,她要面临要被分配到原籍地工作,让她踌躇难安,既不愿离开北京,又不想与丈夫分居两地。
于是,她决定曲线发展,先在北京安顿下来,之后寻找机会回归本专业,后来,她进入了公安局工作,做一名档案管理员。
然而,一个看起来还不错的“铁饭碗”,她却如芒刺背,每天陷在一堆档案里,干着重复性的事情,让她觉得非常痛苦。
彼时,周涛的其他同学,都分配在各省市电视台,事业风生水起,她更加感到不甘心。
1992年,她辞职了,一次偶然,她获得了到北京电视台学习的机会,她要拼命地抓牢这根稻草。
还记得第一次进入播音组的办公室,她头也没敢抬,就深深向里鞠了一躬,大声介绍说:“我是北京广播学院毕业的,不求工资也不要上镜,就想留在这里好好工作”。
3年时间,她在各类节目里兼职主持,从少儿节目到杂谈节目再到 体育 节目,几乎全年无休,还获得了“春燕杯”最佳节目主持人奖。
凭借敬业和过硬的专业能力,周涛终于获得了台里的重视,进入北京电视台播音部,成为了《北京新闻》和《北京晚间新闻》的主播。
步履匆匆,一路风尘,她只顾着往前跑,却来不及思考,自己到底想要什么
1994年,一天,刘德华在首都 体育 馆举行演唱会,台里安排周涛做现场主持,虽然她的专业能力不弱,却没有面对过数万观众的经验,这让她有些不安。
然而,站上舞台的那一刻,周涛竟感到从未有过的轻松与畅快,她享受那种万众瞩目的状态,她喜欢被灯光打在身上的感觉,这一切都太美好了。
原来,她需要更大的舞台,她渴望被更多的人看到,她也第一次看清了自己,那个不认输,有野心的自己。
三、稳坐“央视一姐”
甜美的声音,沉稳的台风,深厚的主持功底和敏锐的临场能力,让周涛在一众主持人中脱颖而出,成为北京台重点培养对象。
“我在北京台里已经有了很好的基础,也得到了去美国学习一年的机会,而且台长许诺我回来可以当导演、当制片人”,周涛回忆道。
然而,此时优秀的周涛也被央视看中,准备调她去接任倪萍,主持《综艺大观》节目,这让周涛难以抉择。
而前辈主持倪萍,那可是响当当的“央视一姐”,其在节目中朴实自然的主持风格,也吸引了无数粉丝。
依着周涛的性子,三分把握就去做,她选择了更有挑战的《综艺大观》,从演播室走向了大舞台。
这年周涛27岁,对观众来说是个生面孔,而倪萍所积攒的人气又极高,可想而知周涛面临着多大的压力。
每周节目现场直播,结束时误差严格控制在05秒以内,不仅如此,还采用观众当面点评的形式,这对周涛的业务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那段时间,周涛压力非常大,为了啃下这块硬骨头,她总提前好几天准备采访的脚本,设计多种临场方案,来应对现场可能出现的情况。
第148期的《综艺大观》录制时,户外需要配合蹦极挑战,现场无人敢应,为了保证节目的顺利进行,文弱的周涛从站台纵身一跃。
而这一幕吓坏了电视机前的父母,立马打电话训斥女儿的危险行为,然而,这一跳也让观众认识了,一个骨子里倔强、勇敢的年轻姑娘。
坚持不模仿任何人的主持风格,坚定地走自己的路,周涛用真诚与自然打动观众,开拓了属于自己的舞台。
而从1996年起,周涛开始担任春晚的主持人,并连续主持了17届春晚。
她也成为主持春晚最多届的女主持人,同时她也荣获了“金话筒”的金奖。
在1999年时,她还获得了德国颁发的“金皇冠”奖,这也是亚洲获得此殊荣的第一人,足以证明周涛的出色能力。
事业上一路生花的周涛,感情上却千疮百孔,由于夫妻俩工作都比较忙,相处时间也越来越少,矛盾越来越多,2002年,两人选择和平离婚。
然而,这段经营十多年的感情,就这样走到了终点,让周涛痛苦不已,之后,为走出这段情伤,她拼命地工作。
