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 导语现代教育学提出了计算机辅助教学,这既向广大教师提出了挑战,也给广大教育工作者提供了现代教学手段。在利用课件进行教学时,教学内容要具有直观性,要使媒体内容一目了然,在课堂上常常直接出示本节课的主题,直观性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传承教学资源。下面是 考 网整理的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课件:《西湖的“绿”》,欢迎阅读与借鉴。
篇一
设计理念:
读赏结合,引导学生品味西湖“绿”的丰富多彩,通过读读、划划、想想、画画、说说等活动研读课文,让学生学会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学会写法,领略西湖的美丽。
设计特色:
以“导游写解说词”为手段,通过准备和表述导游解说词等语文实践活动引发学生情感共鸣,了解西湖“绿”的特点,感受西湖的魅力。
教学目标:
1.认识14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
2.研读全文,了解课文顺序,明确抓住景物特征多角度加以具体描写的方法。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了解西湖“绿”的特点,体会作者对西湖的独特感受。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西湖的美丽。
教学重点:
第一课时:学字词,理层次,读通课文。
第二课时:引导学生和作者一起去感受西湖的“绿”,体会作者怎样抓,学以致用。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运用形声字构字规律,启发学生学会本课大部分生字,学习部分词语,初读课文,整体感知,了解大意,理清层次。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同学们,你们听说过杭州西湖吗?对西湖的了解又有多少呢?(学生互相交流有关西湖的资料信息)
2.愿意作为一名导游带领大家去西湖游玩一番吗?那就让我们为导游准备一份解说词,让我们去看看这人间天堂——美丽的西湖吧!(板书课题,学生齐读)
二、课件展示,整体感知。
过渡:西湖在浙江省杭州市,是全国重点风景名胜区,西湖自古以来就是人们心目中美的象征,多少人说过写过,你愿意更胜一筹吗?
1.师生共赏西湖美景。(课件展示初夏西湖录像片段)
2.交流感受,初步感知西湖的“绿”。(请学生用一个字概括所看到的西湖美景,同时在课题中“绿”的下面板书▲)
三、初读课文,检查预习情况。
过渡:为了能把导游的解说词写得更完美,只凭感觉不行,我们要认真研究手中的课文资料。
1.教师范读,思考课文主要描写了什么?(西湖的“绿”)
2.明确学习任务:自由大声地读课文,遇到生字新词联系上下文或者借助工具书反复读读记记
3.学生按自然段读文,检查预习情况。
4.交流字词学习情况。
(1)请学生交流识记生字的方法。
(课件出示生字新词)
(2)强调形声字的识记方法。
(重点教学“隐”“径”“缝”“旷”“职”“港”等字)
(3)强调“幽”字的笔顺。
幽:竖/撇折/撇折/点/撇折/撇折/点/竖折/竖
(4)“参”是多音字。
参cān(参加)shēn(人参)cēn参差{ci}不齐)
(5)重点词解析
蜿(wān)蜒(yán):蛇爬行的样子,弯弯曲曲地延伸。
苍翠:青绿的山色,亦泛指青山。
古怪:跟一般情况很不相同,使人觉得诧异的。
鲜嫩:新鲜,娇嫩。
心旷神怡:旷:空阔,开朗。怡:愉快。心境开阔,精神愉快。
亭亭玉立:形容女子身材细长。也形容花木等形体挺拔。
幽静:沉静而安闲。
布局:做出安排。
蓬勃:茂盛,旺盛。
漫步:随意的,漫不经心的散步。很悠闲。
四、再读课文,理清层次。
1.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文。
(课件出示要求:读通全文,做到读准字音,不漏不添字,不断不破句)
2.交流检查通读情况。
(指名读喜欢的段落,师生穿插评议)
3.快速读文,理清层次。
(1)全文是按什么顺序描写西湖的“绿”?
(观景顺序)
(2)每个自然段分别描写了什么?
第一自然段:雨中灵隐的“绿”
第二自然段:苏堤的“绿”
第三自然段:花港观鱼的“绿”
第四自然段:整体印象
五、抓重点,延伸下文。
过渡:几遍读文,让我们真真正正地感受到了西湖的的确确是“绿意扑眼而来”,因而一个什么字就能概括西湖的特点?(“绿”)
令人叫绝的是,作者用了近20个“绿”字酣畅淋漓地揭示了西湖山水的青春与活力,下节课让我们继续研读、准备,最终拿出一份完美的解说词。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以导游最终拿出一份完美的解说词为契机,深入研读探究课文,体会作者对西湖的独特感受,入情入镜地感悟西湖的美丽。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回顾全文。
1.齐读课题
2.学生回忆:这篇课文主要描写了什么?按什么顺序描写的?(在课题“绿”字下面板书“▲”,同时板书“观景顺序”)
二、抓住“绿”,整体感知。
过渡:那就让我们这些导游们以“绿”为突破口,先走进“绿”的世界吧!
