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全诗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全诗,第1张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两句诗出自陶渊明的《饮酒·其五》。

全诗原文

饮酒(其五)

作者: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译文

将房屋建造在人来人往的地方,却不会受到世俗交往的喧扰。

问我为什么能这样,只要心中所想远离世俗,自然就会觉得所处地方僻静了。

在东篱之下采摘菊花,悠然间,那远处的南山映入眼帘。

傍晚时分南山景致甚佳,雾气峰间缭绕,飞鸟结伴而还。

这里面蕴含着人生的真正意义,想要分辨清楚,却已忘了怎样表达。

赏析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四句叙写诗人归隐之后精神世界和自然景物浑然契合的那种悠然自得的神态。东篱边随便采菊,偶然间抬头见到南山。傍晚时分南山景致甚佳,雾气峰间缭绕,飞鸟结伴而还。诗人从南山美景中联想到自己的归隐,从中悟出了返朴归真的哲理。飞鸟朝去夕回,山林乃其归宿;自己屡次离家出仕,最后还得回归田园,田园也为己之归宿。诗人在《归去来兮辞》中曾这样写道:“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他以云、鸟自喻,云之无心出岫,恰似自己无意于仕而仕;鸟之倦飞知还,正像本人厌恶官场而隐。本诗中“飞鸟相与还”两句,与《归去来兮辞》中“鸟倦飞而知还”两句,其寓意实为同一。

1关于各月份的花的诗句

1、梅

作者王安石 朝代宋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译文

那墙角的几枝梅花,冒着严寒独自盛开。为什么远望就知道洁白的梅花不是雪呢?因为梅花隐隐传来阵阵的香气。

2、大林寺桃花

作者白居易 朝代唐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译文

在人间四月里百花凋零已尽,高山古寺中的桃花才刚刚盛开。我常为春光逝去无处寻觅而怅恨却不知它已经转到这里来。

3、鹧鸪天·桂花

作者李清照 朝代宋

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何须浅碧轻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梅定妒,菊应羞。画阑开处冠中秋。骚人可煞无情思,何事当年不见收。

译文

淡**的桂花,并不鲜艳,但体态轻盈。于幽静之处,不惹人注意,只留给人香味。不需要具有名花的红碧颜色。桂花色淡香浓,应属最好的。梅花肯定妒忌它,而它又足以令迟开的菊花感到害羞。桂花是秋天里百花之首,天经地义。

可憾屈原对桂花不太了解,太没有情意了。不然,他在《离骚》中赞美那么多花,为什么没有提到桂花呢?

4、菊

作者郑思肖 朝代宋

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译文

你在秋天盛开,从不与百花为丛。独立在稀疏的篱笆旁边,你的情操意趣并未衰穷。宁可在枝头上怀抱着清香而死,绝不会吹落于凛冽北风之中!

5、同儿辈赋未开海棠

作者元好问 朝代金

枝间新绿一重重,小蕾深藏数点红。

爱惜芳心莫轻吐,且教桃李闹春风。

译文

海棠枝间新长出的绿叶层层叠叠的,花蕾隐匿其间微微泛出些许的红色。一定要爱惜自己那芳香的心,不要轻易地盛开,姑且让桃花李花在春风中尽情绽放吧!

2形容三月梅花盛开的诗句

描写梅花盛开的诗中最著名的无疑是王安石所写的《梅花》

梅花

宋代: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译文:那墙角的几枝梅花,冒着严寒独自盛开。为什么远望就知道洁白的梅花不是雪呢?因为梅花隐隐传来阵阵的香气。

除此之外还有陆游所做的一首绝句:

梅花绝句

作者:陆游 (宋)

