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曹冲称象课文原文

二年级曹冲称象课文原文,第1张

曹冲称象》是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上册第4课的课文,全文共5个自然段,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记叙。下面和我具体了解一下吧,供大家参考。

曹冲称象课文原文

古时候有个大官叫曹操。别人送他一头大象,他很高兴,带着儿子和官员们一同去看。

大象又高又大,身子像一堵墙,腿像四根柱子。官员们一边看一边议论:“这么大的象,到底有多重呢?”

曹操问:“谁有办法把这头大象称一称?”有的说:“得造一杆大秤,砍一棵大树做秤杆。”有的说:“有了大秤也不行啊,谁有那么大的力气提得起这杆大秤呢?”也有的说:“办法倒有一个,就是把大象宰了,割成一块一块的再称。”曹操听了直摇头。

曹操的儿子曹冲才七岁,他站出来,说:“我有个办法。把大象赶到一艘大船上,看船身下沉多少,就沿着水面,在船舷上画一条线。再把大象赶上岸,往船上装石头,装到船下沉到画线的地方为止。然后称一称船上的石头。石头有多重,大象就有多重。”

曹操微笑着点一点头。他叫人照曹冲说的办法去做,果然称出了大象的重量。

课文赏析

《曹冲称象》讲的是曹操的儿子曹冲小时候动脑筋想出了称大象的办法的故事。一个七岁的孩子,想出称象的办法比官员强,比官员妙,这实在难能可贵。曹冲称象的故事,因此广为流传;曹冲爱动脑筋,善于观察,富于联想的品质,值得我们认真借鉴。

第一自然段讲曹操带着儿子和官员去看别人送的一头大象,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和大象的来历。

第二自然段形象地描述又高又大的大象,官员们都在议论大象的重量,暗示想知道大象的重量有一定难度。

第三自然段讲有官员想出造大秤的方法,但根本行不通。

第四自然段讲曹冲提出了称象的方法,分3个步骤:赶大象上船,在船身下沉处画线;把大象赶下船,往船上装石头,装到船沉到画线处为止;称船上石头的重量,就是大象的重量。课文用“再”“然后”这两个表示顺序的词,把称象的步骤表述得清楚明白。

第五自然段是故事的结局,曹冲的方法果然可行,称出了大象的重量。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曹冲称象》优秀教案设计,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曹冲称象》优秀教案设计 篇1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14个生字和由这些生字组成的词语,会写“冲、再、岁”等8个生字和2个新部首,能用“一边……一边”说话。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会用自己的话讲这个故事。

 3、理解课文内容,能说出曹冲称象的具体方法,教育学生学习曹冲遇事要动脑筋,想办法。

 教学重点:

 曹冲称象的办法以及他和官员称象办法之间的联系。

 教学难点:

 曹冲想出称象办法的原因。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四幅图、实验物品。

 一、揭示课题

 1、同学们,你们知道怎么称东西吗

 板书“称”,学生齐读“称”。

 2、你们见过大象有多大这么重的大象古时候怎么称呢板书“象”,今天我们就学习一个古时候称象的故事。学生齐读课题。

 3、“称象”就是称大象的重量,看了这个题目你们想知道什么呢(谁称象,为什么要称象怎么称的称出来了吗)同学们真是爱思考、爱动脑筋的孩子,提出的这些问题,你们学习了课文就知道了。

 二、初读课文

 1、学生借助拼音自由轻声读课文。

 再指名读课文。注意给生字正音,出示生字词卡片,指名读、齐读。

 2、再指名分段读课文,注意给生字正音。找出文中的人物。教师相机板书曹操、官员、曹冲。

 3、小组合作学习

 (1)读读生字记记字形,并给它们找找朋友。

 (2)划出带有生字的句子,读一读,读正确。

 (3)再把这段话连起来,读正确,读流利。

 4、小组汇报交流,教师点拨指导,读准字音“柱、秤、沉、止”。

 5、出示生字词卡片,指名读,齐读。

 三、再读感悟

 1、自由读课文,思考:本文主要写的是谁称象的事(曹冲)补充课题,曹冲是曹冲的儿子,曹操是什么人(古时候的大官)

 2、学习课文第一段。

 (1)指名读,其他同学边听边想:这段主要讲的是谁讲了他什么事(生答)教师简介曹操,理解“官员”一词。

 (2)指导朗读。

 3、学习第二段

 (1)看图说说你看到的这头大象。

 (2)指名读,思考:这头大象长得怎么样找一找文中写大象的句子,理解“身子像堵墙,腿像四根柱子”的意思。图文结合具体认识象高大。

 (3)再读描写大象的句子,读出象又高又大又重的感觉来

 (4)看到这么一头大象,大家心里会想什么这员们表现怎样

 (5)语句训练,用“一边……一边”说句话。

 (6)官员们想出了几种办法称象呢这些方法行吗(讨论)曹操听了官员们的议论态度怎么样理解“直摇头”

 (7)朗读第2、3段,引导读出疑问、反问的语气。

 过渡:七岁的曹冲,听了官员们的议论,边听边思考,灵机一动,计上心来,想出一个了办法,引读:他站出来说……

 4、学习第4自然段

 (1)曹冲称象有四步(出示四幅图)在理清顺序前,我们先来了解一幅图的意思。出示:赶象(上船),沿水(画线)

 (2)自读课文,看看图上填上适当的词,再从课文中找出依据。自由读,填词交流。

 逐步出示:卸下(石头)称出(重量)

 装石入(船)齐(线)停(装)

 赶象(上岸),准备(装石)

 (3)曹冲称象方法,给四幅图排一下顺序。

 (4)曹冲称象用了哪两样的东西交流出示:船、石。

 (5)实验演示:两名学生到讲桌前,一人讲方法,一人操作,然后再找其余数名同学演示。

 (6)为什么曹操听了点头微笑从哪个词看出曹冲办法称出了大象重量理解“果然”一词,指名读第五自然段

 四、精读对比,自由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这种方法和官员们的方法是有联系 ,他从官员的议论中得到启发,而他的方法巧妙在哪,学生交流。教师指导总结。

 五、拓展练习

 想一想,你有没有更好的办法

 板书:

 曹冲称象

 直摇头 微笑点头

 官员们 曹冲

 砍树造称 赶象上船

 画线上船

 宰象称肉 称石头

《曹冲称象》优秀教案设计 篇2

 教学目标:

 1、认识“曹、称”等14个生字,会写“柱、底”等9个字。能用“一边……一边……”说话。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读好对话表达的意思。

 3、喜爱曹冲这位爱动脑筋的想办法的小朋友,能从他称象的故事中受到启发。

 4、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表达能力,愿意主动给家人讲《称象》的故事。

 教学重点:

 朗读课文,理解课文中句子所表达的意思。

 课前准备:

 字词卡片,演示曹冲称象过程的投x或实验材料。

 教学时数: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1、启发谈话:同学们,你们见过别人称东西吗?那你们见过称大象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古时候称象的故事。(板书:称象)适时认识生字“称、象”。

 2、板题质疑:板书课题,读课题,认识生字“称、象”围绕课题,你想提出什么问题?(谁称象?为什么称象?怎么称的?)

