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连山因为生物多样性、独特而典型的自然生态系统和生物系统,成为西北地区重要的生物种质资源库和野生动物迁徙廊道。最近几年,各级政府高度重视生态保护,我也能深切感受到家乡生态环境状况的日新月异。以前,我每次出门拍摄野生动物都要走很远的路,而如今走出县城几公里后,各种野生动物就会闯入我的镜头。我的家乡真正成了野生动物的天堂。
通过多年的拍摄,我了解到在这些野生精灵的生活中,也充满着与人类共通的 情感 。它们为了繁衍生命,勤劳捕食、哺育后代,有需要时甚至会牺牲自己,展现出令人震撼的生命之美、 情感 之美。我期望,通过自己拍摄的野生动物影像,让更多人认识并保护我们的自然生态和野生动物,这是我永远不会改变的创作初心。
1、每年三月是藏狐的繁殖季节,小藏狐在洞穴中成长三周左右就会出洞,对于外面的世界,小藏狐很是好奇。
2、一只兔狲闯入藏狐的领地,藏狐气愤地前去驱赶,狭路相逢勇者胜。
3、冬天的高原寒气袭人,清晨,大雪还在不停的下,藏狐四处寻找着可以果腹的食物,一只鼠兔不幸成为了它的早餐,捕获猎物的藏狐站在山坡上傲视草原。
4、成长的日子不只是有快乐,草原上处处都有危机存在,时刻都要躲避天敌,天空中有金雕等猛禽觅食,地面上有狼等猛兽出入,还有四处流浪的野狗。看到危机出现,藏狐妈妈会奋不顾身保护幼崽,危机解除后,幼崽依偎在妈妈身边,好像在感恩妈妈的保护。
5、藏狐在草原上并不是人人都喜欢,在牧民眼里它就不受欢迎,因为它时不时偷袭牧民的小羊羔。一只小羊羔跟着妈妈在灌木从中吃草,藏狐想去偷袭,被母羊发现追赶驱离,藏狐落荒而逃。
6、藏狐悄悄潜伏在喜马拉雅旱獭洞穴附近,一开始旱獭发现了潜伏的藏狐,神情紧张,不停地向同伴发出刺耳的警报声,藏狐一直在佯装睡觉一动不动,只有两只眼睛不停转动着,它在等待。一个多小时过去了,旱獭渐渐忘记了危险,离开洞穴开始觅食,藏狐的耐心终于有了回报,它以极快的速度扑向旱獭,一场生与死的对决就此发生。
7、雪豹被誉为“雪山之王”。它们生活在祁连山连绵的群峰中,避世独处,神秘难寻,它们是雪山中真正的无敌王者。我有幸在野外近距离和它相遇,它优雅的朝我走来,近在咫尺,我清楚地看到了它幽蓝的眼神,我屏住呼吸,克制住激动的心情,记录下这美丽瞬间。
8、雪豹的巢穴设在岩洞中,一个巢穴往往一住就是好几年,小雪豹长到3个月大小妈妈就会带它离开巢穴,这只小雪豹已经按耐不住好奇想跟着妈妈去看看外面的世界。
9、雪豹终生保持着独居性和强烈的领地意识,为了捍卫自己的领地,每天都要外出巡视,路程往往很远,并且按一定的路线绕行于一个地区,需要许多天才能沿原路返回,这只雪豹正在检视着自己的领地。
10、每一种从古繁衍至今的物种,对生物圈都有其特殊的生存意义,就草原生态系统而言,鼠兔对维持草原生物链的完整性和保持生物多样性,有着不可取代的价值。
11、高原鼠兔是草原各种野生食肉动物的基础猎物。一群鼠兔在玩耍,一只大鵟突然俯冲下来叼走其中一只,其他同伴立刻用叫声示警,但过了一会儿,它们很快又四散开吃草、玩耍。命运虽已写好,但它们仍努力生存着。
12、黑色鼠兔是比较罕见的基因突变类物种,存在概率很小,对此藏族有一句名言:“有黑狐的地方不下雨,有黑鼠兔的地方有灵气”。
13、每年七八月,已长大艾鼬幼崽都会跟着妈妈外出狩猎,它们的主要食物是高原属兔,被誉为鼠兔的超级杀手。
14、冬天一场大雪,覆盖了整个草原,临近中午,小香鼬懒洋洋地钻出洞口,它好像被眼前的景象给吓住了,目不转睛胡盯着前方,憨态可掬,好像在说:啊,好大的雪。
