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眼泪 tears 纯美的钢琴曲,经常能听到它,可惜关于该曲的进一步资料我就不清楚了。多年后,如果我们相逢,我将以何来面汝,以沉默以眼泪…… 忧伤的琴键中,我却觉得自己被安慰,泪珠在阳光下凝结成了完美的樱花形状,纵然枯萎仍有暖意。那一刹那真的怕极了自己内心里还有任何怨恨与阴骛,一点点,都会让自己无法与曲中的美丽邂逅。多年以后,沉默的我们正如那些无法启齿的往事,会凝成心里的一滴泪吗?抑或就这么被现实的烈阳蒸发掉了,点滴不剩。至少我为你哭泣过,安静的,无声的,伤心的,在岁月无法触摸的角落里,玫瑰花心渐渐老去。 2神秘园之歌 这首《神秘园之歌》出自神秘园的第一张专辑《SONGS FROM A SECRETGARDEN》。据说这首歌伤感能杀死人,让人象迷失在神秘的丛林里,黑暗的看不到天,找不到出口,沉溺在这样的黑暗中,象一个人孤独的坐在路边大树的阴影下,静静看路上人来人往,别人看不到你你也不想被看到,因为你害怕,因为你孤独,你知道这不是什么好事,但只有这样,受伤的心才能感到一丝安全,这样的孤独一直在诱惑你……。 3I miss you 更多的时候喜欢听那首《I miss you》,一开始是一段急促的旋律,随着音符的跳转,缓缓的变慢,接着又变快,最后又慢下来,就这样反反复复,沉醉于这样变换的旋律中。这样的钢琴曲适合恋人听(分隔两地的恋人),听着这样的钢琴曲,心中想着远方的她,离愁都被这淡淡的钢琴声冲淡了,更多的是相思。 4The Day I lost My Love 忽然,一种无助感深深包围了我,让我无法呼吸,周身冰凉。夜深了,忧伤正浓,思念正浓。我不知道此刻在思念谁,或许这是我虽然不能真切体会那是什么样的感觉,但是这一曲《The day i lost my love》已足让我的心在深邃的夜里不停颤抖 5Kiss the rain(雨的印记) 《Kiss The Rain》,中文翻译成《雨的印记》,出自韩国最擅长描会爱情的音乐家YIRUMA之手,写这首歌的时候,是在一个星星满天的夜晚,忽然间一场雨,让YIRUMA有感而发写下Kiss The Rain这首曲子。 6The First Snowflakes 初雪 法国短篇小说大师「莫泊桑」曾藉视觉感动形容雪的声音,「班得瑞」则用钢琴将之具象在这首曲子里;小调慢版,令人联想到这场雪下得并不大;因为是入冬后的第一场雪,于是音乐的情绪便愈发显得惆怅。进入副歌后加入朦胧飘渺的弦乐齐奏主旋律,这唯一一次的副歌安排得恰到好处,刚好使前面伴随雪落下的感伤销溶殆尽。台湾少有雪景,所以难得见到雪也会想起很特别的往事吧。 7棋魂钢琴曲棋魂OST 走在围棋的道路上是痛并快乐着的。为了每次的失败而不甘,为了每次的胜利而喜悦。作为一名棋士,必须要学会忍耐和坚强,承受着普通人所不知道的痛苦,但是没有人去放弃,因为下棋能代给他们更多的是快乐。 瑶岚啊,果然是个懂围棋的人说出来的话! 我觉得不单围棋,任何人都要学会忍耐和坚强,即使是普通人,也不该因为自己的普通而放弃追求! 8Snowdreams 雪之梦 淡淡的弦乐,妆点出一片白皑雪景,在春天回味起来特别有味道。 第一次看见雪花,像在童话世界里看着天空飘下棉花糖,一朵朵雪花结伴落下,三两成群拥抱着在地面上打滚儿,空气里充满了嬉戏的笑声,雪花们有如天堂里放假的天使。后来雪花发现了我,争先亲近我烫烫的脸,由着我双颊的微温将他们蒸发溶解。 9誓言 The Promise The Promise[试听]以悦耳悠扬的钢琴为主线,穿插着土著人声的吟唱,旋律包含中东音乐元素;Joy欢快动人的节奏旋律;Pacific Wind中加入了隆重的弦乐,随着弦乐减弱梦幻般引入女声吟唱,欢快的加勒比节奏,呼应童声唱颂的诗歌,编织出一幅优美祥和的画面;From the Sky象是沐浴在光辉里,更预示着Ryan Farish更辉煌的将来。他的音乐能带给我们欢欣,我们仿佛能感受到天空总是蓝的,草总是绿的 10梁祝 一对男女、一段悲剧、一番爱情、化成两只蝴蝶、翩翩起舞。《梁祝》是一种思想,是一段让人沉思的爱情,是一曲深入人心的音乐。《梁祝》作为音乐毫无保留的把这段爱情表现地淋漓尽致。它从他同的角度、不同的节奏,突出 11卡农 喜欢《卡农》,首先喜欢的是它的旋律,优美而浪漫,每次听到它的时候我总是能联想到一些很美的画面,比如两人一起看流星雨,一起坐观光大巴,一起淋雨,还有婚礼。有时想,其实婚礼上放这首曲子也很好啊!其次喜欢它纯净的意境,每当心烦的时候听一听,总是能慢慢的沉静下来,然后心平气和的解决那些无比繁锁的问题,总有一些看似不可能解决的问题也就随之迎刃而解了。 12蝶恋 狂徒 刚开始,我并不知道这首歌的歌名,因为这只是游戏过场动画里的一首插曲,没有演唱者,也没有复杂的编曲,从头到尾都在反复几个旋律,似乎只有一种乐器在演奏,如此简单的曲子,却过耳不忘。
推荐理查德·克莱德曼的作品,,、"钢琴王子"理查德-克莱德曼的钢琴音乐以浪漫著称。下面有几首是他演奏的
《梦中的婚礼》
《秋日私语》
《水边的阿狄丽娜》
《蓝色的爱》
《爱情的故事》、
《玫瑰色的人生》
下面不是
《蓝色多瑙河》
《Tears眼泪》(The Daydream)
《YOU&ME》(The Daydream)
《天空之城》钢琴版 Carrying You
《Merry Christmas》 MrLawrence(坂本龙一)(最近发现湖南台周笔畅的勇往直前的广告背景配乐就是这首)
《流动的城市》林海
《月光边境》林海
《迷失》林海
《远方的寂静》林海
《Canon In D》帕海贝尔
《鸟之诗》钢琴版
The Daydream 是作者的艺名,这张《Dreaming》是The Daydream的NewAge风格的钢琴独奏专辑,曲风缓慢恬静,带着丝丝淡淡的忧伤,聆听这张专辑,也许会想起过去的爱恨离别,或者从前的遗憾……没错,虽然是NewAge风格的钢琴曲,但丝毫不比古典钢琴逊色,曲子表达的忧伤可以直达您的心扉,让你有点点伤感,有点点怀念,却又是那么那么的美。
这张以“梦”为题的唱片,是由旅韩华裔New Age钢琴家白日梦(The Daydream)演奏的钢琴独奏音乐。白日梦今年35岁,是一位处世风格神秘的音乐家。据说他从未在大众面前曝光(难怪也没有媒体知道他的真实姓名),从5岁就开始学弹钢琴至今,在大学主修现代艺术课程,而且在写诗方面也相当活跃。深厚的艺术修养,使他的音乐有种特殊的美感。2001年2月,白日梦的钢琴独奏专辑《梦》在韩国出版,短期内便在韩国市场上打败珍妮佛·洛佩兹、新好男孩、恩雅等国际明星和其他韩国本土歌手的新专辑,打入韩国TOWER RECORDS排行榜前四名内,创造了新世纪音乐在韩国的销售新纪录。
整张专辑带有一种强烈的梦幻情绪,而且象是很平和略带一点伤感的旧梦,是典型的新世纪风格。但曲中过多相似的节奏、速度、和声甚至旋律,容易使得欣赏者产生“听觉疲劳”,让人稍感遗憾。
这张《Dreaming》是The Daydream的NewAge风格的钢琴独奏专辑,曲风缓慢恬静,带着丝丝淡淡的忧伤,聆听这张专辑,也许会想起过去的爱恨离别,或者从前的遗憾……
乐曲以慢速的节奏为主调,在那双舞动的手下,流转出一个一个澹然的音符,勾勒出一副天凉如水的默默。始终缓缓的弹奏着,犹如溶在秋凉夜幕下的人们,遥望着天边的星群,独自默然着;也若同秋夜无聊的时刻,脑子里不断交织各色想法。但主旋律是不变的,缓缓的节拍,低音弹奏的主旋律,每个变奏中间还有清脆的几声单音,似乎眼睛微雾着,然后仿佛听见清脆的滴落声。有稍快节拍的弹奏,也有慢速的低语。犹如起起伏伏的心情,只为思念的哪个人。他们有时候是似听见走近自己的脚步声的喜悦,有时候会是夜夜思君不见君的浅愁……就在这样一种声音中,静默于一种幻听中,犹如经历着庄周的化蝶之梦,再分不清哪里是自己生活的彼岸,哪里是彼岸生活的自己。
01 Tears
多年后,如果阿拉相逢,我将如何来面对,以沉默以眼泪……忧伤的琴键中,我却觉得自己被安慰,泪珠在阳光下凝结成了完美的樱花形状,纵然枯萎仍有暖意,那一刹那真的怕极了自己内心里还有任何怨恨与阴骛,一点点,都会让自己无法与曲中的美丽邂逅,多年以后,沉默的阿拉正如那些无法启齿的往事,会凝成心里的一滴泪吗?抑或就这么被现实的烈阳蒸发掉了,点滴不剩。至少我为你哭泣过,安静的,无声的伤心的,在岁月无法触摸的角落里,玫瑰花心渐渐老去。
02 You And Me
为什么这一曲《阿拉之间》与上曲是如此相象,一脉相承而来的不止是音符更是情感,难道阿拉之间注定用眼泪来划上句号,还是当一切都已干涸,谁的心底还有泪如倾。是什么横亘了你与我,让我只能安静的聆听,沉默的注视。在这一切意象都被抽空到极至的钢琴声中,我找寻着你的体温。河流两岸,阿拉曾经逆流而上,相约去寻找交汇的港湾。黑暗、距离不曾阻隔阿拉,河流哗哗喧嚣中,也听得到彼此的心跳,手心里能够感觉到你的热度。我在黑暗中编制梦境,抚摩过你脸上的每一处轮廓,虽然看不见,也确知那凝然的方向。总在一些散落的瞬间,你的手心从我手里滑落,错过了心脏的一次跳动便再赶不上它跳动的节奏。河流两岸,雾色渐渐被阳光驱散,阳光下,所有的慌乱与尴尬无所遁形,阿拉那么清晰的面对面了,激情早已被那些无眠的夜荡涤一空,轻轻却有力的扣问,我听见了你心里的声音,我知道你不曾忘却,我也不曾。记忆的河水清清的流,阿拉只能面对面,丧失了一切言语。安安静静的远走,阿拉都不要回头?好吗?