闻道梅花坼晓风,雪堆遍满四山中。

何方可化身千亿,一树梅花一放翁。

译文:听说山上的梅花已经迎着晨风绽开,四周大山的山坡上一树树梅花似雪洁白。有什么办法可以把我的身子也化为几千几亿个?让每一棵梅花树前都有一个陆游常在。

3描写月花的诗句古诗

诗中花 1待到重阳日, 还来就菊花。

(孟浩然:《过故人庄》) 2花间一壶酒, 独酌无相亲。 (李白:《月下独酌》) 3夜来风雨声, 花落知多少。

(孟浩然:《春晓》) 4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 (杜甫:《春望》) 5晓看红湿处, 花重锦官城。

(杜甫:《春夜喜雨》) 6竹径通幽处, 禅房花木深。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7黄四娘家花满蹊, 千朵万朵压枝低。

(杜甫:《江畔独步寻花》) 8无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识燕归来。 (晏殊:《浣溪沙》) 9西塞山前白鹭飞, 桃花流水鳜鱼肥。

(张志和:《渔歌子》) 10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杜牧:《清明》) 11忽如一夜春风来, 千树万树梨花开。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12吾家洗砚池头树, 个个花开淡墨痕 (王冕《墨梅》) 13 迟日江山丽, 春风花草香 (杜甫《绝句》) 14采得百花成蜜后, 为谁辛苦为谁甜 (罗隐《蜂》) 15梅子金黄杏子肥, 麦花雪白菜花稀 (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 16 解落三秋叶, 能开二月花 (唐)李峤(qiáo) 17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白居易:《忆江南》》 18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杜牧《山行》) 19不是花中偏爱菊, 此花开尽更无花 (元稹《菊花》) 20儿童急走追黄蝶, 飞入菜花无处寻 (杨万里《宿新市徐公店》) 21 春去花还在, 人来鸟不惊 (高鼎《画》) 22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陆游《游山西村》) 23沾衣欲湿杏花雨, 吹面不寒杨柳风。 (志南《绝句》) 24桃花一簇开无主, 可爱深红爱浅红 (杜甫《江畔独步寻花》) 25春城无处不飞花, 寒食东风御柳斜。

(韩翃《《寒 食》》) 26朱雀桥边野草花, 乌衣巷口夕阳斜。 (刘禹锡《乌衣巷》) 27一去二三里, 烟村四五家。

亭台六七座, 八九十枝花。 (邵雍《一去二三里》) 28桃花潭水三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李白:《赠汪伦》) 29相见时难别亦难, 东风无力百花残。 (李商隐:〈无题〉) 30槲叶落山路, 枳花明驿墙。

(温庭筠《商山早行》) 31莫道不消魂, 帘卷西风, 人比黄花瘦。 (李清照《醉花阴》) 32朱雀桥边野草花, 乌衣巷口夕阳斜。

(刘禹锡《乌衣巷》) 33稻花香里说丰年, 听取蛙声一片。 (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34 宁可枝头抱香死, 何曾吹落百花中。

(郑思肖《寒菊》) 35惟见林花落, 莺啼送客闻。 (李白《别房太尉墓》) 36一朵忽先变, 百花皆后香。

(陈亮《梅花》) 37人间四月芳菲尽, 山寺桃花始盛开。 (白居易《大林寺桃花》) 38无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识燕归来。

(晏殊《浣溪沙》) 39芳树无人花自落, 春山一路鸟空啼。 (李华《春行即兴》) 40晴时风日雨时干, 草满花堤水满溪。

(杨万里《桑茶坑道中》) 诗中花名 1黄梅时节家家雨, 青草池塘处处蛙。 (赵师秀《约客》) 2接天莲叶无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3花尽已无擎雨盖, 菊残犹有傲霜枝。 (苏轼《赠刘景文》) 4沾衣浴湿杏花雨, 吹面不寒杨柳风。

(僧志南《绝句》) 5 红豆生南国, 春来发几枝。 (王维《相思》) 6 小楼一夜听春雨, 深巷明朝卖杏花。

(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7 春色满园关不住, 一枝红杏出墙来。 (叶绍翁《游园不值》) 8十分秋色无人管, 半属芦花半蓼花。

