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提琴、钢琴、大提琴、小号、竖笛、单簧管各一首曲子

小提琴、钢琴、大提琴、小号、竖笛、单簧管各一首曲子,第1张

小提琴:维尼亚夫斯基 D大调第一波兰舞曲

钢琴:Chopin肖邦Op66 的升c小调幻想即兴曲

大提琴:博凯里尼《降B大调大提琴协奏曲》

小号:门德尔松的《乘着歌声的翅膀》

竖笛:格里格的培尔·金组曲之晨景

单簧管:雷格《G大调浪漫曲》

一般来说,西洋管弦乐队是由键盘乐器、木管乐器组、弦乐器组、铜管乐器组、打击乐器组以及其他一些特性乐器组成的。人声大体上可分为女高音、女低音、男高音、男低音四个基本声部。这些乐器组也可分为四种。例如在弦乐组里,就有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低音提琴;木管组有长笛、双簧管、单簧管、大管;铜管组有小号、圆号、长场、大号。具体分类:

  键盘乐器:钢琴、古典钢琴、管风琴、手风琴、电子琴

  木管乐器:长笛、短笛、双簧管、英国管、巴松管、单簧管、萨克斯管、口琴、苏格兰风笛。

  弦乐器: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低音提琴、古典吉他、曼陀铃、电声吉他、电声贝司、竖琴。

  铜管乐器:小号、法国圆号、长号、低音大号。

  打击乐器:定音鼓、大鼓、小军鼓、钟管、木琴、钢片琴、电子鼓、爵士鼓、三角铁、铁片角、大镲、铃鼓、西班牙响板、沙槌、大锣。

西洋管弦乐队中乐器种类的摆放的位置与作用是什么?

  传统都是小提琴在指挥右手边,长笛双簧管正中央面对指挥,单簧管和巴松管在后面,大提琴在指挥左手边,中提琴在大提琴后边或者有的在小提琴后边,倍大提琴在大提琴或者中提琴后边。圆号在小提琴或者中提琴后边,小号在倍大提琴的后边。敲击乐组在铜管后边或者在中间的木管后边。

  具体摆位是由指挥决定,作用是高音声部和低音声部分开,相同种类的乐器或者做和声的乐器,例如长笛、双簧管放在一起方便配合

西洋管弦乐队中的弦乐器分为哪四种

  交响乐队是音乐王国里的器乐大家族,一般来说它分为五个器乐组:弦乐组、木管组、铜管组、打击乐组和色彩乐器组。下面分组介绍各种乐器(它们都是从高音到低音的乐器):

  弦乐组: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倍大提琴。

  木管组:短笛、长笛、双簧管、英国管、单簧管、大管。

  铜管组:小号、圆号、长号、低音号。

  打击乐组:定音鼓、锣、镲、铃鼓、三角铁等。

  色彩乐器组:钢琴、竖琴、木琴、铝板钟琴等。

  显然是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倍大提琴四种。

西洋管弦乐队乐器的代表是什么

  至于西洋管旋乐器的代表是哪一个,这个不好说,其实也没有这么问的。如果说某一支管旋乐曲子中哪一个乐器为代表的可能选的出来。如果不分曲目要把这个问题说出个一二三来还真不好说,假如真说哪个是代表的话只能从各个组里面挑了。

  西洋管旋乐有三个大组,管乐组、旋乐组、打击乐组。其中管乐组又分铜管组和木管组。本人觉得:铜管组的代表乐器是小号,他的音色还有表现力最能代表铜管;木管组首推双簧管,这个乐器在管旋乐中的地位不低,超过长笛的地位,虽然长笛从音域、音色、表现力上说也很强,也多担任旋律乐器,但是从众多交响乐曲子中对比来看,还是双簧;旋乐组当然要属小提琴;打击组表现力最强的是定音鼓。

对于一些想学乐器还没有开始的孩子和家长来说,入门是比较难的一个过程。这个过程如果处理的好,孩子就会爱上这门乐器。如果入门处理的不好,可能孩子就会中途放弃。而像大提琴这样的乐器,入门的时候购买一个音色好尺寸合的乐器是很重要的,那么今天就来带大家了解入门大提琴多大尺寸,如何给儿童测量大提琴尺寸?