 二、学习新课

 初读(自由读文,画出生字,了解内容。)

 1、学生轻声自读课文,要求画出生字,读准字音,不丢字,不掉字。

 2、指名读课文。强调重点字的读音:如“称、造、秤、得、倒”等字的读音。

 3、利用生字卡片,同桌之间互相指认生字,适当用生字练习组词或说话,共同识记。

 4、小组同学合作,帮助认字有差距的同学学会生字。

 讨论(交流读书体会,整体感知课文。)

 1、思考:通过自读课文,你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问题?

 2、小组合作,讨论交流。

 朗读(在理解中感悟读文,提高学生朗读水平。)

 1、在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分段指读课文,组织学生评价朗读,相互促进,教师适时范读指导。

 2、抓住“一边……一边……”的句子,认真体会,练习说话。

 3、把自己喜欢的段落读给组内的同学听。

 写字(针对学生实际,激发写字兴趣。)

 1、出示“我会写”中的字,组织学生认读观察,把自己认为写得好的字,先描红,再书写。

 2、针对学生实际,对典型字进行重点指导。如“船”等。

 3、学生自由练写,组织展示评价。

 第二课时

 一、导入(复述故事,引入新课。)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

 2、谁能把这个故事简单地给大家讲一讲。

 二、讨论(读书讨论,比较称象方法,加深对故事内容的理解。)

 1、引导学生读1————3自然段。思考:曹操听了大臣们称象的方法为什么“直摇头”?

 2、小组讨论,交流意见,陈述理由。

 3、分角色朗读课文,引导学生加上适当的动作和表情,体会当时的情景。

 三、演示(演示称象过程,体会曹冲的聪慧。)

 1、引导学生读4、5自然段,体会曹冲称象的过程。

 2、师生或生生合作,边叙述边利用投影进行演示,曹冲称象的全过程,进而体会曹冲的聪慧。可以多组进行,进行比赛。从语言表达,操作等方面进行评价。

 3、指导朗读课文,抓住表示称象顺序的词语体会用词的准确。

 四、拓展(引发思考,拓展思维,培养创新精神。)

 1、引导学生思考课后问题:还有没有更好的办法来称象呢?(可以启发他们从当时的情况和现代社会两个方面进行思考。)

 2、组织学生讨论,发表各自见解,进行互相评价。

 五、写字(加强写字指导,培养写字习惯。)

 1、出示“我会写”中的字,观察特点。

 2、指导书写,强调注意事项。

 3、自由练写,展示评价。

 这篇课文叙述了一个有关曹冲的故事,学生对课文内容比较感兴趣。根据班上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在教学这篇课文时设计的教学目标是认识14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把课文读通顺,体会课文三个关键句子的表达效果。在第一课时教学中我先采用的是随文识字的方法帮助学生理解生字词的意思,在复述课文大意的过程中认识14个会认的生字,再让学生开火车读、领读等方法巩固学习生字。第二课时教学重点是理解课文,体会三个句子的表达效果,谈感受,走近人物。我根据课后的思考题让学生对比读两组句子,体会词语“到底”和“才”字的表达效果。由于学生的思维水平和表达能力的差异,大部分别学生有所体会但不能用准确的句子表达出来,个别学生有体会在我的引导下也能用比较清楚的语句表达出自己的感受,还有个别学生可能还不能体会出这两组句子的不同表达效果。

 我认为这一堂课上的比较满意。比较突出的地方是这堂课的教学目标明确,教学过程围绕教学目标展开,老师的授课思路较清晰。但是还有很多值得改进的`地方,对学生的关注不够,在教学过程中应该要照顾到所有的学生,一堂课上要让每个孩子都有不同的收获,每个学生的能力都要得到实际的锻炼。所以课堂上的每一次提问和讨论都要精心设计,要对学生的思维有不同程度的启发。调动每个孩子的脑力劳动,让每个学生在一堂课上都要体会到学习的一点快乐和满足感。

 语文教师要上好一堂语文课不断反思和总结是及其必要的。在反思中改进,吸取经验教训,努力提升自我的专业素养。即便现在自己在专业素养方面还很欠缺,但是也要认真备好每一堂课,不敷衍学生、也不敷衍自己。让我想起一句以前大学试讲七年级思品课的一节内容题目“态度决定未来,习惯造就成功”。老师上课态度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的态度,所以在今后的教学中在忙也要认真备课,认真对待每一节课,在每一节课堂上锻炼学生、成就自己。

 《曹冲称象》是一篇老课文了,学过文章的学生都会身深深记住这位聪明机智的孩子,会被他的聪明所折服。我在教学这篇课文时,充分运用信息技术与学科进行整合,力图让“趣”贯穿始终,让学生乐在其中,思在其中,学生掌握课文内容的效果还是不错的。下面是我教后的几点反思:

 优点:

 一、我能把《新课程》的新理念在课堂上得以充分的体现,打破原有的教学方式,创造性地开发学习资源,营造了兴趣盎然的语文学习生活,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自主学习。老师和学生是平等的对话关系,真正把主体地位还给学生。

 二、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始,让他们从感兴趣的话题中产生浓厚的阅读,把课文学习作为自主探究的需要。例如:课文伊始,从曹操的良种截然不同的表情入手,让同学们到课文里找一找。当同学们对曹操的表情产生兴趣后,我有效的利用学生的阅读期待,让他们满怀兴致的朗读课文,在探究中解决问题。

 三、课堂上我尽可能把时间归还给学生,把我提出达到问题作为诱饵,引导学生去思考和探究,并给予适时的引导,协助学生归纳总结。

 四、我在教学中是引导者、合作者、组织者,让学生自由的说,进而有条理地说,发展了学生的语言能力。课堂上学生学习热情高涨,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提高。

 五、借助FLAS让学生边操作边说明,帮助学生弄懂大象的重量是怎样称出来的,有效的实现了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

 不足之处:

 “奇思妙想”“有计可施”环节的设计,没有更好的发散学生的形象思维。充分让学生勤于动脑、富于联想,用智慧解决了生活中的问题。我相信只要我们引导及时,相信孩子们智慧的火花会及时闪现,个个都会成为“智慧星”。

 改进措施:

 以小学生耳熟能详的小故事,为学习材料,创设生动的学习情境。全文共五个自然段,是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介绍的,教学中主要让学生自读,多种形式朗读,解决不认识的字,弄清文章的主要意思。通过理解文字语言去理解曹冲称象的办法。

《曹冲称象》优秀教案设计 篇3

 我说课的内容是小学《劳动与技术》四年级上册第十二课《曹冲称象》。本课通过折纸、描线、裁剪、粘贴、描绘来制作《曹冲称象》的纸模型,让学生体验如何把一个立体物变成平面图,再由平面图变为立体物的神奇过程,同时在制作的过程中锻炼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

 教学目标

 新课标提出:要以学生获得积极劳动体验,形成初步的技术意识和技术实践能力,形成良好技术素养为主的多方面发展为目标。基于以上认识,再结合教材和学生的特点,我将《曹冲称象》一课的教学目标预设为:

 知识与技能

 1.在制作过程中学会看一些纸工折粘的符号;