就在其事业的巅峰时,周涛却做出了一个惊人的举动,主动退出热门节目《综艺大观》,转而做起一档纯公益类的节目《真情无限》。
而这档节目几乎是周涛一手孕育而出,自己担任编导、策划、主持,甚至是业务员的角色,去接洽一部分的爱心企业及人士,参与环保类公益项目。
节目播出后,还曾筹集到500万的善款,用以救助许多的困难群众,更是获得了中南海领导的重视,被予以高度赞扬。
从零做到一百,放下一切从头开始,周涛总有一种化腐朽为神奇的力量,不愿拘泥与现状,不断突破自己,这次,周涛看到了更大的世界。
而这段时期,周涛也遇到了生命中的第二个男人,在与企业接触过程中,认识了经营文化产业的总裁路云。
四、转角遇到“至尊宝”
在与前夫姚科的这段感情中,更多的是少年时的激情,年轻悸动的两颗心碰撞在一起,产生了爱情的火花。
离婚之后,周涛34岁,面对感情更加成熟与理性,对婚姻也有了更深刻的思考与理解,不再盲目且轻易地接受一段感情。
路云比周涛要大8岁,从事相关文化产业的经营,是富商级别的企业家,为人沉稳持重,还十分细心周到。
严格意义上来说,两人在90年代就相识,后来,在《真情无限》节目中接触比较多,算得上是十多年的老朋友。
周涛在结束第一次婚姻后,路云再次经历了很久的历程,才敢向她表明心意,却遭到了周涛的无情拒绝。
然而,路云却并不打算放弃,一如既往地陪在她的身边,在周涛父亲生病时,路云放下手中要务,去医院亲自照顾老人家。
生活中,他也非常细心体贴,尽管经济宽裕,却从不狂放奢侈,经常去看望周涛父母时,买一些日用品和食物过去,是个很会过日子的男人。
在路云锲而不舍的追求中,周涛答应与其恋爱,3年的相处,这个让她拥有幸福感和归属感的男人,终于虏获了女神的芳心,两人于2004年领证结婚。
婚后,路云对妻子的疼爱丝毫不减,每次过节时,一向稳重的他,也会偷偷为妻子准备惊喜,买大束的玫瑰花堆满房间。
周涛不喜欢闻烟味,路云就从不在家抽烟,周涛肩颈不好,路云就专门为她建了一间医疗健身室,为她按摩理疗。
2005年,周涛为路云生下女儿“香香”,孩子的到来让夫妻俩倍感幸福。
然而,女儿3个月时,周涛接到北京奥组委的任命,邀请她参加奥运会期间的各大活动主持,并作为淮南第一棒火炬手,传递奥运圣火。
那段日子,周涛白天黑夜连轴转,忙得无暇分身,根本顾不得家,而丈夫路云给予了妻子极大的支持,他全权揽下了照顾女儿的重任。
给孩子喂奶、换尿片、洗澡,全部亲力亲为,有一次,女儿发烧生病,为了让凌晨才回来的妻子多睡一会,他独自开车带女儿就医。
在丈夫的包容与支持下,2008年,8月8日,周涛在鸟巢之巅,向全世界人民解说了北京奥运会,见证了中国的重要 历史 时刻,周涛也步入了她事业的顶峰。
如今,女儿已有16岁,与母亲周涛相处得就像朋友一样,互相信任和鼓励,她喜欢与母亲分享自己的小秘密,说许多的知心话。
在女儿成长过程中,周涛非常尊重孩子,给予她最大的自由空间,让她独立做选择和判断,充分支持孩子的兴趣爱好。
而女儿“香香”从小就在学校展现出极高的主持天赋,经常主持学校各大活动及晚会,甚至自己编写串词,不用母亲帮忙修改,就连校长都夸这姑娘,主持的样子,落落大方、台风稳健,颇有母亲当年的风采。
前些年,网上一些无良媒体散布消息,称周涛女儿是自闭症患者,虚假消息甚嚣尘上,没保护好女儿,作为母亲,周涛非常自责,也向媒体公开澄清过此事。
对于未来,周涛只希望女儿 健康 长大,成为具有 社会 责任感的人,其他没有再多的要求,一切随心随性、顺其自然。
五、跨界光彩依旧
“一个人到达一座山峰,不可能一直处在山顶的位置,如果你想攀登另一座高峰,注定要先有下山的心态,才能拥有上山的心态”,周涛清醒地说到。
2016年,周涛结束了春晚的主持,一句“观众朋友们,再见”,竟成了最后的告别,她正式从工作了21年的央视离职。