15、生存在我国的所有猞猁都属于欧亚猞猁,随着季节的更替,猞猁的外形会发生细微的变化,比如在冬季时的毛色为灰棕色或者银灰色,而到了夏季则变成了红棕色,这是为了适应环境所做出的改变。猞猁是喜欢捕食兔子的猫科动物,在自己的领地里面可以说是罕逢敌手。
16、兔狲是一种小型野猫,以其与众不同又讨人喜欢的外表闻名,斗大的圆盘脸、矮胖的身子和蓬松的毛皮让它看起来像个小绒球。它们对居住环境特别挑剔,独居并有很强的领地意识,它们白天会躲在洞穴、岩缝中,到黄昏时才出来捕食。小兔狲长到四个月大时,就开始和母亲一起外出捕猎了,天空中一只老鹰飞过,兔狲一家警惕地观察着。
17、猎隼属大型猛禽。主要以鸟类和高原鼠兔为食,在草原上经常能看见它一掠而过、搏击长空的英姿。
18、五月的祁连山大雪纷飞,虽然气候恶劣,但却是野生动物们的天堂。一场大雪覆盖了整个草原,雪山顶上的岩羊在奔跑,不畏风雪。
图文作者:鲍永清,系青海省摄影家协会副主席、青海祁连山自然保护协会副主席
四川甘孜州格聂神山景区15日透露,在理塘县境内海拔4050米的聂神山景区冷龙沟附近山坡,首次拍摄到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雪豹的活动踪迹,这也是当地首次发现并拍摄到清晰的雪豹影像。
拍摄者称,发现雪豹时其正在啃食猎物,雪豹发现拍摄者后向其走来,拍摄者迅速将手机放在一处岩石上逃离。视频中,雪豹走进了拍摄的手机,发现没有异常动静后缓慢转身离开。
格聂神山景区位于甘孜自治州理塘县西南部,巴塘县东部,与乡城县、稻城县相邻,幅员面积4069平方公里,是集雪山冰川、河流湖泊、草原森林,湿地温泉等地质地貌和诸多文化遗存为一体的综合景观区。
雪豹,是一种重要的大型猫科食肉动物和旗舰种,由于其常在雪线附近和雪地间活动,故名“雪豹”。雪豹具有高度发达的分配血液、调节呼吸等技能。对氧化变化很敏感。红血球直径很小——55μm(473~615μm),红血蛋白高度集中(164g%)。血球比容计指标(即红血球的出较量为47%)跟血液中的大量红血球(141~168百万/平方毫米)相符。
雪豹原产于亚洲中部山区,中国的天山等高海拔山地是雪豹的主要分布地。其皮毛为灰白色,有黑色点斑和黑环,尾巴长而粗大,有“雪山之王”之称。
2016年9月,新龙县环林局与猫盟CFCA共同启动了新阶段野外猫科动物调查工作。至2017年11月,调查并确认甘孜州新龙县分布有雪豹。
2019年3月,天山北坡中段东部国有林管理局乌苏分局辖区范围布设的25台红外相机中发现,有21台相机捕捉到雪豹影像资料,拍摄到417张雪豹的照片及视频 。
3月23日下午,青海省果洛州玛多县披露,三江源国家公园黄河源园区境内首次拍摄到雪豹活动影像。 经过近一年的救助,天山首只在农区发现的雪豹活体身体已完全康复,于2019年4月17日被放归天山。
成年体长110~130厘米;尾长90~100厘米,体重一般30~60公斤之间。全身灰白色,布满黑斑。头部黑斑小而密,背部、体侧及四肢外缘形成不规则的黑环,越往体后黑环越大,背部及体侧黑环中有几个小黑点,四肢外缘黑环内灰白色,无黑点,在背部由肩部开始,黑斑形成三条线直至尾根,后部的黑环边宽而大,至尾端最为明显,尾尖黑色。
雪豹具有夜行性,昼伏夜出,每日清晨及黄昏为捕食、活动的高峰。其行动敏捷机警,动作灵活,善于跳跃,3~4米的高崖可纵身而下。
白天很少出来,有时会躺在高山裸岩上晒太阳。其上下山有一定的路线,喜走山脊和溪谷,经常沿着踩出的小径行走。雪豹一年换一次毛。
平时独栖,仅在发情期前后才成对居住,一般有固定的巢穴,设在岩石洞中、乱石凹处、石缝里或岩石下面的灌木丛中,大多在阳坡上,往往好几年都不离开一个巢穴,窝内常常有很多雪豹脱落的体毛。巡猎时也以灌丛或石岩上作临时的休息场所。