03 Beautiful Lady
我心折了,看着你远远的嫣然而来,连心跳都不敢声,一两个悸动的强音之后,只能是心甘情愿的低伏,低伏。你,只是春日里与我擦肩邂逅的美丽女子,却让我心脏的起伏变做了生命里难忘的风景。我开始明白了,有些情绪的律动必然由生理的形式来表达,而心脏那样奇异的律动却连医学也无法解释。我温柔的注视着你,我的目光爱悦着你,这么一个短短的春日的片段,我学会了用心去爱一个人,去爱一种美丽。
04 Walking With You
欢跃在林间的小鹿,来吧来吧小白兔与乌龟赛跑,让小熊来当裁判,生命化做了一场无止尽的追逐,你追逐我,我追逐喜悦,是追逐也好,躲避也罢,被追的,被寻找的,总是希望被追逐到,被寻找到的,不然这林间的日光,欢笑,鸟鸣,花香,还有何意义所以,亲爱的,无论我躲在了哪个角落,你都一定要一定要找到我,不然夕阳落山之后,那冷冷长长的回家的路,你让我一个人如何承担
05 I Miss You
一滴一滴一滴一滴一滴……琴音洒落在思念的湖面荡开了涟漪圈圈,念你细细密密如冰裂,我岂敢揽镜自照,惜你丝丝缕缕如冬蚕吐,深夜有缠断呼吸的痛,我不知还有什么可以比这更好的表达,我若是这个钢琴演奏家,在想念的时候,我也只有那样子,一个一个黑键白键的,安静的坚决的敲过去,敲过去,敲过去,而我只是一个拙劣的聆听者和一个不称职的书写者,我也只能这样子,一个一个键的,沉默的心痛的敲过去,敲过去,敲过去
06 Rainy Sunday
阿拉争吵了,在这个下雨的星期日那么重那么沉的音符按断了我愉快的周末,偌大的房间里只剩下我一个人呼与吸往日那些没有你的周末,我是如何度过的?赶快在记忆里翻箱倒柜,为自己找一个坚强的理由,窗外的雨瓢泼如注,你在哪里,有没有被淋到,我开始担心,后来我知道,你永远不会回来了,下雨只是流泪的借口,正如争吵只是不爱的借口,那么大那么大的雨,把一颗心洗刷成了纯白,我不爱你了,也不恨你,哪怕偌大的房间里只剩下我一个人呼与吸,我在学着遗忘一些从小养成的习惯,努力的戒掉一些习惯了的口味,我还是有些担心,你到了哪里,快乐不快,有没有幸福陪伴,下雨的星期日,一定不要像我这样孤单。
07 Daydream
我竟然做了一个好长的梦,在最最枯燥的文艺学理论的课堂上,醒来之后发现与这个世界格格不入,我该如何为自己的走神来辩白,我可以告诉你,我梦见了什么吗老师那些比你的讲课要精彩一百倍的梦境,快些,不然我自己都要开始遗忘,是的,我记住了那么多无聊的名词,专业的术语,却那么快的遗忘掉了一个七彩斑斓的白日梦,我记住了你送给我的唱片,书籍,饰物,却遗忘掉了你抱住我唱过的一首歌,你曾为我抄下的满纸动人情话,你为我别在发间的一朵菊,以为那些都只是白日里的一场梦,是在夏日的暑气和课堂沉闷的气氛中酝酿出来的一场好梦,遗忘了,你才来问我信不信,与谎话相比,我还是相信童话,梦总是可以做得如童话一样优美,起码在做的时候,我是信的
08 Valentine`S Day
他们说,要在情人节之前找到一个情人,不想一个人过这样一个甜蜜的节日,他们又说,至少坚持到过完情人节,再和身边的人分手,寂寞,是一种多么可怕的东西,很多年很多年之前,那个名叫圣瓦伦汀的教士,也是这么想的吗?什么时候才能,大家都度过一个真正快乐的情人节,可是总有那么多淘气的小狗叫汪汪,把你身上掉落的骨头衔走,恶作剧的丢到很远很远的地方,阿拉,怎么能因为创口空虚的疼痛而随意找另一块骨头填补所以,只好度过了一个又一个孤单的情人节,人山人海中,阿拉还是彼此发现了,那一天,世界上多了两个小孩子,那一天,并不是情人节,可从此天天都是情人节。
09 Love Is 1
Love Is 1
要问我,我也不知道……
10 Wedding(Mendelssohn)
这一曲熟悉的音乐,被按出了些许迟疑,些许欢快,些许调皮,些许温柔真是愉快呵,我不曾听过如此可爱的婚礼进行曲。
11 Love Is 2
又是一连串如此急促的发问,何必去管何必去问?你专心的弹你的琴就好,我专心念我的书就好,琴音里渐传来玫瑰的芬芳,若世人不是太爱玫瑰,它原该只艳不俗,若世人不是总要把爱挂在嘴边,它原该比世间的一切都清雅隽永
12 Questions
流水一般的宣泄你心中的疑问,越往上游而去,越发现自己无知的好似孩童,有些事情只有存在,没有原因,就像你今日弹下的乐章,明天将漂散何处我的成长,并不是学会去解答生命里的疑问,而是学会不再去追问,不再去追问那些或愚蠢或刁钻的问题,不再去追问,不再去追问,岁月是一道太难的谜题,等你觅到了答案,才发现,谜面早已遗忘,所以我只是轻巧的涉过你充满问号的河流,去追寻我应该追寻的,不问为什么
13Steeping On The Rainy Street
不会忘记《雨中曲》中最后一段,金快乐与雨珠共舞,不会忘记《四个婚礼一个葬礼》中,雨中那场热烈的拥吻,心底有那么多激情与浪漫翻涌,走在你的身边,却也只敢扬起伞沿,偷偷的注视你好看的嘴角,你的眉宇之间何时溅入了雨滴,凝视着我的目光,是如此的如水盈盈,如水盈盈
下载地址忘了但我有收这些钢琴曲如果要的话可以加QQ我可以给你
QQ:280757476
这篇文章对你应该会有所帮助的,呵呵!
浪漫主义时期的钢琴音乐创作与演奏
摘要:虽然浪漫主义时期的舒伯特、舒曼、肖邦、李斯特、门德尔松等作曲家的创作侧重点不尽相同,但他们作品中所体现的浪漫主义精神、典型的创作手法却具有某种共同性,充分地体现了浪漫主义音乐的总体风格。这一时期钢琴演奏技巧发展与作曲技术改进之间相辅相成、互为要求,形成了钢琴音乐艺术发展的最大动力。充斥在浪漫主义时期的技术为上的风尚也产生过很大的负面影响,但从钢琴艺术历史演进看,技术因素的强化,却促使钢琴制造者对近代钢琴从多方面不断地改进,为后来钢琴音乐表现的飞跃奠定了基础
随着西方音乐史上浪漫乐派的形成,钢琴音乐也
进入了其鼎盛的发展时期。影响钢琴艺术发展的因素
来自不同的方面,首先是乐器制作工艺获得了较大改
进,制作技术越来越规范,并逐渐趋于完善。从"# 世
纪初开始,各国钢琴制造家对近代槌击钢琴进行了重
要改进,如以铸铁张弦支架替换了原来的木质支架,
机件变为复式杠杆装置,槌头上包裹的凫皮由绒毡所
取代,琴弦加长并交叉排列,音域也扩大到七个半八
度等等,致使钢琴音乐的表现力大大提高和加强。并
且涌现出了大批专门制造音乐会演奏用琴的钢琴制
造商,如格拉夫、施特顿希尔、布罗德伍德、伯森多幅、
普莱耶尔、埃拉尔、斯坦威等,致使欧洲人的音乐生活
中,钢琴的地位日益见长,独奏音乐会频繁举行,社会
文化生活中,对钢琴人才的需求也与日俱增,因而,涌
现出了大量的以钢琴演奏为生的艺术家,成为浪漫主
义音乐发展的一大亮点。除此之外,这一时期的钢琴
演奏技术也得到迅速提高和发展,并逐渐形成了以炫
技为导向的多种演奏风格派别,预示着$% 世纪以此
为特性的演奏流派纷呈局面的到来。
从文化思想发展史来看,浪漫主义风潮形成于法
国大革命后,复辟与反复辟长期较量的这一动荡变乱
的紧张岁月中,它所力求表达的是躁动不安的个人主
观感情,所创造的艺术形象是感情热烈、桀骜不驯的,
其中心精神理念是情感至上。虽然这一时期,每一位
作曲家的创作侧重点不尽相同,但他们作品中所能体
现出的浪漫主义情怀、典型的创作手法却有其共同
性,充分体现了浪漫主义音乐艺术的总体风格。
崇尚浪漫主义理念的音乐家们,非常注重塑造具
有个性的音乐形象,张扬个性成为一种时尚。就浪漫
主义音乐作品中的诸多音乐技术环节而言,虽说抒情
性是其钢琴音乐创作的一个重要特征,但最明显的创
作建树却是在和声变化与音响色彩布局的追求上。譬
如,变化音和声、近关系转调、复杂化和弦运用等等,
其目的是力图模糊大小调体系的调性轮廓,是和声进
行变成了一种表现的工具,而不仅仅是音乐结构的组
成部份。在作品体裁上,最突出的现象是钢琴小品成
为浪漫派作曲家抒发情感、捕捉瞬间情绪体验最拿手
的表现形式,是"# 世纪最富有特性的音乐体裁之
一。
浪漫主义作曲家把大量的精力都投放到了对钢
琴音乐潜力的挖掘上,极大地提高了钢琴音乐的表现
力。这一时期钢琴音乐的真正奠基人是奥地利作曲家
舒伯特,他的作品深受其艺术歌曲的影响,不仅表现
在旋律的纯声乐性上,而且在钢琴音乐的情感内容
及主题形象上都与其艺术歌曲相关联。如同人们所
说:“舒伯特的艺术歌曲使诗变成音乐,他的钢琴曲
又使音乐变成诗。而他用以表现钢琴音乐诗性的一
个重要手法就是运用大小调交替的调式和频繁变换
的调性。”# $ %整体来看,舒伯特的钢琴作品可分为两大
类:奏鸣曲和小品。其钢琴奏鸣曲虽继承了维也纳古
典乐派的传统,但更具有抒情性,充满着幻想与诗意
的浪漫主义气息。其钢琴小品,即八首即兴曲和瞬间
音乐,则充分展现了舒伯特旋律、和声色彩变化方面
的才华,并成为后世浪漫派音乐家创作钢琴小品的
楷模,开创了钢琴音乐创作的新领域。
受舒伯特影响最深,并直接从其作品精神中得
益的是门德尔松。门德尔松的&’ 首《无词歌》在世界
钢琴文献中都占有重要地位。从这些作品中,反映出