对于她的出走,外界众说纷纭,有人猜测她与董卿一姐之争,有人猜测她退居当阔太太,然而,大多都是大家的臆测,并没有得到证实。
其实,早在十多年前,周涛就已经将自己的精力放在幕后,导演、策划以及管理工作上,成绩斐然的她,早已不需要为自己证明什么。
此时的她,目标已不仅仅是“主持人”,而是具有影响力和贡献力的“电视人”,对于人生的每一步,周涛都走得掷地有声,她从来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接下来,她调入北京演艺集团担任首席演出官,还参加了湖南热门综艺《声临其境》的主持人工作。
在节目中,周涛还小秀了一把,为**《哪吒之魔童降世》和《追捕者》配音,让观众惊叹不已。
再次站上舞台,尽管年过半百的她,依旧美丽大方,端庄优雅,让网友直呼是冻龄女神,即使与相差20岁的海涛站在一起,也毫无违和感。
2018年,周涛又去实现了自己的第二梦想,跨界成为一名演员,其主演的话剧《情书》,从13岁的少女一直演到55岁的老人,她的表演也饱受同事及观众们的好评。
2019年,周涛再次挑战大荧幕,主演了第一部**《决胜时刻》,饰演知性大方的“宋美龄”,其演技甚至不亚于专业演员,影迷也被她的表演深深折服,纷纷表示会二刷。
今年,铁三角张国立、张铁林和王刚的新剧《老家伙》刚举行开机仪式,人们惊喜地发现,周涛也出现在主演栏中,让观众非常期待。
一路跌跌撞撞,寻寻觅觅,也曾有过迷茫,却从来没有迷失过自己,如今,54岁的周涛,仍然没有停下脚步,保持一颗正年轻的心,继续向前,努力不止。
这次,她遇见了更广阔的人生。
董卿老师,被誉为央视一姐。她的主持风格大气儒雅,自有风韵。但是,在她之前,还有一个人被誉为一姐,她就是周涛。两个人还被说成一姐之争,周涛失败,退出央视,真的如此?
周涛退出,与争一姐无关
周涛的主持风格,知性优美,在央视里也是有口皆碑。她和董卿一样,从一个小主持人,经常加班加点,为的是呈现更美的舞台效果。
她曾经将别人都不愿意接的工作接过来,认为这是对自己提升。稻盛和夫曾经表示:只有接别人不愿意的活,才能让公司发展。也是因此公司的业务越来越多,实力越来越强。
周涛也是如此,她曾经做了一档公益节目,没有人愿意与之搭档,因为当时没有成功的经验,她只好自己来,不仅仅是导演,还是策划和主持人。这个节目在当时受到了关注。她的节目由边缘时间到了黄金时段。
她在不同的领域里拓展着自己,2005年加入奥组委,为奥运会助力。由于出色的贡献,她被任命为央视文艺中心副主任。她的身份变了,不仅仅是一个主持人了。
周涛与董卿之争,实际上是错误的理解。大家只是看到了周涛好像没有那么多出现在镜头前,而董卿却不断出现,这是不是两个人的竞争?
因为周涛是副主任了,她的行政工作数量增加了,出现在荧幕前的时间就少了,这是自然而然的。董卿自然会接棒,因为她的能力也很强。
两个人的关系,并不是势如水火,而是姐妹情深。在董卿和周涛私下里见面的时候,两个人说笑着,很开心。很多人不了解情况,只是捕风捉影,就瞎说。
周涛和董卿,都是大气之人,不会因为工作的事相互计较,而且周涛是副主任,也没有必要因为主持的事计较,她有更多的事情做。
在这个新职位上,她依然努力着,她的工作不仅仅是荧幕前那个娓娓道来的周涛了。她在2016年的春晚结束时,说了一句:亲爱的朋友们,再见。之后,就离开了央视。
离开央视,是为了更好地拓展自己的圈层,她知道央视的魅力,但她想挑战自我。周涛是一个敢于挑战的人,也是一个很想知道自己能力有多大的人。
有人说,周涛离开央视,是因为她的孩子,不是因为董卿。而孩子是她一生的痛。离开央视与董卿无关,与孩子有关系吗?