这只雪豹是一只成年雄性雪豹,因为头部受伤,所以要观察确认无碍后再放归野外。
3月11日,一只成年雪豹出现在青海省海北州门源县,西滩乡小学附近,这只雪豹因为误闯农户,不小心被窗户的玻璃划伤头部,额头有明显的血迹,相关部门在得知后立即赶到了现场对雪豹进行救助。
青海野生动物救护繁育中心的工作人员指出,这只雪豹是一只成年雄性雪豹,经过初步诊断后,确定这只雪豹只是头部轻微受伤,在确认雪豹身体无碍后就会将它放归野外。
雪豹是一种大型食肉猫科动物,是高原地区的岩栖性动物,经常出没在雪山高原地带,喜欢在裸岩及寒漠带的环境中活动,雪豹是夜行性动物,喜欢昼伏夜出,通常在清晨或傍晚的时候外出活动捕食。它们动作敏捷,可以在3~4米的高崖上纵身跳跃而下。
雪豹常常以岩羊、北山羊、盘羊等高原动物作为捕食对象,也会捕食一些高原兔、旱獭、雪鸡等小型动物或鸟类,如果在食物紧缺的时候也会闯入民宅捕食家畜、家禽等。
它们常栖息于海拔2500到5000米的高山上,到了夏季,它们多出现于3000到6000米的高山上,而到了冬天,它们就会随着食物迁徙到2000~3500的地方,它们的毛色灰白,带有黑色斑纹,尾巴又粗又长,被人们誉为“雪山之王”。
雪豹是亚洲高山高原区最有代表性的动物,中国的雪豹数量位居第一位,约占全世界的总数的40%左右。
它们本来处于高原生物链的最顶端,但是由于非法捕猎等多种因素,雪豹的数量急剧下降,现在已经成为了濒危物种。据统计,在中国雪豹的数量比大熊猫还要少。
现在,国际上正在实行保护雪豹行动计划,目的是使雪豹得到更好的保护,以便维护整个高山地区的动物区系和生态系统。
雪豹,在人们心中总有一种神秘的色彩,它们生活在人迹罕见的雪山之上,是世界上最耐寒的猫科动物之一,由于它们性格独立且十分惧人,所以在以想要观察到雪豹是一件不太可能的事情,因为它敏捷机警,听觉十分发达,所以人们制造出来的响声,它在老远处就已经察觉到了,从而避开人们的行动路线,直到1955年左右,人们才发现雪豹这一种美丽的大猫,比1869年发现熊猫晚了80多年。
雪豹
雪山之灵雪豹主要的生活区域就是中国的天山等高海拔山地,虽然对于大多数动物来说,这里高寒,并且氧气稀薄,不太利于动物们的生长,但是雪豹及大多数雪山动物都进化出了能够适应环境的体质,比如雪豹具有高度发达的调节呼吸、分配血液的技能,雪豹体内的红血蛋白高度集中,血液中有大量血红球,使得它们对氧气的变化十分敏感,即便氧气含量比较低,它们也能够适应。
雪豹
雪豹长得十分漂亮,毛发整体呈现出白色到灰白色,头部、颈部、背部、侧面及尾巴都有玫瑰花结状的斑纹,腹部毛发为白色无斑纹,眼睛是浅绿色或者灰色,雪豹幼崽还发现有蓝色的眼睛。
由于常年生活在雪山之上,气温低,所以雪豹进化出了厚厚的皮毛来御寒,而当夏季积雪融化太阳炎热的时候,它则会躲在岩石下面避暑。当然,与其他猫科动物相比,雪豹最具特色的还是它粗而且长的尾巴,使得它在雪山上高速追逐时能保持平衡。
猫科豹属里面的5种动物
雪豹属于猫科豹属五种动物里面的一种,其它4种分别是老虎、狮子、花豹、美洲豹。在分类学上,雪豹其实有相当长一段时间都被错误归类的,曾经人们认为它是单一的一个属,主要原因就是雪豹并不能发出猫咪等能够发出的“咕噜声”,也不能发出狮虎等发出的“咆哮声”,它的舌骨基本骨化,且很难与狮虎豹等豹属里面的动物杂交。
后来根据研究系统发育树,得出了雪豹属于豹属。基于对活体猫科动物的DNA序列进行系统发育分析,也得出了雪豹跟老虎存在较近的亲缘关系,表明它们可能在37-27百万年前开始分化。
雪豹正在捕猎
同其他大多数食肉动物一样,雪豹也是一个机会主义的捕猎者,它们除了捕食其他动物之外,有时候也吃腐肉,不过不同于鬣狗等动物,捕食占据了雪豹最主要的食物来源,其最喜欢的食物是喜马拉雅塔尔羊、岩羊、盘羊、捻角山羊等等。