(黄庚《江村即事》) 9 试问卷帘人, 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 应是绿肥红瘦? (李清照《如梦令》) 10 梅须逊雪三分白, 雪却输梅一段香。

(卢梅坡《雪梅》) 11 待到重阳日, 还来就菊花。 (孟浩然《过故人庄》) 12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13 西塞山前白鹭飞, 桃花流水鳜鱼肥。 (张志和《渔歌子》) 14 簌簌衣巾落枣花, 村南村北响缲车。

(苏轼《浣溪沙》) 15兴尽晚回舟, 误入藕花深处。 (李清照《如梦令》) 16 人闲桂花落, 夜静春山空。

(王维《鸟鸣涧》) 17不是一番寒彻骨, 那得梅花扑鼻香? (裴休《宛陵录上堂开示颂》) 18桃花一树鱼三尺, 不醉月明船不归。 (陈继儒《春日雨霁泛舟》) 19桃花流水突然去, 别有天地非人间。

(李白 《山中答问》) 20 双飞燕子几时回, 夹岸桃花蘸水开。 (徐俯《春游湖》) 21 一路稻花谁是主? 红蜻蛉伴绿螳螂。

(乐雷发《秋日行村路》) 22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头。 (杨万里《小池》) 23 竟说田家风味美, 稻花落后鲤鱼肥。

(朱凤翔《村处闲吟》) 24 梨花院落溶溶月, 柳絮池塘淡淡风。 (晏殊《寓意》) 25 有梅无雪不精神, 有雪无诗俗了人。

(卢梅坡《雪梅》) 26不是一番寒澈骨, 怎得梅花扑鼻香。 (裴休《宛陵录•上堂开示颂》) 27荷叶罗群一色裁 , 芙蓉向脸两边开。

(王昌龄《采莲曲》) 28明朝望乡处, 应见陇头梅。 (宋之问《题大庾岭北驿》) 29荷变弄水一身香, 竹里招风满扇凉。

(杨万里《青坐池亭》) 30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 (陶渊明《饮酒》) 31云霞出海曙, 梅柳渡江香。