离开央视,为的是照顾孩子
她的女儿香香是2004年出生的,从小就不大愿意说话,她觉得可能是家人保护得太好了,就没有在意。也可能是她工作太忙的缘故,心思没有放在孩子身上。
等到三岁的时候,她见到生人就很胆怯,让周涛很诧异。作为明星的孩子,见到生人也应该落落大方的。她领着女儿到医院检查的时候,发现她有自闭症。
对于周涛而言,是一个晴天霹雳。她没有想到孩子会是这样,她就请假,陪伴女儿,因为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她陪着女儿一起玩耍,一起成长。她总是鼓励女儿,让她走出自己的世界。
在她的陪伴和鼓励下,6岁的香香,已经开朗活泼了。到医院检查之后,医生告诉她,香香很正常。那一刻,周涛放下心中的那块石头,在没人的地方,放声大哭。
从此以后,她下定决心,一定要陪伴孩子,一定要将自己的时间,拿出来给孩子。她说:我不是一个好妈妈,但我尽力做好一个好母亲。
从此以后,她就陪伴着孩子,让她感受到周涛的爱,而不是只看到荧幕上的周涛。有位教育学家说,孩子的情商是在家长的陪伴中成长的。
她可能也意识到之前忙于事业给孩子带来的伤害,所以才会有意识地减少工作时间,陪伴孩子,陪伴家人。
离开央视,与家人有关系。但是,女儿香香绝对不是她一生的痛,而是上天给予她的宝贝。她在孩子小时候,没有尽到一个妈妈的责任,但发现问题之后,她努力弥补孩子。
孩子六岁的时候,已经是一个正常的孩子,现在的香香已经是一个亭亭玉立的大姑娘了,而且是乖巧懂事。这样的女儿,难道是痛吗?
她对孩子的愧疚,是真的。有很多节目组给她打电话,请她和孩子一起上节目,谈谈与孩子的相处之道。她拒绝了,认为孩子的生活,不要有太多打扰。在什么年龄段就该做什么事情。
香香是个学生,最主要的工作是学习好。而香香也没有辜负周涛的期望,品学兼优。这也是周涛和孩子一起努力的结果,也是她尽心陪伴孩子的结果。
她离开央视,有一部分原因是为了照顾孩子,更多的是为了让孩子知道,妈妈爱她,有任何事,妈妈都会陪伴在身边的。
每个家长都期望,孩子能健康快乐地成长,董卿曾含泪说,为了让孩子获得更好的教育。这也是爱孩子的方式,周涛的爱,是陪着孩子成长。
她离开央视的主要原因,陪伴孩子是一个,还有更重要的因素,那就是让自己成为更好的自己。这是她对自己要求高的表现。
她离开央视,更多地寻求各种可能性
周涛在离开央视之后,就参加了北京演艺集团,她曾经表示:自己是为了更加独立地制作属于自己风格的作品。
实际上,董卿制作的《朗读者》就是按照自己要求制作的一档文艺节目。她在里面不仅仅是主持人,还是策划人。
周涛也是这样的打算,她成为北京演艺集团的首席演出官,在话剧《情书》中有精彩演绎。她说从小就有一个演话剧的梦,终于实现了。
她虽然在舞台上有很多经验,但在演话剧的时候,依然是如履薄冰,这是周涛对自己狠的地方,一定要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在《决胜时刻》中演绎了一个女子的温婉儒雅姿态,她传神的演绎,让人感觉这是这个演员的基本功扎实,而不是一个主持人的风姿。
她不仅仅是一个演员,还是一个参加综艺节目,为小哪吒配音,那个灵动的声音与端庄大气的周涛,反差极大。这种反差萌,让人认识到不一样的周涛。
她还为真由美配过音,这两种声音,完全不同。但周涛可以驾驭,而且有种声临其境的既视感。韩雪也曾有过配音的经历,对于声音的把控力和切换度,都有很深的理解,周涛亦能实现。