 2.学会画点画线的标记方法。

 过程与方法

 1.学习用对称形折纸、剪纸法来制作纸手工艺品;

 2.巩固折、画、剪、粘等手工技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养成认真、耐心、细致与合作的习惯;

 2.渗透语文学科知识,在学学玩玩说说中体会乐趣,增强动手动脑和创作能力,激发劳动兴趣。

 教学设计

 下面我简要说说如何指导学生折纸、画点、画线这一教学过程。这也是本课中我将攻克的教学难点。

 定位

 首先发给每位学生一张边长为24厘米的正方形卡纸,然后指导学生将纸对折再对折变成边长为12厘米的小正方形。折好后,让学生检查小正方形的边沿是否都对齐,然后重点提醒学生要将纸的开口朝右朝下地平放在桌面上。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纸的对折和摆放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最后裁剪出的作品能否展开变成曹冲称象模型,所以特别需要指导和提醒学生准确操作。)

 定点

 完成定位后,提示学生拿好铅笔和直尺。先让学生一边观看课件演示,一边听我的讲解,如何在折好的小正方形的每条边沿上标注出两个三等分点。然后再让学生自己回忆标注:将尺跟纸边对齐,每四厘米画一个点。

 边上的八个三等分点标注出后,还要再标注中间的四个点。我先让学生自己说说该如何标注。然后确定一个方法,如:将尺对齐左右两边的点摆放,每四厘米画一个点。

 最后给这12个点分别用字母标注好。

 (设计意图:四条边上的8个点的确定能为下一步准确快速画线提供帮助;而中间4个点的确定则能使所画线条的长短方位更加精确。)

 定形

 有了纸上的这12个点,下面画线条就能比较容易把握了。我仍旧先让学生一边观看课件演示,一边听我的讲解,即如何利用三等分点将线条标注好。如:表示大象鼻子的两条线就要尤其强调,右边的一条直线在中间左边的两个三等分点之间,但是离上边的点大概还有一厘米。而右边的线则是弧形的。

 之后再让学生讨论说说需要注意的地方,然后看投影实物,将线条标注好。

 (设计意图:通过多媒体课件的点击,让学生直观地看到线条是如何在点之间产生的,从而更方便学生记忆,也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

 指导学生折纸、画点、画线这一环节,使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既要观察记忆,专心致志,又强调自主学习,耐心细致,做到眼、口、手、脑并用,真正实现了趣味性、思想性、知识性和实践性的统一。

《曹冲称象》优秀教案设计 篇4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3个生字,会辨析象与像、称与秤的使用,初步学会用部首查字法;理解10上新词语的意思。

 2、会仿照课文例句又又和按谁带着什么人一同去干什么写一句话;会按照课文内容,把句子补充完整。

 3、能带着课文后的思考题材边看边想,默读课文;能复述出曹冲设想的称象的好办法,是因为他善于把平时已经知道的一些常识联系起来进行思考,并灵活地加以运用;感受我们祖先的聪明才智。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课文第四自然段,知道曹冲称象的简单科学道理,知道曹冲能想出好办法的原因。

 教学准备;

 电脑课件生字卡片实验仪器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3个生字,辨析象与像、称与秤的使用,初步学会用部首查字法;理解10个新词语的意思,知道直才在特定的语句中的作用。

 2、能带着课文后的思考题边看边想,默读课文;能复述出曹冲设想的称象的好办法的具体操作步骤;能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教学重点:

 学习13个生字,理解课文第三、四自然段。

 教学难点:

 曹冲称象的具体方法和步骤。

 教学准备:

 卡片电脑课件实验工具一套

 教学过程:

 一、谈话揭题、设计问题、激发学习兴趣。

 1、谈话:同学们你们谁见过秤?它有什么用?

 2、揭题:

 ①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6课《称象》

 ②出示课题《称象》质疑。

 看了这个题目你想知道那些问题?

 3、检查预见情况。

 ①认读生字②完成作业题1

 二、导向自学

 同学们根据预习情况,你能告诉大家画中谁是曹冲、曹操。

 1、出示电脑课件画面

 2、指名学生介绍两个人物

 小结:介绍人物时,我们可以根据人物的衣着、长相、姿态、动作来介绍,

 并把他运用于我们平常的生活和写作。

 三、学习第三、四自然段

 过渡:同学们看了图,想知道官员们想出什么办法称象。曹冲又想出什么办

 法称象呢?请在家一起来看课文的第三、四自然段。

 1、自由读第三、四自然段,划出有关的句子。

 2、选把学习内容,你最想知道谁想出的称象方法?(曹冲的称象办法。)

 3、选学第四自然段。

 ①指名读曹冲说的方法。思考:曹冲一共说了几句话?第一句和后面三句话

 是什么关系?

 ②出示电脑课件,第四自然段。

 ③想想曹冲称象的过程分为几步?用线划出表示序号的词,并用

 。标出称象的动作词。

 ④反馈、填表、完成板书。

 曹冲先赶画

 再赶装

 然后搬称

 ⑤根据板书说称象的办法,并校对表格中的内容。

 曹冲用什么办法称出了大象的重量?说说称象的经过。

 人物顺序怎么做

 曹冲先赶象上船画线

 再赶象上岸装石头

 然后搬石头称石头

 ⑥深究讨论,这个办法行吗?为什么?

《曹冲称象》优秀教案设计 篇5

 一、教学目标

 1、会认11个字,1个多音字,会写6个字。

 2、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知道曹冲是怎样称象的。

 3、通过曹冲称象的故事,知道曹冲是一个聪明、爱动脑筋的孩子,懂得遇到问题要善于动脑筋。

 二、教学重点

 1.掌握本课生字新词。会认11个字,1个多音字,会写6个字。

 2.通过曹冲称象的故事,懂得遇到问题要善于动脑筋。

 三、教学难点

 1、掌握“秤、称”两个字的读音。

 2、学会6个字的形。

 3、从曹冲称象中感悟到聪明来自于观察和思考。

 四、教学准备

 1.演示称象过程的材料。

 2.识字、词语卡片,投影仪。

 五、教学时数

 2课时。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直插中心,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看见过秤吗?秤是干什么用的?板书:称。

 2、问:称什么?谁来称?请大家打开课本齐读31课的课题。

 3、板书:曹冲称象

 (二)朗读课文,随文识字。

 1.自由读课文,把不认识的字做上记号,想办法认识它们,记住它们。

 2.听课文的朗读录音。

 通过听读你认识了那些字?学生边说,教师边出示字卡。

 称官柱议论底(得)摇岁牵沿装

 3.谁会读?请你带着大家读一读。

 4.按自然段的顺序读一遍课文。

 5.学习课文一二自然段。

 (1)这头大象是怎么来的?从课文中找到相应的部分读句子。

 (2)投影显示:大象可真大呀!

 (3)你认为老师这样的写法好不好,为什么?

 (4)再次投影:大象又高又大,身子像一堵墙,腿像四根柱子。(意图:通过读句子体会课文语言的具体、形象)

 (5)面对着这样一头又高又大的象,你最想知道什么?

 (6)投影出示:这么大的象,到底有多重呢?