(杜审言《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32 稻花香里说丰年, 听取蛙声一片。

4求几首同时跟月花相关的诗句

别梅

竹篱数掩傍鱼矶,万点梅花掠地飞。

正喜巡檐来索笑,已悲临水送将归。

影横月处愁空绝,子满枝时事更非。

自古情锺在吾辈,尊前莫怪泪沾衣。

长溪东山容老索月谷幽赏诗幽赏梅

人间底处无明月,只要青山为发挥。

林里枝寒无鹊立,水边路白有僧归。

朝中措·梅

幽姿不入少年场,无语只凄凉。一个飘零身世,十分冷淡心肠。

江头月底,新诗旧梦,孤恨清香。任是春风不管,也曾先识东皇。

故蜀别苑在成都西南十五六里梅至多有两大树夭矫若龙相传之梅龙予初至蜀为作诗自此岁常访之今复赋一首丁酉十一月也

昔年曾赋西郊梅,茫茫去日如飞埃。

即今衰病百事嬾,陈迹未忘犹一来。

蜀王故苑犁已遍,散落尚有千雪堆。

珠楼玉殿一梦破,烟芜牧笛遗民哀。

两龙卧稳不飞去,鳞甲脱落生莓苔。

精神最遇雪月见,气力苦战冰霜开。

羁臣放士耿独立,淑姬静女知谁媒。

摧伤虽多意愈厉,直与天地争春回。

苍然老气压桃杏,笑我白发心尚孩。

微风故为作妩媚,一片吹入黄金罍。

观梅至花泾高端叔解元见寻

春暖山中云作堆,放翁艇子出寻梅。

不须问讯道傍叟,但觅梅花多处来。

春晴闲过野僧家,邂逅诗人共晚茶。

归见诸公问老子,为言满帽插梅花。

梅花

春信今年早,江头昨夜寒。

已教清彻骨,更向月中看。

梅花

江上梅花吐,山头霜月明。

摩挲古藤杖,三友可同盟。

梅花

老厌纷纷渐鲜欢,爱花聊复客江干。

月中欲与人争瘦,雪后偷凭笛诉寒。

野艇幽寻惊岁晚,纱巾乱插醉更阑。

尤怜心事凄凉甚,结子青青亦带酸。

梅花

月地云阶暗断肠,知心谁解赏孤芳。

相逢只怪影亦好,归去始惊身染香。

渡口耐寒窥净绿,桥边凝怨立昏黄。

与卿俱是江南客,剩欲尊前说故乡。

梅花

玄冥行令肃冰霜,墙角疏梅特地芳。

屑玉定烦修月户,堆金难买破天荒。

了知一气环无尽,坐笑千林冻欲僵。

力量世间谁得似,挽回岁律放春阳。

5谁有关于花和月的诗句

生查子•元夕 欧阳修 去年元夜时, 花市灯如昼, 月上柳梢头, 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 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 泪满春衫袖。

这是描写物是人非,往日美景依旧,相伴的那个人却已不在身侧,这首花月齐备了,下面两首是关乎花的,也是描写物是人非的无限惆怅: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 桃花依旧笑春风。

(唐 崔护 题都城南庄) 把酒祝东风,且共从容。 垂扬紫陌洛城东。

总是当时携手处,游遍芳丛。 聚散苦匆匆,此恨无穷。

今年花胜去年红。 可惜明年花更好,知与谁同? (宋 欧阳修 浪淘沙) 还有花的: 一剪梅 李清照 红藕香残玉簟秋。

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个人觉得“才下眉头,又上心头”一句真是太好了!) 蝶恋花 欧阳修 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

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还有一首苏轼的词,虽然没有花月,但是深情与伤心,不亚于上: 江城子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这首苏轼悼念亡妻的词,伤感非常,其中故事读来,更是催人泪下。 这些是我觉得伤感的诗词了,希望你喜欢。

初中语文学过的陶渊明的作品有:

1、《归园田居·其三》

出自:《陶渊明集》

原文: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释义:我在南山下种植豆子,地里野草茂盛豆苗稀疏。清晨早起下地铲除杂草,夜幕降临披着月光才回家。山径狭窄草木丛生,夜间露水沾湿了我的衣裳。衣裳被沾湿了并不可惜,只愿我不违背归隐心意。

2、《饮酒·其五》

出自:《陶渊明集》

原文: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释义:将房屋建造在人来人往的地方,却不会受到世俗交往的喧扰。问我为什么能这样?只要心志高远,自然就会觉得所处的地方僻静了。在东篱下采摘菊花,悠然间,那远处的南山映入眼帘。傍晚时分南山景致甚佳,雾气峰间缭绕,飞鸟结伴而还。这里面蕴含着人生的真正意义,想要辨识,却不知怎么表达。

3、《桃花源记》

出自:《陶渊明集》

原文: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级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释义:

东晋太元(公元376-396)年间,武陵有个人以捕鱼为生。有一天他沿着溪水划船而行,忘记了路程的远近。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在小溪两岸的几百步之内,中间没有其它树木,花草鲜嫩美丽,地上的落花繁多交杂,渔人对此感到非常诧异。他继续往前走,想要走到林子的尽头。

桃花林的尽头就是溪水的源头,渔人发现了一座小山,山上有个小洞口,洞子里面仿佛隐约透着点光亮。渔人便舍弃了船,从洞口走了进去。最开始非常狭窄,只能容得下一人通过。又行走了几十步,突然变得明亮开阔了。