她在不同角色间切换,为的是找到更多可能性。有人说: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动也。周涛不愿意在一个地方固定着,想用不一样的方式展示自己。
很多明星都是影视歌三栖,为的也是突破自己,刘德华、周杰伦等等,他们在不同的领域里展示了自己的才华,让自己的舒适区不断扩展。
周涛也是这样的,她觉得在一个地方一直待下去,就可能让自己满足于现状,最后会埋没自己的才华。她就是这样的女子。
敢于折腾,因为才华
有人说,她敢这样折腾,就因为背后有老公支持。就算是没有工作了,也不担心生计。按照这样的说法,周涛就是一个寄生虫了。
周涛真的是这样的人吗?要是的话,何必那么拼!不能否认的是,周涛老公是有钱,但是,周涛用实力证明:自己是一个很优秀的人,而不是依附在老公身上的寄生物。
董卿老公也很有钱,您看她不努力了吗?周涛和董卿都是那种努力向上的人,而不是在家里享受的富家太太,等着佣人伺候,一辈子享尽荣华富贵。
要是周涛真的是那种贪慕虚荣的人,她就不会拒绝老公的表白,选择跟姚科结婚了,她本身是爱才之人,姚科的才华打动了她。两个人在结婚后,因为理念相左,经常吵,才决定分手的。
而实际上,周涛和老公很早就认识,他老公路云认识了不久就表白了,但周涛并没有同意。在与前夫离婚后,路云再一起表白,她才同意的。
周涛对路云的爱,是那种日积月累才汇聚的,她认为一个人的独立才是最重要的。要是依附别人,那生活将失去价值。
周涛曾说,她希望生命更加丰富和有趣。掌声和知名度是对她的鼓励,而这些是水到渠成,但不会被这些羁绊住。
周涛的折腾,是因为她的才华。她只争朝夕,为的是不负韶华。巩俐曾说,她不认为一个女孩子有了美貌就可以拥有一切。要是真如此,这个人就枯萎了。周涛也很认同。
周涛现在已经是知天命的年纪了,她依然在拼搏着,正所谓:爱拼才会赢。她在赢的路上奔驰着,也享受着这个过程。
写在最后:
周涛,一个主持人,可以华丽丽地转身,成为一个行政人员,还能辞职成为演出官,这一切,都源自于她的内心,想要自己的生活。
女儿有问题,她陪伴着处理;之后,孩子成长的每一步,她都有参与,但将决定权交到她的手里。孩子不是她的痛,而是她的宝。
岁月不败美人,周涛依然是风采亮丽,希望她的生活,依旧精彩。你喜欢周涛吗?
永不退色的记忆
故乡,永远是我魂牵梦萦的地方。那天真无邪的童真时代;花季雨季的梦幻时光;青春懵懂的恋爱季节;兄弟姐妹的亲密无间……,一想起故乡,心里就有千丝万缕的情感涌上心头……
当得知老家的老屋要拆了,是乡政府对属于危房的老屋进行强制拆除时。我立即决定回一趟老家,最后看一看我曾经生活了那么多年的老屋。
据我老爸和长辈们回忆估计说,我们这幢老屋始建于两百多年前,是一幢典型的大杂院农房。大杂院里的一圈住着十几户人家,踏进大门的正对面留有一空间,属于大家共用的场地,我们叫“上间”。这里摆放着磨豆腐用的推磨,想当年只要到了过年过节的时候,我们就排队在这等候磨豆腐。还有摆放着手工操作碾米用的“碓臼”。在那还没有碾米机的年代,在我的记忆深处,长辈们用手工“擦米”的情景还是那么的清晰。老屋的最中间有一个大天井,是用小石子拼成的。在我的记忆里这里是非常热闹的,我和伙伴们经常会聚在“上间”踢踢毽子,玩耍游戏。还常会捧着饭碗站在天井吃饭,边吃边聊。现在是显得冷冷清清了,除了进城的,其它住户也都搬到另建的新房了,老屋成了无人居住的空巢。