 朗读训练:①读正确。②读出想知道重量的心情。

 (7)面对曹操的提问,官员们想出了几种办法?

 6.学习课文的第三自然段。

 (1)说一说官员们想出的办法。

 ①砍树造秤。②宰象割肉。

 (2)讨论:官员们的办法行不行?为什么?

 指导朗读:曹操听了直摇头。

 (3)分角色朗读本段。

 (4)曹冲想出了什么办法呢?

 7.学习课文的第四自然段。

 (1)自读第四自然段:画出曹冲说的话。

 ①齐读曹冲说的话。

 ②说一说曹冲是怎样称象的。

 (2)实验演示,加深理解。(可以用课件或实物进行)

 8.学习最后一个自然段。

 (1)指名读文。

 (2)投影出示:他叫人照曹冲说的方法去做,果然称出了大象的重量。

 你能把“果然”换个词吗?

 (3)用提问指导朗读本段:这一年,曹冲多大?(七岁)

 七岁的曹冲就想出了这样的好办法,称出了大象的重量。我们应该怎样读?

 (三)教师小结,点悟启发。

 1、小结:请同学们看看、想想:曹冲从大臣们的谈话里,得到了那些启发?

 (1)从宰象中想到:怎样才能使整体变化为一部分一部分呢?(石头)

 (2)从造大秤中想到:用什么来代替大秤呢?(船)

 (3)从“提不起”中想到:用什么来托起大象呢?(水)

 2、你们喜欢曹冲吗?为什么?

 第二课时

 (一)检查复习。

 1、读出会认字的读音。自己借助拼音认读这些字,再把拼音盖上看看自己还会读吗?全班反馈,出示词语认读。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二)写字指导。

 1、复习会写字字音。

 2、出示汉字:和柱谁块岁站

 (1)把生字按难易程度分成二类,分别贴在黑板的两侧,学生进行认字比赛。

 谁块站和柱岁

 (2)学习曹冲我最棒!记字形比赛现在开始!

 (3)第一轮:看谁记得准又快。

 教师每次出示一个生字,学生看清后,教师将字卡放下,学生在练习本上写出这个字后,同桌两个人互换。教师再次出示字卡,学生进行核对。写对的同学站起来说:嘿!嘿!我最棒。

 (4)第二轮:谁能一次记住三个字。

 余下的三个字,学生自己进行字形记忆。然后教师快速出示字卡,闪现字形后,进行听写。三个字都写对的同学获得“优秀”。

 (三)巩固练习。

 1、在写字本上练习。

 2、读一读“我的词语库”中的词语。

 3.本课中你还喜欢哪些词语?摘录在“我的词语库”中。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雪孩子》第二课时教案

 

篇一

 教学目标:

 1认识“曹、称”等14个生字,会写“柱、底”等9个字。能用“一边……一边……”说话。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读好对话表达的意思。

 3喜爱曹冲这位爱动脑筋的想办法的小朋友,能从他称象的故事中受到启发。

 4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表达能力,愿意主动给家人讲《称象》的故事。

 教学重点:

 朗读课文,理解课文中句子所表达的意思。

 课前准备:

 字词卡片,演示曹冲称象过程的投或实验材料。

 教学时数: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1、启发谈话:同学们,你们见过别人称东西吗?那你们见过称大象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古时候称象的故事。(板书:称象)适时认识生字“称、象”。

 2、板题质疑:板书课题,读课题,认识生字“称、象”围绕课题,你想提出什么问题?(谁称象?为什么称象?怎么称的?)

 二、学习新课

 初读(自由读文,画出生字,了解内容。)

 1学生轻声自读课文,要求画出生字,读准字音,不丢字,不掉字。

 2指名读课文。强调重点字的读音:如“称、造、秤、得、倒”等字的读音。

 3利用生字卡片,同桌之间互相指认生字,适当用生字练习组词或说话,共同识记。

 4小组同学合作,帮助认字有差距的同学学会生字。

 讨论(交流读书体会,整体感知课文。)

 1思考:通过自读课文,你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问题?

 2小组合作,讨论交流。

 朗读(在理解中感悟读文,提高学生朗读水平。)

 1在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分段指读课文,组织学生评价朗读,相互促进,教师适时范读指导。

 2抓住“一边……一边……”的句子,认真体会,练习说话。

 3把自己喜欢的段落读给组内的同学听。

 写字(针对学生实际,激发写字兴趣。)

 1出示“我会写”中的字,组织学生认读观察,把自己认为写得好的字,先描红,再书写。

 2针对学生实际,对典型字进行重点指导。如“船”等。

 3学生自由练写,组织展示评价。

 第二课时

 一、导入(复述故事,引入新课。)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

 2谁能把这个故事简单地给大家讲一讲。

 二、讨论(读书讨论,比较称象方法,加深对故事内容的理解。)

 1引导学生读1----3自然段。思考:曹操听了大臣们称象的方法为什么“直摇头”?

 2小组讨论,交流意见,陈述理由。

 3分角色朗读课文,引导学生加上适当的动作和表情,体会当时的情景。

 三、演示(演示称象过程,体会曹冲的聪慧。)

 1引导学生读4、5自然段,体会曹冲称象的过程。

 2师生或生生合作,边叙述边利用投进行演示,曹冲称象的全过程,进而体会曹冲的聪慧。可以多组进行,进行比赛。从语言表达,操作等方面进行评价。

 3指导朗读课文,抓住表示称象顺序的词语体会用词的准确。

 四、拓展(引发思考,拓展思维,培养创新精神。)

 1引导学生思考课后问题:还有没有更好的办法来称象呢?(可以启发他们从当时的情况和现代社会两个方面进行思考。)

 2组织学生讨论,发表各自见解,进行互相评价。

 五、写字(加强写字指导,培养写字习惯。)

 1出示“我会写”中的字,观察特点。

 2指导书写,强调注意事项。

 3自由练写,展示评价。

 

篇二

 第一课时

 目标导航

 1.认读本课的13个生字,学写8个生字。

 2.了解曹冲称象的办法,并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3.培养学生做事有信心。相信自己的能力。

 4.遇事动脑筋想办法的良好习惯,做事时注意采纳别人合理的意见。

 (一)引思导学

 1、创意导学。

 同学们,你们见过大象吗?谁能说一说大象长得什么样?(看课件)有没有见过称象?(板书:称象)如果叫你称象,该怎么办?然而大约早在1800年以前的时候,我们聪明的祖先中有一个才7岁的孩子,就出色地完成了称象的任务。他的名字叫曹冲。他是三国时代魏国国王曹操的儿子。你们想知道曹冲是怎样称象的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课文《称象》。

 2、前置性学习检测

 (1)看到这个题目,你最想知道什么?

 (2)谁能给大家说一说你知道的曹操和曹冲是什么样的人?

 (二)感知研学

 1、自主阅读:

 (2)、再指名读课文。注意给生字正音,出示生字词卡片,指名读、齐读。

 (3)、再指名分段读课文,注意给生字正音。找出文中的人物。教师相机板书曹操、官员、曹冲

 2、小组合作学习,读读生字记记字形,并给它们找找朋友。

 3、小组汇报交流,教师点拨指导,读准字音“柱、秤、沉、止”。

 (出示生字词卡片,指名读,齐读。)

 4、整体感知:

 你从文中读懂了什么?