渔人眼前这片土地平坦宽广,房屋排列得非常整齐,还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塘,以及桑树、竹子这类的植物。田间小路四通八达,鸡鸣狗吠的声音此起彼伏。人们在田间来来往往耕种劳动,男男女女的衣着打扮,全都和外面的人一样。老年人和小孩儿,都怡然并自得其乐。

这里的人看见了渔人,感觉非常惊讶,问他是从哪里来的。渔人都一一作了回答。这里的人便邀请他到家中做客,摆了酒、杀了鸡用来款待他。村里面的其它人听说来了这么一个人,全都来打听消息。

他们自己说他们的先祖是为了躲避秦朝时期的战乱,率领妻儿乡邻们来到这个与世隔绝的地方,从此他们再没有人出去了,所以和外面的人隔绝了一切往来。村里的人问渔人现如今是什么朝代,他们不知道有汉朝,更不用说魏、晋两朝了。

渔人把自己知道的所有事都一一说了出来,村民们听了都感叹惋惜。其余的人各自又把渔人邀请到自己的家中,都拿出自己的美酒佳肴来款待他。渔人停留了几日后,就向村里的人告辞。村里的人告诉他:“这里的情况不值得对外面的人说啊。”

渔人出来之后,找到了自己的船,就沿着来时的路回去,处处都做了记号。他到了郡城武陵,就去拜见太守,说了自己的这番经历。太守立即派遣人员跟随他前往,寻找渔人先前作的记号,最终迷路了,后来再也找不到通往桃花源的路了。

南阳有个叫刘子骥的人,是一个高尚的读书人,他听到了这个消息,非常愉快地计划着前往桃花源。但没有实现,不久后就病死了,后来就再也没有探访桃花源的人了。

扩展资料

陶渊明,字元亮,又名潜,私谥“靖节”。东晋末至南朝宋初期伟大的诗人、辞赋家。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将军、镇军参军、彭泽县令等职,最末一次出仕为彭泽县令,八十多天弃职而去,从此归隐田园。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著有《陶渊明集》。

陶渊明传世的作品共有诗125首,文12篇,被后人编为《陶渊明集》,分为七卷。代表作品有:《归园田居》、《饮酒》、《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归去来兮辞》、《闲情赋》、《乞食》等。

-归园田居

-饮酒二十首

-桃花源记

-陶渊明

如下:

1、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 ——《形影神赠答诗》

这是一句思想境界极高的生命感悟诗。

诗句的意思是说,投身到宇宙的时间洪流中,没有喜悦也没有恐惧,让生命与时间同在,让生命与宇宙同在,安然淡定,无我忘我。

2、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饮酒其五》

全身心投入到赏花采菊之中,蓦然见到了南山。

这是心灵与自然的邂逅,是生命与自然的握手,是佛家开悟的喜悦,是可遇而不可求的神来之句。

千百年之后,这种“悠然见南山”的人生体悟,在每个人的生命历程中,反反复复出现,给人以无限的启迪。

3、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饮酒其五》

名诗必有名句,名句成就名诗。

两者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得益彰,不可或缺。

在陶渊明《饮酒其五》中,竟然出现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和“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两个千古名句,更是难得,足见这首诗的非凡。