来到了熟悉的老屋,厨房还是那个厨房,灶头还是那个灶头,饭桌还是那张饭桌……此时此刻的我,仿佛看到二尺八的大锅里有一大钵番薯丝饭,边上有红的白的小番薯,还有土豆、毛芋。
我走到老屋的楼上,楼上摆放着各种农具用品,如锄头、弯刀、犁等。在一把柴刀上有个缺口,我还清楚记得,那是我砍柴时碰到石头造成的。看着这些工具,对我来讲真是既熟悉又亲切。窗边还摆放着装过年糖、地瓜片用的坛子,装油豆腐的大缸,还有蒸糖糕用的大蒸笼等等,多么熟悉的一切啊!刹那间非常清晰的想起了我和奶奶、爸爸妈妈、弟弟妹妹一大家子,在这老屋里生活的苦乐岁月。
说实话,随着时光的流逝,老屋在我心里只会偶尔被想起。可当得知要拆除,想到这里就要变为平地时,心情无法平静,难过得直想哭!凝视着这年老失修的老屋,想起当年的生活虽然过得很清贫,但我们的家很温馨。家境虽然很穷,但我们浓浓的亲情很富有。
从老屋出来,我踏上小泥沙路,来到了后山岗,放眼望去,山坡上、平地上、田野里全是郁郁葱葱的桃树。想当年在这个季节,田野里应该是一片绿油油的水稻。可如今,成了名副其实地果园。仿佛眨眼间,田里的水稻消失了,消失得那么彻底。我情不自禁地深呼吸,这里的空气令我心旷神怡。
看着一丘丘熟悉的梯田,记忆深处的那些种田的日子似潮水般的涌上心头。我的父辈们都是地地道道的种田农民。是改革开放的浪潮把我推向了城市,在进城前,我曾经在这里当了十多年的农民,什么农活都干过,有多少苦都尝试过。微微闭上眼,头脑中闪烁出当年在这田里插秧、割稻的情景,忘不了那些种稻的日子……
回想起稻谷从播种到收割的全过程,那真是粒粒皆辛苦!
播种育秧,把一丘田分成几畦,把种子均匀的播撒下去,上面再盖上一层薄薄的焦泥灰。
耕好的田要放入青蒿,把满山遍野带叶的植物,割来撒在水田里,等它腐烂后作为肥料。还要到山上去砍来柴草堆在灰铺里,在柴草上面盖上泥土,一层柴草一层泥土,再把底层的柴草点燃,烧成焦泥灰。
当秧苗长大就开始移栽,那时,前面一人在插秧,后面就紧跟着一个插灰,就是所谓的施肥了。把灰铺里的泥灰过筛,然后用人粪尿与泥灰搅拌,做成泥灰球。插灰的人一手捧着铅球大小的泥灰球,一手掰下汤团大小颗粒的泥团,准确插入秧苗的根部。在种稻过程中,插灰这个活,我是最怕的。每次干了这农活后,我就要到小山坑里用黄沙加肥皂将双手洗上好一阵子。插秧的季节,一般都是雨天,那时也没有轻便的雨具,人们都是穿着用棕片做成笨重的蓑衣在干活。要完成种稻过程中的一道又一道工序。
夏收夏种是一年中最炎热的时候,烈日当午,骄阳似火,劳作的人,个个挥汗如雨。
盼望着稻谷收获的季节,全家人终于可以吃上一顿白米饭了。因为在那时候,我们家基本上就靠番薯和玉米填饱肚子,大米的比例很少,所以能吃一顿白米饭是很奢侈的。
改革开放后,我们的生活起着翻天覆地的变化。也改变了这里的人们祖祖辈辈传统的种田模式。
转瞬即逝的岁月,让我深感光阴似箭。自从离开故乡来到城市,一晃二十几年了,但在我心里对故乡的回忆,还是那么的记忆犹新!
想想过去,会更加珍惜今天!在这安居乐业的新时代美好生活里,在漫长的人生旅途中,我对故乡和那老屋永远有着割不断的情缘,我会把它深深地埋在心底!
夏天的味道
(一)
七月,流火的季节,空气里,燥热无孔不入。特别是这几日的高温,让人有种受不了的压抑。
总想为款款而来的七月敲下点什么,可我的指尖如铅般笨拙,思维异常的烦乱。是跟天气有关吗?