 5、理清脉络:课文课文总共有几个段?你认为哪个段是全文的重点段?为什么?

 第二课时

 (三)自学检测

 1、学习课文第一段。

 (1)指名读,其他同学边听边想:这段主要讲的是谁?讲了他什么事?(生答)教师简介曹操,理解“官员”一词。

 (2)指导朗读。

 2、学习第二段

 (1)看图说说你看到的这头大象。

 (2)指名读,思考:这头大象长得怎么样?找一找文中写大象的句子,理解“身子像堵墙,腿像四根柱子”的意思。图文结合具体认识象高大。

 (3)指导再读描写大象的句子,读出象又高又大又重的感觉来?

 (4)看到这么一头大象,大家心里会想什么?官员们表现怎样?(语句训练,用“一边??一边”说句话。)

 (5)官员们想出了几种办法称象呢?这些方法行吗?(讨论)曹操听了官员们的议论态度怎么样?(理解“直摇头”)

 (6)、朗读第2、3段,引导读出疑问、反问的语气。

 过渡:七岁的曹冲,听了官员们的议论,边听边思考,灵机一动,计上心来,想出一个了办法,引读:他站出来说??(读第四段曹冲说的话)

 3.刚才一上课时,有的同学就想了解曹冲是怎样称象的,现在请大家看第四段,再读这一段,看看曹冲是怎样称象的?

 (1).和同桌说说曹冲是怎样称象的。

 (2).出示课件,看一看曹冲是怎样称的。

 (3).用上“先??再??然后??”这几个词语,在小组内说说曹冲是怎样称的,推荐一名的给大家说说。

 (4)以小组为单位按曹冲称象的办法设计一张称象流程图,设计好后到台前展示交流。(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同伴交流的能力)

 4按照曹冲的办法称出大象的重量了吗?学习最后一段。

 (四)拓展延伸:

 1曹冲的好办法是怎样想出来的?

 (五)课后检测

 1作业练习。

 (1)按课文内容填空。

 先把大象赶到(),看船下沉多少,就沿着水面在船身上()。再把大象(),往船上(),等到下沉到画线的地方为止。然后把船上的石头搬下来()。()一共有多重,大象就有多重。

 (2)读一读,比一比哪个句子好,好在哪里?

 (A)曹操听了摇摇头。(B)曹操的儿子曹冲七岁。

 曹操听了直摇头。曹操的儿子曹冲才七岁。

 (C)大象有多重呢?

 大象到底有多重呢?

 (六)反思促学

 1.通过学习这个小故事,你有什么收获?

 2.如果你当时在场,你会有哪些好办法称这头大象?

   语文《曹冲称象》 教学设计 三篇

 课件设计和运用,一定要结合教学内容等多方面的客观条件,具体问题具体对待。做的得体,会收到意想不到的好效果,反之,则会事与愿违,如若枯燥乏味的课件必然会使学生失去学习兴趣,而精心设计好一个课件,因势利导,就能紧扣学生的活动心理,活跃其思维,增强其学习兴趣,从而大大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下面是我整理分享的语文《曹冲称象》教学设计三篇,欢迎阅读与借鉴。

 语文《曹冲称象》教学设计篇一

 一、导入:

 1、小朋友,昨天我们上课时同学们都做了实验,很多同学都能想出曹冲的这个办法,用它来用小秤称大物件。小朋友们想不想把这个故事讲给别人听呢

 2、这一节课我们就来继续读这个故事,争取能讲给别人听。

 二、朗读感悟。

 1、请小朋友一边听课文,一边想课文中写了一件什么事先小组讲,指名讲主要故事。

 2、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

 3、把你读得的一个自然段读给大家听,其他同学评,重点指导第四自然段。组织学生反复读,弄清:要称出大象的重量,第一步怎么做(赶象上船,在船身下沉处画条线)第二步怎么做(赶象上岸,装石头,装到画线处为止)第三步再怎么做(称船上石头的重量)第四步怎么做(把石头的重量加起来,就知道大象有多重了。)

 4、学生再读三、四自段,比较一下,官员们提出的方法与曹冲的办法相比,有什么不同,曹冲的办法好在哪里(可以称出大象的重量,又不杀大象。)

 5、在读课文的同时,引导学生认识其余的四个二类字,“倒、艘、沉、止、微”。使学生结合课文理解。

 三、实践创新。

 1、鼓励学生创新,启发学和动脑子想一想:曹冲的办法在当时的情况下是很好的,你还有什么比曹冲更好的办法请你大胆地说一说。

 2、学习讲这个故事,讲出比曹冲更好的`办法。先在小组内讲,再派代表在全班讲。

 四、学习生字。

 1、出示生字。组织学生进行观看,说出自已认为难写的、易错的地方进行汇报。

 2、重点指导:

 “点、照”二字的四点底。“象、像”二字,指导下面的弯钩,要写正。“再”字要下横长,后三笔是:竖、横、横。并注意“在”与“再”二字的不同。

 3、学生自已练写。师检查,并单个指导。

 语文《曹冲称象》教学设计篇二

 一、激情引趣,导入新课

 1师:古时候有个大官,叫曹操。有一次,别人送他一头大象,他很高兴,就带着自己的儿子曹冲和官员们一起看大象。他们看到的大象是什么样子的呢让我们也去看看吧!(多媒体展示大象)

 2请同学们描述大象的样子。(注意培养学生观察事物的顺序和方法)出示“大象又高又大,身子像堵墙,腿像四根柱子。”象这么大,到底有多重呢

 3出示课题,看到这个题目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

 (引导学生针对题目提出问题,老师注意疏理、归纳。)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注意把字音读准,把课文读通顺。(师巡视,了解学生初读情况。读后请几位同学分读课文,师生评价。自读课文时,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读,默读、小声朗读、几个人在一起读等都可以。)

 2再读课文,重点让学生带着自己前面所提疑问读课文。(师强调,当我们带着问题去读课文时,应该采用哪种方法好呢使学生明白,带着问题读课文时采用默读的方法。)

 3交流解疑。针对前面所提问题师生共同解答。

 三、细读深究,突破难点

 师:这个故事发生在古时候,那时科技不发达,只有一种秤,(多媒体展示古时候的秤的)这样的秤怎么能称象呢

 1找出有关官员称象方法的句子。(多媒体显示内容)小组讨论:官员们的办法到底好不好呢不好在哪里汇报交流。

 2曹操听了是什么态度呢(显示:“曹操听了直摇头。”品读这句话,理解“直”在这句话中的意思,并练习用“直”说话。)

 3了解曹冲称象的过程。

 (1)找出写曹冲称象方法的句子,读一读。

 (2)用多媒体课件演示称象过程。说一说曹冲称象的方法和步骤。(同桌互相说,再指名说。)

 (3)出示填空,加深理解。

 把大象()到一艘大船上,看船身()多少,就沿着(),在船舷上画()。再把大象(),往船上装(),装到船()到()的地方为止。然后,称一称船上的(),()有多重,就知道()有多重。