1.课件呈现一片“绿”的广阔天地。
(1)老舍《草原》
(2)刘国林《可爱的草塘》
2.但西湖即便一个“绿”色,也各有不同,丰富多彩,柔情万分,请同学们用心地读课文前三个自然段。(充分朗读,尽情想象,感受“绿”意)
三、突破“绿”,研读全文。
过渡:那么“绿”究竟表现在哪些地方,作者怎样抓“绿”的?作为导游一定要突破呦!
1.课文着重描写了哪几处“绿”?(灵隐——苏堤——花港观鱼)
2.移情入文,激趣质疑。
(1)仔细读文,看你能发现多少含有“绿”或表示“绿”的词语。
(2)小组交流,然后汇报,谈感受。(点拨:“心旷神怡”、“莽莽苍苍”等词语的意思)
3.充分朗读,在读中品味文字与景物的双重美。
(1)请同学们挑自己最喜欢的自然段读一读,想想那里的“绿”有什么特点?
(2)在自读自悟的基础上小组交流,教师巡视指导,相机点拨。
4.集体研读,交流成果。
(1)自由选择方法
①读一读,想一想。
(认为最能体现“绿”的部分)
②圈一圈,划一划。
(抓住句子中的重点词语)
③画一画,说一说。
(想象画面,大胆表述)
学生交流可能不按课文顺序,教师相机调控策略。
(2)预设学案及策略
①雨中灵隐的“绿”
多彩{
有的绿得发黑,深极了,浓极了。
有的绿得发蓝,浅极了,亮极了。
②苏堤的“绿”
多姿{
古怪,莽莽苍苍
鲜嫩可爱,如„„如„„如„„如„„
坚忍不拔
③花港观鱼的“绿”
(可能学生说的与预设的不一样,但不管说什么,只要是读中所悟,都应积极鼓励。引导学生读中感悟,读中想象,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感情熏陶。)重点指导有感情地朗读,强调语速宜缓,体现一边读一边想象和回味。
四、品味“绿”,积累运用。
过渡:作为一名导游,请选一处景点,根据课文的描述,尽情地向游客展示西湖那别有风情的“绿”,夸耀一下西湖的美丽。
1﹒学生准备解说词。(可以配动作,加表情)
2﹒解说时,师生作为游客可提出问题,在互动中进一步感受西湖“绿”的与众不同,感悟“绿”的美丽。
五、创造“绿”,升华延伸。
1﹒想想作者是怎样抓“绿”的,学习写法。
2﹒仔细观察生活周围的“绿”,模仿《西湖的绿》写一篇《××的绿》。
篇二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5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西湖的“绿”的特点,体会作者对西湖的独特感受。
4、感受学校的绿,说一说。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和作者一起去感受西湖的“绿”,体会作者怎样抓住景物特点写出了自己对西湖的独特感受。
教学准备:
课前布置学生搜集有关西湖的资料,如风光,文字说明。
1、导入——走近绿
上课之前老师请大家看一张照片,知道这是哪么?去年冬天,老师有幸去了称为“人间天堂”的美丽城市---杭州。这是老师在西湖岸边拍的一张照片,想不想听听我对西湖的独特感受?
“置身西湖,你不由得就融入了一种梦幻的境界。虽然是冬季,但那如镜的湖面依然薄雾氤氲,绿意盈眼。两岸更是万枝婀娜,暗香浮动。站在西子湖畔,一股或浓或淡的诗意便在你周身弥漫开来,即便是再豪放再洒脱的人,此刻也会变得妩媚多情起来。”
其实,西湖的美是说不尽道不完的,古往今来,许多文人墨客为西湖题诗作文,例如苏东坡的《饮湖上初晴后雨》表现了西湖的妩媚多姿,欧阳修的《画船载酒西湖好》突出了西湖光影迷离恍如仙境。而现代女作家宗璞在四次游西湖之后更是留下了独特的感受,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近西湖,来领略她动人的风姿。(板书:西湖的“绿”)
2、初读——感知绿
请把书翻到14页,大家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读音,读完告诉老师:你知道了什么?
师:大家很会读书,一遍就抓住了文章的精髓,那么作者主要描写了哪几处绿呢?
生答师板书(灵隐——苏堤——花港)
过渡:正如作者所说,黄龙洞绿得幽,屏风山绿得野,九曲十八涧绿得闲。灵隐、苏堤、花港的“绿”也各有各的风采,各有各的韵味。请同学们快速浏览3--5自然段,看看作者用了哪些语句来表现西湖的绿的?
3、画句——体会绿。
师:不到2000字的文章中,竟用了20多个绿字,而且毫不重复,多么了不起的文字功夫啊!你喜欢作者哪些描写?为什么?请同学们再认真读读描写绿的语句,体会一下。
4、学生根据自已的理解谈体会。说的时候可以按这样的方法:先说出你选的是哪里的绿,再读读你喜欢的句子,谈谈你的感受。如果能抓住句中的描写绿的重点词语来感悟那更精彩。(学生的交流可能不是按课文顺序,教师要根据学路随机调控教学策略)
学情估计及教学策略:
(1)灵隐
重点句子
a雨中去访灵隐,一下车,只觉得绿意扑眼而来。
b道旁古木参天,苍翠欲滴,似乎飘着的雨丝儿也都是绿的。(板书,树木,苍翠欲滴)
c飞来峰上层层叠叠的树木,有的绿得发黑,深极了,浓极了;有的绿得发蓝,浅极了,亮极了。
d峰下蜿蜒的小径,布满青苔,直绿到了石头缝里。
e亭旁溪水琤瑽,说是溪水,其实表达不出那奔流的气势,平稳处也是碧澄澄的,流得急了,水花飞溅,如飞珠滚玉一般,在这一片绿色的影中显得分外好看。
灵隐寺之游,烟雨迷蒙,绿意悠悠,令人心动,令人回味,那么其他景点的绿又有什么特点呢?谁来接着汇报?