的是门德尔松钢琴音乐的室内性风格特点,旋律优
雅流畅,和声质朴纯真,从不追求浮华的炫技效果,
也少有深刻的戏剧性和激动人心的内心表白,整体
上以音乐语言的谐和均衡、清新淡雅见长,其中那些
富于歌唱性旋律的作品给人的印象最深。
真正让钢琴音乐燃烧着浪漫主义热情,洋溢着
兴奋激昂情绪的是德国作曲家舒曼。由于早年与其
师之女克拉拉之间恋爱的失败,加之对当时音乐界
陈腐、保守、庸俗的市侩风气的不满,使他形成了易
于沉思幻想和激动热情的双重性格,切几乎贯穿在
他所有的钢琴音乐中。可以说,舒曼大多数的钢琴作
品都是他前半生内心生活的写照,带有某种自传的
性质。舒曼在标题性的套曲形式上有较大创造,他是
第一个将独立的钢琴小品贯穿成不可分割的艺术整
体———套曲的作曲家,代表作有《狂欢节》、《蝴蝶》
等。他的钢琴音乐作品中的“标题性”提示,往往是通
过内容的进行,用来更深刻地表现细致入微的情感
体验的重要手段。折射出的是音乐中的诗意和文学
意味,而不是简单地运用情节性的标题进行提示,
《童年情景》中的“标题性”提示几乎就具有这样的意
义。
被誉为“钢琴诗人”的波兰作曲家、钢琴家肖邦,
把他的全部生涯都奉献给了钢琴创作,这在钢琴音
乐史上是独一无二的。他创造了典型的浪漫主义的
钢琴音乐语言,他对新的音响色彩的探索开辟了新
的音乐表现天地,创作中大量半音的运用动摇了由
维也纳古典乐派确立的自然音调性体系,而拿波里
六和弦、属七、减七、属九和弦的层出不穷使用,则大
大地强化了和声色彩的功能。不仅如此,他还对旋
律、织体、装饰音等各方面进行革新,以利于音乐表现
的需要。肖邦的钢琴作品所涉猎的体裁范围无人能
及,玛祖卡、叙事曲、谐谑曲、奏鸣曲、夜曲、圆舞曲、练
习曲、回旋曲、协奏曲、前奏曲等,从不同的侧边真实
地记载了作曲家由祖国命运危机、社会环境变迁和个
人经历的波折,所引发的一系列复杂的情感体验。除
了浪漫主义激情外,他的创作和演奏风格中还保留着
一种含蓄内在、均衡典雅的古典精神气质。
如果说肖邦发掘了钢琴内在的表现潜力,那么与
其同时代的匈牙利作曲家、钢琴家李斯特则弘扬了钢
琴艺术的外在表现力。其钢琴演奏风格直接继承和
发展了克列门蒂、贝多芬的动力性风格,技术辉煌,激
情四溢,在钢琴上追求宏伟的交响性音响。他的钢琴
作品大都是外向性的,音乐感情炽热,旋律带有朗诵
调性质,不少作品冠以与文学、绘画、雕塑有关的标
题。而他对于大量半音、增减和弦,甚至是全音音阶
的运用,更是成为了印象主义风格的先声。除此之
外,李斯特还在《( 小调奏鸣曲》中成功地运用了“主
题变奏”的手法,使音乐本身的展开更富有逻辑性。
正当李斯特在浪漫主义的潮流中推波助澜时,出
现了一位要恢复古典主义精神和传统的反潮流人物
———勃拉姆斯。秉承德奥文化气质的勃拉姆斯,其音
乐创造较之同时代人的要深刻严肃、富于理性。在他
的某些作品中,特别是最后几年的创作,有一种个人
精神倾诉的趋向,可看作马勒音乐创作的先行。某些
地方如同肖邦一样,他把自己的感情深深地隐藏在抽
象的标题背后,与同时代音乐风尚相比,勃拉姆斯对
于赋格曲、奏鸣曲、变奏曲等古典形式所具有的兴趣
要强烈得多。他的演奏风格是厚实的,他是继贝多芬
之后$) 世纪最重要的键盘作曲家。他的音乐有着德
国北部的严肃性,充满了技巧上的困难。
上述我们所介绍的作曲家基本上也都是本时期
优秀的钢琴演奏家,这是这一时期音乐发展的一大特
点。钢琴演奏技巧发展与作曲技术改进之间相辅相
成、互为要求,形成了钢琴音乐艺术发展的最大动
力。其实,早在$) 世纪头+ 年就已表现出钢琴家对
于演奏技巧训练的重视,如克拉莫、胡梅尔、费尔德、
车尔尼、莫舍列斯等,他们仿效,·-··巴赫建立
键盘演奏理论体系的做法,纷纷编写各种类型的练习
曲,试图建立各自演奏技术训练的体系,致使钢琴演
奏技术训练开始走向规范化的道路。
应该说李斯特是钢琴演奏史上的重量级人物,过
去,除了贝多芬,所有的钢琴家都是双手紧贴键盘进
行弹奏,而李斯特一反常规,把手臂高高举起,头发往
后一甩,使钢琴发出了巨大的轰鸣,迸发出兴奋的感
情色彩。而他早年受小提琴演奏家帕格尼尼启发,推
出的大量的双音、八度音阶、大跳八度和弦、快速轮
指、滑奏等高难度技术,使得钢琴获得了前所未有的
风驰电掣般的音响效果。但李斯特对演奏时力量的控
制也是很有讲究的,如同哈莱写到的一样:“他在演奏
时显示出的力量是我从来未听见过的,但既不显得粗
糙,又不是过度响亮。”# $ %他的这一做法,极大地影响
了当时整个欧洲钢琴界的演奏风格,涌现出了诸如
“琶音大师”泰尔伯格、“八度大王”德雷肖克等炫技演
奏家,他们的炫技作品也如雨后春笋般地层出不穷。
另外,李斯特根据交响曲、管风琴曲、歌剧片断和流行
歌曲所作的集大成般的“释意演奏”# " %,一方面显示了
钢琴这件万能乐器的神奇魔力,另一方面则体现了李
斯特对原作品和钢琴音响极强的领悟力。就像门德尔
松所描述的那样:“我从来未见过任何一个像他那样
连指尖都流露出音乐感悟力的演奏者。”# & %
’(")—’() 年间,占主流的是炫技大师和沙龙
钢琴家,但其中也存在着一小群与之相抗衡的钢琴
家。他们反对哗众取宠的炫技,认为这只会使钢琴演
奏艺术走上死胡同,其中就有肖邦、门德尔松、克拉
拉+舒曼等。
肖邦是继莫扎特之后又一位追求典雅风格和高
尚趣味的钢琴演奏家。他的手指触键技术极其精湛,
对于音乐的细腻变化、踏板的色彩性运用、弱音区声
音的探索和钢琴内在表现力的发掘都达到了前所未
有的高度。他的演奏方法中最有特征性的是散板节
奏,那里面含有精妙的韵律摆动,洋溢着绝对的情感
表现,其创作、演奏中的诗意追求由此而体现。而门德
尔松则是伟大艺术作品的宣传者,他从不演奏五花八
门的炫技乐曲,只是演奏先辈和同辈大师的杰作。作
曲家舒曼的妻子克拉拉·舒曼也为钢琴演奏艺术做
出了杰出的贡献,她不仅演奏她丈夫的大量作品,而
且广泛宣传巴赫、莫扎特、贝多芬、肖邦、勃拉姆斯等
大师的杰作,其演奏风格一反当时流行的炫技、做作
和夸张,在音乐表现追求上显示出理性的节制和高雅
的趣味。
随着浪漫主义音乐的发展,以炫技大师为代表的
钢琴家与以伟大艺术品的宣传者为代表的钢琴家之
间逐渐出现分野。曾经辉煌一时的炫技大师们,落得
了一个演奏艺术价值不高的尴尬境地,但如果站在历
史的角度上辩证地来看,他们并非是无所作为的,最
起码对于提高钢琴艺术地位,促进钢琴技术进步,其
贡献仍可说是巨大的。
不过,充斥在浪漫主义时期的技术为上的风尚也
产生过很大的负面影响,由于过份强调发展演奏技
术,并急于求成,也贻误了许多年少的学琴者。譬如,
当时曾风行过一套用于辅助手指训练的方法,狂热的
舒曼就因此而练废了手指头。不可否认,这个时代由
于过多地着眼于钢琴演奏技巧,在演奏观念上显露出
了对于炫耀技巧的广泛兴趣,从而挤兑和降低了对于
音乐作品的内在艺术质量的追求,使得钢琴艺术的发
展充满着浮燥的气息。艺术评价急功近利,过分强调
钢琴演奏技术进步,的确是这个时代的不足,我们应
该清晰地看到这一点。但是,从钢琴艺术历史演进来
看,这种对技术因素的强化,却酝酿了钢琴演奏史上
的一个转折性变化,促使钢琴制造者对近代钢琴从多
方面不断地改进,为后来钢琴音乐表现的飞跃奠定了
基础。
艺术和技术之间从来都是相辅相成的,好的艺术
需要良好的技术作支撑,反之,好的技术又会对艺术
表现提出新的要求。浪漫主义作为人类音乐历史的一
个断面,作为钢琴艺术发展的一个阶段,自有其辉煌
的一面,也有其不足的地方,只有从整体上对其进行
全面观察,才可能对浪漫主义钢琴艺术发展有一个较
为客观的认识和评价,也才可能更准确地看到浪漫主
义钢琴音乐的历史性贡献之所在。
参考文献:
#’ % 杨民望, 西方音乐史上的几个主要流派# -% , 音乐艺
术 ’/( 0& 1,
#$ % # 美% 彼得·库珀, 钢琴作品的黄金时代# -% , 音乐译
文 ’/() 02 1,
#" % # 美% 勋伯格, 世界著名钢琴流派的演奏风格# -% , 钢
琴艺术 ’//" 0 ’ 1,
#& % 徐元勇, 钢琴音乐简史# -%, 音乐天地 ’//" 0$ 1,
贝多芬、肖邦、李斯特、舒曼:人们可能说本专辑收录的这四位作曲家作品,正是阿劳音乐里的四大基石。可是立即又马上会有许多其它作曲家的名字浮上来,例如舒伯特和莫扎特……等。总之,阿劳确实是个兴趣广博和感悟力强的钢琴家。这样广的音乐涉猎,多少让乐评家分析起来觉得头痛,可是一个客观判断的耳朵还是可以区分出不同作曲家在阿劳艺术中的不同份量。