 4小组讨论:

 (1)曹冲称象的方法好在哪里(引导学生与官员所提方法比较。出示“曹操的儿子曹冲才7岁。”让学生感受曹冲的聪明。品读这句话,并用“才”练习说话。)

 (2)曹冲是怎样想出这个办法的(引导学生明白曹冲称象的方法不是凭空想出的。第一,是听别人议论,受到了启发;第二,是他平时注意观察,勤于动脑的结果。)

 5汇报交流。

 四、拓展延伸,总结全文

 1学习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感受,能说一说吗

 2读读课文后边学习伙伴的话,说说要是让你称象,你会用什么办法

 3小结。

 五、作业:(选择其中的一项完成)

 1请你写几句话夸夸曹冲。

 2用在课文中学到的办法做一做实验。

 3把这个故事讲给周围的小朋友们听。

 语文《曹冲称象》教学设计篇三

 教学目的:

 1、认识11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认读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说说曹冲称象的办法

 3、练习用自己的话讲述这个故事

 4、通过读读比比,初步领会在句子中恰当地加上一些词语,可以把话说得更加具体、明确、有力。

 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识字、写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教学难点:通过读、思、述、议、演示、观察等学习活动,感悟曹冲称象办法的巧妙。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引入课题,质疑课题,激发阅读兴趣

 1、引入课题

 同学们,你们见过别人称东西吗都用什么称呀(出示秤称实物画面)那,大家见过有人称大象吗(出示大象画面)是呀,大象又高又大,怎样称出它的重量呢今天我们学习一个古代故事《曹冲称象》(板书课题),看看人们是怎样称大象的。

 2、围绕课题质疑

 看到这个课题,大家想知道什么呢(学生可能会提出“曹冲为什么要称象”“曹冲想用什么方法称象”“大象到底有多重”等问题对于学生的质疑,教师在肯定之后,要告诉学生“曹冲中想用什么方法称象”是我们要读懂的重要问题)

 二、自读课文,了解故事内容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2~3遍提醒学生把句子读通顺,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2、指名不同层次的学生朗读,检查自读效果如果有的学生还没有读顺,再提醒他们自读相应的句子、段落,力求大部分学生能把课文读通读顺。

 3、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事,然后按“谁做了什么事”的思路口头填空。

 课文讲了________________的故事。(学生填“曹冲称象”正确,填“曹冲想出好办法称象”更好,应给予充分肯定)

 三、自主识字,有针对性地指导

 1、给课文中要求会认的11个生字画上圆圈,自己读读字音,想办法记忆字形。

 2、学生交流记忆字形的方法。

 3、在学生自主识字的基础上,教师作有针对性的指导。

 4、教师出示生字组成词语的卡片,让学生认读词语,巩固识字。

 5、学生再次自读课文,强化识字效果。

 第二课时

 一、分步细读,读懂各段意思,重点感悟曹冲称象办法的巧妙

 1、指名朗读第一自然段。

 2、学习第二自然段,感悟大象“又高又大”。

 (1)指名朗读。

 (2)学生画出写大象又高又大的语句,互相交流再出示“这头象又高又大,身子像一堵墙,腿像四根柱子”这个句子,指导朗读,体会大象“又高又大”。

 (3)激发想象,发展思维和语言。

 大象的身子像(—堵墙)

 大象的身子还像()

 腿像(四根柱子)

 腿还像()

 (4)指导朗读,提示学生读出惊奇、疑问的语气。

 3、学习第三自然段,了解官员们的称象办法。

 (1)四个同学一组,分角色练习朗读,再互换角色朗读。

 (2)思考、讨论:官员们提出了什么称象办法他们的办法好吗为什么

 4、学习第四自然段,感悟曹>中称象办法的巧妙。

 (1)自由朗读,要求读熟。

 (2)教师出示“先……再……然后……”等表示承接关系的词语,让同桌之间互相说说曹冲称象的办法再指名学生说,师生共同评价,看是否把曹冲称象的办法说清楚了。

 (3)实验演示指名学生上讲台,一边说一边通过道具实验演示曹冲的称象办法教师提醒全班学生认真观察。

 (4)思考、讨论:曹冲的称象办法好吗为什么

 (通过讨论,使学生知道用船代替秤,解决了提不动的难题;用石头代替大象,解决不能把大象宰割成一块一块称的问题,从而认识到曹冲称象办法的巧妙)

 5、指导朗读最后一段,注意“微笑着”“果然”这两仑词的语气。

 二、升华认识,拓展思维,培养创新精神

 1、一头大象,官员们想不出好办法称它的重量,小曹冲怎么会想出这么个好办法呢

 (绝大多数学生会说曹冲善于观察、肯动脑筋,这也正确深层次探究曹冲怎么会想出这么个好办法,则缘于他善于联想秤提不动大象,曹冲想到船载得起;宰大象秤重量肯定是不行的,那么,有什么东西可以代替大象呢曹冲又联想到石头,石头可以代替大象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认识曹冲善于联想的特点)

 2、同学们,我们以前学过司马光砸缸救小朋友的故事,今天又学了曹冲想出好办法称象的故事,有的同学还知道比利时的小英雄撒尿浇灭导火索的故事那么在生活中,你们遇到过什么难题,想了什么办法解决呢还有什么难题,现在没有想到解决的办法,说出来吧,大家帮你想办法,好吗

 三、完成课后第3题

 1、自由朗读句子,再指名朗读,教师指导学生读出正确的语气。

 2、说说每组的后一个句子好在哪里。

篇一

 第一课时

 目标导航

 1.认读本课的13个生字,学写8个生字。

 2.了解曹冲称象的办法,并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3.培养学生做事有信心。相信自己的能力。

 4.遇事动脑筋想办法的良好习惯,做事时注意采纳别人合理的意见。

 (一)引思导学

 1、创意导学。

 同学们,你们见过大象吗?谁能说一说大象长得什么样?(看课件)有没有见过称象?(板书:称象)如果叫你称象,该怎么办?然而大约早在1800年以前的时候,我们聪明的祖先中有一个才7岁的孩子,就出色地完成了称象的任务。他的名字叫曹冲。他是三国时代魏国国王曹操的儿子。你们想知道曹冲是怎样称象的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课文《称象》。

 2、前置性学习检测

 (1)看到这个题目,你最想知道什么?

 (2)谁能给大家说一说你知道的曹操和曹冲是什么样的人?

 (二)感知研学

 1、自主阅读:

 (2)、再指名读课文。注意给生字正音,出示生字词卡片,指名读、齐读。

 (3)、再指名分段读课文,注意给生字正音。找出文中的人物。教师相机板书曹操、官员、曹冲

 2、小组合作学习,读读生字记记字形,并给它们找找朋友。

 3、小组汇报交流,教师点拨指导,读准字音“柱、秤、沉、止”。

 (出示生字词卡片,指名读,齐读。)

 4、整体感知:

 你从文中读懂了什么?

 5、理清脉络:课文课文总共有几个段?你认为哪个段是全文的重点段?为什么?