(2)苏堤
重点句子
a走着走着,忽见路旁的树十分古怪,一棵棵树身虽然离得较远,却给人一种莽莽苍苍的感觉,似乎是从树梢一直绿到了地下。
b走近看时,原来是树身上布满了绿茸茸的青苔,那样鲜嫩,那样可爱,使得绿阴阴的苏堤,更加绿了几分(相机板书青苔,让学生找出一个表现绿的词语)
c有的青苔,形状也有趣,如耕牛,如牧人,如树木,如云霞;有的整片看来,布局宛然一幅青绿的山水画。
d这种苔绿,给我的印象是坚忍不拔,不知当初苏公对它们印象怎样。
教师引导学生找到有关语句读中感悟、读中理解、读中想象。
(3)花港
重点句子
a那是满池的新荷,圆圆的绿叶,或亭亭立于水上,或宛转靠在水面,只觉得一种蓬勃的生机,跳跃满池。(板书荷叶,有学生提供一个表现绿的词语)
b绿色,本来是生命的颜色。
c我最爱初春的杨柳嫩枝,那样鲜,那样亮,柳枝儿一摆,似乎蹬着脚告诉你,春天来了。(引导:作者写花港的绿,为什么写杨柳嫩枝呢?------对比,既表现荷叶成熟茁壮的生命力,也进一步表达了作者对绿喜爱的程度)
d荷叶则要持重一些,初夏,则更成熟一些,但那透过活泼的绿色表现出来的茁壮的生命力,是一样的。
作者写花港的绿主要抓住什么景物观察?(板书,荷叶)
教师要引导学生从作者对荷叶的“绿”的感受中,悉心体会在花港观鱼看到的“绿”,绿得那么富有生命力,生机勃勃。表现了西湖之绿的意趣美。
西湖之绿,深沉逼人;西湖之绿,意趣盎然;西湖之绿,充满生命的激情!作者为什么仅仅用一个绿字就能把西湖之美体现的淋漓尽致呢?
(生总结写法:细心观察,用心体会)师补充:更重要的,是作者用词十分准确。我们所见到的每一处绿,都来自于作者精心锤炼的语言。可以说,作家用生动的文字为我们展现了一幅西湖山水画,用墨不多,却让我们真切的体会到了西湖那生机盎然的绿。这,就是准确运用语言文字的功夫!
4、总结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西湖以它的诗情画意痴迷了古今中外多少文人墨客啊!让我们再一次欣赏这人间天堂的美丽吧。(播放西湖风景欣赏片)
拓展阅读:
《半篇西湖游记》(近代丰子恺)
《西湖的六月十八夜》(近代俞平伯)
《西湖萍踪》(现代许敏)
《西湖梦》(现代余秋雨)
西湖游记二则》之晚游六桥待月记
文/袁宏道
西湖最盛,为春为月一日之盛为朝烟,为夕岚今岁春雪甚盛,梅花为寒所勒与杏桃相次开发,尤为奇观
石篑数为余言:“傅金吾园中梅,张功甫家故物也,急往观之”余时为桃花所恋,竟不忍去湖上由断桥至苏堤一带,绿烟红雾,弥漫二十余里歌吹为风,粉汗为雨,罗纨之盛,多于堤畔之草,艳冶极矣
然杭人游湖,止午、未、申三时其实湖光染翠之工,山岚设色之妙,皆在朝日始出, 未下夕舂,始极其浓媚月景尤不可言,花态柳情,山容水意,别是一种趣味此乐留与山僧游客受用,安可为俗士道哉!
注:①为春为月:是春天,是月下 ②夕岚:傍晚的山光 ③勒:抑制 ④相次开发:一个接一个地开放 ⑤石篑:一个人的号 ⑥傅金吾:任金吾官的傅某 ⑦张功甫:人名 ⑧恋:迷住 ⑨绿烟红雾:指绿柳红桃,叶茂花盛,颜色浓艳 ⑩湖光染翠:湖水成为绿色 ⑾设色:用颜色描绘 ⑿夕舂:夕阳 ⒀极其浓媚:把它的浓媚姿态发挥到极点 ⒁受用:享受
译:西湖景色最美的时候是春天,是月夜白天里最美的是早晨的烟雾,是傍晚的山岚
今年春雪很多,梅花被寒气所抑制,和杏花、桃花次第开放,景观更是奇特石篑多次告诉我:「傅金吾园中的梅花,是张功甫玉照堂中的旧物,应该赶快去观赏」我当时迷恋着桃花,竟舍不得离开湖上
从断桥到苏堤一带,绿草成烟,红花似雾,弥漫二十多里歌吹的声音,如风阵阵传来;仕女的粉汗,如雨纷纷落下;罗衫纨裤的游客,多于堤畔的草,真是艳丽极了
然而杭州人游览西湖,却仅在上午十一时到下午五时之间;其实湖光翠绿之美,山岚颜色之妙,都在朝日初升,夕阳未下时才最浓艳
月景之美,更是难以形容那花的姿态,柳的柔情,山的颜色,水的意味,更是别有情趣韵味这种乐趣,只能留给山中的和尚与识趣的游客享用,那能和俗人说呢!