大提琴的尺寸选择,不是根据入门级别来做衡量的,要看孩子的身高而定。如果孩子入门比较早,两三岁就开始学习,那么可以选择1/16尺寸的大提琴。因为这个是最小号,适合一米以下身高,臂长不足35cm的宝宝。如果孩子学习大提琴比较晚,身高已经达到150以上,那么可以选择4/4尺寸的大提琴。

通常大提琴有七个尺寸可以选择,最大的4/4适合150以上的身高,其次是3/4尺寸,适合140-150的身高,然后是1/2尺寸,适合120-130身高的宝宝,1/4尺寸的大提琴,比较适合115-120左右身高的宝宝。1/10 ,1/8尺寸的大提琴,比较适合身高105-115的宝宝,然后就是最小号了,适合两到三岁一米左右的宝宝使用。

在给孩子选购大提琴的时候,一定要到正规的乐器行,要购买音色纯正的大提琴,千万不要以为入门买个廉价的先练着就可以了,如果孩子开始接触的乐器质量就不好,会影响孩子对音色的理解和掌握以及学习的兴趣。

大提琴的音域范围是:低音谱表下加二线大字组C至高音谱表上加三线小字三组e3,即大字组C至小字三组e3。大提琴的音域接近五个八度之宽。与音域紧密相关的音位,也从低音谱表直至高音谱表有序排列。尽管大提琴有近五个八度的音域,但其常用音域一般只有三个八度多一点。

除了大提琴之外,大家还要知道以下这些常见乐器的音域范围:

大钢琴:低音谱表下加七间大字二组A2至高音谱表上加九线小字五组c5,即大字二组A2至小字五组c5。(A2---c5)。

长号:低音谱表下加一线大字组E至高音谱表第三线降b1,即大字一组E至小字一组降b1。(E---降b1)。

小号:高音谱表下加四间小字组e至高音谱表上加四线小字三组g3,即小字组e至小字三组g3。(e---g3)。

长笛:高音谱表下加一线小字一组c1至高音谱表上加六间小字四组c4,即小字一组c1至小字四组c4。(c1---c4)。

竖琴:低音谱表下加六间大字一组C1至高音谱表上加四线小字三组g3,即大字一组C1至小字三组g3。(C1---g3)。

木琴:高音谱表下加一线小字一组c1至高音谱表上加六间小字四组c4,即小字一组c1至小字四组c4。(c1---c4)。

你说的这些是协奏曲和交响曲

最有名的《梁祝》

这里我给你推荐世界四大著名的协奏曲吧

贝多芬: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

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本曲作于1806年,是贝多芬唯一的小提琴协奏曲作品,自古以来被誉为小提琴协奏曲之王。这首乐曲旋律柔美、格调高雅、规模宏大,颇具王者风范。然而,本曲在被誉为小提琴协奏曲之王前,也经过很长一段时间的考验。本曲初演以后,几乎没有人再对它回顾,本曲的华彩乐段,并不像钢琴协奏曲那样由贝多芬亲自谱写,而是留给各式各样的演奏者谱曲,其中较常采用的有约阿西姆、奥尔和克莱斯勒等的手笔。当年贝多芬作曲时,正值他与他的学生,匈牙利的伯爵**勃伦斯威克产生了深深的爱情,并在她家的庄园度过了快乐的夏天。他一生中这最明朗的日子的香味便渗透在贝多芬这部唯一的小提琴协奏曲中。

全曲共分三个乐章

第一乐章,从容的快板,D大调,44拍子,协奏风格的奏鸣曲形式。主部主题带有深切的探询意味,随后呈现的副部主题旋律明澈柔美,从容匀称,充满了温暖和喜悦,飘散出美丽花朵的芬芳。本乐章最后部分的华彩乐段是由不同的演奏家谱写的。

第二乐章,抒情的慢板,G大调,44拍子,变奏曲式。优美的主题由加上弱音器的弦乐群单独呈示,充满舒缓恬淡的气氛。主奏小提琴以华彩的风格翩翩上升、下降后,旋律如歌般地呈现出来。

第三乐章,回旋曲,快板,D大调,68拍子,回旋曲形式。主奏小提琴旋律给人以深刻的印象。在延长记号之后,主奏小提琴展现了它精彩灿烂的技巧,最后终于进入了炫耀琴技的华彩部分。此部分结束,音乐以回旋主题为基础,达到光华灿烂的高潮巅峰,结束全曲。

勃拉姆斯: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

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作于1877-1878年,本曲是勃拉姆斯一生中创作的唯一的小提琴协奏曲。