贝多芬在阿劳的演奏曲目中占有特别的一席之地。我从一九五零年代中期就开始听阿劳的演奏会,我不认为他有任何一场音乐会让这位作曲巨匠缺席。我用「巨匠」一词是别有深意的,因为这正是阿劳用来形容贝多芬的用语,他认为没有任何其它音乐家能与贝多芬等量齐观。贝多芬象征看人类的抗争与超脱,代表不断「重生」与「新生」。阿劳在他的《华德斯坦》奏鸣曲中所想表达的正是这些涵意。拉丁国家人们称呼这部奏鸣曲为「破晓」(L’Aurore),但这个「破晓」并非代表一日之晨,而是一整年的起始。阿劳曾一再重复说明老克莱巴如何找到这部作曲的正确涵意:根据1967年12月号《钢琴》(Clavier)杂志上艾尔德(Dean Elder)的记载,阿劳说:「E克莱巴告诉我,这部作品所描写就像春日开始之际,大自然苏醒之时。演奏时必须宛如不经意地踏下踏辫,弹奏得愈轻愈好。第一乐章起首部份也得弹奏得像春草嫩芽钻出大地…老实说,我们平常听到的演奏基本上都是错误的。」
在阿劳眼中,「平常人演奏的第一乐章比正确速度快了三倍」。说实在,阿劳演奏的这个乐章确实是个大惊奇,他的速度比一般人沉稳(比贝多芬学生彻尔尼所建议的速度还慢),在乐曲开始处也显得极富神秘感。另一个特色是速度充满弹性,但并不是说采取夸大的对比,而E大调段落强烈呈现出演奏者个人的意念倾向。不管什么情况下,阿劳都力主钢琴家应该自行安排贝多芬作品中的脉动感,所持证据得自贝多芬同时期人物所留下的蛛丝马迹。另一方面他以钢琴家的角度来看,认为每个乐章确实都有戏剧性的成份在。
从序奏到终乐章轮旋曲,阿劳认为这是贝多芬作品中最深刻的一部,并用演奏来证明自己的论点。贝多芬对此曲动态对比的标注极其大幅度,阿劳不回避用言语解说他的认知:「就像太空漫游一样」。阿劳深信,诠释音乐的依据得自对乐谱细节的深度理解,这是诠释音乐的出发点,但很多钢琴家都只停留在观察乐曲表面的层次,这就是为什么我们时常听到人们抱怨青年音乐家的演奏总是听来一个样儿。
如果要我挑这段轮回曲最值得赞许的一段,我会选出一大段「找回家路」(Donald Tovey所说)的乐段(第221-312小节),这个段落由五个八度音引导出来,双手一起弹奏,暗示一种沮丧绝望的感情。前三个和声是响亮而坚定的,但按着却渐弱下来,最后柔和的结束,这段介于第二大段和轮回曲主题间的音乐,通常并不吸引一般钢琴家兴趣,而阿劳却在此表现出孤独被弃的沧桑感,而只消强调了三个音符。阿劳演奏本曲比布兰德尔足足长了两分钟,看来,阿劳对贝多芬标注的速度似不是那么忠实。
阿劳在《皇帝》钢琴协奏曲里也放了很多个人倾向,他没有像皇帝一样威风堂堂,而是和乐团作出融合一气的整体感。值得注意的是,他用了较多的极弱音,表情极其优美而色彩丰富。这并不是录音效果所致。因为即使在现场演奏,阿劳也同样作出这种大幅度感情和韵味。再一次,阿劳带给人们一种熟悉作品的特异诠释。
有趣的是,一般人也许没注意,许多优秀的贝多芬演奏者也同时是优秀的李斯特演奏者。您会想到布兰德尔、肯普夫和李希特……没错,这些钢琴家,当然也包括阿劳,他们在李斯特的大量作品上都做出顶尖的表现。阿劳把李斯特的角色与舒曼、萧邦、白辽土、华格纳和拉威尔归在一起,阿劳认为李斯特B小调钢琴奏鸣曲是「史上最伟大的钢琴作品之一」。这是一部「高度集中,没有一个多余音符,没有任何地方是为钢琴技巧表现,一切都是为了戏剧性」(节自 Robert J Silverman所作访谈,The Piano Quarterly冬季号1982-83)。所谓的「戏剧性」是指《浮士德》传奇,这是阿劳对乐谱内涵洞悉后的体认,更有趣的是,其实所有李斯特的弟子都接受李斯特与《浮士德》传奇确有特殊关联的观念。标题音乐被大多数现代乐迷当成是落伍过时的东西,真是令人遗憾!其实这种内部精神联系所带来的逻辑性和特殊情境,对演奏者诠释来说,是非常有用的泉源。在阿劳的诠释观点中,他并非描述葛丽卿(Gretchen,《浮士德》中的女主角),而是描述「葛丽卿心中的感情世界」。阿劳说:「我不会只描述角色的外表形象」。无庸赘言,阿劳这部作品的诠释可说出类拔粹,快板部份充满动感和震撼性的低音,慢板部份也不显松散,而是贯串着出色节奏韵律和色调。
好的贝多芬演奏者可以专长李斯特,但优秀的李斯特演奏者却未必长于肖邦。布兰德尔尽量避免弹肖邦,肯普夫开始弹肖邦作品时显然犯了大忌。李希特则小心处理两位极不同典型钢琴家音乐间的桥梁-音色以及他们对键盘的处理概念。我想,阿劳也是采取这种做法。不过尽管如此,欣赏阿劳的肖邦并不是件简单。Decca本来想在五零年代为阿劳录肖邦作品全集,结果反应恶劣,以致他们不得不取消计划。阿劳早期的肖邦演奏说实在有时真的不算是第一流,1960年阿劳录的F小调幻想曲并没有1977年的飞利浦版(本片收录者)那么出色。1960年版太拐弯抹角,后来的新版本则显得直接得多。
在李斯特的作品中,阿劳投以无拘无束的激情,在贝多芬里,无论在乐句中寄以多深的感情,速度方面阿劳仍是保有一定的节制。舒曼则相当不同,他的思想有部份得自霍洛维兹的说法:「舒曼的音乐永远不曾是安静的,就算在最抒情的段落,底下仍是暗潮汹涌。」这里所说的「暗潮汹涌」无疑表现在舒曼《幻想曲》Op17的前两个乐段里,同时也有证据显示出现在最后一段,如果我们仔细审视原谱当可辨识这点。阿劳的演奏颇重视这个暗潮及低音声部,并忠实清晰地表现其内在精神。
本片收录的四位作曲家,首先是非常有利于藉彼此差异来观察阿劳的不同风貌。第二个特殊点是,我确信您一定可以发现和其它钢琴家比起来,阿劳的诠释永远独树一格,即便是那些人们最熟悉的曲目。
浪漫主义时期的钢琴音乐创作与演奏
小伙伴们,国庆假期结束是不是还是想着出去玩其实在上海,周末可以去看表演哟,这样的周末也不会无聊了,就是不知道你们喜欢哪些表演,一起去看看有没自己喜欢的吧。
戏剧
杂技剧《战上海》
第二十一届上海国际艺术节开幕演出
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上海解放70周年,上海杂技团与上海市马戏学校联合创作红色主题杂技剧《战上海》将为第二十一届上海国际艺术节拉开帷幕。该剧是海派杂技对红色文艺作品的首次探索,以解放战争时期上海战役为历史背景,艺术化地展现了进步青年为追求理想、追求真理、追求光明孜孜以求,不断向前的感人故事。
上海大剧院·大剧场
/10/18-1919:15
¥80~580
互动默剧《也许,也许,也许》
爱丁堡前沿剧展
也许你也感到孤单,也许你正坐在家里发呆,心想着那个人什么时候走进你的生活,也许你也正披着白色婚纱,哼着门德尔松的《婚礼进行曲》,自导自演着婚礼仪式
——上海大剧院小剧场国际戏剧演出季
上海大剧院·小剧场
10/9-10、10/1219:30;
10/1314:30
¥100~280
话剧《恋爱的犀牛》
孟京辉经典戏剧作品
《恋爱的犀牛》是当代中国戏剧旗帜性作品。它以崭新的叙述风格、表演方式和舞台设计赋予话剧新的形态;以犀利而无畏的姿态探讨痛苦、坚持和孤独。突破性的诗性台词亦成为一代文艺青年的集体记忆。
上海大剧院·别克中剧场
10/9-1319:30
¥50~380
经典戏剧《安提戈涅》
爱丁堡前沿剧展
创作于公元前442年的《安提戈涅》,是古希腊悲剧作家索福克勒斯“忒拜三部曲”中的最后一部,被公认为戏剧史上最伟大的作品之一。剧中的女主人公安提戈涅,不顾刚刚上位的新国王克瑞翁的禁令,独自去埋葬了负有“判国”罪名的哥哥,并因此被处死。一意孤行的国王克瑞翁,最后也处于众叛亲离的孤境。
——上海大剧院小剧场国际戏剧演出季
上海大剧院·小剧场
/10/30-11/219:30;
/11/314:30
¥80~380
声音新马戏《一桌N椅》
爱丁堡前沿剧展
《一桌N椅》是世界一级的音乐作品,完完全全的器乐前卫表演,展示了无边的想象可以带给音乐无限的可能性。一个小时的创意作曲,复杂多变的音色,极具表演特性的电音花样音乐的自由表达及听觉的颠覆性体验!来发现独特的乐器,开启未知的音乐世界吧。
——上海大剧院小剧场国际戏剧演出季
上海大剧院·小剧场
/10/24-2619:30;
/10/26-2714:30
¥100~280
葡萄牙独角戏《无名先生》
第二十一届上海国际艺术节参演剧目
《无名先生》是爱尔兰著名剧作家恩达·沃尔什于1999年创作的剧本,是一部有着塞缪尔·贝克特式独白风格的戏剧作品。剧中只有一个真实出现在舞台上的角色ThomasMagill,其他角色将通过声音的方式来呈现。本剧导演兼主演的埃尔马诺·桑丘于2014年在里斯本首演了此剧,之后去到葡萄牙多个城市及巴西里约热内卢进行巡演,大获成功。埃尔马诺凭借此剧摘得2015葡萄牙SPA/AUTORES最佳演员奖。
上海大剧院·别克中剧场
/10/22-2319:30
¥50~380
音乐
四月是你的谎言
钢琴小提琴唯美经典音乐集
正因为有了音乐,才有了相遇的瞬间,有了相会的感动,有了相逢的人们,有了邂逅的思念。这是一场钢琴与小提琴的浪漫邂逅。
上海大剧院·别克中剧场
/10/2519:30
¥50~280
你是钢琴家——古典音乐启蒙
钢琴名曲欢乐互动多媒体亲子音乐会
这是由一架钢琴和一个幽默的“钢琴家”用钢琴演奏+幽默表演,讲述成为“钢琴家”的故事。这是一剂“钢琴家”的成长秘方、幽默、励志。这里不说教,也不一味搞笑。这里有更多音乐互动配方等待现场揭晓。最重要的是,这场音乐会能催生你成为“钢琴家”的梦想!