[心灵感悟]
作者撇开一般所共赏的湖光山色,着重描写西湖六桥(苏堤上由南而北的六座石拱桥,名为映波、锁澜、望山、压堤、东浦、跨虹)一带的春月景色,从初春的梅桃杏争妍到一天的朝烟、夕岚、月下的独特美景,用简洁轻快的笔墨加以描写,写出西湖“别是一种趣味”的风致
为文以审美感受为线索,按照游西湖的先后顺序,用平实的文笔记叙了自己游西湖的感想和西湖美丽壮观的景色,而描绘春季杭州西湖美景时不尚夸饰,只就眼前之景点染几笔,却活画出西湖的“灵性”,表达了与常人不同的独到审美情趣,从而表现出作者的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独以自然山水为乐的情感
简介作者
袁宏道(1568--1610),明代文学家字中郎,号石公,公安(今湖北公安县)人他与其兄宗道、弟中道都是晚明反复古主义运动的代表人物,当时称“三袁”他主张文学创作要“独抒性灵,不拘格套”,作品语言清新明快,有《锦帆集》、《解脱集》、《瓶花斋集》等
初至西湖记
从武林门而西,望保叔塔突兀层崖中,则已心飞湖上也午刻入昭庆,茶毕,即棹小舟入湖山色如娥,花光如颊,温风如酒,波纹如绫;才一举头,已不觉目酣神醉,此时欲下一语描写不得,大约如东阿王梦中初遇洛神时也余游西湖始此,时万历丁酉二月十四日也晚同子公渡净寺,觅阿宾旧住僧房取道由六桥、岳坟、石径塘而归草草领略,未及偏赏次早得陶石篑帖子,至十九日,石篑兄弟同学佛人王静虚至,湖山好友,一时凑集矣
译文:(只见得)四面的山峦色彩如黛,春花的光华好像少女的颜面,温柔的春风好像醉人的米酒,湖水的波纹好像平滑的绸缎,刚一抬头放眼,已经不由得眼花缭乱,如醉如痴了这时想用一个词语来描写(眼前美景),却终不可得大约好像东阿王梦中初遇洛神时那样精神迷离恍惚吧我游西湖从这一次开始,当时是万历二十五年二月十四日
晚游六桥待月记
西湖最盛,为春为月一日之盛,为朝烟,为夕岚今岁春雪甚盛,梅花为寒所勒,与杏桃相次开发,尤为奇观石篑数为余言:傅金吾园中梅,张功甫玉照堂故物也,急往观之余时为桃花所恋,竟不忍去湖上由断桥至苏堤一带,绿烟红雾,弥漫二十余里歌吹为风,粉汗为雨,罗纨之盛,多于堤畔之草,艳冶极矣然杭人游湖,止午未申三时;其实湖光染翠之工,山岚设色之妙,皆在朝日始出,夕舂未下,始极其浓媚月景尤不可言,花态柳情,山容水意,别是一种趣味此乐留与山僧游客受用,安可为俗士道哉!
译文(西湖二):西湖最美的季节和时辰是春天和月景一天中最美的是清晨水气弥漫时的湖光和傍晚暮霭笼罩时的山色今年春雪很多,梅花被春寒抑制而迟开,和杏花、桃花接上了,斗妍争奇,竞相开放成为罕见的奇观
好友石篑多次对我说,傅金吾园中的梅花,高雅非凡,南宋名将张俊之孙张功甫,他的家园林中玉照堂有梅花四百株,想急着去看,大饱眼福我这时被桃花所恋,竟不忍离开而春日西湖由断桥至苏堤一带的桃花亦确实蔚为奇观,绿柳红桃,叶茂花盛,颜色浓艳,延伸二十多里唱歌奏乐似春风回旋,香汗如春雨流滴,富贵人家的盛装,(红男绿女)甚至比堤畔的草还多美丽妖艳极了
然而杭州人游西湖,只在午、未、申三时实际上湖光成为绿色的工笔,山气用颜色描画的妙处,都在早晨太阳开始出来,夕阳没有落下(这两个美妙时刻)时才把它的浓媚姿态发挥到极点(西湖)月景更是难于用言语形容,花的姿态,柳的情调,山的容颜,水的意境是一种特殊的趣味这些乐趣留给山僧游客享受,怎么能够对那些忙于功名利禄的人述说呢!