4、丈夫志四海,我愿不知老。——《杂诗十二首其四》

这是一句言志诗。

表达的是人生虽老,壮志不已。

很显然,陶渊明的“志”与一般人的“志”不同,不在于荣华富贵、加官进爵,而在于寄情山水,追求精神自由。

5、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读山海经其十》

这是一句正能量满满的诗句。

精卫填海,刑天挥斧,均是《山海经》中的励志故事。

刑天是神话传说中的炎帝大将,在头颅被砍的情况下,以两乳为双目,以肚脐为嘴巴,依然挥舞斧头,奋战不已。

会稽剡县民袁相、根硕二人猎,经深山重岭甚多,见一群山羊六七头,逐之。经一石桥,甚狭而峻。羊去,根等亦随渡,向绝崖。崖正赤,壁立,名曰赤城。上有水流下,广狭如匹布。剡人谓之瀑布。羊径有山穴如门,豁然而过。既入,内甚平敞,草木皆香。有一小屋,二女子住其中,年皆十五六,容色甚美,著青衣。一名莹珠,一名□□。见二人至,欣然云:“早望汝来。”遂为室家。忽二女出行,云复有得婿者,往庆之。曳履于绝岩上行,琅琅然。二人思归,潜去归路。二女追还已知,乃谓曰:“自可去。”乃以一腕囊与根等,语曰:“慎勿开也。”于是乃归。后出行,家人开视其囊。囊如莲花,一重去,一重复,至五盖,中有小青鸟,飞去。根还知此,怅然而已。后根于田中耕,家依常饷之,见在田中不动,就视,但有壳如蝉蜕也。

〔注〕 剡县:西汉置,今浙江嵊县,因剡溪而得名,时属会稽郡。

本篇选自《搜神后记》。

这是一篇入仙窟故事,由同一叙事母题增益润色而来。《列仙传》卷下《邗子》即言邗子随犬入山,得遇仙吏侍卫。而遇仙女,则以《拾遗记》卷十《洞庭山》为早。本篇或受上述故事影响,写猎人于深山重岭逐羊,偶入仙源遇二八姝丽。南朝同类传说更多,如《幽明录》之《黄原》、《刘晨阮肇》。清代《聊斋志异》之《翩翩》亦沿袭此一母题。故事模式大抵是设置特异身份人物,如采药人、猎人,总之是出入于人迹罕至之地的,又因迷路等原因由羊、犬或流杯、灯烛等导入,邂逅的又往往是自荐枕席的风情女子,而后物转星移,发一番“洞中方七日,世上已千年”、世事如梦如幻、转瞬即逝的感慨,以人间生老病死的失落感,反衬神仙不老的超凡性,从而别有情致地表达了一种超越俗世生命局限的期盼,而其百演不厌的与仙女的野合,则折射出对超人伦情爱的玩味与渴求。

《袁相根硕》一篇在同类题材中并非上乘之作,而同出此书的《桃花源记》则是千古名篇。两个世外桃源皆设置巧奥隐秘。《袁相根硕》以赤城绝崖为屏、水帘瀑布为障,多些雄壮之美;《桃花源记》则以桃花铺路、溪水为伴,多些阴柔之气。从山口入,《桃花源记》之渔人见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村人设酒杀鸡作食、盛情款待渔人。风情之美、人物之淳,难与伦比,反衬出时人“先世避秦难,率妻子邑人入此绝境”的对世局变乱的焦虑和对至善至美的人间乐土的渴望。相比之下,《袁相根硕》描写穴内环境,只一句“内甚平敞,草木皆香”,设置唯“一小屋”,仙女居此不亦荒凉简陋乎?一句“早望汝来”,可知等候之良苦。“遂为室家”,不免操之过急。二女出行,往庆“复有得婿者”,令人感到女儿国仙女倒像嫁不出去的老姑娘,不亦可悲乎?袁相、根硕潜归,二女不告而知,以物相赠,不许开启的一囊一重重掩蔽着仙姝的诡秘,打开却只一青鸟倏忽而去。人于是在这失而复得、得而又失中陷入思考:蝉蜕而去的根硕之魂灵,究竟是化青鸟而去?还是重觅仙府别享安乐?抑或因家人私开腕囊怨恨而去?故事戛然而止,留有余韵。不过,袁相下落没个交代,最终给人以残缺之憾。

陶渊明

陶渊明写情书?实际上是陶渊明写了一首情诗《闲情赋》。

说到陶渊明,你一定会想起《桃花源记》。可以说,陶渊明用一篇《桃花源记》写出了人们对于世外桃园的渴望,而一篇《桃花源记》也奠定了陶渊明田园诗派系的地位。

桃花源记

但是,就是这样一位田园派系的大师,却把一首情诗写到无人能及的地步,甚至被清文学家陈沆评价为“晋无文,唯渊明《闲情》一赋而已。”后人甚至给出“如奇峰突起,秀出天外,词采华茂,超越前哲”的高度评价。

人们不禁要问,素以擅长田园风格书写诗词的陶渊明,怎么会突然写这么一首情诗?而且写的如此细腻,如此情真意切,如此情意绵绵?陶渊明的情诗(书)究竟是写给谁的呢?