上海大剧院·别克中剧场
/10/2614:00
¥50~280
一生必听钢琴名曲
钢琴圣手谭小棠音乐会
钢琴圣手谭小棠解密钢琴史上的“四大名著”:“悲怆”“月光”“田园”“热情”钢琴奏鸣曲。苏联音乐学家阿萨菲耶夫曾对贝多芬的钢琴奏鸣曲评价道:“贝多芬的钢琴奏鸣曲从整体来说,就像是一个人的一生,而他的四首最著名的奏鸣曲无疑是他一生的写照。”
上海大剧院·别克中剧场
/10/2619:30
¥50~280
白俄罗斯国家室内乐团音乐会
指挥:伊戈尔_布赫瓦洛夫
成立于1968年,被称为“明斯克室内乐团”。由著名音乐家、作曲家、指挥家组成,并在YuryTzyriuk的领导下取得成就。乐团曾获全联盟专业表演合奏比赛冠军,被称为苏联时期最优秀乐团之一。
上海大剧院·别克中剧场
/10/2719:30
¥50~480
音乐剧
音乐剧《复活吧!胡萝卜》
RENASCENCE!MYCARROT
该剧的故事背景设定为一万年后已经被电子垃圾吞没的未来地球,你能想到地球会靠一根胡萝卜奏响生命的复兴之歌吗一只星际旅行的兔子妄图在一堆电子垃圾中找到地球曾经的辉煌:绿色、生命和希望。
上海大剧院·别克中剧场
/10/18-1919:30;
/10/19-2014:00
¥50~360
戏曲
纪念张鉴庭先生诞辰110周年
评弹专场
年是已故著名弹词表演艺术家张鉴庭诞辰110周年,为纪念这位深受广大观众喜爱的评弹“张派”艺术创始人,弘扬“张派”艺术,上海评弹艺术传习所(上海评弹团特举办该场纪念演出。
上海大剧院·别克中剧场
/10/2819:15
¥50~180
《初心》
原创中篇评弹
上海评弹团年全新创作的中篇评弹《初心》,为大家讲述了中共早期党员张人亚以及他的家人、同志守护中译本《***宣言》、第一本党章等重要文献的感人故事,展现中国***人不忘初心、追求真理、不怕牺牲、一往无前的精神。
上海大剧院·别克中剧场
/10/2919:15
¥50~180
艺教活动
艺术课堂“管弦中国”系列讲座
第四讲/丝弦弄竹
本讲主要内容为民族室内乐与传统丝弦。上海地处江南,丝竹之声不绝于耳。在这里诞生了丝弦五重奏这种极具特色的民族室内乐体裁,这是由上海音乐学院教授、作曲家胡登跳先生确立的一种新型民族器乐重奏形式,由二胡、扬琴、柳琴、琵琶、筝五件各具特色的丝弦乐器互相配合,并融合了中国传统小型合奏乐与西方重奏写作技巧。它被誉为“像中国丝绸一样美妙的音乐”。
上海大剧院·别克中剧场
/10/1419:30
¥10
温馨提示
所有节(曲目、艺术家阵容或有变动,请以现场演出为准
除了上海大剧院的这么多安排,10月16日至11月4日,21个国际团队、5个国内团队,将登上上海城市草坪音乐会给大家带来26场精彩节目。
10月16日,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由上海歌剧院精心创排的“红色经典”专场音乐会将为今年的“艺术天空”拉开大幕,《山丹丹开花红艳艳》《红梅赞》《我爱你中国》等经典旋律将带领观众重忆峥嵘岁月。其间,上海城市草坪音乐会还将迎来俄罗斯国立远东歌舞团、意大利金牌萨克斯四重奏、匈牙利布达佩斯交响协奏乐团、拉脱维亚广播合唱团等来自“一带一路”国家的优秀演出团队。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本次“12小时特别活动”将充分利用演艺大世界的优势资源,给市民带来一场内外互动、文旅结合的欢乐体验。10月27日,上海城市草坪音乐广场与上海大世界联动开展“黄浦12小时特别活动”,开启一整天的狂欢,上演精品音乐会及魔术展演。届时,网红挪威极地冰乐团、克罗地亚大提琴家安娜等将登台展艺;两位世界级魔术大师卡洛斯·伊格纳西奥·萨巴莱塔和米歇尔·克拉维洛,将用新奇有趣的魔术互动让亲临现场的观众体验“艺术一日游”的浓浓乐趣。
具体场次
1、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红色经典”专场音乐会
演出时间:10月16日
2、俄罗斯国立远东歌舞团《胜利之舞》
演出时间:10月18日
3、传承创新——上海经典舞剧集锦展演
演出时间:10月19日
4、匈牙利布达佩斯交响协奏乐团音乐会
演出时间:10月20日
5、拉脱维亚广播合唱团音乐会
演出时间:10月20日
6、印象达斡尔——莫日根夫巴松管草原风格作品专场音乐会
演出时间:10月21日
7、来自瓦尔特故乡的塞尔维亚铜管六重奏音乐会
演出时间:10月23日
8、尼罗河畔的歌声——“唱响埃及”华语歌曲大奖赛十强演唱会
演出时间:10月24日
9、欧洲艺术宫铜管五重奏乐团音乐会
演出时间:10月25日
10、世界经典**音乐剧名曲盛典音乐会
演出时间:10月26日
11、卡蜜儿法朵音乐会
演出时间:10月26日
12、塞浦路斯棒棒糖青年剧团《魔法小精灵》
演出时间:10月26日
12小时特别活动:
13、罗德里戈·科斯塔·菲利克斯和伊内斯·德·瓦斯康赛洛斯的法朵音乐会
演出时间:10月27日10:00
14、意大利金牌萨克斯四重奏上海音乐会
演出时间:10月27日13:00
15、克罗地亚大提琴家安娜跨界独奏音乐会
演出时间:10月27日16:00
16、挪威极地冰乐团音乐会
演出时间:10月27日19:00
17、奥地利维也纳安卡拉经典歌剧音乐会
演出时间:10月28日
18、意大利布里根组合灵魂摇滚音乐会
演出时间:10月29日
19、德国弗洛兹默剧剧团《生命无限好》
演出时间:10月30日
20、荷兰达人秀冠军歌者马丁·赫肯斯音乐会
演出时间:10月31日
21、中法印象——法国百合室内乐组合音乐会
演出时间:11月1日
22、“不可能”的秘密——世界大师近景互动秀
演出时间:11月2日
23、深圳交响乐团音乐会
演出时间:11月2日
24、《不可能的幻想》香港中乐团音乐会
演出时间:11月3日
25、魔幻料理音乐默剧《乱打神厨秀》(乱打精彩版
演出时间:11月3日
26、慕尼黑室内乐团音乐会
演出时间:11月4日
其他事项
预约平台
文化云、黄浦文化等
预约时间
首轮1~12场演出预约时间
10月10日19:00
第二波抢票时间
10月18日
第三波抢票时间
10月23日
1吉他版《小夜曲》莫扎特
《小夜曲》是一首斗志高昂、旋律优美的古典乐曲,其作者是奥地利著名音乐作家———沃尔夫冈·阿玛多伊斯·莫扎特。
《小夜曲》曲风优美柔和且富有斗志;既委婉动听,又可点燃人生之斗志。是弦乐的著名乐曲,主要以小提琴为一声部,大提琴烘托气氛,从侧面也反映出莫扎特高超的音乐技术。
莫扎特曾说:“人们以为我的艺术得来全不费功夫。实际上,没有人会像我一样花这么多时间和思考来从事作曲;没有一位名家的作品我不是辛勤地研究了许多次。”
莫扎特说:我每天花八小时练琴,别人却用天才埋没了我的努力。
这首曲子原本有五个乐章,但是第二乐章的乐谱遗失了,变成现在所知的四个乐章即使如此,这首曲子听起来还是相当完整,丝毫无损其艺术成就四个乐章分别是:
第一乐章 快板,是奏鸣曲的形式,曲风华丽典雅
第二乐章 行板,简洁的回旋曲式,营造甜美的气氛有一段小提琴与大提琴的对答,使人联想到情侣在美丽花园里谈情说爱的浪漫,还有中提琴的背景衬托,听来相当惬意
第三乐章 轻盈的小步舞曲,像情侣沉醉在自然美景中,翩翩起舞的欢乐
第四乐章 兼有奏鸣曲与回旋曲,曲调轻快,描写幸福的情侣踏上归途,全曲在最愉快的气氛下结束
2李斯特《西班牙狂想曲》
匈牙利著名作曲家、钢琴大师李斯特于1867年创作的钢琴曲,附标题是“为了西班牙福利亚舞曲与亚拉冈的霍塔舞曲”。这是一个多段组合的曲子,
全曲在短暂的一分钟左右前奏后,即进入福利亚主题和它的五个变奏。1:24开始,沉闷的低音小声开始;2:06时第一次变奏,和声开始出现,低音与上声部同时进行。到了第二变奏,多了几份典型的浪漫时期音乐的特征。变奏三进一步将低音庄严化,变奏四的顽固低音短暂的收敛起来,为变奏带来了片刻舒缓和宁静。到了变奏五,气氛再次庄严果断起来,波兰舞曲作为间奏,将乐句带到轻快活泼的霍塔舞曲。
3《莫扎特D大调嬉游曲K136》
曲(K136)系由莫扎特作于1772年的作品,当时他才16岁,他前往意大利旅行演出,原为五重奏,但后来经改编后演奏方式趋于多样化有三重奏、四重奏、弦乐合奏、管弦乐合奏等。嬉游曲(Divertimenti)是18世纪末非常流行的音乐,尤其是在当时的萨尔斯堡。嬉游曲通常由若干小章节所组成。它的功能与类型比较像夜曲、小夜曲,大多是从黄昏以后开始演奏,适合在户外与露天的场合,以娱乐为主,特定节日与生日为最,而莫扎特就是代表性作曲家。
莫扎特一生的作品中其实有不少嬉游曲,大多是为上层社会名流在节日或庆典活动中助兴而作。其中以15岁时所创作的本曲最受欢迎。本曲与莫扎特早年完成的四手联弹曲《D大调钢琴奏鸣曲》(K38)有不少雷同之处,另外展开部的写法与突出第一小提琴主导作用的写法,都可看出受到海顿影响的影子。
本曲共分三个乐章,第一乐章为D大调,快板(Allegro)。在其它声部的衬托下,第一小提琴在呈现部展现的第一主题生动活泼,极富动力,犹如春天的小溪一般欢畅奔流。这样的轻快主题奠定了整个乐章欢乐快意的基调,在此主题反覆再现之后,乐曲转入第二主题。展开部主要仍以第一主题的素材为核心继续发展,在展开部的后半部分,乐曲转为小调式,形成前后的强烈对比。再现部重新出现呈现部生动活泼的气氛,最后平稳结束第一乐章。
第二乐章为G大调,行板(Andante)。如歌的行板纯朴柔和,恬静优美,宛若轻轻吹送的微风。随后乐曲出现两支新的咏叹调般流畅又具丰富表现的旋律,展开部则较为简短,在平稳进入再现部后结束。
第三乐章为D大调,急板(Presto)。第一主题采简练的顿音奏法,跳跃而轻快,像是游戏和舞蹈般天真活泼;继之出现音阶上下起伏的第二主题,然后整个呈示部反覆一遍;接着在展示部出现新的主题作赋格式的发展,并再现展示部的主题,最后在欢快的气氛中结束。
4莫扎特《摇篮曲》
什么样的音乐可以帮助孩子轻松入眠?