雪豹比较喜欢从岩石上面伏击猎物,利用地形之便隐藏自己,除了大型雄性牦牛之外,雪豹几乎可以单独捕食其生存范围内绝大部分动物。不过在一些人类生活区域附近,由于野生猎物减少,雪豹也会捕食一些牲畜,比如在蒙古一些地区,牲畜占据了雪豹食物来源20%以下的比例。
雪豹的历史变迁雪豹原产于亚洲中部山区,即青藏高原一带,中国是世界上雪豹数量最多的国家,大约有4500只雪豹。
从地理位置上看,雪豹仅生存于12个国家的高山里面,大约在20多年前,雪豹的数量还是比较可观的,但是在过去的十几年时间里面,由于盗猎、栖息地丧失、全球环境变化等原因,雪豹的种群数量减少了将近20%,整体表现趋势是往更高的山、人迹更加罕见的地方走,这不难理解,因为雪豹本身就是一种十分警惕的动物,常常远离人类而居,当人们扩张自己的生活区域时,雪豹便退缩,即“人进豹退”。
四川雪豹分布图
雪豹在四川境内,大渡河以东,可能与大熊猫共同生活了几百万年,大渡河以西,从贡嘎山到新龙再到洛须,大片的地区都有雪豹的分布,上个世纪80年代的时候,在对卧龙保护区的熊猫进行调查研究时,就曾发现过雪豹,不过在随后的十几年间,雪豹的分布整体往更高处走,以雪豹与熊猫共同分布的区域来看,原本一个生活在林线之上,一个分布在林线以下,后来雪豹即便是在林线之上,也难觅其踪迹。
雪豹历史上在内蒙古的分布范围是阴山山脉、大兴安岭南段以及阿拉善全境,栖息地主要以山地为主,其中贺兰山、狼山是雪豹东西分布的地理节点,阿拉善境内的雪豹主要是由青藏高原部分地区的雪豹迁徙而来,究其历史迁徙路线,主要是由昆仑山脉经阿尔金山、祁连山脉到贺兰山,天山山脉经阿尔泰山脉到马鬃山这两条地理走廊,最终抵达内蒙古地区。
雪豹在世界其他国家范围内的分布特点是逐年减少,其中在一些北方国家中,雪豹由于生活在较低海拔的地区,就更容易遭到人类生活的干预,由于受到偷猎、栖息地被破坏等的影响,森林植被分布基线正在往更高海拔的地区退缩,而相对应的,雪豹的整体分布趋势也随之变得破碎化,往更高的地区收缩。
雪豹幼崽
雪豹生存现状雪豹源于青藏高原,最终扩散到中亚的大部分地区,如今雪豹生存区域相较于历史分布区域来说,减少了很多,整体也呈现破碎化,即为斑状分布。
由于雪豹外表十分美丽,皮毛浓密、蓬松、柔软,加上豹骨代替虎骨入药等原因,遭到了人类大肆捕杀,其中偷猎盗猎是雪豹数量骤减最大的原因之一,到如今全球成年雪豹数量估计约为2710-3386只,并且呈现出下降趋势,到2040年左右,整体数量估计会减少10%左右,以下是2016年的数据:
全球雪豹个体数量估计在4678-8745只;中国有4500只雪豹分布在110万平方公里的区域内;蒙古有1000只雪豹分布在101万平方公里的区域内;印度有516-524只雪豹分布在75万平方公里的区域内;阿富汗有50-200只雪豹分布在5万平方公里的区域内;不丹有100-200多只雪豹分布在15万平方公里的区域内;哈萨克斯坦有100-120只雪豹分布在5万平方公里的区域内;乌兹别克斯坦有30-120只雪豹分布在1万平方公里的区域内;塔吉克斯坦有250-280只雪豹分布在10万平方公里的区域内;巴基斯坦有250只雪豹分布在8万平方公里的区域内;吉尔吉斯斯坦有300-400只雪豹分布在105万平方公里的区域内;尼泊尔有300-400只雪豹分布在3万平方公里的区域内;尼泊尔有300-400只雪豹分布在3万平方公里的区域内。雪豹及其幼崽