不忙的时候,只想听一首柔柔的曲子,望着银屏,望着QQ,常常就这般安静的坐着发呆,偶尔懒懒斜靠桌台透过玻璃看外面匆匆奔走的人群与车流,任时光飞逝,我也无动于衷,不理不睬。日子就这么简单而重复地过着。
(二)
降于现实,我的QQ终究成了摆设,每天只是静静地安躺属于它的地方。很多的时候,我想把它丢弃了,可一想到它已默默陪伴我七年,还是于心不忍。毕竟上面还藏着那么多我牵挂的亲人和朋友,要想丢掉它就好比要舍弃了我生命中的某一部分,还是放不下。每天默默看着逐个亮起的头像,心里便有了一份暖暖的踏实。或许彼此间不再联系,但那些曾经花开过的痕迹依旧清晰如昨,依旧深深烙在了我的脑海中,会在某一个瞬间,暗香涌动,飘满一地。
自己都看不懂自己,究竟属于怎样的一个女人,想要些什么,还在追求些什么?特别特别佩服那些敢爱敢恨敢追求的女子,只是自己这一辈子怕是永远也学不会了。就像从来学不会该如何去恨一个人,也永远学不会该如何去爱一个人一样。常常把自己禁锢在孤独的角落里,在舍与不舍中傻傻徘徊,傻傻纠葛。难道这就是水瓶座的特性吗?找不到任何的答案,纵然心中有太多的迷惑与彷徨,世界照转,时钟照走。在小小忧伤过后,我依旧还是会坚持不懈地走在路上,完成着我当初许下的诺言。
习惯了用微笑淡然一切,习惯了用微笑伪装一切。哪怕心碎了一地,痛得无法呼吸,都习惯将笑容阳光般的一路轻洒。生活就是过日子,能把日子平平淡淡的过了,那就该当它是一种幸福。
最怕面对寂寥的黑夜,那么漫长,那么空洞,而又无处可逃。那无垠的深遂总让人有着几许恐慌,如迷了路的无知孩子苦苦颠簸在回家的路程上。可又有谁能真正清楚的告诉自己,我的路又在何方?人的一生真的只为了责任而活吗?那我还会为肩上的这份责任扛多久?我不知道,或许在累了的某个极点,我也会很不负责的随风而去,如果,果真如此,那会是一种洒脱吗?
或许我就是一个特别怕寂寞的人,面对孤独,我总忍不住胡思乱想。那淡淡的忧仿如一湾池水,静静徜徉于心田之上。原本于黎明前消失的忧愁总会伴着黑夜的来临而渐渐靠拢着,如一叶帆在心田里轻轻飘过,而留下的一圈一圈的波澜就这么随之荡漾开来,久久不能平静。
(三)
站在七月的门槛,有种莫名的惆怅。是我行走的步履太快,还是我始终把情怀停留在了对往日的追忆中?
读着平的文字,听着许飞的《夏天的味道》,想起了我的朋友。想起了去年的这个时候,想起了他在我对人生正感到迷茫时给予我的诸多帮助。我说他是我人生路上的一盏明灯,及时地指引了我回家的路。
那些日子,我们无话不谈。其实我并不能言,也不善道,我也不曾将心中的烦恼这样毫无保留的倾诉给一个泛泛之交的陌生人。一切,只因为感觉他是一个值得信赖的朋友,跟他每一次的聊天,似乎有说不完的话题。
那些日子,我不知道自己简直就像一个怨妇,怎么对生活有着如此多的不满,我被困惑蒙蔽了双眼,我看不到未来的路。而他总是可以三言两语的指点,让我茅塞顿开、豁然开朗。还会很耐心的发一些人生哲理故事给我看,其实那时的他打字速度非常的慢,他的工作也很忙,可他还是不厌其烦给我讲,让我从故事中得到启发,从而对未来充满着美好与期盼。我说我对孩子的教育也是一塌糊涂,于是,他又在百忙之中帮我找了很多关于怎么教育孩子的资料和把他教育孩子的心得一并发给我。他知识的渊博是我可望而不可及的,他海一般宽广的胸怀,也是我永远学不会的。我很感谢他一直以来对我的帮助。到如今,他的很多话语我还一直深记着,偶尔累了,想想那些话,就是一种鼓励。他说,我们之间不用言谢,可在这里,我还是想说一句很俗很俗的话:谢谢你。
今年的我被太多的忙碌占据了空间,很久很久都不曾再跟他好好说一次话。虽然他还一如既往地默默关心祝福着我,可我却再也感受不到曾经的那份快乐了。
被岁月带走的东西真让人可怕,在漆黑的深夜里,心会变得异常沉重、心酸与无奈。现实如泰山,重重压抑着自己敏感的神经,操纵着起伏多变的感情线。有时真想,人还不如一颗草呢?草还能一岁一枯荣,春风吹又生。静待春天的号角吹响时,田野又会是一片充满生机的绿。可人的轮回又在哪里?人生短暂,容颜易老。有多少路可以重走?有多少爱可以重来?