选择夜晚聆听的音乐,不能过于悲伤和沉重,而是要选择保护孩子的纯真,引导孩子认识神秘宇宙,认识夜的静谧、深邃和广阔,解答孩子十万个为什么的音乐,这些音乐的情绪清淡,稳定静美,带来疑问和抚慰。
摇篮曲自古有之,也是孩子最容易入睡的音乐。历史上最著名的摇篮曲来自莫扎特、舒伯特,还有来自捷克乡村的德沃夏克等等音乐大师的作品。这些入睡音乐,让我们的孩子能够用心感知黑夜,感知黑夜带来的启示。
5《费加罗的婚礼》莫扎特
剧本原作者博马舍曾把这部作品称作《狂欢的一日》,因为整个剧情都是在一天之内发生的,莫扎特似乎以此为切入点,用一首速度飞快的序曲向听众预示剧情发展变化的急剧性。序曲虽然并没有从歌剧的音乐主题直接取材,但是同歌剧本身有深刻的联系,是用奏鸣曲形式写成的。开始时,小提琴先奏出的第一主题疾走如飞,然后转由木管乐器咏唱,接下来是全乐队刚劲有力的加入,整体速度如车轮飞转;第二主题带有明显的抒情性、优美如歌,最后全曲在轻快的气氛中结束。序曲由突然开始至迅速结束,仅有短短四分钟左右时间,虽然仅有两个主题但却以紧凑的节奏贯串,活泼、喜悦的气氛就在这种看不见、来不及进一步了解的状况下被营造出来,成功的为此后的剧情做好了情绪上的铺垫。
《费加罗的婚礼》(Le Nozze di Figaro)是莫扎特最杰出的三部歌剧中的一部喜歌剧,完成于1786年,意大利语脚本由洛伦佐·达·彭特(Lorenzo da Ponte)根据法国戏剧家博马舍(Beaumarchais)的同名喜剧改编而成。
重唱在剧中居重要地位,刻画人物心理性格,描绘爱情细腻差异,对推动戏剧的发展以及强化喜剧效果尤其起到重要作用
《费加罗的婚礼 》是莫扎特众多歌剧作品中最为著名的一部,是莫扎特歌剧中的颠峰之作,也是中国乐迷最为熟悉的一部,创作于1786年的这部歌剧,是欣赏莫扎特歌剧的入门之作。
《费加罗的婚礼》至今仍是各大歌剧院上演次数最为频繁的歌剧之一,有如天籁的歌声和错综复杂的男女人物关系,宛如角力般、层出不穷的小计谋和角色错乱的对白,至今仍是许多观众念念不忘的经典。让人眼花缭乱的进行速度,带出男女之间你来我往的情境、种种约定承诺造成的混乱情形、还有谁对谁唱情歌、谁看谁却不是谁的有趣故事。随着近代舞台的技术进步,每一次观赏此剧时都有全新的体会。
创作《费加罗的婚礼》伊始,嫉妒莫扎特的宫廷御用乐师向奥地利皇帝举报,说莫扎特正在写作一部关于费加罗的歌剧。当时,这个题材是被皇帝列入禁止之列的。莫扎特手舞足蹈地向皇帝陛下介绍这部伟大作品的构思。他说,陛下,这是一个关于爱情的故事,是个十分有趣的爱情故事。奥地利皇帝在看《费加罗的婚礼》彩排之间,打了一个哈欠,之后满有精神地看完了这部长达四小时的歌剧。乐池指挥台上的莫扎特当然没有注意到皇帝打哈欠这个细节。他全神贯注在歌剧中,大汗淋漓,直至演出结束,筋疲力尽。
6《莫扎特钢琴奏鸣曲》
《莫扎特著名钢琴奏鸣曲集》“清新自然”、“行如流水”、“浑然天成”、“鬼斧神工”……这些赞美天绝佳境的词语,用来形容莫扎特钢琴曲,亦十分妥帖。在本辑收录的K310、330、331、545四首钢琴奏鸣曲中,您能感受到乐曲那如日光之七彩融于一体的,出奇的妩媚、温存和飘逸。
7《莫扎特午夜的月光》
莫扎特胎教音乐更是赢得了很多准妈妈的青睐,甚至产生了“莫扎特效应”,那么莫扎特的音乐有什么神奇之处呢
因为胎教音乐原则上最好用节奏鲜明、速度适中或偏慢、旋律好听、力度变化不明显、感情色彩不悔暗的曲子,而莫扎特大部分音乐都有以上特点,所以他的音乐最适合做胎教。
1、大脑喜欢听重复的旋律
莫扎特的音乐总是喜欢让某一个旋律多次重复出现,对胎儿来说,大脑还没有发育完全,重复的曲调可以帮助他们训练记忆力,也不会感觉到疲倦。
2、释放胎儿的α波
西方的研究认为,莫扎特胎教音乐可刺激大脑释出脑动力波,也就是俗称的α波。正常的脑动力波有4种,其中α波是脑部最活跃、思维最敏捷的波长。
3、曲调接近心跳频率
许多准妈妈都反映,听莫扎特的音乐时心情舒畅,节奏平缓,比较接近人的心跳频率,可以更好地刺激胎儿的听觉神经。
4、意境优美,便于发挥想象力
莫扎特胎教音乐速度适中,有些甚至偏慢,而且旋律好听,力度变化不明显,追求的是一种美好的意境,准妈妈们在听的时候,想象力可以迅速打开。
8《帕格尼尼摩西主题变奏曲G弦二三段》
1816年,三十四岁的帕格尼尼与二十四岁的歌剧作家罗西尼在罗马邂逅相遇后,根据罗西尼的歌剧写了几首变奏曲
作于1819年,是以罗西尼的歌剧《摩西在埃及》中摩西祷告时的音乐为主题而写的。因此曲只用G弦演奏,又是柔板,带有如歌的咏叹调性质,故俗称《摩西之歌》或《G弦上的咏叹调》。
变奏曲的引子与结尾都采用变奏形式,此曲用G弦演奏,将G弦指定音高调到bB,引子是柔板,旋律宽广,暗示出主题。中间使用泛音,结尾变成大调。主题的节奏是进行曲风格,采用很多敲击音。第一变奏几乎全是十六分音符,充满欢快的流动感。第二变奏是活泼的2/4拍,结尾加进重音与泛音。第三变奏的节奏与拍子和第二变奏相同,也是用十六分音符,回荡涟漪的流动感沁人肺腑;连音与断音交替出现,跌宕起伏。前一部分反复之后,出现采用六连音的十六分音符的结尾部分,在动荡、华丽的起伏中结束。
9《肖邦A小调圆舞曲》
a小调圆舞曲(作品34号第一一首)[波)肖 邦曲 1830年的’华沙起义”失败之后,肖邦流亡国外,对祖国前途命运的关怀,背井离乡的痛苦,以及对亲人的思念,无时无刻折磨着肖邦的心。《a小调因舞曲》就是在这种情绪下写成的。它的A段主题由左手在钢琴中音声部弹出。开始比较乎稳,富于歌唱性,但是不久,情绪就激动起来,并且出现了八度者大跳,但是在伴奏上却坚持似摇篮曲的平稳的节奏。如:它经过发展后,引出B段主题。它也是抒情性质的。但仍隐藏着悲哀。 这首《a小调圆舞曲》,园舞曲的节奏在里面并不占重要位置,主要是情。它让人想起朴实的波兰民间音乐,从而激发起人们对故乡的思念。
10八音盒版《寂静之声》(The Sound of Silence)是Paul Simon和Garfunkel合作的一首歌曲,收录在1964年10月19日录制的专辑《Wednesday Morning》中。
该歌曲在1967年作为美国**《毕业生》的主题歌 ,2009年作为**《守望者》的插曲 ,2013年作为**《激战》的插曲 。
《寂静之声》旋律飘缓低迷,歌词充满了一种幻觉般的意境。细细听来,仿佛在诉说着年轻的无助。眼前似乎看到一个懵懂无知的女孩,独自一人行走在铺着鹅卵石的狭窄、清冷的小巷里,喧嚣的人群在她身后渐渐远去,前面是没有尽头的黑夜,歌曲如果说是属于民谣的话似乎太深邃,如果说随着强劲的乐曲而震荡的节奏是摇滚的话,却又太细腻,音乐上它复杂而迷离。
11《小星星》
Twinkle, twinkle, little star
一闪一闪小星星
How I wonder what you are
究竟何物现奇景
Up above the world so high
远浮于世烟云外
Like a diamond in the sky
似若钻石夜空明
When the blazing sun is gone
烈阳燃尽宙合静
When he nothing shines upon
落日不再星河清
Then you show your little light
晶晶灵灵挂夜空
Twinkle, twinkle, all the night
一闪一闪总不停
He could not see which way to go
漫漫长夜路何寻
If you did not twinkle so
若无星斑亮莹莹
In the dark blue sky you keep
深蓝夜空你身影
And often through my curtains peep
时常窥过我帘屏
For you never shut your eye
从未合上你眼睛
Till the sun is in the sky
直到太阳又现形
As your bright and tiny spark
因你聪伶浅光领
Lights the traveller in the dark
照亮游子夜中行
Though I know not what you are
我仍不懂你何物
Twinkle, twinkle, little star
一闪一闪小星星
12李云迪《彩云追月》
民乐《彩云追月》则在欢快的旋律中尽显中国韵味,而在李云迪的指尖下又赋予了更多灵气。《彩云追月》也可算是李云迪曲单上重复率较高的一首民曲,而且,他还很喜欢带着这首极具中国元素的乐章,去到不同国家城市的音乐厅奏响,在中西方文化交融中,让属于中国的音乐被跟多人所熟知。
李云迪(YUNDI),1982年10月7日出生于中国重庆,钢琴演奏者。