一、课文主旨
《西湖游记二则》是明代袁宏道的一篇优美的山水小品,文章主要采用了记叙和抒情的表达方式,抒发了作者的思想感情以及高雅的志趣
二、结构内容
《西湖一》全文共5句
第一层(第1句)写作者出杭州武林门西行游览西湖
第二层(2—4句)写游西湖所见及内心感受
第三层(第5句)补充交代此行是作者第一次游西湖及游览时间
《西湖二》全文共三段
第一段:写西湖景色最盛美的时候是春天,是月下,一日之内最盛美的则是晨雾,是晚岚
第二段:写西湖苏堤上绿柳红花,游人如织的繁盛华艳的景象
第三段:暗讽杭州人不会欣赏西湖美景,表达了作者对世俗庸人的嘲谑
三、写作特点
1运用了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表达方式,寓情于景、寓思想于景物描写之中
2多用比喻、拟人、夸张、对偶、排比等修辞,使文章语句艳丽多姿
3运用典故,丰富了文章内容
重点词语理
突兀:高耸的样子棹zhào:划船娥:这里指眉上的彩“黛”(青黑色)颊jiá:面颊这是说桃花艳丽如少女的颜面
西湖一
分析课文,品味语句
①中哪句话写出了作者急欲见西湖的渴望心情为什么
答:“从武林门而西,望保叔塔突兀层崖中,则已心飞湖上也”因为作者初至杭州,最为心往神驰的是西湖作者渴慕已久的是一睹西子芳容以解相思之苦这种感情蓄积已久,其发必速,故游记开篇不容许多笔墨交待,一落笔就直抒性灵:保叔塔为西湖北侧门户,塔身挺秀,卓立山巅,未近西湖而先人眼帘,本也是一处胜景,但作者仅以“望保叔塔突兀层崖中”一笔带过,是因为他心不在焉,“已心飞湖上也”整个杭州山水风物此时惟“湖上”才是作者钟情之所在“心飞”的夸饰把他急欲见西湖的渴望心情表露无遗
②为何插入一闲笔“午刻人昭庆”
答:这是欲扬先抑,造成顿挫之致,然后才续“心飞湖上”之意
③下文“茶毕,即棹小舟太湖”中哪个字写出作者此时急不可待之意
答:“即”最能表现
④当作者终于亲眼目睹到朝思暮想的春日西湖时,运用了什么修辞写出了它的妩媚与迷人
答:作者连用了四个比喻、一组排比句描摹之:“山色如娥,花光如颊,温风如酒,波纹如绫”远处孤山葱绿,宛若美人的黛眉;岸上春花嫣红,恰似少女的面颊;湖上和风,如同酒香一样醉人;湖中波纹,似白统一样起伏
⑤以上描写西湖风景是实写还是虚写
答:仅四句话,但由于选取了西湖典型风物,足以见西湖秀媚的风姿此为实写
⑥作者见到此景后,内心感受如何是实写还是虚写起到怎样的作用
答:“才一举手,已不觉目酣神醉”,这是虚写西湖,借以反衬西湖之美
⑦感悟一下“目酣神醉”是何等心态
作者虽云“此时欲下一语描写不得”,实际上他却已巧用一精彩之至的妙喻:“大约如东阿王梦中初退洛神时也”这种感觉与联想虽然模糊,但境界空灵,意蕴丰富,颇堪品味它既启发人联想到西湖如洛神,又使人想像作者如曹植“浮长川而忘反,思绵绵而增慕”的痴情醉态作者的感情由此进入极高的审美境界由此可见,山水在作者心目中是具有性灵的,是极其妩媚迷人的这样比拟就显示出山水风物的精神、情趣,亦体现了作者对自然山水的爱恋之情,与“吏情物态,日巧一日;文网机阱,日深一日”(《与何湘潭》)的官场相比,就更觉自然界的清纯可爱作者对其初游西游之日,如同与心爱的女人第一次约会一样珍视,因此郑重其事地记下具体日期:“时万历丁酉二月十四日也”而在另外十五篇西湖游记中则不再注明日期
⑧本文在写作上的最大特点是什么
答:西湖在作者笔下重在写意,勾勒西湖天然娟秀的风情,一种引人酣醉的整体魅力,以及作者的内心体验,而不精雕细刻其山水面目细节这是本文最重要的特色
西湖二
(l)思考并讨论问题
①作者认为西湖最盛是什么季节与时辰
答:西湖是人间仙境,春夏秋冬、阴晴朝夕皆各有其美,但作者却别具慧眼,情有独钟所以开篇便说:“西湖最盛,为春为月”
②为何西湖之春月为最盛,朝烟、夕岚为一日之盛呢