 第二课时

 (三)自学检测

 1、学习课文第一段。

 (1)指名读,其他同学边听边想:这段主要讲的是谁?讲了他什么事?(生答)教师简介曹操,理解“官员”一词。

 (2)指导朗读。

 2、学习第二段

 (1)看图说说你看到的这头大象。

 (2)指名读,思考:这头大象长得怎么样?找一找文中写大象的句子,理解“身子像堵墙,腿像四根柱子”的意思。图文结合具体认识象高大。

 (3)指导再读描写大象的句子,读出象又高又大又重的感觉来?

 (4)看到这么一头大象,大家心里会想什么?官员们表现怎样?(语句训练,用“一边??一边”说句话。)

 (5)官员们想出了几种办法称象呢?这些方法行吗?(讨论)曹操听了官员们的议论态度怎么样?(理解“直摇头”)

 (6)、朗读第2、3段,引导读出疑问、反问的语气。

 过渡:七岁的曹冲,听了官员们的议论,边听边思考,灵机一动,计上心来,想出一个了办法,引读:他站出来说??(读第四段曹冲说的话)

 3.刚才一上课时,有的同学就想了解曹冲是怎样称象的,现在请大家看第四段,再读这一段,看看曹冲是怎样称象的?

 (1).和同桌说说曹冲是怎样称象的。

 (2).出示课件,看一看曹冲是怎样称的。

 (3).用上“先??再??然后??”这几个词语,在小组内说说曹冲是怎样称的,推荐一名的给大家说说。

 (4)以小组为单位按曹冲称象的办法设计一张称象流程图,设计好后到台前展示交流。(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同伴交流的能力)

 4按照曹冲的办法称出大象的重量了吗?学习最后一段。

 (四)拓展延伸:

 1曹冲的好办法是怎样想出来的?

 (五)课后检测

 1作业练习。

 (1)按课文内容填空。

 先把大象赶到(),看船下沉多少,就沿着水面在船身上()。再把大象(),往船上(),等到下沉到画线的地方为止。然后把船上的石头搬下来()。()一共有多重,大象就有多重。

 (2)读一读,比一比哪个句子好,好在哪里?

 (A)曹操听了摇摇头。(B)曹操的儿子曹冲七岁。

 曹操听了直摇头。曹操的儿子曹冲才七岁。

 (C)大象有多重呢?

 大象到底有多重呢?

 (六)反思促学

 1.通过学习这个小故事,你有什么收获?

 2.如果你当时在场,你会有哪些好办法称这头大象?

 

篇二

 教学内容:

 《曹冲称象》是一个民间方为流传的历史故事。课文通过对曹冲称象的具体方法和步骤的介绍以及与大臣们方法的对比,表现了曹冲爱动脑筋,善于观察,富于联想的品质。故事情节曲折生动,引人入胜,语言通俗易懂。教学时,要避免分析,而应该结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启发思考,鼓励学生创新,训练学生的思维和表达能力。低年级的小学生喜欢听故事,爱动手,好奇心强。教学中,教师充分引导学生在掌握字词,熟读课文的基础上,进行充分的讨论交流,动手实践,拓展学生思维的空间。

 教学目标:

 1、学生认识“称、象”等11个生字,会写“再、象”等8个字,能用“一边……一边……”说话。

 2、教师指导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读好对话表达的意思。

 3、教师通过称象办法引导让学生喜爱曹冲这位爱动脑筋的想办法的小朋友,能从他称象的故事中受到启发,并想出其它巧妙的称象办法。

 4、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表达能力,愿意主动给家人讲《称象》的故事。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1、通过读、思、述、议、演示、观察等学习活动,感悟曹冲称象办法的巧妙,教师引导让学生喜爱曹冲这位爱动脑筋的小朋友,能从他称象的故事中受到启发,并想出其它巧妙的称象办法。

 2、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表达能力。

 教学方法:

 讲授法演示法练习法读书指导法

 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模拟称象的道具:如装水的玻璃缸、塑料肥皂盒盖、玩具象(要有一定的重量)、小石块等去体验称象过程。

 教学过程:

 一、趣味导课

 同学们,你们见过别人称东西吗都用什么称呀(出示秤称实物画面)那,大家见过有人称大象吗(出示大象画面)是呀,大象又高又大,怎样称出它的重量呢今天我们学习一个古代故事《曹冲称象》。(教师出示第一张有课题的幻灯片)

 (设计意图:本课内容充满童趣,谈话直奔课文主旨,吸引学生,激发学习兴趣。)

 二、认读词语:

 教师提出要求引导学生初读课文,然后温馨提示:自由读文,画出生字,了解内容。

 1、学生轻声自读课文,要求画出生字,读准字音,不丢字,不掉字。

 2、指名读课文。强调重点字的读音:如“称、官、员、堵、议、杆、秤沿”等字的读音。(教师出示第2-3张幻灯片,引导学生读准生字,重点指导“称、官、堵、沿”的写法)

 3、利用生字课件(教师出示第4张幻灯片)同桌之间互相指认部分生字,适当用生字练习组词或说话,共同识记,然后在书中给生字注音。

 4、小组同学合作,帮助认字有差距的同学学会生字。(引导学生充分自学,发挥合作学习的优势,充分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了学生的自学习惯。)

 三、整体感知:

 1、教师引语:“曹冲为什么要称象”、“曹冲想用什么方法称象”、“大象到底有多重”等问题是我们要读书弄懂的重要问题,下面请你们轻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先标出课文有几个自然段,然后一边读,一边想,课文中讲了一件什么事?(教师出示第5张幻灯片引导学生学习)

 (1)学生读书后知道本文讲的一件事情:这篇课文主要讲了曹冲小时候想办法称象的故事。(教师点播第5张幻灯片后面的部分出现故事内容)

 (2)教师出示幻灯片第6张引导学生想一想:课文中是怎样描写这头大象的呢?用“~~~”画出文中的句子,并根据文中描写的内容画一画大象的样子。

 2、教师引语:刚才你们认真读书感悟了本文讲的故事,下面老师和你们一起分步细读,读懂各段意思,重点感悟曹冲称象办法的巧妙:

 (1)指名朗读第一自然段

 (2)学习第二自然段,感悟大象“又高又大”。(教师出示第7张幻灯片引导学生感悟大象的样子)

 a指名朗读

 b学生画出写大象又高又大的语句,互相交流再出示“这头象又高又大,身子像一堵墙,腿像四根柱子”这个句子,指导朗读,体会大象“又高又大”。

 c教师引导学生说出“你是从哪些话中看出大象又高又大”?教师激发学生想象,发展思维和语言,学生说出:大象的身子像一堵墙,腿像四根柱子。(教师出示第8张幻灯片引导学生感受到大象的身子像墙,腿像柱子。)

 d教师引导学生朗读句子,读出惊奇、疑问的语气。

 e.教师引导:“像……像……”这两个比喻句把大象的高大写得既生动又形象。请你仿照这个句子说一说:()像(),()像()。(教师出示第9张幻灯片引导)

 f教师(教师出示第10张幻灯片引导)引导学生看图说话,启发学生的思维:大象又高又大,身子像一堵墙,腿像四根柱子,耳朵像,鼻子像,尾巴像。

 3、教师引语:听老师读第三自然段,一边听,一边想:官员们都有哪些称象的办法?(教师出示第11张幻灯片引导)学习第三自然段,了解官员们的称象办法:

 (1)四个同学一组,分角色练习朗读,再互换角色朗读,(教师出示第11张后半部分幻灯片引导学生读句子)曹操问:“谁有办法把这头大象称一称?”有的说:“得造一杆大秤,砍一棵大树做秤杆。”有的说:“有了大秤也不成啊,谁有那么大的力气提得起这杆大秤呢?”也有的说:“办法倒有一个,就是把大象宰了,割成一块一块的再称。”曹操听了直摇头。

 (2)思考、讨论:官员们提出了什么称象办法他们的办法好吗为什么

 官员们

 造大秤称大象(教师出示第12张幻灯片引导)

 宰大象称大象(教师出示第13张幻灯片引导)

 曹操不满意(教师出示第14张幻灯片引导)

 4教师引语:曹操对官员说的称象的办法不满意怎么办呢?下面我们一起学习第四自然段,感悟曹冲称象办法的巧妙:(教师出示第15张幻灯片引导小组合作学习):a、组内同学互相说一说曹冲是怎么称象的?并用横线划出来。b、互相讨论:曹冲称象分为几步完成?从哪几个词可以看出?

 (1)自由朗读,要求读熟:曹操的儿子曹冲才7岁,他站出来说:“我有个办法。先把大象赶到一艘大船上,看船身下沉多少,就沿着水面,在船舷上画一条线。再把大象赶上岸,往船上装石头,装到船下沉到画线的地方为止。然后,称一称船上的石头。石头有多重,就知道大象有多重了。”(教师出示第16张幻灯片引导小组合作学习)

 (2)(教师出示第17--19张幻灯片引导小组合作学习)幻灯片上按照“先……再……然后……”等表示承接关系的词语出示句子,让同桌之间互相说说曹冲称象的办法再指名学生说,师生共同评价,看是否把曹冲称象的办法说清楚了。

 (3)实验演示指名学生上讲台,一边说一边通过道具实验演示曹冲的称象办法教师提醒全班学生认真观察。(教师出示第20张幻灯片引导学生演说曹冲称象的步骤。)

 (4)(教师出示第21张幻灯片)引导学生比较说出三种方法哪种好?三种方法:

 a、造一杆大秤,砍一棵大树做秤杆。

 b、把大象宰了,割成一块一块的再称。

 c、把大象赶到船上,用船来称。

 d、思考、讨论:曹冲的称象办法好吗为什么

 (通过讨论,使学生知道用船代替秤,解决了提不动的难题;用石头代替大象,解决不能把大象宰割成一块一块称的问题,从而认识到曹冲聪明、善于观察事物、爱动脑筋。)

 5、(教师出示第22张幻灯片)启发学生说出其他更好的称象办法:曹冲才7岁,就这么聪明,你也跟他差不多年纪,在我们科技进步的今天你还有其他更好的称象办法吗?同桌互相说一说,看看谁的方法最简便最不伤害大象!

 (通过教师启发学生说出在我们科技进步的今天还有其他更好的称象办法,使学生的思维更有新意。)

 四、课堂作业:

 (教师出示第23张幻灯片)引导学生巩固课文内容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

 一()大象一()墙

 一()柱子一()大秤

 一()大船一()石头

 五、拓展延伸:

 (教师出示第24张幻灯片)引导学生回家做拓展作业:

 a、结合现在的条件,你有什么称象的好办法请写出来?

 b、给爸爸妈妈讲故事。

 六、板书设计:

 曹冲称象

 大象身子像一堵墙,腿像四根柱子

 三种方法称象:

 1、造一杆大秤称象(官员说)

 2、宰大象割肉再称(官员说)

 3、把大象赶上船来称(曹冲说)

 曹冲说的第三种办法好:曹冲聪明、善于观察事物、爱动脑筋。

 

篇三

 教学目标:

 1认识“曹、称”等14个生字,会写“柱、底”等9个字。能用“一边……一边……”说话。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读好对话表达的意思。

 3喜爱曹冲这位爱动脑筋的想办法的小朋友,能从他称象的故事中受到启发。

 4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表达能力,愿意主动给家人讲《称象》的故事。

 教学重点:

 朗读课文,理解课文中句子所表达的意思。

 课前准备:

 字词卡片,演示曹冲称象过程的投或实验材料。

 教学时数: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1、启发谈话:同学们,你们见过别人称东西吗?那你们见过称大象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古时候称象的故事。(板书:称象)适时认识生字“称、象”。

 2、板题质疑:板书课题,读课题,认识生字“称、象”围绕课题,你想提出什么问题?(谁称象?为什么称象?怎么称的?)

 二、学习新课

 初读(自由读文,画出生字,了解内容。)

 1学生轻声自读课文,要求画出生字,读准字音,不丢字,不掉字。

 2指名读课文。强调重点字的读音:如“称、造、秤、得、倒”等字的读音。

 3利用生字卡片,同桌之间互相指认生字,适当用生字练习组词或说话,共同识记。

 4小组同学合作,帮助认字有差距的同学学会生字。

 讨论(交流读书体会,整体感知课文。)

 1思考:通过自读课文,你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问题?

 2小组合作,讨论交流。

 朗读(在理解中感悟读文,提高学生朗读水平。)

 1在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分段指读课文,组织学生评价朗读,相互促进,教师适时范读指导。

 2抓住“一边……一边……”的句子,认真体会,练习说话。

 3把自己喜欢的段落读给组内的同学听。

 写字(针对学生实际,激发写字兴趣。)

 1出示“我会写”中的字,组织学生认读观察,把自己认为写得好的字,先描红,再书写。

 2针对学生实际,对典型字进行重点指导。如“船”等。

 3学生自由练写,组织展示评价。

 第二课时

 一、导入(复述故事,引入新课。)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

 2谁能把这个故事简单地给大家讲一讲。

 二、讨论(读书讨论,比较称象方法,加深对故事内容的理解。)

 1引导学生读1----3自然段。思考:曹操听了大臣们称象的方法为什么“直摇头”?

 2小组讨论,交流意见,陈述理由。

 3分角色朗读课文,引导学生加上适当的动作和表情,体会当时的情景。

 三、演示(演示称象过程,体会曹冲的聪慧。)

 1引导学生读4、5自然段,体会曹冲称象的过程。

 2师生或生生合作,边叙述边利用投进行演示,曹冲称象的全过程,进而体会曹冲的聪慧。可以多组进行,进行比赛。从语言表达,操作等方面进行评价。

 3指导朗读课文,抓住表示称象顺序的词语体会用词的准确。

 四、拓展(引发思考,拓展思维,培养创新精神。)

 1引导学生思考课后问题:还有没有更好的办法来称象呢?(可以启发他们从当时的情况和现代社会两个方面进行思考。)

 2组织学生讨论,发表各自见解,进行互相评价。

 五、写字(加强写字指导,培养写字习惯。)

 1出示“我会写”中的字,观察特点。

 2指导书写,强调注意事项。

 3自由练写,展示评价。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anai/888307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29
下一篇2023-09-2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