2000年,18岁的李云迪获得第14届肖邦国际钢琴比赛冠军 [1] 。2001年,李云迪首次登上央视春晚舞台;同年,他与德国DG唱片公司签约,并发行首张古典音乐专辑《肖邦精选》。2003年,李云迪发行专辑《李斯特钢琴精选集》,该专辑获得德国经典回声大奖和《纽约时报》年度唱片奖 [2] 。2007年,李云迪发行专辑《乐动柏林》。2010年,李云迪获得波兰政府颁发的“荣耀艺术”文化勋章和“肖邦护照”。2012年,李云迪推出专辑《贝多芬:悲怆·月光·热情》 [3] 。2014年,他发行了专辑《王者幻想》。2015年9月,李云迪发行专辑《肖邦传奇》;10月,他受邀担任第17届肖邦国际钢琴比赛评委 [4] 。2016年,李云迪推出专辑《肖邦:叙事曲》,并在北美、亚欧等地陆续进行多场巡演 [5-6] 。2017年5月,李云迪的个人艺术馆在重庆黄桷坪钢琴博物馆开幕 [6] ;8月,和华沙爱乐乐团进行了首次自弹自指肖邦两首钢琴协奏曲的巡演 [7-9] ;11月,和德累斯顿国家管弦乐团在德国和中国进行了曲目为莫扎特k488的巡演。 [10-12] 2018年2月,李云迪四登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舞台,表演了钢琴协奏曲《黄河颂》[124],4月,受邀出席《2018博鳌亚洲论坛》并在“博鳌之夜”主题晚宴表演[125]。6月起,展开“云指肖邦”世界巡演,此次李云迪身兼指挥与钢琴,所到城市遍及中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及加拿大等国家。 [13-15]
此外,李云迪在2012年被聘为四川音乐学院钢琴研究院副院长和专业教授,并于2013年当选重庆政协常委 [16-17] 。
13莫扎特《魔笛》魔笛 (莫扎特创作歌剧)
剧情简介编辑
埃及王子塔米诺被巨蛇追赶而为夜女王的宫女所救,夜女王拿出女儿帕米娜的肖像给王子看,王子一见倾心,心中燃起了爱情的火焰,夜女王告诉王子,她女儿被坏人萨拉斯特罗抢走了,希望王子去救她,并允诺只要王子救回帕米娜,就将女儿嫁给他。王子同意了,夜女王赠给王子一支能解脱困境的魔笛,随后王子就起程了。事实上,萨拉斯特罗是智慧的主宰,“光明之国”的领袖,夜女王的丈夫日帝死前把法力无边的太阳宝镜交给了他,又把女儿帕米娜交给他来教导,因此夜女王十分不满,企图摧毁光明神殿,夺回女儿。王子塔米诺经受了种种考验,识破了夜女王的阴谋,终于和帕米娜结为夫妻。
二幕或四幕歌唱剧,是莫扎特四部最杰出歌剧中的一部,这部歌剧取材于诗人维兰德(c m wieland,1733-1813)的童话集《金尼斯坦》(dschinnistan,1786-1789)中一篇名为"璐璐的魔笛"(lulu oder die zauberflöte)的童话,1780年后由席卡内德改编成歌剧脚本。
这部歌剧中,我们可以看出莫扎特所呈现十八世纪巴洛克时期的均衡、对立理念,王子塔米诺代表善良、真理的一方,而捕鸟人帕帕基诺则是盲目追求物质享受的一方,祭司萨拉斯特罗也以其高贵的情操来感化夜后的报复,莫札特成功地将自己的意念寄于这个童话般的题材中,在这部歌剧里表露无遗,
歌剧的序曲以奏鸣曲的形式从统一全剧的降e开始,精美的弦乐声华丽而且流畅。如泉水源源涌出,象征着光明和美好的生活。塔米诺这一角色属抒情男高音,他在剧中的两首咏叹调"dies bildnis ist bezaubernd schon"及"wie stark ist nicht dein zauberton"旋律极其优美,很好的描画出这个抒情式的人物细致丰富的内心。
14 《神秘花园》又叫神秘园之歌。成立于1994年的神秘园,是由两位才华出众的音乐家组成,一位是在挪威音乐界享有盛誉,曾为不同的音乐家担任作曲、监制并身兼键盘师的罗尔夫,他是神秘园的灵魂;另一位则是来自爱尔兰的小提琴家雪莉,她曾接受正规的古典音乐教育,曾与多位世界级音乐家及流行歌星合作。《神秘园之歌》面世,一经推出即获得空前成功。截止97年底唱片已发行超过65万张并登上美国Billboard音乐排行榜达一年之久这张专辑风格比较统一,乐曲舒缓柔美,充满了思忆与郁忧,不经意之间流露出些许的忧愁,令人不得不沉醉于其中。其中的《夜曲》一曲是乐队的成名作,曾获95年欧洲歌唱大赛冠军。《神秘园之歌》在组建乐队前就在挪威发表并流行。
让人象迷失在神秘的丛林里,
黑暗的看不到天,
找不到出口,
沉溺在这样的黑暗中,
象一个人孤独的坐在路边大树的阴影下,
静静看路上人来人往,
别人看不到你你也不想被看到,
因为你害怕,
因为你孤独,
你知道这不是什么好事,
但只有这样,
受伤的心才能感到一丝安全,
这样的孤独一直在诱惑你
15韦瓦第《四季·春之第一乐章》、《冬之缓版》
用音乐最早抒写"四季"的,是意大利作曲家维瓦尔第。莽莽穹苍的万生万物,都有可现的情态。唯有时光——那昼夜平分的岁月,四时更迭的季节,却无形地运行着,犹若流云逝水,去不复归。但是,时光的无形妙手却在大自然这块有形的巨大画幅上,绘出了自己的四季轮回、春夏秋冬的壮美英姿。四季不仅是大地人间的动人杰作,也是艺术家笔下诱人的题材。
安东尼奥·维瓦尔第(Antonio Vivaldi,约1675-1741)
巴洛克时期意大利著名的作曲家、小提琴家。自幼学习小提琴与作曲,1714年起任威尼斯贫女音乐学校教师及乐长。除作有大量由一把小提琴及乐队来演奏的小提琴协奏曲外,尚作有不少用两至四把小提琴或木管乐器来演奏的协奏曲和实为管弦乐重奏曲的大等,以富于民间色彩和生活气息著称。此外,还作有歌剧十余部,以及康塔塔、经文歌、三重奏鸣曲、奏鸣曲等。他的音乐天才启迪了后来的巴罗克大音乐家,尤其是他丰富的作品和新颖的、科学的歌剧创作方法,刺激了现代意大利作曲家的好奇心。
《春》E大调 [1] 、《夏》g小调 [2] 、《秋》F大调 [3-4] 、《冬》f小调 [5] 。
其中以《春》的第一乐章(快板)最为著名,音乐展开轻快愉悦的旋律,使人联想到春天的葱绿;
(《夏》则出乎意料之外,表现出夏天的疲乏、炎热、恼人;
《秋》描写的是收获季节中,农民们饮酒作乐、庆祝丰收的快活景象,这个乐章欢快而又活泼;)
《冬》描写人们走在冰上滑稽的姿态,以及由炉旁眺望窗外雪景等景象,其中第二乐章非常出名,曾被改编为轻音乐而广为流传。
鸟儿欢快鸣啭,热情迎接春天。
微风轻拂泉水,细声密语潺潺流。
乌云笼罩天空,电光闪闪,雷声隆隆。
云散雨止,小鸟又唱起动人的歌曲。
在鲜花丛生的牧场上,
在簌簌作响的枝叶下,
牧童和他的忠实的狗正在入睡。
在春光明媚的灿烂天空下,
应着农村风笛的欢歌,
仙女和牧童翩翩起舞。
维瓦尔第《四季》十四行诗的中文译本:《冬》
第一乐章:北风凛冽,白雪皑皑,冰天雪地,战栗不止,顿足奔跑路途艰,牙齿咯咯直打战。
第二乐章:熊熊炉火暖身心,室外雨雪下不停。
第三乐章:冰上溜,慢慢行,谨防滑倒要小心,忽然急转而摔倒,爬起身来又急跑,不料滑到冰窟边。
第一乐章是一首不过份的快板乐章。维瓦尔第为此乐章音乐所做出的文字提示是这样的:“冰天雪地,寒风刺骨,人们簌簌发抖,牙齿打颤,浑身冻僵。”在这一乐章中,维瓦尔第用极其形象的音乐语汇为我们描绘出了一幅冬天北风凛冽、大雪纷飞的严寒景象。
第二乐章是一首广板,题诗中写道:“壁炉旁度日,舒适又满足。”与第一乐章相比,这段音乐富有着很温暖的气息与恬静的氛围,它仿佛是辛劳了一年的人们在冬日里的美丽梦幻,又仿佛圣诞树下和乐融融,全家团圆。
第三乐章是一首快板,题诗为:“冰上滑行,缓慢又小心,最怕摔跤,可是一个急转身,已经滑倒在地。”这是一个充满了谐趣的乐章,维瓦尔第曾在总谱上特别写道:“这就是冬天,虽然它给人们带来了寒冷,然而它也给人们带来了极大的快乐。” 尽管作曲家维瓦尔第在“冬”这首协奏曲中用音乐所描摹出的冬天是寒冷、萧瑟的,但其中也蕴含了一种对春天的渴望与启盼,毕竟“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问题一:谁有蓝色多瑙河圆舞曲的钢琴谱(五线谱)? gangqinpu/html/2629
问题二:蓝色多瑙河和杜鹃圆舞曲钢琴曲哪个难 蓝色多瑙河属于六级范畴可以练下,看了杜鹃圆舞曲的谱子感觉勉强三四级左右。
问题三:蓝色多瑙河是钢琴曲吗 《蓝色多瑙河圆舞曲》是奥地利作曲家小约翰・施特劳斯创作的一部管弦乐作品,钢琴曲是根据其改编的作品。
问题四:有什么好听的古典音乐,圆舞曲,钢琴曲如我心永恒,蓝色多瑙河 巴赫:G弦上的咏叹调 (只在一根上弦演奏)、勃兰登堡协奏曲 、英国组曲、法国组曲、帕蒂塔、哥德堡变奏曲(为贵族解决失眠而作)
亨德尔:皇家烟火音乐、弥塞亚、水上音乐(旋律直白形象)、D大调第五号大协奏曲、G小调第六号大协奏曲、C大调大协奏曲“亚历山大的盛宴”、快乐的铁匠
帕哈贝尔:卡农
海顿:创世纪(咏叹调与合唱)、104部交响曲(如45“告别”、82“熊”、83“母鸡”、94“惊愕”、101“钟”、104“伦敦”)、奏鸣曲(我也不记得多少部了)、皇帝四重奏(第二乐章悠扬变奏,今被引用为德国国歌)
维瓦尔第:小提琴协奏曲《四季》(其中《春》第一乐章最有名、还有《冬》的经典冬雨演绎等等)
莫扎特:第20、21、23、27钢琴协奏曲(20、21的第二乐章优美……唯美)、第40、41交响乐、弦乐小夜曲(共四个乐章,都很熟悉的)、D小调幻想曲、魔笛、费加罗的婚礼(序曲很好听)、单簧管协奏曲、长笛与竖琴协奏曲、星星变奏曲、四重奏(如:罗迪、米兰、维也纳、海顿、霍夫美斯特、普鲁士等,还有嬉游曲推荐)
利奥波德・莫扎特(神童莫扎特之父):玩具交响曲
贝多芬:九首交响乐(当然三“英雄”、五“命运”、六“田园”最著名啦)、小提琴奏鸣曲“春天”“克鲁采”、D小调小提琴协奏曲(四大小提琴协奏曲之一)、钢琴奏鸣曲、浪漫曲两首
舒伯特:A大调五重奏“鳟鱼”(第三乐章“幽默曲”最有名)、D小调第十四弦乐四重奏“死神与少女”、小夜曲、音乐瞬间、多首艺术歌曲
柏辽兹:幻想交响曲(第二乐章四把竖琴绝无仅有)、罗马狂欢节序曲
门德尔松:仲夏夜之梦(有熟悉的婚礼进行曲)、E大调小提琴协奏曲(三个乐章都很有名,四大小提琴协奏曲之一)、交响曲(比较著名的有第三“苏格兰”和第四“意大利”)