雪豹位于高原生态食物链的顶端,在雪山之上,它们是最顶层的捕食者,所以又被誉为“雪山之王”,起到控制当地食草动物数量及部分食肉动物数量的作用,然而由于早些年的非法捕猎、报复性猎杀等原因,雪豹的数量正在急剧减少,现在已经成为濒危物种,当今野生雪豹大多数都生活在海拔2000米以上,5800米以下的山区里面,整体数量呈现下降趋势,成熟个体呈现持续衰退趋势,其主要栖息地如下:
在中国,三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珠穆朗玛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托木尔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在蒙古,戈壁古尔班赛汗国家公园、乌布苏盆地生物圈保护区蒙古境内;在印度,赫米斯国家公园、基斯赫特瓦尔国家公园、南达德维国家公园等;在不丹,吉格梅·多吉国家公园、旺楚克百年国家公园、邦德林野生动物保护区;在巴基斯坦,吉德拉尔国家公园、红其拉甫国家公园、巴尔蒂斯坦野生动物保护区等;在尼泊尔,阿比纳帕保护区、多巴丹狩猎保护区、安纳普娜保护区等;在乌兹别克斯坦,扎敏国家公园、乌干恰特卡尔国家公园等;在吉尔吉斯斯坦,卡拉科尔国家公园、萨利-车勒克州生物圈自然保护区等。雪豹的整体生存现状呈现出过去在减少、如今也在减少、未来还会减少。目前雪豹数量的下降虽然在合理的范围内,但是由于盗猎、采矿及蓬勃发展的畜牧业,明显增加了“人豹”冲突,巴基斯坦近期的调查数据显示,境内部分地区的雪豹数量可能低于此前的预期,并且在未来一段时间内进一步下滑,甚至到局部灭绝的地步。
被猎杀的雪豹
雪豹面临的生存危机目前对于雪豹来说,最主要的威胁是非法偷猎,这直接短时间内就使得雪豹数量下降,并且影响种群的发展,过去在中国,每年都有103-236只雪豹死于偷猎,蒙古有34-53只,印度有21-45只,巴基斯坦有23-53只,塔吉克斯坦有20-25只;
单单是中国在1990-2012年间,就有432只雪豹被偷猎,占雪豹非正常死亡率的81%,另外19%则是报复性猎杀,比如雪豹袭击了牲畜等等。
除了非法贸易、报复性猎杀等直接致死的因素之外,全球气候变暖也正在影响着雪豹的生存,温室气体的排放,可能会导致喜马拉雅山脉的林线往更高的海拔转移,会使得雪豹的栖息地减少30%左右。
再加上人为活动及经济开发、基础建设等等,进一步压缩雪豹的生存空间,使得它们的栖息地萎缩、呈现零星斑块状分布。捕猎野生动物加上过度放牧导致草场退化,野生蹄类动物减少,使得雪豹食物资源明显下降。
红外相机拍摄到的画面
另外,随着林线上移,原本生活在海拔较低区域的豹子,有可能会向上扩张,从而进犯雪豹的领地,与之形成明显的竞争关系。例如在2016年2月份的时候,在四川贡嘎山保护区一处海拔4千米的山脊上,人们安装的红外相机于下午4点多拍到了一只豹子,豹子离去之后的2小时,即下午6点多钟的时候又拍到了一只雪豹,这表明豹子的活动范围与雪豹的活动范围已经明显有了重叠的区域。
我国在保护雪豹上的措施及成就根据北京大学等联合发布的《中国雪豹调查与保护现状2018》显示,全世界60%的雪豹栖息地位于中国,所以在对于雪豹的保护问题上面,全球都在看中国,如今来自民间、官方的力量正在唤醒人们对雪豹的关注与保护,另外,我国在雪豹的保护问题上面,做得可以说是十分突出,甚至可以作为世界保护野生动物里面的典范,无论从民众意识,还是保护措施上看,都是十分优秀的。
山坳间的雪豹
针对雪豹的保护,主要从四个方面出发:
一是打击偷猎盗猎,降低雪豹非自然死亡率,同时严禁非法贸易、动物园及其他饲养机构等从野外捕捉雪豹用于培育、展览等;