答:因为西湖之春的盛景,一是盛在花,二是盛在人作者先写梅花因春寒雪盛,如同被勒住而迟开,花期虽推迟,但得以与杏花、桃花斗妍争奇,使西湖更增添了流光溢彩、姹紫嫣红的春色,却是罕见的“奇观”如此与否桃相次开放的“香雪梅”岂能不观赏更何况友人陶石篑又数言这里的“傅金吾园中梅”,乃宋朝古梅,高雅非凡,更应该赶快去大饱眼福这里写西湖梅花之美及虚写,是作为一种铺垫,旨在衬托西湖桃花更令人叹为观止——因为作者“时为桃花所恋,竟不忍去”梅花为“岁寒三友”之一,被视为高洁的象征,桃花则曾被贬为“轻薄”之物作者会梅取桃,乃至为桃花所“恋”,可见其通异于世俗的独特的审美趣味而春日西湖由断桥至苏堤一带的桃花亦确实蔚为奇观:“绿烟红雾,弥漫二十余里”仅此两句,采取远望的角度,就写出西湖二十余里挑花夹杂着绿柳的总体意境“绿”指柳条,“红”指桃花,“烟”“雾”弥漫,则渲染出“花态柳情”呈现繁花照眼,生机勃勃的色彩美,宛如一幅浓墨重彩的丹青春花盛开乃是“西湖最盛”“为春”的主要表现其次还表现为游人罗纨之盛:“歌吹为风,……艳冶极矣”在桃花盛开的白堤、苏堤上,红男绿女,比肩接踵,甚至比堤边的春草还多;歌乐似春风回旋,香汗如春雨流滴,好不热闹;色彩艳丽之极,风姿放荡之极,着“艳冶”二字,可谓摹写、概括尽致作者之笔墨亦极尽浓艳之能事,盖非如此不能描绘出西湖春天“艳冶”之盛景
③西湖之月为最盛表现在哪里
答:写“为月”是淡雅之笔,一浓一谈,相辅相成此处“尤不可言”的月景,也只有以淡雅的笔才能写出其神韵作者此刻惜墨如金,并未大肆渲染,仅用“花态柳情,山容水意,别有一种趣味”十四个字而已月色中的花柳、山水该是一种什么样特殊的情趣与意味呢作者留给读者去看去想像而“月景”确实妙不可言,写得太具体难免要损害其美,束缚读者的神思,而这样略加点染反而勾勒出幽深的境界,具有无穷的趣味夜景虽最美,但并非人人能享受作为趣味高雅的士大夫,作者颇以能探幽寻胜,受用此乐而得意,对“俗士”既红男绿女的“杭人”则含有讽消之意,故云“安可为俗土道哉!”
④按逻辑,本文应该在描写“西湖最盛”“为春”之后,应接着描写“西湖最盛”“为月”,但作者却先写了什么为什么朝烟、夕岚为一日之盛
答:作者好像舍不得让主角“月”出场,意欲以之唱大轴戏,所以先让配角如烟、夕岚登台铺垫此外,以“然杭人游湖,……”承上段罗纨之盛,在结构上亦是顺理成章红男绿女的杭人只知在午、未、申三时游湖,在作者眼中是一种“俗”的表现,其“不识庐山真面目”乃在于缺乏超俗的审美的趣味作为外来游客的作者则以其慧眼发现:“其实湖光染翠之工,山岚设色之妙,皆在朝日始出,夕春末下,始极其浓媚”这是对西湖“一日之盛,为如烟,为夕岚”的具体描写“湖水染翠,山岚设色”,这一“染”一“设”,皆赋予大自然以灵性,将大自然比拟成丹青妙手,而大自然的画笔,只有在“朝日始出”与“夕春末下”这两个美妙时刻才为湖光、山岚添彩增色,从而达到达“浓眉”即一种极其妩媚动人的审美境界这与午、未、申三时西湖之“艳冶”相比,自然不可同日而语,因为“媚”比“冶”要高出一筹但是西湖春天最高的审美境界却不是朝夕之景,而是作者开头所说的“为月”对西湖之盛何以“为月”,作者有意放在最后来写,旨在造成一种悬念,增添读者的趣味
⑤本文有什么写作特色
答:袁宏道的美学思想核心是“独抒性灵,不拘格套”(《叙小修诗》)这篇游记即体现了这一思想从文章内容来看,作者独赏西湖之春的“月景”与“朝烟”、“夕岚”,这和“午、未、申三时”游春的“俗士”迥异其趣;作者又宁愿舍弃赏梅机会,而“为桃花所恋”,与传统上大夫的审美情趣相悖,这都是他“独抒性灵”之处,显示出独特的个性和审美观文章笔法也是任随自然,意到笔到“无定格式,只要发人所不能发”(《答李元善》)如文中西湖春月之景分明是主角,但却用寥寥数语,点到为止,不加细描,而对西湖的桃花与“罗纨之盛”却颇费笔墨,堪称“不拘格套”其实,这是因为越是最高层次的审美境界愈难以用文字描绘,不如以虚代实,以简代繁,仅可以收到“君看萧萧只数叶,满堂风雨不胜寒”(李东阳《柯敬仲墨竹二绝》)的艺术效果这是作者的聪明之处,他还是颇懂得艺术辩证法的
浮光掠影间 迷离惬意行
——记阳朔桂林游
8月17日晚,伴着浓浓夜色,我们一行四十几人乘上豪华大巴,朝着向往已久的地方——阳朔、桂林出发了!