勃拉姆斯:第一(又称“贝多芬第十交响曲”,第四乐章五分三十秒起旋律模仿欢乐颂)、二、三、四交响曲 (四是最深刻的,很好听,气势磅礴)、匈牙利狂想曲(2、6较有名)、学院庆典序曲(少有的欢快)
肖邦:19首夜曲(前三首最著名)、第一叙事曲、4首即兴曲、多首诙谐曲、多首圆舞曲、多首大圆舞曲(又名波兰舞曲、波罗乃兹)、升C小调幻想即兴曲、多首练习曲(如:黑键、离别、革命、蝴蝶、枯木、海洋)、多首前奏曲(如:雨滴)、第一第二钢琴协奏曲(第一、二协奏曲的第二乐章都柔美至极,唯美)、引子与辉煌大圆舞曲(肖邦极少有的大提琴与钢琴作品)
舒曼:童年情景(第七首“梦幻曲”最经典,还有“竹马游戏”、“在火炉边”等)、狂欢节
李斯特:匈牙利狂想曲(第二、第六首较有名)、钟(改编自帕格尼尼小提琴曲)、爱之梦、献辞、E大调第一钢琴协奏曲(很特别,加入诙谐曲)、B小调钢琴奏鸣曲、旅行年代(欧贝曼山谷、埃斯特哈奇庄园的喷泉)
帕格尼尼:第一小提琴协奏曲(每个乐章都好听)、第二小提琴协奏曲(第三乐章是著名的炫技“钟”)、24首随想曲(第24首最著名,被众多作曲家改编,其中拉赫马尼诺夫的最成功)、摩西幻想曲
罗西尼:弦乐奏鸣曲(1-6全集)、威廉・退尔序曲、塞维利亚理发师、贼雀序曲
比才:卡门第一|二组曲(共八首,推荐间奏曲、哈巴涅拉、夜曲、波西米亚舞曲)、阿莱城姑娘第一|二组曲(共八首,推荐夜曲、小柔版、间奏曲、小步舞曲)
苏佩:轻骑兵序曲、维也纳早中晚
柴可夫斯基:第一钢琴协奏曲、天鹅湖(推荐:圆舞曲、四小天鹅)、胡桃夹子(推荐:花之圆舞曲、糖梅仙子之舞)、睡美人(推荐:玫瑰柔板)、第五交响曲(第三乐章舞曲风格)、第六交响曲“悲怆”(每个乐章都令人难忘)、钢琴套曲《四季》(“六月”>>
问题五:蓝色多瑙河的乐曲赏析 此曲按照典型的维也纳圆舞曲的结构写成,由序奏、五个小圆舞曲和尾声组成:序奏开始时,小提琴在A大调上用碎弓轻轻奏出徐缓的震音,好似黎明的曙光拨开河面上的薄雾,唤醒了沉睡大地,多瑙河的水波在轻柔地翻动。在这背景的衬托下,圆号吹奏出这首乐曲最重要的一个动机,它象征着黎明的到来。接下来是五首连着一起演奏的小圆舞曲,每首小圆舞曲都包含两个相互对比的主题旋律。第一小圆舞曲描写了在多瑙河畔,陶醉在大自然中的人们翩翩起舞时的情景。主题A抒情明朗的旋律、轻松活泼的节奏,以及和主旋律相响应的顿音,充满了欢快的情绪,使人感到春天的气息已经来到多瑙河;主题B轻松、明快,仿佛是对春天的多瑙河的赞美。第二小圆舞曲首先在D大调上出现,第一部分旋律跳跃、起伏,层层推进,情绪爽朗、活泼,给人以朝气蓬勃的感觉;突然乐曲转为降B大调,显得优美委婉,与第一部分形成对比。巧妙而富于变化的第二圆舞曲描写了南阿尔卑斯山下的小姑娘们,穿着鹅绒舞裙在欢快地跳舞,富于变化的色彩显得格外动人。第三小圆舞曲属歌唱性旋律,主题A有优美典雅、端庄稳重的特点;主题B具有流动性特点,加强了舞蹈性,呈现出狂欢的舞蹈场面。这段音乐采用了切分节奏,给人以亲切新颖的感觉。第四小圆舞曲的主题A优美动人,富于歌唱性;主题B强调舞蹈节奏,情绪热烈奔放,与主题A形成了对比。在开始时节奏比较自由,琶音上行的旋律美妙得连作曲家本人也很得意,仿佛春意盎然,沁人心脾。第五小圆舞曲是第四圆舞曲音乐情绪的继续和发展,只是转到A大调上。主题A旋律起伏回荡,柔美而又温情;主题B则是一段炽热而欢腾的音乐,形成了全曲的 。起伏、波浪式的旋律使人联想到在多瑙河上无忧无虑地荡舟时的情景。最后是是全曲的 和结尾。乐曲的结尾有两种,一种是合唱型结尾,接在第五小圆舞曲之后,很短,迅速地在热烈的气氛中结束。另一种是管弦乐曲结尾,较长,依次再现了第三小圆舞曲、第四小圆舞曲及第一小圆舞曲的主题,接着又再现了乐曲序奏的主要音调,最后结束在疾风骤雨式的狂欢气氛之中。
问题六:谁能告诉我几首天籁般的童声合唱,必须钢琴伴奏(蓝色多瑙河除外) 《三颗猫饼干》中的一首《粉红色的旋舞》。里面童声很空灵,音乐也不错。
问题七:谁给推荐几首像蓝色多瑙河一样的经典音乐 1 水边的女孩
爱之梦(LIEBESTRAUM)
如梦般美的曲子……此曲由李斯特谱写。
选自理查德的《钢琴曲精彩现场》。
梦中的婚礼(MARIAGE D' AMOUR)
选自理查德的《水边的阿狄丽娜》。
爱的纪念(SOUVENIRS D'ENFANCE)
选自理查德的《钢琴曲精彩现场》。
罗密欧与朱丽叶(ROMEO & JULIA)
音乐盒或者电子闹钟、电子日历必有的曲目之一。选自理查德的《命运》。本曲由洛塔谱写。
今晚为爱祝贺
曲子原名尚未考查出来,眼下这个名字只是市面上出售的专辑翻译出来的中文名。经典浪漫钢琴曲目……
阿兰蒂斯之恋(ARANJUEZ MON AUOUR)
情人的情思,绵绵不绝而又若即若离。此曲又名《阿兰古斯协奏曲》。
致爱丽丝(FOR ELFSE)
古典配乐绝对的NO1,贝多芬的经典曲子,不必多说。
伤心的爱(HEARTBREAK LOVE)
相信大家都听过这首曲子,很纯的情感……
你是爱(You Are Love)
貌似这个曲子被CCTV的《请您欣赏》作过背景音乐……
爱的罗曼史(Romance De Amor)
学吉他的朋友必弹的曲目。经常在爱情电视剧和青春电视剧出现的曲目。
爱的协奏曲(CONCERTO POUR UNR JEUNE FILLE NOMMEE)
此曲并非巴赫的《爱的协奏曲》,由理查德创作,也是电台节目的最爱之一。
爱的协奏曲
巴赫作曲,此曲并非理查德作曲的那首。貌似这首曲子真名应该是《巴哈小步舞曲》。
蓝色的爱(LOVE IS BLUE)
作于1968年,原型是一首并不成功的流行歌曲,经保罗-莫里哀改编为轻音乐后竟然脱胎换骨,立即风靡全世界。
这里选用的是理查德・克莱得曼《命运》专辑里弹奏的钢琴曲。
情书(LOVELETTER TO YOU)
一首轻快活跃的曲子。
绿色通道(GERRN SHANNEL)
很经典的音乐,有个叫《浪漫情歌》的广播节目一直在使用这首背景音乐。此外,也是许多情感类节目的最爱。
远处的星光(STARLIGHT AFAR)
神秘园的经典曲目。
轻快的风韵,不禁让脚步轻轻的舞动着;雀跃的心亦随着梦想而飞了起来。
泪花(TEARS)
纯美的钢琴曲。
故乡的原风景
《神雕侠侣》多次引用,哀伤感人。出自日本作曲家宗次郎1991年的专辑《木道》。
你的笑颜(Your Smile)
这首曲子出自班德瑞的《仙境》这张专辑,似乎常被用电台作为午夜节目的背景音乐。相对于其它几首情感节目的背景音乐,这首曲子并不显得特别悲伤和哀婉,但是一样会触到你的神经……
宋家王朝(THE SOONG SISTER)
这首《宋家王朝》出自日本作曲大师喜多郎之手,个人感觉既恢弘又凄婉,港台的电视剧多爱用此背景音乐,比如李若彤版《神雕侠侣》。
童年(Childhood Memory)
这首《童年》(Childhood Memory)出自班德瑞的《日光海岸》这张专辑。确实曲如其名,让人回想起过去的时光,听了有种想哭的冲动……
希腊计划
这首曲子出自班德瑞的《日光海岸》这张专辑,但是也是电台和电视台最喜欢用的背景音乐之一。也常用于情歌类的节目,似乎也暗含淡淡的悲伤。
雪的梦幻(Snowdreams)
这首《雪的梦幻》(Snowdreams)出自班德瑞的春野这张专辑。相当经典的纯音乐,被电台和电视台使用的次数已经无法统计,常在一些情感类(尤其爱情,有一点淡淡的哀伤)的播>>
问题八:老师要偶写《蓝色多瑙河圆舞曲》的听后感 就写“想到很壮观的舞会场景”,“让我有了什么什么样的感觉”,“受到了很高的陶冶”,“灵魂受到了洗礼”,什么的……
再不够就堆词,“我感慨万千”,“激动的心情不可言喻”,“音乐是一门多么伟大的艺术啊”,之类的……
总之就是瞎想啦,干这方面的事情就不能有正常的思维……
问题九:有哪些适合古典音乐会上四手联弹的钢琴曲 1 春之声圆舞曲
约翰 施特劳斯作于1883年,当时他已经接近60岁,但该曲的音乐依然充满活力 。据说它最早是一首钢琴曲,后开经轻歌剧《蝙蝠》作为声乐圆舞曲于1883年2月底举行首次演出。同年3月1日又在维也纳剧院公演。
2 蓝色多瑙河圆舞曲
约翰 施特劳斯作曲。该曲原是声乐曲。被称为奥地利“非正式的第二国歌”。
3 艺术家的生涯原舞曲
是约翰 施特劳斯最著名的几首圆舞曲之一。作于1867年。
4 南国玫瑰园舞曲
约翰 施特劳斯创作的轻歌剧《女王束带里的手帕》于1880年10月1日在维也纳的剧院首次上演。《南国玫瑰圆舞曲》就取材该剧。
5 溜冰圆舞曲
被称为“法国圆舞曲之王”的爱米尔 瓦尔托伊费尔,作有250首以上的管线圆舞曲。
6 杜鹃圆舞曲
瑞典作曲家约翰 埃马努埃 佐纳逊。以前把有些杜鹃成为郭公,而现在郭公示专指大杜鹃,即布谷鸟。这首乐曲又名《郭公圆舞曲》。该曲音乐形象生动活泼,把杜鹃的啼鸣声织进旋律中,娓娓动听,明朗而充满和平气氛。
7 快乐的寡妇圆舞曲
匈牙利作曲家莱哈尔作曲。该曲原是轻歌剧《快乐的寡妇》第一幕的声乐圆舞曲。
8 多瑙河之波圆舞曲
罗马尼亚作曲家伊凡诺维奇。40年代后期的著名影片《乔松的故事》以此作为主题,并取名为《结婚纪念日之歌》。
9 天鹅湖圆舞曲
俄罗斯作曲家柴可夫斯基。选自舞剧《天鹅湖》。
10 斯娃巴尔达圆舞曲
是舞剧名作《葛蓓莉娅》中的选曲。作者德利勃,被称为“法国芭蕾音乐之父”
问题十:请问这首钢琴曲叫什么名字 不要这样问,直接插曲子的来源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