二是通过宣传教育,提高人们对雪豹的保护意识,特别是生活在雪豹栖息地附近的牧民们,由于雪豹市场会下山捕食牲畜,会给牧民们造成一定的损失,早年不少雪豹都死于人类的报复中,通过宣传教育,这类现象几乎杜绝了,现在川藏地区等人们,即便雪豹下山捕食被捉之后,也是好吃好喝招待,便报告林业部门予以放归山林了;
三是保护雪豹原生栖息地,最常见的做法就是设立国家公园或者保护区,比如三江源国家公园、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羌塘自然保护区、卧龙国家自然保护区等等,都是雪豹赖以生存的家园;
四是进行人工饲养繁殖,这是针对濒危动物最有效的方式之一,比如华南虎,之所以我们当今仍能够在动物园里面看到它,主要归功于人工饲养。雪豹的人工繁殖难度极大,因为它们生活环境的原因,所以我国有能力繁殖雪豹的动物园很少,但通过几十年的努力,已经克服了大部分的寄生虫、结核病之类的问题了,在人工饲养的环境下,雪豹的寿命可达15年。
人工饲养下的雪豹
当然,除了传统的保护方式之外,我国也正在积极尝试一些其他方式,比如动员民间力量参与进来,同时设立更加完善的雪豹检测计划及方案,进行研究和保护。在2013年的时候来自全球12个国家共同签署了“比什凯克宣言”,如今这么多年过去了,我国始终积极落实比什凯克会议精神,在全球保护雪豹问题上做出表率。
说起自然界中带“王”的动物,我们比较熟知的就是“百兽之王”老虎、“森林之王”狮子等,无论是哪种“王”,它们都在各自的领域里站在了食物链的最顶端。因此“王与王”之间的高低胜负一直为人津津乐道。
那么,您知道“雪山之王”是哪种动物吗?相信许多小伙伴都已经猜到了,没错,它就是雪豹。雪豹是豹子亚科的一员,也是雪豹属的唯一一种动物。
其他的豹子(花豹猎豹美洲豹)大都生活在一些平原地区,而雪豹则不同,它主要生活在雪山附近,因此得名“雪豹”。
不但是生活的区域不一样,雪豹的外观上也与其他的豹子有着明显的区别。其他的豹子大都是**的皮毛身上有着黑色的斑点,而雪豹则是灰白色的皮毛加上斑点,这种皮毛的颜色更有利于雪豹在雪山隐藏。
除此之外,雪豹平均2米的身长就有接近一半左右是尾巴的长度,而其他的豹子的尾长最多是身长的三分之一左右。
而且生活在其他领域里的豹子的猎物非常的多,但是雪豹的猎物就比较的稀少了,能生活在雪山之上的动物并不多,其中主要以岩羊、牦牛等动物为主。
岩羊是在雪山悬崖峭壁上生活的一种食草动物,长期的悬崖峭壁生活使它们练就了很强的跳跃力,正常情况下,岩羊轻松一跃就有3米左右,重要的是它可以从10米高的地方跳下而不受伤。
对于雪豹来说,捕猎岩羊的风险还是很高的,虽然雪豹也具有很强的跳跃力,但是它要从10米高的崖壁上跳下不死也得残。因此,跳跃力较差的耗牛成了雪豹经常捕猎的对象。
但是成年的耗牛体重在500公斤以上,因此耗牛又有“高原之舟”的称号。而成年的雪豹身长虽然有2米左右,但是体重却只有60公斤左右,与牦牛的体重差了接近10倍,所以在选择猎物时,雪豹一般会选择小牦牛下手。
小牦牛凄惨的叫声引起了牦牛群的注意,但是让人意外的是,近在咫尺的牦牛们既没有跑也没有上去帮忙的意思,都站在原地静静的看着雪豹咬着小牦牛。但是,此时一头成年的牦牛洞里,从肤色上看,这应该是牦牛妈妈,它直接冲了上去用自己的头用力的顶着雪豹。牦牛妈妈拼死的顶撞下,雪豹终于松开了小牦牛。冲向了远处,这个时候,一旁围观的牦牛才想起来逃走。
不得不说,低等生物的冷漠是它们沦为猎物的主要原因,就像非洲大草原上水牛一样,体重上吨的水牛如果团结起来,这个“天团”就算是狮群也不敢冒犯吧。但是,这就是大自然食物链的法则,食物链底端的动物就是如此生活的。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