清晨六点左右,到达阳朔,在品尝了正宗桂林米粉后,大家便兴奋地投入到广西独特的美景之中。瑰丽的银子岩、迷人的漓江、神秘的世外桃源、清澈的遇龙河……一个个令人应接不暇的风景让人在不知不觉间忘掉那长达10个小时的旅途劳顿。
邂逅阳朔西街,乃在第二天的晚上。西街中外驰名,入夜后更是别有一番风韵。其实,游览西街完全是一种体验——浓浓的乡村氛围中流淌着纯正的小资情调,朴素的民风里包容着令人惊讶的国际元素,阳朔人爱吃的糍粑与米粉、正宗的意大利咖啡与西餐、古老的中国画、前卫的休闲风尚、国语、英文、法语、意大利语乃至西班牙语……种种看似不可能的,全部揉合在这个长度不足1000米的小街里。在西街信步闲游,泡泡街边酒吧,来几瓶啤酒,逛逛工艺品店,再与那虽是外国血统却已是“阳朔人”的老板聊聊天……在这里,我终于体会到了什么叫 “偷得浮生几日闲”……
直到20日清晨回到惠州,我的心仿佛还留在广西,我想,那山、那水、那人、那景将会时常出现在我的梦中,令我久久不能忘怀。
世外一梅园 风雅山水间
风雅地行走在山水间,我们来到了一个好地方——世外梅园。
四面青山的淡水沙田镇金桔乡梅园村,一条道进村。进得村来,你便像初生婴儿般躺在绿色襁褓中了。满目淌绿,绿中可见原生态的房舍以及一切原生态状貌。房舍有80多年的历史了,到处斑斑驳驳,经年茂盛的青苔像绿天鹅绒一般显出奢华的质感。曾常常梦想自己住在爬满青藤的绿屋顶的房子里,而这里,连卫生间都是绿屋顶噢,野葡萄紫绿的须须垂下屋檐。
我们就像走到亲戚家,饭时先吃饭呗。饭桌搭成清一色伞状茅草凉棚。村姑打扮的女子给我们端上食物——有机菜。因为这里是有机蔬菜种植基地嘛。有机蔬菜,是指在生产中不施用农药、化肥等,是真正源自自然的食品呢。想必女人们都会像我一样忍不住要去尝尝紫心红蓍饼,因为它像胭脂一样美艳。就在我们翘着兰花指吃吃喝喝间,各色蝴蝶飞来飞去。就像是有一班伶人歌女给我们这些食客助兴,秀色可餐。
饭罢,我们进山去。村中,田径交错,涧水肆流。只说“水至清则无鱼”。不对啊,这里水清见底,可窥三五成群的鱼家族自由纵横。到处清泉石上流,你尽管赤足疯去。有游人带了小鱼捞,去捞米米长的小鱼,我知道它们叫“禾苞楞”,是长不大的,也不能带到城里自来水养,只能让其生长在乡野小涧。山中之水,静谧墨绿,水面两岸,浓密的植物伸展到水中央了。于是,植物下幽深的水域,便有着滋生水妖般的神秘了。不要哦水妖,还是像瓦尔登湖一样从水底窜出一只哈哈畅笑的潜水鸟来吧。
水上桥梁,或是木板搭成,或为老藤编织,树墩为梯,纤绳为引,摇摇曳曳。走在桥上,摇呀摇,摇到外婆桥,以桥为景,拍一首梦里水乡……一花衫村妇,手提两只嘎嘎叫的黑鸭子从木板桥那头走过来,咿咿呀呀地有几分韵律呢。呵呵,刚才吃到的五香焖鸭子就是村妇这般罗曼蒂克提过来的啊。
阡陌间,有几位妇人锄荷作业,茄子豆荚是她们的作品。满田满垅是草莓瓜果,田埂道旁,四处是桃李杨梅。“杨梅好吃树难栽”,杨梅那般小巧水灵的东西,竟然是长在硕大粗壮的树木上的,正挂着密密麻麻的绿球球。更有那桑葚,想吃你就伸手摘几串,甜甜酸酸的,小心染你个紫盆大口噢!
往山深处,奇花异木更是疯狂得不行,纵然你是植物盲呢,也会扮植物学家状去细究那些树木上挂着的“身份证”。木本蕨类植物活化石桫椤,浑身长满蝴蝶斑的青皮树,状若鱼骨的鱼骨叉,酷似禾雀的禾雀花,打小就刷两面针牙膏却一辈子不曾见识的两面针……千年老藤,虬须纠结,奇形怪状,似神手悬挂的秋千,供山魈水妖游戏……
下到纵深幽谷,石涧横流,水自瀑布来。溯流而上,惊呼不断,一处又一处瀑布如上帝的杰作呈现在我们眼前,瀑布们或飞奔泻下,或潺潺而行,或跌宕有声,似歌唱家多声部的演唱。瀑布又是哪里来的呢?只能把它们想象成七仙女晾挂的白练了。
不仅仅只有深谷幽兰,还有深谷幽树,深谷幽石,深谷幽水,嗬,更有那深谷幽鸟!鹧鸪的歌唱总是吐词非常清楚,这会儿欢送我们的歌词是:“姐姐再来!姐姐再来!”