乐曲具有浓厚的田园牧歌风味和匈牙利民歌情调,那种安详与厚重相得益彰的感觉,正是勃拉姆斯所独具的特色。在这部作品中,勃拉姆斯成功地将浪漫主义的与古典主义的严谨结合起来,并在曲式上有很多大胆创新。全曲共分三个乐章:

第一乐章 不太快的快板,3/4拍子,奏鸣曲形式。乐曲开始直接由中提琴、大提琴与单簧管悠然地奏出第一主题,之后主奏小提奏以d小调热情而华丽地登场;由主奏小提琴演奏的主题速度减慢,充满牧歌风格;接下来的是美妙的发展及变奏,使整个乐章从头至尾都具有浓重的匈牙利民间音乐特征。

第二乐章 慢板,F大调,2/4拍子,三段体。 首先由管乐器缓慢地开始,之后由双簧管奏出徐缓优美的田园风格旋律,稍稍带有一丝荒凉的感觉,这无疑是整个乐章中最动人之所在。

第三乐章 活泼而不太快的,游戏似的快板,D大调,2/4拍子,不规则的回旋奏鸣曲形式。这是整部作品中最富创造性的乐章。旋律轻快活泼,抒情优美,又不乏震撼人心的气势。

门德尔松: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

这首小提琴协奏曲作于1838-1844年间,于1845年首次上演。

门德尔松的小提琴协奏曲中,这一首是最为著名的,与贝多芬的 D大调,勃拉姆斯的D大调和柴科夫斯基的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并称为世界四大小提琴协奏曲。整部作品充满了柔美的浪漫情绪和均匀齐整的形式美,小提琴的处理手法精妙绝伦,旋律优美,技巧华丽,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境界,不仅是门德尔松最杰出的作品,也是德国浪漫乐派诞生以来,最美丽的小提琴代表作。有人甚至认为这部作品是小提琴协奏曲的"压卷之作"。

全曲由三个乐章构成,乐章之间不中断地连续演奏,这在当时算是新的手法,作曲者可能意在防止具有浪漫氛围的快速流动被切断;而各乐章却各自独立,体现了门德尔松以古典派传统为基础,并灌入新时代气息的典型作风。

第一乐章:热情的甚快板,e小调,2/2拍,是整部作品最著名的乐章。第一主题是一个充满幸福,又荡漾着忧愁的优美旋律。 这一乐章是如此的出名, 以至于一提到门德尔松,人们便会联想到这个主题。同时, 这一乐章的华采乐段也体现了小提琴演奏的高超技巧。

第二乐章,行板,D大调,6/8拍, 这是一个抒情的而且富有门德尔松韵味的极其醇美的乐章。

第三乐章,以奏鸣曲式写成,也是世界著名的乐章。

柴科夫斯基: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

这首乐曲的特色不但充分发挥了主奏小提琴绚烂的近代演奏技巧,展开了色彩丰富的管弦乐,造出了比以往的小提琴协奏曲更新鲜的韵味,而且用他含有俄国民谣的地方色彩,独特的充满哀愁的优美旋律,作成了格调新颖、独特的作品。由于这首乐曲是柴科夫斯基受到了拉罗作曲的《西班牙交响曲》的激发而作的,所以我们可以很容易地看出,两者之间有着共通的构想。这部小提琴协奏曲是一部欢快、活泼、充满青春气息的作品,它歌唱青春,歌唱生命,表现了俄罗斯人民的乐观主义精神。这首乐曲当初相当不受世人欢迎,然而历史最终证明这是一首绝无仅有的音乐杰作,在音乐舞台上久演不衰,成为许多著名小提琴家的保留曲目。

全曲共分三个乐章:

第一乐章,中庸的快板,D大调,4/4拍子,奏鸣曲形式。规模宏大的第一乐章表现了生活的乐趣。具有俄罗斯民间音乐的宽广气息和明朗悠扬的诗意。其主部主题具有动人的歌唱性,体现了俄罗斯歌曲宽广动人的气息,仿佛在歌唱青春、生命和大自然。

第二乐章,短歌,行板,g小调,3/4拍,三段体。其沉思般的抒情,被称为“小抒情曲”。主要旋律真挚动人,略带伤感。仿佛从远处传来一阵悠扬的歌声,使人嗅到了大自然清新的气息。

第三乐章,终曲,活泼的快板,D大调,2/4拍子,回旋奏鸣曲形式。主题令人有俄国风激烈地敲击之感,是属于俄国民俗舞曲特雷巴克的一种。以很强的节奏,快活地进行,宛如一幅人民欢庆节日的图画。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anai/838929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18
下一篇2023-09-1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