有人说陶渊明写《闲情赋》是对当时世俗官场的不满的一种宣泄。但笔者认为,《闲情赋》应该是陶渊明对亡妻的一种怀念和续娶新妻子的一种喜爱之情的共同之情。

史料显示,陶渊明30岁时其妻子不幸去世,后经人介绍续娶翟氏女子。《南史》本记载:其妻翟氏,志趣亦同,能安苦节,夫耕于前,妻锄于后。

不难看出,虽然陶渊明壮年遭遇亡妻,但其续娶的妻子翟氏也是一位知书达理美女,上得了厨房,下得了庭堂,甚至与陶渊明志趣相同,是陶渊明得力的助手。而陶渊明用一首《闲情赋》,表达了对亡妻的怀念之情之时,“十愿十悲”真切的表白,也为自己还能再娶到一位如此美女而感到幸运,甚至愿意化身为美人的鞋子,附素足以周旋,化身为美人的影子,常依形而西东,已经对美人到了“爱不释手”的境地。可以说,陶渊明如此“重口味”的表达,也让后人重新认识了这位田园大师的浪漫一面。

最后,我们来欣赏《闲情赋》(节选),看看陶渊明这位田园大师如何用细腻的手法,来展现对于爱情的渴望和美女的思念。

闲情赋(节选)

作者:陶渊明

愿在衣而为领,承华首之余芳

悲罗襟之宵离,怨秋夜之未央

愿在裳而为带,束窈窕之纤身

嗟温凉之异气,或脱故而服新

愿在发而为泽,刷玄鬓于颓肩

悲佳人之屡沐,从白水而枯煎

愿在眉而为黛,随瞻视以闲扬

悲脂粉之尚鲜,或取毁于华妆

愿在莞而为席,安弱体于三秋

悲文茵之代御,方经年而见求

愿在丝而为履,附素足以周旋

悲行止之有节,空委弃于床前

愿在昼而为影,常依形而西东

悲高树之多荫,慨有时而不同

愿在夜而为烛,照玉容于两楹

悲扶桑之舒光,奄灭景而藏明

愿在竹而为扇,含凄飙于柔握

悲白露之晨零,顾襟袖以缅邈

愿在木而为桐,作膝上之鸣琴

悲乐极以哀来,终推我而辍音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中华,是诗国,也是酒国。历代古诗词中有大量有关“酒”的诗句,“酒”早已作为一种中国古代诗词的文化符号。

人生最畅怀,莫过诗与酒:诗词与酒的缘分,当好酒邂逅好诗无酒不成诗,无诗酒不雅。诗词里的酒最香浓,酒中的诗词最动人。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我国酿酒的历史很久远,可以说是与种植生产同步的,当时饮酒的风气很盛。在《诗经》里就有很多地方提到酒。

人生最畅怀,莫过诗与酒:诗词与酒的缘分,当好酒邂逅好诗陶渊明是第一个有意识地将诗与酒“攀亲结缘”,并在诗中赋予酒以独特象征意义的诗人。他以酒作为媒介,将酒与人生密切联系起来,把饮酒提高到哲理和艺术的层次。人生最畅怀,莫过诗与酒:诗词与酒的缘分,当好酒邂逅好诗唐朝既是中国酒文化的全盛时期,也是中国诗文学的全盛时期。唐代诗人以其开阔的胸襟,宏伟的气魄,借鉴、扬弃了前人的诗酒流韵,创造出一种唐人特有的诗酒浪漫情调,使酒文化在这座古代诗歌的巅峰上,流溢出醉人的馨香。李白既是“诗仙”,也是“酒仙”,既传承了陶渊明始终的洒脱自然,又以其豪迈不羁,气势磅礴而著称。他一生曾多次隐居学道,野山深林之中,乐于独斟自饮,飘然来去。