巧的是,行文至此,朋友发来一短信:“一个犁牛半顷田,收也凭天,荒也凭天;粗茶淡饭饱三餐,早也香甜,晚也香甜;草舍茅屋有几间,行也安然,待也安然;雨过天晴驾小船,鱼在一边,酒在一边;日上三杆我独眠,谁是神仙,我是神仙……”
五一游记
4月30日:决定线路
哇!五一长假快到了,我真想出去旅游,到哪儿呢?我左思右想,“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对,就到天堂——苏州和杭州。
5月1日:苏州的美景
今天,我早早就起床了,吃了一些东西,和爸爸、妈妈一起到汽车站乘车。到了汽车站,我非常激动,心跳也加快了,怎么也控制不住自己,就这样,我们来到了苏州。
我们的第一个目标就是苏州的购物天堂——观前街。这里人山人海,人流如潮。商店里济济一堂,那些商品也让我看得眼花缭乱,目不暇接,个个都是精品。不一会儿,我来到了书城,不用说了,我买的都是科技书呗!
从观前街出来,拐了一个弯,我们到了怡园。一进大门,只见一座亭子,我们在这儿休息了一会儿。经过一个大堂,就到了玉皇厅,据说这里每天只能请一桌客人享受皇帝吃的午餐。走过大厅,我们来到戏剧馆,我们一边听着音乐,一边吃着苏州的特色小吃——五香豆、豆腐干等,很是惬意。
出了怡园,我们打的来到位于苏州工业园区的金鸡湖。这里湖水荡漾,正举办汽车展呢!汽车有小轿车、卡车、面包车等型号,有上海大众、日本丰田、德国奔驰等品牌。从高处俯看,汽车几乎包围了金鸡湖喽!再往前看,密密麻麻的汽车一直通向码头。弯下腰看,碧波荡漾的湖水在阳光下,一闪一闪的,很是好看。呀!这里真美呀!
明天,我们将到苏州乐园去!
5月2日:苏州乐园一日游
苏州有一句名言:“迪尼斯太远,去苏州乐园!”今天,我们的愿望要实现了。
早上8点多钟,我们已经在苏州乐园大门外了。那大门是用铁做的,有苏州乐园4个大字,还画了两头狮子,寓意这里是、狮了山,又似乎在欢迎人们。一进大门,就是一个喷泉,造得栩栩如生。我们先来到4D影院,“呀!有蛇,太恐怖了!”我尖叫起来。出了影院,我们又玩了天涯渔村、丛林战车、飞行岛、未来桥等项目。最令我终生难忘的是飞碟探险,我们站在可以动的地板上,四周环绕的大屏幕上放着2003年环法自行车大赛,地板还一上一下,似在参加环法大赛,很是有种身临其境的感受。
呀!苏州之旅结束了。杭州,等着吧!
5月3日:雨中西湖与苏堤——课文补充
早上,我们坐上豪华大巴直奔杭州。嘿!两个小时就到了。
还记得《西湖》这篇课文吗?课文里介绍了西湖的三个岛,可雨中的西湖和苏堤还没介绍呢!这次由我来补充吧!
上午,杭州天气还好好的,我登雷峰塔都热得满头大汗。可一到下午,天空却下起了大雨,我冷得浑身直抖。当时,我们在苏堤上,没有可以避雨的地方,连厕所都挤满了人。我们只好打着伞躲在大树下,眼看岳坟快到了,但雨太大,我们是寸步难行。一阵雨过后,雨小了,我们快速来到东浦桥上。可雨又大了,我们连忙躲到一间亭子里。就这样,停停走走,我们终于走出了苏堤。
明天要登山,看大佛!
5月4日:灵隐寺与飞来峰
今天一大早,我们就来登飞来峰。
一进大门,我们就看到一个洞,许多人都往里挤。我们进洞一看,大家都在往上看,原来这就是所谓的“一线天”。我顺着别人所指的方向往上看,果然看到一丝亮光,真是名副其实的“一线天”。山壁上有许多佛像,人称飞来峰是“第二千佛洞”。经过几个山岔口,我们就到了峰顶。我是我们这一小组第一个登上顶的。我在山顶欢呼:啊!成功了!到顶了!
下了山,我们来到灵隐寺。这里建筑很多,我特别感兴趣的是500罗汉,他们千姿百态,形态各异,我真想将他们一个个拍下来,好好研究一番。灵隐寺里烧香拜佛的人到处都是,我在妈妈的指导下,也拜了几个大佛,祈祷全家幸福。回家后,听说外婆原来疼的肩膀不疼了,你说灵不灵?
杭州西湖是人教版三年级的课文。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上面的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西湖的清奇秀丽,激发写生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本文是一篇写景散文。作者以清新、流畅的语言描绘西湖秀丽的景色,抒发了热爱祖国、热爱自然的感情。
重点难点
1、字词:“掠、堤、垂、初、素”的读音;“华”在本文“华灯”中念第二声是装饰精美的意思,“浮、素、掩、初”的写法;“犹如”的意思。
2、重点句子/比较难懂的句子:
1、平静的湖面,犹如一面硕大的银镜。
2、岸边的华灯倒映在湖中,宛如无数的银蛇在游动。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