回眸去年的七月,那份美好恍若仍在双眸间徜徉,而今年的七月已肆意在眉宇间跳跃,记忆的更迭也在一瞬之间,从昨天到了今天。
不想追问,不想伤感,只想静静感受,感受那个属于我的夏天的味道。
时间能淡去很多很多的记忆,唯独冲淡不了藏在记忆深处里的那一份真与纯。
能忘了春天,忘了秋天,忘了冬天,可我又怎能忘了夏天,忘了七月。
是你,用海一般宽广的胸怀,容纳了我的无知与懵懂;是你用海一样的蔚蓝,教我描绘了曾经一度灰色的心灵。
如果,时间允许,我愿驻留。
生命中总有许多来来往往的人,
就像我们走路时马路上那些过客,
有与我们背道而行的,
也有与我们走向同一个方向的
与我们背道而行的,也许我们转瞬即忘,
岁月的风,会把他们吹到我们记忆的边缘,
甚至是我们的记忆之外
也许,在生命中的某一天里,
我们也还会偶尔地想起一些模糊的影子来,
但也只是偶尔地想一下而已,
他们在我们身后,已离我们越来越远
即使他们因为某些原因又重新折回来,
可因为我们已相隔得太远了,也早已无法追得上
那些与我们同行的,
有的与我们擦肩而过,
有的也许会陪我们走一段距离
但时间都不会太长,
人生的道路上岔道太多,
在每一个路口,
我们的选择都会不同
你选择了这条路,
他选择了那条路
于是,只有分手
新的道路上,
当然还会有新的同行者,
可也同样还会有新的岔路口
正是因为有了友情,
我们才能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的温馨
我们的内心仿佛是一只因常常积满忧虑和无奈而倍感沉重的杯子,
只有那些为了友情而伸给我们的双手,
才愿意真诚的为我们倒空这只杯子,还她快慰和轻松
正是因为有了友情,
我们才能更加感受到做人的尊严和光荣
我们的内心仿佛是一本很厚很厚的书,
只有那些和我们的心灵撞出了友情之火的心灵,
才会愿意打开这本厚书仔细地阅读和真诚地评注
通过他的评注,
我们明白了哪些是该删除的文字;
通过他的评注,我们知道了该怎样才能用自己的生命之笔创造出不朽的杰作
在这个世界上,
一想到除了亲人之外还有人在关心着我们的灵魂,
我们的心灵怎能不燃烧
一想到除了亲人之外还有人在关注着我们的精神世界,
这怎能不使我们感到快乐和幸福
一想到除了亲人之外,
还有人为我们的失败和成就而叹息和祝福,
这怎能不使我们感到骄傲和激动
亲情是来自于血缘,
而友情却是来自于苍茫人海中的一种美妙的机缘,
来自于对彼此荣与辱的分享和分担,
来自于彼此对对方人格的尊重和对内心的理解
友情的根是植于高尚的精神,
而不是植根于低俗的利欲;
友情是彼此为对方吹响的鼓舞前进的号角,
而不是相互利用的工具;
友情是彼此为对方美好的情操而唱的赞歌,
而不是相互间的哄骗和吹嘘;
友情是为了使朋友之间成为彼此的纯洁品行的一面镜子,
而不是为了使彼此成为对方恶行的帮凶
拥有了友情,就如青山拥有了奔腾的小溪;
拥有了友情,就如帆船拥有了顺风;
拥有了友情,干渴的旅行者拥有了清泉;
拥有了友情,在这个世界上,
我们的灵魂就不再是形单影只;
拥有了友情,就会有人在我们成功的时候,
穿过嫉妒的人丛为我们献上一束鲜花,
在我们失败痛苦的时候为我们抚平伤痕
是这个么?~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