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敕勒歌》
时间:南北朝
作品出处:乐府诗集
原文
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译文
阴山脚下啊,有敕勒族生活的大平原
敕勒川的天空啊,它的四面与大地相连
看起来好像牧民们居住的毡帐一般
蓝天下的草原啊,都翻滚着绿色的波澜
那风吹到草低处,有一群群的牛羊时隐时现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在史书中,最先提到《敕勒歌》的是唐朝初年李延寿撰的《北史》卷六《齐本纪》:公元546年,北齐开国皇帝高欢率兵十万从晋阳南向进攻西魏的军事重镇玉壁(今山西南部稷山县西南),折兵七万,返回晋阳途中,军中谣传其中箭将亡,高欢带病强自设宴面会大臣。为振军心,他命部将斛律金唱《敕勒歌》,遂使将士怀旧,军心大振。
-敕勒歌
敕(chì) 勒(lè) 歌(gē) (北朝乐府(běicháoyuèfǔ))
敕(chì) 勒(lè) 川(chuān),阴(yīn) 山(shān) 下(xià),
天(tiān) 似(sì) 穹(qióng) 庐(lú), 笼(lóng) 盖(gài) 四(sì) 野(yě)。
天(tiān) 苍(cāng) 苍(cāng),野(yě) 茫(máng) 茫(máng),
风(fēng) 吹(chuī) 草(cǎo) 低(dī) 见(xiàn) 牛(niú) 羊(yáng)。
民歌歌咏了北国草原壮丽富饶的风光。敕勒川位于高耸云霄的阴山脚下,将草原的背景衬托得十分雄伟。以天空如蒙古包,盖住了草原的四面八方为喻,来形容极目远望,天野相接,无比壮阔的景象。是一副水草丰盛、牛羊肥壮的草原全景图。
原诗:
《敕勒歌》南北朝:乐府诗集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释义:
阴山脚下啊,有敕勒族生活的大平原。敕勒川的天空啊,它的四面与大地相连,看起来好像牧民们居住的毡帐一般。
蓝天下的草原啊,都翻滚着绿色的波澜,那风吹到草低处,有一群群的牛羊时隐时现。
扩展资料:
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乐府诗集·杂歌谣辞》中所收北魏、北齐大臣斛律金,在一次艰难的战役中,为了激励士气而演唱的歌曲,名叫《敕勒歌》。
哈素海是黄河变迁而遗留的牛轭湖,属大黑河水系的外流淡水湖泊。过去曾称陶思浩西海子,俗称后泊儿。哈素海是天然湖泊,有“塞外西湖”之称。
它位于呼和浩特西70公里的土默特左旗境内,水面面积32平方公里,水深2米左右,湖底杂草丛生,水质肥沃,盛产草、鲢、鲤、鲫、团头鲂、武昌鱼等鱼类及河虾蟹。湖面芦苇荡内繁衍着各种鸟类,凌空起飞时盘旋在烟波浩渺的湖面上,岸边凉亭水榭柳绿成荫,碧水青山相映成辉,组成一幅十分壮观的图景。
——敕勒歌 (南北朝时期民歌)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