“诗圣”杜甫嗜酒如命,丝毫不亚于诗仙李白。杜甫的饮酒,有独酌,有邀约朋友同饮,也有向朋友索饮的。他一生大部分时间都是在战乱、逃难和贫病交加的困境中度过的,他只活了59岁。饮酒对他来说是为了增加生命的密度,也是为了追求乐趣。如此看来,饮酒已经成为很多诗人一生的乐趣。一个不会饮酒,没有深刻理解酒中之趣的人,是绝无可能做到的。

人生最畅怀,莫过诗与酒:诗词与酒的缘分,当好酒邂逅好诗一阙宋词酒一杯。诗酒联袂,寄意遣怀,是文学史上的千秋佳话,更是酒文化窥测的不变传统要说起从理论和实践上对中国酒文化都有独特贡献的天才文人,当属苏东坡。他爱酒,但没有沉溺于酒。苏东坡的饮酒诗中,“破愁解闷”之外,还增添了无限野趣与友情。他为后世文人,开启了新一流酒风。苏东坡且知酒、酿酒,著有《东坡酒经》专书,以及咏“竹叶酒”、“洞庭春”、“真一酒”、“蜜酒”、“桂酒”、“松花酒”等诗作,都可以直视为酿酒史料,留给我们一份珍贵的酒文化遗产。《酒经》以歌赋的形式写的酿酒专论,叙述了酿酒的工艺流程和具体方法,是宋代酒文化的珍贵史料。

陶渊明写的桃花源诗如下:

嬴氏乱天纪,贤者避其世。黄绮之商山,伊人亦云逝。往迹浸复湮,来径遂芜废。相命肆农耕,日入从所憩。桑竹垂余荫,菽稷随时艺;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荒路暧交通,鸡犬互鸣吠。

俎豆犹古法,衣裳无新制。童孺纵行歌,班白欢游诣。草荣识节和,木衰知风厉。虽无纪历志,四时自成岁。怡然有余乐,于何劳智慧?奇踪隐五百,一朝敞神界。淳薄既异源,旋复还幽蔽。借问游方士,焉测尘嚣外。愿言蹑清风,高举寻吾契。

如下:

1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陶渊明晚年,约为南朝宋永初三年(422)的作品。只好借助创作来抒写情怀,塑造了一个与污浊黑暗相对立的美好境界,以寄托自己的理想与美好情趣。《桃花源诗》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

2整体赏析

陶渊明写桃花源,用了散文与诗两种文体。《桃花源记》主要是描写渔人出入桃花源的经过和在桃花源中的所见所闻;《桃花源诗》是以诗人的口吻讲述桃花源人民生活的和平、安宁。《桃花源诗》内容丰富,对于了解陶渊明描写桃花源的意图和生活理想很有帮助。

3作者简介

陶渊明(365—427),东晋诗人、辞赋家、散文家。一名潜,字元亮,私谥靖节。浔阳柴桑治,今江西九江人。《晋书》《宋书》均谓其为系陶侃曾孙。曾任江州祭酒、镇军参军、彭泽令等,后去职归隐,绝意仕途。长于诗文辞赋。

陶渊明写桃花源,用了散文与诗两种文体。《桃花源记》主要是描写渔人出入桃花源的经过和在桃花源中的所见所闻;《桃花源诗》是以诗人的口吻讲述桃花源人民生活的和平、安宁。桃花源诗内容丰富,对于了解陶渊明描写桃花源的意图和生活理想很有帮助。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anai/886375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29
下一篇2023-09-2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